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导学案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包含了四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分别是《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和《画蛇添足》。

这些寓言故事富有深刻的寓意,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这些寓言故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这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和道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这四个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这四个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学生能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寓意,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寓言故事的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趣味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课的四个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每个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寓言四则 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复习导入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

感悟做人的道理。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

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3.解释下列词语饶头:庇护:爱慕:【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

为什么“笑”?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蚊子和狮子》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拓展升华检测评价】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寓言四则》第二课时导学案《穿井得一人》【复习导入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等。

3.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字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4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43)

课前预习一寓言四则1.辨字组词。

(1)赫()郝()(2)慕()募()幕()墓()(3)雕()凋()(4)粘()沾()贴()帖()2.解释加点的词。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马将.()胡骏马而归马无故亡.()而入胡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而.()疑邻人之父二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及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

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角度作概括。

三1.常识填空:寓言是以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和拟人等手法。

2.翻译下列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2)马无故而入胡(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4)胡人大入塞(5)丁壮者引弦而战(6)而疑邻人之父课中探究一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读出人物的语气。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秀导学案(含答案)(精选)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秀导学案(含答案)(精选)

《寓言四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寓言寓意。

2.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①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寓言以________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③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

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

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④《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斯.( ) 庇.护(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躇.步 ( ) 跐蹈..( ) 舍.然( ) 3.根据文学常识填空。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伊索寓言、伊索(2)《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表格式)

《寓言四则》导学设计
以下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
想知道……” ----------自命不凡、爱慕虚荣
三问价钱中的心理 -----进一步表现他的小人之心和自高自大
2、《蚊子和狮子》是怎样运用对比刻画形象来表现哲理的?(提示:两次战斗的细节描写)
吹着喇叭冲过去勇敢善斗
唱着凯歌得意忘形
蚊子和蜘蛛
“却”、粘住败得很惨
“不料”至死不悟
3.小结
四.探究寓意。

明确:这两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寓言四则(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寓言四则(第1课时)教案

22 寓言四则(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重点难点1.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

2.利用寓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课前准备1.搜集《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资料。

2.初步阅读有关寓言的知识。

3.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两遍。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激情导入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领略寓言的无穷魅力!二、预习检查学生介绍了解的寓言知识和有关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老师可适当补充。

1.什么是寓言?“寓”的意思是什么?寓言具有什么特点?寓言是以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的东西和形象。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于简单的故事中。

主题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等,寓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中常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集。

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奴隶,善讲寓言故事,后人搜集了古希腊流传的寓言,几经加工,编辑成书,统归在伊索的名下,称《伊索寓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导学案统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导学案统编版)

第22课《寓言四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主阅读这这四则寓言,了解不同的寓意。

2.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重点难点】1.自主阅读这这四则寓言,了解不同的寓意。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识文体、知出处1.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

作者把所要说明的道理利用故事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

“寓”是寄托的意思,具体说,寓言就是把一种深刻的哲理或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

寓言一般由“身体”(故事) 和“灵魂”(寓意) 两部分组成。

2.伊索和《伊索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

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3.吕不韦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4.《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法、儒、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5.列子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

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6.《列子》《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列子·天瑞》共由十四章组成,“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出自第十二章的节选。

《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2016部编版)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2016部编版)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采用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在提高他们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有限。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寓言创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较为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堂话题不够熟悉。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提前给出讨论主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基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及寓意。
-如《刻舟求剑》中主人公刻舟求剑的行为揭示了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弊端。
-《揠苗助长》中农夫急于求成,反而事与愿违,寓意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亡羊补牢》通过失羊后及时补救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教训,防患于未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及文学鉴赏素养。通过学习《寓言四则》,使学生能够把握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掌握,培养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学生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探讨寓言寓意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见解。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1.加强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讲解与巩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互动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寓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学设计课题寓言四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寓言的特点,弄懂四则寓言的寓意及启示。

2.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积累文言词语。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中外寓言的学习兴趣,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遇事学会分析,培养健全人格。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 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作家。

他善于讲动物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由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列子,郑国人,本名列御寇,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著有《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全书分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文体知识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配套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配套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配套教案一. 教材分析《寓言四则》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由四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和《刻舟求剑》。

这些寓言故事都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向读者传递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智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寓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寓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寓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疑问,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寓言四则》中的故事情节。

2.能够理解并掌握每个故事中的寓意。

3.能够运用所学的寓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寓言四则》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并掌握每个故事中的寓意。

2.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寓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寓意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老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寓意进行分析和解决。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包含故事情节、寓意和实际案例的PPT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寓意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标注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寓言四则》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老师逐个讲述《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和《刻舟求剑》四个寓言故事,过程中可利用PPT课件展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故事,分享自己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守株待兔。通过对四则寓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把握故事寓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如下: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寓言故事,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 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举例解释:
- 在学习愚公移山时,重点讲解“愚公”一词并非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 在分析精卫填海时,强调“填海”的行动代表了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品质,这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寓言四则》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排斥,关键在于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对新课程产生了好奇心。在新课讲授中,我注意到,当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寓言故事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也让我意识到,讲故事的方式比单纯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导学案【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文体的特点和寓言的功能。

2. 掌握本课四则寓言的内容和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寓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寓言背后蕴含的道理和哲理。

【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的基本意义和寓言文体的特点。

2. 掌握本课四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及蕴含的寓意。

3. 发展学生的寓言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思辨寓言背后的道理和哲理。

2. 运用寓言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准备】1. 寓言文体特点的PPT。

2. 寓言故事的图书或网络资源。

3. 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 利用PPT展示寓言文体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寓言?寓言文体有什么特点?Step 2 学习本课故事情节1. 分段导读本课四则寓言,并鼓励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预测。

