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厚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白话翻译】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按: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境鄹城)。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做孔防叔。
(按:孔防叔为孔氏自宋迁鲁的第一代。
)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与颜姓女子野外交合而生孔子(按:一说“野合”意为不合婚配常理,指结婚时叔梁纥年老而孔子母亲年轻),而且是到尼丘山去向神明祈祷才怀上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叫仲尼,姓孔。
【原文】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白话翻译】孔子生下不久,叔梁纥就死了,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城的东边,自此孔子没法确知自己父亲的坟墓所在,因为母亲没有告诉他。
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
母亲死了(按:钱穆《孔子传》认为在孔子十七岁以前),就暂时浅厝在鲁城街道五父衢的路旁(以便以后为父母合葬),可能是他行事谨慎吧!后来同邑人挽父的母亲,指点出孔子父亲的墓地,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原文】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白话翻译】孔子腰间系着孝麻(还在守丧),(鲁国贵族)季孙子设宴招待士人(按:士有二说,一说文学之士,一说军役之士),孔子前往参加。
季孙的家臣阳虎拒斥他说:“季氏招待士人,不是要招待你的。
”孔子于是退了回来。
【原文】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後,灭於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史记_孔子世家(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世家【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正文】【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先宋人也(1),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祷于尼丘得孔子(3)。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4)。
生而首上圩顶(5),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6),姓孔氏。
【注释】(1)先:祖先。
(2)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
厚葬
厚葬清明祭奠之意义: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历史。
”这是莎士比亚的墓志铭上的话。
望着这句话,我就在想,既然是历史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但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我对尊重的理解,因而也就无法让别人和我一样表现出尊重之情。
我们读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司马迁说过: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些都使我们对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里,我要表述的是广泛的尊重与尊敬,向过去了的所有生命表示一种深切的哀思。
因为是清明节吗?也许吧。
我们知道,生命一来到这个世界,她就以肉体和精神的形态存在。
我们有时不清楚我们身边每个真实的生命与其他的生命有什么不同,一个生命在她消失之前,我们几乎不能察觉到: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历史。
我们诵读: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们体会: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们感怀:清明寒食谁家哭。
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在这种感怀中,放眼去看一看。
中国古代的祭祀有很多,小到月祭,多到四时之祭,大到大规模的宗庙祭祀。
即使现在,农村或逢初一或逢十五或逢节气,都要或大或小地祭祀一番。
没有人能对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祭祀仪节作出准确的描述。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重视祭祖,为什么频繁和繁缛地祭祀?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
他生活的时代,卜筮迷信盛行,易经成为金科玉律,上上下下信奉鬼神。
但孔子不信鬼神,所以解释说:“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
”祭祖先,是为了事活人,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
他关心丧葬问题,看重的是现实世界。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它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目的。
这并非简单的死人是否有灵魂的问题,更非一个封建迷信所能全部概括。
寒食节介子推的传说,端午节屈原投江的故事,都寄托了炎黄子孙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这里,血脉相承,民族精神在延续。
和中国的清明节类似,日本有盂兰盆节,法国有万灵节,等等。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
浅析孔子的丧葬观摘要:孔子作为周礼的维系者有着自身的丧葬观,他主张行丧葬之礼却又强调以哀为本,他主张三年丧期却又强调心安为上。
看似矛盾的主张实则耐人寻味,仔细看来孔子也只是维系礼制的凡人而已,有着礼制的束缚也有着常人的情感,丧则哀葬则敬,礼与情的交融才是其追求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丧葬观;礼;哀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之礼历史悠久,孔子的丧葬思想可谓对后世丧葬思想影响甚大,而孔子丧葬思想可作如下分析。
一、孔子丧葬观的基本主张文献《周易·系辞下》也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直至周朝,丧葬之礼更是随着周礼的不断细致和系统而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稳定下来。
