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基础强化练(有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基础强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遣使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选自《资治通鉴·后唐记》,有删节)
1.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
①从珂欧.重诲
②重诲屡短.之于帝
③谕.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
④遣使以状闻.
⑤欲面.讯之
参考答案:①通“殴”,殴打②形容词作动词,说坏话③告诉,使人明白④使动用法,使……听到⑤名词作状语,当面
2.解释虚词。
①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
②重诲乃.矫以帝命
③从珂止于.虞乡
④欲诱致彦温讯其.事
⑤重诲固请发兵击之.
参考答案:①介词,和②副词,于是、就③介词,在
④代词,这⑤代词,他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
译文:
②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
译文
③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译文:
解析:①“何为……”为固定句式,“受枢密院宣耳”为判断句。注意固定句和判断句的翻译,“诘”应
为“责问,质问”。②“此奸人妄言耳”为判断句,“安”应为“怎么”,“宜”应为“应该”。③“从珂知为重诲所构”为被动句,“构”应为“陷害”,“驰”应为“赶快”,“明”译为“表白”。
参考答案:①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杨彦温回答说:“我杨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
②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坏人杨彦温的谎言,应该赶快派兵征讨他。”
③李从珂知道是被安重诲所陷害,赶快入朝自己进行表白。
参考译文: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年轻的时候侍奉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恭敬。
以前,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争吵,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重诲始终记恨他。到此时,安重诲掌权用事,当时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多次在明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明宗不听。安重诲就假造明宗意旨,谕令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逐他。这一天,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领兵关了城门,拒绝让他进城。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杨彦温回答说:“我杨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李从珂暂驻扎在虞乡,派使者把情况向朝廷报告。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坏人杨彦温的谎言,应该赶快派兵征讨他。”明宗怀疑此事,想把杨彦温引诱来讯问情况。安重诲坚持请求派兵攻打杨彦温,朝廷便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他。明宗指令药彦稠务必把杨彦温活着抓回来,想要当面讯问他。李从珂知道是被安重诲所陷害,赶快入朝自己进行表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
鄂然,欲殴之。为其
..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
..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4.解释实词,请注意其中的词类活用。
①父以足受.
②随目.之
③良因怪.之
④与老人期.
⑤良因异.之
参考答案:①接受②名词作动词,看③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④约定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异
5.解释虚词。
①为其
..老,强忍
②笑而.去
③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④良因.异之
参考答案:①动词,认为;代词,他②连词,表修饰③副词,就④连词,因此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译文:
②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译文:
③“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译文:
解析:①省略句的翻译,二至五句皆承前省略主语“老父”。“衣”,名词活用作动词,应为“穿”。②省略句的翻译,“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给……穿鞋”。最后一句承前省略主语“良”。③判断句和省略句的翻译。“即”和“乃”表判断。后面两个大句子,分句“不复见”省略宾语,其余皆省略了主语。
参考答案:①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②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就跪下给他穿上。
③“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参考译文:
张良曾经闲暇时候在下邳县桥上散步游玩,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很惊愕,想打他。看他年老,强行忍住了,下去取回了鞋子。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就跪下给他穿上。老翁伸着脚让张良给他穿上以后,大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翁很远。老翁走了大约一里路,又回来,说:“小子可以教诲。五天后黎明,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说:“好。”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老翁已经先到了,大怒说:“和老人约定会面,却比我后到,为什么呢?”又走了,并说:“五天后早来。”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又来了。老翁又先到了,又大怒说:“又晚来,为什么?”又走了,说:“五天后要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来了。过了一会,老翁也到了,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就能做皇帝的老师。十年后你将会发达。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