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古福利经济学共49页文档
福利经济学
dY dX
dF dX
dF
随X增加,用于X的F增加,dX 递减,而用于Y的 dF
F递减,dY 递增。所以,MRT递增。 dF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条件:MRT=RCS • 证明:
若MRTXY RCSXY, 假设:MRT 3,即:减少1单位X,可以生产3单位Y。 RCS 1,即:单位X和单位Y的效用相等。 因此,消费者可以减少1单位X的消费,而增加1单位Y 的消费,其效用不变。此时生产者减少1单位X的产量, 可以生产3单位Y。存在帕累托改进。
者等产量线的切点。 Kc
Kd
C1
注2,只有契约曲线上是
帕累托最优的。
注3,帕累托最优条件: Oc MRTc=MRTd
D3
D2
D1
Lc
埃奇 渥斯盒状图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交换时最优,生产时最优,以及生产和 交换同时达到最优。
•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契约曲线上最优 产出的集合。
•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Y
MRTXY Y MCX X MCY
完全竞争时,PX MCX,PY MCY
MRTXY Y MCX PX MRSXY X MCY PY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交换、生 产以及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 由伯格森、萨缪尔森等提出,以解决帕累托最优点 的选择问题。
• 兰格的“尝试法”: • 用计划来替代市场的可能性:
第九节 结束语
• 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价值判断
• 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性:福利经济学的 三大目标1)最大选择自由,2)最大效 率,3)最公平的分配。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以法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基础,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发展的学说。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策调控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首先对市场经济的失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指出,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运行,但自由竞争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存在着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市场失灵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庇古认为国家应该通过干预经济,推行积极的福利政策,来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庇古进一步提出了“庇古第二定律”,将资源再分配问题引入福利经济学的讨论范围中。
根据这个定律,庇古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和福利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再分配,以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水平。
他认为,通过重税富人和高收入者,然后将这些资源投入到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中,可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在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中,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主张政府应该扮演调节者和修正者的角色,通过实施税收政策、社保制度和公共服务等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他还提出了“能力付费”的理念,即个体的付出和享受应该相匹配。
此外,庇古还强调了教育和健康等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福利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提供普及的教育和医疗保健,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实现自身的潜力。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国家在他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实施各种福利政策,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缩小了贫富差距。
比如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就是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建立起了高福利、高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模式。
然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挑战。
有人认为,庇古主张的大规模福利政策会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和懒惰行为的产生。
此外,福利政策的实施也需要具备条件,包括充足的经费和有效的管理体制。
总的来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政府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
庇古的_福利经济学_及其学术影响
第10卷第5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l110No15 2008年10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Oct12008中图分类号:F06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150(2008)0520089208庇古的5福利经济学6及其学术影响¹[美]纳哈德#埃斯兰贝格何玉长,汪晨编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5福利经济学6的作者亚瑟#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年生于英国怀特岛,年轻时在剑桥大学成为马歇尔(Alfr ewd Mar shall)的学生。
1900年受聘于剑桥大学,30岁时成为剑桥政治经济学首席教授。
庇古作为政治经济学教授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是5财富与福利6 (1912),其后陆续出版了5失业6(1913)、5福利经济学6(1920)、5工业波动6(1927)、5公共财政研究6(1928)和5就业与均衡6(1941)。
庇古毕生精力都在建造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5福利经济学6使福利经济学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它源于庇古1912年出版的5财富与福利6。
该书深受西奇维克管理主义和马歇尔边沁主义的影响。
5福利经济学61920年首次出版,连续修订于1932年出到第四版。
1952年他将这本书保持原样出版。
2001年再版福利经济学已经是他身后快半个世纪的事了。
一、5福利经济学6理论框架11福利和国民所得庇古在第一篇定义了财富的概念,区分了经济和社会总福利,确立了福利框架和特征。
庇古认为福利和利益是同一性质的(Pigou,1912,p13),但他认为福利也是意识形态,当然庇古将其分析局限于经济福利。
经济福利有一个/客观的配对物0,即国民所得。
福利有高低程度之分(Pigou,1932,p110)。
大多情况下,经济福利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发展使得作为总体福利一部分的经济福利提高并不能直接用金钱衡量,比如拉长平均工作日,对于工人生活质量和非经济福利是有害的。
福利经济学沿革-42页PPT资料
第三,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第三,确立了外部性理论。在继承了马歇尔的“外部 经济”概念之后,庇古首次对外部性问题作了系统的 研究。
