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摘要:孔子作为周礼的维系者有着自身的丧葬观,他主张行丧葬之礼却又强调以哀为本,他主张三年丧期却又强调心安为上。看似矛盾的主张实则耐人寻味,仔细看来孔子也只是维系礼制的凡人而已,有着礼制的束缚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丧则哀葬则敬,礼与情的交融才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丧葬观;礼;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之礼历史悠久,孔子的丧葬思想可谓对后世丧葬思想影响甚大,而孔子丧葬思想可作如下分析。

一、孔子丧葬观的基本主张

文献《周易·系辞下》也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直至周朝,丧葬之礼更是随着周礼的不断细致和系统而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稳定下来。到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各种破坏礼制的现象让孔子致力于恢复并维系周礼,而这其中就包含了丧葬之礼。在追求丧葬之礼的过程之中,孔子不断的以身作则并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丧葬理论,概括之则为: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

《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这里的“祭思敬,丧思哀”正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丧葬之事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孔子将丧葬分成丧和葬两个部分,其中关于发丧的问题其认为“丧致乎哀而止”,只要充分表现了悲伤就足够了;而在对待下葬问题上,其认为“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

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不管下葬是否关乎自己,孔子表示都要严肃恭敬。

孔子毕生周游列国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恢复周朝的礼制为责任,以“正名”为其政治目标,这种政治思想对于孔子的丧葬观也产生了甚大影响。从丧到葬,不管是哪个部分孔子都主张要遵循“礼制”。文献中记载“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丧葬之时,礼为之用成为孔子丧葬观点之一。孔子认为只有遵循礼制才是孝子和臣子的行为,才是一种合理并合适的丧葬。

二、对孔子丧葬观的简单剖析

总体来说,孔子“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的丧葬观可以分为“情”与“礼”两大内容三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一是行丧葬之礼,遵守礼制;二是表悲恸之情,流露哀伤;三是以情为重,情礼交融。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论语》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到关于人生死亡的问题,意思是只要能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李零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解释道:古人不但尊老,还敬死人,不但敬刚死的人,还敬死了很久的人,离自己很远的人。“葬之以礼”就是“慎终”,“祭之以礼”就是“追远”。就是人们不仅需要认真对待父母的死亡,也需要认真祭祀祖先。这里所提到的“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孔子回答孟懿子“孝”问题的答案,也是孔子对于死亡问题的明确表态。然而不管是“葬之以礼”抑或“祭之以礼”都是以“礼”作为最终目的,可以说这是孔子关于丧葬问题和礼制问题的一个鲜明

态度。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对于颜渊丧葬问题的观点就是最好的证明: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死后颜父请求孔子用他的车子给颜渊做一副椁,这样的请求遭到了孔子的反驳。孔子认为他自己应该是要遵循大夫的礼制,大夫不能徒步走路因此他也不能为了颜渊就卖掉车子而走路。因此,在孔子的观点中即使是对最喜欢的学生,也不能够丧失“原则”,其具体体现就是不能破坏礼制。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孔子主张遵循礼仪却不主张一般意义上的厚葬,《论语·先进篇》中写道:“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如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孔子认为丧葬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厚葬,而是需要根据家庭情况以及礼仪制度而定。《檀弓》中记载,孔子认为丧葬应该是“称家之有亡,有,勿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颜渊的家境贫寒本就不应该厚葬,而且即使有条件厚葬也只能在礼制允许的情况之下,孔子的这一主张是区别于墨家节葬思想的。

孔子虽然被后人誉为圣人并力主恢复礼制,但是其仍然有自己的感情流露,这一点在丧葬理念上也有所表现。“曾子曰:‘吾闻诸天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发泄的机会,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在亲人去世的时候。只有在丧葬之时,人的真感情必不会压抑而自然流露。在孔子看来如果有人“临哀不丧”那就不能称之为是一个体面的人,也就是不能达到孔子定义为仁者的人。因此不管是对自己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遇见丧事时一定要面露哀

情,“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然而,这个“哀”又有不同的层次。

层次一:适可而止。“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居丧,能够充分表现其悲哀也就够了。“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当面对死亡时,悲伤的感情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号啕大哭、过犹不及,只要适可而止能够充分表现悲伤的情绪和感情就可以。

层次二:悲恸欲绝。所谓“恸”,就是哀伤之情超出了一般的范围。当颜渊先于孔子去世时,孔子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去世给孔子所带来的悲痛就好像“天老爷要了孔子的命”一般,使得孔子内心十分哀痛。这种哀痛便可以称之为“恸”,正如《论语·先进篇》中讲道:“颜渊死,子哭之恸。”

这两种感情的表达层次统一在孔子的丧葬思想之中,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流露不一样的感情。若是遇见别人在办丧礼,那么一定会有哀伤之情的流露;若是与自己而言极为重要的人去世,则会有“悲恸”的感情出现。不管怎样,或哀或恸都是对于生命陨逝的一种尊重,是人类自觉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不可压抑的一种情感。

“礼”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也是孔子的政治目的。但是区别于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和政治家的是,孔子的“礼”主要体现在“小礼”也就是具体的行为上。孔子并非是从国家入手而是从个人入手来强调“礼”的重要性,丧葬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当然也就是孔子“礼”所辐射的内容。

1.以情为重

《论语·八侑篇》中记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回答中“丧”主要是指“丧礼”,那么这句话就是说礼的根本不在于铺张浪费,礼宁可要朴素节俭些;丧礼与其礼仪周到,还不如有悲伤的感情。《礼记·檀弓上》也有类似记载: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仪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悲伤之情才是人内在的东西。礼贵俭,丧贵戚,这正是对于孔子丧葬思想中“礼”与“情”孰轻孰重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因此,在“礼”与“情”中,“情”自然就成了比较重要的方面,而这也是孔子不主张厚葬的一个佐证。正如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文中写到的:“礼固是孔子所看重的。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但每一种礼节原要表示一种感情。感情乃是‘礼之本’。无本的礼,只是虚伪,那是孔子所深恶的。他把礼之本看得比礼文还重。”。李泽厚也说:“不是天本体。气本体、理本体、心本体、性本体,而是‘情本体’才是儒学的要点所在。”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感情后的“心安”成为判断的一个根据之一。

2.情礼交融

虽然悲伤之情在孔子的丧葬思想中较为重要,但是情与礼并非是水与火的状态而是可以相交融的两个部分。孔子对于周礼是维系的也是倡导的,却不仅仅是将其看做一种缺乏内涵和意义的形式上的礼仪;孔子倡导礼仪的深层目的是想借此正式的礼仪形式来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一种虔敬之意。

当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去世的时候,孔子拒绝了颜路的请求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