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625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2. 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3. 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4. 实验四:测定电路的欧姆定律5. 实验五:测定声音的速度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重力计、弹簧测力计、折射率计、电路测试仪、声速测量仪等。
2. 教学软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重力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其大小为9.8m/s²。
实验步骤:1) 调节重力计,使其指针指向零位。
2) 将重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3) 释放重力计,记录下落时间t。
4) 利用公式g = 2h/t²计算重力加速度。
数据处理:g = 2h/t²二、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弹簧常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弹簧常数k是指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挂上已知质量的物体,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 计算弹簧常数k = F/x,其中x为物体的形变量。
数据处理:k = F/x三、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折射率计测定光的折射率的方法。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率n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
实验步骤:1) 将折射率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将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调整折射率计的光源和检测器位置,使光线垂直入射。
3) 记录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计算折射率n = sin(i)/sin(r)。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188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示范: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电源、导线、开关等。
3. 实验教案:编写详细的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 演示: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数据分析准确性、结论合理性等。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了解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程度。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二章力学实验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力学实验仪器,如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力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力学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6f63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f.png)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 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3. 实验技巧与注意事项5. 安全常识及实验仪器使用规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阐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总结:强调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使用规范,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实践操作:课后安排实验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2. 课件: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PPT3. 实验设备: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4. 网络资源:相关实验视频、论文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看实验视频,熟悉实验操作过程。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定期检查实验报告,及时反馈学生实验成果。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为后续实验课程做好准备。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测量、数据分析等。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6718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绪论课时:2课时年级/专业:大一物理学专业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材或参考书。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物理现象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10分钟)教师介绍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意义和地位,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能量、力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4.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教师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上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引导students to review the knowledge.2.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对个人发展的价值。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教案内容的理解。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767d3510a6f524ccbf85cc.png)
六、实验小结(实验结束前的10分钟)
1、验中有哪些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是如何利用多次测量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
3、拓展题目完成的意义。
时间的掌握:留由5分钟机动的时间。
讲作图法
课
后思考题来自1.分析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计算磁场B的合成不确定度。
2.以简图示意,用霍尔效应法判断霍尔片上磁场方向。
原则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2)、霍尔片允许通过电流很小,切勿与励磁电流接错!
3)、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防电磁铁线圈过热影响测量结果。
三、学生的实验开始(100分钟)
四、指导实验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0a77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一、前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力学2.1.1 牛顿运动定律2.1.2 动量与能量2.1.3 刚体运动2.1.4 流体力学2.2 热学2.2.1 温度的概念与热力学定律2.2.2 热传导与对流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2.2.4 热力学势2.3 电磁学2.3.1 静电场2.3.2 稳恒电流场2.3.3 磁场与电磁感应2.3.4 电磁波2.4 光学2.4.1 几何光学2.4.2 波动光学2.4.3 量子光学2.5 原子与分子物理2.5.1 原子结构2.5.2 原子光谱2.5.3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2.5.4 分子光谱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概念和原理。
3.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4.2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大学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5.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论文和实验数据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5.4 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24课时,实验课程8课时。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abd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f.png)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课程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意义2. 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4. 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5. 物理实验常用仪器与设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3. 互动: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2.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2. 内容:a.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b.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c.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d.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3. 教学过程:a.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相关实验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b.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七、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1. 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内容:a.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b.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执行c.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d.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3. 教学过程:a. 课题发布:教师发布实验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2024年度物理电子教案模板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2024年度物理电子教案模板大学物理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4595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3.png)