“没有一个不可见的手可以赖以由个别的部分处理以 产生全体的良好安排。因此必须有一具有广泛权力的 机构,能干预并处理有关美好空气与阳光等集体问题, 如同其处理煤气、自来水等集体问题一样。”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社会福利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购买的商 品和所提供的要素和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帕氏的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 件仅是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收 入分配政策条件下有可能存在许多种最大的福利,而不是仅有一个“最 大福利”;这样,要达到“最大福利”,就必须满足其充分条件即收入 分配的合理化。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这样来表示:
第二,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标准。
第二,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庇古认为,要增加社会福 利,就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因为,一个人手 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其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 则相反。但市场机制对收入均等化无能为力, 国家应通过征收累进税的办法把富人的一部分 钱收来举办社会福利事业,让低收入者享用, 缩小贫富差距,以增大社会福利。当所有人的 收入均等从而使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社会 经济福利就会达到最大化。
庇古至少作出了如下三个重要 贡献:
庇古至少作出了如下三个重要贡献:
第一,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庇古运用 边际分析的方法对市场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 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是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 净产品相等,亦即说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边际 社会净产品相等。市场作用就是通过自由竞争 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自由转移来实现上述的诸条 件,从而使经济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达到 最优。
经济伦理视角下庇古福利经济理论研究
经济伦理视角下庇古福利经济理论研究本文将庇古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探究了其建立在古典经济学和功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福利学说的理论渊源和内涵,指出了庇古经济伦理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时代进步性,同时也分析了其福利经济伦理思想的缺陷和不足,肯定了其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庇古经济伦理福利经济公平观阿瑟•塞希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是英国20世纪初继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最伟大的代表人物。
他于1912年出版《财富与福利》一书,1920年,该书再版并更名为《福利经济学》,此著作第一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庇古由此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经济学说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讨论经济福利方面的有关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
从庇古的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一书的理论体系上看,他较之前辈经济学家如马歇尔,对经济公平和国民所得分配的合理性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的学说“表达了对穷人的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希望经济学能够引导社会进步”。
庇古所阐述的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作为思想基础,主要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伦理传统和效用主义。
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到,福利经济学同西方的伦理哲学有着直接的理论渊源。
庇古福利经济思想的伦理内涵(一)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观在庇古以前的古典经济学中,斯密的经济理论被称为“财富”经济学,因为他的《国富论》研究的是国民财富而不是国民福利;杰文斯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尝试着将经济学视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看,庇古提出的“福利”一词较之杰文斯提出的“快乐”一词,其伦理意义更加深刻。
庇古指出,福利是项范围非常广泛的事物,是一种意识状态。
而在社会生活中,一项可用的测量工具是货币。
在他看来,要增加经济福利,就要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民产品的数量,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福利经济学
(一)20世纪20年代旧福利经济学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效用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旧福利经济学有如下要点:•2、指出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两个不同概念。
•3、确立了外部性理论,认为外部性是指边际社会净产品和边际私人净产品不一致。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②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③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二)20世纪30—40年代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要点:1、以帕累托提出的序数效用论为基础。
即认为个人效用只可以测出强弱,排出第一、第二的顺序。
2、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
3、创建社会福利函数,指出帕累托最优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达到“最大福利”,还必须满足其他充分条件,即收入分配合理性。
4、提出社会补偿原则,认为社会政策变动后必然导致社会成员有的受益,有的受到损害,而社会福利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就是要看受益的人得到的益处能不能弥补补偿受到损害的人以后还有部分剩余。
•(一)帕累托改进含义: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二)帕累托改进的三种情况:•(1)全体社会成员福利都有所改善,此时改革最理想,是可取的。
•(2)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其他人福利并未减少,是可取的。
•(3)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同时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影响,此时改革是否可取,难以确定。
•帕累托改进的两种类型:•一是社会政策变革有利于福利水平较高者而不利于福利水平较低者我们叫做效率式改进(EI);•二是社会政策变革有利于福利水平较低者而不利于福利水平较高者我们叫做罗尔斯改进(RI)。
