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唐代的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选自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是其中的第三篇。
《钴鉧潭西小丘记》语言简约精炼、清丽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其利用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等写作手法,巧妙地将柳宗元被贬永州的愤慨与兹丘的遭遇融汇在一起,静静的描绘中有一种生命的力量。
作品原文: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1山口西北道2二百步3,又得钴鉧潭4。
西二十五步,当湍5而浚6者为鱼梁7。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8偃蹇9,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10不可数。
其嵚然11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12角列13而上者,若熊罴14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15一亩,可以笼16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17而不售18。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19而售20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21取器用22,铲刈23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24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25熙熙然26回巧27献技28,以效29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30之状与目谋31,瀯瀯32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33而得异地者二,虽34古好事35之士,或36未能至焉37。
噫!以兹丘之胜38,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39之,贾四百,连岁40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41果有遭42乎!书于石,所以43贺兹丘之遭也。
作品注释:1、寻:通“循”,沿着。
2、道:行走。
3、步:指跨一步的距离。
4、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5、湍(tuān):急流。
6、浚(jùn):深水。
7、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8、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
9、偃蹇(yǎn 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注释与翻译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注释与翻译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注释与翻译《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唐代的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选自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是其中的第三篇。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注释与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明】柳宗元被贬在永州时写了一组共八篇山水游记散文,即著名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八记中的第三篇。
【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着山口西北走二百步。
寻,沿着。
道,行走),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正当水流急而深的地方有一个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yǎnjiǎn傲慢不驯的样子),负土而出(背着土而冒出来),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几乎多到数不清石头高峻倾斜而相互连叠向下的),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石头突起向前排列而有向上之势的),若熊罴之登于山(像熊罴那样往山上爬)丘之小不能(不足,不到)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可以整个地占有它。
笼,包举)。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标价出卖却卖不出去。
货,作动词,出卖)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买)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yì)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鱼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都和乐地呈献出种种巧妙的技艺)以效(效劳)。
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垫着枕头、铺着席而躺着),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清澈明净的景色调和好看),滢滢之声与耳谋(淙淙的回旋水声,和谐好听),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悠闲而开阔的境界正好和神思相投合),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深沉而幽静的气氛正好和心思相谋合)。
不匝旬(不满十天。
匝,周,满)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指热爱山水景物的人)或未能至焉(也许未能达到这样的理想,指不满十天而得名胜二处)。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地名,都在长安附近,是当时名胜之地),则贵游之士(爱好游玩的贵族人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原文译文赏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原文|译文|赏析《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原文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及译文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的地方都没有。
