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参考资料
关于礼崩乐坏的作文素材有论证方法
关于礼崩乐坏的作文素材有论证方法说实话关于礼崩乐坏的作文素材和论证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就是翻课本,觉得课本里那些关于古代社会变迁的内容应该能找到不少礼崩乐坏的例子。
像春秋时期那种周天子权威下滑,诸侯开始互相征伐,不再遵循以前的礼仪制度,这就很典型。
可是光有例子还不行啊,还得有办法把这些例子论证得有说服力。
我试过的一个办法就是对比论证。
就说在周朝初期,大家都遵循周礼,什么等级分明,祭祀啊、丧葬啊、朝见天子啊,都有严格的礼仪程序。
比如诸侯朝见天子得带多少礼物,行什么礼,这都是规定得死死的。
然后对比春秋后,诸侯变得肆无忌惮了,鲁桓公杀掉了兄长成为鲁国国君,这就是典型的违背周礼中嫡长子继承制。
这一对比,就能很明显地看出礼崩乐坏。
还有因果论证我也试过。
为啥会礼崩乐坏呢?我想了想当时的情况。
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得生产力提高了,那以前靠井田制生存的诸侯们就有了更多的财富和人力,经济发展变了,政治结构当然也会跟着变,这就导致旧有的周礼不再适合新的社会情况,所以必然走向礼崩乐坏。
我还翻过不少历史典籍去找更多的例子。
但是有些时候我容易犯一个错,就是贪多,把很多类似的例子一股脑儿全堆上去,后来发现这样文章有点拖泥带水。
所以得精简例子,选出最有代表性的。
比如说楚国不断向北扩展领土,公然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这种例子就要着重去说。
再有呢,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学术著作里关于礼崩乐坏的论述也很有用。
但是得小心,要确保引用准确,我就曾经把一个学者的话引用错了一点,差点让文章失色不少。
如果要引用孔子关于礼崩乐坏的感慨那就非常合适,孔子一生东奔西走不就是想恢复周礼嘛,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严重程度。
另外我也从一些文物上面找灵感。
比如青铜器的纹饰啊,早期青铜器纹饰比较规整,和周礼的那种有序性相呼应,后来有的青铜器纹饰就开始变得很有个性,这说不定也能侧面证明人们内心的礼制观念在变化。
总之,这些关于礼崩乐坏的作文素材的论证方法就是不断尝试出来的,而且自己得好好琢磨怎么把它们组合得更巧妙。
《左传》通读(二):礼崩乐坏的周郑交质
《左传》通读(二):礼崩乐坏的周郑交质
郑武公辅佐周平王迁都有功,成为东周的执政官。
后来,他的儿子郑庄公又成为东周的执政官。
周平王眼见郑国势力渐大,就想把郑庄公的权力分一部分给西虢公。
郑庄公当然不愿意,便对周平王心怀不满。
周平王赶紧解释:“那都是没有的事儿。
”
为了消除猜忌,周朝便与郑国互换人质。
周平王的儿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到周朝做人质。
后来,周平王死了,周朝趁机还是让虢公掌管了一部分权力。
四
月,郑国的祭足就率领军队强收了周朝“温地”的麦子。
秋天,又强收了周朝“成周”的谷子。
从此,周朝和郑国的关系就越来越恶化了。
关于“周郑交质”,《左传》的评论是:信任如果不是出自内心,互换人质也没用。
如果按礼行事,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呢?
