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合集下载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的意象
屏风在古诗中常常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出现,承载着多重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1. 空间隔断与装饰:
屏风在古代诗词中首先作为一种实用器物被描绘,它是室内空间分隔、挡风或遮蔽视线的重要陈设,如“六曲连环接翠帷”,表现出屏风对居室环境的美化作用和功能性。

2. 隐喻与象征:
- 隐瞒与蒙蔽:李商隐的《屏风》诗中,屏风被比喻为掩盖真相、障人耳目的事物,象征那些欺瞒君主、蔽塞贤良的小人,或是达官贵人因昏聩而受蒙蔽的状态。

- 孤独与隔离:诗人有时用屏风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独感或者与外界的隔离状态,如“云母屏风烛影深”暗含了嫦娥独处月宫的寂寞之情。

- 富贵与高雅:画有精美图案的屏风也常用来象征主人的富贵地位或高雅品味,如杜牧诗句中的“屏风周昉画纤腰”。

3. 艺术载体与审美对象:
许多诗歌中直接描写画在屏风上的美丽图画,反映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文人士大夫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如庾信咏画屏风的诗句。

4. 情感寄托与抒怀:
诗人们还借助屏风这一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感慨人生,
例如通过描绘屏风的华丽或破旧来映射世事变迁、时光流逝等主题。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屏风作为传统文化符号,既体现了时代的生活习俗,又富含丰富的象征寓意,是文学创作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元素之一。

唐诗《屏风绝句》原文翻译鉴赏

唐诗《屏风绝句》原文翻译鉴赏

唐诗《屏风绝句》原文|翻译|鉴赏《屏风绝句》这首诗是为画有周昉一幅仕女图的屏风的题咏之作,写屏风上所画的仕女即便颜色褪掉,也能引起少女的嫉妒。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屏风绝句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屏风绝句》原文唐代:杜牧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屏风绝句》译文及注释译文屏风上周昉画的美人丰满而细腰,时间长久画上的颜色大半已褪消。

斜倚玉窗梳着鸾凤形发髻的少女,拂去画上灰尘还在嫉妒美人娇娆。

注释⑴屏风:室内陈设。

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⑵周昉:字景玄,唐代画家,长安人。

工仕女,兼工肖像。

⑶丹青:指画像;图画。

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 杨伦笺注:“丹青,谓画像也。

”《屏风绝句》赏析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

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

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

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

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

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

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

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

”(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

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

诗人李贺作品曲屏风

诗人李贺作品曲屏风

屏风曲,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贺的作品!【原文】:屏风曲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屏风曲注音:dié qī shí zhú yín jiāo guān ,shuǐ níng lǜ yā liú lí qián 。

tuán huí liù qǔ bào gāo lán ,jiāng huán jìng shàng zhì jīn chán 。

shěn xiāng huǒ nuǎn zhū yú yān ,jiǔ gōng wǎn dài xīn chéng huān 。

yuè fēng chuī lù píng wài hán ,chéng shàng wū tí chǔ nǚ mián 。

屏风曲翻译:无屏风曲字词解释:1:蝶栖石竹银交闗,水凝緑鸭琉璃钱:蝶栖石竹,屏风之图画也。

交闗,两屏之连接处也。

緑鸭,鸭头绿,水色也。

琉璃钱,琉璃荷叶也。

《三辅黄图》云:“董偃设紫琉琉屏风。

”2: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团回六曲,谓曲折回环,十二扇也。

晋《东宫旧事》云:“太子纳妃,有梳头屏风二合四叠。

”膏兰,兰膏,此指烛光。

金蝉,金钗如蝉也。

或云:鬓也。

《古今注》云:“魏文帝宫人制为蝉鬓,挈之缥缈如蝉翼。

”3: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沈香,沈水香也。

王建宫词:“院院烧灯如白昼,沈香火里坐吹笙。

” 《酉阳杂爼》云:“ 椒气好下,茱萸气好上,沈烟直上。

”故以喻茱萸耳。

酒觥绾带,合卺杯也,古称连理杯,犹今之交杯酒也。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这两句是女子回想与意中人相遇时的情景——对方驱车而来,自己虽用团扇遮面,羞怯之意却难掩饰;车隆隆地响着走过去了,彼此暗含情意,却未及通话。

