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CDC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CDC实验报告

CDC实验一.实验原理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的抗体(IgG1~3或IgM)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体而导致细胞膜穿孔。

因此,水溶性染料如台盼蓝可进入受损细胞,染成蓝色,为阳性反应;不带抗原的细胞,未损伤,不染色,为阴性反应。

二. 实验步骤1.胸腺细胞悬液制备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暴露胸腔,分离出胸腺↓镊子夹住胸腺反复轻轻研磨↓单个细胞PBS洗2次,1000rpm,10min↓加入5%小牛血清PBS制备细胞悬液调节细胞浓度至3-4×107/ml三.结果判断①细胞膜穿孔的细胞呈蓝色,细胞膜完整的活细胞不着色。

②细胞毒性作用的判断标准如下:阴性反应( -) 死细胞占0-10%可疑阳性反应( ±) 死细胞占11-20%弱阳性反应( + ) 死细胞占21-50%阳性反应( ++ ) 死细胞占51-80%强阳性反应(+++ ) 死细胞占81-100%四.结果记录1.表格记录2.照片展示五.讨论①.第①组成阳性的原因:实验中加入抗原、抗体、补体、LC 。

抗原抗体能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物,从而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受损,台盼蓝进入细胞,染成蓝色,呈阳性反应。

说明CDC 实验必须要有抗原、抗体、补体共同参与。

②.第②组成阴性的原因:实验中加入抗体、LC。

因为无抗原和补体,不能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也无补体,因此不能形成攻膜复合物,不能使细胞膜穿孔,细胞无损伤,台盼蓝无法进入细胞,不能被染成蓝色,呈阴性反应。

说明CDC实验必须要有补体的参与。

③.第③组呈阴性的原因:试验中加入LC和补体,因为无抗原抗体,所以没有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补体不能被激活,不能形成攻膜复合物,细胞无受损,台盼蓝不能进入而不被染色,呈阴性反应。

说明CDC实验必须要有抗原、抗体的参与。

④.第④组呈阴性的原因:实验中只加入LC,既无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也无补体,细胞无受损,台盼蓝不能进入而不被染色,呈阴性反应。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免疫学实验一、免疫细胞检测: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2、E花环形成试验3、大吞噬试验4、小吞噬试验二、凝集试验(玻片法)凝集+ 不凝集-细菌鉴定结果: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示教原理:结果:实验二细菌形态观察及革兰染色一、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2、杆菌3、螺形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革兰染色)二、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1、芽胞2、荚膜3、鞭毛破伤风杆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革兰染色)(荚膜染色)(镀银染色)三、革兰染色1、步骤:2、结果:葡萄球菌呈色,为革兰性菌;大肠杆菌呈色,为革兰性菌。

3、简述革兰染色的技术关键及医学意义。

实验三细菌人工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观察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怎样配制100ml普通肉汤培基?2、含有%琼脂的培基为固体培基,制成平板用于;制成斜面用于。

3、含有%琼脂的培基为半固体培基,主要用于。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结果(记录菌落形态)2、在液体培基中的生长情况: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链球菌:3、在半固体培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结果伤寒杆菌呈生长,运动;痢疾杆菌呈 生长, 运动。

三、细菌代谢产物的观察 1、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2、蛋白质分解试验:阳性+阴性-3、细菌的色素:4、简述细菌代谢产物检查的意义。

实验四消毒灭菌与细菌分布试验一、记录并分析细菌分布检查的结果: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简述其在医学、药学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压力、温度及时间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要注意的是:三、紫外线杀菌试验1、培养后菌苔生长情况(绘图):2、简述紫外线杀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实验五药物的抗菌试验一、琼脂扩散法1、纸片法2、打孔法二、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试管法)药物:浓度:菌种:结果:报告MIC:实验六病原性细菌一、观察下列细菌形态并绘图链球菌淋杆菌结核杆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二、化脓性球菌1、葡萄球菌:阳性+阴性-2、链球菌:3、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O”或ASO试验):抗体效价为:简述其原理及临床意义:三、肠道杆菌:1、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在SS平板和双糖铁培养基中的菌落特点、生化反应、动力等。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过程,并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因其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度较高。