典型习题解答及思路分析
题目二
阐述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
VS
解答及思路分析
固体中的电子运动可以用能带理论来描述 。根据布洛赫定理,电子在周期势场中的 波函数具有周期性,形成能带结构。通过 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固体中电子的能 级和波函数,进而分析固体的导电性质等 。
2024/3/24
23
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16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设计
2024/3/24
17
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设置
提问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例如针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理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 考并回答。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交流思想,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2024/3/24
18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安排
研究物质拓扑相及其电子学应用的前沿领域,包括拓扑 绝缘体、拓扑半金属等新型物态的探索,以及拓扑电子 器件的设计和实现。
24
课后拓展资源推荐(如参考书目、网络资源等)
参考书目
《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教程》、《原 子物理学》等。
网络资源
中国大学MOOC网、Coursera网等在线教 育平台上提供的物理课程;科研论文数据库 (如arXiv、Web of Science等)中相关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普网站(如Physics Today、APS Physics等)上关于物理学的 最新动态和科普文章。
2024/3/24
易于修改、保存和传输 ,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 行备课。
可添加超链接、动画、 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增 强课堂互动性。
支持多种格式和媒体类 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 富多样。
大学物理学电子版教案设计
![大学物理学电子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a61e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0.png)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理解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生物理学的核心概念;2. 物理量的测量和计算;3. 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1. 复杂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2. 物理实验中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教学内容:一、引言1. 大学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2. 大学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大学物理学的教学目标。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物理量及其单位;2. 力、功、能;3. 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4. 电磁学、光学、声学。
三、物理量的测量和计算1. 测量方法;2. 计算方法;3. 误差分析。
四、物理实验1. 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2. 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3. 物理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大学物理学的概念;2. 强调大学物理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讲解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2. 通过实例讲解力、功、能等基本概念;3. 讲解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等基本原理。
三、物理量的测量和计算1. 讲解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2. 讲解计算方法,如数值计算、图像处理等;3. 讲解误差分析,如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等。
四、物理实验1. 讲解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实验装置的组装、仪器的使用等;2. 讲解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如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3. 讲解物理实验报告的撰写,如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五、总结与复习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复习重点和难点;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4. 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2e58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b.png)
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2. 掌握电磁场中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能够运用电磁场理论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与理解。
2.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场、磁场、电荷、电流等。
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电磁场的规律?如何理解电磁场的能量?二、讲授新课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讲解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基本定律。
- 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 通过实例说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 以电场为例,推导出高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磁场为例,推导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电流为例,推导出安培环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 解释电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解释电磁场能量流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通过实例说明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实验演示1. 演示电磁场实验,如电磁感应实验、电场线实验等。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大学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电磁场实验器材。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模板
![大学物理教案电子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c127d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b.png)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授课地点: [具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相关物理概念和原理。
- 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 熟悉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 [章节名称]:[具体内容概述]2.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 -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通过提问或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理论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
三、课堂练习- 安排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答疑问。
四、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操作,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 邀请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物理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和操作。
-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bb97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6.png)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一、引言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写的一套电子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常用的物理实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物理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基本实验技能2.1 实验器材与设备介绍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和设备,如测量仪器、实验装置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实验基本操作讲解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如测量、调整、连接等,并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事项。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巧,如图像处理、数据记录等,并讲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误差分析、最小二乘法等。