诗句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写得委婉别致,韵味悠长。

注释⑴凤尾罗:凤文罗。

《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

”⑵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圆顶百折罗帐。

⑶扇裁月魄:班婕好《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扇裁即团扇;月魂:指月。

羞难掩: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⑷金烬:灯盏或蜡烛残烬之美称。

烛花烧完了,故暗。

⑸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

⑹斑骓:黑白杂毛的马。

⑺西南:东川在西南。

参考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

主要写了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李商隐文言文翻译赏析

李商隐文言文翻译赏析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意境深邃、情感细腻、语言华美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唐代诗坛上,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歌成就与杜甫、李白等大家相媲美。

本文将选取李商隐的《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和《无题其四》两首诗,对其文言文翻译进行赏析。

一、《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原文: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翻译: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凤尾香罗薄几重”以“凤尾香罗”为意象,表现出女子对爱人的美好祝愿;次句“碧文圆顶夜深缝”以“碧文圆顶”为意象,描绘出女子深夜赶缝罗帐的情景,表达出她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第三、四句“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通过“扇裁月魄”和“车走雷声”两个意象,表现出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

第五、六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以“金烬暗”和“石榴红”为意象,描绘出女子等待爱人的孤独与焦急。

最后两句“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以“斑骓”和“西南风”为意象,表现出女子对爱人的期盼与等待。

二、《无题其四》原文: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翻译:你说要来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

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

烛光朦胧地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

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为有》(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为有》(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为有》(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作品介绍】《为有》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29首。

这首绝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幻,大约写作于公元846年(会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妻王氏去世之前。

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原文】为有作者:唐;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⑴,凤城寒尽怕春宵⑵。

无端嫁得金龟婿⑶,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释】⑴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⑵凤城:此指京城。

⑶无端:没来由。

金龟婿:佩带金龟(即作官)的丈夫。

《新唐书;车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

”【翻译】小女子乃有沉鱼落雁之容,居住在京城华丽豪宅,庭院深深,虽然寒冬已尽,依稀可闻春天的气息,但我依然害怕春宵难捱。

唉,我那在官府听差的夫婿,纵使他懂得我的心思,却天天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年当中没有几天能好好陪侬。

侬这满怀相思,更与何人说?【赏析】这首诗大约写作于公元846年(会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妻王氏去世之前。

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诗歌一、二句“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

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

“云屏”,云母屏风,指闺房陈设富丽,“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

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

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

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

三、四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

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这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

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

【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1)“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2)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3)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

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③。

千里江山寒色④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

④寒色:即秋色。

唐.李商隐《屏风》赏析

唐.李商隐《屏风》赏析

唐.李商隐《屏风》赏析
屏风
唐朝.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注释】
六曲:十二扇叠为六曲的屏风。

帷:床帐。

屏风:比喻为一种阻挡或隐瞒真实情况的人物,而它的主人又是在高楼上,半夜里,并且酒醉才醒的人。

这是一个不能明察秋毫,而易受蒙蔽的人。

诗题是“屏风”,那么这首诗可以解释为讽刺蔽贤之人。

但冯浩以为不是。

那么,从“雨落月明俱不知”这一句看,也可解释为讽刺被蒙蔽的达官贵人。

但是,另外也可以把第二句和第四句认为是作者自写,那么,屏风对于诗人,就成为欺瞒他的小人了。

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

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

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

李商隐嫦娥诗句欣赏

李商隐嫦娥诗句欣赏

李商隐嫦娥诗句欣赏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宋画中的屏风

宋画中的屏风

·文苑品一札载满阳光的书卷宋画中的屏风文/施梦瑶自古以来,屏风都是兼具实用与装饰的一种传统家具。

到了宋代,屏风成为一代画师泼墨丹青的重要素材,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传情达意的一种载体。