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现或隐,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石潭边上,这里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旁的游人,这样的环境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文言文古文鉴赏《钴鉧潭西小丘记》
古文鉴赏《钴鉧潭西小丘记》【作品介绍】《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第三篇。
钴姆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
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
【原文】钴鉧潭西小丘记作者:[唐]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2],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3]。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4],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5],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6]。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7],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秽草[8],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9],之声与耳谋[10],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11],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12],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13],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译文】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
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
那些嶒崚重叠相负而下的,好象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象熊羆在登山。
钴鉧潭西小丘记-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土,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译文或注释: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
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
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
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
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
(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
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生作品-《钴鉧潭西小丘记》解读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读陆琦题解:《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从西山向西出发,先游西山,再游西山西的钴鉧潭,然后游西山西北、钴鉧潭西的鱼梁小丘,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小丘的游记。
文章语言简练,景物描写生动优美。
全文可分为三段,前两段写景,第三段抒情。
前两段中对于景物的描写有空间上的转换,第一段是站在外围纵观小丘,第二段是身处其中感受小丘。
第三段的抒情是“显”情和“隐”情的交融。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赏读:得:访得。
有解释为“发现”、“找到”等,但我认为“访得”解释妥帖,几个文人雅士乘闲情信步而行,游历山水,并不是刻意为之,“访得”体现了一种从容和诗情。
寻:介词,沿着、顺着道:动词,取道、行西:动词,西行当:动词,抵挡、挡住。
为:叫做,成为。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表示判断。
湍:形容词,水势很急。
有解释为“急流”,不妥,因为后面的“浚”只能做形容词解。
“湍而浚”,借代的手法写得很妙。
抓住了水的两个特点:湍急、水深。
不直接写潭水,用这两个鲜明特点来借喻潭水,既突出了水的特点又使语言凝练,生动形象。
前三句用短句,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游踪,和小丘的方位。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赏读: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版本“殆不可数”后是句号,虽然古文本没有标点符号,但要加的话还是冒号更妥,因为后面两句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
“突怒”、“负土”、“争为”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赋予怪石人的情感,写出怪石凌厉的形态。
后面两个对偶的整句,对仗工整;把怪石比作牛马、熊罴这些体积庞大、性情凶猛的动物,使读者对怪石的“怪”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又用“嵚然相累”、“冲然角列”烘托出气势磅礴、怪石嶙峋的气氛;并且,这两个句子的空间角度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向上一个是往下,这可能是小丘上的怪石确实各有方向,更可能是作者站的角度不一样:他先是站在小丘下仰望这些怪石,觉得有一群牛马气势汹汹地向他冲下来,然后是站在小丘上俯瞰这些怪石,又觉得是一群面目狰狞的怪物竖着坚硬的犄角张牙舞爪地冲向他,这样的画面极富冲击力、震撼力。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1. 《钴鉧潭西小丘记》真的太精彩啦!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
你看那小丘的奇特之景,不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比如那怪石嶙峋,像不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呀!2. 哇塞,这篇记里对小丘的描写细腻得让人惊叹!这不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被发现了嘛!你想想,那草木的生机勃勃,难道不是让人陶醉其中吗?3.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魅力简直无法阻挡啊!它把那小丘刻画得如此生动,简直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