看客先生:
1、实力永远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人如此,国亦如此。
周王室衰微,实力不及诸侯国,所以只能委曲求全,否则连名义上的君王都没的做了。
这也是东周时期,整个国家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
2、利益才是人或国家间关系的第一要素。
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所有的关系,都是平衡利益的产物。
所以,周郑交恶,不可避免。
3、“情怀”和“礼”都不能当饭吃。
一个公司快倒闭了,老板发不了工资,员工需要自己去外面挣钱生存,这样的公司最多能撑几年?那个叫“东周”的国家,就这样硬撑了500年(公元前772年-公元前256年)。
所以,这500年的惨烈和变态,可想而知……。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与内涵
Cultural history 文化史论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与内涵张子涵(北华大学,吉林吉林132013)【摘要】礼乐制度始于西周,对当时维护统治者的权力,规范社会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流逝,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遭到了极大地破坏。
我国也由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主义社会,社会文化经济各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文化上的文化下移现象接连出现。
春秋时期西周时期所建立的宗法制度由成熟走向衰亡,本文对这种现象下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总结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条件下的现象与内涵。
【关键词】春秋战国;礼乐制度;礼崩乐坏;古代祭祀;宫廷礼乐【中图分类号】K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2-099-03【本文著录格式】张子涵.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与内涵[J].中国民族博览,2021, 01 (02):99-101.一、“礼崩乐坏”条件下音乐文化的具体现象(—)乐舞制度的僭越西周时期,用乐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音乐的阶级 化和等级化十分明显。
在获得了政权不久后便制定了一套完 整的礼乐制度。
“礼”是阶级分化的产物,把人分为了不同 的等级。
对于不同阶级的人,乐队排列与所使用的乐器都有 严格的规定。
例如:在乐队的排列上,天子可排列东西四面,诸侯可排三面,卿和大夫为两面,士则只可以排一面。
关于 舞队的人数和排列方式规定: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 四傦、士二佾。
在西周严格的等级划分中,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是为了巩 固统治者权力而制定,而舞队、乐队等也是仅限于贵族阶级 的利益。
春秋时期,贵族阶级矛盾斗争十分强烈,导致贵族阶级 发生了动摇。
私家势力的发展也使得一部分人财权势力加大,此时,内外政策的强压,严重的陚税也激发了底层人民强烈 的不满。
虽然表面看起来国力强盛,但统治者的地位逐渐下 降。
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原因
地 缘特 征 ,即它 们都处 于 中原 的边缘 地 区。争 霸战 争使效 可 能存在 。在 无政府 秩序 下 ,遵 守统一 的规 范等 于 自杀 。
率 驱动 型文 化兴起 ,工具理 性代 替 了绝对 道德 律令 。赵鼎 到 了西汉 ,等 级秩序 重 新建立 起来 ,孔 子 的学说 就成 为官
播 放或 者讲 解要进 行 的体育 运动 。初 中生 都具 备 了一定 的 中体育教 学 ,作 为老师 ,应 该更 加用 心 ,作为 学生 ,应该 学 习能 力 , 自己观 看这 个与 体育 相关 的东 西也 能很好 地理 努 力配合 。一 堂成 功 的体育 课要 求老 师和 学生朝 着一 个 目 解 ,并 对 自己感 兴趣 的东西 产 生强 烈的感 觉与 兴趣 ,等 到 标 ,一起 努力 ,一 起 出发 。
【 关键词 】春秋 战国,礼崩 乐坏 ,诸侯 国
一
诸侯 国都 接受 “ 礼 ”文 化 ,到 了春秋 战 国时期 突然要 放弃
“ 礼 ”文 化而 热衷 于争 霸战 争 ?事实 上 ,争霸 战争 、 “ 礼 崩 乐坏 ” 、效 率驱 动 型文化 ,是 同时 出现 的三种 现象 ,它 们 是伴生 关系 ,而 不是 互为 因果 的关 系 。我们 必须解 释它
课。 Leabharlann 师 ,很 多时候 ,学 生有 许多老 师想 不 到的想 法 ,这样 ,老
己的体育 课程 。
3 . “ 因材施 教 式 ”体育 课 。因 为初 中生 个体 发展 的差 师也 能从 中学 习 ,从 中找 出学 生们 感兴趣 的东西 ,丰 富 自 异 性 , 学 生 的体 质 ,接 受 能力 的不 同,所 以 ,体 育 老师 应 该注 重这 些 问题 ,对 于这 种 差异性 要采 取不 同 的教学手 6 . 安 全 第一 。生 命 是一切 之 本 。很多 老师 在 体育 课上 段 ,关 注每 一个 学 生 的 发 展 ,对 于 身 体 素质 差 一 点 的 学 忽 略 了这 一 点 , 往往 以 自己 的教 学计 划 为 主 体 ,忽 视 了 生,可 以适 当地 减少他 们 的任 务 ,但 是也 要注 意方 法 ,初 安全 问题 ,就 因为这 些前 车之 鉴 ,也给 体育 老师 带来 了很 中时期 的学 生都 很敏感 ,要 保 护他们 的 自尊心 。 大 的压力 ,所 以在 体育课 上要 时 刻关注 着学 生 的动态 ,给 4 . 课上 活动 与课 下 活动 相 结合 。并 不是 所有 的体 育课 他们 灌输 注意 安全 的意识 ,每 一项 体育 活动 ,都 以安 全为 都 应该 在室 外进 行 ,并不是 只有 下雨 天体 育课 才应 该在 室 主 ,每一 节体 育课 都 以安全开 始 ,最后 , 也 以安 全结 束 。
