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资料—痫病
中医内科-痫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痫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痫病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与下列各项程度有密切关系的是A、痰瘀阻窍和风痰蔽阻B、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C、痰聚气逆和蔽阻清窍D、痰瘀内阻和蒙蔽清窍E、体质的强弱和正气的盛衰2、痫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A、痰B、瘀C、风D、寒E、火二、A3/A41、患者张某,女性,16岁。
“癫痫”病史半年,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
病情较轻时10天左右发作一次,严重时每日发作,现病人易怒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
<1> 、其辨证分型是A、风痰闭阻证B、痰火扰神证C、瘀阻脑络证D、心脾两虚证E、心肾亏虚证<2> 、其治法是A、补益气血,健脾宁心B、补益心肾,潜阳安神C、活血化瘀,息风通络D、涤痰息风,开窍定痫E、清热泻火,化痰开窍<3>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六君子汤合归脾汤B、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C、通窍活血汤D、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E、定痫丸2、患者张某,男性,20岁。
两小时前突然尖叫一声,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吊,二便失禁,20分钟后清醒,一如常人,对发病过程不知。
其有类似病史。
诊见舌淡,苔白腻,脉滑。
<1> 、其辨证分型是A、心脾两虚证B、心肾亏虚证C、风痰闭阻证D、痰火扰神证E、瘀阻脑络证<2> 、其治法是A、涤痰息风,开窍定痫B、补益心肾,潜阳安神C、补益气血,健脾宁心D、清热泻火,化痰开窍E、活血化瘀,息风通络<3>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B、定痫丸C、六君子汤合归脾汤D、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E、通窍活血汤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痰聚气逆,闭阻清窍,则痫证发作;痰降气顺,则发作休止;若风阳痰火逆而不降,则见痫证大发作。
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密切关系。
【该题针对“痫病-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568645】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痫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发病。
痫病名词解释中医
痫病名词解释中医:痫病是一种短暂性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多因骤受惊恐,先天禀赋不足,脑部外伤及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脾两亏,心肾亏虚,造成清窍被蒙,神机受累,元神失控而引发痫病。
与心肝脾肾有关,主要责之于心肝。
治疗时当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控制其发作;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
平时当根据疾病症状辨证论治,调其脏腑气血阴阳。
加强生活的调理及发作的护理,以免发生意外,至关重要。
痫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概述
风
痰 火
瘀
四者可相合为病,病久则虚。
五、治疗
内经多用针灸 张仲景用“ 风引汤” (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甘 石脂、紫石英、大黄、桂枝、龙骨、牡蛎、干姜 ) 张从正提出吐法治疗痫病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癫痫》按语中说:“痫之 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 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 车丸之类主之。” 王清任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至隋唐时期,许多医家认识到:有些痫病的发作, 并非一发即仆,一仆即搐。 《千金要方》曰:“眼不明上视喜阳,是痫候;目 闭青时小惊,是痫候;咽乳不利是痫候;目瞳子卒 大黑于常,是痫候;弄舌摇头是痫候”等。 明·楼英《医学纲目》中指出"癫痫即头眩也,痰在 膈间则眩微不仆"。
痫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Ì 典型癫痫大发作 Ì 无意识障碍,口角、眼睑或肢体的局部抽搐,或 短暂失语,或口、舌、指 ( 趾 ) 有阵发性麻木感、 触电感等。 Ì 发作性短暂的失神,突然停止活动,呼之不应, 持物落下,或出现短促的振颤; Ì 无意识的机械动作,如咀嚼、舔唇、搓手、抚面 、解扣、脱衣、游走、奔跑、独语等,发作过后 毫无记忆。 Ì 腹痛性痫病、头痛型痫病、呃逆样痫病。