好比那潺潺流水,不就是小丘在诉说着它的故事吗?4. 哎呀呀,读这《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呢!那小丘的独特之处,不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那般耀眼吗?就像那独特的地形,多让人着迷呀!5. 这篇记真的是让人爱不释手呀!它对小丘周边环境的描写,简直绝了。
你说那宁静的氛围,像不像温暖的怀抱让人安心呢?6. 哇哦,《钴鉧潭西小丘记》真的能给人带来好多惊喜呢!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盒子。
那小丘的美,难道不是像雨后彩虹一样让人惊艳吗?7. 嘿嘿,这钴鉧潭西小丘记可太有意思啦!把小丘描写得活灵活现的。
你瞧那灵动的鸟儿,不就像是快乐的使者在小丘上嬉戏吗?8. 读《钴鉧潭西小丘记》,真的会被深深吸引呢!那小丘的独特气质,不就像一位优雅的绅士吗?比如那独特的风貌,多有魅力呀!9. 哇,《钴鉧潭西小丘记》真的是一篇佳作呀!它让我们看到了小丘不一样的一面。
那优美的景色,难道不是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萦绕心头吗?10. 这钴鉧潭西小丘记啊,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让我们对小丘充满了向往。
你想想,那宁静祥和的感觉,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吗?我的观点结论:《钴鉧潭西小丘记》是一篇极具魅力的文章,它生动地展现了小丘的美与独特,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赏析。
古诗丘之小不能一亩翻译赏析
古诗丘之小不能一亩翻译赏析“丘之小不能一亩”出自文言文《钴鉧潭西小丘记》,其含义如下:【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翻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
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
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
”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orG掉。
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翻译注释原文:柳宗元柳宗元〔唐代〕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译文:(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
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
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
”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
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
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摘要:
1.钴鉧潭的概述
2.钴鉧潭西小丘的特点
3.翻译与注释
正文:
钴鉧潭位于我国湖南省长沙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区。
钴鉧潭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其中,钴鉧潭西小丘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钴鉧潭西小丘以其小巧玲珑、景色秀美而著称。
这里的山丘不高,却别有一番风味。
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沿着山间小路攀登,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钴鉧潭西小丘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墓、石刻等,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幅悠久的历史画卷。
对于钴鉧潭西小丘的翻译与注释,我们首先要了解其背景知识。
钴鉧潭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江雪》中的地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这个地方的魅力。
同时,对于一些古诗词中的难解词汇和意象,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总之,钴鉧潭西小丘是一个充满诗意与历史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阅读及翻译
《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释寻:通“循”,沿着。
道:行走。
步:指跨一步的距离。
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湍(tuān):急流。
浚(jùn):深水。
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
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
偃蹇(yǎn 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殆:几乎,差不多。
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冲(chò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
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罴(pí):棕熊。
不能:不足,不满,不到。
笼:包笼,包罗。
货:卖,出售。
不售:卖不出去。
怜:爱惜。
售:买。
钴鉧潭西小丘记解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解析一、钴鉧潭西小丘记的作者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柳宗元。
柳宗元那可是唐代特别厉害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呢。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级高,还和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他一生坎坷,被贬到很多地方,不过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写出了很多特别有深度的作品。
二、钴鉧潭西小丘记的注释1. 钴鉧潭:潭名,形状像熨斗。
这个名字很有趣,感觉古人取名都特别形象呢。
2. 小丘:就是小山丘啦。
在钴鉧潭西边的小山丘。
3. 唐氏之弃地:唐氏放弃的土地。
这里可以看出这块地之前是被人遗弃的。
4. 货而不售:想卖但是卖不出去。
就像我们现在有些东西想卖却找不到买家一样悲催。
三、钴鉧潭西小丘记的翻译小丘是唐氏所舍弃的土地,想要卖却卖不出去。
问它的价钱,只要四百文。
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买了下来。
李深源、元克己当时和我一起游览,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是意外的收获。
小丘上生长着竹子和树木,高高地耸立着,挺拔而繁茂。
那些高低不平的石头,有的像是从土里冒出来,有的像是从山峰上掉下来,奇形怪状,非常有趣。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
