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描写手法分析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
Ⅰ.描写方式: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一&8226;侧面描写1.渲染烘托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声”来反衬“庭阶寂寂”的还有用事物状态(或说情态)来渲染的情况如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前两句写作者此番归来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2.各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二.正面描写1.动静结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2.虚实结合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3.色彩的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4.观察角度的变化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5.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致而又具体的典型情景,加以生动细致描绘和刻画的方法如元稹(唐)《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里,宫中的红花无声无息地盛开,此时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环顾左右,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闲坐无聊,一个个数说着玄宗昔时的繁华盛世此诗在塑造意境上主要用三种方法:一是细节描写,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写宫女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看似轻笔带过,实则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又如唐代诗人李端《听筝》:“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时误拂弦”的细节,把“欲得周郎顾”的微妙心理情态表现得入木三分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虚实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Ⅱ.答题模式:(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Ⅲ.实战练习:(晚练完成前4题,其余作为课外补充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8226;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阕中是如何描写内心的无尽愁苦的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注]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读张舜民(宋)《村居》,完成下面两题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2)分析此诗主要用来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6.读欧阳修的《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体会其首句运用色彩渲染的描写方法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8226;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2008年山东卷)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技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诗歌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
诗歌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一、描写手法。
1. 白描。
- 解析:白描就像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画面,不施浓墨重彩,不做过多修饰。
就好比你画一个人,只简单地画出他的轮廓,几根线条表示身体、四肢和脑袋,没有去细致地描绘他衣服上的花纹或者脸上的小雀斑。
2. 细描。
- 解析:细描可就和白描相反啦,它就像是拿着放大镜去看东西,把每个细节都刻画得特别细致。
比如说描写一个美女的头发,细描可能会写头发的颜色像乌木一样黑亮,每一根发丝都柔顺得像丝绸,在阳光下还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之类的。
3. 动静结合。
- 解析:动静结合就是把动态的东西和静态的东西放在一起描写。
就像拍照片,既有静止的背景,又有活动的人物。
动的部分让画面有了活力,静的部分又给画面定了个基调。
4. 正侧结合。
- 解析:正侧结合呢,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一起用。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去描写对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很高大,就直接说他身高八尺之类的。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他东西来衬托这个对象,比如写这个人站在人群里,别人都只到他的肩膀,这就是从侧面说明他高大。
二、表现手法。
1. 象征。
- 解析:象征就像是给东西贴上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东西就代表了某种意义。
比如说玫瑰象征爱情,白鸽象征和平。
在诗歌里,诗人经常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概念。
2. 托物言志。
- 解析: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志向、情感寄托在某个事物上。
就好像把自己心里的话悄悄告诉一个小物件,让这个小物件替自己说话。
3. 借景抒情。
- 解析:借景抒情就是诗人借助眼前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像你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景色都觉得美,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同样的景色就觉得很压抑,诗人把这种感觉写进诗里。
4. 对比。
- 解析: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较。
就像把黑和白放在一起,你会更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差别。
【高考语文】专题02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诗歌鉴赏专题解读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正面描写定义: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
例1、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例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
2、调用多种感官(视听结合等)描写要从不同角度,以增强描写的立体感。
描写大多采用视觉描写,但为了多方面地表现所写之物的特点,更加方便抒发感情,常常辅之以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例、唐代诗人王建的《江馆》:“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他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描写出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图。
“水面细风生”是触觉,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
“菱歌慢慢声”是听觉,采莲小调婉转柔美,舒缓悠扬。
“灯火夜妆明”是视觉,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有盛装女子婉丽的身影。
这首宿旅诗,透露出作者欣赏江边夜市的悠闲欣喜的感情。
3、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点面。
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例1、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例1、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特别关注】: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古代诗歌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古代诗歌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古代诗歌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描写是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描写,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代诗歌中,有六种常见的描写手法,它们分别是形象描写、象征描写、比喻描写、拟人描写、排比描写和夸张描写。
下面将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手法。
第一种,形象描写。
形象描写是诗歌中最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描写方式,通过对事物的外在形态、色彩、质感、声音、气味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通过对雨的形态、时间、气质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春雨的清新和神韵。
第二种,象征描写。
象征描写是通过对某个形象的象征意义的描写,传递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通过对高楼、远山、大海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豁达胸怀。
第三种,比喻描写。
比喻描写是通过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做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将草比作人生的经历,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四种,拟人描写。
拟人描写是将人类的行为和感觉赋予给物象,从而使读者对事物的理解更深刻、更感人。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池鱼跃不同,此时皆化为。
苍茫云海间,寒日背山来。
”将鸥鸟的飞翔赋予给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受。
第五种,排比描写。
排比描写是将同类事物列举出来,使其彼此呼应,从而加强描写的效果。
例如元代诗人郑思肖的《寒食》:“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通过列举西岭秋雪和东吴万里船这两个富有意象的事物,使诗中的情感更加饱满、深厚。
第六种,夸张描写。
夸张描写是通过夸大、夸张事物的某个方面,以博取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古代诗歌主要表现手法1 .赋、比、兴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叫月。
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述语段就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刘兰芝的美丽、庄重、自尊。
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捕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此句用桑叶的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非常恰当。
兴,是指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要捕述的事物和表现的思想感情。
例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用孔雀的欲飞又止来起兴,美丽而又忧伤,在诗的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气氛,并且成为整个诗歌意境的情感主线。
2.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进行比较或对照,以突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特点。
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3.衬托也称烘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托来突山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包括正利和反衬:(1)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事物。