到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各种破坏礼制的现象让孔子致力于恢复并维系周礼,而这其中就包含了丧葬之礼。
在追求丧葬之礼的过程之中,孔子不断的以身作则并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丧葬理论,概括之则为: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
《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这里的“祭思敬,丧思哀”正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丧葬之事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孔子将丧葬分成丧和葬两个部分,其中关于发丧的问题其认为“丧致乎哀而止”,只要充分表现了悲伤就足够了;而在对待下葬问题上,其认为“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不管下葬是否关乎自己,孔子表示都要严肃恭敬。
孔子毕生周游列国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以恢复周朝的礼制为责任,以“正名”为其政治目标,这种政治思想对于孔子的丧葬观也产生了甚大影响。
从丧到葬,不管是哪个部分孔子都主张要遵循“礼制”。
文献中记载“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丧葬之时,礼为之用成为孔子丧葬观点之一。
孔子认为只有遵循礼制才是孝子和臣子的行为,才是一种合理并合适的丧葬。
二、对孔子丧葬观的简单剖析总体来说,孔子“丧则哀,葬则敬,礼为用”的丧葬观可以分为“情”与“礼”两大内容三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一是行丧葬之礼,遵守礼制;二是表悲恸之情,流露哀伤;三是以情为重,情礼交融。
孔子过世后,丧事是怎么置办的
孔⼦过世后,丧事是怎么置办的⽂化传统《孔⼦家语》微学习138孔⼦过世后,丧事是怎么置办的本⽂授权摘⾃《孔⼦家语通解》作者:杨朝明等;导读:⽂传君【导读】本篇记载孔⼦去世后弟⼦们埋葬孔⼦以及为孔⼦服丧等有关情况。
本记载的有关内容⼜见于《礼记·檀⼸上》、《史记·孔⼦世家》。
将这些材料⽐较,不难看出本篇所记更为详尽。
弟⼦们对孔⼦怀有深深的敬意。
⽼师离去,他们失去了恩师,再也⽆法向孔⼦请教有关的礼仪制度,于是,他们从孔⼦为颜回、⼦路治丧的礼仪中得到启⽰,以丧⽗之礼为孔⼦治丧。
在殡葬事宜中,他们遵循“尊师”“备古”“⾏夫⼦之志”的原则。
孔⼦的⼈格、孔⼦的思想学说感召着孔门弟⼦,他们为其服三年之丧,⼦贡甚⾄服丧六年。
孔⼦影响很⼤,当时就有⼈从燕国来观看孔⼦的葬礼,后来,“群弟⼦及鲁⼈处于墓如家者”竟然百有余家,形成村落。
呜呼哀哉,斯⼈已逝,其道长存,死⽽不亡者寿。
【家语原⽂】既卒,门⼈疑所以服夫⼦者。
⼦贡⽈:“昔夫⼦之丧颜回也,若丧其⼦⽽⽆服,丧⼦路亦然。
今请丧夫⼦如丧⽗⽽⽆服。
”于是弟⼦皆吊服⽽加⿇。
出有所之,则由绖(dié)。
⼦夏⽈:“⼊宜绖可居,出则不绖。
”⼦游⽈:“吾闻诸夫⼦:丧朋友,居则绖,出则否;丧所尊,虽绖⽽出,可也。
”孔⼦之丧,公西⾚掌殡葬焉。
唅以疏⽶三贝,袭⾐⼗有⼀称,加朝服⼀,冠章甫之冠,珮象环,径五⼨⽽綦(qí)组绶,桐棺四⼨,柏棺五⼨,饬庙置翣(shà)。
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tāo)练、设旐(zhào),夏也。
兼⽤三王礼,所以尊师,且备古也。
葬于鲁城北泗⽔上,藏⼊地,不及泉。
⽽封为偃斧之形,⾼四尺,树松柏为志焉。
弟⼦皆家于墓,⾏⼼丧之礼。
既葬,有⾃燕来观者,舍于⼦夏⽒。
⼦贡谓之⽈:“吾亦⼈之葬圣⼈,⾮圣⼈之葬⼈。
⼦奚观焉?昔夫⼦⾔⽈:‘见吾封若夏屋者,见若斧矣。
’从若斧者也,马鬣(liè)封之谓也。
今徒⼀⽇三斩板⽽以封,尚⾏夫⼦之志⽽已。
孔子丧葬观认识偏差及其原因
浅析对孔子丧葬观认识的偏差及其原因摘要孔子的丧葬主张是“葬之以礼”即依照与死者社会地位相当的丧葬规格之礼葬之;并且认为对死者的追思与哀悼比丧葬的奢华更加重要。
而且,“死,事之以礼”是“孝”的延续,生前更应当“生,事之以礼”。
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敬而不违,劳而不怨”比死后“破家厚葬”更能体现“孝”,所以孔子认为家贫难以成礼的话可以权宜。
而由于孔子后学关于丧葬的学说、汉儒之学主张“厚葬”的孝道观等种种原因,后世对孔子的丧葬观认识产生了偏差,才有了“孔子主张厚葬”的误解。
关键词厚葬葬之以礼认识偏差一、已知的文献中,明确认定“孔子主张厚葬”的说法最早出自《韩非子·显学》篇: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
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
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非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
1汉代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篇亦有: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
2两者俱认为孔子主张厚葬,《淮南子》更是将厚葬之流弊归咎于孔子。
二、笔者认为,孔子并非主张厚葬,更不可能厚葬之风的首倡者(一)孔子尚俭戒奢《论语》一书中多有表明孔子主张尚俭戒奢的语句: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
以上,孔子分别在论述治国、行礼、持身时都明确表示尚俭戒奢。
又有《论语·学而》篇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或与之?”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此段中,弟子们认为“俭”是孔子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由此可见孔子必定是“尚俭”,那么所谓“破家而葬,大毁扶杖”的行为显然与他“尚俭”的基本立场不符。
(二)孔子注重“尽其哀”丧葬之礼的“厚”与“薄”只是形式,孔子更注重的则是“尽其哀”。
孔子的丧葬观
“ 丧礼 , 其哀 不 足 而 礼 有 余 也 , 若 礼 不 足 而 哀 有 余 也 ; 与 不 祭祀 , 与其 敬 不 足 而 礼有 余 也 . 若 礼 不 足 而敬 有 余 也 。 “ ” 不 ”礼
只是 表 达情 感 或 态度 的 方 法 、 段 而 已 , 表 现 形 式 , 葬 礼 手 是 而 所 表 现 的 内容 是 哀 之 情 、 之 意 。“ 为上 , 次 之 ” 敬 敬 哀 。既 不哀 , 又不敬 , 便毫无意义 ; 而哀之 , 礼又何妨 ; 而不哀 , 礼 敬 少 敬 或 者 哀 而 不 敬 , 礼 又 怎样 。 因此 , 葬 中 他 人 多礼 少 礼 有 礼 无 失 丧 礼 , 子 一 般 不 计 较 也 不 多 嘴 , 是 用 相 应 的 行 为 与 之 回应 ; 孔 而
、
礼 仪 研究 是 孔 子 一 生 所 从 事 的 最 重要 的工 作 之 一 , 而丧 葬 礼 仪 由 于受 夏 商 两 代 , 以及 各 诸 侯 国之 间 的 差 异 的 影 响 , 在 周 代 呈 现 出 丰 富而 复 杂 的状 态 。 孔 子 及其 弟子 经 常 为他 人 主 持 葬 礼 。因而 留下 了很 多 有 关 丧 葬 的 资料 ,从 中我 们 不 难 看 出 , 子 从 来就 没有 提 倡 过 厚 葬 。 相 反 ,L 孔 孑 子一 直 是 提 倡 简 葬
