浙江省高考语文必修二复习冲刺:古文学习之苏洵《六国论》导学学案及重要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各种特殊句式;能准确流畅地翻译重点句段。

2、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导学过程:

一、学一学

1、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朝代)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3、补充资料: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二、记一记

1、字音:

赂()率()暴()厥()洎()

耶()邑()荆()棘()草芥()

与()嬴()谗()邯()郸()胜负之数()

当()与秦相较殆()不得下咽()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2、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倘:如果)

2、古今异义词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致、以至于)

可谓智力孤危(智慧、力量)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成例)

其实百倍(它实际上)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不去(刺秦王))

3、词类活用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做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称做状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礼:侍奉、礼待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4、重点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武器)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都、皆)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以前假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秦以攻取之外(用攻占(的办法)夺取)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侍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②秦以攻取之外(用)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用来)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拿)⑦洎牧以谗诛(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

5、特殊句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状语后置)

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6、重点句子翻译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略)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略)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略)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略)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略)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略)

三、想一想

1、本问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古人云:… …”,引证法,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例证法,证明观点正确。

喻证: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为喻,进一步论证了赂秦而亡的道理。

对比论证:⑴秦以攻取得与“受赂所得”的对比;⑵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的对比;

以上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了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的结论。

⑶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

⑷“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对比;

⑸“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

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的对比。

通过以上的全部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3、第三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齐、燕、赵灭亡史实,例证法,证明观点正确。

通过假设推理指出如果不赂秦,齐燕赵不犯错误,那么秦与六国谁存谁亡就不一定了(很难预料了)。

4、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五段是否多余?说说理由。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面对外来侵略要奋起抵。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四、练一练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C)

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秦伯说,与郑人盟

2.选出对下列划线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D)

A.①其实百倍(实际上)②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

B.①然后得一安寝(但是以后)②至于颠覆(被灭亡)

C.①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能因为)②可谓智力孤危(智商)

D.①至于颠覆(以致)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

3.选出划线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D.火尚足以明也

4.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D)

例:李牧连却之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义不赂秦

C.日削月割D.外连衡而斗诸侯

5.选出划线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A)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

A.洎牧以谗诛B.苟以天下之大

C.至丹以荆卿为计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6.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士兵们不好,仗没有打好】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数目多达百倍】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结局也许不是轻易就能确定的】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