三、力学实验3.1 拉伸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介绍拉伸法测定金属弹性模量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2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介绍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3 简谐振动实验介绍简谐振动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四、热学实验4.1 比热容的测定介绍比热容的测定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2 热膨胀实验介绍热膨胀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3 热导率实验介绍热导率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五、电磁学实验5.1 电学实验介绍电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电阻测量、电势差测量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2 磁学实验介绍磁学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磁场测量、磁感应强度测量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3 电磁波实验介绍电磁波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如电磁波传播速度测量、电磁波干涉实验等,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六、光学实验6.1 光的干涉实验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如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并讲解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0ace3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8.png)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实验电子教案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要求1.2 实验器材与设备熟悉实验中所使用的器材与设备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设备1.3 实验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中环保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第二章:基础实验技能2.1 测量与误差学习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理解误差的概念和分类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第三章:力学实验3.1 简单单摆实验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学习如何测量单摆的周期和摆长3.2 弹簧振子实验掌握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学习如何测量振子的周期和频率3.3 碰撞实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碰撞前后的速度和动量第四章:热学实验4.1 热膨胀实验了解热膨胀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膨胀系数4.2 热传导实验掌握热传导的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传导率4.3 蒸汽湿度实验理解蒸汽湿度的概念学习如何测量蒸汽的湿度和温度第五章:光学实验5.1 光的干涉实验了解光的干涉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干涉条纹间距5.2 光的衍射实验掌握光的衍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衍射角度5.3 光的折射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折射率和折射角度第六章:电磁学实验6.1 库仑定律实验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学习如何利用库仑扭秤测量静电力常数6.2 直流电路实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学习如何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并分析电路6.3 电磁感应实验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学习如何测量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第七章:振动与波实验7.1 机械波传播实验了解机械波的传播特性学习如何测量波的速度和波长7.2 声速测量实验掌握声波的基本特性学习如何测量声速和声波的传播距离7.3 光的色散实验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学习如何利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8.1 光电效应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8.2 原子光谱实验掌握原子光谱的特性学习如何利用光谱仪观察原子光谱8.3 磁共振实验理解磁共振现象学习如何测量磁共振的频率和磁场强度第九章:实验设计与创新9.1 实验设计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9.2 实验创新与研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想法9.3 实验答辩与评价学习如何进行实验答辩理解实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第十章:综合实验与实践10.1 综合实验项目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物理实验项目学习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10.3 实验反思与提升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如何提升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实验器材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补充说明: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设计模板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2f50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4.png)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设计模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各类教学资源也逐渐丰富,电子教案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普及和探索。
作为大学物理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工具,物理电子教案的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尝试在实践中总结设计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的模板和要点。
一、电子教案开发前需要明确的几个要点1.教材分析。
教案设计前需要认真分析教材主题和内容,并根据课程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2.学生群体。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学习需求和学术水平需要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予以考虑。
3.评估方式。
教案设计前需要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并据此统筹教学内容和方法。
4.教学目标。
教案需明确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学生的学习。
二、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设计模板1.教学目标的设计(1)知识点目标。
如“掌握<波动光学>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如“能够解决相关习题,掌握相关物理实验的图像识别和测量方法。
”(3)素养目标。
如“认识和理解物理学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钻研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2.电子教案的构建结构:单元/主题、每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作业、处理(1)单元/主题。
将一个大的教学主题/单元拆分为若干个小的主题并进行课堂教学,方便学生的增量学习,并且在教学的每个阶段有明确的重点和方向。
(2)每周课程。
在每周章节结束后总结一下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目标。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有一定的预期效果。
(4)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材、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引导和帮助。
(5)教学方式。
匹配教学内容和学生,选择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调整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6)作业。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思考能力,同时也能进行学生练习和考核。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5e3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4.png)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教案标题:大学物理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学会应用电子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将能够设计和构建简单的电子电路。
教学重点:1. 电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2.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构建。
