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课题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取少量冷凝水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所发、如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课件出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内容,从知达标测试1.关于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纯净物B.在通常情况下天然气和水可以结合成可燃冰C.因为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被誉为“未来能源”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2.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A.澄清石灰水B.硝酸银溶液C.酚酞试液D.石蕊试液3.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过滤B.使海水结冰脱盐C.加热蒸馏D.多级闪急蒸馏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又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化。
对加压后右侧的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5.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盐是,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6.从海水中提取Mg时,经历了“MgCl2→Mg (OH)2→MgCl2→Mg”的转化过程,书写相关的三个方程式7.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等常规化石燃料,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它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极易燃烧,又称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8.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海水中的资源和海底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
随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保护海洋资源,可采取多种措施,如: 、、、等。
9.海水结的冰是咸的还是淡的,为什么?;海水淡化的膜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什么操作?,可认为只是的不同。
5、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是(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_____,要使MgCl2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______,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____(2)加人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 _。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海水、海底矿产、海洋生物资源等。
2. 海洋化学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提取海水中的盐类、开发海底矿产、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等。
4. 海洋化学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 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实际开发利用情况。
3.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起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 讲解: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如海水淡化、海底矿产开发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保护海洋资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5. 总结:强调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建议和措施的可行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
2. 教材:提供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开发利用方法。
3.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海洋化学资源的资料和案例,以便他们进行深入研究。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导入语)我们常把大海比作故乡,比作母亲,它就象一个摇篮,孕育了我们的成长,它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
同学们,你海洋中有哪些资源吗?(学生回答:盐、鱼、石油、天然气、潮汐能……)海洋中还蕴藏着哪些宝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洋化学资源».(板书)二、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导入)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又苦又涩的,海水中除了水之外,还含有哪些物质呢?下面请观察这幅图片(播放幻灯片2),看能得出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海水中水占96.5%,溶解的盐占3。
5%;海水含有的阳离子共钠、镁、钙、钾四种金属离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钠离子,其次是镁离子;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共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两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氯离子.)这些离子可构成哪几种物质呢?(播放幻灯片3)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请看课本第2页,阅读第二段。
从海水中各离子的含量上来看,海水中含量最多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
我们利用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可以制备对我们有用的物质。
镁具有“国防元素"之称,而海洋中又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我们如何从海水提取镁呢?(播放幻灯片4)⑴海水制镁①流程:温馨提示:MgCl2=Mg+Cl2↑提供药品:石灰乳、盐酸②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学生板演:③反思交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 (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1、将MgCl2富集起来 2、除去其它杂质)④拓展延伸:我们除了可以利用海水制镁以外,还可以来制得硫酸钾、氢氧化镁等物质。
⑵海水淡化(过渡)其实我们从海水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盐类,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水占96.5%)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地球有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还缺水吗?(学生回答:97%以上是咸水,只有2.53%是淡水,可供利用的仅占1%,况且污染严重,浪费严重……)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淡水危机呢?①讨论交流:A、提问:海水中有大量的盐,怎样才能除去海水中盐,获得淡水呢?物质分离和提纯都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蒸馏法;蒸发;过滤)B、蒸馏法:膜法:结晶法:就是在海水中加入易挥发的物质丁烷,丁烷挥发时带走海水的热量使海水结冰,从而水和盐分离。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海洋化学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海洋化学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化学资源的了解和看法。
第二章:海水中的溶解物质2.1 教学目标了解海水中溶解的主要物质及其含量。
掌握海水中的重要溶解物质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气体、有机物等物质。
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重要溶解物质的含量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海水中溶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海水中的溶解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海洋生物资源3.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包括浮游植物、鱼类、贝类等。
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如渔业、养殖业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生物资源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了解和看法。
第四章:海洋矿物资源4.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2 教学内容海洋矿物资源的分类,包括石油、天然气、盐等。
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技术和环境影响。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矿物资源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海洋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海洋可再生能源5.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5.2 教学内容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如潮汐能、波浪能、太阳能等。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和前景。
5.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和看法。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材难点: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难点突破: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述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附: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问题: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板书设计: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动力资源 一、 海水中的物质 镁的制取:石灰乳 盐酸 通电二、 海底矿物 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 多金属结核 煤海滨砂矿和砂砾 其他 三、 海水淡化蒸馏法 结晶法 膜法 教学反思:。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师生交流:
视频中谈到的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
分组实验、讨论回答、归纳总结
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思考。
初步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引发学生对海水淡化方法的思考
深深感触到水资源的紧缺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请你设计实验,如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
自我总结,自我检查
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
做题并师生交流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让海洋微笑倡议书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和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2、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3、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
4、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总结:
1、加强海洋环境测
2、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3、海洋环境立法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通过图片让学生深深感触到人类的一些不文明做法对海洋资源的破坏,让学生从内心油然而生保护海洋的紧迫感和节水意识。
观看图片,了解海水中的丰富物质
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
回答,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养成规范书写化学用语的习惯
思考:
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
经过化学反应来制取氯化镁?
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富集的方法并举例。
讨论、回答问题
思考:哪些物质也可以利用富集的方法得到?
对学生进行化学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会运用的能力,结合生活善于观察的能力。
经略海洋: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中存在的化学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海洋资源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方法。
2. 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中存在的资源。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4. 小组讨论: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5. 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相关内容。
2. 教学素材: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生课后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海洋化学资源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第3-4课时: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3. 第5-6课时: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4. 第7-8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教学评价。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意义;2. 了解海洋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3. 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4. 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教学内容:1. 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意义a. 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范围;b. 分析海洋化学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海洋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a. 介绍海水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如氧、氮、硅等;b. 分析海洋中常见的化合物,如盐、碱性物质等。
3. 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a. 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如海水淡化、海洋矿产开采等;b. 讨论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a. 强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 探讨个人和社会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理解;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洋化学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范围,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化学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b. 分析海水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让学生了解海洋中存在的化学物质。
3. 案例分析:a.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如海水淡化、海洋矿产开采等;b. 提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思考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问题。
4.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讨论;b. 每个小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汇报给全体,促进交流和思考。
5. 总结与反思:a. 总结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和意义;b. 回顾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反思自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中的观点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课堂练习及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海水或卤水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2.为了区分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3.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又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
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H
2
O
C.他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能源问题
4.我国渤海及东海海域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海水受到某些元素的污染形成的,它导致海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
106H
263
O
110
N
16
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填元素名称)
___________,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
(3)为了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海水污染,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不合理()
A.对陆源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采用污水处理措施
B.消除和减少引起沿海水域富营养化或赤潮的氮磷污染物
C.为了防止废油、化学品废物和垃圾污染大陆,可将这些物质在海上倾弃和焚烧
D.健全海洋环境污染检测系统,发展海岸、海面、空中立体检测能力
二、能力提升
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的星球,海洋资源丰富。
一地处海边的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贝壳为原料煅烧石灰石,②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③使得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④把海水引入反应池中,使熟石灰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以获得氢氧化镁,⑤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发、浓缩、结晶。
⑴该厂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
⑵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锻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 ()
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 ()
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 ()
盐酸溶解氢氧化镁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