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讲解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知识点
为了能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比一比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知识点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小学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我们的校园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我长高了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看一看摆一摆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三个已知命题))九、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测量(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简单的单位换算;简单测量,并恰当选择单位。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验算)三、四边形(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周长含义及计算方法;估计长度,测量长度)四、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意义;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五、时、分、秒(时、分、秒及简单计算)●填一填,说一说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出现乘法竖式及0的乘法;乘法估算,并说思路;简单实际问题)七、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八、可能性(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知识点及练习题1.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知识点大小、多少(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2.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较》练习题1、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1)☆☆☆☆☆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2)☆☆☆☆☆□□□□□☆和□_____________。
(3)△△△△△△△○○○☆△有()个,○有()个,☆有()个;△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比☆多()个。
(4)5比7少(),6比()多2,8和()同样多。
2、比一比,画一画。
(1)画○比□多1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与☆同样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比△少2个。
二年级比一比数学题
二年级比一比数学题一、比大小(数字之间比较)1. 比较34和43的大小。
- 解析: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34十位上是3,43十位上是4,因为3<4,所以34<43。
2. 25和28哪个大?- 解析:这两个数的十位都是2,再比较个位,5<8,所以25<28。
3. 比较56与65。
- 解析:十位上5<6,所以56<65。
二、比长短。
4. 有两根绳子,一根长8米,另一根长10米,哪根绳子长?- 解析:10米>8米,所以长10米的绳子长。
5. 铅笔A长12厘米,铅笔B长9厘米,哪支铅笔长?- 解析:12厘米>9厘米,铅笔A长。
三、比高矮。
6. 小明身高130厘米,小红身高125厘米,谁高?- 解析:130厘米>125厘米,小明高。
7. 两棵树,一棵高5米,另一棵高4米,哪棵树高?- 解析:5米>4米,高5米的树高。
四、比多少(物体数量比较)8. 左边有7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哪边苹果多?- 解析:7>5,左边苹果多。
9. 盒子里有10颗糖,袋子里有8颗糖,哪里的糖多?- 解析:10>8,盒子里的糖多。
五、比轻重。
10. 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放在天平上,苹果这边下沉,哪个重?- 解析:天平下沉的那边物体重,苹果这边下沉,所以苹果重。
11. 有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大石头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小石头一个人就能搬动,哪个重?- 解析:需要更多力量才能搬动的物体更重,大石头需要两个人抬动,小石头一个人就能搬动,所以大石头重。
六、综合比较(多种属性混合比较)12. 有三个小动物,小兔子重3千克,小猴子重4千克,小松鼠重2千克,按从重到轻排列。
- 解析:4千克>3千克>2千克,所以排列顺序为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
13. 有三本书,第一本厚15页,第二本厚12页,第三本厚18页,按从薄到厚排列。
- 解析:12页<15页<18页,所以排列顺序为第二本、第一本、第三本。
14. 三个小朋友赛跑,小明用了10秒,小红用了12秒,小刚用了8秒,谁跑得最快?- 解析:在赛跑中,用时短的跑得快,8秒<10秒<12秒,所以小刚跑得最快。
听课记录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一比》(二)
五、比轻重:
比一比是柿子重还是石榴重?如何准确判断?
重量差别大的可以直接比较,重量反差小的用天平;
天平哪头沉下去,哪头就重;
六、指导同学们做闯关游戏,比长短;
七、说收获:
九、板书:《比一比》;
比长短:一段对齐,比较另一端;
比高矮:站在同一高度;
比轻重:用天平;
听课建议
老师表情夸张,动作、神态不够自然,以后还要在讲课上,多下功夫。另外本节课准备略微不足,结尾比较仓促。
听课记录
一年级2 班
学科
数学
授课题目
比一比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听课教师 Nhomakorabea教学过程
一、由儿歌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比一比》;
二、课件出示公园的一角,请同学们观看后,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三、比长短,比一比那根跳绳长,哪根跳绳短,如何比?
