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壶口瀑布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美。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了解作者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知识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明代有位诗人《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
”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
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文体知识《壶口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壶口瀑布》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本文语言之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知识卡片】游记的基本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
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
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
【课前准备】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2.边读边用“”画出文中写景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其妙处。
3.回忆自己游览过的美景,记录关键词。
【导学流程】1.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阅读也是一种旅行,是一种精神的旅行。
2.旅人谚云,“观景不如听景,……”。
今天,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山西人梁衡来游览《壶口瀑布》。
活动一:初读课文,识其形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识其形貌,感受气势。
请看大屏幕,这四张图片中,你认为哪张是壶口瀑布?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活动二:再读课文,探究写法跳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用怎样的写法将这自然景观写得如此吸引人呢?活动三:细读课文,赏析语言仔细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活动四:模山拟水,阐述分享作者运用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带我们游览了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
你也用自己的妙笔带我们游览一番吧!(提示:可抓住某一处景物的特点来写)请小组交流,推选两名同学,一名读一读,一名赏一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读书就是心灵的旅行,今天大家一起跟随一篇篇游记在文字中旅行,课下别忘了继续游山玩水,读山品水。
板书设计:壶口瀑布梁衡用词准确,表现力强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壶口瀑布》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本文语言之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17课壶口瀑布
三、探究文本、体会情感1.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五、拓展思考学习完课文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和感悟?六、课堂小结:七、实践天地本课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作者借助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着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请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八、布置作业:1.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改写为一篇游记。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不少于500字。
2.完成《随堂同步练习》118——122页内容。
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三)文体常识1.游记2.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四)壶口瀑布简介: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告诫(jiè)推搡(sǎng)霎时(shà)驰骋(chí chěnɡ)漩涡(xuán wō)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gǔ)湿漉漉( lù)铸就(zhù)出轧(zhá)雾霭(ǎi)潺潺(chán )弥漫(mí)刹那(chà)震耳欲聋(lónɡ)前呼后拥( yōnɡ)怒不可遏(è)挟而不服(xié)3.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寒战。
17 壶口瀑布 导学案
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学习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3、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培养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写景散文的赏析方法。
2、学习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独学(ABC)(一)查阅教材、优佳学案、工具书及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寒噤.()告诫.()推搡.()霎.时()雾霭.()驰骋.()迂.回()出轧.()汩汩..()怒不可遏.()挟.而不服()..()潺潺(二)查阅教材、优佳学案、工具书及字典,解释加点的词。
推搡:寒噤:雾霭:出轧:汩汩: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三)知识链接(批注在课本相应位置)1、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2、资料链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1、速读课文,回答:壶口瀑布的具体位置?作者到过壶口瀑布几次?分别是在什么季节?(ABC)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ABC)3、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AB)(二)朗读课文,体验感悟。
(AB)朗读文章描写瀑布的精彩片段,抄写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把你的感悟和体验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见与不见之间——《壶口瀑布》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不见”飞瀑的原因,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及写作特点。
2.通过梳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深入体会黄河的伟大性格及作者的独特情思。
二、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口口相传的俗语是最好的景区宣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
·两季临壶口,唯不见飞瀑。
难道梁衡先生两次前往壶口瀑布都没能看见飞瀑吗?难道壶口瀑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轻易被人看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不见”的秘密。
主问题一:一游为何“不见”飞瀑?活动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时间地点观景视角所见所闻所感雨季河滩俯视涛声如雷胆战心惊水汽笼天第一次游览为什么没能见到飞瀑?雨季水势大、水雾弥散、场面凶险,导致作者没能看到飞瀑的真容。
辨析:到底见到没有?视听结合,见到一个凶险又神秘的轮廓。
活动2:生发想象,补写幻境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想象可以到达:“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我仿佛看到。
”总结:以虚写实,开阔想象,回味无穷。
主问题二:二游为何“不见”飞瀑?活动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时间地点观景视角所见所闻枯水季河沟—河心俯视——深不见底的“龙槽”仰视——“丁”字状的水流活动2:析读字句,品评百般态(1)拆解字形,描绘水流动态象形字是对事物真实形态的模拟呈现,注意“丁”字的字形,它一横顶头,一竖而下,水流的样态仿佛已经跃然眼前,一起来描述:水流驰骋(动词)而来,跌落(动词)而去。
(2)析读词句,品评水流样态·评析“驰骋”之样态析读字词:涌挤撞推搡呼拥碎哪个动词呈现的状态让你震撼?语段对比:动词串联成句:黄河水涌来,挤着、撞着,推搡着,呼拥着,撞碎开,驰骋而后下跌。
原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一、学习目标○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难点○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一】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于山西霍州,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出版有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觅渡》等。
【二】文体知识游记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或著作。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
游记的文体要素游记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②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自然景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③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行程的所思所想。
一般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
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篇完整的游记。