浅谈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想——从《左传》中看时人对礼的认识
那 么当时 人心 中真 正 的礼 又 是什 么? < 左 传・ 昭公 二 十五 年 >子 大叔 回答赵 简子 的 “ 敢
礼 ,许慎 < 说文 解字 >解 释 为 “ 也 ,所 履 以侍 神致 福 也 。 ” 履 ,段 玉裁 以为 “ ,足 。 履 所 依 也 。 引 申之 凡 所依 皆 日履 ” 再 参 以黄 寿 ’ 祺 、张善 文 的 ( 易译 注 ・ 周 序卦 传 >中 对 “ 履
第2 2卷第 2期 21 年 6月 02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n lo icn ah r' olg o r a fLn a g Tec es C l e e
VD. 1
No .2
J .02 蚰 21
浅 谈春秋时期 的礼治思想
— —
从 《 左传 》 中看 时人对 礼 的认识
对礼的定义
现 在 学 者 们 大 致 认 为 礼 就 是 各 种行 为 规
范 ,包 含了 国家 行 为和个 人行 为 ,是贯 彻 贵族 统 治者 的政治 意图 ,维护 其建 立在 等级 制度 基 础 上 的社 会 秩序 。n 是 我们 现 代 人对 礼 的认 这
问 ,何 谓 礼 ? ” 中 引 用 子 产 的话 回 答 到 “ 夫
礼 ,天之 经也 ,地 之义 也 ,民之 行也 。”然 后 解 释说 “ 天地 之经 ,而 民实则之 。……礼 ,上 下之 纪 ,天地 之经 纬也 ,民之所 生也 ,是 以先
王 尚之 。故人之 能 自曲直 以赴礼者 ,谓之成
出 ,当 时认 为 真 正的礼 是表 “ 下之纪 ”是 天 上 经地 义 的一系 列法则 ,这些 “ ”则是 为 了能 礼
“ 于天地 之 性 ” ,即让人 们的各 种行 为 和天 协
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礼”
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礼”作者:盛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8期作者简介:盛佳(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左传》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文化典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叙事生动细微,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运用了字约义丰的语言,是一部用于研究春秋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中对礼的叙述,除作者明确提出的“礼”或“非礼”的讨论外,在记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言论中也有出现。
对《左传》中固守礼和抛弃礼的现象的研究讨论,对我们更好地去感知当时社会历史的变化迁移有益,也能让我们去了解《左传》作者的价值取向,政治抱负,是非善恶之观。
一、礼的简介首先,在说到《左传》中出现的礼之前,我们不能不对礼这个概念进行一番考察。
从字面意义解读,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礼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履即履行、行动,活动内容就是对神灵的祭祀,人是祭祀活动的主体,神是祭祀的目标。
活动的结果就是希望得到神的保佑,使人能够得到福祉。
学术界大都认为周礼或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或是一种政治制度或是一种礼仪制度。
在《左传》整本书的记载中,我们并未发现礼究竟是何处起源的记录和评判。
《左传》里频繁出现着有关周礼的某些具体规则、固守周礼的事情和违背周礼一些表现,许多的诸侯国仍然把周礼作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外交的一个基本守则,也用周礼评价行为举止。
虽然在《左传》中没有明确写出此时的“礼”是来源于周礼的,但在字里行间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得到《左传》记载的礼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二、“礼”在《左传》中的文本体现1.对“礼”的捍卫西周时期的文化重视礼乐,“礼”和“乐”呈现一种共生的态势。
周厉王之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疏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礼崩乐坏的思想动乱时代随之开始。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及礼乐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史论文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及礼乐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史论文春秋上承西周礼制社会,下启战国乱世争雄,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固守礼制传统与突破礼制藩篱相抗争,形成了礼乐崩坏与礼乐维护相交织、相抗争的局面。