2. 抗原制备:选择一种常见的抗原,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通过纯化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抗原溶液。

3. 免疫程序: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抗原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免疫应答情况。

4. 免疫指标测定:采集小鼠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测定血清中特定免疫球蛋白(如IgG、IgM)的水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免疫应答:实验组小鼠在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对照组小鼠未注射抗原,免疫系统无明显应答。

2. 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IgG)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系统成功识别并产生了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3. 免疫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较高,表明其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增强。

4. 免疫记忆效应:在实验组小鼠中,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形成了对抗原的记忆效应。

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免疫应答更为迅速和强烈。

而对照组小鼠未形成明显的免疫记忆效应。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免疫系统对不同类型抗原的应答差异,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和调控机制。

此外,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和单细胞测序,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细节和复杂性。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免疫应答的原理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实验原理: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部分。

本实验主要研究体液免疫,即通过体液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来进行抗原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的免疫反应。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有抗原A、抗体A、抗原A标记物、酶标记二抗、底物、酶标设备等。

实验步骤:1. 将实验用的酶标板孔板进行预处理,将抗体A溶液加入到孔板中,并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使其与孔板表面结合。

2. 加入已知浓度的抗原A溶液到孔板中,使抗原与已固定的抗体结合,孵育一段时间。

3. 弃去孔板中的液体,将含有抗原A标记物的溶液加入到孔板中,使其与已结合的抗原结合,孵育一段时间。

4. 弃去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设备检测标记物与孔板的结合情况。

5. 加入底物使酶标记物能够产生颜色反应。

6. 使用酶标设备测量底物的颜色反应强度,从而获得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程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程度以及抗原的浓度。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样本中抗原的浓度信息。

实验结果显示,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程度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抗原浓度越高,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程度越强。

这表明体液免疫能够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来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酶标技术原理探究了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通过该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免疫学提供基础。

同时,实验中采用的酶标技术也展示了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疫学实验报告1

免疫学实验报告1

免疫学实验报告姓名:买迪来木.坎代尔学号:201020131222 班级:2010131实验一: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抗体效价的检测一:实验原理有了质量好的抗原,还必须选择适当的免疫途径,才能产生质量好的抗体。

质量好的抗体的标准:特异性强和效价高多克隆抗体的概念:在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刺激下,体内多个 B 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其混和物为多克隆抗体。

机体内所产生多克隆免疫血清实质上是由多种抗体组成的混合物,又称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次反应的抗体持续时间较短,亲和力也较低,多无实际应用价值。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激发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在 Mø 和 Th 的作用下,B 细胞被激活,增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Bm)。

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由于初次反应时,只有少量对该抗原特异的免疫活性细胞被诱导而增生分化为浆细胞。

随着抗原的消耗,抑制 T 细胞(Tc)的激活和循环抗体的反馈抑制作用,浆细胞减少,抗体滴度很快下降。

二次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高亲和力的 IgG。

机体再次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对该抗原特异性的 Bm 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Th 的记忆细胞也加快反应的进行,在抗原作用 1~2 天后,抗体滴度迅速上升。

抗体合成率为初次反应的几倍到几十倍。

1.用于免疫的动物用于免疫的动物可以是哺乳类和禽类,可以是羊、马、兔、鸡等,实验室常用兔、山羊和豚鼠。

动物种类的选择标准:1.根据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和所需获得的抗血清数。

2.用于免疫的动物需适龄、健壮、无感染性疾病,最好为雄性。

3.十分注意动物的饲养,消除动物个体差异及在免疫过程中死亡的影响。

4.如果用兔子,最好用纯种新西兰兔,一组三只,体重2-3kg为宜。

2.免疫途径:途径有很多种: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肌肉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淋巴结内注射等。

一般选择多点皮内或背部注射,每点注射0.1ml左右。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标题:免疫学实验报告导言:免疫学作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以及免疫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索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方式,加深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和方法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验证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机制,以及不同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免疫染色等常规实验方法,基于免疫细胞培养和激发实验介质的构建,通过检测染色试剂标记的免疫标志物,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第二部分: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1 免疫细胞的分类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它们分别在体内扮演着清除病原体、识别抗原和产生抗体等重要角色。

