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超声如何检查胰腺

超声如何检查胰腺

超声如何检查胰腺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查,人体会对超声波进行反射,再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是现阶段医院疾病诊断比较常应用的检查方法,在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就会应用超声检查方法,这种检查的措施,准确性与安全性都会比较高。

1.超声检查胰腺适用性应用超声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适用范围还是比较多,像是急性或者慢性的中上腹部疼痛的患者、急性或者慢性的胰腺炎患者、胰腺肿瘤患者、持续性发热并且伴随腹肌紧张、阻塞性黄疸等疾病,都可以应用超声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可以准确地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疾病的诊断。

应用超声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没有特殊的禁忌症。

1.超声检查胰腺前的准备在应用超声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需要常规禁食8-12个小时,更好的保障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要有效地避免检查前肠气的干扰,可以在检查前的2-3天之内,保持饮食清淡,在检查前的一个晚上可以适当地服用缓泻剂,在进行超声检查当前的早上排便之后进行检查。

如果在进行超声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由于人体因为气体干扰影响检查结果的情况,可以饮用500-800毫升的水,促使检查者的胃腔内部充满液体,成为显示胰腺的良好声窗。

1.超声检查胰腺操作的要点病人在进行超声检查胰腺类疾病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的病人的体位是仰卧体位、坐位或者立位和侧卧位,这样进行超声检查胰腺,可以更加保障检查的结果,超声检查扫查的方法,应该是横切扫查的形式,以便更好地观察病人胰腺的长轴部位,再进行纵切扫查,还有坐位横切扫查为超声全面检查做补充。

1.超声检查胰腺注意事项由于人体胰腺部位比较特殊,人体的胰腺部位位于腹膜后面,因此在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检查的结果是非常如意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主要是胃和横节肠气体的干扰,在进行超声检查胰腺检查的时候,约有15%病人的检查结果不能够准确的反映病人的病情,因此在进行超声检查胰腺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标准
一般来说,胰腺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通常胰腺超声正常值是胰头小于2cm,胰尾小于1.5cm。

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

胰腺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比较准确地判断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等疾病。

一般情况下,患者胰头小于2cm,胰尾小于1.5cm属于胰腺超声正常值,通常不用过于担心,定期复查即可。

如果患者检查结果显示胰头大于2.6cm,胰尾大于2.1cm,代表胰腺增大,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需注意,在做胰腺超声之前,患者需要在24小时内禁食脂肪类食物,检查前12小时禁食。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发布时间:2022-06-07T07:37:39.92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期作者:李邱[导读] 目的分析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李邱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中心卫生院 550506【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4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均采用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相对比,探讨应用价值。

结果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情况与手术病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66.7%,准确性为95.0%,与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高,还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提升疾病的检出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价值;鉴别价值急性胰腺炎属于常见的临床急症,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获得明确的诊断。

但由于实验室检查耗时长,因此寻找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式进行明确诊断,可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超声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超声技术不断进步,该影像学诊断方式也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本次研究对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

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3.3)岁。

纳入标准:均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种或几种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22、GE公司生产的Vivid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5MHz,患者保持仰卧位或者半卧位,部分不明发病部位的,需要采取卧位、坐位及饮用500ml水后进行检查。

