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血液总论
(生理学PPT)血液
胆色素 ↑→黄疸出现 +触珠蛋白→肝↗ ↗ Hb ↘经肾排出 →尿Hb↑
三、白细胞Leucocytes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单核细胞Monocytes 淋巴细胞Lyphocytes
如:脱水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水 肿(组织液增多)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 肝病(肝功能障碍) 肾脏疾病
血管
血浆蛋白↓ 白蛋白↓
RBC 胶体渗透压↓
组织 水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造血干细胞将拥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一、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3) 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 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
2.功能
•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 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物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物质
1、生理特征
1) 可ESR RBC + 血浆 → 血浆 + RBC ↑
d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男 ESR为0~15mm,女 0~20mm
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加快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的成分有关。
血 液 BLOOD
血液总论
贫血的分类— 二、发病机制和病因
2、红细胞破坏增多
内源性异常:
先天性红细胞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 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获得性红细胞膜的缺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红细胞酶的缺陷: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 酶缺陷症,卟啉病 珠蛋白合成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一、细胞计量学分类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C 红细胞平均 血红蛋白浓度
贫血的分类— 二、发病机制和病因
1、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衰竭:再障,范可尼贫血,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障碍(纯红再 障,肾性贫血等) 无效造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 造血功能受抑:化疗,放疗 骨髓浸润: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骨髓转移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先天 性或获得性嘌呤或嘧啶代谢障碍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红系造血调节障碍:氧亲和力异常血红蛋白病 原因不明或多重因素:慢性病贫血,营养缺乏所致贫血,铁粒幼细胞 性贫血
(二)血细胞生成及发育
3 、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 指局限在造血组织内的,具有特异性的结 构及生理功能的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 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 各种造血调节因子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血液病(blood disorders) 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二、贫血概述
贫血的概念
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 血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 及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 围的下限。临床常以血红 蛋白浓度代替。
血液系统总论(54页)
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
颅内出血: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
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
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降低颅内压 观察病情变化
原因:白细胞数量减少和 质量改变;免疫功能降低;
营养不良。 临估 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常用护理诊断
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
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正常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比例适当(2-4:1) ,以中晚幼
阶段居多 •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60%,红系及
淋巴细胞各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 •巨核细胞易见到,以产生血小板型居多 •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
6.止血、凝血功能检查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62021/5/16May 16,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62021/5/162021/5/162021/5/16
谢谢大家
2021/4/26
56
(二)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
1. 急性大量失血性贫血
---贫血发生快、贫血症状重
2. 慢性出血性贫血 ---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较轻
(三)按细胞形态学分类(三类)
MCV MCH MCHC(g/L)疾 病
大细胞型 >95 >32 300~350 巨幼贫
小细胞型 80~95 27~32 310~350 失血贫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62021/5/162021/5/162021/5/16
中性粒细胞 ——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
单核细胞
第一节血液
• 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 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 含量比较少。在这种情况 下集训,可以增加足球运 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 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 血液的供氧能力。
特点:有细胞核
比红细胞大,
数量少,
电镜下的白细胞
(4-10)×109个/L
作用:包围、吞噬侵入人体
的病菌
• 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 炎症、白血病等,以及女 子月经、妊娠和分娩期时, 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在 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 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明 显减少。
出现这种自我保护的现象,就是血小板的功 劳。当血液流经伤口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 会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时还 会释放一些物质,促进血液凝固成块,堵住 伤口而止血。凝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 明的液体,叫做血清。
血小板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特点:最小
形状不规则 没有细胞核
电镜下的血小板
(100-300)×109个/L
☆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后,受伤部位周 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发炎。过一 段时间之后,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这 是什么原因呢?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 胞可以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 到有病菌侵入的部位,去吞噬病菌,同 时伤口周围就会出现红肿发炎现象。一 旦病菌被消灭,炎症也就消失了。
☆有时不小心,皮肤划破了,流出血来,但 过不久,在伤口处的血就凝固了,还把伤 口堵住了,血就不流了。这是为什么?
•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 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 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 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 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4、一个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 天,而大部分白细胞的寿命只有几 天,为什么?
