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合集下载

孔子的丧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丧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年第6期(总第160期)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6#016(General W")经济与社会孔子的丧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王治军(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摘要:在丧葬礼仪方面,孔子强调哀戚情感的真实表达而不是崇尚外在的礼仪形式'虽调“丧致乎哀而止%反对以死伤生、残生送死的过分矫情。

在丧葬的物质耗费上,孔子崇尚节俭反对僭越厚葬,主张以礼制为标准来节制丧葬的规模,要“称家之有亡”使之无过无不及。

在葬祭的对象上,孔子对生前死后与鬼神有无问题悬而不论,强调丧葬祭祀的道德教化功能。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殡葬政策的制定、殡葬改革的推进、殡葬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都具有诸多的启发。

关键词:孔子;丧葬思想;道德教化中图分类号:K892. 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3199(2016)06 - 0099 - 05孔子是儒 的创始人,他 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中华传统殡葬文化的集大成者。

经他整理的《仪礼》和《礼记》保存了大量上古殡葬文化习俗,他年轻时 以为人 殡葬礼为 ,因而对殡葬礼仪、殡葬祭祀的作用等有诸多的论述。

这些 为后人所传承,而且人也被殡葬 为祖师。

时至今日,虽间隔两千多年# 提出的注重 哀戚、崇尚物质节俭、反对厚葬以及强调丧葬祭祀的道德教化 等 ,仍 今天所大力提倡的。

因深人研 的丧葬 ,无论是对于国家殡葬政策的 、殡葬改革的推进和殡葬管 服务水平的提 具有极大的现实 。

本文主要以《论语》文本中 对丧葬祭祀的论述为蓝本,梳的丧葬 ,以期为当今的殡葬改革与殡葬服务提 。

一、反对繁复的丧礼仪,强调哀戚情感的适度表达殡葬活动有一套物质层面的器物和操作层面的礼 程,但是最重要的是满足的精神情感需要。

孔子一方面强调应当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崇尚外在的礼仪形式,另一方面又强调“丧致乎哀而止”,反对以 、残 的过分矫情。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摘要:孔子作为周礼的维系者有着自身的丧葬观,他主张行丧葬之礼却又强调以哀为本,他主张三年丧期却又强调心安为上。

看似矛盾的主张实则耐人寻味,仔细看来孔子也只是维系礼制的凡人而已,有着礼制的束缚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丧则哀葬则敬,礼与情的交融才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丧葬观;礼;哀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之礼历史悠久,孔子的丧葬思想可谓对后世丧葬思想影响甚大,而孔子丧葬思想可作如下分析。

一、孔子丧葬观的基本主张文献《周易·系辞下》也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直至周朝,丧葬之礼更是随着周礼的不断细致和系统而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稳定下来。

到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各种破坏礼制的现象让孔子致力于恢复并维系周礼,而这其中就包含了丧葬之礼。

在追求丧葬之礼的过程之中,孔子不断的以身作则并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丧葬理论,概括之则为: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

《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这里的“祭思敬,丧思哀”正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丧葬之事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孔子将丧葬分成丧和葬两个部分,其中关于发丧的问题其认为“丧致乎哀而止”,只要充分表现了悲伤就足够了;而在对待下葬问题上,其认为“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不管下葬是否关乎自己,孔子表示都要严肃恭敬。

孔子毕生周游列国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恢复周朝的礼制为责任,以“正名”为其政治目标,这种政治思想对于孔子的丧葬观也产生了甚大影响。

从丧到葬,不管是哪个部分孔子都主张要遵循“礼制”。

文献中记载“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丧葬之时,礼为之用成为孔子丧葬观点之一。

孔子认为只有遵循礼制才是孝子和臣子的行为,才是一种合理并合适的丧葬。

二、对孔子丧葬观的简单剖析总体来说,孔子“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的丧葬观可以分为“情”与“礼”两大内容三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一是行丧葬之礼,遵守礼制;二是表悲恸之情,流露哀伤;三是以情为重,情礼交融。

儒家思想中的丧葬与孝

儒家思想中的丧葬与孝

儒家思想中的丧葬与孝何为孝?有人说:“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是终身孝敬。

丧葬及其礼节就是孝的延伸。

”还有人说:“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

”我对这些观点大多持有赞赏的态度,“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理应用一生去报答的,甚至在他们去世后也应该以葬礼做为孝的延伸来感激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然而,“丧,与其易也宁戚”,假如我们把对父母的葬礼当成了面子工程,留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地用心去孝顺父母,那么这一切都将失去它本应有的意义。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试问,倘若某人的父母离他而去都未曾触动他的内心,不能让他滴出几滴真情的眼泪,那么这厮还算人吗?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它们本能地去感激父母对它们的赐予,他们本能地去赡养父母,这只是孝的初级阶段,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一阶段,把妥善安排父母的衣食住行、在他们过世之后为他们举办隆重的葬礼作为孝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其实是有些“愚孝”的,我们倒不一定要做到这种程度,但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

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而担惊受怕,父母没时也要尽丧事之礼,但不宜过分奢侈,应该发自内心的真正感到悲哀,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并在之后的生活中按照父母生前对自己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不进行改变,这才是孝,才做到了安亲。