我于是砍倒竹子,铲除杂草,挖掘石头,开辟出一条道路。
从旁边看,小丘上的岩石和山峰,高高低低,就像在云层里一样。
小丘的奇特景色在这里就全都呈现出来了。
四、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赏析1. 景色描写超美柳宗元把小丘上的石头、竹子、树木描写得特别生动。
那些石头的形状,好像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就像他写石头有的像从土里冒出来,有的像从山峰掉下来,真的是很有画面感。
2. 托物言志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描写小丘的景色,还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呢。
他自己就像这个小丘一样,被人遗弃,不被重用。
但是小丘虽然被遗弃,却有着独特的美,他自己也是有着才华和抱负的,只是没有机会施展。
3. 意境营造文中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又带有一丝希望的意境。
小丘一开始被遗弃,很孤独,但是后来被作者发现了它的美,就好像作者自己也在期待着被人发现他的价值一样。
《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作者:北少君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4年第04期八记写到第三篇,柳宗元心神飘了起来,文笔开始生花了。
开篇两个“得”字,有意外收获的味道。
被贬之后,柳宗元内心里是承认自己有过失的,流露在文笔间就是不易察觉的自嘲自责,这在《愚溪诗序》全文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首句当中可以找到佐证。
他也许认定自己不配享有山川如此之馈赠,如今意外“得”容身的西山,又得安神的钴镯潭,没有借口不感谢永州温情满目的山水了。
柳氏用与《钴鉧潭记》相似的笔法叙述了他购买这个小丘与改造其面貌的过程。
这个小丘又是一块“弃地”,正如作者是被主流社会抛弃了的人一样。
景与人同病柑除,天与人在这里合一了。
于是“皆大喜”,作者又一次陶醉在永州山水的温情相知当中。
他与同伴一把火烧掉恶木秽草,也多少烧去了心头一点点晦气。
在满目生机的自然山水中,作者耳目心神纷然与之呼应,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块“弃地”的怀抱。
当年壮志方酬的曹孟德“何以解忧”的千古幽思,已经被谪居永州的柳宗元消解,融化烦恼的良方就是眼前脚下这“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弃地”。
接下来的笔头可就流泻出怨气来了,“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这句话初一看,是说这样的好地方没有人到过,而我接连遇到,简直应接不暇,怎不快乐!再一琢磨,这话怎么不是滋味。
想一想永州八记的基调都是抑郁幽冷的,本文结尾也是“既悲丘之不遇,又悲己之不遇;丘虽见弃于世人,尚可碰到知音的赏识,可自己竟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相比之下,不是人的遭遇更惨于丘吗?”(尚永亮先生语)前面已经说过,此地真实面貌未必美好如柳文所写,此地多年来贱价出卖都卖不掉,农夫渔父尚且过而陋之,该是多么不起眼的所在。
那么作者笔下的小丘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呢?显然柳宗元是在故作姿态——这里多好啊!你们把我赶到这里来,你们以为这里只是荒山野岭,你们自以为剥夺了我在烟柳如丝的京城长安的美好生活,我就完蛋了?告诉你们,我这里好得很!你们夺走的那些我不稀得要。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鉴赏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及鉴赏【导语】:〔唐〕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永州八记》是XXX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是XXX 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期间写的。
XXX被贬永州,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忧惧以及外在环境的恶劣,使得XXX心情苦楚,却又无法发泄。
于是,他在永州探幽寻胜,寄情山水。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
诗人言之有物,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精炼秀美的文字中渗透着诗人被贬荒州、怀才不遇的孤愤情怀,也透露出了诗人的匠心与灵感。
诗人言之有序,开篇第一段写小丘的基本情况。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两句,介绍发现小丘的时间以及小丘的方位。
“梁之上有XXX,生竹树。
”句后的第一段内容,写小丘的景物。
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
“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争为奇状者”的“争”字突出了山石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顽强地抗争逆境的品格,也可看作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XXX之登于山”一句,形象地将一堆堆静止的无生命的石头描绘成了一群群虎虎有生气的牛马和猛兽,联想奇妙,下笔传神。
诗人第二段写XXX的遭遇和XXX带给自己的享受。
XXX美好奇特却被主人扬弃,诗人自然萌发购买念头。
“XXX 之弃地,货而不售”明写的是小丘的遭遇,实践上暗含着作者本身的遭遇;- 1 -作者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同样是被遗弃,和XXX的命运非常相似。
“价止四百”进一步印证了小丘售价之低廉,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被无辜贬低的愤慨。
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诗人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
“立”、“露”、“显”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诗人除去秽草恶木的成果,暗含作者锄奸扶良、改革朝政的主张和理想。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最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作者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而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永州八记”。
作者在这些作品中,一方面用清新的笔触对永州的佳山异水作了精细的摹写,绘状传神,给读者以极高的美学享受;另一方面,又时时在山水景物的描写刻画中寄托自己政治上遭受迫害后的愤激与感慨。
《钻鉧潭西小丘记》写的是一座无名小山,因为写景中融铸着作者的感情,所以很有个性,把小山也写的很有个性。
钴鉧,熨斗。
钴鉧潭,永州山水之一。
它的形状有点像熨斗。
这是柳宗元给它起的名字。