2.2 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机制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则负责捕获外来抗原,并将其展示给T细胞。

T细胞通过识别这些抗原并发出信号来激活巨噬细胞和B细胞,后者则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第三部分:免疫反应的机制3.1 免疫系统的识别机制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抗原来启动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涉及T细胞或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2 免疫反应的启动与调控当抗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信号将被传递到细胞内,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T细胞通过产生胞外信号分子来刺激其他免疫细胞,促使它们发挥抗原清除功能。

第四部分:免疫系统的调控方式4.1 免疫系统的正调控正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的协调作用来增强免疫功能。

这一过程主要由调节性T细胞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表达抑制性分子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4.2 免疫系统的负调控负调控主要由免疫抑制因子扮演角色,如抑制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受体。

它们减弱免疫反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结论:通过本实验,在对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免疫反应的机制和调控方式。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1. 背景1.1 免疫学凝集反应免疫学凝集反应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在凝集反应中,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混合凝集物,通过观察凝集物的形态和强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学凝集反应检测某种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实验结果,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材料•血清样本:包含目标抗原的血清样本。

•抗体试剂:特异性抗体,用于与目标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Buffer液:用于稀释血清样本和抗体试剂。

•凝集板:用于装载反应液。

2.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材料准备齐全,并清洗凝集板。

2.取一块凝集板,标注样本位置。

3.向每个凝集板孔中加入等体积的buffer液,作为空白对照。

4.序号为1-10的凝集板孔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每个孔加入相等体积的样本。

5.在每个凝集板孔中加入相等体积的抗体试剂,使其与血清样本充分混合。

6.轻轻摇动凝集板,使反应液均匀混合。

7.置于适宜的环境温度,反应一定时间(根据抗原和抗体的特点和供应商建议进行)。

8.观察凝集板孔底部是否出现可见凝集反应,并记录凝集反应的强度和形态。

9.对凝集反应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3.1 凝集反应观察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在血清样本和抗体试剂反应后,部分凝集板孔底部出现明显的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形态呈现为小颗粒状凝聚体。

3.2 结果分析根据凝集反应的形态和强度,可以初步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目标抗原。

凝集反应的强度越强,说明样本中抗原的浓度越高;凝集反应的形态越明显,说明样本中存在的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力越强。

对于凝集反应未出现或凝集反应较弱的样本,可能是由于抗原浓度过低或抗体试剂的工作效能不佳导致的。

因此,可以针对这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稀释或更换抗体试剂。

3.3 结论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血清样本和抗体试剂的反应中,部分样本中存在目标抗原。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实验一:免疫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实验一:免疫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二、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材料:家兔,小鼠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三、方法和步骤1、动物编号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

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0.5mL。

小鼠腹腔注射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0.5~1.0cm,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部病原体的应对机制以及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一:外源性抗原刺激下的免疫反应首先,我们选择了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了抗原A,另一组注射了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注射后,我们观察到注射抗原A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反应,如红肿、瘙痒等症状,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症状。

为了进一步研究免疫反应的机制,我们对两组小鼠进行了淋巴细胞计数。

结果显示,注射抗原A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外源性抗原的刺激可以引发免疫系统的活化,进而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

实验二:免疫细胞的活性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的活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给巨噬细胞添加外源性抗原,我们观察到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强。

这表明,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巨噬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接着,我们研究了T细胞的活性。

通过给T细胞添加外源性抗原,我们发现T 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这说明,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识别并攻击体内的病原体。

实验三:免疫系统的记忆性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记忆性,我们进行了一项长期实验。

首先,我们注射了抗原A给小鼠,观察到小鼠出现了免疫反应。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我们再次注射了抗原A给同一批小鼠。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注射后,小鼠的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没有出现明显症状。

这表明,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能够对之前接触过的抗原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应对。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免疫系统对外部病原体的应对机制是多样的,包括免疫反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T细胞的攻击能力。

同时,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能够对之前接触过的抗原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应对。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的科学。