正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尤为重要。

这里的“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这就是孔子所以为的最高标准了。

孔子丧葬观认识偏差及其原因

孔子丧葬观认识偏差及其原因

浅析对孔子丧葬观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摘要孔子的丧葬主张是“葬之以礼”即依照与死者社会地位相当的丧葬规格之礼葬之;并且认为对死者的追思与哀悼比丧葬的奢华更加重要。

而且,“死,事之以礼”是“孝”的延续,生前更应当“生,事之以礼”。

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敬而不违,劳而不怨”比死后“破家厚葬”更能体现“孝”,所以孔子认为家贫难以成礼的话可以权宜。

而由于孔子后学关于丧葬的学说、汉儒之学主张“厚葬”的孝道观等种种原因,后世对孔子的丧葬观认识产生了偏差,才有了“孔子主张厚葬”的误解。

关键词厚葬葬之以礼认识偏差一、已知的文献中,明确认定“孔子主张厚葬”的说法最早出自《韩非子·显学》篇: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

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

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非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

1汉代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篇亦有: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

2两者俱认为孔子主张厚葬,《淮南子》更是将厚葬之流弊归咎于孔子。

二、笔者认为,孔子并非主张厚葬,更不可能厚葬之风的首倡者(一)孔子尚俭戒奢《论语》一书中多有表明孔子主张尚俭戒奢的语句: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

以上,孔子分别在论述治国、行礼、持身时都明确表示尚俭戒奢。

又有《论语·学而》篇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或与之?”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此段中,弟子们认为“俭”是孔子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必定是“尚俭”,那么所谓“破家而葬,大毁扶杖”的行为显然与他“尚俭”的基本立场不符。

(二)孔子注重“尽其哀”丧葬之礼的“厚”与“薄”只是形式,孔子更注重的则是“尽其哀”。

孔子的丧葬观

孔子的丧葬观
2孔 子 反 对 越 礼 而 葬 .
“ 丧礼 , 其哀 不 足 而 礼 有 余 也 , 若 礼 不 足 而 哀 有 余 也 ; 与 不 祭祀 , 与其 敬 不 足 而 礼有 余 也 . 若 礼 不 足 而敬 有 余 也 。 “ ” 不 ”礼
只是 表 达情 感 或 态度 的 方 法 、 段 而 已 , 表 现 形 式 , 葬 礼 手 是 而 所 表 现 的 内容 是 哀 之 情 、 之 意 。“ 为上 , 次 之 ” 敬 敬 哀 。既 不哀 , 又不敬 , 便毫无意义 ; 而哀之 , 礼又何妨 ; 而不哀 , 礼 敬 少 敬 或 者 哀 而 不 敬 , 礼 又 怎样 。 因此 , 葬 中 他 人 多礼 少 礼 有 礼 无 失 丧 礼 , 子 一 般 不 计 较 也 不 多 嘴 , 是 用 相 应 的 行 为 与 之 回应 ; 孔 而

礼 仪 研究 是 孔 子 一 生 所 从 事 的 最 重要 的工 作 之 一 , 而丧 葬 礼 仪 由 于受 夏 商 两 代 , 以及 各 诸 侯 国之 间 的 差 异 的 影 响 , 在 周 代 呈 现 出 丰 富而 复 杂 的状 态 。 孔 子 及其 弟子 经 常 为他 人 主 持 葬 礼 。因而 留下 了很 多 有 关 丧 葬 的 资料 ,从 中我 们 不 难 看 出 , 子 从 来就 没有 提 倡 过 厚 葬 。 相 反 ,L 孔 孑 子一 直 是 提 倡 简 葬
如何 处 理 孝 养 与丧 葬 的关 系 ? 人 如何 孝 敬 父 母 ? L 与 穷 孑子 学 生 对此 有 一 段 对 话 : 天 , 一 子路 感 叹 道 :伤 哉 贫 也 !生 无 以 “ 为养, 死无 以为 礼 也 。 子 路 的 父 母 死得 比较 早 , 时 他 们 家也 ” 那 很 穷 子 路 做 官后 一直 为 自己 当年 没 能 很 好 地 赡 养 和 安 葬父 母 而 内疚 。 L 告 诉 他 : 啜菽 饮 水 , 其 欢 , 之 谓 孝 。 手 足 孑子 “ 尽 斯 敛 形 , 葬而无椁 , 其财 , 还 称 斯之 为礼 。 ” 思 是 : 粗 粮 , …n 意 吃 喝 自水 , 能让 父 母 开 心 , 就 是 孝 。 ( 母 死 了 ) 理好 他 们 的遗 这 父 整 体 , 即下 葬 而 仅 用 薄 薄 的 棺材 . 葬 的 安 排 与 自家 的经 济 状 随 丧 况 相 称 , 就 尽 到 礼数 了 。 这

儒家丧礼制度

儒家丧礼制度

儒家丧礼制度一、儒家对于丧礼的基本观念《论语·阳货》篇上记孔子与弟子宰我的一番问答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礼记·三年问》篇上说: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

故曰:无易之道也。

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

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止痛极也。

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止痛饰也。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

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

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焦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

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

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三年问》这一段话,又见于《荀子·礼论》篇,当是后人袭自荀子而加入《礼记》书中的。