•名词(一)帕累托最优含义: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庇古福利经济学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
理论基础
主要思想
补充内容: 庇古税
理论基础
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 边沁认为,个人是自身利益的最好的
判断者,人们的理性生活是寻求快乐, 同时避免痛苦。如果每个人都能自由地 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必然会实现公共利 益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基数效应论
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 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 (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 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 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1.分析方法——边际产值分析法 为了考察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庇古采用了边际产值 分析法,用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的关 系来说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2.实现资源最优配制的条件 1)每一单位的资本在任何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
值”和“边际私人纯产值”相等。 2)一单位资本在任何生产部门的边际社会纯产值均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小组成员:
讲解框架
庇古简介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
理论基础 思想内容
庇古的主要贡献 学术界对庇古思想的反应 相关问题探讨
庇古简介
庇古简介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 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 要代表之一。
庇古师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歇尔的继 承人。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庇古从第一个基本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 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出发,提出社会生产资源最优 配置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加经济福利就要增加国 民收入,而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 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 中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第二章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2010年版)
思考练习题:
以采煤为例,说明内部经济 和不经济、外部经济和不经济。
第三节 收入的转移
一、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提出 “在福利经济学中有两个命题,粗浅地说,即 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增加,会 使满足增大;第二,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穷 人会使满足增大。” 这两种情况之中,如果 一种情况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而另一种情况 没有发生不利的改变,那就能够认为经济福利 增加了。
第二章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说,是对马歇尔经济学 说的进一步发挥。是以功利主义和马歇尔的边 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来讨 论经济福利的含义以及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途 径,并提出一系列经济政策。
第二章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基数效用和经济福利 第二节 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三节 收入的转移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分析法
1、相关概念介绍 1)、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 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 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 2)、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满足 程度。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认为在一定时间 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 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 4)、边际效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该商品的边际效 用决定,如果边际效用大,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高, 反之,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
C
内部经济
AC
内部不经济
O
Q
内部经济和内部不经济
C
外部经济
LAC1 LAC2
外部不经济
O
Q
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附录:范围经济
福利经济学第二讲庇古的旧福利经济理论(赵怡)
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3时21分9秒
山西财经大学 赵怡
16
配出发,演绎出社会经济福利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通过边际私人纯产值的背离,说明社会
资源的最优配置。
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3时21分8秒
山西财经大学 赵怡
6
福利经济学
四、经济福利及其衡量方法
庇古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来提出经济福利的 衡量方法的。
下面举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基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来 计算消费者所获得的经济福利。
3.在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上,庇古认为个人福利就是他所 能得到的满足的总和,全社会的福利就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个人福利的增大就是全社会福利的增大。
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3时21分9秒
山西财经大学 赵怡
15
八、旧福利经济学的缺陷
福利经济学
1.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局限性。
2.福利、效用范畴的非客观性。
福利经济学
庇古认为:
这个条件就是:每一单位资本在任何用途中的 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值以及一单位资 本在任何部门的边际社会纯产值均相等。
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3时21分9秒
山西财经大学 赵怡
10
是什么原因使得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 产值不相等?