如何 处 理 孝 养 与丧 葬 的关 系 ? 人 如何 孝 敬 父 母 ? L 与 穷 孑子 学 生 对此 有 一 段 对 话 : 天 , 一 子路 感 叹 道 :伤 哉 贫 也 !生 无 以 “ 为养, 死无 以为 礼 也 。 子 路 的 父 母 死得 比较 早 , 时 他 们 家也 ” 那 很 穷 子 路 做 官后 一直 为 自己 当年 没 能 很 好 地 赡 养 和 安 葬父 母 而 内疚 。 L 告 诉 他 : 啜菽 饮 水 , 其 欢 , 之 谓 孝 。 手 足 孑子 “ 尽 斯 敛 形 , 葬而无椁 , 其财 , 还 称 斯之 为礼 。 ” 思 是 : 粗 粮 , …n 意 吃 喝 自水 , 能让 父 母 开 心 , 就 是 孝 。 ( 母 死 了 ) 理好 他 们 的遗 这 父 整 体 , 即下 葬 而 仅 用 薄 薄 的 棺材 . 葬 的 安 排 与 自家 的经 济 状 随 丧 况 相 称 , 就 尽 到 礼数 了 。 这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1、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
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
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
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
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农人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
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
”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
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
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
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
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2.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
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
”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
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
”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孔子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仰慕他古博今的知识,佩服他匡扶君王的方略,有抱负的君臣或派使者或亲自远道慕名来曲阜向孔子请教问题。
孔子的丧葬观对后世的影响
、
葬 制 度早 在 孔 子 之 前 就 已经 形 成 并 相 当完 备 ,厚 葬 之 风 在 商 周 时期 已经 达 到 第 一 个 高 潮 , 人 殉 葬 、 人 祭 祀 的 习俗 曾经 用 用 登 峰造 极 。丧 葬礼 节 的 系统 化 和完 整 化 ,在 周 代 已经 基 本 完 成 。 了 孔 子 生 活 的春 秋 末 期 , 国历 史 上 的 第 一个 厚 葬 高 潮 到 中 已近 尾 声 。 中 国丧 葬 习俗 的演 变 有 一 个 漫 长 的过 程 。 中 国原 始 社 会 时期 . 人死 后 像 鸟兽 一 样 不 葬 。 氏族 公 社 时期 , 有 贫 富 , 在 没 人 人 平 等 。 葬极 为简 单 : 人 不 忍 见 死 者 遗 体腐 败 , 上柴 草 , 丧 活 盖 埋 于 野 外 . 坟 无 礼 。这 就 是原 始 的土 葬 。自产 生 了灵 魂 不 死 无 的观 念 以 后 . 有 了 埋 葬 亲 人 的 习 俗 , 添 加 了殉 葬 品 ; 来 才 并 后 又 将 柴 草 换 成 了棺 木 ,殉 葬 品 越 来 越 丰 富 。 在 半 坡 遗址 墓穴 中 , 葬 的死 人 多 是 头 朝 西 , 示 灵 魂 寄 托 西 方 的 意 思 。 这种 埋 表 宗教信仰 . 以及 对 祖 先 的 崇 拜 观 念 , 我 国母 系 氏族 时期 就产 在 生 了 。 到 了奴 隶 社 会 时期 , 葬 之 风 和 迷 信 活 动 更 加 盛 行 , 厚 奴 隶 主 阶级 为利 用 宗 教 迷 信 维 持 其 统 治 , 力 提 倡 厚 葬 , 至把 大 甚 奴 隶 也作 为殉 葬 品埋 掉 , 为 祭 品 杀 掉 。 商 周 时 期 制 定 了 “ 作 贵 贱 有 仪 , 下 有 等 ” 《 子 - 下 》 的葬 制 , 子 、 侯 、 夫 、 上 (庄 天 ) 天 诸 大 士 及 一般 奴隶 主死 了 , 殓 、 、 上 , 时 间 、 式 、 椁 到殉 在 殡 祭 从 仪 棺 葬 品 都有 等级 区分 , 奴 隶 则 只 “ 而 委之 ” 或 被 当殉 葬 品活 而 举 , 活埋 掉 , 像 牲 口一样 被 杀 掉 充 当祭 品 。 古 侯 家 庄 发现 的大 或 如 花, 比一 比谁 的 红 花多 , 效果 不错 。 们 还设 计 了家 长 园 地 , 我 推 选 了 家长 委 员 . 定 了家 长 开 放 日和 家庭 友好 小 组 活 动 等 。 确 在 “ 长 园 地 ” , 们根 据班 级情 况 和 所要 开 展 的 活 动情 况 , 家 中 我 在 栏 内提 出家 园 配 合 的 目 的 、 求 和 幼 儿 的 表 现 , 多 家 长 对 此 要 许 很关注 . 使得 这 个 栏 目充 分 发 挥 了作 用 。 园 间要 建 立 经 常 性 家 的双 向 沟 通 , 园 双 方 要 随 时 互 通 信 息 、 流 看 法 , 样 我 们 家 交 这 才 能 全 面 了解 孩 子 的 发 展 情 况 , 而 在 教 育 上 达 到共 识 , 高 从 提 班级管理质量。 在 以 上 的 班级 管 理 策 略 和措 施 过 程 中 ,我 班 幼 儿 已 经在 音 乐 中 建 立 了行 为 常规 , 如 区域 时 间 了 , 例 就会 听 着 音乐 进 出 区 域 ; 天 中午 大 家 轮 流 说 小 故 事 , 大锻 炼 了 每个 幼 儿 的 口 每 大 语 表 达 能力 . 餐 常 规 也 有 了很 大 的 进 步 : 进 教师 根据 幼 儿 的表 现 , 取 激 励 体 制 , 要 求 在 一 日活动 中各 环 节 中经 常 性 地 进 采 并 行行 为练 习 , 如 在 盥 洗 常 规 中 , 要 求 幼 儿 按 顺 序 认 真 地 把 例 我 手洗 干净 , 用 自己 的 毛 巾 擦 干 , 次 盥 洗 , 大 声 吵 闹 , 玩 使 依 不 不 水 , 手 关水 龙 头 。 我 们 又 请 幼 儿 每 天选 出 小 小 监 督 员 , 刻 随 时 做 好 监 督 工 作 。一 学 期 下 来 , 班 的 常规 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 我 总 之 , 儿 常 规管 理 工 作 是 一 门 学 问 , 一 项 十 分 细 致 而 幼 是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仲尼之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仲尼之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①,以告晏子。
