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白 鹭
鳜
鱼
桃 花
蓑衣
《渔歌子》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既是这首词的题 目,也表现了词的内容。
大家看看这题目,猜测 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发现了 哪些景物?
西塞山
鳜鱼
白鹭
青箬笠
桃花
流水
绿蓑衣
斜风
细雨
gùi
ruò lì
鳜 鱼 青箬 笠
(1)注意读准生字,做到字正 腔圆。 (2)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这 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词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从哪 里看出来的?
朗读要求:读这首词,每个人最少读三次。
第一次,要读得一字不错,口齿清楚; 第二次,要读得流利,字正腔圆; 第三次,如果能读出点词的味道来,那 你很了不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 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 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 急。)
争:怎么;如何。
滩:群。
鸥鹭:水鸥和白鹭,泛指水鸟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经常记起 在溪边的亭子 游玩直到太阳 落山的时候, 喝得大醉不知 道回来的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玩得尽兴 了,已不知道 回家的路,天 色已晚,只好 往回划船,不 小心闯入了荷 花池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两句主要交代了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及起因,同时既写出了她们郊外游玩的欢娱心 情,又为下边的波澜曲折作了必要的铺垫。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
(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 出来不行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猜测一下,词人能钓到鱼吗? 为什么?
边读边想象这首词所描 绘的画面,说说渔翁为什么 “不须归”?
因为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
说说词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桃花盛 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 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上一位老 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 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 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凄凉寂寞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 苦,感情真挚深笃,态度坦率大 方,后之论词者,无不为之折服。
南渡不久的作品。当时词人正处于国破夫亡、颠沛 流离的境遇之中,内心极度凄苦。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其父李 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其夫赵明诚,是 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 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 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金兵入据 中原后,流离南方。不久,其夫赵明诚病 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宋高宗建 炎3年(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江 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即在孤寂 中度过晚年。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思考:
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
(兴尽晚回舟)
2、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那一个季节?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春末夏 初) 3、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 4、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常:常常;时常。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太阳落山。 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误:不小心,不经意。 藕花:荷花 。
试着读 一读,看看 你有什么发 现?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 哪座山?
西塞山
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
张志和
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 《渔歌子》 诵一首词?
请同学们课后,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 两首词,背诵这两首词。 并把想象出来的景象写 下来。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 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京华之忆、家国之愁
下面我们 再来学习一首 词
《渔歌子》
认识作者
张志和
(730年~810年), 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 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自号“烟波钓徒”,又号 “玄真子”。唐代著名道 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 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 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 肃宗赐名为“志和”。因 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 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 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词人回忆了? 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 表现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 悦的心情。 抒发了?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 活的无限热爱。
作者简介
• 张志和:唐代诗人。 本名张龟龄,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 通音律。他从小便才华过人, 16岁的时候, 他中了举人,还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列了许 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 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但后来他因事 而被贬官。之后,他干脆辞官归隐。隐居在太 湖一带,整日扁舟垂钓,过着悠闲自在的渔家 生活,自称“烟波钓徒”。
只得尽 力地划,不 想,惊起了 在这里栖息 的水鸟。
•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 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 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 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 n)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 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 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下面,我们一起 来观赏一幅画。
你 看 到 了 什 么 ?
仔 细 看 一 看
《如梦令》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委 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 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由于 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 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 诗词多表现哀伤,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北宋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 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的作品被 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 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 密之处的失误。
这么美的画面, 你能读好它吗?
•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 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里面 藏着很多的景物,很多的色彩。
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直接 就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让这 不须归的美景在他的笔下百年千 载地悠悠回荡。
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是 唐词的宗祖,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推崇至极, 争先填写唱和。 浣溪沙
【宋】 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 扬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鸥鹭。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词牌名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 “溪亭”指明了饮酒作兴的处所, “日暮”是指时间,
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交代了事情的起因词人和 几个 女友在溪亭开怀畅饮,兴奋异 常,到日暮之时还兴犹未尽,留恋 忘返。
渔 歌 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 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④鳜(guì )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 肉质鲜美。 ⑤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不须:不一定要。 斜风:微风
李清照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 家。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多写其悠闲 的闺中生活。南渡后,深厚的故乡之思, 凄哭的身世之感,都在她的作品中抒发出 来,情调伤感,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 大了。她精于谴词造句,善于创意出奇, 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 语言清丽,在语言艺术上有独到之处。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述这 首词所描写的景象。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江南水 乡二月的春色,白色的鹭和红色的 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 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 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渔歌子塑造了一位戴青箬笠, 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 归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
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 也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 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中。他的好 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这样夸他, 说他写的词:词中有画,画中有 词。
Biblioteka Baidu
“试 昨 知问 夜 《 否卷 雨 如 ?帘 疏 梦 知人 风 令 否, 骤 》 ?却 , ( 应道 浓 昨 是“ 睡 夜 绿海 不 雨 肥棠 消 疏 红依 残 风 瘦旧 酒 骤 。” 。 ) ”。 此词蕴藉了对春 光一瞬,好花不 常的惋惜之情。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 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 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 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 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 又称词牌,词牌是填词时用的 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 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是词牌名。
【词简介】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 种文学体裁。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 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 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 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 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 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思考: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藕花 兴尽
惊起
溪亭 误入
一滩
沉醉 争渡
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