由于礼一直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寻求救治乱世的良方,人们开始对礼的意义、地位、作用等展开思考,以期为以礼救世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了春秋礼学思想的产生。
一、从制礼作乐到礼崩乐坏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周朝以礼乐安天下的政治方针,而礼乐制度的核心就是要使上自天子诸侯、下至普通百姓安守他们的职责和本分而不能逾越,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尚书无逸》中周公明确地告诫成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即不要沉溺于安逸享乐而荒废政事。
《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
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
”由于周初几代君王恪守礼制,励精图治,才有了“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安定局面。
随着时代的久远,统治者对创业维艰的感受逐渐淡化,不再有临深履薄的警惕,加上政权稳定,国力强盛,往往会导致君主唯我独尊,《左传》昭公十二年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于是出现了违背体现王道的礼制的行为,“礼崩乐坏的内在动力并不是来自于社会下层,而是从社会上层开始的”,故而《周本纪》说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之时“王道衰微”、懿王之时“王室遂衰”。
出土文献有昭王伐会(桧)、虎方和南征荆楚的记载,但没有加以道德判断,司马迁大约是因为昭王南征不返而推论其失败之由为“王道微缺”。
周穆王无故征伐犬戎,已开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端绪。
《国语周语上》开篇即载祭公谋父谏穆王伐犬戎,先告之以“先王耀德不观兵”的训诫,继之以“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孔子是否看出了春秋时代力量博弈的本质
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孔子是否看出了春秋时代力量博弈的本质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王权衰微,对诸侯的控制力逐渐衰弱,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现象、我们知道,这种现象并不是真的“礼崩乐坏”,礼乐制度仍在维系着贵族社会的运转,只是原来天子才能用的规制,诸侯用了,大夫也跟风用了诸侯才能用的器物,说这种情况是“僭越”,简单说就是越级是对的。
天子威权下移,诸侯争霸蜂起。
虽然说春秋时期有“五霸”,但是除去不合格的宋襄公、西边的秦穆公,以及春秋末年在东南崛起的吴越两国以外,实际上春秋大部分时间内只有“两霸”——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
楚、晋两国一南一北,争夺中原中间小国的控制权,在中原地区形成长期拉锯的局面。
谁强大起来,控制了中原,另外一方就往后退让。
中原小国则是谁更强大我就臣服于谁。
由此就展开了一系列的争霸战争。
相传禹以天下九牧之贡金,铸九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称九鼎。
夏商周世代以为国宝重器,桀有不好之德,而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又迁于周,故九鼎为国家政权之象征。
春秋战国时,楚、秦、齐、魏等国均觊觎九鼎,楚庄王甚至有过问九鼎之轻重大小之举。
这与霸主们争霸中原的过程相辅相成。
齐桓公之后,企图替代齐国成为霸主的是宋国,由此爆发了宋国与楚国争夺诸侯霸权的泓之战。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辅助齐孝公取得君位。
宋襄公借此想成为继齐桓公一样的诸侯霸主。
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在鹿上会盟,想让归附楚国诸国遵从宋为霸主。
同年秋,宋国同楚、陈、蔡、许、曹和郑等国在孟会盟,会上楚国控制了宋襄公并讨伐宋国。
后在鲁国的调停下才将宋襄公放回宋国。
公元前638年,郑国成为楚国的附属国,宋国因此伐郑。
楚国派兵救郑国,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相遇,宋国军队已经在泓水边列阵,楚国军队未来得及渡河,但是宋襄公仁义,须等楚国军队渡过河之后才能开战,最后战争以宋国失败告终,宋襄公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后病亡。
泓之战中宋国的失败,标志着宋襄公图霸的破产。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礼崩乐坏的一面镜子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礼崩乐坏的一面镜子《左传》是先秦时期记史最为详尽,规模最为宏大的编年体史书。