胰腺的超声诊断

胰腺的超声诊断

测量技术与正常值
经胰头矢状断面:于下腔静脉前测量胰 头厚度,正常<2.0 cm, 可疑肿大2.1— 2.5 cm ,异常>2.6cm。 经胰体矢状断面:于腹主动脉前测量胰 体厚度,正常<1.5,可疑肿大1.6—2.6 cm ,异常>2.1cm。 经胰尾矢状断面:于脊柱左缘左肾前测 量胰尾厚度,正常<1.2,可疑肿大1.2— 2.3 cm ,异常>2.3cm。
检查体位
仰卧位:仰卧位是胰腺超声显象最常用 的体位。病人充分暴露上腹部,上至剑 突 ,下至脐水平。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平稳呼吸,或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使肝脏上移推开胃和结肠,使超声束通 过肝脏来观察胰腺,有利于胰腺的显示。 半卧位:病人取45度左右的半卧位, 使胃肠道内气体向上升,肝脏下移,有 利于胰腺的显示。
胰腺超声解剖概要 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外形狭长,长 约12-16cm,宽约3-4cm,厚约1.5- 2.5cm,重约80g,位于上腹区腹膜后,横 跨第1-2腰椎间,可分头、颈、体和 尾四部。头、颈部在腹中线右侧,居于 十二指肠弯内。体、尾部则在腹中线左 侧,眦邻胃大弯、脾门和左肾门。
胰腺质软,无纤维包膜,其腹侧为后腹 膜所覆盖。胆总管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 方略向右行。胰颈为胰头和胰体之间的 狭窄部,其后有肠系膜动、静脉。肠系 膜上静脉常于此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 胰体向脊柱左侧延伸,向后向上行至左 肾上腺和左肾上部的前方,,延续为胰 尾而终止于脾门处。
胰体周围的血管,有位于后方的腹主动 脉和脾静脉,脾静脉的走向与胰腺长轴 一致。胰体上方有腹腔动脉和脾动脉 , 胰腺下方有左肾动脉。 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腺导管输入十二 指肠。胰腺导管分主胰管和副胰管,主 胰管直径为0.2-0.3cm,从胰尾起始, 贯穿整个胰腺至胰头右侧 ,开口于十二 指肠降部左后壁处的十二指肠乳头。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58
胆总管下段 或壶腹部结石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54
胰头癌
• 临床 • 超声表现 黄疸:进行性加深黄 阻塞部位:高,在胰 疸,波动范围不明显。 腺上缘起即发生阻塞, 发热:不多见,或持 胆总管显示长度缩短。 续低热,不伴寒颤。 胰腺:病变区因纤维 化萎缩变硬而回声增 胃肠道出血:晚期较 多,体积变小。 明显。 主胰管:近胰头处呈 截断征象,远端可扩 张或呈囊状、串珠状。
3
• 胰颈是胰腺的狭小部分,其前方为胃后 壁,后方为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的汇 合处,并形成门静脉。 • 胰体前方有胃,胃与胰体之间隙为网膜 囊。胰体后方依次为脾静脉,肠系膜上 动脉,腹主动脉及脊柱。 • 胰尾末端直达脾门,后方为脾静脉,左 肾及左肾上腺,左前方有胃。 • 胰管自胰尾向胰头右行并逐渐增粗,进 入胰头后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 二指肠。
49
• 壶腹部病变:沿着扩张的胆总管作纵 切的探头稍转向右外侧,在胆总管末 端以下相当于壶腹处可见不规则形态 的低—中回声结节,肿瘤游离缘可呈 不规则外凸形或呈杯口状凹陷形,并 可向胆总管下段延伸浸润。
50
• 其他:在大量饮水液体进入十二指 肠后作检查,有时可见十二指肠腔 人狭窄,,其左侧壁处可见向内的 弧形压迹。如见有十二指肠内较大 的中—高回声团块,应考虑有十二 指肠乳头状腺癌可能。
19
超声表现
• 胰腺局部可见一无回声区,边界光滑、 整齐,多呈圆形,亦可呈分叶状。 • 囊肿的后壁回声增强,其侧方可见声 影。 • 囊肿多为单发,亦可呈多发或内有分 隔。 • 囊肿巨大时可使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 位,也可使胰腺失去正常的形成。

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炎超声诊断
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就是胰腺的一个体积增大多呈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轮廓线光整清楚,少数局限性肿大者多见于胰头和胰尾,胰头副胰管或者胰尾副胰管梗阻形成局限性的炎症有关。

第二从胰腺的内部回声,胰腺内部回声减弱,但多数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如果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胰腺内部的回声可分布不均、强弱不等。