一扇扇屏风的背后,蕴藏着匠人的巧思与时代的情趣。

屏风之样式屏风发轫于西周初期,曾被唤作“邸”或“斧依”,于两宋时期逐渐走向成熟。

在宋代,屏风的使用非常普遍,有堂的地方几乎都会有它的身影。

从《宋画全集》中可以看出,屏风的“出镜率”很高——上及雕梁画栋的宫廷苑囿、阳春白雪的文人雅集,下至精巧玲珑的少女闺房、朴实无华的垄间田地,都可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唐·李商隐《屏风》刘松年《罗汉图》(《信士问道图》)科学24小时Science in24hours2020年第06期以发现不同形态的屏风。

如果说,宋代之前的屏风处于漫长的“蛰伏休眠期”,大多数都貌不惊人、平凡无奇,那么到宋代这一文人雅士皆“精致生活”的时期,屏风的形制因受到时代风格的影响与浸润,也逐渐向着造型简洁、形态多元的趋势演进。

宋代的屏风大致可分为座屏与枕屏两类。

座屏,顾名思义就是有底座的屏风,由屏板和屏座两部分构成。

座屏多数体量较大且多用于划分空间。

根据屏板的扇数,座屏还可具体划分为独扇座屏和多扇式座屏。

周文矩所作的《重屏会棋图》中出现的就是独扇座屏。

更为巧妙的是,独扇座屏中还画着一扇多扇屏风,构成一种“画中画”的视觉效果,因而称为“重屏”。

此类座屏在宋画中俯拾即是:如苏汉臣的《靓妆仕女图》,画面中呈现了一扇巨大的素面独座屏;刘松年的《罗汉图》(《信士问道图》)中则突出表现了一扇呈“八字形”稳定安置、极富对称美感的三折式多屏。

枕屏则是宋代别出心裁的发明。

它们经常被摆放在卧榻边沿或案桌枕边,是一种相对座屏来说更为宽矮的小型屏具。

在南宋佚名的《槐荫消夏图》中,一位上衣半解的荫下高士正闭目酣睡于木榻中央,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床头那扇绘有山石林木的屏风。

诗词屏风 屏风 诗

诗词屏风 屏风 诗

诗词屏风屏风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这里的屏风就是一个背景,萧瑟的秋夜,清冷的烛光,素雅的屏风上影出的是孤寂,被幽闭在深宫中的女人怨就这样像一副白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参考资料:杜牧《秋怨》【屏风绝句】唐五代-杜牧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屏风】唐五代-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秋夕】唐五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酒泉子】唐五代-冯延巳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尽,怨空闺.苕苕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已凉】唐五代-韩偓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嫦娥】唐五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思帝乡】唐五代-韦庄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浣溪沙】北宋-秦观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关于屏风的诗句关于屏风的诗句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唐.杜牧《屏风绝句》急需关于屏风的古诗词。

急需关于屏风的古诗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诗词屏风,这里的屏风就是一个背景诗词屏风,萧瑟的秋夜诗词屏风,清冷的烛光,素雅的屏风上影出的是孤寂,被幽闭在深宫中的女人怨就这样像一副白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资料诗词屏风:杜牧《秋怨》【屏风绝句】唐五代-杜牧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屏风】唐五代-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为有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为有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为有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为有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为有唐代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译文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无端地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不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释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凤城:此指京城。

无端:没来由。

金龟婿:佩带金龟(即作官)的丈夫。

鉴赏诗歌一、二句“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

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

“云屏”,云母屏风,指闺房陈设富丽,“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

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

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

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

三、四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

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这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

这些似是枕畔之言,当丈夫正欲起身离去时,妻子对他说了这番话,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类似“悔教夫婿觅封侯”那样一种痴情;或是责怪丈夫,向他倾诉“孤鹤从来不得眠”的苦衷。

“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

其实,妻子的苦恼也是丈夫的苦恼。

前面的“为有”和“凤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

应当说他“怕春宵”比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留恋香衾,不愿过早地离去,撇下娇媚多情的妻子,让她忍受春宵独卧的痛苦;还怕听妻子嗔怪的话,她那充满柔情而又浸透泪水的怨言,听了叫人不禁为之心碎。