记事自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86年),共十二公在位的200多年历史。
而《郑伯克段于鄢》则作为《左传》的开篇。
其开篇之所以选《郑伯克段于鄢》,除《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刚好发生在隐公元年之外,还有一主要原因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在《左传》中起“开宗明义”的作用。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周天子所居王畿及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从而反映了周王室和列国的兴衰及礼崩乐坏的局面。
全文以“礼”为准绳衡量了所记载的两百多年间发生众多事件的是非曲直,可以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说“礼”之书。
《郑伯克段于鄢》一事通篇未提一个“礼”字,但却是以“礼”为线索的。
事件的开头就说:“庄公寐生,惊姜氏,故曰寐生,遂恶之。
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之于武公,公弗许。
”庄公寐生,不是庄公的错,而姜氏却因此而讨厌他,并多次请求武公立公叔段为太子。
可见姜氏作为人母是不慈的,也是非礼的。
“大叔完聚,善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姜氏明知公叔段想夺取庄公之位,不但不制止他,反而准备与他合谋进攻庄公,她的行为是对小子不教,对长子不慈,是非礼的。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分别讲述了祭仲,公子吕(子封)二位大夫向庄公汇报公叔段的行动,而庄公不予理睬,反而说了一些“多行不义必自毙”,“无庸,将自及”,“不义不匿,厚将崩”之类假装仁慈的话。
可当庄公听到公叔段起兵的日期后,果断地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两战车攻打京城。
京城的人反对公叔段,公叔段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攻打他。
庄公得知弟弟想谋反后,纵其欲,养其恶,到最后一举灭之,作为兄长,对弟不教,不爱,是非礼也。
“忠信,礼之器也。
卑让,礼之宗也。
”“礼,国之干也。
敬,国之舆也。
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探究“礼崩乐坏”的本质
探究“礼崩乐坏”的本质——对春秋战国“礼法之争”的思考西周灭亡后,礼崩而乐坏。
这是后世对当时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我们往往在看到“礼崩乐坏”这个词,就会认为当时的社会是混乱的,人民是无礼而野蛮的,世道是乱且没有礼法约束的。
其实,这样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因为礼崩乐坏不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从社会风气的角度去认识它。
礼,何谓“礼”?礼是周公之礼。
周公制礼建乐:规定了从周王、各级诸侯到卿、大夫等级别,比如王有九卿、婚丧嫁娶等等各种礼仪、礼节。
这个“礼”,一定有其自身原有的地域性,即周原有的传统。
当周成国家统治者后,这个礼变成了天下的礼法。
这是真正的天下礼法吗?显然不是,这是周由行政手段推行下去的“天下礼法”。
这个“礼”是统治者统治思想的一个象征。
为何会“礼崩”?周强盛能够通过自身的行政命令来对各国“周礼”遵从的干涉。
当周势衰弱,其控制力下降,原有各国地区的“礼法”在其当地政治势力的簇拥下开始活跃。
他们必然会基于各自的阶级需要,从政治上提出学术理论来替本阶级的政治主张论证。
“周”弱而“地方”强,这必定会造成当地学说(即礼法)对周礼的冲击。
于是,各地的政治思想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激烈的思想论战。
此时,对于正统的“周”和认为周是正统的“人”而言,一切已经不是他们想要的原来的“礼”了,即“周礼”。
所以才会出现“礼崩乐坏”这样对当时社会的评价。
这个评价是“周”的评价,并不能代表当时的社会就是无礼可循,乱而倒退着。
所以,礼崩乐坏的本质是不同地域势力由于本身利益、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宗法制约、经济条件等不同因素,在对“周礼”问题上表现出其趣各异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而绝不是社会宗法行为的一种倒退。
我们不应该认为“礼崩乐坏”是人类文明倒退的一种现象。
礼崩乐坏的出现即是百家争鸣的开始。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参考资料
(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榖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武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邵毅将中军。
可以看出当时即使是统领三军的元帅也必须精于诗书礼乐,文武兼备。