【三】必考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1.铸(zhù):铸造。
2.告诫(jiè):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字音易错,注意声调。
3.推操(sǎng):推来推去。
4.霎(shà)时:极短时间。
5.驰骋(chěng):(骑马)奔驰。
6.漩(xuán)涡:文中指液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7.寒噤(jìn):寒战。
8.迂(yū)回:回旋;环绕。
9.汩(gu)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10.湿漉(lù)漉:形容物体潮湿的字形易错,注意右边写法。
样子。
11.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
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本文指水流声势浩大。
部编版八下语文17《壶口瀑布》导学案课件完美版共25页文档
谢谢!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余香。
部编版八下语文17《壶口瀑布》导学案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件完美版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7《壶口瀑布》导学案
《壶口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游记文体。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学习赏析句子的方法。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一、新知认知1.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五百多米宽突然收缩到四十多米,从三十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2.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司长、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代表作品:科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只求新去处》《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等。
3.游记。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的文章。
游记一般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有的游记带有议论色彩,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游记带有科学色彩,如郦道元的《三峡》;有的游记带有抒情色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二、预习任务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陌生的字词,抄写“读读写写”,解释成语。
2.在文中画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2)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3)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后思考1.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壶口瀑布导学案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七、赏析语言
体味全文诗意的极具感染力的语言
赏析美句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次见到的瀑布样子,表现出瀑布涛声如雷、万马奔腾般的气势。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明确:比喻,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形象地表现了河水的凝重和猛烈。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明确:排比,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不同形态。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明确:拟人,表现出水外柔内刚的个性特点。
2、感受华夏子孙的伟大精神力量,接受荡气回肠的精神洗礼。
学习难点
理解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学习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语言揣摩法
学前准备
教师:教材、导学案、课件、练习册
学生:课本、导学案、练习册、铅笔、钢笔
知识链接
黄河壶口瀑布幻灯片播放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且能够熟练的使用这些词语。
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喜
如一卷飞毯抖落,不,一卷钢板出轧,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之势怒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哀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怨
六、探究主题
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人教部编语文八下】17《壶口瀑布》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课题:17《壶口瀑布》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课前完成)【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完成时间:2分钟)轧.钢()轧.账()倾轧.()迂.回()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自主质疑】5.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我的疑点:展示案(课堂探讨)【文本探究】6.试比较一下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下面表格。
7.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品味体悟】8.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反馈案(课堂检测)【学以致用】9.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训练案(课后完成)10.比较阅读:阅读梁衡同题文章《壶口瀑布记》,比较其与课文在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和主旨上的异同。
壶口瀑布记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
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
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壶口瀑布》导学案附答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难点】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作者)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轧.钢( zhá) 轧.账(ɡá) 倾轧.(.yà) 迂.回(yū) 推推搡搡.(.sǎng)霎.时( shà) 刹.那(chà) 潺.潺(chán) 寒噤.(jìn ) 怒不可遏.(.è)(2)解释下面的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
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意。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2.作者链接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背景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17 壶口瀑布
17 壶口瀑布【学习目标】1、通过深情朗读与细致品味关键词句,深入体会壶口瀑布的独特魅力与壮丽景象。
2、专注于学习第六自然段,并结合全文内容,深入感悟作者在描绘景物时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与思想。
【知识链接】1.梁衡先生有多部散文集面世,其中《壶口瀑布》一文便摘自其著作《梁衡理性散文》。
在该书的“代序”部分,梁衡先生深刻阐述道:“文章乃为思想而生”,他进一步指出,散文之美的至高境界,在于其蕴含的“哲理美”,即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表达新颖的思想观点。
2. 壶口:壶口瀑布,雄踞山西吉县,乃我国第二大瀑布之奇观。
其处,黄河之水浩瀚无垠,自五百余米之宽骤缩至四十余米,随后自三十余米之高处壶口倾泻而下,轰鸣如雷,直落十里龙槽。
此景宛若巨壶注水,因得“壶口”之名,实乃天地间一壮观巨壶也。
观之,犹如天神之手,轻掂一壶黄汤,倾天而倒,波涛汹涌,咆哮翻滚,喷射而出,猛烈撞击两岸石壁,狂放不羁,奔腾向前。
其势如利剑破空,划开两岸河床,展现无尽力量与壮美。
步入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雾弥漫,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立于瀑口最急流处,但见高远奋发之黄河,犹如飓风卷起,呼啸而过,仿佛稍有不慎,即被激流吞噬。
夏秋之际,壶底更添奇景,急升之彩虹随风舞动,与悬泻天地间之瀑布交相辉映,更添一份雄浑壮丽之美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回yū ()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噤若寒蝉:弥漫:【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明确:晋陕两省边境;两次。
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两套(附导学案)
《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驰骋.(chěn涡.(wō)寒噤.(jìn)雾霭.(ǎi)出轧.(zh乘隙.(xì)迂.回(yū)汩汩..(ɡǔ)潺潺..(chán震.耳欲聋(zhèn)恕不可遏.(è)辨清字形1.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2.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
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3.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是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1.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吸”,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不少渲染的笔墨。