不愿早起离去,又不得不早起离去。

对于娇妻,有内疚之意;对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对于爱情生活的受到损害,则有惋惜之感。

李商隐的屏风

李商隐的屏风

有关李商隐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分享李商隐的屏风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屏风》原文六曲连环接翠帷,
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
雨落月明两不知。

《屏风》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年轻时曾受知于天平军节度使令孤楚,聘为幕僚,并亲自教以骈文。

文宗开成三年,以牛党令孤楚推荐,登进士第。

后娶李党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这样就被夹在两党中间,一直遭到排挤,潦倒终身。

李商隐的诗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魅力,即是那些咏史、•吊古之作,也往往写得奇绝、瑰丽、深远。

爱情诗也写得缠绵悱恻,哀艳动人。

其诗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晚唐独树一帜。

但由于生活潦倒,诗中往往流露伤感的情绪,又好用冷僻典故以致诗义晦涩,难以捉摸。

对宋初形式主义的西昆体颇有影响。

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全诗鉴赏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全诗鉴赏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

”全诗鉴赏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

”这两句是想象封敖与幕僚唱和于屏前灯下,诗思敏捷,如江上急雨,诗语圆润,如夜明之珠。

措辞妙丽,言之真切。

出自李商隐《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楼上春云水底天,五云章色破巴笺。

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

深惭走马金牛路,骤和陈王白玉篇。

①江雨急:形容诗思敏捷,如江上急雨。

②檠:灯架。

③夜珠圆:形容诗语圆润,如夜明之珠。

④兴元:府名。

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

⑤渤海尚书:指封敖。

《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

《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

《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日高镀鐶故锦縻轻拖,王不动便门锁。

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

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

【赏析】这是一篇仿“长吉体”短篇七古,抒发诗人对一位水精帘中眠梦的女子强烈的渴求与无望的相思。

题目“日高”取自诗中二字暗示这段春情的时间背景。

开头两句写女子所居深锁幽闭的'环境:镀金的门环上系着旧锦,轻轻下垂摇曳;华美的锁钥悄然不动,便门深深闭锁。

这华美而冷寂的景象暗示所居者是一位金屋藏娇闭锁于高门深院中的贵家女子。

“ 轻拖”与“不动”,相映成趣,烘托出环境之寂静清冷。

三四句由环境转到人身上。

水精,指水精帘。

第三句转向那位在水精帘内沉眠酣梦未醒之人;第四句却突然展现盛开的芍药在晴日高照下,一片红光荡漾的情状。

两句似断似连,似赋似兴,似虚似实。

五六句转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与阻隔。

“飞香”承上“栏药”;“春”指自己的春心。

诗人幻想流光溢彩的红芍药似乎飘散缕缕芳香,冉冉升天;自己的一腔春思也追随着“飞香”上天,想要一诉衷曲。

但云梯十二,天门九重,高不可攀。

接下去两句描写诗人即使想轻身灭影,无形无迹地飞到佳人身旁,又有什么希望!于是只能象粉蛾那样,撞死在屏风之上罢了。

“屏风”、“粉蛾”,是闺室中实有景物,但在这里带有明显的象征色彩,“粉蛾”象征满怀春心的抒情主人公的追求,那么“屏风”则象征正是阻隔。

“粉蛾帖死屏风上”象征着一种执着而无望的追求。

全篇所写是艳情诗中常见的内容,很容易流于庸俗靡艳。

但诗人写得华而不靡,艳而不亵。

诗人不取写实之法具体铺叙情节场景,而是用象征暗示手法表现抒情主人公热烈的渴望、执着的追求和无望的相思。

开头两句写女子所居的封锁幽闭环境,令人透不过气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风》(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屏风》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94首。

【原文】
屏风
作者:唐;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注释】
①六曲:十二扇叠为六曲的屏风。

②帷:床帐。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
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
卷539_94 【屏風】李商隱
六曲連環接翠帷,高樓半夜酒醒時。

掩燈遮霧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