晏子对曰:“不可。
彼浩裾②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
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
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
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
”公曰:“善.。
”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节选自《晏子春秋》)材料二: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尔稽田封孔子。
晏婴止之,以季孟之间待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请具左右司马定公许之。
会齐侯夹谷,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
孔子趋而进,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于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①尔稽:地名。
②浩裾:怠慢不恭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鲁定公A且以乘车B好往C孔子摄相D事E请具F左右G司马H定公许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指学说、主张,与《师说》中“闻道有先后”的“道”意思相同。
孔子礼崩乐坏的例子
孔子礼崩乐坏的例子
子提倡“居丧三年”,意思是父母去世后,做儿女的一定要守丧,在这三年的守丧期间,你不能言欢、不能外出、不能穿花里胡哨的衣裳,就连做那个爱都不能。
孔子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后来,“居丧三年”成为我国丧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此重殓厚葬的仪式,遭到了当时主张“节葬”的墨家的强烈攻击,说这是儒家铺张浪费的表现,是一种“伪善”行为,如此重殓厚葬,倒不如在人生之时,多行孝道。
其实,孔子的“三年之丧”主张,也遭到其弟子宰予的强烈抨击。
宰予甚至当着孔子的面,直接怼到孔子脸上,说你这一主张会导致社会的“礼崩乐坏”。
《论语·阳货》记载了宰予怼冲孔子的情节,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宰予这个人,不像子路、子贡等拥有较大的知名度,在《论语》中出现的频次也不高,但他却是孔子的十大著名弟子之一,"孔门十哲"就有他一席之地,排名甚至在子贡之前。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史记·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彊,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儒家中最重要的文化是丧葬文化,孔子说:没错,我就是干这个的
儒家中最重要的文化是丧葬文化,孔子说:没错,我就是干这个的展开全文说起孔子,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孔子以及他的儒学几乎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与标杆。
并统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长达2000余年之久,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定论,说做学问的人是务虚的人,务实的人是不做学问的,但是孔子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关心的就是人伦现实的问题,所以他的学说平白直叙,通俗易懂,相传孔子有3000弟子,72贤人,而在这个规模极大的学校里,孔子教授的居然是“丧葬和埋人”。
孔子和弟子讲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就是疑古学派的代表刘起釪老先生,他有这样一段话在历史学界很有名,他说:“孔子当年办学相当于办了一个丧葬学校,或者丧葬公司,而且生意红火”。
对于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听到后会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办的学校怎么可能是丧葬学校呢?我们细想孔子弟子3000,指的是一些贫寒子弟,而72贤人指的是贵族子弟,古代奉行的世袭制度,所以72贤人自然是荣华富贵,读了书便可以当官,经济状况也很好,但是那3000人的普通平民子弟却没有办法当官,经济来源更是个问题,所以孔子便教授弟子丧葬和埋人的技术,以此才能维持学校的经济平衡。
年幼的孔子爱好与众不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这句话是说孔子小时候就爱摆弄供碗供碟,磕头上香等祭祀礼仪之类的,而不像其他小朋友喜欢玩耍嬉戏,可见他的天分与生俱来,要知道当时的大人对这些却不怎么上心的。
孔子最早的坟丘式墓葬在春秋时期之前,在古代除了皇宫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去世了,尸体的处理方式很惨,而孔子在其母亲去世后,在将父母二人下葬的时候,将坟封高形成丘,这是因为孔子常年四海为家,怕回来祭拜的时候找不到父母坟墓。
《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既得[将父母]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另据《礼记·檀弓下》,深悉周礼的季札葬子,“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
儒学关于厚葬的论述
儒学关于厚葬的论述儒学一直注重对人的礼仪与道德的培养,其中关于厚葬的论述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厚葬是指对逝者进行隆重而庄重的葬礼,强调尊重逝者,对其进行合适的安葬,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儒家对厚葬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儒学强调尊重逝者的思想和精神传统。
儒家认为,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体的价值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
逝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生前的举止行为和思想信仰对社会产生了影响,因此应当对逝者表示敬意。
厚葬就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通过隆重的葬礼仪式,向逝者致以最高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厚葬也是儒家强调家族观念和家族传统的体现。
儒家强调个人与家族的关系,认为个体应该为家族的荣誉和传统而努力。