三、病因病机
《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 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 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 也”。
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七情失调有关。
宋金元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 朱丹溪《丹溪心法· 痫 》云:“无非痰涎壅塞, 迷闷心窍。”----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云:“风癫之发作者 ,由热甚而风燥为其兼化,涎溢胸隔,燥烁而痪 痰,昏冒僵仆也。”----热甚所致 张从正《儒门事亲》云:“大凡风滴病发项强直 视,不省人事,此乃肝经有热也。”----主张病 症乃肝经有热
19.痫病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教材: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章节:第三章、第七节(痫病)P144 上课时间:一、概述(一)定义系指脏腑受伤,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所致的病证。
临床表现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临床特点:发作性、短暂性、刻板性。
(二)别名又称“痫证”“癫痫”“羊癫风”(三)古代文献简介《内经》:称“胎病”,为痫病最早描述,属癫疾范畴。
《素问 . 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癫痫叙论》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认为本病不但与先天因素有关,后天的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也可导致痫病的发生。
《医述 .癫狂痫》引《临证指南医案》:“天地一阴一阳也,阴阳和则天清地凝,一有偏胜,遂有非常之变。
人身亦一阴阳也,阴阳和则神清志宁,一有偏胜则有不测之疴。
……古人集癫、狂、痫,辨以为阳并于阴,阴并于阳。
……医者惟调其阴阳,不使有所偏胜,则郁逆自消,而神气得反其常矣。
”——强调阴平阳秘,阴阳平衡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李东垣:“皆阳跷、阴跷、督、冲四脉之邪上行而为病。
”《丹溪心法》指出:“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而成。
——痰涎为病理论,对现代临床医疗仍然有指导作用。
《杂病广要 . 癫》认为:“凡癫痫……皆由邪气逆阳分,而乱于头中也。
……其病在头巅。
”——认识到痫病病位在头,已难能可贵。
《诸病源候论 . 癫狂候》对临床表现有确切的描述:“卒发仆地,吐涎沫,口喎,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发作时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体皆然”。
《古今医鉴 . 五痫》对临床表现的描述是:“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抽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顷乃苏。
中医痫病(精)PPT课件
❖ 治疗当依其标本缓急而有所区别。发作期,当 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可按病情选用开窍醒神, 泻热涤痰熄风等法治阳痫;温阳除痰,顺气定痫法 治阴痫。病情骤急或持续不得缓解者,可先用针刺, 以促其苏醒,后投以煎剂。休止期当调理脏腑以治 本,凋补气血,健脾益胃,滋养肝肾法为主。或佐 以除痰、清热、平肝、通络、宁心诸法标本兼顾。 间歇期长者,可用丸剂长服以求根治,防止复发
为 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
15
二、治疗原则
❖ 痫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面宜分标本 虚实,轻重缓急。
❖ 发作期以开窍醒神为主,恢复休止期以 祛邪补虚为主。临证时,前者宜豁痰熄风, 开窍定痫法为主; 后者宜以健脾化痰,补 益肝肾,养心安神为主。病情严重发作持 续不缓解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16
分证论治
-
7
5. 治法
❖ 《证治汇补·痫病》明确了治则。
❖ 阳痫痰热客于心胃,闻惊而作,若痰热甚者, 虽不闻惊亦作也,宜用寒凉。
❖ 阴痫亦本乎痰热,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变 而为阴,法当燥湿温补祛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癫痫发作时,先行针刺,若频繁发作,则醒后
急用汤药调治,着重治标;神志转清,抽搐停止,
处于发作休止期,可配制丸药常服,调和气血,熄
开胃,以加强祛痰之力;天麻、全蝎、僵蚕相合偏
温,长于熄风止痉;琥珀偏凉质重而镇心;石菖蒲
辛温芳香与远志相合,能化痰浊,开心窍,—则可
加强方中化痰之力,二则能增强方中开窍之功。诸
药相配,寒热相宜,燥中有润。
❖ 热甚者加清开灵注射液,或灌服安宫牛黄丸以清热 醒脑开窍,大便秘结者大承气汤.