春秋时期,无论是在各国外交还是各种活动中“赋诗”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项能力要求。《左传》中有很多关于燕飨赋诗的记载,当时尚非深入诗书之教的人是不敢在燕飨场合出现的。如晋文公流亡至秦与秦伯相会的事情就是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但即使是这样的“礼乐文化”在上层贵族、卿大夫中的缺失也是无以复加的。《左传》中记载了许多因不懂诗、不懂礼而闹出笑话的例子:《襄公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鲁大夫叔孙穆子很看不起这位生活腐化而又“服美不称”的齐国大夫庆封就把他比作大老鼠,咒骂他:“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然而这位庆封大夫似乎对此并没有知其意。《昭公十二年》宋国大夫华定出访鲁国目的是想与鲁国重修旧好。鲁昭公“享之”“为赋”《小雅·寥萧》以喻双方能够以兄弟之谊相待。但华定不明白昭公的意思,也无以答对。昭公对此极为不悦,事后对其大夫们说道:“必亡”。[2](p1332)
叔向谈到晋国公室,也是一片“末世”的景象,政事在私,百姓困,栾、郤、胥、原、狐、续、庆、伯八家沦为了低贱的吏役,公室凋零。
《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对赵简子说: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而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姓之后于今为庶。主所知也。”[2](p1520)
自古以来,奉祀社稷的不一定是某姓某氏的人,国君臣子的位子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尊卑荣辱、昌盛衰落,并没有定数。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从《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注释说开去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从《烛之武退秦师》的一个注释说开去唐远廷【摘要】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得以稳定存在的基石,它从西周开始,一直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但每到乱世或末世,总会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一点一滴僭越之,然后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现行的教材并没有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造成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困难,文章拟通过一个事例,略作说明.【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爵位;等级制度;礼乐【作者】唐远廷【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源于西周的“分封制”是中国等级制度的滥觞,以后漫长的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不容逾越,官员们一旦僭越,轻则前途尽毁,重则革职查办甚至人头落地,可以说,“等级”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核心。
而“称谓”就是等级的具体表现之一,什么等级对应什么称呼,也是不得随意而为的。
然而每到“末世”(或“乱世”),总有一些野心家从“称谓”僭越开始,一步步走向实际的夺权,孔子称这种情况为“礼崩乐坏”。
东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如此。
我们今天就从现行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一个注释来谈一下相关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②(第16页):【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学生对这个注释的前一句应该很明白:“晋侯”是晋国国君“晋文公”(历史好一点的同学还知其名为“姬重耳”);“秦伯”是秦国国君“秦穆公”(极少有学生知其名“赢任好”)。
读到这个地方,学生虽然没有明白“侯伯”这些名词是些什么东西,但基本意思还是明白的。
可是,读完后一句,学生怕就懵了: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对应,“晋侯”显然是“侯”爵,“秦伯”自然是“伯”爵,这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公”也是爵位,且是爵位的第一等级,“晋侯秦伯”被注释为“晋文公”“秦穆公”,自然应该是“公”爵了啊!“晋侯”到底是“侯爵”还是“公爵”?“秦伯”到底是“伯爵”还是“公爵”?即便是先被封一个低等级的爵位,后来再封一个高等级的,人们也只会称高等级的那个“爵位”而不会称低等级的啊!问题当然不在周天子那里,他绝不会同时封一人两个爵位;问题自然也不会在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应该是弄得清楚这些问题的。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恢复周礼,孔子于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年他55岁,等他再次回到鲁国时已经68岁了,期间走过了约12个国家,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阻止礼乐继续崩坏。
那么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是指什么呢?