在医学领域中,免疫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来加深对医学免疫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小鼠•细菌•离心管•注射器•细胞培养基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2.小鼠接种: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小鼠进行细菌接种,而对照组小鼠则不接种。

3.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以获取足够的细菌量。

4.细菌注射:使用注射器将培养好的细菌注入实验组小鼠的体内,同时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观察实验组小鼠:观察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的反应和症状。

6.采集样本:在一定时间内,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中采集血液样本和其他相关样本。

7.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和细胞。

8.免疫检测:使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免疫检测。

9.数据分析: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反应差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医学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初步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免疫细胞增加等。

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免疫反应。

进一步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体水平升高,说明它们对细菌产生了免疫应答。

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医学免疫学中关于免疫应答的理论,并了解了免疫系统在抵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细菌接种,研究了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免疫应答。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实验组小鼠显示出免疫反应,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

免疫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组小鼠对细菌免疫的产生。

实验报告 - 医学免疫学

实验报告 - 医学免疫学

实验报告 - 医学免疫学
实验名称: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单因素比较法测定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利用已知浓度标准品与待测样品进行比较,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在本实验中,用样品与标准品混合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可以用BCA法或者Bradford法定量,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标准品为人类免疫球蛋白。

2. 将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每个试管加入1 ml。

3. 加入NaCl溶液至试管至5 ml。

4. 加入100 μl的兔抗人IgG抗血清,覆盖瓶口,置于4℃静置过夜。

5. 旋转离心,取上清液并分别定量。

四、实验结果:
本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编号 | 试剂盒编号 | 每1 ml含IgG量(mg)
--------- |----------| ---------------------
样品1 | 001 | 10.2
样品2 | 002 | 9.6
样品3 | 003 | 12.0
样品4 | 004 | 11.5
标准品 | 005 | 13.0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相对于标准品略有差异,但整体来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本实验所使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实验一:免疫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实验一:免疫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二、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材料:家兔,小鼠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三、方法和步骤1、动物编号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

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多糖或脂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发挥免疫作用。

2.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三、实验步骤1. 制备试剂将所需试剂按比例配制好,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3. 加入试剂将样品加入已经配制好的试剂中,并混匀。

4. 观察结果观察混合液是否出现凝集现象,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试剂的配制和消毒处理应注意卫生和安全。

3. 样品处理时应注意离心速度和时间,避免对样品造成损伤。

4. 操作时应注意洁净卫生,避免污染试剂和样品。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凝集现象。

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并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免疫学凝集反应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凝集反应的方法和技巧。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免疫学中各种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反应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免疫反应是一种抗原刺激下的生物反应,其发生是由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抗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免疫反应可分为四个阶段:抗原识别,抗原处理,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在抗原识别阶段,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接受细胞将抗原识别为“外来物质”,并将其传递给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

在抗原处理阶段,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将抗原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以便能够识别并识别抗原。

在免疫应答阶段,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将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抵御抗原。

最后,在免疫记忆阶段,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将记住抗原,以便在未来再次接触抗原时能够更快地识别并应对。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免疫细胞:用于检测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
(2)抗原:用于诱导免疫反应的抗原;
(3)实验设备:用于检测免疫反应的实验设备;
(4)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免疫反应的实验技术。

2.实验方法:
(1)将免疫细胞放入实验设备中,并进行抗原刺激;
(2)使用实验技术检测免疫反应的发生,并记录结果;
(3)分析免疫反应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抗原刺激下,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免疫反应,其中包括抗原识别、抗原处理、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等。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反应是一种由抗原刺激下的生物反应,由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
和抗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分为四个阶段:抗原识别、抗原处理、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在免疫学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作用以及免疫细胞的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首先,我们进行了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抗原和相应的抗体,观察它们之间的结合情况。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这为后续的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其次,我们进行了免疫细胞功能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分离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并观察它们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杀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病原体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这进一步验证了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体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免疫记忆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免疫系统在初次接触到抗原后,能够产生针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免疫应答。

当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迅速清除病原体,这为免疫系统的长期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免疫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免疫细胞的功能。

