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实验集锦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钙钛矿(CaTiO3)粉体,以探究其晶体结构、形貌及其光学特性。

实验步骤:1.原料准备:TiCl4、CaO粉末2.制备钛酸酯: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1L干燥的四氯化钛和足量无水乙醇,用磁力搅拌均匀,加入适量六氯化硅,搅拌2h,蒸馏去除反应副产物三氯化硅及残余硅氢化物。

筛选去除少量不易溶于甲醇的沉淀,接下来得到的钛酸酯就是制备CaTiO3材料的原料。

3.制备CaTiO3:取刚才制备的钛酸酯溶液25ml,加入25ml4.0mol/L CaCl2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混合,静置24h。

取出沉淀洗涤后,于1300°C高温烧结8h。

注意,实验中使用的钛酸酯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明显浑浊沉淀。

4.样品分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检测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胞常数,扫描范围为2θ=10° ~ 8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定样品的光学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晶体结构:XRD结果显示,制备的CaTiO3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3.914 Å。

则结构为ABC3型钙钛矿。

2.形貌:SEM观察结果显示,制备的CaTiO3颗粒大小均匀,形状多为正八面体或正方体。

3.光学特性:UV-vis结果显示,在波长范围300 ~ 600 nm内,CaTiO3表现出明显的吸收峰,峰位于400 ~ 500 nm左右。

实验讨论:1.将CaO和TiCl4加于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指示剂,随着反应的进行,出现由酚酞变红的现象,表明已生成三氯化钛。

对于操控更为严格的反应,可以使用惰性气氛(如氮气)保护,防止氧气的影响。

2.在制备CaTiO3的过程中,由于钛酸酯易被水分解,造成反应物质金红石型TiO2的生成,从而影响了最终的CaTiO3产物。

因此,制备前应注意保证钛酸酯的纯度和稳定性。

3.实验结果显示出了制备CaTiO3样品的单一立方晶系晶体结构,和较为均匀的颗粒形态,符合预期。

化学无机大实验Word版

化学无机大实验Word版

无机化工大实验论文题目贫血药硫酸亚铁的制备与测定学院____________ 医药化工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化学工程与工艺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 2011年5月19日贫血药硫酸亚铁(FeS04 • 7H20 )的制备与测定Anemia drugs ferrous sulfate (FeS04 • 7H20)Pr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贫血药硫酸亚铁的制备摘要:硫酸亚铁为抗贫血药。

它可通过铁屑与稀硫酸的反应制成,从水溶液中结晶一般为FeS04-7H20,。

由于硫酸亚铁的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高锭酸钾发生发应,因此可以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髙猛酸钾溶液测左产品中的硫酸亚铁的含量, 微过量的髙猛酸根离子使溶液呈现微红色,指示终点。

关键词铁屑硫酸亚铁高镭酸钾减压过滤1、前言硫酸亚铁容易溶解於水,、甘油,不溶于乙醇。

1份可溶解於2份冷水,或0.35份沸水中。

高温分解2FeSO4・7H2O=高温二二Fe203+S02 f +S03 t +14H20。

硫酸亚铁是还原力的酸性盐,它的酸性与硫酸铝及硫酸锌比则较弱。

如硫酸亚铁的pH值约为4. 6,而硫酸铝则为2.2、硫酸锌为3.6 (以克分子溶液计)。

硫酸亚铁的7水合物是绿色小晶体,无臭有毒,比重1.8987。

在56. 6°C时,7水合物转变为4水合物,64. 4°C时变为1水合物。

久置潮湿空气中也能潮解,暴露在乾燥空气里容易风化,晶体的表面渐渐变为白色粉末,但易为空气氧化而呈黄色或铁锈色。

纯粹的硫酸亚铁晶体或溶液大都呈天蓝色,经氧化后,徐徐变成绿色, 最后呈铁锈色。

晶体的最好洁净剂和保存剂是洒精,洒精不但能溶解硫酸铁和氯化铁,并能除去促起氧化作用的水分。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实验一:酸碱中指示剂的选择实验目的:通过测试不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选择合适的指示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

实验过程:1. 取几滴茶叶水,加入酸性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2. 取几滴茶叶水,加入碱性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3.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其他指示剂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酸性溶液中使用苏丹红指示剂,颜色变红;碱性溶液中使用酚酞指示剂,颜色变红。