第三,我们就是可以从胰腺周围的回声来判断,胰腺因水肿透声性增加后方回声较为清晰或者增强,但肿大的胰腺压迫或者渗出,后方的脾静脉或者门静脉可变细或者显示不清。

超声诊断-胰腺篇

超声诊断-胰腺篇
[鉴别诊断] 1)胰外囊肿:大的胰腺囊肿可突出于胰腺外,需与胰外囊肿鉴别,胰外囊肿包膜与胰腺不相连, 深呼吸时囊肿运动与胰腺运动不一致。 2)胰腺脓肿、血肿:无明确包膜,无回声内可见点状回声,透声性较差,有相应病史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①发病前常有饮酒、饱食或高脂餐史、胆石症发作史。 ②急性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③疼痛为持续性,逐渐加重,伴有胆石症者,则兼有右上腹绞痛,可伴后背及腰部牵涉痛。 ④此外有黄疸、发热、腹水、胸水、电解质紊乱、出血、皮下淤血斑及休克,甚至猝死。 ⑤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 ⑥实验室检查有血、尿淀粉酶增高。
急性胰腺炎
[超声检查] 1. 典型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呈弥漫性肿大,以前后径增大为主。个别胰腺炎为局限 性肿大,多见于胰头和胰尾。 2. 胰腺形态与边缘的改变,比大小更客观地反映胰腺的病理变化。
轻型炎症腺边缘整齐,形态规则;重型时边缘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与周围 组织分界不清。 3. 内部回声 水肿型胰腺炎内部回声均匀/不均匀,多数回声明显减低,个别回声 增强或无变化;出血坏死型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可有液化灶。 4. 胰管 轻度扩张或不扩张,当胰液外漏时扩张可消失或减轻。 5. 积液 可见于小网膜囊、肾前旁间隙、腹腔、盆腔、胸腔,最常见部位为小网 膜囊。 6. 胰腺脓肿 胰腺正常结构消失,内部呈不均匀混合回声是最严重的局部并发症 之一。
F
A
C
胰腺长轴切面
标志为:胰腺后方脾静脉长轴。 应显示:胰头、胰颈、胰体、 部分胰尾和主胰管。
经胰颈矢状切面
标志为:肠系膜上静脉长轴。 应显示:胰颈短轴、肠系膜上 静脉及其背侧的胰腺钩突部。
E
G
经胰尾矢状切面
标志为:脊柱左缘和左肾。 应显示:胃、胰尾、脾动静脉 和左肾。

第九章胰腺超声诊断

第九章胰腺超声诊断
第九章
胰腺超声诊断
目标: 1、掌握胰腺的切面解剖及其与周围脏器 及血管的关系。 2、熟悉胰腺癌、壶腹部肿瘤、胰腺炎 及腺腺囊肿超声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3、了解胰岛β细胞瘤及胰腺囊性肿瘤的 超声表现。
第一节
正常胰腺的超声基础
胰腺的超声解剖
位于上腹部,为无包膜的腹膜后脏器, 长12-15cm,宽3-4cm,厚1.5-2.5cm,重60-100g, 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长轴断面的形态分型: 蝌蚪型、腊肠型、哑铃型
2、可有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下腔静 脉、脾静脉、门脉、肠系膜上动脉受累。
上腹部横切显示胰尾部占位压迫脾静脉呈“Z”形
3、周围脏器浸润(胃后壁、十二指肠)及 种植晚期时可有腹水。
饮水后上腹部横切,显示胰尾部占位与胃体后壁的关系
鉴别诊断 1、与胰腺本身疾病相鉴别: 弥漫性胰腺癌与胰腺炎鉴别: 胰腺癌整体肿大,变形,边界不清,内回 声不均。 2、与周围脏器相鉴别: 与胆管下段癌或壶腹癌,与胆总管结石相 鉴别,胰体癌与肝癌相鉴别。
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
囊腺瘤:
胰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低,多见于 中年女性 好发于胰腺体、尾部肿瘤较大,圆形或分叶状,有完整 纤维包膜,切面呈蜂窝状或多房样改变,囊内含有液体
分为两类:
浆液性囊腺瘤:蜂窝状、不伴乳头突起, 间隔较均匀纤细,无恶变倾向。
黏液性囊腺瘤:多房样结构伴乳头状实性隆起,
间隔厚薄不一,有恶变倾向 囊腺瘤生长缓慢,症状隐匿。胰腺囊腺癌极为罕见,多
1、肿瘤大于10mm时可以发现,边界清。 2、肿瘤内呈低回声或无回声,易误认为囊肿。 3、常位于胰腺体尾部。
鉴别诊断 1、囊腺癌鉴别: 部分囊腺癌是有囊腺瘤转变,囊腺瘤发展 缓慢,如果流体生长较快应警惕囊腺癌。 2、包虫囊肿鉴别:包虫多见于肝脏,可见 囊中囊表现,实验室检查取主导。 3、胰腺癌鉴别:多房型囊腺瘤与胰腺癌液 化、坏死相鉴别,胰腺癌回声不均,囊 性部分及分隔不明显。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介绍胰腺是人体内一个位于上腹部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产生消化酶和激素,对于人体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胰腺疾病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 (磁共振成像)和内镜超声。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