将孔子与荀子的理论归纳起来看,便可以发现儒家对于丧礼的基本观念,其出发点乃在于“仁爱”两个字。

依照孔子的说法,小孩子必须在生下三年以后,才能免除父母的怀抱,若无父母之爱,终无以成人。

一旦父母死去,小孩子则为之服三年之丧,正是还报父母之爱的表现。

可是宰我不愿这般去做,所以孔子便说他“不仁”,而有“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的慨叹了。

儒家中最重要的文化是丧葬文化,孔子说:没错,我就是干这个的

儒家中最重要的文化是丧葬文化,孔子说:没错,我就是干这个的

儒家中最重要的文化是丧葬文化,孔子说:没错,我就是干这个的展开全文说起孔子,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孔子以及他的儒学几乎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与标杆。

并统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长达2000余年之久,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定论,说做学问的人是务虚的人,务实的人是不做学问的,但是孔子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关心的就是人伦现实的问题,所以他的学说平白直叙,通俗易懂,相传孔子有3000弟子,72贤人,而在这个规模极大的学校里,孔子教授的居然是“丧葬和埋人”。

孔子和弟子讲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就是疑古学派的代表刘起釪老先生,他有这样一段话在历史学界很有名,他说:“孔子当年办学相当于办了一个丧葬学校,或者丧葬公司,而且生意红火”。

对于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听到后会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办的学校怎么可能是丧葬学校呢?我们细想孔子弟子3000,指的是一些贫寒子弟,而72贤人指的是贵族子弟,古代奉行的世袭制度,所以72贤人自然是荣华富贵,读了书便可以当官,经济状况也很好,但是那3000人的普通平民子弟却没有办法当官,经济来源更是个问题,所以孔子便教授弟子丧葬和埋人的技术,以此才能维持学校的经济平衡。

年幼的孔子爱好与众不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这句话是说孔子小时候就爱摆弄供碗供碟,磕头上香等祭祀礼仪之类的,而不像其他小朋友喜欢玩耍嬉戏,可见他的天分与生俱来,要知道当时的大人对这些却不怎么上心的。

孔子最早的坟丘式墓葬在春秋时期之前,在古代除了皇宫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去世了,尸体的处理方式很惨,而孔子在其母亲去世后,在将父母二人下葬的时候,将坟封高形成丘,这是因为孔子常年四海为家,怕回来祭拜的时候找不到父母坟墓。

《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既得[将父母]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另据《礼记·檀弓下》,深悉周礼的季札葬子,“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

儒家丧葬诚的思想研究

儒家丧葬诚的思想研究

儒家丧葬诚的思想研究诚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丧礼中的诚主要是不自欺,即按照礼节去置办丧礼,并且要称情立文。

诚的关键在于实践,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不去做就是不诚,就是伪。

标签:不自欺;称家之有无;不过情宗教的虔敬,是人把自己的主体性消解掉,将自己投掷于神的面前而彻底皈依于神的心理。

这是徐复观先生对殷人几乎每天都占卜的一个总结,完全按照帝的旨意来办事,毫无主动性、人文性可言。

李泽厚先生认为儒家的诚是恢复这么一种虔诚的状态,而不是依附于神。

所謂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诚一是不自欺,二是真实地随着想法去做,真实的好它、恶它,没有一点虚妄之心。

一、称家之有无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

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故忌日不乐。

”郑氏曰:“附于身,谓衣衾。

附于棺,谓名器之属。

”下葬物品必当精心准备,不能过奢,也不能过俭。

因为太奢有僭越之嫌,太俭有简其亲的意思。

太奢了,明显的越礼了就是自欺。

太俭也是欺死人无知,也不是明智之举。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在这里孔子规定了最低的也丧葬的标准,即只要能把尸体包裹住,很快就出葬,没有椁也是可以的。

当然这只是最低标准。

子游问丧具。

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夫子曰:“有毋过礼。

苟亡矣,敛手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孔子在这里又把最高的标准指出来了,那就是有财也要毋过礼。

礼的节文是随时发展不断变化的,毋过礼应遵循当时的风俗习惯乃至法律法规。

子思之母死于卫。

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视礼,子盖慎诸。

”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时也,君子弗行也。

吾何慎哉!”有礼无财君子不妄求,有礼有财没有恰当的时间,也就是和当时的法律或习俗相抵触,君子也是不会去做的,也就是“无其时”。

孔子的丧葬观

孔子的丧葬观

摘要: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厚葬的倡导者。

孔子从没提倡过厚葬,相反,他是重孝养轻丧葬的倡导者;但由于礼的自相矛盾和礼的束缚,他反对厚葬的力度远不如其他薄葬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关键词:孔子孝养厚葬简葬如今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老祖宗孔子,可据我们所能阅读到的有关孔子的一些资料看来,这么说对孔子而言是有失公允的。

理由如下。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

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

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孔子更重视孝养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

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

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

”[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

(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孔子反对越礼而葬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

