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3单元 14 苏轼词二首(共42张PPT)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苏轼词二首-精PPT47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 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苏轼词二
首-精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Hale Waihona Puke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精品】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4苏轼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5.掀舞一叶白头翁 ..... 一叶: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头翁:____________________
6.刚道 有雌雄 ..
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莫听 穿林打叶声 莫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何妨吟啸 且徐行 .. .. 吟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竹杖芒鞋轻胜 马 芒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料峭 春风吹酒醒 料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写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 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②这是一个 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与狂风恶浪 搏斗他已习以为常,这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的泰然 自若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2.你认为“长记平山堂上”中的“长记”在词中有 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定风波》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 这是作者被贬官到 黄州的第三年。 在 《水调歌头》 的“基本解读”中已说到, 贬官黄州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政治打 击,但他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对待。
三、文学常识 怎样填词 词是按“词牌”填写的。每一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句数、 字数、平仄要求,并在固定的地方押韵。 词的写法可以简洁地概括成一句话:按词谱填写。 例如词牌《忆王孙》的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有句号处为韵脚)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
第14课苏轼词二首 P49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
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
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
出狱后贬黄州。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
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佼佼者。
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
在宋词的发展史中他具有开疆拓土之功。
有《东坡全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
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
怀民字偓佺(又字梦得),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
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
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
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我们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
《定风波》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
被贬官黄州是作者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沉重政治打击,但他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对待。
三月七日,他走在沙湖道中,遇到了大雨,不巧的是他的雨具被人先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叫苦不迭,唯独作者浑然不觉,毫无落魄之感。
不久,天气转晴,于是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豪放词派豪放词派是宋词两大流派之一。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14 苏轼词二首PPT优质课件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历 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他是豪放 派词人主要代表之一,对宋词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词集有《东坡乐 府》。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你怎样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含义? 提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 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 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宠辱不惊的豁达人生态度。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 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 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须在意?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注字音
偓佺(wò)(quán)
欹枕(qī)
天籁(lài)
料峭(qiào)
2.写汉字
料qiào(峭) qiào(俏)丽
讥qiào(诮) suō(蓑)衣
shuāi(衰)落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词义 杳杳:遥远迷蒙的样子。 刚道:偏说,硬说。 浩然气: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 料峭:形容微寒。 4.记常识 豪放词派: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其词风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 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词人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 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张怀民,字偓佺(又字梦得),当时也被贬到黄州,与苏轼 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词人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且更加钦佩张怀民 的气度。所以他将张怀民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 《定风波》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正被贬官在黄州。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14苏轼词二首
• 2.说说你最喜欢《定风波》中哪一句,并说 明理由。
• 提示:(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作者用“莫听”二字表明自己的态度, 从容处之,悠闲自在。“何妨”“吟啸”活 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
•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 可是却比骑马轻快。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 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智者 襟怀。“任”见作者自若、自信的襟怀。
• 【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度。
• 【提示】从“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中 可以分析出词人的情感态度。
• 【答案】本词作于苏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 全词通过描写快哉亭壮阔的水光山色,抒发 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从中看出他身 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达观态度。 写景传达出了他在亭前览胜的欣喜自得之情 及不受仕途干扰、超然物外的坦荡气度和浩 然之气。下阕塑造了一位奋力搏击风浪的白 头翁形象,其实他是苏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 一种象征。渔翁的处世态度,不惧风浪的精 神实则是苏轼所具有的。在他看来,宋公子 对风的划分十分可笑,他赞成庄子所言,天
• 2.典故的用法
• (1)正用和反用
•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如辛弃 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 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 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王 安石《桂枝香》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 如簇”,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 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 陵的壮丽景色。