❖ 痉厥 灌服紫雪丹清热镇静。
中医内科学 痫病
2.先天因素 痫病之始于幼年者多见,与先天因素
有密切关系,所谓“病从胎气而得之”。 《内经》认为多因“在母腹中时,其母有 所大惊”所致。若母体突受惊恐,一则导 致气机逆乱,一则导致精伤而肾亏,所谓 “恐则精却”。母体精气之耗伤,必使胎 儿发育异常,出生后,遂易发生痫病。而妊 娠期间,母体多病,服药不当,损及胎儿,易 成为发病的潜在因素。
3.瘀阻脑络证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
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 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 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 育不全。
证机概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 而风动。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 醒脑通窍,适用于瘀阻头巅,头痛头晕,肢体抽 动等症。 方歌:通窍活血桃仁芎,芍草麝酒枣姜葱
痫病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志异常的病 证,亦称“癫痫”,俗称“羊痫风”。临 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 强直抽搐,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或口中怪 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前 可伴有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 倦乏力等症状。
【文献研究】 痫病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
论》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 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 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 故令人发为癫疾也。”其“癫疾”发病与 先天因素有关。
【辨证要点】 1.确定病性
来势急,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 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者,病性属风;发作时口 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 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病情属痰;有 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 有大便秘结,口臭苔 黄者,病性属热;发作时 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紫绀,或有颅 脑外伤、产伤等病史者,病性属瘀。
中医内科学痫病ppt课件
* 临床表现分轻证重证。
* 发作程度有轻重之分: 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 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
18
2
·辨虚实
发作期-----多实证或实中夹虚
阳痫发作多实 阴痫发作多虚
19
休止期-----多虚或虚中夹实
从证型来辨: 风痰闭阻、痰火扰神
属· · · · · ·实证 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20
二、治疗原则
发作期治标: 缓解期治本:
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健脾化痰,养心安神,
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21
现代中医急救方法:
* 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痰涎吐出,
使呼吸道通畅。
* 抽搐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
避免咬伤舌头;取下义齿。 * 针刺人中、合谷、内关。
* 通关散搐鼻。
病因病机
痰聚气逆→病发
痰
风痰闭窍→痫病
痰散气顺→休止
头外伤、产伤→脑络瘀阻→痰瘀闭窍→痫病
9
病机:
痰浊、肝风(火)、血瘀。
病位:
脑、心、肝、脾、肾。
10
诊断要点 先---先兆
期
急---发作
11
1
·发病过程:(临床表现)
先----
先兆期 :
短暂的头晕,胸闷,
幻觉。
+ 面色悔暗,肢冷,舌淡, 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次症:呆木无知,不动
不语,神疲肢倦
痰多纳呆便溏。
25
治法:开窍醒神,温化痰
涎。 方药:五生饮,二陈汤。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二章6.痫
常用药及加减:
瘀阻脑络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麝香、老葱——通阳开窍,活血通络; 地龙、 僵蚕、全蝎——熄风定痫。
加 减:痰涎偏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竹茹。
【辨证论治 】
心脾两虚证
症状:反复发病,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
第五节 痫 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概 述】
一、定义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 亦称“癫痫”,俗称“羊痫风”。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 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 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 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 “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 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 治之
【概 述】
三、范围
原发性
大发作
癫痫
继发性
小发作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1、七情失调 2、先天因素 3、脑部外伤 4、其它 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 原有疾病
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七情 失调