血液教学 讲义
血液教学讲义《血液教学讲义》第一节血液的概述一、血液的定义血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液体组织,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二、血液的组成1. 血浆: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等组成。
2.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
三、血液的功能1. 运输氧气和养分:红细胞携带氧气和养分向全身组织供应。
2. 运输代谢产物:携带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
3. 免疫防御:白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对抗细菌和病毒。
4. 凝血功能: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维持血管的完整性。
第二节血浆的成分和功能一、主要成分1. 水分:血浆的主要成分,约占总体积的90%以上。
2. 蛋白质: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白蛋白起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球蛋白参与免疫功能,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反应。
3. 无机盐:主要有钠、钾、钙、镁、氯等,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4.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质、氨基酸等。
二、血浆功能1. 运输功能:携带各类物质在全身组织间运输。
2. 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3. 凝血功能:参与血液的凝血反应。
4. 渗透调节功能:维持正常的环境渗透压。
第三节血细胞的成分和功能一、红细胞1. 概述:无核细胞,主要构成血液的绝大部分。
2. 功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维持组织的呼吸功能。
3. 形态特征:呈双凹状,沉降过程中呈堆积状。
4. 血红蛋白: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结合物质。
二、白细胞1. 概述: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数量较红细胞少。
2. 分类: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要类别。
3. 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
三、血小板1. 概述:体积较小的无核细胞片段。
2. 功能:参与血液凝固反应,维护血管的完整性。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一、血型的定义血型是基于红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的不同,将人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主要的血型系统1.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01_血液系统_第一讲_总论_讲义.
第一章血液系统总论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它们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等各个方面。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或主要发生于造血系统并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异常发生的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学习造血器官的起源和发育,造血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各种造血细胞的产生和调控,各种血液细胞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出血和凝血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初步的血液系统诊断和治疗知识。
此外,输血也是血液系统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第一节血液学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中国对血液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尽管中国医学在血液病的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过惊人的成就,但由于过于宏观,无法深入到微观,无法深入到细胞,分子中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西方医学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对血液及血液病的认识取得了飞跃。
而这种进步,主要来自于实验血液学,来自于技术和理论的创新。
一方面,由于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的引入,对细胞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发展到了超微水平和动态研究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血液学和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包括血细胞动力学、血液遗传学、血液流变学、免疫血液学、放射血液学等等。
可以说,没有实验血液学,就没有血液病学。
这是因为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症状和体征将血液病和非血液病区分开来,也不能将患有相同症状的血液疾病,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或亚型。
临床血液学和基础血液学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阐明了不少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了许多新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血液是维持生命的要素。
但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只能从象形推理的角度,对血液以及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提出一些朴素而带有神秘色彩的解释,如Polybos(公元前350-300年)的四液(火、水、土、血)说,Galenos(公元129-199年)的液体病理学说及四体液(粘液、血液、胆汁、黑胆汁)疾病等。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循环血量(circulationg blood): 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循环流动。
◆储存血量(reservoir blood): “滞留”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动脉,流动较慢。
血量恒定 → 血压恒定,是维持全身器官血供的必要条件
失血<10% 失血≥20%
失血≥30%
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恢复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可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出现生命危险
否氏C、肝C) 组织缺氧是促进EPO分泌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缺氧
转录因子HIF
EPO表达
EPO生理作用:
(1)促进CFU-E增殖,并向原红细胞转化; (2)作为存活因子抑制CFU-E调亡而促进RBC
生成; (3)加速幼红细胞增殖和Hb的合成; (4)促进网织RBC的成熟和释放;
EPO生成的调节: (1)任何引起肾脏氧供应不足因素(贫血、缺氧、 肾血流量减少等)均可刺激EPO的合成和分泌; (2)EPO对RBC生成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血浆渗透压 :300 mOsm/(kg·H2O) ,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80%来自Na+和Cl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其中 75%~80%来自白蛋白。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 常血浆容量。
通过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提供能量 血浆葡萄糖→RBC内→酵解旁路→ATP:
a.保持Fe2+ 二价; b.为Na+-K+泵供能; c.保持RBC双凹圆盘状。
(三)RBC生成的调节
1. RBC生成的原料 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其它如氨基酸、维生
第六篇 血液系统总论
湖州师范学院董颖
【第一篇 总论】
1.血细胞的生成和造血 2.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3.血液系统的疾病诊断 4.血液系统的疾病治疗
【第一篇 总论】
1.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2.血液=血浆+血细胞 3.造血器官:指生成血细胞的器官,包括骨髓、
胸腺、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 血液系统的疾病是原发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 的疾病继发性血液病
集落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负性调控 干扰素 前列腺素E 乳酸铁蛋白
【第一篇 总论】
1.血细胞的生成和造血 2.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3.血液系统的疾病诊断 4.血液系统的疾病治疗
【血液系统的疾病分类】
造血干细胞疾病 (再障,白血病,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
红粒淋巴浆疾病 (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单核巨噬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炎症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出血和血栓疾病 (各种紫癜,出血性疾病,凝血性疾病) 脾功能亢进疾病
【一、造血器官】
出生之后造血 (1)骨髓造血: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
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骨髓分为 红骨髓和黄骨髓 5岁前,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岁后随着 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逐渐由黄骨髓替代,18-20岁时造血主要集中在脊 椎和扁骨
(4)单核巨噬系统:骨髓内,肝脾淋巴结,神经系 统的小胶质细胞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造血微环境:造血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包括骨髓基 质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
基质细胞:成纤维,脂肪,巨噬,网状,内皮 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总和
【造血微环境和调控】
正性调控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Tpo:血小板生成素,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 CSF:集落刺激因子,刺激不同细胞系形成细胞
第一节血液
5.右图是在显微境下看到的人血 涂片的情况 (1)图中A所示的细胞为(红细胞 ) 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 ) 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2)图中B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 且与A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 (细胞核 ),故该细胞是 ( 白 )细胞。 (3)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 固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的结 构,叫(血小板 )。
2.高原地区氧气稀薄,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 降低,组织的细胞获得的氧减少,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能量减少,人 会出现头晕、乏力、眼前经常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
温馨提示:学友展示 师傅补充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这位先生的身体正常吗?