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

”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

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厚葬

孔子厚葬

孔子主张“厚葬”,并没有要求自己节葬。

节葬是墨家所主张的。

孔子生前就曾当过“吹鼓手”,为儒家后世主张“厚葬”的理论贡献不小。

如“丧尽其哀”、”三年之丧“等,包括后来的“丁忧”制度的形成,都是中国“厚葬”文化的主要内容。

老圣人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我看这不是进步文化,应该检讨。

现在一些落后地区仍存在“薄养厚葬”的风俗,生前可能对老人不敬甚至不孝,但死后的葬礼一定风光体面。

中国历史上很大一笔财富是用于建庙和建坟的,建庙为神,建坟为人,不过是为没有生命的人,这是对生命生前的漠视和不尊重。

道家主张的“裸葬”是比较节约的,也有黄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意思,但感觉又是对曾经的生命和祖先的不尊重,怕让人接受赶来也有困难,除非是向往升天化羽的仙家道人。

这样比较起来,还是墨家的“节葬”比较好,节就是节约啊,节约就是不浪费啊,从情、从理、从利的均衡来看,都是比较符合中国人文特点。

“厚葬”和“裸葬”代表着两个极端。

“节葬”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思想,也是现代人们应该接受的一种思想。

特别在农村,厚葬的浪费惊人,是不是封建文化不说,社会贡献率就是问题,大家还是接受“节葬”比较好。

墨子根据古圣王葬埋之法制定了节葬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龚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死者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此圣王之法也。

”墨子认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体就行。

下葬时,下面不要挖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要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

死者既然已经埋葬了,活在世上的人也不要长久哭下去,而应赶快就业,人人各尽所能,用以交相得利。

这就是圣王的打算。

可以发现,墨子一方面极力为别人打算,尽是节约丧葬费用,以增加衣食之财,达到“富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替公共设想,希望节葬能够为政于国家或服务于天下。

所以说,墨子的节葬观确实是顾全当时国民经济的心余力绌,免得人们死要面子活受罪。

孔子的丧葬观

孔子的丧葬观

摘要: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厚葬的倡导者。

孔子从没提倡过厚葬,相反,他是重孝养轻丧葬的倡导者;但由于礼的自相矛盾和礼的束缚,他反对厚葬的力度远不如其他薄葬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关键词:孔子孝养厚葬简葬如今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老祖宗孔子,可据我们所能阅读到的有关孔子的一些资料看来,这么说对孔子而言是有失公允的。

理由如下。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

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

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孔子更重视孝养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

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

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

”[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

(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孔子反对越礼而葬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

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

”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

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如何看待葬礼礼制?

孔子如何看待葬礼礼制?

孔⼦如何看待葬礼礼制?孔⼦如何看待葬礼礼制?《论语》感悟(⼀⼋⼆)⽂/王营原⽂:9.12 ⼦疾病,⼦路使门⼈为⾂。

病间,⽈:“久矣哉,由之⾏诈也!⽆⾂⽽为有⾂。

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之⼿也,⽆宁死于⼆三⼦之⼿乎!且予纵不得⼤葬,予死于道路乎?”译⽂:9.12 孔⼦病重,⼦路让学⽣们做了治丧的⾂。

后来,孔⼦的病减轻了些,说:“时间太长了,⼦路欺骗我!我没有资格有治丧的⾂,居然有了,我骗谁呢,我骗⽼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治丧的⾂⼿⾥,还不如死在你们学⽣⼿⾥。

我即使不能像⼤夫⼀样举⾏隆重的葬礼,难道我会被扔在道路上吗?”感悟:本章是孔⼦对于葬礼礼制的看法。

儒家⼗分重视葬礼,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

对于死去的⼈,要严格地按照感悟:周礼的有关规定办理丧事。

不同等级的⼈有不同的丧礼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逆不道。

按照当时礼制的规定,办理卿⼤夫的丧礼,有资格设置治丧的⾂,但孔⼦当时已经离职,已不是⼤夫,按礼制规定不能设置这⼀组织。

孔⼦的⼤弟⼦⼦路⼤概是为了⽼师死后的尊荣,让⽼师的葬礼风光些,没有征求⽼师的意见,悄悄设置了这⼀组织,这就僭越了礼制。

然⽽孔⼦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稍微好转后,知道了这件事,痛骂⼦路⾏欺诈之道,痛责⾃⼰欺天罔⼈,近乎诅咒⾃⼰不⾄于死在道旁,情绪激动,反应激烈。

孔⼦曾经做过鲁国的⼤夫,病重时⼦路这样做,并且没有⼈提出异议,可以看出弟⼦们对孔⼦的尊敬。

以孔⼦对后世的影响,死后设⽴⼀个治丧委员会,风风光光地办理⼀下葬礼,本⽆可厚⾮,死者家属荣耀,弟⼦们也感到脸上有光。

然⽽孔⼦却不这样认为,他之所以⼤骂⼦路欺诈,⼀是可以看出孔⼦对礼制的坚守,他不允许弟⼦们越雷池半步,特别是在涉及⾃⼰的事情上。

⼆是看出孔⼦是⾮清楚,实事求是,不欺世盗名。

尤其是后者,贯穿孔⼦的⼀⽣,他之所以对这样⼀点⼩的变动反应如此激烈,意在警⽰弟⼦们,⾏诈如同欺天,是最要不得的。

⽇常⽣活中,为了表达对某⼀领导或上司的尊重,有些下属往往也会挖空⼼思,说出⼀些⾔不由衷话,做出⼀些超越常规的事。

浅谈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文章来源:网络祭奠网址:/ 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中国传统殡葬伦理?简单地说,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与殡葬有关的伦理道德。