2.头颅CT、MRI或脑血管造影:疑有占位病变 或脑梗塞等。
【诊查要点 】
1、痫病与中风病、厥证
共同症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
特异症状
后遗 症
反复性
痫病 口吐涎沫,两目上 无
多
视,四肢抽搐,异
常叫声
厥证 面色苍白,四肢厥 无
无或
冷
中风 语言不利,半身不 有
很少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痫病
●3)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肝风内动,夹痰横窜,气血逆乱于胸 中,心神失守;面色潮红、紫红转青紫或苍白,口唇发绀为阳 气受遏,或血行瘀阻,使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出;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喉中痰鸣,口吐涎沫,并发出怪声等为 内风窜扰筋脉;舌质红属热。苔腻属湿盛;苔黄为内蕴痰热。 脉弦滑为风痰内盛之征。反复发作而醒后如常人属风痰聚散无 常。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惊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肝肾、脾 胃受损所致。
●(3)脑部外伤:跌仆,出生难产,致脑窍受损,瘀血阻络,经 脉不畅而病。
●(4)其他:六淫所干,饮食失调,或他病后,积痰内伏,闭塞 心窍而发。
2.病机
●(1)基本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 与痰尤密。
●(2)病位:主要在心肝,与五脏有关,尤与脾肾密切相关。 ●(3)病性:初病多实,久病正虚。 ●(4)转化:虚实转化,病久多虚实夹杂;脏腑转化,首伤心脾,
●3.与厥证鉴别 均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厥证还有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或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 视,四肢抽搐和怪叫之见症。
【辨证要点】
●1.辨轻重 轻重决定于两个方面:病发持续时间长短,发作间隔 时间久暂。
●2.辨虚实 从邪正辨:风痰闭阻、痰火扰神属实,心脾两虚、肝 肾阴虚属虚。
痫 病
第一部分:理论导读
目
第二部分:案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
录
第三部分:调护概要
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理论导读
【病证解析】
●1.病证定义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精 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 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为特征。
痫病(中医内科学)PPT可修改全文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痫病的辨证要点、常见辨证分型、治法和方药。 ?2.熟悉痫病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痫病的概念、源流及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技能要求 ?1.能够对痫病患者的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痫病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江某,男性, 70岁。因“突发全身抽搐 1次”于2016年9月2、火、痰、瘀,但以痰为主。 ?(5)病机转化:取决于正气的盛衰与痰邪的深浅。发病初期,风痰闭阻
或痰火炽盛以实证为主;日久不愈,正气受损,易成虚实夹杂之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典型发作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 沫,或二便失禁,或喉中怪叫等。不典型发作者,仅有突然呆木,两眼凝视, 呼之不应;或突然动作中断;或头向前倾(下垂),肢软无力等。局限性发作, 可有多种表现,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或做出无意识动作,或凝视,或 语言障碍等。多数在数秒或数分钟即止。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 作情况不知。呈反复发作性。
(2)七情失调
?大惊大恐,气机逆乱,肝肾受损,阴不敛阳而生 热生风;肝气横逆,脾胃受损,精微不布,痰浊 内聚,遇诱因则痰浊随气上逆,或随火炎,或随 风动,蒙蔽心神清窍而发作。小儿脏腑娇嫩,形 气未充,或素蕴风痰,因于惊恐,易患痫病。
(3)脑部受损
?跌仆撞击,或出生时难产,脑窍受损,瘀血阻络, 经脉不畅,脑神失养,神明失用而发病。
?患者40余年前有颅脑外伤史,后开始反复出现全身抽搐症状发 作,西医诊断为“癫痫”。 2小时前患者在市场买菜过程中突发 昏仆、抽搐、吐涎,两目上视,口中如作猪羊叫声。平时情绪急 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内科学课件-痫证
二、病因病机
七情失调,肝脾肾受损
惊恐 气机逆乱 损伤脏腑
肝肾受损 阴不敛阳
化热生风
脾气受损 精微不布, 痰浊内生
先天因素,脏气不平 两种情况
胎儿在母腹中受惊吓 脏气逆乱或脾肾虚,肝气旺 生风
父母患痫证 影响小儿先天禀赋
跌仆、产伤、脑部受损 均可导致头颅受损 瘀血内留
头为精明之府,瘀血内停 血流不畅 神明遂失
九、病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刘某某,43岁,2005年6月12日初诊。 十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短暂意识丧失,到处乱跑,爬 高走低,自言自语,一分钟内停止,事后无记忆, 有几次跌倒史,四肢抽搐,无尿失禁,服卡马西平 不能控制,有见于月经期,发作次数较频,每月发 作2~3次,伴胸闷、心悸、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恶心纳差、神疲乏力、神思恍惚,舌淡暗胖、苔薄 白腻,脉弦细。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一、定义 二、病因病机 三、类证鉴别 四、辩证要点 五、治疗要点 六、分型论治 七、演变与预后 八、预防与调护 九、病例分析
一、定义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 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不醒人事,两目 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
第一步: 首先明确诊断、分清正邪之轻重。
第二步: 辨别证型及病变脏腑。
第三步: 尚需做哪些相关检查?