3. 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1. 理解电子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设计和构建复杂电子电路。
教学准备:1. 电子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教学过程:课时一:电子学基础概念1. 引入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介绍电子学的历史和发展。
3. 解释电子学中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课时二:电子学原理1. 介绍电子学中的电子元件和电路。
2. 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3. 介绍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定律。
课时三:半导体器件1. 介绍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2. 解释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3. 分析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案例。
课时四:集成电路1. 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
3. 分析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课时五:电子电路设计1. 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解释电路图和布线图的绘制方法。
3. 设计和构建简单的电子电路。
课时六:实验室实践1. 学生进行实验室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构建电子电路。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估。
课时七:应用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如电子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2. 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和讨论。
课时八:复习和总结1. 复习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3.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未来学习的方向。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估。
2. 实验室实践成果评估。
3. 期末考试或项目评估。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3205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d.png)
一、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光电效应现象及其规律。
2.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了解光子说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时,金属表面就会释放出电子。
四、实验仪器:1. 紫外线灯2. 锌板3. 验电器4. 白炽灯5. 丝绸6. 玻璃棒7. 光电效应演示仪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
2. 将锌板与验电器用导线连接。
3. 用细砂纸打磨锌板表面,确保表面光滑。
4.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锌板,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
5. 打开紫外线灯,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6. 关闭紫外线灯,再次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7. 改变紫外线灯的照射角度,重复步骤5和6,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触电。
2. 确保实验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干扰。
3. 记录实验数据时,注意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验电器指针的变化情况。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3. 结合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八、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和原理。
2. 实验仪器和步骤。
3. 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4. 实验结论。
5. 实验心得体会。
九、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频率的光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2. 探讨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对光子说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bd9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e.png)
热机效率测定
热机原理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方法,理解热机效率与热力学第 二定律的关系。
效率测定
通过实验测定热机的效率,掌握效率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热机优化
探究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了解现代热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05
光学实验
几何光学基础实验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通过测量薄透镜成像的位置,计算透镜的焦距,掌握透镜 成像规律。
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交流信号,通过示波器和交流电压表测量信号
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02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搭建RLC串联谐振电路,测量电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阻抗特性。
03
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传输原理,搭建三相负载电路,测量三相电压
、电流和功率。
电磁感应现象研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注意事项:保证气垫导轨的水平和平稳;注意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准确;合理控 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04
热学实验
温度测量与热传导研究
温度测量
掌握各种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等)的使用方法 ,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和温标的
规定。
热传导研究
通过实验探究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了解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测量 方法。
01
实验步骤
02
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使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03
长度测量与密度测定
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并与理论值进 行比较。
注意事项:测量时要轻拿轻放,避免 损坏测量器具;读数时要准确,注意 估读和单位换算。
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讲课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讲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d651b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c.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及方法2. 实验仪器及操作3. 数据处理与分析4. 实验报告撰写教学重点:1.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教学难点:1. 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物理实验的基本概念。
2. 引入本节课的实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 讲解本节课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
2. 讲解实验方法,强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仪器及操作1. 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讲解仪器的原理和结构。
2. 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如作图法、计算法等。
2.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
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操作及数据采集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采集实验数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 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报告撰写1. 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教师点评实验报告,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验原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3df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7.png)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教案一、实验名称:测量重力加速度二、实验目的:1. 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实验原理: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g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恒定值,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来确定其数值。
四、实验器材:1. 重力测量仪;2. 物体样品;3. 动量称;4. 计算机。
五、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桌面上放置一个重力测量仪。
2. 将物体样品放在重力测量仪的平台上。
3. 使用动量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启动计算机上的数据处理软件,并通过串口连接重力测量仪。
