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参考)

合集下载

汉江临眺王维

汉江临眺王维

汉江临眺王维年代: 唐作者: 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没有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不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直奔,荆门九派通在”,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来汉江雄浑壮丽的景色,做为画幅的背景。

泛舟江上,纵目远望,指着莽莽佐里亚涅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流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滚滚汉江进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集合流。

诗虽未代普雷汉江,但足已并使人想象至汉江横躺楚塞而直奔“三湘”、通在“九派”的茫茫水势。

诗人将不容目睹之景,不予概写总述,交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图形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聚拢,写下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沉前浦,波澜动远空。

”这里,诗人笔法妩媚流动。

明明就是乘著之舟上下波动,听说就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就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听说成天空也为之德帕伦出来。

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图形了雄浑水势。

“沉”、“颤抖”两个动词越下极妙,并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王维创作的五律。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表达了诗⼈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政长官的功绩之意,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有⽆中。

郡⾢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留醉与⼭翁。

【译⽂】 汉江流经楚塞⼜折⼊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缥缈若有若⽆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浮动,⽔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翁。

【注释】 汉江:即汉⽔,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流⼊长江。

诗题在元代⽅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分为⼆(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的⽆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个个都像在眼前的⽔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指汉⽔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名,荆门⼭,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流,长江⾄浔阳分为九⽀。

这⾥指江西九江。

郡⾢:指汉⽔两岸的城镇。

浦:⽔边。

好风⽇:⼀作“风⽇好”,风景天⽓好。

⼭翁:⼀作“⼭公”,指⼭简,晋代⽵林七贤之⼀⼭涛的幼⼦,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这⾥借指襄阳地⽅官。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诗的⼒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形肖,⼀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作为画幅的背景。

王维《汉江临泛》原文及赏析

王维《汉江临泛》原文及赏析

王维《汉江临泛》原文及赏析《汉江临泛》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汉江临泛》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象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要与山翁共醉于此。

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赏析王维《汉江临眺》

赏析王维《汉江临眺》

赏析王维《汉江临眺》此诗又作《汉江临泛》,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途经襄阳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此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风格。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

湖北、湖南等地旧属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门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以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整个画面气韵生动。

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则是作者将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

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

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

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汉江临眺赏析

汉江临眺赏析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1.汉江:即汉水。

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

临眺:登高望远。

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2.楚塞:指襄阳一带的汉水,因其在古楚国之北境,故称楚塞。

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又称三湘。

此当泛指洞庭湖南北诸流域。

3.荆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

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纹,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

此二山,楚之西塞也。

"今湖北省荆门县城即在江南岸边,县南有荆门山,与北岸之虎牙山隔岸相对。

九派:《文选》郭璞《江赋》:"流九派乎寻阳"。

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

"这两句写江汉相通之广,南连三湘,西通荆门,东达九江。

4.“江流”句:极言汉江的浩淼。

5.“山色”句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6.郡邑两句:言水势浩瀚,波澜动荡,使人觉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游浮动起来,远处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荡。

7.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

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译文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解说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

开元二十八年(740),40岁的王维调知南选,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经襄阳时作此。

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象的佳作。

《瀛奎律髓》:"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犹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

《汉江临眺》赏析

《汉江临眺》赏析

《汉江临眺》赏析《汉江临眺》赏析【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出处】唐·王维《汉江临眺》。

【翻译】江水浩荡,好像一直流到天地之外;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在似有似无之中。

先写江水之流长邈远,再以苍茫山色烘托江势的浩翰空阔。

以淡墨素描,绘出伟丽新奇之境,以气韵生动取胜,因之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谓:“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江流滔滔远去,山色迷蒙隐约的景致。

[例]长江水在太阳下一练亮白,毫不客气的向远处延伸去,一直到了和天相交的地方。

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再向远处望了一眼,看见朦胧的一些小山的淡青的影子,贴在天的一角,似乎一场薄雾就能挡住。

(秃笔《双桥明月》)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王右丞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一:“佳句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等,皆语语天成。

”【全诗】《汉江临眺》[唐]·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二句谓汉江流入长江后流域之广。