第四步: 确定治疗方案。
第五步:处方用药 太子参30g 白术9g 茯苓9g 半夏9g 陈皮9g 胆星12g 石菖蒲9g 广郁金9g 全蝎3g 蜈蚣1条
纳呆便溏,失眠健忘,苔薄,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 方剂:六君子汤
六、分型论治
肝肾阴虚 症状:发作频繁,神思恍惚,头晕目眩,腰
酸耳鸣,两目干涩,大便干结,苔薄或剥, 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剂:状:伴有头痛,腹痛,产伤,头颅外伤,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复习整理:第十三节痫病
第十三节痫病痫病-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
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病证,亦称“癫癎”,俗称“羊癎风”。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痰闭阻证涤痰熄风、开窍定定丸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方歌一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方歌二《医学心悟》定痫丸,天麻胆星贝夏陈,远茯丹麦僵蚕蝎,琥珀菖朱草姜沥。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涤痰汤:涤痰温胆参菖星(人参、菖蒲、胆南星)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4心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六君子汤:四君子+陈皮、半夏。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左归丸:方歌一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方歌二狗兔归了山,牛鱼陆地迁(枸杞子、菟丝子、龟胶、山药,牛膝、山萸肉、鹿角胶、地黄)天王补心丹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砂味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三参:人、丹、玄。
中医内科--痫病详解
辨证论治
发作期
阳痫(风、火、痰) 症状:典型发作症状,面色潮红,舌质红,舌苔 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平素心烦急躁,口 苦咽干便秘尿黄。 治法:①开窍醒神,②清热化痰、熄风定痫。 方药:
①终止发作:针刺、按压人中、合谷、太冲、涌泉。 黄连解毒汤合定痫汤加减 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大黄、胆南星、浙贝母 半夏、茯苓、陈皮、天麻、钩藤、石菖蒲、琥珀粉 全蝎粉、瓜蒌。
痫 病
[概念]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癫 痫”、“羊角风” 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致。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 倒,昏不知人,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 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醒后一如常人。
〔认识发展〕
《内经》:病名、病位、病因、症状
《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巅疾者,… 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 惊,气上而不下,…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肝肾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亢盛,遇情志失 调,阳亢化风,风阳挟痰,上蒙清窍。
·饮食不洁:脾胃受损,痰湿内生,积痰内伏—感触
诱因—积痰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气血瘀滞—元 神失养失控。
诊断要点
发作时表现: 大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口吐涎沫,或有叫吼声,醒后一如常人。 小发作:突然失神,呆若木鸡,面色苍白,或两目凝 视,短时间即醒,恢复正常。 发病特点:反复发作,发无定时,发作时间长短不等,一 般在数秒至数分钟,典型大发作一般持续5~10分钟少数 可达数小时以上,醒后对发作过程全然不知。 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胸闷、叹息等。
传统方药临床应用研究
从风痰论治 熄风定痫,豁痰开窍 五痫神应丸、白金丸、定痫丸、温胆汤、涤痰 汤、磁朱丸
中医内科学(痫病)-试卷1
中医内科学(痫病)-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的医家是(分数:2.00)A.李暠B.张子和C.王清任√D.张仲景E.朱丹溪解析:2.痫病的病理因素以何为主(分数:2.00)A.风B.寒C.火D.痰√E.瘀血解析:3.导致痫病的痰,中医称为(分数:2.00)A.寒痰B.热痰C.老痰D.顽痰√E.流痰解析:4.痫证的发生以下列哪项最为重要(分数:2.00)A.脏腑失调B.气机逆乱C.气滞血瘀D.痰邪作祟√E.风阳内动解析:5.痫病主责之于何脏(分数:2.00)A.心、肝√B.心、肾C.心、脾D.肝、肾E.肝、牌解析:6.癫痫相当于中医的痫病,其病位在(分数:2.00)A.肺、肾B.心、肾C.脑、心√D.肝、胃E.脾、肾解析:解析:其病位在心脑,肝脾肾的损伤是痫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风阳痰浊,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是造成痫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
若久发不愈,脏腑愈虚,痰浊愈深,而成顽痰。
7.下列哪项不是癫痫的病因病机(分数:2.00)A.情志失调B.饮食不节C.先天因素D.脑部外伤E.外感六淫√解析:解析:外感六淫是诱因。
8.痫病的病机特点是脏腑亏虚为本,邪实为标,标实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风邪B.火邪C.痰浊√D.瘀血E.肝阳解析:9.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对发作情况不知,并反复发作者多为何病(分数:2.00)A.厥证B.郁证C.痴呆D.痫病√E.痉病解析:二、 A2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0.患者,男,45岁。
痫证反复发作,发则突然昏仆,四肢抽动,口吐涎沫,声声尖叫,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中医辨证当为(分数:2.00)A.痰浊内阻B.气机逆乱C.肝风扰动D.风痰闭阻√E.气滞血瘀解析:11.患者,男,34岁。
因脑部外伤诱发成疾,头晕健忘,时发头痛,常有一时性神志丧失,伴有四肢抽动,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中医内科学——痫证
宁心安神。
分证论治
1.风痰闭阻证
主症: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兼症:痫病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
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 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舌象:舌质红,苔白腻, 脉象:脉多弦滑有力。
旋覆花化痰降浊; 便溏者,加焦米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泻; 夜游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铁落等镇心安神。
心肾亏虚证,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补益心血; 心中烦热者,加焦山栀、莲子心清心除烦; 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当归、火麻仁以养阴润肠通便。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 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阳性表
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
南星、木香、积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当归。
3.瘀阻脑络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 兼症: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
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遗症等。或先天脑发 育不全, 舌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 脉象:脉涩,或弦。
窍。 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
中医痫病名词解释
中医痫病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中医里的痫病!痫病啊,就好比是大脑里的一场暴风雨!你想想,那大脑本来好好地运转着,突然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出现了异常的放电,这可不就乱套了嘛!