5.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读取重力测量仪所测得的重力数值,并记录下来。
6. 重复步骤2-5,以获取不同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的数据。
7. 将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分析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物体掉落或造成意外伤害。
2. 保持实验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在每一次实验前都要进行校准。
4.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物体的稳定,避免产生额外的误差。
七、实验结果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质量物体所受重力。
2. 统计所有数据并绘制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图。
3. 利用统计方法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异的原因。
八、实验拓展:1. 探究重力加速度对物体质量的影响;2. 探究重力加速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3. 探究重力加速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4. 探究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践中,我们熟悉了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步骤,并从中获取了关于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数据。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22b6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0.png)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一、引言1.1 实验目的通过大学物理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验要求(1)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2)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3)能够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4)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结论。
二、实验一:测定弹簧常数2.1 实验原理弹簧常数是描述弹簧弹性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弹簧常数可以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
2.2 实验设备弹簧、测力计、尺子、细线、支架等。
2.3 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设备,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挂上测力计;(2)测量弹簧的自然长度;(3)分别测量不同拉力下的弹簧长度,记录数据;(4)计算弹簧常数。
2.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常数。
三、实验二:测定平面镜的焦距3.1 实验原理平面镜的焦距是描述平面镜成像特性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平面镜的焦距可以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3.2 实验设备平面镜、光屏、光具座、刻度尺等。
3.3 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设备,将平面镜放在光具座上;(2)调整光具座,使物体、平面镜和光屏依次排列;(3)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观察成像位置;(4)测量成像位置,计算平面镜的焦距。
3.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成像公式计算平面镜的焦距。
四、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4.1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率是描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的重要参数,通过测定光的折射率可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4.2 实验设备折射计、光具座、透明介质等。
4.3 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设备,将透明介质放在光具座上;(2)调整光具座,使光线垂直入射;(3)测量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记录数据;(4)计算光的折射率。
4.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斯涅尔定律计算光的折射率。
五、实验四:测定电路的欧姆定律5.1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通过测定电路的欧姆定律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验小结(实验结束前的10分钟)
1、验中有哪些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是如何利用多次测量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
3、拓展题目完成的意义。
时间的掌握:留由5分钟机动的时间。
讲作图法
课
后
思
考
题
1.分析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计算磁场B的合成不确定度。
2.以简图示意,用霍尔效应法判断霍尔片上磁场方向。
6、黑板右边的空白备用
1.括号内的解释用语言叙述。
2.寻找几名优秀的学生在课外开放时间内完成拓展实验的题目
《物理实验》教案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
冷雪松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实验中心
2、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3、学习和掌握了用霍尔效应的方法测量磁场
4、学习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的方法以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1、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
2、消除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附加效应
实验原理(将原理部分与原理图分成两块)
1.原理部分(左侧)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德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79年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性质时发现,任何导体通以电流时,若存在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则导体内部产生与电流和磁场方向都垂直的电场,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它是一种磁电效应(磁能转换为电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先后制成了多种有显著霍尔效应的材料,这一效应的应用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现在,霍尔效应已在测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测量技术中,典型的应用是测量磁场。
难点
1.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
2.怎样消除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附加效应
教
学
过
程
的
设
计
课前的准备:
1.仪器设备的检查,注意要校准砝码。
2.实验的预做(采集三组以上数据进行处理)。
3.作出数据表格设计的参考。
课上教学的设计:
一、课上的常规检查(预习报告、数据表格的设计等)。(5分钟)
二、讲解的设计(30分钟)
1、引言
3.如何测量交变磁场,写出主要步骤。
参
考
文
献
1.《大学物理实验》,李学慧、高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6月
2.《大学物理实验》,高峰等编,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年3月
板
书
内
容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的题目,在黑板的中央。
第一板
实验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霍尔磁场测试仪器和霍尔效应装置的使用方法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2)、霍尔片允许通过电流很小,切勿与励磁电流接错!
3)、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防电磁铁线圈过热影响测量结果。
三、学生的实验开始(100分钟)
四、指导实验
实验前30分钟不解答问题,给学生自己理解消化的时间,30分钟后边指导边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解答.重点辅导:
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原理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上式是霍尔效应测磁场的基本理论依据,只要已知KH,用仪器测出I及UH,则可求出磁感应强度B。
实验的原理图
2.实验的过程设计
(1)拟好实验步骤。
(2)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确定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3实验的拓展
1)、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差
4表格:略
5、实验报告的要求:
1.数据处理的要求。
2.误差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上式是霍尔效应测磁场的基本理论依据,只要已知KH,用仪器测出I及UH,则可求出磁感应强度B。
3、实验的拓展:(由本实验的完成深化和延伸所学的知识,启发学
生利用现有的设备拓展出新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差
4.数据的测量与处理要求用做图法处理数据.
5.介绍主要仪器设备与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题目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
实验性质
基本实验
实验学时
3
教师
冷雪松
教学目的
1、熟悉和掌握霍尔磁场测试仪器和霍尔效应装置的使用方法
2、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3、学习和掌握了用霍尔效应的方法测量磁场
4、学习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的方法以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
重点
消除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