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2006年8月,我校语文组《制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研究》的实验课题,被列为章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通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语文教学,各自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耗时多,见效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不遗余力地去阅读课文、研究文本,可谓殚精竭虑;但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时,仍是眼前一头雾水,心中一片茫然。课堂上文本学习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相脱节,造成占用大量时刻去阅读,学生却可不能阅读的尴尬现状。

读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读写脱节现象更为严峻,教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地实施,阅读不能为写作服务,造成学生写作水平的停滞不前。因此,为了快速提高作文成绩,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许多教师又常常借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宝典”、“作文写作秘笈”之类的技巧指导书籍,舍近求远,甚至缘木求鱼。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语文课上师生凭借它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纷繁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多方面的启发和熏陶。忽略了文本的语文教学,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洞而肤浅的。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些人可能曲解了叶老的意思,以为“例子”确实是一带而过,不需多花工夫的东西。事实上,这些“例子”之因此成为“例子”,大都选文精美,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专门值得探究钻研。能够讲,课本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因而我们认为,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领会不同的风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与核心。

随着新大纲、新教材的出台,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制造性地用好我们手边现成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课本,进行策略研究,来增强文本意识,用好课本范文,从而扎实有效的搞好阅读与写作教学。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

㈠课题的界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节和操纵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新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并在合理安排差不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点、学校和教师学生留有了开发、选择的空间。针对新教材在编排上的这些

显著特色,我们宽敞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是教材观。关于新教材,通过潜心研究教学策略,像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力争通过制造性地使用,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制造性使用新教材确实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研究者和开发者。叶圣陶老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制造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文本的作用,立足文本,师生以教材为依托,用好课本范文,适当拓展,从而扎实有效的搞好阅读与写作教学。

㈡研究的依据

⒈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

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

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些文质兼美的选文

应成为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首选例文;《语文课程标准》

还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

使课文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例子;《语文课程标准》还

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如此的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

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

综合素养。应制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由

此看来,制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是新形式下语文教学对我们

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⒉国内兄弟学校课堂改革的成功经验

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兄弟学校课堂改革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攻课堂教学改革之玉。我们先后学习研究了江苏洋思中学“先放后辅,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经验。

江苏洋思中学“先放后辅,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确实是课堂改革较为成功的范例。洋思中学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学生课堂自学讨论、质疑,教师点拔的新格局,确保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形成了风靡教坛的“四分钟教学法”。其具体做法是:在新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最好不先做介绍或提示,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获得独有的感受(教师在学生阅读前的介绍都会给学生留下“暗示”,或多或少会阻碍到学生对作品的独立推断,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依靠性),教师在学生偏离了阅读教学的要紧任务和主旨,才适当地进行点拔矫偏,机智引导,指点迷津,时刻也确实是几分钟。洋思中学的“四分钟教学法”的可借鉴之处就在于:营造自学、考虑与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

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方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自由自在交流。良好的氛围,关于激活思维,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学习质量,起到保障的作用。

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确实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考虑与交流;所谓大容量确实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确实是:在单位时刻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刻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刻进行“点拨”,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文本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迁移拓展训练。

三、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原则

(一)研究的方法

⒈调查研究法。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方法。学生学得如何?教师教得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