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三分钟复习上节课重要知识点
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
由教师或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通过对失马、得马、伤人到避战
祸的关键内容的分析,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各种事物
学生结合课文及课见图片,总结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如果你是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学校、班级
姓名。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的《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思想内容。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可能还不够熟悉,如诸子百家的名称、代表人物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各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思想内容。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便于直观展示各家思想的特点。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明确各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3.作业设计:准备相应的作业,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引导学生关注各家思想的内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各家思想的内涵,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深入探讨百家争鸣的背景、发展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发展和影响,掌握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发展和影响;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发展和影响,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研究各家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4.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2.辅助材料:百家争鸣相关资料、案例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百家争鸣的发展和影响,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研究各家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1.老子简介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片2:1.孔子简介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

(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导致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引发学术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产生了一批学者,如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4)“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过渡语: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结束语:春秋时代的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战国时代,涌现了更多的思想流派,这些学说的代表思想家游说天下,并相互论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板书设计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
“仁”,贵君轻
荀子
战国
“礼治”
道家
老子
春秋
顺其自然,辩证法,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孟子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C)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教材图
片分析
孔子像:注意人物的形态,孔子手背向外相握,神情谦恭。他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在教育方面也有重要成就。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涉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认识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献、案例分析资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各家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从而提高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还相对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

2.难点:对各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激烈局面。

2.问题驱动法: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以便于教学展示。

2.教材:准备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3.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同时展示相关的古文文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家思想的基本观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2)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2)

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

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

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

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

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老子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知识模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自主阅读课本P36—38内容,完成第2题。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百家争鸣》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百家争鸣》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百家争鸣》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百家争鸣》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和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诸子百家的兴起和主要思想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复杂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思想家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兴趣,可以通过引入相关故事和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背景和代表人物,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基本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学派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开放包容的历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背景和代表人物,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基本思想。

2.难点:对不同学派思想的特点和影响的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分析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思想家的故事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学案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第一目孔子学习目标:1、通过本目学习,准确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作出的奉献。

2、通过学习孔子及其思想,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网络:孔子:名__________ 字_________ ___________时期_______人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位伟大的_____________家与_____________家1、核心是_____________,就是要______________,对人要有________对人要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别人。

思孔想2、政治思想〔孔子思想的延伸〕:主张统治者要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主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1、兴办私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贡献2、教学经历:孔子及其学说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训练: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理D.信3、以下语句出自?论语?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春秋无义战〞4、材料: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问题:想一想,孔子的这三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第二目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掌握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主要思想。

2、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学会分析历史问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资源: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尚显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历史实例来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加以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诸子百家的兴起、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诸子百家思想的内涵和区别,以及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历史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历史实例:教师准备相关历史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教师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古代思想家孔子、老子等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诸子百家的兴起和发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中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这一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等方面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百家争鸣的背景,从微观上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体会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观点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各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以及如何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各家思想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以各家代表人物为例,深入剖析其思想内涵。

4.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将古代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定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1)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2.本课重点、难点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等虽只是稍有知道,但非常感兴趣。

教师可就此调动学生收集资料、扮演角色的积极性。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头绪纷繁,涉及到百家争鸣众多的人物及其主张。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通过师生共同设计“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环节来达到目的。

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探讨案例,自评互判,从互动中解决问题。

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

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小卡片。

五、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将有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出现,我们先来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活动]“猜猜我是谁?”──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由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各个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各自的生平、主要事迹和主张。

例如:角色1:我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著名的教育家,我主张“仁”,以“德”教民,以“礼”治国,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有弟子三千,后人称我为“圣人”……角色2:我是孔子的学生,我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我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迁,我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学生讨论后作出判断并回答)设计意图:意在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凸现人物形象,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
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图表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准备]
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

[教学过程]
“无为而治”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
[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