炎症 贫血 不易凝血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 红细胞和白细胞 3、常识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一、自主学习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50—54页,请师友思考 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把自学中的困惑做 出标记,时间7分钟。
温馨提示:学友展示 师傅补充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观察血细胞
红细胞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小板
思考: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什么?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三种血细胞的区别
种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态结构
呈两面凹的圆 盘状,无细胞核
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 个体最小,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血液学总论
以及释放,对造血有调节作用.他有网状细胞、内皮 细胞、纤维母细胞、吞嗜细胞和脂肪细胞。由这 些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调节HSC增殖和分化。 造血细胞:是骨髓组织中的造血实质细胞,窦状 隙之间为造血实质细胞和脂肪细胞。 血液屏障;指造血部位和血液循环之间的屏障, 具有控制血细胞进入骨髓的作用。 脾脏;产生抗体 吞噬异常的细胞、异物等 淤积红细胞、血小板 造血作用 参与铁的代谢(破坏的红细胞再利用)
造血细胞的发生 出生前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 卵黄囊最先出现造血岛,胚胎第十九天, 维持1—2个月。2)肝脾造血期:胚胎的 第2—6月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3) 骨髓造血期:胚胎4—5月后转移到骨髓; 淋巴组织,肝脾仍具有潜在的造血能力。 出生后造血期:1)出生后骨髓几乎 是造血的唯一器官。2)婴儿和儿童早期: 以红骨髓为主,5—7岁时骨髓腔内出现 不具造血能力的脂肪细胞并随年龄增长
女性 100-150g/l 小儿1-2岁最低值 107g/l RBC: 男性<4-5.5*10 女性<3.5-5.0 Hct: 男性42-49% 女性37-48%
贫血的分类
一)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分类: 类型 MCV(fl) MCHC(%) RBC(um) 病
常见疾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的降低,临床表现取决于 1)贫血的程度 2)贫血的速度 3)集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4)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此外年龄、有无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有关
大细胞性贫血 MDS、
100
32—35
10
巨幼贫、 肝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成熟的红细胞能结合与输送氧和二氧化碳,成熟的白细胞主要起免疫作用,血小板参与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
血浆中含多种物质,如各种蛋白质,凝血因子与抗凝血因子等,参与机体多种物质代谢。
造血系统由骨髓、肝、脾、淋巴结等造血器官组成。
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是骨髓。
骨髓由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构成。
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首先增殖分化成各系列原始血细胞,经原始、幼稚各阶段而发育成熟,并不断释放入外周血液。
骨髓微环境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且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营养和粘附场所。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系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
本系统疾病原因复杂,病种较多,特点各异,预后不同。
近年来对其研究和治疗进展很快,如染色体和基因研究,红细胞膜结构、成分和功能研究,成分输血,骨髓移植等为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各种支持疗法,减少病人痛苦,预防感染,防止出血等专科护理的实施对控制疾病的病情,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有贫血、出血和感染。
一、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贫血以血液病多见,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此外,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肾衰竭等也常引起贫血。
(二)身心状况
贫血时由于血液摄氧能力降低而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症状。
轻度贫血临床表现多不明显,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可出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一般以睑结膜、口唇、甲床等部位较明显,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神经系统对缺氧很敏感,常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呼吸、循环系统常有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时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消化系统常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症状。
泌尿系统可见蛋白尿、夜尿增多。
女病人还常见月经失调。
评估贫血应注意:贫血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缺氧程度并非成正比,而与贫血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呈正相关。
贫血发生迅速、血容量不足、病人年龄较大,伴有心血管及肺部疾病者,临床表现较重。
反之,即使贫血严重,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及分类;血涂片检查可判断贫血的性质和类型;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了解红细胞的增生情况和抗贫血早期疗效;骨髓检查可观察骨髓细胞质和量的变化。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血红蛋白降低、摄氧减少引起组织缺氧,影响代谢及能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道缺血缺氧,消化腺分泌减少及胃肠蠕动功能紊乱,致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
1.贫血症状减轻或消除,活动耐力增强。
2.营养状况改善。
[护理措施]
1.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休息和睡眠,减少机体耗氧量。
对严重贫血(Hb <60g/L)或贫血发生快速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并给予生活照顾,防止跌倒受伤。