在儒家的观念中,家族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家族的利益而努力。
厚葬作为家族的一种仪式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家族传统的延续和弘扬。
通过隆重的葬礼,可以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增进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儒家认为厚葬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身养性。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厚葬作为一种仪式活动,不仅要求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举止得体,还要求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要真诚而深切。
通过参与厚葬,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培养出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道德品质。
厚葬也是儒家强调秩序和和谐的表现。
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和规范。
厚葬作为一种社会仪式,具有严肃庄重的特点,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在厚葬中,各个参与者都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礼仪进行行动,使整个葬礼有序进行,体现出社会的稳定和谐。
同时,厚葬还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儒学关于厚葬的论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人的尊重和敬意的重要性。
厚葬不仅是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也是对家族传统的延续和弘扬,对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中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师,唯独殡葬礼仪业祖师位置空缺。
难道在最讲究厚葬的中国,居然找不到一个殡葬业先驱或领袖人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中国殡葬业人士都知道自己的祖师是谁,只是一直不好公开(偶尔也有人说走嘴)。
这不是因为那位祖师默默无闻,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名头太大。
如果公开认师拜祖,不但皇帝会不高兴,还会招来千夫所指!这个祖师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孔子是儒家学说开山鼻祖,这一点没有争议.要了解儒家,应先了解“儒”字含义。
“儒”者,人之需也。
这个“需”字,其中就包含丧事的概念。
原始的儒家,正是靠给人操办红白喜事谋生的。
中国婚丧嫁娶的礼仪,也主要是儒家编制的(如《礼记》。
过去农村秀才几乎都懂红白喜事操作流程,坊间邻里的红白喜事也多由他们操办。
今天的儒家学者,都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国学大师.所以,他们都不愿提当年儒家创业的那些事了。
导致儒家的职业身份被遗忘,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多由儒家弟子编撰,明显带有描红的成分.有关孔子的记载,每到关键之处就“语焉不详”,让人老是觉得犯迷糊;第二点,也是最可怕的是,过去读《论语》和儒家著述的书生,一律被告知:书上沒有写,或可疑的,要「存而不论」.一句话就把怀疑的通路堵死了。
这一句话实在是高,也符合儒家尊卑观!即使浅白无误的记载,也不就再被怀疑了.其实,即使是在今天,只要稍加分析,也还是可以从儒家著作和有关史料中,看出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幼年是这样写的: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这段话说明,孔子小时候就表现出祭祀礼仪天分.别的小朋友,可能只知道玩“过家家”、“捉迷藏"之类的童戏,而孔丘小朋友却特立独行,喜欢摆供碗供碟和焚香磕头之类祭祀礼仪。
要知道,即使是当时的成年人,对这些礼仪也未必都在行。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有关孔子参与殡葬礼仪活动的描述,一直贯穿在孔子生平介绍资料和相关著作之中,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
厚葬文言文翻译
古之圣贤,重礼义而薄葬,盖以其生也,有德有功,故死而不朽。
然世俗之徒,多以厚葬为荣,以为可以显其尊贵,扬其声名。
是以世风日下,厚葬之风盛行,然此风非但无益于死者,反有害于生者。
原文:古之圣贤,重礼义而薄葬,盖以其生也,有德有功,故死而不朽。
世俗之徒,多以厚葬为荣,以为可以显其尊贵,扬其声名。
是以世风日下,厚葬之风盛行,然此风非但无益于死者,反有害于生者。
翻译:古代的圣贤之人,重视礼仪道义而主张薄葬,大概是因为他们生前有德有功,所以死后名声不朽。
然而,世俗之人,常常以厚葬为荣,认为这样可以彰显他们的尊贵,提升他们的名声。
因此,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厚葬之风盛行。
然而,这种风气不仅对死者无益,反而对生者有害。
原文:厚葬之弊,一也。
劳民伤财,不祥之兆也。
葬者,送死之礼也,非求福之道也。
今乃反其道而行之,何异于以火自焚?翻译:厚葬的弊端,其一就是劳民伤财,这是不祥之兆。
葬礼,是送死之礼,并非求福之道。
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这难道不是以火自焚吗?原文:二也,厚葬者,求名之甚也。
名者,人之所欲也,然名非可得而求也。
求名之心切,则必行险恶之事,以求一时之显赫。
及其死后,名亦随之而朽,何益之有?翻译:其二,厚葬者,追求名声之极也。
名声,是人所追求的,然而名声并非可得而求。
追求名声之心切,则必定行险恶之事,以求一时之显赫。
等到他们死后,名声也随之而朽,有何益处?原文:三也,厚葬之礼,繁文缛节,劳心劳力,不便于民。
民力既竭,国家何以支?是以厚葬之礼,虽贵为天子,亦当省之。
翻译:其三,厚葬之礼,繁文缛节,既劳心又劳力,不便于民。
民力既竭,国家何以支撑?因此,厚葬之礼,即使是贵为天子,也应当省去。
原文:四也,厚葬之俗,往往以金银玉帛为殉葬之物,此非正道。
金银玉帛,本非死者所需,徒增其罪过。
是以孔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死而厚葬,非礼也。
”翻译:其四,厚葬之俗,常常以金银玉帛作为殉葬之物,这并非正道。
金银玉帛,本非死者所需,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罪过。