因此,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苏丹红或酚酞作为指示剂。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产生的气体,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过程:1. 将铜片、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每个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3. 记录下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产生的气体。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铜片与盐酸反应缓慢,没有产生气体;铁片与盐酸反应较快,产生氢气;锌片与盐酸反应最快,产生氢气。

因此,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 > 铁 > 铜。

实验三: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滴定的方法确定酸碱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实验过程:1. 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2. 使用滴定管将标准酸液滴入酸性溶液中,慢慢搅拌。

3. 当颜色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下滴定液的用量。

4. 重复以上步骤,将标准碱液滴入碱性溶液中。

实验结果:通过滴定实验可以确定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物质浓度。

根据滴定液用量和颜色变化,可以计算出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以上是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的实验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无机实验

大学无机实验
程式。
反应方程式如下:
Pb2++CrO42-=PbCrO4↓ PbCrO4+2HNO3=Pb(NO3)2+H2CrO
4
2 CrO42-+2H+=Cr2O72-+H2O PbCrO4+3OH-=[Pb(OH)3]-
+CrO42-
现象:生成PbCrO4黄色沉 淀,加硝酸后,沉淀溶解, 溶液颜色变为橙红色。
通过硫化亚锡、硫化锡的实验得出 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如下:
Sn2++H2S=SnS↓+2H+ Sn4++2H2S=SnS2↓+4H+ 现 象 : 生 成 的 SnS 为 褐 色 , SnS2 为金黄色沉淀。
SnS、SnS2与HCl不反应 SnS+Sx2-=SnSx+12SnS2+S2-=[SnS3]2SnS2+2S2-=[SnS4]4-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Al(OH)3+NaOH=NaAlO2+2H2O Sn(OH)2+2OH-=SnO22-+2H2O
Al(OH)3+3H+=Al3++3H2O Sn(OH)2+2H+=Sn2++2H2O Sb(OH)3+3H+=Sb3++3H2O Pb(OH)2+2H+=Pb2++2H2O Bi(OH)3+3H+=Bi3++3H2O
将所得白色沉淀连同溶液一起加 热,沉淀是否溶解?再把溶液冷却, 又有什么变化?说明氯化铅的溶解 度与温度的关系。取以上白色沉淀 少许,加入浓盐酸,观察沉淀溶解 情况。

中南大学无机实验报告 全

中南大学无机实验报告 全

三、主要仪器、试剂
仪器:离子交换装置,铁架台,蝴蝶夹,乳胶管,T 形玻璃管,弯玻璃管,玻璃纤维, DDS—12A 电导仪(带电极) ,烧杯(50ml,5 只) ,锥形瓶(250ml,配有孔软木塞,浸泡 电极用) 。 试剂:HNO3(0.5ml·dm-3) ,HCl(5%) ,NaOH(4%) ,NH3H2O(2 ml·dm-3) ,络黑 T, 钙指示剂,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 其它:滤纸碎片。
六、实验结果
金属铝片质量/克: 硫酸铝产量/克: 产率/%:
七、结果讨论
1、从显微镜下观察晶体的形成与溶解(并绘出晶体的形状) 答: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晶体的形成,有放射形花状,草状,乱草状,乱石状等; 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晶体的溶解,溶解从晶体的边缘开始,慢慢残食,直至全溶。
2、探讨影响晶体形状的因素。 答:影响晶体形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pH 值不为 8~9;过滤不净;浓缩过分;取液过多等。
六、实验结果
1.产品外观:纯白色 2.产量/克:2.5 克以上 3.产率要求 精盐产率要求在 50%以上为合格 4.质量要求 按照实验中提供的检验法,提纯后的精盐中检验不到 Ca2+、Mg2+、Ba2+离子的存在。
2
七、产品纯度检验
检验项目
2-
产品溶液
粗盐溶液 混浊现象,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混浊现象,白色沉淀 天蓝色沉淀
附: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视度调节圈 物镜转换器 粗调焦手轮 载玻片 细调焦手轮 载物台 聚光镜升降拨杆 照明光源 电源插头 电源开关 目镜 双目拉板 物镜
1. 接通电源。将过饱和溶液滴于载玻片上,借助纵横移动手轮使观察区进入光路。 2. 拨动聚光镜升降拨杆,改变照明孔径和视埸照度。 3.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 40X 物镜置于光路,从目镜中观察,并转动粗调焦手轮,见物像轮 廓后,再转动细调焦手轮,使物像清晰。 4. 使用双筒目镜时,先用手握住双目拉板,使两目镜的中心距与观察者双眼距一致。然后 从右目镜中观察,调节成像清晰;再从左目镜中观察,调节视度调节圈,使成像与右目 镜筒同样清晰。 5. 改变物镜倍率,使观察效果最好为止。