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碧水”“青山”“红日”“白帆”等色彩缤纷的“乐景”利托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2)反衬:利刚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开头两句景物凄婉迷茫,似乎衬托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愁。
然而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真诚的劝慰表现山诗人的自信与乐观。
在如此凄迷的环境之卜还能发此豪言壮语,更利托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4.象征是指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
例如,于谦《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
1.白描:纯用线条勾勒,不事雕琢,不加渲染烘托,不注重色彩。用简练的 叙事性语言突出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2、象征:借助某具体形象,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感情。 3、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两种,表达不同情感。 4.烘托:是从侧面着意描写,通常以物(特定的环境气氛)烘托人的心理或 事物特征。 5.渲染: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渲染氛围,烘托情感) 6、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 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7.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手法。 8.虚实结合: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 写想象、回忆、梦境。 9、细节描写: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包括 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 10、其它 16 觉度(视觉、听觉、嗅觉、感觉),角度(上、下、远、近),色彩。
高考链接
二、(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状(1分);虚实相生,把伤别之情、羁旅之苦淋漓尽致地表达 出来(2分)。
12
经典回放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 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 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 歌的内容加以分析。
诗歌中的描写手法
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
【手法解析】1、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公子家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注释] ①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
②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
③青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在此指花园中的道路。
④恶草:杂草。
[翻译] 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
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
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析】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3、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诗歌之描写手法
人;后两句是动景,写出了多日的春雨,溪水猛涨
,鱼群联翩而至,逆流而上,结句尤为传神,富有
动态美,使人感到美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
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表达诗人喜爱之情。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欧阳修的《踏莎行》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
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 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答题模式: 实写什么+虚写什么+虚实的关系以及作用
分步答题) 步骤一:第__二__联__用__了__白__描__(_或__“__意__象__并__列__”__“__名__词__叠__用__”_
亦可)手法。 步骤二:描绘出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秋
日景象。 步骤三:质朴而清丽,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
喜爱之情。
工笔画
精
雕
• <>
细 刻
,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正侧结合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 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 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 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 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的画境。
诗歌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一、诗歌表现手法传统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诗歌的表现手法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其中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
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歌鉴赏常用的30种表现手法解析
诗歌鉴赏常用的30种表现手法解析诗歌鉴赏有什么多种表现手法,大家都知道多少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推荐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30种表现手法,希望大家有用哦。
诗歌鉴赏常用的30种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示例: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让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一些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有关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
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手法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造成一种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例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田野空旷,月近人而亲人不近,更增添了诗人科场失意后客居他乡的思乡愁绪。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景物描写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又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作者以景寄情,景中言情,直笔淡彩而韵致悠远。
写景之外,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仕途,追求隐居之乐的情致。
二、烘托渲染“烘托渲染”两者均是中国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或涂抹画面,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全诗首句直接点明“微雨”,而下文主要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海,浦树的描绘来烘托渲染蒙蒙细雨,这样就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
三、对比衬托这种艺术手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鲜明,用另一些事物来对照或陪衬。
例如:绝句一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的前两句就是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
意思是:由于江水碧绿,因而鸟儿显得更加雪白了,因为山色青翠,所以花儿显得更加火红灿烂了。
四、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这种手法,就是拿具体事物的“动态”来反衬环境的“静”,这样使“静”显得更静,同时也让人感到这种静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这样就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梁·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渔家傲·秋思》描写手法分析
渔家傲·秋思描写手法分析
《渔家傲·秋思》是中国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对逝去岁月的怀旧之词。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巧妙的描写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和祖国的怀恋之情。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渔家傲·秋思》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1. 采用象征手法
辛弃疾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比如,他用“江山如此多娇”来形容祖国壮丽繁荣的景象,其中的“江山”代
指整个国家,“多娇”则暗示着其美丽和骄人之处。
这种使用方式能够给读者
以鲜明而形象地印象,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2.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辛弃疾也经常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
例如,在《黄州快哉
亭送蔡京》中,他写道:“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这里的“欸”字拟人化地表达了作者独自思念故乡的
心情,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孤寂和忧愁之情。
3. 运用景物描写
在《渔家傲·秋思》中,辛弃疾通过对丰富多样的景物进行描写来呈现出整个词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江湖尚余豪杰名”等诗句都运
用了丰富生动的景物描写,将外在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强了读者对词中所表达情感的共鸣和理解。
以上是对《渔家傲·秋思》中描写手法的简要分析。
通过采用象征手法、比喻和拟人手法以及景物描写等手法,辛弃疾使得这首词充满了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这些描写手法的分析,我们更能够理解和欣赏这首词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意境。
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及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扬后抑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感叹蜜蜂一生 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 句却极度矜夸,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 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 地。用 “不论”、“无限”、“尽”等,极 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 这先扬后抑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 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 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 “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
