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2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2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随文理解“懒洋洋”的意思,会用“懒洋洋”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爸爸和玲玲之间的对话,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4.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爸爸和玲玲之间的对话,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难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四、课时安排: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奔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
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强调“玲”的最后一笔千万不能掉。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2.学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引入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课文。
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要求:他要读对了,请你跟着读两遍;要是读错了,请你举手帮他读。
)2.师:孩子们,你们真厉害,一个比一个读得好!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学生汇报)3.师:是呀!看来有些事情并不像大家所看到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教师随机板书:坏事好事)(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课文中的坏事是什么?好事又是什么?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课文,用“——”画出坏事,用“~~”画出好事。
2.教师指名回答:坏事是什么?(麻烦事)(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⑴.谁愿意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⑵.玲玲为什么哭呢?(明天就要比赛了,自己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弄脏了。
这可怎么办呢?)⑶.如果你是玲玲,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很伤心,很着急。
)⑷.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在临睡前却弄脏了,怎么会不伤心呢?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句话,体会玲玲的伤心和着急。
(全班齐读)3.好事又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节《玲玲的画》课文内容,通过讲述主人公玲玲在一次绘画比赛中的心路历程,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懂得珍惜和努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玲玲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描写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小组讨论用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导入本课。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情感的方法。
a. 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玲玲参赛的初衷,体会她的期待。
b. 学习课文第二段,分析玲玲在画作被弄脏后的心情变化。
c. 学习课文第三段,讨论玲玲如何化解挫折,画出佳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面对挫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面对挫折的心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学会了面对挫折”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
2. 课后拓展:让学生收集关于面对挫折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2. 拓展延伸: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分析玲玲画画的经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细节。
2. 新课内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分析玲玲画画的经过。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
a. 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玲玲画画的过程是怎样的?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用所学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进行描述。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物品,运用所学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六、板书设计1. 文章表达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 描写方法:形状、颜色、质地、动态、静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幅画作,运用所学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描述画作的内容。
2. 答案示例:画作描绘了一片宁静的湖泊,湖水碧绿如玉,湖面波光粼粼。
湖边绿树成荫,倒映在湖面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美术作品,尝试用所学的表达顺序和描写方法进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着重讲述玲玲如何克服困难,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完成画作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查字典。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引出本节课内容。
2. 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15分钟)学生利用字典查找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分析玲玲如何克服困难,完成画作的过程。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玲玲克服困难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六、板书设计1. 课文《玲玲的画》2. 生字词:智慧、创造力、克服、困难、尝试3. 课文重点:玲玲如何克服困难,完成画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经历进行创作,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学情分析: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美。
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构建宽松、愉悦、自主的课堂氛围。
学习重点: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活动:活动一:一、复习上节课的字、词(出示课件:1-2).我会认字:玲详幅奖催叭脏筋我会认词:玲玲端详一幅画评奖催人叭的一下弄脏动脑筋活动二:激趣定标:(一)激趣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看看是怎样的画?画了什么?(板书课题:25 玲玲的画)(出示课件3-4)(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课件5)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活动三: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读课文,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
在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课件7-16)(满意-着急-(再到解决难题后的)喜悦。
)2、想一想:爸爸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而是对她说::“在这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出示课件17)(为了让她动脑筋)3、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出示课件18)4、说一说:(出示课件19)爸爸话中的坏事指的是(弄脏了的画),好事又指的是(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花狗,使她的画获得一等奖),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秘诀是(肯动脑筋)。
5、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生活中的好多事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开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
玲玲端详一幅评奖催促叭脏乱报纸另外及时懒虫并且糟糕肯定(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用彩笔画出来吧。
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品读赏析1、课件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预设:玲玲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课件出示:“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预设:一个“又”字说明了什么?已经不是一次了,说明爸爸对玲玲的疼爱;也从侧面说明玲玲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3、课件出示: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预设:玲玲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此时的玲玲,你会怎样?4、课件出示: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预设:“仔细地”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你觉得画什么合适?5、课件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玲玲满意地笑了。