北至楚塞,南接三湘,西起荆门,东达九江。

楚塞:楚国边界。

战国时汉水西北部属楚国北部边疆。

三湘: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

战国时三湘属楚国南部。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枝城县西北长江南岸。

《水经注· 江水》:“江水东历荆门、虎牙之间。

荆门山在南,上合下开,其状似门。

虎牙山在北。

此二山,楚之西塞也。

”九派:九条支流。

古代长江流到浔阳(今江西九江)分为九派。

②四句意谓江水浩荡无边似乎流出天地之外,遥望远山亦若有若无,郡邑似乎浮在前边水面上,翻滚的波涛似乎使远方的天空也在摇动。

③二句意谓襄阳风光很好,愿与山简一起留在此地畅饮酣醉。

风日:风景。

山翁:指晋朝山简,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常在习家池畔豪饮,每次大醉而归。

《汉江临眺》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楚国的边塞连接着辽 阔的湘江,汉水西起荆 门,贯通长江的支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远望江水滔滔,好像奔流出天地 以外,山色若有若无朦朦胧胧。
波澜动远空。 郡邑浮前浦,
水势浩瀚,波澜动荡, 使人觉得眼前的城郭 好像都漂游浮动起来, 远处的天空似乎也在 动荡。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无论边塞诗、山水诗,无论律诗、绝 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边塞 诗多能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抒发将士 为保卫疆土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他的 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却没 有谢的晦涩堆砌的缺点,变化多采, 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描写了多种 多样的自然景色,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襄阳风和日丽,多 么美好,我真想 留下来,和山翁 同饮共醉。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承九派 山色有无中 承荆门
郡邑浮前浦 承山色 波澜动远空 承江流
汉江雄浑 壮阔
背景
水势浩瀚 山色微茫
沿江群邑(远望)
眼前波澜(近观)襄阳好风日Fra bibliotek所处位置
留醉与山翁
即景抒情(积极乐观)
诗人泛舟江上,极目远眺,只见莽莽古楚之 地上,从湖南方向奔涌而来的“三湘”水,与西 起荆门山,支流众多的汉江水汇合,波涛汹涌汇 入长江。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奔流到天地之外去了, 两岸的青山重重,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时隐时 现。一叶扁舟,随波飘摇,远处的城郭似在水面 上浮动,浪拍云天,天空也像摇动起来。
多美的一幅图画啊 !真想永住襄阳,与山翁 同饮共醉这壮丽浩渺的人间仙景中!

王维:汉江临眺1

王维:汉江临眺1

汉江临眺作者:[唐]王维打印楚塞三湘2接,荆门九派3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4,波澜动远空。

襄阳5好风日,留醉与山翁6。

注释:1汉江:又称汉水,即汉江,源出今陕西宁强,东流湖北,经襄阳南流,在武汉入长江,是长江最大支流。

临眺:登高望远。

2楚寒:楚国的边塞,这里泛指江汉一带。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总称三湘。

湘水在发源地与漓水合流叫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叫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叫蒸湘。

3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

唐时多称荆州为荆门。

九派:泛指长江在湖南、江西一带的支流。

派,水的支流。

4郡邑:郡邑府县,这里指襄阳。

浦(p□):水边。

5襄阳:古地名,在襄水(今南渠)之北,古时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有襄阳之称,今属湖北襄阳。

6山翁:西晋山简,“竹林七贤”之一山涛之子。

山简曾镇守襄阳,好酒,每饮必醉。

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赏析:此诗临汉江而远眺,于烟波浩渺中独见清澈澄明,气象阔大而有馀味。

首二句直如解注《水经》,交待汉江地势与水情,浩然广大之气势已从笔端流注。

次联将实景写得飘渺传神,直入虚白之境。

尤其第四句有杳然世外之风致,后人纷纷效仿引用。

如权德舆《晚渡扬子江诗》:“远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

”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傕住》:“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颈联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戋写水势浩大,水波荡漾。

“襄阳风日好”总括上六句,转写自己愿与襄阳人同醉,更加反衬汉江临眺之美。

全诗气象涵蓄,浑茫无际,足可媲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汉江临眺》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汉江临眺》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汉江临眺》原文译文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1.汉江:即汉水。

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

临眺:登高望远。

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2.楚塞:指襄阳一带的汉水,因其在古楚国之北境,故称楚塞。

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又称三湘。

此当泛指洞庭湖南北诸流域。

3.荆门:《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

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纹,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

此二山,楚之西塞也。

"今湖北省荆门县城即在江南岸边,县南有荆门山,与北岸之虎牙山隔岸相对。

九派:《文选》郭璞《江赋》:"流九派乎寻阳"。

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

"这两句写江汉相通之广,南连三湘,西通荆门,东达九江。

4.“江流”句:极言汉江的浩淼。

5.“山色”句写在江边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6.郡邑两句:言水势浩瀚,波澜动荡,使人觉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游浮动起来,远处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荡。

7.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

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汉江临眺》原文、译文及赏析

《汉江临眺》原文、译文及赏析

《汉江临眺》原文、译文及赏析《汉江临眺》原文、译文及赏析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江临眺》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江临眺》原文:王维〔唐代〕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汉江临眺》赏析: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

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4分)答案:(1)(2分)颔联描绘出汉江流长邈远,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意境优美,景色壮丽清新。

(2)(4分)“浮”和“动”。

(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浮”“动”以夸张笔触,奇妙想象写出了汉江波涛澎湃撼动人心的奇丽景观。

(3分)(3)(4分)诗前三联将汉江优美壮丽清新之景描摹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襄阳水光山色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自然流露出对襄阳的留恋,情绪积极乐观,让人回味无穷。

(情感2分,分析2分;只写出情感没有分析2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

(3分)(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分)(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试作赏析。

(6分)答案:(1)(3分)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状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等(任意填对其中二类即可),这首诗属边塞征战诗。