2.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急慌慌”“匆匆”“不住地”,用“我”的瞬间系列感观衬托瀑布之险,回应了段首中心句。
3.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一连串的“跌”字,把瀑布的来势之猛、落差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2.“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河水“怒”在哪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新人教版
《壶口瀑布》【预习案】学需自律——我预习,我自信!【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通过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结合全文,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3.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资料链接】1.梁衡有多部散文集问世,《壶口瀑布》选自《梁衡理性散文》,梁衡在该书的“代序”里提到:“文章为思想而写”,他认为散文美的最高层次是“哲理美”,要写出新的思想。
2.简介壶口: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
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
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
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
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3.简介游记(一)游记的含义游记,就是旅游见闻,是记述和描写旅途见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二)游记的内容,一篇游记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时间、地点、人物2、景物描写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人文景观:建筑、人物、风俗习惯、社会情况……3、相关背景知识:传说、历史……4、作者的感受和看法(三)游记的类型根据主要内容和表达中心,游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汩汩.()雾霭.()剁.去()湿漉漉.()窟窟.窍窍.()()推推搡搡.()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二、整体感受文本:1、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2、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17、《壶口瀑布》导学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一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壶口瀑布》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①走进作者:梁衡,当代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生于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②写作背景: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作者两次造访壶口瀑布,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并由此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散文。
③文体知识: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3、自学教材(10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注意朗读语音轻重,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
)俯.视()漩.涡()推搡.()霎.时()雾霭.()怒不可遏.()驰骋.()迂.回()弥.()漫寒噤.()汩.汩()潺.潺()4、理解内容(19分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几层?(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圈画关键字,梳理每段大意。
17壶口瀑布导学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导学案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李白曾在黄河壶口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狭如壶口,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它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寒噤.() 推搡.() 雾霭.() 出轧.()汩汩.() 怒不可遏.() 挟.而不服()(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推搡:寒噤:雾霭:出轧:汩汩: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2.作者简介。
(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2.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去壶口?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分别有什么特点?3.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二)再读课文,深层探究。
4.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5.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在声、势、景物及作者感受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季节声势景感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黄河壶口瀑布不仅危险、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还有刚柔相济的品性,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表现出来的呢?全文仅仅是为了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阔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近《壶口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导学案
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李白曾在黄河壶口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狭如壶口,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它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
}
一、新课导入
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
(板书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寒噤.()推搡.()雾霭.()出轧.()
汩汩.()怒不可遏.()挟.而不服()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推搡:
寒噤:
$
雾霭:
出轧:
汩汩:
怒不可遏:
震耳欲聋:
前呼后拥:
2.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资料链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
”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
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
2.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去壶口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3.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再读课文,深层探究。
4.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黄河壶口瀑布不仅危险、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还有刚柔相济的品性,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表现出来的呢全文仅仅是为了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阔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近《壶口瀑布》。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指导。
1.朗读全文,把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气势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读出来。
【交流点拨】本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
要读出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的气势,如“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一句中的“冲进去,冲进去……”要读得有力;第3段中的“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第4段中“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要读得有气势、语气坚定,透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这段要读得声情并茂,铿锵有力。
·
(二)主旨探究。
2.作者为什么将黄河水的各种不同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联系在一起
·
3.纵观全文,你觉得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黄河壶口瀑布这一胜景吗作者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悟
(三)语言品析。
4.本文运用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来写黄河水,请从文中找出并品味其妙处。
@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四)写法分析。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
一是把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