具体地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殡葬道德观念、殡葬道德原则和死亡观的总和。

在时间上,大体是从先秦至清未的历史时期。

中国殡葬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历史是延续的,殡葬伦理是传承的,对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进行回顾,将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殡葬伦理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德问题是哲学思考的重点,儒家学派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伦理思想占有十分突出重要的地位,儒家殡葬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殡葬伦理中也占据首要地位。

第一节儒家的殡葬伦理思想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注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这一概括基本反映了儒学以仁义道德“助人君明教化”的基本特征。

儒学的伦理特征从儒家创始人孔子就表现出来。

孔子不多谈“天道”,而重视“人道”。

他继承西周以来重人事、德治的“人道”传统,总结春秋以来伦理思想发展的成果,建立了仁与礼相结合包括孝悌、智、勇、信、义等道德范畴体系,并引导出“为政以德”的德政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哲学意义的中庸思想,也是从伦理道德意义上提出的。

他说:“中庸之为德,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

)因此严格说,孔子是一个伦理学家;我国伦理思想以儒家论理为主干。

因而孔子也就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士之儒,有漆雕士之儒,有仲良士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八派之中,只有孟子和荀子的蓍作流传于世,因而成为孔子之后儒家最大的两大派别。

裹上车盖体面下葬 孔子葬看家狗用儒家礼仪和伦理

裹上车盖体面下葬 孔子葬看家狗用儒家礼仪和伦理

裹上车盖体面下葬孔子葬看家狗用儒家礼仪和伦理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帮他埋葬,并叮嘱道:“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

汝往埋之。

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

”孔子曾做过鲁国大司寇,并一度代摄相事,虽赋闲多年,却一直保持着当时上层士大夫的一些生活习俗,出必坐车,但终因用度匮乏,车已多年无盖,已经没有条件和往常一样固行周礼,给死去的看门狗裹上一条旧车盖,体体面面地葬之,但依然尽力而为,让子贡在把狗的尸体放进坑去时,盖块席子,以免狗的头直接陷到土里。

怜狗之情,溢于言表。

这事并见于《孔子家语》和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前者载《曲孔子夏问》,后者载《檀弓下》,二者均是专记周礼中丧礼的典型仪节和典型故事的名篇,可见孔子葬狗在儒家礼仪中的示范意义。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近乎庄重地安埋一条死去的看家狗,而不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将其食肉寝皮,或胡乱弃之荒野,任野兽撕食?王充认为这是孔子忆念的看家之劳,“为报功”也(《论衡·祭意》)。

其实不仅止此,孔子一生力倡仁政,其所思所行,无不以“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此葬狗,正是出于践行“仁”的自觉和本能。

孔子反对人间暴政,推而及之,也反对虐待家畜,提倡与动物亲和,即便对专供驱使的马牛,也要真诚善待,让其由衷地感到人很爱它,感到和人一道工作是一种快乐。

《韩诗外传》引先秦古书,说孔子曾讲过一家三代御马的故事,十分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孔子这种思想和情感。

有个叫颜无父的马车御手,特别爱马,马拉着车,知道御手爱它,感到很轻松,所以也喜爱拉车,一边奔跑,一边在心里说:今天跑得真快乐呀!到颜沦这一代,就差了一点,硬赶着马跑,马一边拉车,一边叮嘱自己:跑快点吧,这人在赶我呵!再到颜夷手里,就差得很了,恐吓威逼着马奔跑,马很怕御手,很怕拉车,感到车子特别重,不断恐惧地警吓自己:快跑快跑,不然这人要杀你!孔子赞美第一种做法,说:“美哉颜无父之御也!”像这样“与马和欢”,才是“役马”之正法。

孔子谈节葬

孔子谈节葬

孔子谈节葬撰文/裴传永Confucius’s View on Funerals有生就有死,这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的共同规律,古往今来无论何人都无法改变和抗拒。

自幼小的生命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做父母的就要尽心抚养,以使其健康成长,这是父母必须承担的责任;父母年老之后,做儿女的也要比以往更加周到地照顾父母的起居和生活,使他们精神愉悦、颐养天年,而一旦发生不测,则要尽到最后的孝道,使其入土为安,这是儿女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后一种责任,用孔子的话说便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不过,社会上总有一些做儿女的,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去尽心尽力地照顾,甚至连个问候的电话都不太经常打,而是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小家庭的经营、朋友间的交往以及所谓的事业发展;父母去世之后,却“孝心”大发,不仅痛不欲生地哭天嚎地,而且大操大办丧事。

这种情况古时候就有,现如今也未绝迹。

其实,这是有违孔子思想的。

孔子主张,对于父母,生养死葬是所有儿女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具体到丧事来说,并不是搞得极其隆重复杂的葬礼和穷奢极侈的厚葬才算是尽到了孝道,丧事上的孝道,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发自内心的哀痛和悲伤。