(每空1分)(2)(3分)理由: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可理解为是写塞上梅花在风中盛开,一夜间,梅花的花瓣便散落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1分)而“梅花落”又是一支笛子曲,因此,又可将这两句的意思理解为风将笛子吹奏《梅花落》的声音吹送到了关山的每一个角落。

汉江临眺全诗翻译赏析

汉江临眺全诗翻译赏析

汉江临眺全诗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汉江临眺全诗翻译赏析汉江临眺王维,字摩诘,河东人。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汉江临眺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汉江临眺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汉江临眺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本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

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了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

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

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王维《汉江临眺》诗作赏析

王维《汉江临眺》诗作赏析

王维《汉江临眺》诗作赏析王维《汉江临眺》诗作赏析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中心: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翻译: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简析: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字词解释: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

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

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

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

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总称三湘;一说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

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天,是他风华毕显的日子。王维应手挥 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公主问王维:“此曲何名?”王维起 身回答:“郁轮袍。”公主听了,极口称赞。 岐王又言:“此生不仅精通音律,擅奏琵琶, 而且就文章而言,恐当世也无人能及。”公主向 王维索要诗稿,王维将事先抄录好的诗卷奉上。 公主惊其才华,命人请他入室更衣,再排宴席, 请他入首座。席间,公主冷眼旁观,益发觉得王 维举止得体,风度端凝,更兼风流儒雅,谈吐清 新,心中暗自称许。那年科举,王维很顺利地鳌 头独占,夺得第一名。
再见!
维,无论诗文还是人品,都是值得书写的。他是一个可以
和李杜比肩,盛唐般华丽深远的男人。 虽然年轻时也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的豪兴,王维骨
子里仍是清和冲淡的底子,好佛,有禅心。诗的成就很高,
五言律诗尤其写得满目清华,被后世人苦学不止。他的人 好似谦谦君子兰花,花开一树,满院芳菲,就连走后门,
也走得格外风雅。
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
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
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这就是中
华腹地的山水名城——湖北襄阳。
——金庸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描绘画面
2、思考探究,鉴赏文本 3、知人论世,探究情感
春风得意,亦历忧患,富不易其心,难不夺
其志,这样的男人,惯来符合中国人标准。对男 人而言,可以是精神上的典范;对女人而言,则 是梦中的才郎了。诗画双绝,音乐奇才,翩翩公 子,俗世丈夫,王维之所以是王维,在于他的不
可替代,绝世难寻。男子,才子,公子,君子。
世可集四者于一身者,虽然不多,王维一定是一 个。
知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 论世 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 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 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 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 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 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 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 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思考探究
问: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中,“浮”和 “动”两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 在本诗中,“浮”和“动”都为浮动的 意思,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 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 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 运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探究苏东坡说王维的诗歌是诗中有画。
《汉江临眺》是怎样具有画的味道的。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白描 白描 以动衬静 渲染 山水壮美之景 总写楚地壮美风景
视野开阔,山色秀美
用典
归隐之志
和人吵架了,赌气了,冷战着。院子里花开了,落
到眼底,就想起王维的两句诗:“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 言。”突然这样矫情,自己想了觉得别扭。转念一想,既 然想到王维,干脆再写一篇。前面除了在《红豆》里提到 王维,对这个盛唐杰出的诗人并没有过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 画幅的背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 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 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 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 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墨的油画和色彩秾 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我们现在知道,夺人之妻为己有的抢夺式婚姻,属
于人类早期婚姻史上常见的现象,在春秋战国时屡见不 鲜。后世那些哄嚷“女人误国”的卫道君子,都属于站 着说话不腰疼,呶呶哓哓,不值一提。 而在千年以前的唐朝,王维就能够将心比心,理解 身处离乱年代的女子的坎坷和唏嘘,却煞是不容易。怪 不得他的夫人死后,王维一直不娶,晚年专心礼佛,恬 淡余生。在他之前之后,前后左右,都是三妻四妾不死 不休的男子。而王维,不论对感情的珍视,还是对女人 的理解,都超越了那个时代。这个男人,不止可以在林 间松下为你抚琴,明月清溪下陪你散步,更可以在寒夜 里握住你的手替你蓄暖,是在你死后,还会对你念念不 忘的那个人。
开元二十八年(740),40岁的王维 调知南 选, 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选补使,途 经襄阳时作此诗。 诗的前六句写临流远眺的景观和感受,既是写实, 又充满想象,气象恢宏阔大,是历代文人写江汉景 象的佳作。 《瀛奎律髓》:"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 而前联犹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 《唐诗成法》:"前六雄俊阔大,甚难收拾, 却以'好风日'三字结之,笔力千钧。"
初读感知,描绘画面
连接着楚国的边塞和辽阔的湘江,西起 荆门,贯通长江的支流。 远望江水滔滔,好像奔流出天地以外, 山色若有若无朦朦胧胧。 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澜汹涌又如 同摇动着远远的天空。 襄阳风和日丽,多么美好,我真想留下 来,和山翁同饮共醉。
思考探究
问:说说诗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出了景 物怎样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