福利经济学
庇古认为:
主要是由于存在内部经济和内部不经济,外部 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以及资本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 权的分离。
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3时21分8秒
山西财经大学 赵怡
4
福利经济学
二、《福利经济学》概要
第一编 福利与国民分工 论述经济福利的有关概念,以及经济福利与国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福利经济学:是在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效用: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程度。
福利:个人生活的幸福满足程度。
如何理解个人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个人福利:一个人获得的满足,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可等同于“效用”。
社会福利: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
经济福利:在社会福利中。
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经济福利是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旧福利经济学: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理论要点:(1)以基数效用为基础,即认为人的效用可以具体量化,表示为某些物品消费或收入的函数,进而得出社会福利总量函数为个人福利之和,从而分析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指出福利经济学是分析经济福利的。
具体说来,庇古认为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国民收入的总量,二是个人收入分配的状况。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应是一方面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另一方面实现收入均等化。
(3)确立了外部性理论。
4、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为何会受到批评:5、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假设:(1)以帕累托提出的序数效用论为基础,即认为个人效用只可测出强弱,排出第一、第二等顺序,社会福利状态的最优是以每个人各自的状态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别人的条件下都不能再增进为标准。
社会福利改进是指任何社会成员的福利改进,但不能有其他成员的福利减少。
这一标准无法评价收入再分配问题。
(2)创建社会福利函数,指出帕累托最优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达到“最大福利”,还必须满足其充分条件,即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但又认为收入再分配的好坏是个道德问题,难有最终标准。
(3)提出社会补偿原则,认为社会政策变动后必然导致社会成员有的受益,有的受损,而社会福利总量是增进了还是减少了,取决于收益的人在补偿受损的人以后是否还有剩余。
庇古与_福利经济学_陈支农
,
低工 资 等 问题 对这 些 问题 的 探讨 既有 理 论
,
收 人 都 一 定 会 增 加 经济 福 利
,
”。
这里 所研究
分 析 又 有 政 策 建议
,
。
。
的 主 要 是后 一 种 情 况
,
。
庇 古 论述 了 劳 动 在 各 地 区 各 职 业 间 的 配 置 问题 他 认 为 即 使 各 类 劳 动 的 需 求 价 格 及
对 经 欢 法 资讯
2
0
1
年第 2 期
书
评
庇古 与 《 福 利经 济学 》
. 陈支农
阿瑟
・
塞西 尔
,
・
t hu r C l i 屁 古 (A r e c
p ig o
u
,
1 8 7 7 一 19 5 9 ) ,
。
英 国著 名 经济 学家 剑桥 学
。
,
(后 称 《 派 马 歇 尔 的 学 生 被视 为 剑 桥 学 派 正 统 人 物 及 主要 代 表 他 由 于 《 对 富与 福 利 》 福利 ) 一 书 而 被 西 方 经 济 学界 奉 为 福 利 经 济 学之 父 ” 成 为 福 利 经 济 学 的 创 始 人 屁 古 经 济 学》
,
的 角 度 探 讨 了 就 业 与 工 资这 两 个 相 关 的 问
题
。
行业 进行补贴
。
限制垄 断 保 护竞 争等 等
,
。
(四 )
(三 )
第
,
,
4
卷 详 细 讨论 了 国 民 收 入 分 配 与 经 济
,
第
3
卷 讨 论 国 民 收入 与 劳 动 的 关 系 ‘ 决
庇古与他的福利经济学
庇古与他的福利经济学摘要:《福利经济学》的作者亚瑟·庇古(Arthur Cecil Pigou) 1877 年生于英国怀特岛,年轻时在剑桥大学成为马歇尔(Alf rewd Mar shall) 的学生。
1900 年受聘于剑桥大学,30 岁时成为剑桥政治经济学首席教授。
庇古作为政治经济学教授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是《财富与福利》(1912) ,其后陆续出版了《失业》(1913) 、《福利经济学》(1920) 、《工业波动》(1927) 、《公共财政研究》(1928) 和《就业与均衡》(1941) 。
庇古毕生精力都在建造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福利经济学》使福利经济学成为一个研究领域,它源于庇古1912 年出版的《富与福利》。
该书深受西奇维克管理主义和马歇尔边沁主义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1920 年出版,连续修订于1932 年出到第四版。
1952 年他将这本书保持原样出版。
2001 年再版福利经济学已经是他身后快半个世纪的事了。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资源配置批判与贡献正文:卡莱尔宣称,求知欲是哲学的开端。
但经济学的起源则是出于对肮脏简陋的街道以及生命中的不快乐表示厌恶的社会热忱。
——A.C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庇古先生是一个长寿的人,他老人家活了82岁,在其一生中著作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其写作于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
说他这部著作前不得不先把这本《福利经济学》的写作背景提一下。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这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福利与国民收入
关于国民收入的思想:
庇古使用的是马歇尔给国民收入所下的定义,即: “一国的劳动和资本作用于它的自然资源时,每年 生产一定的纯商品总量,其中有的是物质的,有的 是非物质的,各种服务也包括在内”。这就是指扣 除折旧与中间产品消耗之后的国民生产净值。这种 净值大致与一国的货币收入相等。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福利与国民收入
关于福利概念的思想:
庇古指出:福利是一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 足,因此福利一词包括广泛的内容,诸如自由、公正、 安全、友谊、家庭幸福等等。一个社会的福利即是社 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总和。庇古认为含义广泛的福利是 难以研究的,也是难以计算的,因此他把研究的主题 局限于能够计量的那种福利,即与经济生活有关的福 利,也就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同货币尺度有关的那部分 社会福利,即经济福利。
相等 详解这种方法: ➢ 边际私人纯产值: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给投