•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王维 《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
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 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 了诗人远离世俗,希望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 语出《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 寄给丈夫,后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 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 夫给妻子的信。
粤教版-语文-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第14课苏轼词二首
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又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 意。苏轼的文艺观,除继承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道”的理论外,还特 别重视文学本身的美学价值,注重求新求变、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以平 淡自然、萧散简远为最高境界。 苏轼因其词慷慨激昂,豪迈清新,雄健峻拔而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其书画也自成一体,工书法,为“宋四家”之一, 绘画主张“神化”,为一代大师。著有《东坡乐府》、《苏东坡集》。
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 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 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 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 激动人心。
答案
本课结束
互动·探究区
一、结构图示
上片:胜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下片用江典面→动旷静达结豪合迈 《定风波》上下片片::面雨向过风天雨晴泰→然未自来若人生→超脱旷达
二、要点赏析 1.阅读《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回答下列问题: (1)词的上片写景,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开头四句,先实写,描绘了亭下 江水与碧空相连,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或“卷起窗帘, 看见的亭台连水、碧水连空、水天一色的胜景”)。“长记”一词 点明“平山堂”之景是回忆,属虚写,描绘了词人在此领略的江 南那种山色若隐若现、高远空濛的景致。
答案
(2)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 理?请结合词的下片作简要阐释。 答案 下片先写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 搏击的场景,来表现虽然人生风云变幻,但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 气”(指正气和节操),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 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的哲理。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4课苏轼词二首(教案)
第 14 课苏轼词二首(教课设计)李建辉教课目标1理解苏轼面对窘境而泰然处之的豪放情怀||,以及经过生动情形加以表达的方法2概括豪放此的主要特点 ||,并能作详细剖析3能详细赏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教课目标1 理解苏轼面对窘境而泰然处之的豪放情怀||,以及经过生动情形加以表达的方法2能详细赏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内容鉴赏《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全》||。
步骤一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苏轼另一首《水调歌头》||,请学生背读||。
二声读全词 ||,要求能翻译||,可请同学到黑板上写译文并展现基本解读文字:“夕阳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四句 ||,先用实笔描述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斜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情形||。
“我”坐在亭上 ||,卷起华美的绣帘||,从窗口俯瞰江面||,看到亭连水 ||,水连天 ||,水天一色 ||,风景壮而美 ||。
“知君为我新作”二句||,点明亭的主人与作者的亲近关系||。
亭台的窗户涂抹上青红油漆||,色彩犹新 ||。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以下五句 ||,是经过回忆和联想来描绘眼前风景 ||,是虚景实写 ||。
用“长记”二字 ||。
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会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如有若无、如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回想||。
于是用这类记忆中的情形和目前所见之景进行比较||,两者特别相近似 ||。
这样把快哉亭和平山堂融为一体了 ||。
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风景“壮丽为淮南第一”||。
在当时的情况下 ||,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文雅||,是文化人集体中所共同认同的||,所以这里是借平山堂来提升快哉亭的文化品位||。
“一千顷 ||,都镜净 ||,倒碧峰”||,写眼前广阔明亮的江面 ||,清亮见底 ||,碧绿的山岳倒映在江水中||,体现出一幅沉静优雅的山川画卷||。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自主梳理
1.填空。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北宋杰
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文学
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黄宋庭代坚著名诗人
并称
“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 “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黄;庭为坚著名米书芾法家蔡,襄
名句识记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考点演示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 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 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 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 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 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 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词体现了乐 观向上的精神。
他的词突破了五代以来香软的樊篱,使北宋词坛出现了一批风貌一新 的词章。在他的词中,更多地注入了自我,真挚地表现了个性,抒写 了博大的胸襟,直抒胸臆,英气勃勃。许多作品富有鲜明的浪漫主义 色彩,成为不朽的千古绝唱。在内容上对前代是一个大发展,风格上 又在婉约派的一统天地外别开豪放与旷达一派,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 他的论说文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又如行云流水, 充满诗情画意。苏轼的文艺观,除继承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道”的 理论外,还特别重视文学本身的美学价值,注重求新求变、生活与艺 术的结合,以平淡自然、萧散简远为最高境界。
《定风波》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居黄州。 三月七日,他走在沙湖道中,遇到了大雨,不巧的是雨具被人先带 走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叫苦不迭,惟独作者浑然不 觉,毫无落魄之感。不久,天气转晴,苏轼有感而发,由写景转入 抒情议论,由记事抒情转对人生境界的思索,对人生际遇的应对, 发人深省,耐人回味。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苏轼词二首-精PPT47页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苏轼词二首-精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
粤教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背景介绍
1.《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 表作之一。当时苏轼与张怀民同被贬到黄州,两人的心境 相同,相互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还 很钦佩张的气度。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并 作此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4 苏轼词二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国学 1.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 ,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选自《论语·公冶长》 【古文今译】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 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 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