这些实验结果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也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免疫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姓名:陈羽迪班级:12生物制药(1)学号:2012332870002一、实验目的1.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组成2.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的方法3.熟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的原理和方法二、方法步骤、观察内容1、采静脉血2ml加入抗凝管,轻轻摇动试管,混匀,5min后加入Hank's 液2ml,手动轻轻摇匀。

2、将抗凝血全部沿管壁缓慢加至另一含2ml淋巴细胞分离液管的液面上,注意保持两种液体界面清晰。

3、将试管平衡后置水平式离心机,1000rpm离心20min。

4、用毛细吸管仔细吸取血浆与分层液界面处淋巴细胞层至一刻度离心管内。

5、加入5倍体积的Hank's液,手动旋转试管使液体混匀,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即主要为淋巴细胞(或单位个核细胞)。

加入含10%灭活小牛血清Hank’s液1 ml,混匀后进行计数。

(备注:如做淋巴细胞转化或其它培养,所用试剂、器材应是无菌的。

)6.细胞存活率检测:取10ul淋巴细胞悬液加入0.4%台昐蓝染色液10ul,混匀。

取10ul加入血细胞计数板,精制片刻,置显微镜高倍镜下观察。

三、观察结果离心后分为四层。

血浆层为黄色,淋巴细胞层为白色。

分离液层为浅黄色红细胞层为红色。

结果计算:四个大方格中淋巴细胞总数为339单个核细胞总数=339/4×5(稀释倍数)×1×10^4=4.24×10^6 细胞存活率=226/(226+10)=95.8%四、分析讨论1. 人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组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2.根据细胞的表面标志分离淋巴细胞的原理是什么?不同细胞表面生物学特性不同不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不同。

具体如下图:实验报告二姓名:陈羽迪班级:12生物制药(1)学号:2012332870002实验二:_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_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T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的科学。

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免疫学实验是免疫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免疫学实验。

ELISA实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它利用酶偶联物将抗原或抗体与微孔板上的特定抗体相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或颜色反应检测物质的数量。

这种实验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艾滋病、乙肝和结核病等。

实验步骤:1. 预处理和制备样品2. 用微孔板包被抗体,洗涤板子3. 加入样品4. 加入检测抗体5. 再加入酶偶联物6. 加入底物(颜色或荧光染料)7. 洗涤平板8. 读取光密度(或荧光)测量检测物质的数量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和分离单个细胞的技术。

它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抗原,然后使用激光逐个检测单个标记的细胞。

这个技术可以分离出一种特定的细胞类型、计量特定的细胞数量、定量分析生物标志物和研究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等。

实验步骤:1. 收集细胞样本并处理成单个单元。

2. 加入荧光素标记,使单元表面上的特定抗原能够被识别。

3. 加入流动介质,并通过细胞传递。

4. 流式细胞术仪器通过激光逐个检测每个单元,并用荧光探测器测量荧光信号。

5. 得到具有荧光标记的单元数量和荧光强度,可以用于特定标记的细胞分析和定量分析。

西伯利亚血清学实验西伯利亚血清学实验是一种检测抗中毒素效价的技术。

它根据抗中毒素与毒素之间的反应来测量中毒素的浓度。

这种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狂犬病、肉毒病、天花病等。

实验步骤:1. 洗涤载玻片,准备供试血清和供比较血清。

2. 将血清稀释,将其缩小。

3. 将血清和毒素混合,观察混合物效果。

4. 根据混合物效果,测量抗体对毒素的浓度。

总结免疫学实验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但以上三种实验是比较典型的。

ELISA能检测到各种抗原和抗体,是临床检验和学术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流式细胞术因其高精度、快速和敏感性而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研究和诊断学。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研究人类和动植物的免疫系统以及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侵袭和致病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实验一:细胞免疫学实验细胞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的类型、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实验步骤:1. 采集小鼠外周血,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2. 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

3. 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的分析和检测。

实验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的分析,我们成功地鉴定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 细胞和巨噬细胞,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和表型特征。

这对于深入了解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各种传染病的致病因子,研究其培养和鉴定技术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和鉴定细菌,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致病机制。