预设: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玲玲会想些什么?玲玲为什么要画小花狗?你觉得玲玲的做法怎么样?“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6、课件出示: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预设: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7、课件出示:预设: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
《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玲玲的心理变化过程。
1.3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2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1.1理解玲玲心理变化的过程。
1.2培养学生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玲玲画画的情景。
1.2提问:玲玲画画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是怎么解决的?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的把握。
3.分析课文3.1理解玲玲心理变化的过程3.1.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玲玲在画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1.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3.2分析玲玲解决问题的方法3.2.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玲玲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3.2.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4.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记忆方法。
5.绘画活动5.1教师提出绘画主题,如“我的理想家园”。
5.2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3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玲玲的画》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玲玲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玲玲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玲玲的画》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当然,课堂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语言上不够严密。在指导朗读上,还不是很到位。
①朗读7-8自然段,玲玲听了爸爸的话,是怎么做的呢?心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棒,玲玲听了爸爸的话,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玲玲的心情又从伤心变得满意。(板书:脏地方画小狗)
②引导想象: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是什么样的?(眯着眼睛、趴在楼梯上)有了这只小花狗,这幅画有了什么变化?(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2.学习第5—8自然段,体会“满意”。
(1)阅读5-6自然段,学习玲玲和爸爸的对话。
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的时候,爸爸和玲玲说了什么?自由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对话。
“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①认识“及”。提问:你知道“来不及”是什么意思吗?“及”在这里意思是赶上、达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端详 评奖 玲玲 弄脏 一幅画 啪的一声
2.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讲讲故事的起因。
二、抓住心情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1.过渡: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玲玲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她的心情从得意变得很伤心。后来,她的心情又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又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道理。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导读出爸爸关心的语气;重读“弄脏、来不及”等词语,读出玲玲着急的语气。
(2)朗读7-8自然段,体会“满意”。
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2022-12-1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精选17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1复习1、猜字游戏:学生读字、词,书写,同桌互相纠正。
2、分段指读课文。
回顾课文内容。
研读1、出示文中涉及的两幅画,引导学生读书。
思考: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读书,画出有关句子,细致地理清故事发生的经过。
3、读书汇报。
(教师结合玲玲和心情变化点拨学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帮学生理解课文。
在理解过程中,适时地抓住重点的词句,增强学生的感悟。
)4、讨论:你从爸爸与玲玲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5、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分角色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的同时,要务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故事蕴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响和启迪。
)感悟1、读了课文,你想对爸爸和玲玲说些什么?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今天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3、把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积累起来。
(升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篇2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
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
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25.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玲玲的画》。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玲玲的画中色彩、形状、构图的特点,探讨其表现的情感和意义;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玲玲的画,理解其情感和意义。
2. 教学重点:绘画技巧的传授和训练,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玲玲的画作品、画笔、颜料、画纸、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玲玲的画,引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分析玲玲的画的色彩、形状、构图等特点,讲解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尝试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内容: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形状:简洁、夸张构图:饱满、层次分明绘画技巧:线条、涂色、构图创新意识:观察、想象、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画,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绘画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艺术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绘画书籍,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玲玲的画,理解其情感和意义。
2. 教学重点:绘画技巧的传授和训练,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讲解,尝试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作业设计: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画,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
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玲玲的画1. 教师在展示玲玲的画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色彩、形状、构图等元素,并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这幅画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画中的形状是如何表现的?”“整个画面的构图给你什么感觉?”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玲玲的画中所表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
玲玲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玲玲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玲玲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玲玲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以好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2、听写词语。