2. 学生跟读并阅读完第一则寓言之后,回答问题:寓言里分别有哪些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3. 继续学习并阅读完剩下三则寓言,师生共同探讨寓言故事的寓意和哲理。

Step 3 思辨寓言的道理和哲理1. 小组合作,分析每则寓言背后的道理和哲理,并用言简意赅的话总结出来。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4 运用寓言的学习和生活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本课四则寓言分别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教育和启示?2.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将寓言的教育和启示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

Step 5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将小组讨论中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总结成篇,写在作业本上。

2. 搜集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板书设计】寓言四则1. 寓言文体的特点2. 寓言故事及蕴含的寓意3. 运用寓言的学习和生活【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寓言文体的特点和寓言的功能。

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学生思考寓言背后的道理和哲理,并展示了自己理解的结果。

第22课《寓言四则》(1)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1)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导学案(1)学习目标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1、把握寓言的艺术特色。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健全的人格。

3、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爱慕.()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2、根据文意,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饶头:。

庇护:。

爱慕:。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填空。

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通常用拟人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

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二、自主学习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2、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

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寓言四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四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分别是《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和《画龙点睛》。

这些寓言故事富有深刻的哲理,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人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还要求学生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这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经典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寓言故事的情节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每个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诚实、勤奋、创新等品质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理解每个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难点:学生能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并将这些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寓言故事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讨论话题:准备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寓言故事拓展材料: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寓言故事,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故事内容,掌握各自的主要情节及人物特点。
-以《刻舟求剑》为例,重点讲解主人公对事物变化缺乏认识,固执己见的形象。
-以《揠苗助长》为例,强调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2)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学会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通过对《亡羊补牢》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出现问题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顺利,但在理解寓言背后的深层寓意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举例、对比和引导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体会到寓言故事的魅力。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寓言故事来分析问题,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内向,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这两个重点故事。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正确面对事物发展规律和及时解决问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通过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感受寓意。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 导学案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导学案22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体会到文章的讽刺寓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学习重难点重点:熟悉寓言这种新的文学体裁。

难点: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

知识链接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

中国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学法指导:1.阅读寓言故事,不能只看其表面意义,一定要深度咀嚼其中所寄寓的意义。

许多故事你看后也许会会心一笑,或觉得其荒诞,或觉得其滑稽,但请千万别忘了以其反思自己的人生,也许它所讽刺的幽灵还徘徊在你的头上2.要有意识地对比西方寓言故事和中国传统寓言故事的异同,以便于加深对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2.《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篇。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1.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2.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通过对文章的梳理,你一定懂得了自高自大者的滑稽与可笑,可有人认为,自高自大只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如尼采如此自负,自诩是太阳,但他无疑还是一个伟大的人。

与同学们讨论讨论,各抒己见,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自高自大这一问题的,并据讨论结果写一篇不低于三百字的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小寓言,大智慧。

一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比一本艰深的名著更能打动人心。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

寓言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寓言是一湾清流,洗涤疲惫污垢的心灵;寓言是一面明镜,照出了人间千姿百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伊索寓言》,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读顺了课文。

【读读记记】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查查写写】
1.读一读,查一查,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抄写两遍。

赫.尔墨斯()庇.护()饶.头()喇.叭()粘.住()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节选自《》,这是一部集。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批改。

(或同桌互相检查、批改)
课内对话:读读说说、想想议议、改改想想
【读读说说】
1.自读课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集体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想想议议】
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可以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2.当赫尔墨斯知道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时,他“又笑着”发出第二问,这个“笑”
的含义是:
3.划出文中表现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雕像者的回答有怎样的好处?
研读《蚊子与狮子》:
1.我认为《蚊子与狮子》中蚊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吹喇叭分别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2.《蚊子与狮子》这则寓言具有讽刺意义,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改改想想】
我来改动下情节使这则寓言的寓意有所变化: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通过讨论比较,我知道了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完成语文作业本1-3题。

第二课时
【学习导言】
寓言在我国产生、发展比较早,先秦时期就有寓言。

所谓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事理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由故事情节和寓意两个部分构成,寓意或由作者点明或暗寓于一定的故事情节之中。

我国寓言比较发达,散落于各种书籍中,风姿各异,呈现出百花竞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下面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古代寓言。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读顺了课文。

【读读资料】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

刘安,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之子。

代表作《淮南子》,被近代学者梁启超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划时代巨著。

【查查写写】。

1. 读一读,查一查,给加点字注音
......
天雨.()邻人之父.()近塞.()何遽.()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堕.而折其髀.()()以跛.之故()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解释
..
天雨.墙坏()邻人之父.()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其子()马无故亡.()此何遽不为.福乎()人皆吊.之()居.数月()此独以跛之故.()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

(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读读译译、想想说说、读读背背
【读读译译】
1.听读: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2.自读: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3.结合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我把难以理解的几个文言字词摘录出来,请求大家的帮助。

【想想说说】
研读《智子疑邻》:
1.宋人家被盗的原因是:
2.相同的建议出自不同的人之口,却出现了不同的态度——“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我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3.根据我的实际经历和生活经验,我认为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读罢本文,我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我把它记在书上。

研读《塞翁之马》:
1.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哪些事情是“福”,哪些事情是“祸”?
2.对于《塞翁之马》这个故事,读了之后我受到的启发是:
3.我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4.生活中总有得与失、祸与福,学习这篇寓言故事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读读背背】
我在理解课文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并在课后背诵全文。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完成语文作业本剩余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