实验步骤:1. 采集疑似感染的样本,如血液、尿液或分泌物。

2. 进行细菌的培养,包括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

3. 使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如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细菌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通过对细菌的培养和鉴定,我们成功地确定了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致病特征。

这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疫苗和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三:免疫反应的检测和分析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御机制,研究其检测和分析方法对于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ELISA实验检测和分析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

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如血清或细胞培养上清液。

2. 使用ELISA实验进行抗体或细胞因子的检测,包括制备试剂盒、反应液和检测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包括抗体或细胞因子的浓度和活性。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课实验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本学期免疫学实验课所做的实验,并对免疫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本实验采用多重实验,通过检测血清和尿液中抗体滴度、血清抗原滴度,以及血清中相应抗原的抗原清洁度检测,来衡量被试者体内对抗原的免疫反应。

认为被试拥有良好的免疫反应,能够使被试的抗体滴度高,血清抗原滴度也较高,而血清中的抗原清洁度较高。

本报告中将介绍实验所用的抗原,实验流程,以及实验的结果,最终引入实验的结论。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使用了多种抗原,如流感病毒抗原、腮腺炎病毒抗原、中咽炎病毒抗原、狂犬病病毒抗原、肝炎病毒抗原,从而探究被试者体内对以上各种抗原的免疫反应。

实验过程分别是:第一步,采集被试的血清和尿液样本;第二步,通过血清和尿液中抗体滴度、血清抗原滴度,最终衡量被试者体内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第三步,通过血清中相应抗原的抗原清洁度检测,来衡量被试者体内对抗原的免疫反应。

二、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拥有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和尿液中抗体滴度高,血清抗原滴度也较高,而血清中的抗原清洁度较高。

这些结果说明,被试者体内的免疫反应正常,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很好地保护被试者免受抗原的侵害。

三、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表明,正常的免疫反应需要血清中的抗体滴度较高,血清抗原滴度应较高,而且血清中的抗原清洁度应较高。

本次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点,说明实验者拥有良好的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检测了被试者体内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结果说明被试者拥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很好地保护被试者免受抗原的侵害。

因此,本次实验重申了免疫背景知识,这对于研究免疫学具有积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
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
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
实验一:免疫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
实验一:免疫
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
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二、目的
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
材料:家兔,小鼠
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
三、方法和步骤
1、动物编号
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

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
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
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

小鼠腹腔注射
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兔子可以分别尝试皮下(脚掌)、皮内、耳静脉、肌肉注射
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
一、采血
小鼠采血
(一)、尾部采血:需血量少时可用此方法。

将小鼠放在在有开孔的离心管内,显露尾部,将尾端剪去约5mm,从尾根部向尾端部按摩,血即从断端流出。

(二)、小鼠睚眦采血:将毛细管折断,使其断口锋利。

采血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的皮肤使鼠固定,并用中指配合,轻轻压迫颈部两侧,阻碍静脉回流,使眼球充分外突,提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

用毛细管的断口,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毛细管,将其尖端插入内眼角与眼球之间,轻轻向眼底方向刺入约2~3mm,手指旋转捻动毛细管以刺破静脉丛,鼠血顺毛细管流入无菌离心管中,收集鼠血。

采血结束后,拔出取血管,放松左手,出血即停止。

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

小鼠一次可采血— ml,大鼠一次可采—。

家兔的采血
(一)、耳静脉抽血:将家兔置于兔固定箱内,对家兔进行耳静脉抽血,此法用于小量抽血,验血测抗体效价,以便决定加强免疫或放血,与耳静脉注射方式相反。

(二)、心脏抽血:家兔固定(仰卧)---准确找到心脏部位---剪毛(心脏部位)---消毒---进针(50ml注射器接带硅胶管的12号针头)抽血,抽至50ml,从硅胶管接头处取下注射器,拔针头,将血液注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再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抽血,直至抽完。

(三)、颈动脉放血:家兔固定(仰卧,身体及头部固定)---剪毛(颈部)---找颈动脉管(消毒---剖开颈部;开皮、膜、肌肉,找到气管两边的颈动脉管(桃红色,有脉动))---小心分开动脉上的肌肉、神经(2条,白色)等---开口(见图)---放血,接入100ml无菌空三角瓶。