类问题时,应注意在辨识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熟
练掌握“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
么样”(评)这一答题思路。
2、把握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
在分析表现手法时,必须密切联系诗歌
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
情。应当结合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和诗 词表达的思想内容,重点评析其作用、 效果。
用典: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五个历 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和仰慕孙权、刘裕 的抗敌业绩;借刘义隆的失败教训批评南宋当政者 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 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2 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 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 自己观点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有 明用,也有暗用。
移情于人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 莺以人的情感,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 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移情于物
9、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 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表现手法。 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 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 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 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 (意象),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 说理,即咏物诗或说理诗。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写景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 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前三 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以动衬静, 更见其静。
6、烘托
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 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 对象。 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 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 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 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 的铺垫。三、四两句写想家,不是直接写自 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 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 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1、白描
•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墨线勾描物象, 不着颜色的画法。
•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 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 法。(可用于写景写人)
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描写法写草原 景象,原阔天低, 牧草间牛羊若隐 若现。境界显得 简洁而有风骨, 写出了草原的壮 美,点染出牧民 生活的安定。
“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 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 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 “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在两者的映衬 中突出其中一个。
7、渲染
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正面着意描 写,以浓墨重彩之笔,使画面形象的某一 方面更为突出。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 歌 鉴 描 赏 写 手 法
• • • • • •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2、 学会分析古代诗歌常用表现手法。 二、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古代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三、知识积累及理论点拨: 表现手法主要有: 白描、工笔、细节、正侧结合、 衬托、烘托、渲染、虚实结合、 象征、抑扬、主客移位、赋比兴等。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 “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 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 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 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1、赋、比、兴
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 兴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 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 数用在诗歌的开端。
5、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 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 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 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 哀情。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 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 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 更能反衬出作者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试简析词中刻画主人公形象的手法。
【答案】⑴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闲逗鸳 鸯、搓杏花、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 鸭等动作情态,用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 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 困扰的少妇(闺中女子)形象。
3、细节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 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 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一花一世界,一 草一天堂。细节之于诗,如秋波之于佳人, 其审美意义全在于含情脉脉的暗示。
诗歌中以“家家雨”“处处蛙” 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 静。
8、从对方着笔(主客移位)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 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 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 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可分为移情于
人、移情于景两种,也称之为“对写”。
这样写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 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蜂【罗隐 】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被占②。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①山尖:山峰。 ②无限风光尽被占:指蜜蜂到处采集百花酿蜜。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揭露 唐末社会的黑暗面。既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 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又讽 刺了那些不耕而 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这首词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 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要求:了解典故的含义,读懂诗歌。
1、明晰答题思路。 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时,不仅仅要知道表 现手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
(这种表现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
种表现手法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
中,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
“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颂扬的方面一首诗 中同时说出来,只为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 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10、抑 扬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 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 应该重在后者,前面的起的是衬垫作用。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 的心情。
4、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分析:颈联写景特点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 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 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 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 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 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 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 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阅读本诗,试分析怎样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本诗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来写雪之 大这一主题。触觉写衾枕寒冷,视觉写大雪映 白窗纸,听觉写雪压树枝折断之声,多角度, 多侧面烘托雪大这一主题。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 人见到罗敷后的种种出神张望的行为, 烘托出这个少女的美丽,收到了正面描 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