超声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查胰腺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超声对于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管结石等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CT是一种三维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CT可以检查胰腺的解剖结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范围。

CT在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MRI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胰腺的详细图像。

相比于CT,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好。

MRI在诊断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胰腺的血管解剖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前端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胰腺的细微结构。

内镜超声对于诊断胰腺囊肿、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导管的病变等有重要价值。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发炎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的弥漫性肿大和密度增高,伴有邻近组织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癌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略。

影像学上,胰腺癌通常表现为胰腺的局部肿大、边界不清以及邻近组织的浸润。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是胰腺内形成的液体充填的囊性结构,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壁结节或钙化。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由于胰腺炎引起的胰腺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囊腔。

影像学上,胰腺假性囊肿常表现为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周围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结石胰腺结石是胰腺内形成的钙化物,通常与胰腺炎相关。

影像学上,胰腺结石常表现为胰腺内的高密度影像,并可能伴有胰腺的炎症改变。

胰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胰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第三节胰腺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大腺体。

成人胰腺为扁长三角形器官,长约12〜20cm o 其位置较深,在胃的后方,相当于第1、2腰椎水平,在十二指肠降部和脾门间横位于腹后壁。

无真正的包膜,周边仅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包绕。

成人胰腺重约85〜95g。

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个部分。

胰头部位于脊柱右侧,第2腰椎水平的十二指肠C 字形弯曲内;胰尾位于脊柱左侧第1腰椎椎体至第12胸椎的水平。

十二指肠降部和横部紧紧围绕胰头。

胰头是胰腺右侧端最宽大的部分,上面与胃网膜孔和小网膜囊相邻。

胰头后面与下腔静脉相邻。

末段胆总管穿行于胰头的后上部分,终止于十二指肠的瓦特壶腹。

故当胰头病变时,如胰头癌时,常侵犯胆总管造成胆总管的进行性狭窄,导致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

胰颈部为位于胰头与胰体之间的狭窄部分。

它位于小网膜囊后的后腹膜内,长约2cm,肠系膜上静脉穿行于胰颈后部的浅沟内,并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主干。

胰头、颈部癌易压迫或侵及门静脉。

胰体部位于主动脉前、小网膜囊后,其前面隔网膜与胃窦和胃体相邻,后面无腹膜覆盖,由右向左直接与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左肾上腺以及左肾血管相邻。

脾静脉位于上述诸结构与胰腺之间。

胰体的中线部分位于第1、第2腰椎椎体的前方。

因为此处最为固定,故为腹部钝性外伤的常见部位。

胰腺在小网膜囊后的后腹膜中间向左走行,逐渐形成胰尾。

解剖上很难确定胰体、尾的界限。

脾动脉在胰体尾上方,脾静脉在胰尾的后方,左肾静脉在胰体尾下方穿行。

胰尾大多可达脾门,也可距脾脏数厘米。

主胰管在胰的实质内,自胰尾沿胰的长轴右行,沿途汇集各小叶导管,最后在穿入十二指肠壁时与胆总管汇合形成瓦特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主胰管直径W2mm,胰头部最宽。

在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上方约2cm处常有胚胎时胰导管近侧部分遗留下来的副胰管开口,称为十二指肠小乳头。