“八记”中有一篇《钴鉧潭记》,这篇“小丘记”即写钴鉧潭西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山。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是说,发现西山(也在永州,有《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篇)后第八天,沿着西山口向西北走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从钴鉧潭向西二十五步,在那水很急、很深的地方是捕鱼的堰(鱼梁,在河中用土石垒成堰,中间留缺口,可放鱼笱捕鱼)。
过了这鱼梁的上边是一座无名的小山,山上生长着竹子和树木,而且有很值得观赏的石头。
小山上石头相当傲慢地向上突起(突怒,耸起的样子。
偃蹇,傲慢的样子)。
从地上冒出好像顶着出来,这些石头好像竞争着表现自己的奇形怪状,这样的石头几乎数不过来,好多好多。
那高耸着的一个挨着一个是向下倾斜的(嵚然,高耸的样子。
累,重叠),其精神形状就好像牛马从山上奔下来到小溪里去饮水一样,那向上的石头就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冲然,向上前进的样子。
角列,像兽角一样并列),这种石头精神状态,就好像熊罴这类大野兽登山一样。
文章起始,叙述发现小丘经过之外,集中突出地写山上石头之美,这里有柳宗元特殊的审美情趣。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
《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钴鉧潭西小丘记》赏析评论《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期间写的。
柳宗元被贬永州,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忧惧以及外在环境的恶劣,使得柳宗元心情苦楚,却又无法发泄。
于是,他在永州探幽寻胜,寄情山水。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
诗人言之有物,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精炼秀美的文字中渗透着诗人被贬荒州、怀才不遇的孤愤情怀,也透露出了诗人的匠心与灵感。
诗人言之有序,开篇第一段写小丘的基本情况。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两句,介绍发现小丘的时间以及小丘的方位。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句后的第一段内容,写小丘的景物。
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
“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争为奇状者”的“争”字突出了山石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顽强地抗争逆境的品格,也可看作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一句,形象地将一堆堆静止的无生命的石头描绘成了一群群虎虎有生气的牛马和猛兽,联想奇妙,下笔传神。
诗人第二段写小丘的遭遇和小丘带给自己的享受。
小丘美好奇特却被主人抛弃,诗人自然萌生购买念头。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明写的是小丘的遭遇,实际上暗含着作者自身的遭遇;作者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同样是被遗弃,和小丘的命运非常相似。
“价止四百”进一步印证了小丘售价之低廉,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被无辜贬低的愤慨。
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诗人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
“立”、“露”、“显”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诗人除去秽草恶木的成果,暗含作者锄奸扶良、改革朝政的主张和理想。
(完整word版)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柳宗元永州九记中的第三篇.在永州九记当中,作者所观察到的,所描绘的,并非名川大山,而是被人忽略的小景致,如小石潭、小丘、小石头等等。
但在作者笔下,一幅幅个性凸显山水景致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为突出的是,这山水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听觉的客观对象,而是投射了作者心境的活生生的亲切的自然。
作者将自己的生命主体灌输其中,让情意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达以天人合一、主客相契的至上境界。
文章开头先写作者一行从西山西行至二百步,发现了钴鉧潭,在水流的湍急处探得了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甚至“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壮者,殆不可数"。
作者笔下的石头并非静谧的,而是充满生机,从土里怒而争出,用一个“争”字突出了山石不甘心被埋在泥土中之气概,仿佛在顽强地同逆境抗争.坚硬是石的质性,不管遇到怎样的破坏力量,它都能保持其本性,宁可破碎,也要向世人展现其坚硬。
柳宗元以石喻人,他就是自己笔下的“石”,保持坚贞,宁折不弯,虽死犹存。
只是顽强的石头长在不足一亩的小丘之上,并且长期被闲置,价钱至低却无人问津:“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价止四百”。
柳宗元借小丘见弃,被冷落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久贬不迁的感慨和悲愤。
作者笔下的小丘让人不由想到盛唐诗人元结笔下的“右溪”。
元结在《右溪记》中云:“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元结以“无人爱赏"的右溪,寄托自己怀才不遇身世之感。
元、柳二文异曲同工。
“士不遇"一直是封建社会中抱有济世理想,富于才华而不受重用、甚至屡受打击的士人吟咏不衰的主题,士人们常以石不被人识喻己之不遇,人石同悲。
于是作者因喜欢小丘,同病相怜之感而将其买下,在除去了杂草之后,小丘呈现怡然之态。
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面前,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而且由其中以望,只见远山高寺,云气漂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古文赏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古文赏析《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第三篇。
钴姆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