孔子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孔子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孔子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辉煌的教育实践,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子是人不是神,也有家庭、子女;那么,这位世界级的哲人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呢?君子之远其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与子女要保持适度的距离。
《论语·季氏》流传着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一天,陈亢问伯鱼说:你父亲私下给你讲过别的什么没有?伯鱼答:没有。
父亲一人立在门前时,曾严厉地教训我:要学诗学礼,不然就不会交谈、不会做人。
据《孔子家语》载:陈亢是孔子的学生。
鲤,字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因出生时,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故名鲤字伯鱼。
陈亢以为博学多才的孔子,会给儿子“开小灶、吃偏饭”,故试探着问伯鱼,伯鱼坦诚回答后,陈亢感慨地说:夫子教子女和门人一样,没有特别亲近之处:“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里的“远”,就是要理性地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近之则不逊”,如果与子女在情感行为上过于“近”,子女就会对你表现不“不逊”——即大不敬。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不溺爱、不娇惯、不护短、不偏心,孩子就会在理性阳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
君子要远离子女——折射出孔子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理性光芒:君子远子,理性至上。
君子不重则不威此句话意为:君子在子女面前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
《论语·学而》强调:“君子不重则不威”。
据门人熟察而详记之:“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即: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就连睡觉和平居都非常讲究仪态,故内心厚重而外表威严。
对门人如此,在子女面前也是如此。
《论语·阳货》载:一次,孩子碰到伯鱼问:你研读过《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不研读《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着墙壁站着,一无所见。
《周南》、《召南》为《诗经》首二篇的篇名,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人若不研读、领悟《周南》、《召南》中的真谛,将失去立身安家之本;显然,此处孔子是在以威严的口吻训导伯鱼。
论孔子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孔子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田思虹来源:《法制博览》2018年第07期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的孝道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从古至今,孔子的孝道思想一直在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
因此,当今时代,孔子的孝道思想也有时代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孔子;孝道;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250-01作者简介:田思虹(1990-),女,汉族,重庆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史。
孝道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孔子重视孝道,并且极大的丰富了孝道的深层意思,将孝道思想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由此,“孝”便成为了社会家庭关系中的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这也正是孔子本人的孝道思想。
首先,孝道要求子女必须要对父母进行悉心赡养和照顾。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础上,是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孝,如果对父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而没有精神上的抚慰,那么对待父母的这种供养是和对待牲畜的饲养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当子游问孝于孔子时,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为养;不敬,何以别乎?”①子夏问孝,孔子也答以:“色难。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②这都体现出孔子认为的孝是要有内心的诚敬,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物质满足。
《论语》中有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③意思是父母健在时,子女不宜远行,倘若不得不离家远行,也必须让父母知道你身处何处,何日归来,这也同样是儿女对父母精神上的尊重与安慰。
其次,孝道要求兄弟之间互相团结帮助,维护家庭和谐。
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④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⑤意思是,孝就是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弟子们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师长。
孔子曾经称赞闵子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的丧葬观
摘要: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厚葬的倡导者。
孔子从没提倡过厚葬,相反,他是重孝养轻丧葬的倡导者;但由于礼的自相矛盾和礼的束缚,他反对厚葬的力度远不如其他薄葬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关键词:孔子孝养厚葬简葬如今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老祖宗孔子,可据我们所能阅读到的有关孔子的一些资料看来,这么说对孔子而言是有失公允的。
理由如下。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
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