一、适应证1、胰腺炎症(1)急性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3)胰腺脓肿。

胰腺疾病的腔内超声诊治现状与进展

胰腺疾病的腔内超声诊治现状与进展
适 用 于胰 腺 癌 T 分 期 和 预 测 胰 腺 癌 不 能 切 除 。
体 , 线 阵 扫 描 型 为 主 , 分 探 头 采 取 中 央 穿 刺 以 部 槽 式 , 优 点 是 显 示 穿 刺 针 道 清 楚 , 时 能 显 示 其 同
扫 描 区 血 管 和 脏 器 的 血 流 情 况 , 足 之 处 是 在 超 不 声 扫 描 时 无 画 中 画 功 能 , 内 镜 图 和 超 声 图 不 能 即 同 屏 显 示 。 主 要 用 于 胰 腺 占 位 性 病 变 的诊 断 、 鉴 别诊 断 、 刺 活 检 和治疗 。 穿
E US单 独 预 测 胰 腺 肿 瘤 能 否 切 除 并 不 敏 感 , 胰 腺 癌 能 否 切 除 须 结 合 影 像 学 ( EUS T 或 、C
3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内 镜 ( CDUs . E )
新型 的 E CDUS已 与 穿 刺 超 声 内 镜 融 为 一
M RI 、 床 及 实 验 室 资 料 方 可 作 出 判 断 。 ) 临 Vez l roa等 研 究 表 明 , EUS在 术 前 评 估 胰 腺 癌 侵 犯 主 要 血 管 具 高 度 特 异 性 和 正 确 性 , 为 其 更 认
胰 腺 位 于 腹 膜 后 , 毗 邻 结 构 复 杂 , 乏 特 其 缺
异 性 肿 瘤 标 志 物 , 此 , 前 胰 腺 良 、 性 疾 病 因 目 恶
4 穿 刺 超 声 内镜 . 主 要 对 胰 腺 占 位 性 病 变 行 超 声 内 镜 引 导 下 细 针 穿 刺 活检 术 ( EUS g ie NA) 及 穿 刺 抽 ud d F 以 液 、 药 、 管 引 流 术 。 机 型 有 扇 型 扫 描 和 线 阵 注 置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胰腺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胆结石、胆汁反流以及暴饮暴食等因素都会引发胰腺炎。

胰腺炎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急性胰腺炎以及慢性胰腺炎,其中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同时也是消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因。

急性胰腺炎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人体的胰腺组织发生消化的情况,进而造成的胰腺损伤,大部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较轻,并且通过有效的治疗后能够痊愈,而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导致多器官功能发生障碍,有生命的威胁,因此需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及早的治疗。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准的上升,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对身体健康的不够重视,再加上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酗酒人群的增多,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该病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健康,并且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命威胁。

本文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概念、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及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展开讨论。

1急性胰腺炎的概念胰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该器官位于腹腔,位置特殊,头部属于腹膜内,体部属于腹膜间,尾部位于腹膜后。

胰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身体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产生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脂肪酶等等,担负重要消化功能,同时还有重要的内分泌代谢功能,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调节人体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以及多种物质代谢。

而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而其病因主要是由于:①酗酒或者暴饮暴食。

若长期的酗酒或暴饮暴食,非常容易会造成人体的胰腺有大量消化酶和消化液分泌出来,进而造成消化不良,导致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同时长期的酗酒刺激,会造成胰腺内的蛋白含量增加,致使胰腺堵塞,引起急性胰腺炎。

②胆道疾病。

受到常见的胆道疾病的影响,常见的如胆管炎症、胆结石等,造成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将胰酶原激活,进而引发胰腺炎。