孔子曾指出:“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意思是说:举行丧礼,与其哀痛不足而礼仪有余,还不如礼仪有缺而哀痛有余。

孔子非常反感一些人不考虑家庭条件盲目攀比他人,搞奢华葬礼以标榜孝道的做法。

在他看来,与居家过日子一个道理,为不幸过世的父母举办丧事,也应遵循节俭的原则,而不能铺张浪费,用他的话说就是“与其奢也,宁俭”。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游,他对各种礼仪很有兴趣,学得也格外用心。

一次,子游向孔子请教:家里有老人去世了,需按照怎样的标准置办棺椁之类的丧具?孔子回答道:这个标准就是家庭条件,要与家境的好坏相称。

子游感觉这个标准比较模糊,一般人不易把握,就请求老师讲得更具体些。

孔子于是解释道:“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中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师,唯独殡葬礼仪业祖师位置空缺。

难道在最讲究厚葬的中国,居然找不到一个殡葬业先驱或领袖人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中国殡葬业人士都知道自己的祖师是谁,只是一直不好公开(偶尔也有人说走嘴)。

这不是因为那位祖师默默无闻,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名头太大。

如果公开认师拜祖,不但皇帝会不高兴,还会招来千夫所指!这个祖师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孔子是儒家学说开山鼻祖,这一点没有争议。

要了解儒家,应先了解“儒”字含义。

“儒”者,人之需也。

这个“需”字,其中就包含丧事的概念。

原始的儒家,正是靠给人操办红白喜事谋生的。

中国婚丧嫁娶的礼仪,也主要是儒家编制的(如《礼记》。

过去农村秀才几乎都懂红白喜事操作流程,坊间邻里的红白喜事也多由他们操办。

今天的儒家学者,都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国学大师。

所以,他们都不愿提当年儒家创业的那些事了。

导致儒家的职业身份被遗忘,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多由儒家弟子编撰,明显带有描红的成分。

有关孔子的记载,每到关键之处就“语焉不详”,让人老是觉得犯迷糊;第二点,也是最可怕的是,过去读《论语》和儒家著述的书生,一律被告知:书上沒有写,或可疑的,要「存而不论」。

一句话就把怀疑的通路堵死了。

这一句话实在是高,也符合儒家尊卑观!即使浅白无误的记载,也不就再被怀疑了。

其实,即使是在今天,只要稍加分析,也还是可以从儒家著作和有关史料中,看出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幼年是这样写的: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这段话说明,孔子小时候就表现出祭祀礼仪天分。

别的小朋友,可能只知道玩“过家家”、“捉迷藏”之类的童戏,而孔丘小朋友却特立独行,喜欢摆供碗供碟和焚香磕头之类祭祀礼仪。

要知道,即使是当时的成年人,对这些礼仪也未必都在行。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有关孔子参与殡葬礼仪活动的描述,一直贯穿在孔子生平介绍资料和相关著作之中,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

孔子的葬礼

孔子的葬礼

孔子的葬礼《孔子家语》精读笔记——第十卷·终记解·第四十三(峻岫)提要:这一节谈到孔子的葬礼。

孔子做了一个不好的梦,预感到自己行将就木。

果然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弟子们都同意子贡的建议,按照儿子丧失了父亲的丧礼,来安葬孔子。

于是弟子们一个个披麻戴孝,一起来发送老师的亡灵。

丧礼由公西赤主持,丧礼既简单又隆重;即符合礼节,又符合孔子的身份;既表达了弟子们的哀思,又弘扬了儒家的治世的思想。

孔子死后弟子们没有大操大办,不是他们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

子贡富至千金,给老师办多大的丧礼,他都承担得起,但是他不想这样做。

他先是建议按照儿子发送父亲的礼节,为孔子发丧,后又为孔子在墓地守孝六年。

可见子贡是一个,深爱老师,深懂儒家礼仪,非常珍惜老师名声的好学生。

孔子简朴,隆重,符合礼仪,又非常得体的丧礼,也是孔子为万世师表的原因之一。

生的坦荡,死的安然。

这就是孔子。

孔子蚤晨作,負手曳杖,逍遙于门,而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坏乎!喆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戶而坐。

(孔子早晨起床后,背着手拖着手杖,在门口慢慢地散步,口里吟唱道:难道泰山要崩塌吗?泰山为众山所仰,孔子自感时日不久,所以叹泰山将坏。

又唱道:梁木要毁坏吗?栋梁折大厦倾。

“伤道之不行也。

”[《孔子家语·王肃〈集解〉》]哲人要受到困顿吗?贤哲之人不被重用,都是不详的征兆。

唱完后,孔子回到屋内,对着门坐着。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吾将安杖;喆人其萎,吾将安放。

夫子殆将病也。

”(子贡听说之后,说道:泰山要是崩塌了,我仰望哪里呢?梁木如果坏了,我依靠什么地方呢?哲人要是受到困顿,我该去效仿谁呢?老师大概是病了?)遂趋而入。

夫子叹而言曰:“赐,汝来何迟。

予畴昔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即与宾主夹之,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将死。

”(子贡快步走孔子的房里。

12孔子论守丧

12孔子论守丧

12孔子论守丧第一篇:12孔子论守丧《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孔子论守丧按照中国古代的礼节,父母去世后要为他们守丧三年。