礼乐制是周朝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
周朝从礼巩固阶级分化,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阶级区分。
乐则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
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根本没有能力再维护周礼,各诸侯国内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中期,“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极其严重。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很明显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无法实现的,在鲁国不得志的孔子这才怀揣着重建周礼的抱负,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
只是历史不可逆,月盈必亏,盛极必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作为奴隶社会产物的礼乐制度势必会在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被逐渐抛弃。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周朝的礼乐制度早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到底什么意思?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到底什么意思?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
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何为礼乐制度?简而言之,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
广义的礼就是指一整套社会制度。
周礼就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用以严格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其内容极其广泛。
礼体现在经济上,主要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制,天下土地属周天子所有,其它人只有使用和继承权,没有买卖处分权。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礼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奴隶制下的宗法制,包括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基础。
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分别指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方面的各种规范及其典礼仪式。
五礼也就是狭义的礼。
周礼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既能使人恪守符合等级观念的各种规范典则,又能体现当时的时代文明,所以很为周公等人所重视,周公在制礼作乐方面,对後世影响深远。
孔子极称赞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在夏商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西周的礼乐确实反映了奴隶制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故令处于春秋乱世的孔子极度倾慕。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
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礼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後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
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
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表现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表现
具体表现为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
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
这些都反映了周代奴隶制社会正走向解体。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
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
“礼崩乐坏”的表现
礼崩乐坏是对于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
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
地进行分封。
2、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
3、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4、作为传统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是:旧礼制的废止和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
级界限打破。
礼崩乐坏怎么回事
春秋的时候,王室衰微,无所作为,各路诸侯逐渐开始敢于违反制度,因为没啥惩罚,自己还可以享受更好,感觉更好。
但春秋时期,有霸主来维持制度,也就是所谓春秋五霸。
从齐桓公开始,要求遵守:长子继承权、不得以妾为妻等礼制,不遵守的就全天下的诸侯
一起来打到你遵守。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其实就是礼乐的彻底崩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礼仪制度的重建
2017.03春秋时期是个礼坏乐崩的时期,也是个礼仪重建的时期。
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春秋时期的礼坏乐崩,而忽略了春秋时期礼乐的重建。
实际上,这一时期,一方面,天子失官,诸侯各行其是,原有的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学在四夷,新的士阶层崛起,他们试图通过完善自己的学说,来维护原有的传统,重建遭到破坏的秩序。
最终,遭到破坏的礼仪得到重建,但却无法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一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进入大转型、大分化、大动荡时期。
周天子政治上失势,思想上也失去了话语权,礼乐制度越想维护,越被损毁。
原有的思想话语的承担者分散到各个诸侯国,一部分人力图维护原有的传统,对诸侯国统治者构成了掣肘;一部分人企图维护自己原有的话语承担者的地位,为诸侯国统治者的种种行为在故纸堆里找寻依据,成为了统治者的附庸;还有一部分人试图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学说,实现自己的理想,重建礼乐制度,重构社会秩序。
《左传》记载的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627年的近一百年间,诸侯身边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或知识人,包括祭仲、臧僖伯、众仲、季梁、臧哀伯、申繻、史嚣、御孙、曹刿、狐突、卜偃、宫之奇、卜徒父、史苏、臧文仲等等。