中南大学无机实验报告 全

中南大学无机实验报告 全

六、实验结果
金属铝片质量/克: 硫酸铝产量/克: 产率/%:
七、结果讨论
1、从显微镜下观察晶体的形成与溶解(并绘出晶体的形状) 答: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晶体的形成,有放射形花状,草状,乱草状,乱石状等; 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晶体的溶解,溶解从晶体的边缘开始,慢慢残食,直至全溶。
2、探讨影响晶体形状的因素。 答:影响晶体形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pH 值不为 8~9;过滤不净;浓缩过分;取液过多等。
8
实验十一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目的 1.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本操作; 2.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滴定管、移液管、量筒、容量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一般的酸碱因含杂质或稳定性差,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 通常先配成近似浓 度的溶液,然后再用适当的基准物质加以标定或用已知准确浓度的碱酸标准溶液加以标定。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标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 +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H3O + OH = 2 H2O HCl 与 NaOH 完全反应时 n(HCl) = n(NaOH) NaOH 溶液的准确浓度可用下式计算: C(HCl)× V(HCl)= C(NaOH)× V(NaOH) 三、主要仪器、试剂 1. 仪 器: 酸式滴定管(50 ml) 、碱式滴定管(50 ml) 、滴定管架、移夜管(25 ml)锥形瓶 (250 ml)量筒(100 ml)、烧杯(400 ml) 、容量瓶(250 ml) 2. 药 品: -1 -1 HCl(0.1 mol/L ,已知准确浓度的和待标定的) ,NaOH(0.1 mol/L ,待标定的) , 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铬酸洗液。 四、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常用的洗涤方法:用水淌洗;用水刷洗;用去污粉、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洗涤;用铬酸洗洗 涤;特殊物质的洗涤。 仪器名称 烧杯 量杯 容量瓶 移液管 滴定管 规格 400ml 10ml 250ml 25ml 50ml 洗涤方法 淌洗、刷洗等 淌洗、铬酸洗液洗涤等 淌洗、铬酸洗液洗涤等 淌洗、铬酸洗液洗涤等 淌洗、铬酸洗液洗涤等 洗涤效果 水在器壁上自然地流 动,器壁表面被水膜均 匀润湿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
拿取称量物时,要用纸包住,手不能直接接触称量物。因为手上的油脂或水会粘在称量物上,使其称量质量多出几微克,而这些微量的水和油脂后来又会蒸发,给称量带来误差。
记录数据时,要将天平显示的所有数字全部记下,因为这些数字代表测量的灵敏度水平,都是有效数字。
5.称量方法:
直接称量法,固定称量法,减重称量法(易潮解的物质)
1.反应容器:锥形瓶,烧杯(用于实际的混合,转移和反应,不能用于体积的准确测量)
体积测量容器:量筒,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
2.玻璃仪器不能有油脂,油脂和其他污染物会使玻璃表面的润湿性变得不一样,这将导致有残余液附着在玻璃器壁上,从而影响液体量取体积的准确性。此外,如果移液管和滴定管内玻璃表面有油污,则液体弯月面会变的扭曲,且这种扭曲无法进行校正。
相对不确定度定义为:一个数的绝对不确定值/该数的数值(相对不确定度可以表达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精密度的优劣)显然,当相对不确定度相同时,一个小的数值的相对不确定度要比一个大的数值的相对不确定度大。
较大的体积具有较小的相对不确定度,因此在滴定时要尽量使滴定体积接近滴定管的最大容量
13.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度是测定结果的再现性,而准确度是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的一种度量。
18.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分析天平称量结果可以为m+-m*10%。
用分析天平称量不能小于100mg。
空白实验:检验溶剂是否纯!
标定:用基准物测定所配溶液的浓度
测定:标准溶液浓度确定
(1)FAS(硫酸亚铁铵):铁屑的净化用10%的碳酸钠并微热。铁屑与硫酸反应时水浴加热,不再有气泡后趁热抽滤,用5ml热水洗涤。硫酸亚铁和硫酸铵反应后(要充分搅动至硫酸铵完全溶解才能进行蒸发浓缩),水浴上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体膜为止,自然冷却,减压过滤除去母液,晶体留在蒸发皿中剂进行结晶。葡萄糖酸锌在水中溶解度太大,无水乙醇使其溶解度降低,促使葡萄糖酸锌固体生成。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设计▲NH3的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小苏打中NaHCO3含量的测定▲双灰粉中或蛋壳中Ca2+含量的测定▲混合物中CuSO4含量的测定年级:2011级专业:临床七年班别:本硕(3)班组员:付玉娇学号:201170028侯兴娟学号:201170036葛雪晴学号:201170041韦成之学号:201170004何双印学号:201170017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PH 计法测定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 2、学习使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3、巩固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 【实验原理】1、氨水是一种弱碱,NH 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NH 3+H 2O →NH 4++OH -k b 代表其电离平衡常数,C 为氨水的初始浓度。