脾脏及胰腺疾病超生诊断

脾脏及胰腺疾病超生诊断

←←←←←胰头
假性囊肿→ 假性囊肿→
←胰管扩张
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形成
四、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
[临床与病理]
本病不常见,多发生于30~60岁的女性,好 发部位是胰腺的体、尾部。本病临床症状隐匿, 当肿物大于10 时,临床上才可以摸到肿物。当 出现压迫症状时,引起上腹痛。囊腺瘤属良性, 发生于胰腺的导管上皮,或有乳头状结构。肿瘤 呈圆形,有完整的包膜,表面有时呈分叶状,内 呈单房或多房性改变。
晰,呈蟹足 状浸润;
内部回声:肿瘤多呈低回声,少数高回声或混 合性;
后方回声:肿瘤后方回声减弱或消失; 胰管改变:胰管扩张,呈边缘光滑的串珠状;
:肿块血供较少,部分可见环状血流
间接表现: 肿瘤对周围脏器的压迫;
肿块可挤压血管、胆管或胰管,导致梗阻; 晚期可出现肝脏、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
淋巴转移:是早期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手术切 除的胰腺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即高达75%~88%, 直径小于2.0的胰腺癌,39%已发生淋巴转移。
●胰腺周围重要血管多,易受到肿瘤侵蚀,是胰腺肿 瘤切除率低的重要因素。
●腹腔神经丛位于胰腺体部上方深面,胰腺炎症,肿 瘤都可刺激或压迫该神经丛而引起剧烈或顽固的背部 疼痛。
第二节 胰腺探测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体位
1、仰卧位 为常规检查的部位。 2、侧卧位 3、半卧位或坐位 4、俯卧位
三、仪器
[声像图表现] 肿瘤较小,位于胰头及下腔V右侧; 内部回声多增高; 胰头正常,有时可见胰头内胆管扩张; 胆管扩张较重,胰管扩张相对较轻; 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的程度和显示长度 胰头癌病例。
壶腹癌与胰腺癌的鉴别
七、胰岛细胞瘤
[临床与病理]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种。本 病属少见病,发生于20~50岁的病人,90%属良 性,约80%为单发。胰岛细胞多位于胰腺的体部 及尾部,故该肿瘤亦多见于体尾部。肿瘤由胰岛 ß细胞组成,分泌过多的胰岛素,称胰岛素瘤, 另一种不产生胰岛素,称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
主要表现 发生在胰头部最多 胰腺局限性增大,弥漫性则形态不规则 病变以低回声和混合回声多见 肿块边界不清,轮廓不整 后方回声减弱 胰管可受压,蛇行或串珠状扩张 胰尾部肿瘤少见,易漏诊
胰腺癌
间接征象 胆管形态受压,胆道形态梗阻扩张 血管受压,如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受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胰腺(pancreas)超声解剖
上腹部的后腹膜脏器 胰腺大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缩小 分为胰头、颈、体及尾部 胰腺的形态多变 胰尾最常见于脾门或附近 主胰管横贯胰腺
探测方法
准备:空腹8小时,必要时饮水 体位: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 仪器:腹部超声诊断仪,3.5MHz探头 途径:脐与剑突之间横切、纵切;左肋间切。横切时
压或移位 晚期可有肝转移、周围淋巴结肿大及腹水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胰岛素瘤) 大于1cm者才易发现,呈弱回声,边缘规整 常位于体尾部 胰腺正常,需结合临床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较大,低回声多,光滑整齐 可囊性变、恶变
清楚的无回声区,后方有增强 潴留性囊肿为后天性,超声表现边界清楚,但呈梭形的无回
声区,周围有胰腺组织
胰腺囊肿
假性囊肿 一般由急慢性胰腺炎、外伤引起 可发生在胰腺附近,亦可出现在腹腔内任何部位 直径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 胰腺局部一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可出现细小点状回声,后方回
声增强 单发,可多发
间接征象 周围弱回声区(渗出、水肿) 可出现假性囊肿 常伴有胆系结石 腹水、胸水
慢性胰腺炎
胰腺轮廓不清,边界不规整,与周围分界不清 局限性增大 内部回声增高,不均,伴带状高回声 胰管不规则狭窄、扭曲、扩张 囊肿 分为先天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 先天性多见于儿童,超声表现为紧靠胰腺或胰腺内出现边界
脾静脉是确认胰腺的标志。
胰腺正常声像图
边界整齐光滑 中等回声,稍高于肝脏,光点细小均匀 回声随年龄增加而增
强 可呈蝌蚪形、哑铃形及腊肠形 主胰管呈线状强回声,内径1-2mm 正常值:胰头<3cm,体<2cm,尾1-3cm
急性胰腺炎
直接征象 胰腺肿大(局限性或弥漫性)、轮廓不清,内部回声减低,后方增强 常致胃肠道积气,气体反射增强,胰腺显示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