痫病发作的时候,那场景可真是吓人啊!有的人会突然倒地,浑身抽搐,嘴里还吐着白沫,就跟触电了似的,这难道不可怕吗?比如说隔壁村的二狗子,有一次就突然在地里犯了痫病,把一起干活的人都吓得够呛!
中医把痫病的原因归结为好多方面呢!有可能是先天的因素,就好像一颗种子从一开始就带着点小毛病。
也有可能是后天的,比如脑袋受过伤,或者情志不舒,整天郁郁寡欢的,这痫病不就容易找上门了嘛!这不就跟那车子一样,平时不好好保养,时间久了就容易出毛病呀!
那得了痫病咋办呢?中医可有不少办法呢!有中药调理,就像给身体来一场温和的滋润。
还有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帮助恢复平衡。
而且中医还特别强调日常的调养,要心情舒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这多重要啊!就像你每天得吃好睡好一样。
我觉得啊,中医对于痫病的认识和治疗真的很有一套!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把痫病给治好,但能从根本上去调理,让痫病发作得没那么频繁,没那么严重。
这难道不是很有意义吗?咱可不能小瞧了咱老祖宗
留下来的这些智慧呀!所以啊,要是身边有人得了痫病,咱可别一味地只知道找西医,也可以试试中医的办法呀!。
中医内科学_刘刚_第14章痫病
(二)厥证与痫病
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 厥证除见突然仆倒、 昏不知人主症外, 还有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 四肢厥冷,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 之见症 。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情轻重 1.辨病情轻重 (1)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 )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 (2)间隔时间久则病轻,短暂则病重。 )间隔时间久则病轻,短暂则病重。 2.辨症候虚实 2.辨症候虚实 痫病之风痰闭阻、痰火扰神属实, 痫病之风痰闭阻、痰火扰神属实,而心 脾两虚、肝肾阴虚属虚。 脾两虚、肝肾阴虚属虚。发作期多实或实中 挟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挟实。 挟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挟实。阳痫发作多 阴痫发作多虚。 实,阴痫发作多虚。
发作期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休止期
1.痰火扰神 1.痰火扰神
审证要点: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 审证要点:急躁易怒,心烦失眠, 口苦咽干,便秘溲黄。 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 治法: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治法: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方药:当归龙荟丸。 方药:当归龙荟丸。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休止期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分证论治
1.阳痫 1.阳痫
审证要点:癫痫主症+面色潮红,舌质红, 审证要点:癫痫主症+面色潮红,舌质红, 苔多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苔多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 方药: or黄连解毒 方药:针刺 +清开灵注射液 or黄连解毒 or定痈丸 汤 or定痈丸 。
六、预防与调护
1.控制诱因是防止发作的重要措施 。 控制诱因是防止发作的重要措施 2.避免劳欲过度 。 避免劳欲过度 3.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 4.保持心情舒畅 4.保持心情舒畅 。
《中医内科学》_第八节癫病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八节癫病_中医世家癫病是由于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导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或阴阳失调,精神失常,临床表现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
青壮年多见,近年来少年发病者有增加趋势。
早在《内经》即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的描述。
如《灵枢·癫狂》有“得之忧饥”、“大怒”、“有所大喜”等记载,明确了情志因素致病。
对其症状的描述说:“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
为了观察病情变化,首创“治癫疾者常与之居”的护理方法,至今也有实际意义。
《素问·脉解》又说:“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指出了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而发生癫病、狂病。
《难经·二十难》提出了“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使癫病与狂病相鉴别,但直至金元时期,癫、狂、痫同时并称,混而不清。
到了明代,王肯堂始将其详细分辨,《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说:“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疯抽掣,目上视,或口眼喁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为后世辨证治疗提示了正确方向。
《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从而开创了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病及狂病的先河。
西医学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1.情志所伤心藏神,主神志,肝藏魂,主疏泄。
若恼怒郁愤,则心气不平,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扰动心神而成;或肝郁不解,木气太过,克伐脾土,水渎失职,痰湿内生,或肝郁化火,则痰火逆乱,心神被扰而成;若暴怒不止,则气机痹阻。
血行滞涩,日久为瘀,或瘀痰互结,瘀阻升降之机,终由阴阳失司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痫病
细目一:概述
一、痫病的概念及源流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为特征。
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痫病首见于《内经》,不仅提出“胎病”、“癫疾”的病名,并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对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前人已有确切的描述。