其他贫血病人可根据其身体情况与病人共同制定活动、休息、睡眠计划。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造血原料缺乏者,还应做相应补充,以保证全面营养。
3.当病情需要输血、吸氧及进行特殊检查时,应做好相应护理。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药物治疗和自我护理方法,帮助病人认识到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和病因预防的重要性。
二、出血
出血是指止血和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症状。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出血原因分3类:①血管壁功能异常,如过敏性紫癜;②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小板无力症;③凝血异常,如血友病、肝病。
评估时还应注意病人的家族史、过敏史,血友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过敏性紫癜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二)身心状况
应评估出血的部位、出血程度和病人的心理状况。
皮肤粘膜出血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紫癜、瘀斑甚至血肿,口腔、鼻腔和牙龈出血。
内脏出血比较严重,常发生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现为咯血、呕血与便血、血尿及阴道出血;内脏出血量少于500ml为轻度出血,出血量500—1000ml、收缩压低于90mmHg为中度出血,出血量大于1000—1500ml、收缩压低于60—75mmHg、心率120次/分以上为重度出血。
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多危及生命。
当病人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继之昏迷,为颅内出血的可能。
出血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呼吸加快、脉率增加、肠鸣音活跃,提示出血在继续。
急性出血病人因病情较重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慢性出血病人因不易根治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常用筛选试验可确定出血原因。
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属于血管异常和血小板异常出血;凝血时间延长属于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止血、凝血机制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预期目标]
出血减少或无严重出血。
[护理措施]
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迅速处理沾污血渍的衣物、地板。
使病人保持安静,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
2.嘱病人少活动、多休息。
活动时要防止受伤,严重出血时应卧床休息。
床单要平整,被褥衣服要轻软,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少渣软食,既保证营养供给又防止口腔粘膜擦伤;餐前、餐后用苏打水含漱,保持口腔卫生。
4.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用温水轻轻擦洗皮肤,以保证皮肤完整;用软毛牙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以防牙龈损伤;忌挖鼻孔,用液体石蜡滴鼻软化鼻痂,以防鼻出血。
当发生牙龈出血时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涂抹凝血酶粉剂、三七粉、云南白药;发生鼻出血时用干棉球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或前额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
5.药物一般口服。
必须注射时,操作应轻柔,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不挤压皮肤,拔针后立即用干棉球按压局部防止皮下出血。
6.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下者,应高度警惕颅内出血。
一旦发现颅内出血征兆应立即置病人平卧位,头偏一侧;头部置冰袋或戴冰帽,给予高流量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脱水剂、止血药或浓缩血小板;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生命征等,并随时与医生联系,做好记录。
三、感染
感染指血液病人由于骨髓病变导致白细胞成熟障碍,同时进食不佳造成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发生的症状。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多见于粒细胞缺乏症、严重贫血、再障等血液病人。
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也可由其他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
(二)身心状况
应从感染部位及程度、热型、伴随症状、有无肝、脾、淋巴结大、心理状况等各方面加以评估。
临床多见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皮肤及泌尿道感染,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
发热是主要症状,热型不定。
发热伴寒战多为菌血症、败血症;伴咳嗽、咳痰为呼吸道感染;伴尿频、尿急和尿痛为尿路感染;伴肝、脾、淋巴结大多为白血病。
急性严重感染病人可因疾病带来的不适及对疾病的惧怕而焦虑不安、忧心仲仲。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象检查可反映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质量变化。
骨髓检查有助于血液病的病因诊断。
[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白细胞减少及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继发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
1.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或去除,未发生感染。
2.体温恢复正常,身心反应消失。
[护理措施]
1.关心和安慰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向病人介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减轻感染带来的身心损害。
2.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食物,以全面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食物要清洁、新鲜、易消化。
3.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限制探视,以防止交互感染。
若病人白细胞数<1×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时应实行保护性隔离。
4.餐前、餐后、睡前、晨起用朵贝液漱口,防真菌感染可用碳酸氢钠液漱口;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女病人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经期要增加清洗次数;定期洗澡换衣,以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告诉病人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衣着,预防呼吸道感染。
6.对高热及其引起的不适进行对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