资者带来的收入增量,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边际私 人纯产品(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增加的产品或劳务 数量)乘以价格。 ➢ 边际社会纯产值:是指社会因增加一个单位生产 要素投入而获得的纯收入,它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品 乘以价格。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1.分析方法——边际产值分析法 为了考察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庇古采用了边际产值 分析法,用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的关 系来说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2.实现资源最优配制的条件 1)每一单位的资本在任何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
值”和“边际私人纯产值”相等。 2)一单位资本在任何生产部门的边际社会纯产值均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福利与国民收入
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关系:
庇古指出“正是由于经济福利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货 币量相联系的那部分总福利,国民收入是可以用货币衡 量的那部分社会客现收入……所以,这两个概念,经济 福利和国民收入是对等的。”这样,就把对经济福利的 研究变为对国民收入的研究。庇古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 经济福利的尺度,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 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情况。因而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 利命题: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可 见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 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庇
古
理论基础
福
利
经
济
主要思想
学
思
想
补充内容: 庇古税
理论基础
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 边沁认为,个人是自身利益的最好的
判断者,人们的理性生活是寻求快乐, 同时避免痛苦。如果每个人都能自由地 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必然会实现公共利 益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基数效应论
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 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 (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 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 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庇古从第一个基本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 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出发,提出社会生产资源最优 配置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加经济福利就要增加国 民收入,而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 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 中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小组成员:
讲解框架
庇古简介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
理论基础 思想内容
庇古的主要贡献 学术界对庇古思想的反应 相关问题探讨
庇古简介
ou,1877-1959) 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 要代表之一。
庇古师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成为宣传马歇尔经济学说的一位学者。 他被认为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的继 承人。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 二者关系:如果把个人投资作为社会 投资的一份,边际社会纯产值=边际 私人纯产值+给社会带来的利益或损 失
如果在边际私人纯产值之外,社会还 得到了好处,则边际社会纯产值大于 边际私人纯产值;反之,如果在边际 私人纯产值之外,社会受了损失,则 边际社会纯产值小于边际私人纯产值。 如果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 值相等,则社会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 状态。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3.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庇古认为,当边际社会纯产品大于边际私人 纯产品时,国家应当通过补贴扩大生产;当 小于时,国家应当通过征税缩小生产;在完 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竞争与资源自由流动最 终会使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社会纯产值。但 是,在现实中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 产值往往并不相等,主要有以下原因:
他的著作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财 富与福利》、《福利经济学》、《产 业波动》、《失业论》、《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的比较》、《就业与均衡》 等。
庇古简介
其中,《福利经济学》是庇古最著名的 代表作。该书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 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它将资产阶级福 利经济学系统化,标志着其完整理论体 系的建立。它对福利经济学的解释一直 被视为“经典性”的。庇古也因此被称 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所创立的福 利经济学,相对于他以后的福利经济学 来说,被称之为旧福利经济学。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 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 位就是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即当消费者消费或购买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 连续增加的每单位物品锁提供的效用呈递减趋 势。
庇古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内容
福利与国民收入 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 国民收入与劳动的关系 收入分配均等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