北宋中叶到南
婉约、豪放 并举
壮怀高唱 哀感低吟
代表作家
温庭筠、李煜、 晏殊
苏轼、 柳永、李 清照
辛弃疾、陆游 姜夔、张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四、识记字音
偓.佺.(
) 欹.枕( )
天籁.( )
料峭.( )
杳.杳( )
答案:wòquán qī yǎo lài qiào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 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 醉与山翁。” “山色有无中”表现的是两岸重重青山, 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情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堪笑兰台公子……千里快哉风”,运用了什么 写法?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版】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苏轼词二首》课件推荐PPT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文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
艺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全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称“宋四家”
才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
晁补之
3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3、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4、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情理与趣理同在
4
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 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具有类似风格的宋词,如必修课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选修课教材中的第16课辛弃疾的作品、第17课“爱国词 ”,都属于此类作品。
极言油漆新,色泽鲜明 《庄子·齐物论》中认为事物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风是属于“天籁”,是大自然演奏的乐曲。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这样把快哉亭和平山堂融为一体了。 而“庶人之风”,起于穷巷之间,一路挟带着污秽之气,吹到贫穷人家,使人精神凄惨,生病发热,这就叫做“雌风”。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平山堂是作避暑录话》)。 从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多涉及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 而作者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庄子所说的天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 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与张怀民同被贬到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 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 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 “快哉亭”,并作此词。此词通篇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 为一炉,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身处逆境而泰然面 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凛然的正气充满全篇。
答案
3.名句背诵 (1)落日绣帘卷,亭__下__水__连__空________。 (2)_欹__枕__江__南__烟__雨____,杳杳没孤鸿。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一__蓑__烟__雨__任__平__生___。 (4)__莫__听__穿__林__打__叶__声__,何妨吟啸且徐行。
答案
返回
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这首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水光山色,抒发了词人旷达豪迈 的处世精神。 2.《定风波》 这首词通过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 处生奇警,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表现了词人旷达洒脱的胸襟,寄 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志,宁静而致远。
2.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新书》
赏读:道德高的没有高过对人普遍施爱,当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过于
对广大人民有利。拥有博爱之心,是为人之道。
3.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子》
赏读:用善行来洁身自好,就可以比拟尧舜。可见人们加强自我修养是
多么重要啊。
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赏读:《易》这门学问,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
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变通一词,启示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
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返回自主积累博观而约取 Nhomakorabea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艺术 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 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 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 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 张神似。
(6)没没没孤有鸿 mémi ò (7)卷绣试卷帘卷 juàjnuǎ n
答案
2.词语释义 (1)欹枕江南烟雨:写__躺__着__看__风__景__的__悠__然__自__得__的__情__态____ (2)杳杳没孤鸿:_遥__远__迷__蒙__的__样__子___ (3)认得醉翁语:_体__会__到___ (4)刚道有雌雄:_偏__说__,__硬__说___ (5)一点浩然气:_最__高__的__正__气__和__人__格__节__操___ (6)何妨吟啸且徐行:_吟__唱__长__啸__,__表__示__泰__然__自__若__的__情__态___ (7)竹杖芒鞋轻胜马:_草__鞋____ (8)料峭春风吹酒醒:_形__容__微__寒__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 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句咀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集》
赏读:君子的行为,应安静地修养自己,用俭约来培植德行。淡泊以明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4 苏轼词二首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责任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 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 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 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 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 始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 数字”,还给了父亲。
《定风波》:作于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通过偶遇风雨这件小事,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于简朴中见深意, 于寻常处生奇景,骤然遇雨镇定自若,竹杖芒鞋而自得其乐。表达了他旷达超 脱的胸怀,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偓佺(wòquán) (2)欹枕( qī ) (3)杳杳( yǎo ) (4)天籁( lài ) (5)料峭( qiào)
2 文脉梳理
《定风波》上 下片 片: :面 雨向 过风 天雨 晴泰 →然 未自 来若 人生→超脱旷达
3 重点突破
一、苏轼贬官黄州是他政治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到沉重打击,从《水调 歌头》词中可以看出他面对政治祸难的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并谈谈你对他的这种态度的看法。
答案
二、用轻松的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 色。细读《定风波》,说说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答案
三、通过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是文学创作的常用手法。请体会下 列诗句,说说它们各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答案
3 名句品评
(1)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品评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回忆镜头,又是现实描写。作者 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那种江南山色的美好回 忆。作者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这样就把“快哉亭” 和“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