古人认为: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

所以父母去世后子女也应该为父母守丧三年。

可是还是有人对此有质疑,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应该缩短。

孔子的学生宰我有一次就对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

有一天,宰我来到孔子面前,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孔子和颜悦色地问:“你有什么问题呢?”宰我回答说:“老师,我觉得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

君子如果三年不学习礼仪,礼仪一定会崩坏的;三年不学习音乐,音乐也一定会丧失的。

而且旧粮吃完了,新粮又收成了,钻燧接火的木头也都改换了,为父母守丧,似乎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孔子听了很生气:“你守丧一年后就吃着大米饭,穿着锦缎的衣服,你的心里能安宁吗?”宰我还是固执地回答:“我的心里能安宁。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心里能安宁,那你就照你说的去做吧!君子在守孝期间,即使吃了好吃的东西也觉不出滋味,即使听着美妙的音乐也得不到快乐,住在日常居住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安,所以君子不会像你那样做。

你既然认为过这样的生活心里很安宁,那你就照自己说的去做吧!”等宰我出去后,孔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宰我真是没有仁义啊!1 《名文赏读》――背景乐:巷口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从父母的怀抱里脱离出来。

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公认的丧期,宰我对于他死后的父母是不是也有三年的爱心呢?”这个故事出自《论语·阳货篇》。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古人在父母亲去世后要虔诚的守孝三年,在守丧期间还有很多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虽然只是形式,也是对父母亲的怀念和爱。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 翻译过来就是: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思念父母常常悲泣,自己居处改为简朴,生活享受需要戒除。

这句话是说父母去世后怎样为他们守丧。

第二篇:论孔子仁义观论孔子仁义观孔子,这位被尊为”圣人”的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摘要:孔子作为周礼的维系者有着自身的丧葬观,他主张行丧葬之礼却又强调以哀为本,他主张三年丧期却又强调心安为上。

看似矛盾的主张实则耐人寻味,仔细看来孔子也只是维系礼制的凡人而已,有着礼制的束缚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丧则哀葬则敬,礼与情的交融才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丧葬观;礼;哀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之礼历史悠久,孔子的丧葬思想可谓对后世丧葬思想影响甚大,而孔子丧葬思想可作如下分析。

一、孔子丧葬观的基本主张文献《周易·系辞下》也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直至周朝,丧葬之礼更是随着周礼的不断细致和系统而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稳定下来。

到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各种破坏礼制的现象让孔子致力于恢复并维系周礼,而这其中就包含了丧葬之礼。

在追求丧葬之礼的过程之中,孔子不断的以身作则并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丧葬理论,概括之则为: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

《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这里的“祭思敬,丧思哀”正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丧葬之事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孔子将丧葬分成丧和葬两个部分,其中关于发丧的问题其认为“丧致乎哀而止”,只要充分表现了悲伤就足够了;而在对待下葬问题上,其认为“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不管下葬是否关乎自己,孔子表示都要严肃恭敬。

孔子毕生周游列国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恢复周朝的礼制为责任,以“正名”为其政治目标,这种政治思想对于孔子的丧葬观也产生了甚大影响。

从丧到葬,不管是哪个部分孔子都主张要遵循“礼制”。

文献中记载“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丧葬之时,礼为之用成为孔子丧葬观点之一。

孔子认为只有遵循礼制才是孝子和臣子的行为,才是一种合理并合适的丧葬。

二、对孔子丧葬观的简单剖析总体来说,孔子“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的丧葬观可以分为“情”与“礼”两大内容三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一是行丧葬之礼,遵守礼制;二是表悲恸之情,流露哀伤;三是以情为重,情礼交融。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论语》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到关于人生死亡的问题,意思是只要能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李零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解释道:古人不但尊老,还敬死人,不但敬刚死的人,还敬死了很久的人,离自己很远的人。

“葬之以礼”就是“慎终”,“祭之以礼”就是“追远”。

就是人们不仅需要认真对待父母的死亡,也需要认真祭祀祖先。

这里所提到的“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是孔子回答孟懿子“孝”问题的答案,也是孔子对于死亡问题的明确表态。

然而不管是“葬之以礼”抑或“祭之以礼”都是以“礼”作为最终目的,可以说这是孔子关于丧葬问题和礼制问题的一个鲜明态度。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对于颜渊丧葬问题的观点就是最好的证明: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死后颜父请求孔子用他的车子给颜渊做一副椁,这样的请求遭到了孔子的反驳。

孔子认为他自己应该是要遵循大夫的礼制,大夫不能徒步走路因此他也不能为了颜渊就卖掉车子而走路。

因此,在孔子的观点中即使是对最喜欢的学生,也不能够丧失“原则”,其具体体现就是不能破坏礼制。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孔子主张遵循礼仪却不主张一般意义上的厚葬,《论语·先进篇》中写道:“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如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孔子认为丧葬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厚葬,而是需要根据家庭情况以及礼仪制度而定。