《左传》记载,公元前718年春,鲁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捕鱼。
臧僖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恢复传统礼乐制度的机会,马上劝阻说:“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估计鲁隐公很难有耐心听完这一大段论述,于是,很不耐烦地说,我只是到边境去视察一下。
鲁隐公依然前往棠邑,让捕鱼者摆出捕鱼场面来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其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原貌,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礼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左传》;礼崩乐坏;实质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基本上如实地记录并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化的现状。《左传》把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其重礼思想贯穿始终。《左传》“礼”字一共讲了462次,外还有“礼食”一次,“礼书”、“礼经”各一次,“礼秩”一次,“礼义”三次。[1](p16)
春秋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肇始的乾坤板荡,使周公等苦心孤诣建立的社会秩序也分崩离析。平王东迁,周王室衰微,天子失威,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便是这个动荡年代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评价出自孔子,然而,当初孔子所言的“礼崩乐坏”指的是诸侯与士大夫的僭越,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等。其实所谓的“礼崩乐坏”,是指这一时期礼乐文化表现形式由宫廷走向世俗的过程。世俗化所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渎神,包括对天子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浅近多元的表达了人的欲望和要求,体现了礼乐文化的进步性和时代性。本文拟从“礼崩乐坏”在《左传》中的几个主要表现方面来加以论述:。
《僖公二十七年》
(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榖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武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邵毅将中军。
可以看出当时即使是统领三军的元帅也必须精于诗书礼乐,文武兼备。
春秋时期,无论是在各国外交还是各种活动中“赋诗”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项能力要求。《左传》中有很多关于燕飨赋诗的记载,当时尚非深入诗书之教的人是不敢在燕飨场合出现的。如晋文公流亡至秦与秦伯相会的事情就是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但即使是这样的“礼乐文化”在上层贵族、卿大夫中的缺失也是无以复加的。《左传》中记载了许多因不懂诗、不懂礼而闹出笑话的例子:《襄公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鲁大夫叔孙穆子很看不起这位生活腐化而又“服美不称”的齐国大夫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把他比作大老鼠,咒骂他:“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然而这位庆封大夫似乎对此并没有知其意。《昭公十二年》宋国大夫华定出访鲁国目的是想与鲁国重修旧好。鲁昭公“享之”“为赋”《小雅·寥萧》以喻双方能够以兄弟之谊相待。但华定不明白昭公的意思,也无以答对。昭公对此极为不悦,事后对其大夫们说道:“必亡”。[2](p1332)
一、“王官之学”的废坠
平王东迁,周室衰微,天子失势。《左传》中有周天子派使者到鲁国“求金”、“求赙”、“求车”的记载,周室之困窘已很显然。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春秋后期诸侯国也步了周天子的后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在卿大夫内部也出现了“陪臣执国命”、“家臣专政”的现象,如鲁国三桓,晋国三家,田氏代姜等。宗法分封制严重动摇使西周时的整套的礼乐制度遭受了巨大的危机,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士这一新兴阶层也应时而生。《昭公三年》叔向论晋国公室和贵族衰落的情况:
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政权的变动是很剧烈的。中国古代传统的贵族教育“学在官府”,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六艺”教育是贵族子弟不可或缺的教育。而“春秋是古代贵族文化的最后而同时也是最高阶段。春秋时代一方面是所谓‘礼崩乐坏’,一方面却又是礼乐愈益繁褥。”[3](p24)春秋时的贵族卿大夫并没有文武的截然区分而更多的是文武结合。如:
叔向谈到晋国公室,也是一片“末世”的景象,政事在私,百姓困,栾、郤、胥、原、狐、续、庆、伯八家沦为了低贱的吏役,公室凋零。
《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对赵简子说: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而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姓之后于今为庶。主所知也。”[2](p1520)
自古以来,奉祀社稷的不一定是某姓某氏的人,国君臣子的位子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尊卑荣辱、昌盛衰落,并没有定数。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2](p1236-1237)
西周时“学在官府”,有专门教授和掌管礼乐文化事宜的官员,如史伯师祝之类,他们为王室充当顾问,官职世袭,是西周各项礼制实施的关键所在。但春秋时期王室式微,这些掌礼的官员逐渐从王室流入各诸侯国,或直接流散民间。贵族们大多已不习礼文。《昭公三年》记载郑国游吉到晋国参加少姜的葬礼,晋大夫梁丙责备其不合礼数。子大叔感慨了一番古今朝、会、弔丧礼数的巨大变化,道出其不得己的苦衷。同时在场的晋国大夫张越的反应是“善哉,吾得闻次数也!”可见,他不仅不懂得这套礼制,甚至听都没听说过。又,《宣公十六年》晋大夫随会到周王室聘问,周定王用肴烝之礼招待他。随会不明白为什么就悄悄问相礼的原公,被定王听到就为他讲解了一番燕飨之礼。《昭公十五年》晋国派荀砾到周王室参加葬礼,以籍谈为助手。籍谈的祖上主管典籍,官职世代相传。在周王举行的宴会上,周王谈到“礼”和晋国的历史,荀砾不知,籍谈也不知。周王于是批评籍谈“数典而忘其祖”。籍谈回去之后向叔向讲这件事,叔向反批评周王不知礼。因为周王室一年之内丧两人,按礼周王当服三年之丧,可他却举行了宴会。《文公十五年》鲁国的孟禧子出访,居然连基本的礼数都不知道。《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想以季氏长期僭于公室为由杀掉季氏,和子家驹商量。子家驹竟然答道:“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并指责鲁国所行之礼都是天子之礼。童书业先生在其《春秋左传研究》中专门列“春秋时之学问”一节,他说”春秋时典籍并不多,从《左传》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贵族多不学无术,而所谓‘王官之学’亦几废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