[NH 4+][ OH -] [NH 3]分别为其电离平衡浓度。

一定温度下,则有:k b =4[NH +][ OH-][NH3]≈[OH -]2/C(当解离度α<5%时C α可忽略)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H 值便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k b ,C 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 -]可以用PH 计间接测出3、HCl 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溶液易挥发出HCl 气体,所以不能由直接法配置,只能先配置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质Na 2CO 3标定之。

盐酸加入Na 2CO 3溶液中: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C (HCl )=23232m(Na CO )10005(a )(l)M N CO V HC ⨯ (mol/L)【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 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250m l ×6)、烧杯(100ml ×4)、移液管(20ml )、刻度吸管(2ml 、5ml 、1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100m l ×2、50ml ×4)、分析天平试剂:1mol/L 氨水、0.1mol/L -1HCl 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Na 2CO 3(注意:玻棒使用时不能碰杯壁和杯底发出声音,移液时移液管要和锥形瓶接触)【实验步骤】㈠、0.1mol/LHCl 酸溶液的标定:①配置Na 2CO 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 (精确至±0.0001g )分析纯无水Na 2CO 3,在烧杯中溶解稀释后,将溶液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备用.(注意:称量时要包好药品,防止药品变质和掉落)②取洁净的20ml 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润洗2~3次,然后移取20.00ml碳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习题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氧、硫)1.氯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取代碘,碘又能从氯酸钾溶液中取代氯,这两个反应有无矛盾?为什么?答:这两个反应无矛盾。

因为氯的氧化性强于碘,而碘的氧化性又强于氯酸钾。

2.根据实验结果比较:①S2O82-与MnO4-氧化性的强弱;②S2O32-与I-还原性的强弱。

答:因为S2O82-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所以S2O82-的氧化性强于MnO4-,S2O32-能将I 2还原为I-,S2O32-和还原性强于I-。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为何有时为硫化银沉淀,有时又为[Ag(S2O3)2]3-配离子?答:这与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有关,当酸性强时,会生成硫化银沉淀,而在中性条件下就会生成[Ag(S2O3)2]3-配离子。

4.如何区别:①次氯酸钠和氯酸钠;②三种酸性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③硫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

答:①分别取少量两种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分别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两滴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试管中放入的固体为次氯酸钠,剩下的一种为氯酸钠。

②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褪色的是二氧化硫,然后将剩余的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淡蓝色沉淀的是H2S,剩下的一种气体是氯化氢。

③分别取四种溶液放入四支试管中,然后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H2SO4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亚硫酸钠,产生臭鸡蛋气味气体是的硫化钠,既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又有黄色沉淀产生的是硫代硫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

5.设计一张硫的各种氧化态转化关系图。

1.在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实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锰,可改用哪些药品代替地二氧化锰?答:可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

2.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氯气时,试纸先呈蓝色,当在氯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蓝色褪去,为什么?答:因为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因此试纸呈蓝色,但氯气有氧化性,可生成HClO,可以将蓝色漂白,所以在氯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蓝色褪去。