订正。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可是后来却发生一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看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划出有关的句子。
二、朗读感悟1、生汇报。
出示:[课件: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1)、指名读2)、请你们认真读一读这一段话把这一段中表示声音的词圈出来。
(叭、哇)叭是什么声音?哇又是什么声音?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3)、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用上它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课件:小皮球骨碌骨碌地滚下山去。
一只可恶的苍蝇嗡嗡直叫。
爸爸拿起苍蝇拍,只听“啪啪”两声,苍蝇就上西天了。
]瞧!用上象声词,句子多生动啊!谁还能用上象声词来说一句话,2、课文中的两个象声词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还包含着玲玲很多的感受呢!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3、一幅那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如果你是玲玲,你的心情会怎样?(伤心、难过、着急)谁来用这种语气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是啊,这么美的画就这样弄脏了,怎么办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玲玲后来是怎么做的?生答: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花狗。
爸爸是怎么启发他的?(指名读)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想了想(出示一段话)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这一段思考:玲玲想了想,她在想什么)(1)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和刚画好的这幅画比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2)是呀,有了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玲玲对这幅画更满意了。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三自然段,详细讲述了玲玲在妈妈的引导下,用心观察、用情感悟,最终创作出一幅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玲玲在创作画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彩色笔、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讲解生词:学习生词和短语,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义。
4.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玲玲观察、想象、创造的过程。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彩色笔在纸上创作画作,展示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7. 随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第二课时2. 生词:用心、观察、想象、创造3. 课文结构:第二、三自然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彩色笔标出生词和短语。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玲玲创作画作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在观察、想象和创造方面的体会。
2. 答案:(1)生词和短语已标出。
(2)玲玲在妈妈的引导下,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充满创意的画作。
(3)学生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6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6篇)《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等生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书写“评、奖、拿、及”等字。
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3、研读关键句,感受人物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
2、难点: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1、学校里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位小姑娘要去参加,谁能叫出她的名字?(玲玲)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
2、引导识字:“玲”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王字旁,通常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
“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3、齐读课题。
指导书写“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画出生字,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词语端详这幅画评奖啪的一声弄脏报纸来不及懒洋洋并不像那么糟肯动脑筋(2)指名分段读课文(3)读好长句,体会心情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就要参加评奖了。
(理解“端详”)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玲玲满意地笑了。
(得意―伤心―满意)(三)图文对照,试讲故事1、出示图片,引导排序:要是把这三幅图当做是课文的插图,应该谁在前,谁在后呢?2、请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合作:借助图画顺序,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故事。
(四)练写生字,学习小结1、指导书写“幅、评、奖”。
2、玲玲能把一幅弄脏的画变得更好,是怎样做到的?下节课我们再来接着学习。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2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用“得意、伤心、满意”关键词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自由朗读,回顾课文:同学们,读完课文,说说玲玲情感变化的过程。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玲玲情感变化中,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板书:爸爸)二、分角色朗读,感悟爸爸话语的道理1.分角色朗读: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课文,思考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从哪看出来的?预设一:从“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看出了爸爸对玲玲的关心,说明他是个慈爱的人。
预设二:从“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看出爸爸一点不着急,很有耐心,很有办法。
预设三:从“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看出爸爸很聪明,很有智慧。
2.指导朗读对话:根据学生发言及时指导朗读对话。
(板书:慈爱耐心智慧)3.感悟道理:从爸爸和玲玲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些什么呢?出示课件12:4.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动脑筋让坏事变好事的经历呢?三、借助关键词讲故事1.小组合作:(1)借助图片的顺序讲故事出示课件13:(2)借助关键词讲故事出示课件14:2.小组展示,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按顺序讲故事。
出示课件15:四、学习生字,巩固书写1.引导写字:玲玲能把图画画得令人满意,我么也一定能把字写得让自己满意。
2.讲解重点生字(1)“奖”和“拿”笔画较多的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把上下两个部分都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2)“及”字的笔顺:这个字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一笔应该是撇,跟着老师书空两边。
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4.书写评价,二次练写四、布置作业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向玲玲一样,通过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爸爸慈爱耐心智慧。
《玲玲的画》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5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大闯关。
(1)第一关(课件出示会认字):指读、比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第二关:听写含会写字的词语,同桌之间互查互纠,再合作报听写。
(3)第三关:读文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两个人物?(4)第四关:指名朗读两个人物的对话(尝试模仿爸爸和玲玲的语气),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再读。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轻轻松松就连闯四关。
今天,也有一些难关等着我们去闯哦!大家有信心吗?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再次出示第一课时呈现过的三幅图,图文结合,找出玲玲的情感变化。
过渡:在上节课,同学们找到了这三幅图对应的自然段,分别是第1、4、8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这3个自然段,大家能找出表现玲玲情感的词语吗?(1)学生汇报:得意——伤心——满意。
(教师板书:得意、伤心、满意)(2)学生思考:玲玲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意图:通过感悟玲玲心情的变化,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玲玲的得意之情。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做个动作?(生做“端详”的动作)像他这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