一头对齐,拉直,然后比长短;
四、比高矮:让他们站在同一高度,比较高矮;
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我们的校园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摆一摆,想一想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小小商店八、找规律(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九、统计(简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简单统计图表中表示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我长高了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看一看摆一摆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三个已知命题))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数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内容简介2010-08-05 12:06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我们的校园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摆一摆,想一想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小小商店八、找规律(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九、统计(简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简单统计图表中表示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我长高了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看一看摆一摆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三个已知命题))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出现小括号;两步计算的混合计算问题;出现两步计算后比较够不够等情况的问题;)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引入,用几课时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
《比一比》课堂实录及说课
《比一比》课堂实录及说课教学目标:1、学会12个二类字,读准字音,会组词。
重点学习“堆、群、颗”,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量词的意识,体会运用语言要准确。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
4、学习写“小、少”,通过比较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处,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准确美观的书写。
课堂实录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一比》这一课,回家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那老师要考一考你预习得怎么样.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座农家小院,漂亮吗?生:漂亮.师:请你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图上有一头黄牛生: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师:你真了不起,能用上恰当的量词.请大家一起重复一遍.生:一只花猫。
生:老师,你错了,书上的花猫是趴着的,可是你画的猫却是立着的。
师:老师把这只猫的姿势变换了一下,这就是创造。
生:一群鸭子,一个桃子,一堆杏子.生:一只小鸟,一棵苹果树,一棵红枣树.师: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和红红的枣.生:还有栅栏.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栅栏把牛、猫和树围了起来。
(明白栅栏的作用。
)(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师:老师要变魔术(去掉图片),只剩下生字词了,谁会读这些词语?师:(去掉拼音)拼音没了,谁还会读?师:老师接着变魔术,(去掉熟字)这回谁会读?师:老师打乱顺序,谁还会读?(有层次认读生字词)师:(出示动物和水果的图片)请你看图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在说的时候要用上合适的量词。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关的数量词组。
)生:这是一头黄牛。
师:(出示一头黄牛)你真了不起,说话真完整,就这样说。
生:这是一只猫。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生:这是一只花猫。
师:对了,用上花字就更具体了。
生:这是一只鸟。
生:这是一群鸭。
师:(指群字)请你读一读这个字。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
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由此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要体现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至13页: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 ”、“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共3课时比多少............1课时比高矮 (1)课时比长短............1课时五、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和练习一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二、比一比 教材分析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二、比一比教材分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wo, one to one textbook analysi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二、比一比教材分析二、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俏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
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如,在比长短的活动中,可能有比跳远的,比高矮的甚至还会有比厚薄的,虽然“远近”、“高矮”、“厚薄”都不是“长短”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本质上都是比长度的,都有助于学生理解“长短”的含义。
因此,教师应给这些同学以鼓励,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比的。
2.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的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详细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数一数第二单元 比一比: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4、2-5的分与合5、加法6、减法7、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 分类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解决问题5、8、9的知识6、8、9的分与合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10的认识1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 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4、解决问题5、5、4、3、2加几6、整理和复习第十单元总复习: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位置(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 2、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 3、8的乘法口诀 4、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一) 7、综合练习(二)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 解决问题(2) 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 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第九单元 总复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3、 笔算除法(2)4、 笔算除法(3)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 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3、亿以上数的认识(二)4、用计算器计算5、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1、直线 射线和角(一) 2、直线 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 4、整理和复习(一) 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 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 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乘法分配律 5、 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 7、 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 小数的读法 3、 小数的写法 4、 小数的性质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 7、 生活中的小数 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 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第八单元 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 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 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 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 百分数应用题 4、 纳税 5、利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 数和数的运算 2、 代数初步知识 3、 应用题 4、 量的计量 5、几何初步知识 6、 简单的统计。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我的教学内容是“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第5页上的内容。