3.长久放置的硫化氢、硫化钠、亚硫酸钠水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情况?答:长期放置的硫化氢会有黄色沉淀生成2H2S+O2=2S↓+2H2O长期放置的硫化钠会呈碱性:Na2S+H2O=HS-+2Na++OH-长期放置的亚硫酸钠会变成硫酸钠,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2Na2SO3+O2=2Na2SO4P区非金属元素(氮族、硅、硼)1、设计三种区别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方案。

方案一:测定相同浓度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溶液的PH,呈中性的是硝酸钠,呈碱性的是亚硝酸钠。

方案二:取等量的少量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溶液,使它们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由紫色褪为无色的是亚硝酸钠,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硝酸钠。

方案三:将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均酸化,然后分别与碘水反应,能使碘水褪为无色的是硝酸钠,不能使碘水褪色的是亚硝酸钠。

2、用酸溶解磷酸银沉淀,在盐酸、硫酸、硝酸中选用哪一种最合适?为什么?答:应选用硝酸,因为硝酸银是可溶性的,而盐酸和硫酸与磷酸银反应后,又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硫酸银沉淀,使得溶解现象不明显。

3、通过实验可以用几种方法将无标签的试剂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一一鉴别出来?答:①可以分别测定其PH,呈强碱性的是磷酸钠,成弱碱性的是磷酸氢钠,成酸性的是磷酸二氢钠。

②加热三种固体,其中分解的是磷酸钠,分解后产生无色玻璃状固体的是磷酸氢钠。

加热分解成硬而透明的玻璃状物质的是磷酸二氢钠。

4、为什么装有水玻璃的试剂瓶长期敞开瓶口后水玻璃会变浑浊?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能否正向进行?说明理由。

答:水玻璃是硅酸盐,长期放置,硅酸盐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原硅酸,而原硅酸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水玻璃会变浑浊。

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Na2CO3+SiO2=Na2SiO3+CO2↑不能正向进行,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

5、现有一瓶白色粉末状固体,它可能是碳酸钠、硝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溴化钠、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试设计鉴别方案。

答:取少量固体制成它的稀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盐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沉淀消失,则固体为碳酸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则固体为硫酸钠;若无明显现象则继续检验。

再取少量稀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为磷酸钠;若无明显现象,则再取少量稀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为氯化钠,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固体为溴化钠,若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为硝酸钠。

1、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不用硝酸作为酸性反应介质?硝酸与金属反应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与金属反应有何不同?答:硝酸有强氧化性,所以一般不用硝酸作为酸性反应介质。

硝酸与金属反应是氮元素被还原,而稀硫酸或稀盐酸与金属反应是氢元素被还原。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别与鉴定1、取下列盐中之两种混合,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

将沉淀分成两分,一分溶于盐酸,另一份溶于硝酸溶液。

试指出下列哪两种盐混合时可能有此现象?BaCl2、AgNO3、Na2SO4、(NH4)2CO3、KCl答:BaCl2和(NH4)2CO3混合时可能有此现象。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2.一个能溶于水的混合物,已检出含Ag+和Ba2+。

下列阴离子中哪几个可不必鉴定?SO32-、Cl-、NO3-、SO42-、CO32-、I-答:SO32-、Cl-、SO42-、CO32-、I-不必鉴定。

因为它们与Ag+或Ba2+均可生成沉淀,不溶于水。

SO32-+Ba2+=BaSO3↓ Cl-+Ag+=AgCl↓SO42-+Ba2+=BaSO4↓ CO32-+Ba2+=BaCO3↓ I-+Ag+=AgI↓3、某阴离子未知液经初步实验结果如下:⑴试液呈酸性时无气体产生;⑵酸性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⑶加入席硝酸溶液和AgNO3溶液产生沉淀;⑷酸性溶液中加入KMnO4,紫色褪去,加I2—淀粉溶液,蓝色不褪去;⑸与KI无反应。

由以上初步实验结果,推测哪些阴离子可能存在。

说明理由,拟出进一步验证的步骤简表。

答:可能存在I-。

验证:取未知液少量,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氯水,若溶液变蓝,则证明存在I-。

4、加稀H2SO4或稀HCl溶液于固体式样中,如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式样中可能存在哪些阴离子?答:可能存在CO32-、SO32-、S2O32-、S2-、NO2-等离子。