(学生认读)(3)交流:怎样才是“得意地端详”?出示“得意地端详”“得意地看”,引导学生比较、理解两个短语的意思。
预设:根据课文内容感悟两个短语的区别,“端详”表示看得更认真,欣赏的时间更长。
(4)引导想象:课文中写玲玲端详自己的画,这幅画明天要参加评奖,玲玲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玲玲得意的心情。
(5)联系生活: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哪件事情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学生畅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玲玲的画第二课时9篇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1课前交流:师生互相介绍,拉近师生关系。
(本想做个小游戏来缓和一下学生的紧张心理,可能我太紧张了,看着那些孩子一双双小眼睛瞪着我,我就直接来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学生告诉我说班里也有个孩子姓薛,我就和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下,就顺着思路和其他孩子进行了简单的问好。
我感觉开场虽然也很自然,但方式太陈旧,没有新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画画你们都喜欢吗?生:是师:谁认为我画的画是班里最棒的?很多学生举手。
师:哎呀,咱们班同学都这么自信!这么多同学画画都特别好!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一位小朋友,她的画也画的特别好,而且她画的画还得过奖,那这位小朋友叫什么呢?(师生一起板书:玲玲,强调“玲”字的书写规则。
接着书写课题:玲玲的画)(这个环节我们四位老师都是师生共同书写课题,但是齐老师和赵老师都给学生介绍了“玲”的偏旁:斜玉旁,并介绍了斜玉旁的“玲”字的含义。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偏旁,却暴露了我知识的匮乏,我只教给了学生“王”旁,自己也是第一次听到“斜玉旁”,这就是我平常死教教材,只教教材的结果。
这是我平常广泛涉猎课外书籍的缺憾。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玲玲的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会生字,读通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自读课文,圈画生字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课下的注音,在读完课文后,圈出本课的生字,标出自然段。
(我只考虑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音来识字,却忽略了文中还有个别生字学生不认识,如:糟。
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我没有给学生以帮助,也没有教给学生方法,比如同桌互相请教或者请教老师,或者查字典。
我觉得这是我备课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已知水平,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学方法,而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来考虑教学内容。
这是我前期准备失误之一。
)生开始读课文,有的边读边标自然段和生字,有的读完再标自然段和生字。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玲玲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玲玲的画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深入理解玲玲的人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玲玲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a. 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玲玲的特点。
c.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玲玲的画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字词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玲玲的画》第二课时2. 生字词:、、、3. 主要内容:玲玲的人物形象、画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生字词造句。
c. 课文主要内容填空题。
2. 答案:a. 生字词略。
b. 例句:我(喜欢)画画,就像玲玲一样。
c. 填空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尝试用生字词进行描述。
b. 组织一次以“我的画”为主题的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玲玲的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借助提示说一说。
出示:玲玲画了一幅(),要参加评奖。
可是在她收水彩笔的时候,把画(),玲玲(),后来听了爸爸的话,她在()画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
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全班交流填空。
齐读。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1、指名读,引导其他学生评议,他读得怎么样?
2、相机理解:
“端详”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看才叫“端详”?(引导学生做一做“端详”
的动作,明白“端详”的意思是仔细的看)
那“满意地端详”是什么样?谁来做玲玲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并体会玲玲“满意地端详”,说明玲玲对自己画的画非常满意。
3、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爸爸见玲玲还不睡觉,就催促她了,请大家读一读第2-3小节。
同桌互读,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玲玲的话。
2、可是,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你们看这幅画上弄上了墨点,玲玲见了哇地哭了起来。
爸爸过来了,我们来请同学来分别读一读第5、6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看他读得好不好。
3、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4、教师指导:玲玲的画弄脏了,玲玲的心情怎么样?(着急、难过)
看见玲玲这么着急、难过,爸爸会怎么样?(关心玲玲,要安慰玲玲)
5、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在读第5、6自然段的时候,要读出玲玲的着急、难过和爸爸的关心。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读出玲玲的着急、难过和爸爸的关心。
(三)学习第7-8自然段
1、过渡:今天玲玲真是遇见了一件坏事(板书“坏事”),这件事会不会有转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会出现怎样的转机?
2、全班交流讨论。
3、玲玲为什么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而不是其他东西呢?你知道吗?
4、看来玲玲在这弄脏的地方到底画什么的问题上,可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5、我们来看看玲玲画的小花狗怎么样子的?
出示写小花狗样子的句子: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6、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小花狗的可爱,体会为什么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因为一只可爱的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不仅巧妙的掩盖了脏东西,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跟画的主题《我家的一角》
相吻合。
所以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
7、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
8、教师小结:坏事变成了好事(板书“好事”)
9、画修改之后,玲玲感觉怎么样?(“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玲玲非常满意。
)
“玲玲满意地笑了”,和一开始的满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10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读出玲玲的喜悦心情。
(四)学习第9自然段
1、出示第9自然段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3、教师指导:
爸爸说了什么话?
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动脑筋)
4、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爸爸的话,爸爸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5、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爸爸的话。
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画的画弄脏了,这是坏事,可是,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即使遇到了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6、再一次齐读爸爸说的话。
7、情境设置:这两天,老师也遇见了一件坏事,老师有一件裙子被栏杆划破了,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8、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9、再读爸爸的话,爸爸说的话多有道理呀!老师希望你们把它记在心里。
三、总结课文,讲述故事
1、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大家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呢?
出示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之间合作,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补充。
3、指1到2名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全班交流评价。
4、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