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古文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古文赏析篇1【原文】钴鉧潭西小丘记作者:[唐]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2],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3]。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4],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5],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6]。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7],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秽草[8],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9],之声与耳谋[10],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11],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12],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13],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译文】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
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
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
柳宗元《钴鉧潭记》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柳宗元《钴鉧潭记》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钴鉧潭记》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第一段写潭状;第二段写得潭经过及潭上景物因人工改造而一显得更加优美宜人;然后就他与潭的密切关系感慨作结,余味无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钴鉧潭记》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钴鉧潭记》唐朝:柳宗元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古诗简介《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
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钴鉧潭记》翻译/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
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
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
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
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
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钴鉧潭记》注释钴鉧(gǔmǔ)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作者:北少君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4年第04期
八记写到第三篇,柳宗元心神飘了起来,文笔开始生花了。
开篇两个“得”字,有意外收获的味道。
被贬之后,柳宗元内心里是承认自己有过失的,流露在文笔间就是不易察觉的自嘲自责,这在《愚溪诗序》全文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首句当中可以找到佐证。
他也许认定自己不配享有山川如此之馈赠,如今意外“得”容身的西山,又得安神的钴镯潭,没有借口不感谢永州温情满目的山水了。
柳氏用与《钴鉧潭记》相似的笔法叙述了他购买这个小丘与改造其面貌的过程。
这个小丘又是一块“弃地”,正如作者是被主流社会抛弃了的人一样。
景与人同病柑除,天与人在这里合一了。
于是“皆大喜”,作者又一次陶醉在永州山水的温情相知当中。
他与同伴一把火烧掉恶木秽草,也多少烧去了心头一点点晦气。
在满目生机的自然山水中,作者耳目心神纷然与之呼应,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块“弃地”的怀抱。
当年壮志方酬的曹孟德“何以解忧”的千古幽思,已经被谪居永州的柳宗元消解,融化烦恼的良方就是眼前脚下这“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弃地”。
接下来的笔头可就流泻出怨气来了,“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这句话初一看,是说这样的好地方没有人到过,而我接连遇到,简直应接不暇,怎不快乐!再一琢磨,这话怎么不是滋味。
想一想永州八记的基调都是抑郁幽冷的,本文结尾也是“既悲丘之不遇,又悲己之不遇;丘虽见弃于世人,尚可碰到知音的赏识,可自己竟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相比之下,不是人的遭遇更惨于丘吗?”(尚永亮先生语)前面已经说过,此地真实面貌未必美好如柳文所写,此地多年来贱价出卖都卖不掉,农夫渔父尚且过而陋之,该是多么不起眼的所在。
那么作者笔下的小丘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呢?显然柳宗元是在故作姿态——这里多好啊!你们把我赶到这里来,你们以为这里只是荒山野岭,你们自以为剥夺了我在烟柳如丝的京城长安的美好生活,我就完蛋了?告诉你们,我这里好得很!你们夺走的那些我不稀得要。
当然这几句话有些东北风拉场戏里泼妇骂邻的味儿,好像放到柳宗元这儿,人们有些不好接受。
“我跟你讲”,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族心态,这是普遍存在的人之常情,柳宗元也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说一两句气话反话也是可能的。
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那本书不就叫“泪与笑”吗?含泪的笑是最能让观者心灵颤动的。
以上析神,现在说形。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八记中行文技巧运用比较明显的一篇,本文有三处斧凿之痕不显斧凿之功尽显的妙笔。
一是首段绘奇石如兽的两句,小丘奇在石头的造型上。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绘生动之形的笔,缘自乐于欣赏之心和长于审美之眼。
我们从柳宗元笔下读到了这画面感极强的文字,自然神往于其地其景。
理性地想想,
也许我们亲自去访问之后会一无所获,看不出那些石头像牛似马如熊罴,因为我们没有柳氏的捕捉能力,达不到他的审美水平。
鸢飞之心没有柳氏清澈的眼。
二在次段“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这里。
这三个短句就是三个并列在一起的主谓短语,既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又是妙境迭出的排比句,从中我们不得不钦佩柳氏处逆境而追寻美、再现美的美好心灵,不随环境的恶化而改变消逝的执著与从容。
第三处是其后“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潜潜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运笔似行云,行文如流水。
作者的笔到这儿都写“飞”了。
其他如“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这样工整的句子在一篇短文中大量涌现,使得文章语言整散结合,读来确实让人“心旌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