5、有一阴离子未知溶液,用稀硝酸调节其酸性后,加入硝酸试剂,发现并无沉淀生成,则可确定哪几种阴离子不存在?答:Cl-、SO42-、Br-、I-、SO32-、S2O32-不存在。

6、在酸性溶液中能使I2—淀粉溶液褪色的阴离子是哪些?答:SO32-、S2O32-、S2-等。

主族金属1、实验中如何配制氯化亚锡溶液?答:称取22.6克氯化亚锡(含结晶水)固体,用160mL浓盐酸溶解,然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L,再加入数粒纯锡以防氧化。

若制备其它浓度的溶液,方法也如上。

1、预测二氧化碳和浓盐酸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答:二氧化碳和浓盐酸反应生成PbCl2、Cl2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PbCl2+Cl2↑+2H2O3、今有未贴标签无色透明的氯化亚锡,四氯化锡溶液各一瓶,试设法鉴别。

答:各取少量SnCl2和SnCl4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注入少量饱和硫化氢水溶液,生成棕色沉淀的是SnCl2溶液,生成黄色沉淀的是SnCl4溶液。

4、若实验室中发生镁燃烧的事故,可否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应用何种方法灭火?答: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因为镁与热水和二氧化碳都反应。

Mg+CO2=MgO+CO Mg+2H2O=Mg(OH)2+H2↑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1、在制备氯化亚铜时,能否用氯化铜和铜屑在用盐酸酸化呈微弱的酸性条件下反应?为什么?若用浓氯化钠溶液代替盐酸,此反应能否进行?为什么?答:不能在用盐酸酸化的呈微弱酸性条件下反应。

因为当铜做还原剂时,由于难溶的CuCl附着在铜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因此只有加入浓盐酸才能使CuCl溶解生成配离子[CuCl2]-,使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到非常小,可使反应进行到完全程度。

然后加水使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变小,[CuCl2]-被破坏而析出大量的CuCl。

不能用浓氯化钠代替盐酸,因为CuCl不溶于氯化钠溶液中,所以此反应不能进行。

2.根据钠、钾、钙、镁、铝、锡、铅、铜、银、锌、镉、汞的标准电极电势,推测这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当二氧化硫通入硫酸铜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混合液时,将发生什么反应?能看到什么现象?试说明之。

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答: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方程式: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4.选用什么试剂来溶解下列沉淀:Cu(OH)2CuS AgI CuBr答:溶解Cu(OH)2可用6mol/LNaOH溶液或硫酸、盐酸、硝酸等。

Cu(OH)2+2NaOH=Na2[Cu(OH)4] Cu(OH)2+2H+=Cu2++2H2O溶解CuS用王水 3CuS+12HCl+2HNO3=3H2[CuCl4] +3S↓+2NO↑+4H2O溶解AgI用浓氨水(过量) AgI+2NH3·H2O=Ag(NH3)2++I-+2H2O溶解CuBr用浓氨水或浓盐酸均可CuBr+2NH3·H2O(浓)=[Cu(NH3)2]++Cl-+2H2OCuBr+HCl(浓)=[CuCl2]-+H+5.现有三瓶已失去标签的硝酸汞、硝酸亚汞和硝酸银溶液,至少用两种方法鉴别之。

答:方法一:取少量三种试剂于三支试管理中,加入NaOH溶液,若有黄色沉淀产生(HgO),则为Hg(NO3)2,若有黑色沉淀,则为硝酸亚汞,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为硝酸银溶液。

反应方程式:Hg2++OH-=Hg(OH)2=HgO↓+H2OHg22++2OH-=Hg2(OH)2=Hg↓+HgO↓+H2O 2Ag++2OH-=2AgOH=Ag2O+H2O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三种试剂于三支试管中,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SnCl2,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者,则可能为硝酸汞和硝酸银,继续滴加,若白色沉淀消失,则为硝酸汞,若沉淀不消失,则为硝酸银,无现象的则为硝酸汞。

方程式:2Hg(NO3)2+SnCl2=Hg2Cl2↓+Sn(NO3)4Hg2Cl2+SnCl2=Sn[HgCl4] +Hg Ag++Cl-=AgCl↓6.试用实验证明:黄铜的组成是铜和锌实验步骤:取一小块黄铜,将其置于浓硝酸中,过一会儿取出固体物质,向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并且加热,若有黑色沉淀产生证明黄铜中含有铜,反之,则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