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癫狂候》指出:“癫者,卒发仆也,吐涎沫,口,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
”
宋金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朱丹溪《丹溪心法·痫》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二、痫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的癫痫,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痫病的常见病因
先天遗传、七情失调,以及惊恐、饮食失调、脑部外伤、六淫所干、他病之后。
二、痫病总的病机及痰邪在发病中的意义及转化
痫病与五脏均有关联,但主要责之于心。
基本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
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本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
三、痫病发生的病机关键及主要病机特点
痫病以心脑神机失养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
其中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胜,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
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发病初期,多以风痰闭阻,或痰火炽盛,以实证为主;日久不愈,损伤正气,表现虚实夹杂。
细目三:诊断
痫病的诊断要点
1.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2.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腹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
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
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一慢波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痫病发作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发作程度在辨证时的意义
判断本病之轻重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持续时间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
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二、痫病发作期与间歇期的治疗原则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风痰闭阻、痰火扰神、瘀阻脑络、心脾两虚和心肾亏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风痰闭阻证
主症: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痫病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代表方:定痫丸加减。
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石菖蒲、琥珀、茯神、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参。
2.痰火扰神证
主症: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
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积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当归。
3.瘀阻脑络证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遗症等。
或先天脑发育不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地龙、僵蚕、全蝎。
4.心脾两虚证
主症:反复发痫,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代表方: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当归、丹参、生地、天冬、麦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
5.心肾亏虚证
主症: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代表方: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川牛膝、生牡蛎、鳖甲。
四、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风痰闭阻证,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珍珠母重镇安神。
痰火扰神证,有肝火动风之势者,加天麻、石决明、钩藤、地龙、全蝎,以平肝熄风。
瘀阻脑络证,痰涎偏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竹茹。
心脾两虚证,痰浊盛而恶心呕吐痰涎者,加胆南星、姜竹茹、瓜蒌、石菖蒲、旋覆花化痰降浊;便溏者,加焦米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泻;夜游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铁落等镇心安神。
心肾亏虚证,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补益心血;心中烦热者,加焦山栀、莲子心清心除烦;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当归、火麻仁以养阴润肠通便。
细目五:预防、转归和预后
一、痫病的预防
加强孕妇保健,避免胎气受损;加强护理,预防意外;加强休止期治疗,预防再发;注意调补。
二、痫病的转归及预后
痫病的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强弱、正气盛衰与感邪轻重。
本病证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一般较长,少则一、两年,多数患者终身难愈。
体质强、正气尚足的患者,如治疗恰当,痈发后再予以调理,可控制发作,但难以根治;体质较弱,正气不足,痰浊沉痼者。
往往迁延日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若反复频繁发作,少数年幼患者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出现智力减退,甚至成为痴呆。
或因发作期痰涎壅盛、痰阻气道,易造成痰阻窒息等危证,必须及时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