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孔子更重视孝养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
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
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
”[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
(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孔子反对越礼而葬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
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
”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
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主张“厚葬”,并没有要求自己节葬。
节葬是墨家所主张的。
孔子生前就曾当过“吹鼓手”,为儒家后世主张“厚葬”的理论贡献不小。
如“丧尽其哀”、”三年之丧“等,包括后来的“丁忧”制度的形成,都是中国“厚葬”文化的主要内容。
老圣人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我看这不是进步文化,应该检讨。
现在一些落后地区仍存在“薄养厚葬”的风俗,生前可能对老人不敬甚至不孝,但死后的葬礼一定风光体面。
中国历史上很大一笔财富是用于建庙和建坟的,建庙为神,建坟为人,不过是为没有生命的人,这是对生命生前的漠视和不尊重。
道家主张的“裸葬”是比较节约的,也有黄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意思,但感觉又是对曾经的生命和祖先的不尊重,怕让人接受赶来也有困难,除非是向往升天化羽的仙家道人。
这样比较起来,还是墨家的“节葬”比较好,节就是节约啊,节约就是不浪费啊,从情、从理、从利的均衡来看,都是比较符合中国人文特点。
“厚葬”和“裸葬”代表着两个极端。
“节葬”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思想,也是现代人们应该接受的一种思想。
特别在农村,厚葬的浪费惊人,是不是封建文化不说,社会贡献率就是问题,大家还是接受“节葬”比较好。
墨子根据古圣王葬埋之法制定了节葬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龚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死者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此圣王之法也。
”墨子认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体就行。
下葬时,下面不要挖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要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
死者既然已经埋葬了,活在世上的人也不要长久哭下去,而应赶快就业,人人各尽所能,用以交相得利。
这就是圣王的打算。
可以发现,墨子一方面极力为别人打算,尽是节约丧葬费用,以增加衣食之财,达到“富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替公共设想,希望节葬能够为政于国家或服务于天下。
所以说,墨子的节葬观确实是顾全当时国民经济的心余力绌,免得人们死要面子活受罪。
丧葬的礼仪不可不隆重,但无谓的消费不可不节约。
总之,墨子提倡薄葬和短丧,墨家的殡葬伦理思想以“薄葬”为标志,以“利”为出发点,是彻死、彻生的。
墨家的殡葬伦理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对隆丧厚葬有一定的冲击力量。
墨子和庄子的人类社会出现埋葬现象后,在其发展的早期,埋葬都是简陋的。
这是因为,原始人类的生存艰难,物质生活简单而贫乏。
后来,随着奴隶制的建立,物质财富有所增加,社会不平等现象随之产生。
一些人占有了社会的大量财富,成为奴隶主、王公贵族,他们活得豪华,死后也实行厚葬,想生生死死永享富贵。
这种厚葬现象在春秋战国时代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当时的厚葬表现在许多方面。
其一是对死者衣、棺、椁、墓追求铺张豪华,死者要穿华丽的衣服,穿的数量也非常多。
长沙马王堆那个小诸候夫人的贵妇人的身上,就穿了18层丝绸绫罗做的衣服,还有由丝穿成、玉片围身的金缕玉衣,真是极尽豪华。
死者的棺、椁要几重,要用很厚、很华贵的树木做成。
还要放上许多殉葬的财物,如珠玉宝器。
有的则要杀人殉葬。
其二是对生者要求苛刻,丧期长、要求高。
父母丧,要服丧三年,要结庐墓地,长期守墓。
服丧期间,夫妻不能同房,更不能结婚办喜事,一切日常生活要让路。
红楼梦中的贾琏在服丧期间娶了尤二姐,就成了大过失;慈禧太后发动辛酉宫庭政变,杀了顾命大臣肃顺,其中的一个罪名是他在咸丰皇帝丧期里娶了小妾。
这些都是古代厚葬的遗风。
春秋时代的社会习俗,对丧家子孙的要求很高,为了表示孝顺,要“久丧”,丧期很长,要长久地表示极大的悲痛。
墨子对此却不以为然。
墨子是春秋时代的平民思想家,主张节葬薄葬。
他认为,厚葬有弊无利。
第一,厚葬是一种财富的浪费。
大量财宝埋之于地下,使人们辛辛苦苦生产的财富不见天日,这样“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造成“出战不克,入守不固”。
第二,厚葬牵制了大量的人力,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厚葬既有害于国,也有害于民,王公大人,厚葬久丧会导致“政荒国贫”,“匹夫贱人”久丧则会“身瘦家困”。
总之,厚葬损国害民,害莫大焉。
厚葬有弊,那么怎么实行薄葬呢?墨子主张,葬物从简,棺木可以薄一点,“棺三寸以掩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就是说,棺木不用太厚,三寸就足够了,死者穿的衣服多了也是烂掉,三件就够了。
生者不必为丧事长久操心,“应疾而从事”,尽快地了结掉,以免影响生产和生活。
另一位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庄子也主张薄葬节葬。
他是从自然之道提出薄葬理论的。
他认为,人死之后,归于无形,还于自然。
再好的珠玉,再华丽的衣服,对他都是无用的。
他认为死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生源于自然,人死回归自然,应该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一切身外之物,都是多余的。
他不仅主张薄葬,而且努力实行自己的主长。
他对妻子的安葬就是很简单、很超脱的。
庄子的夫人去世后,他不哭不悲,反而在家里击盆而歌。
他的朋友惠施前来吊唁,见庄子蹲坐着,敲着瓦盆,嘴里唱着歌,觉得太不应该了,就责备庄子说:“你们夫妻一场,共同生活了一辈子,一起生儿育女,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你却鼓盆而歌,这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
”庄子却回答:“她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也没有形体,没有气息。