注意:看到气管,停用所有锐器,可用止血钳、钝玻棒。

注意不要剪破毛细动脉管!!!
二、抗血清的分离,保存
1、斜置装血液的三角瓶;
2、用无菌玻棒剥落、松动瓶壁上的血块(利于血清析出);
3、原样包扎好,做好记号,放进冰箱(4℃)过夜;
4、次日:估计分离的血清量并观察描述血清颜色;去血块,离心取上清(3000rpm,20min),加叠氮钠(终浓度为%),混匀,分装小管,作好标记,-20或-80℃保存待测。

实验三:酶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抗体效价
一、ELISA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在免
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

ELISA过程包括抗原(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待测抗体(抗原), 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计算抗体(抗原)的量。

二、实验仪器、材料、试剂
仪器:酶标板,酶标仪、保鲜膜、排枪
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抗原,10 μg/ml溶液,包被液配制
鼠抗BSA——待测抗体样品,用PBST从1:1000开始倍比稀释,连续稀释8个稀释度
HRP标记羊抗小鼠IgG ——二抗(按说明书稀释使用,用PBST稀释。


试剂:包被缓冲液: M pH 碳酸盐缓冲液(Na2CO3 克,NaHCO3 克,加水900ml,调pH,再定容至1L)
PBS溶液(NaCl g, 或,KCl , KH2PO4 ,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PBST洗涤液:含 % Tween 20的 M 的PBS( pH )
底物溶液:( 3,3‘,5,5’-四甲基联苯胺)
2M H2SO4 (市售浓硫酸为 M,根据要配制的2M硫酸体积,吸管吸好相应体积浓硫酸沿着器壁缓慢加到水中)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加抗原:取酶标板,加入100μl/孔的抗原溶液(用包被缓冲液稀释,用排枪加)
2.包被抗原:保鲜膜包好, 37℃ 1h或4 ℃过夜(抗原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到96微孔板上)
3.封闭:甩干后以PBST(200μl/孔)洗涤3次,3min/次,每孔加入100 μl 5%(W/V)脱脂奶粉溶液(用PBS溶液配制)。

保鲜膜包好, 37℃, 2h后(封闭的目的:降低背景干扰,避免假阳性),取出包被、封闭好抗原的酶标板,甩干孔内液体。

以PBST(200μl/孔)洗涤3次,3min/次
4.加待测血清:标记各孔,加入相应稀释度的抗体100μl/孔(用PBST稀释,按示意图用单枪加)。

37℃,保鲜膜包好,60min后甩干孔内液体
5.加二抗:以PBST(200μl/孔)洗涤4次,3min/次。

各孔加入酶标二抗100μl/孔,37℃,保鲜膜包好,45min后,甩干孔内液体
6.显色:以PBST(200μl/孔)洗涤4次,3min/次。

加入TMB底物溶液50μL/孔,避光显色10min(抽屉中),然后每孔加入50 μl 的2M 硫酸终止反应
7.结果分析
在酶标仪上,于450nm处测各孔OD值。

阴性无色,OD小于;阳性黄色,3个重复的平均值大于,且为阴性对照OD值的倍。

打开“酶免大师”,登录密码“1234”,设置参数,选“终点法检测”,建微板,
结论:
由于实验动物免疫效果不好等原因,所得OD值太小,小鼠免疫还可以,初步判断抗原效价为一价。

未免疫家兔的血清测定的OD值很小,说明实验材料没有很大的污染。

穿插实验;玻片法—血型鉴定
实验材料:
1、Ag:受检血样(红细胞悬液)
2、Ab:标准抗A血清、标准抗B血清(单克隆抗体,不同于标准A型血清、B 型血清)。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受检抗原(血样)制备:
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待干后用无菌5#针刺消毒部位---取一滴血(大绿豆大小)于盛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混匀。

2、加标准诊断血清到受检血样中,血型判定:
取干净6孔白瓷盘一块(两人用),三孔先各加一滴血样---前两孔分别加入一滴抗A、抗B鉴定血清---用两根无菌牙签分别对前两孔进行混合,水平摇动---2min后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