《檀弓》中记载,孔子认为丧葬应该是“称家之有亡,有,勿过礼。

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

颜渊的家境贫寒本就不应该厚葬,而且即使有条件厚葬也只能在礼制允许的情况之下,孔子的这一主张是区别于墨家节葬思想的。

孔子虽然被后人誉为圣人并力主恢复礼制,但是其仍然有自己的感情流露,这一点在丧葬理念上也有所表现。

“曾子曰:‘吾闻诸天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发泄的机会,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在亲人去世的时候。

只有在丧葬之时,人的真感情必不会压抑而自然流露。

在孔子看来如果有人“临哀不丧”那就不能称之为是一个体面的人,也就是不能达到孔子定义为仁者的人。

因此不管是对自己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遇见丧事时一定要面露哀情,“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然而,这个“哀”又有不同的层次。

层次一:适可而止。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居丧,能够充分表现其悲哀也就够了。

“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当面对死亡时,悲伤的感情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号啕大哭、过犹不及,只要适可而止能够充分表现悲伤的情绪和感情就可以。

层次二:悲恸欲绝。

所谓“恸”,就是哀伤之情超出了一般的范围。

当颜渊先于孔子去世时,孔子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去世给孔子所带来的悲痛就好像“天老爷要了孔子的命”一般,使得孔子内心十分哀痛。

这种哀痛便可以称之为“恸”,正如《论语·先进篇》中讲道:“颜渊死,子哭之恸。

”这两种感情的表达层次统一在孔子的丧葬思想之中,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流露不一样的感情。

若是遇见别人在办丧礼,那么一定会有哀伤之情的流露;若是与自己而言极为重要的人去世,则会有“悲恸”的感情出现。

不管怎样,或哀或恸都是对于生命陨逝的一种尊重,是人类自觉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不可压抑的一种情感。

“礼”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也是孔子的政治目的。

但是区别于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和政治家的是,孔子的“礼”主要体现在“小礼”也就是具体的行为上。

孔子并非是从国家入手而是从个人入手来强调“礼”的重要性,丧葬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当然也就是孔子“礼”所辐射的内容。

1.以情为重《论语·八侑篇》中记载:“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的回答中“丧”主要是指“丧礼”,那么这句话就是说礼的根本不在于铺张浪费,礼宁可要朴素节俭些;丧礼与其礼仪周到,还不如有悲伤的感情。

《礼记·檀弓上》也有类似记载: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礼仪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悲伤之情才是人内在的东西。

礼贵俭,丧贵戚,这正是对于孔子丧葬思想中“礼”与“情”孰轻孰重的一个概括性总结。

因此,在“礼”与“情”中,“情”自然就成了比较重要的方面,而这也是孔子不主张厚葬的一个佐证。

正如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文中写到的:“礼固是孔子所看重的。

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但每一种礼节原要表示一种感情。

感情乃是‘礼之本’。

无本的礼,只是虚伪,那是孔子所深恶的。

他把礼之本看得比礼文还重。

”。

李泽厚也说:“不是天本体。

气本体、理本体、心本体、性本体,而是‘情本体’才是儒学的要点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感情后的“心安”成为判断的一个根据之一。

2.情礼交融虽然悲伤之情在孔子的丧葬思想中较为重要,但是情与礼并非是水与火的状态而是可以相交融的两个部分。

孔子对于周礼是维系的也是倡导的,却不仅仅是将其看做一种缺乏内涵和意义的形式上的礼仪;孔子倡导礼仪的深层目的是想借此正式的礼仪形式来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一种虔敬之意。

当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去世的时候,孔子拒绝了颜路的请求而不肯卖车为颜渊做椁。

这是孔子为遵循礼制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维护周礼所必须要作出的选择。

孔子曾做过大夫,出行就需要按照大夫的级别对待。

假如卖掉车子为颜渊做椁那势必就要徒步行走,这是不符合大夫的出行要求的也是与礼制相违背的。

所以,颜路的请求是与孔子的政治目的相违背的,假如答应颜路的请求孔子必然不会“心安”。

同时孔子因为失去最好的学生而深受打击,因此不仅仅是哀伤而是悲恸,认为是“天丧予”,这就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

这种悲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与孔子的追求并不矛盾,相反是孔子“心安”的一种诉求。

三、对孔子丧葬观的基本评价正如上文分析的孔子关于“情”与“礼”的看法,“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重视礼制并且呼吁维系礼制,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人类自身所不可忽视的感情因素。

因此,孔子的丧葬不仅仅是基于维系周朝礼制的目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人类的感情因素,富有浓厚的人情味。

正因为孔子对于生死问题是这样的看法,孔子之后的儒家也基本延续了这样的基本观点。

《荀子·礼论》中提到:“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

”就是对孔子观点的延续。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面对生死问题时孔子采取了“未知生,焉知死”的消极回避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模糊了生死的本质。

同时孔子主张有等级的丧葬之礼,那么士大夫阶层拥有陪葬品的厚葬就是合情合理的。

孔子这种模糊生死本质以及并不极力反对厚葬的态度,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丧葬观点向厚葬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1]论语:中华经典藏书[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5]张荫麟.中国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章太炎,陈独秀,康有为.国学大师说孔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7]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8]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6.[9]蔡爱东.孔子的丧葬观[J].考试周刊,2010,(34).[10]林素英.先秦儒家的丧葬观[J].汉学研究,2001,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