后来自然演化,在若有若无之间,变成了气,产生了形,形成了生命。
人生来死往,从自然而来,往自然而去,无中生有,有复归于无。
这种生生死死的变化,正如春夏秋冬四时代谢一样。
她已经安安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我却哭哭啼啼,如果她有灵,就会扰得她心不安宁。
如果她已经化为无,她无知无觉,我这样啼哭,那是不通达于生命自然的道理。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悲伤啼哭呢?”惠施被他一说,觉得无话可说,细细一想,也颇有道理。
对妻子薄葬已经不容易,对自己薄葬就更不容易了。
庄子却身体力行,将自己的主张贯彻到底。
公元前286年,庄子病重在床,他的弟子们环床而立,庄子慎重关照,自己死后一定要薄葬。
弟子们说,您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总不能什么也不陪葬啊。
庄子却说,“什么也用不到”。
“我以天体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殉物,我什么都有,还需要什么呢?”弟子们又说,“无论怎样薄葬,总还是要盖被穿衣,棺椁护体。
如果无棺无衣,乌鸦老鹰就会叼食您的身体。
”庄子说:“在地上给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不是这个吃,就是那个吃。
你们为什么只想给蝼蚁吃不想给鸦鹰吃,你们不是太偏心了吗?”弟子们无言可说,只得以他的嘱咐办。
世界上的事,对别人的主张如何如何产不难,对自己的亲属如何如何就难了,对自己则更难。
世界上有的人主张为人民服务,但是实际上却要求为自己服务;有的人宣称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死到临头,还是希望长久保存尸体,活着想万岁,死了想不朽。
庄子却不是这样,他的主张,一以贯之,身体力行,不搞灵活性。
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墨子是一位平民思想家,它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要求。
他的节葬思想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这是对社会财富的珍惜和社会劳动力的爱护,显示着人民性的思想光芒。
庄子的节葬思想更充满着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想色彩,充满着生死演化的辩证法思想。
他把生死相继看作春夏交替,死是人的回归自然,是自然之道,用不到悲伤。
他以天地为棺椁,万物为殉葬,思路开阔而辩证。
2000年前的墨子和庄子,已经有这些宝贵的思想。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有些人们,仍然热哀于厚葬。
不惜花几千万、几十万造灵堂、造墓,这实在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人,无论是怎样伟大的人,都是要死的,都是要朽的。
真正不朽的,乃是他的思想,他的贡献。
上述五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墨子的节用思想。
节葬应当说亦是节用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厚葬久丧之风日久,且愈演愈烈,成为当时的一大社会陋习,丧葬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墨子深感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故在大量论述了节用之外,又专门就节葬问题进行了讨论。
众所周知,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历史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主张“三年无改父之道”,要求子孙守三年之丧,实行厚葬久丧。
墨子主张节葬,实质就是对儒家及其传统习惯的反叛,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无情抨击。
墨子认为一个社会应当不断地增加人口,让贫穷者富起来,消除社会危乱,才能做到仁义孝慈,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厚葬久丧之风,却恰恰是社会太平的一大危害,必须革除。
他认为古之圣王尧舜禹等是开一代纯朴之风的先哲,他们举办丧葬之事甚为简朴,从不无端浪费财力民力。
墨子指出厚葬久丧不可避免地浪费人力财力,“守三年之丧”会让天下人无法从事生产劳作,社会就会贫困,人口就会衰减,国家就有内忧外患,上帝鬼神也会对此施以惩罚。
因此厚葬之害大矣,必以法制之。
他提出一套“节葬”之法,规定棺足以盛灰骨,衣足以裹尸即可,不必大肆铺张讲究。
因为人活着时都要节用,死了以后就更用不着无端浪费了。
同时,他主张以“短丧”代替“久丧”,要求人们在举行完祭祖仪式和哭别之后,应尽快从事到生产劳作中去,不要因丧事影响谋生之计。
这些思想观念在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像晴天里的阵阵春雷,震撼着人们那种“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念,动摇着传统的“守三年之丧”的社会习俗,具有无可争议的历史进步性。
墨子的节用节葬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古代圣王与当今之统治者的对比来论证说明的,实际上他是想借助古代圣王的权威来推行自己的主张。
墨子是一位实用主义者,故而他主张凡不能带来实效的费用都应统统去掉。
他也是一位节俭的倡导者,认为圣人节俭,小人浪费,节俭则国家兴旺,浪费则国破家亡。
他说的节俭并非有意让人自我刻薄,而是提倡一种节制。
他说,夫妇之事有节制则天地和顺,风雨有节制则五谷丰登,衣服有节制则肌肤安适。
可见他说的节制也是掌握好分寸的“度”,凡事要适度,超过一定的“度”则事与愿违。
当然,墨子的节用节葬观主要的是针对统治者而言,是劝统治者节俭以奉给民用,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愿望。
墨子主张《节葬》,《节葬》仅存下篇,其文不完,然而其中赫然便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个宗旨: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墨子还说:计厚葬久丧,奚当此三利者?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此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劝也,仁者将兴之天下。
但是,如果“法其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在无法富贫众寡,定危治乱,那么,他就是不仁不义,也不是孝子之事,为人谋者,不可不沮。
不仅如此,墨子还要求:仁者将求除之天下。
墨子认为,衣食者,人之生利也;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所以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之利者也。
因此,“节葬”只是手段,而它的灵魂,仍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