1.教材从生活实际动身,第一通过客厅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观看、比较,熟悉长短和高矮;接着通过找一找、比一比,体会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感受长短和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是明白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知道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是把握比较的标准和方式,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关键是体会比较的方式,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而且比较的结果都是相对的。
2.本课时是入学后的第二课时,小朋友对小学学习生活还不熟悉,还不适应,容易“坐不住”。
因此,我尽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如,通过小熊邀请大伙儿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觉客厅的数学秘密;用小故事来串联“想一想做做”的题目;通过“发觉奖”、“合作奖”“秩序奖”等奖项的颁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课堂中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由于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会识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积存了比较丰硕的关于长短、高矮的感性熟悉,能够说学生对长短、高矮有了必然的初步熟悉。
因此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在观看客厅里有了些什么东西后,就直接让学生找东西来比一比,然后再用到了书上的小图来巩固比较的方式,并指导学生用√或O来表示。
另外,我的教学在关注知识性学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更多的成心义的活动(如找一找、剪一剪、搭一搭、排一排等),让学生探讨、体验比较的方式,培育认真观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找身旁的物体进行长短、高矮的比较,排排队等活动,让学生取得用数学的体验;而“帮小熊解决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到厨房比大小、轻重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看周围事物。
课后布置的调查实践作业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让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也再也不局限于教师;学习的内容也再也不局限于书本,能够是整个世界。
2 比一比:比长短、高矮 说课稿
2 比一比:比长短、高矮说课稿一、说教材:“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
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办法,知道长与短、高与矮是比出来的。
2.能力目标:通过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情感目标: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本节课我安排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游戏引入,教学长短(二)创设情境,教学高矮(三)拓展思维,总结全课(一)游戏引入,教学长短这个环节,我分三大步骤来完成第一步骤是:游戏引入课一开始,我先出示2支铅笔,用手捏住一端,这样让学生产生一个错觉,再放开手,让学生重新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比较2个物体的长短要一端对齐的方法。
从游戏引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由学生轻松得出比较长短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知识铺垫,既有趣,又有效。
第二步骤是:比长短活动有了刚才比的方法的铺垫,再让学生找找自己想比长短的东西,然后进行自由比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及内容简介
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不是正常的教学内容,用来了解学生数学现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数学乐园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我们的校园十、总复习一年级下册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三、图形的拼组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摆一摆,想一想五、认识人民币(出现简单的名数改写;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运算)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七、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小小商店八、找规律(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九、统计(简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简单统计图表中表示数据,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十、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我长高了三、角的初步知识(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从5的乘法口诀开始,2、3、4的口诀一课时,6的口诀一课时);练习中出现乘法与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五、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六、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看一看摆一摆七、统计(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八、数学广角(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最多出现三个已知命题))九、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出现小括号;两步计算的混合计算问题;出现两步计算后比较够不够等情况的问题;)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引入,用几课时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先数一数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再把数量最多的涂上红色,把 数量最少的涂上绿色。
下面说法,对的在( )里 画√。
比 多 ( )
√
( √) 比 少
画一画。 ⑴画 ,要和 同样多。
√) 2种 ( ) 3种 ( ) 4种(
练习:下面的三条线段都 是由火柴棒搭成的,最长 的线是( 2 ),最短的线 是( 1 )。
在最长的后面画“√”。
√
1
2
4 3
仔细观察左边四个 图形,想一想哪个 积木上的绳子比较 长呢?依长短的先 后顺序,在方强
小 明
小 明
小强
活动
说一说
小明
王兰
李方
李林
小强
在最高的下面画“√”。
√
上面的铅笔比下 面的铅笔长
小明比小丽高
√
数一数,把左右同样多的用 线连起来。
比一比
• 看图讲故事:
同样多
少
多
摆一摆.
摆一摆.
同桌合作摆学具:
• (1)摆同样多 • (2)一个摆的多,一个 摆的少
(
同 样 多
(
2
)
2
)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
在多的下面画“√”。
√
6
7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比多少 比 (多)
比
(少 )
和 (一样多)
我也会做了
1.在多的后面画 √ √ 2.在少的后面画 √
√
4.在少的后面画 √ √
3.在多的后面画 √ √
实践与体验
• 1.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本 组的男同学与女同学谁多?
在多的后面画“√”。
√
5个人来吃饭, 能坐下吗?
• 第7页“做一做” • 练习一 1—4题
比长短
长
短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