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使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使用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8 9 . 7 1 %。
[ 3 ] 柴晓荣. 清咽利喉茶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 J ] . 临床耳鼻咽 喉头颈外科杂志, 2 0 1 1 , 2 5 ( 7 ) : 3 2 4 — 3 2 5 .
[ 4 ] 李 元霞 . 慢 性 咽喉 炎 1 5 8 例 中药辅 助治 疗疗 效 观 察 [ J ] . 医学 信 息 ( 上旬 刊) , 2 0 1 1 , 2 4 ( 2 ) : 7 3 1 . 【 5 ] 闻伟方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方 案对 慢性 咽 炎患 者 的临 床疗 效分 析
行气 解郁 、活 血化瘀 为主 ;肝 肾 阴虚型 ,应 以养 阴利咽 止痛 、补 肾
[ 2 】 韩 华 刚, 赵鑫 . 健脾 清 咽丸治 疗慢 性 咽炎 1 2 3 例临 床观 察 [ J 】 . 四川
中医, 2 0 0 8 , 2 6 ( 2 ) : 9 8 — 9 9 .
滋 阴为主 。本研究对6 8 例 慢性咽炎患者 采用 中医辨证治疗 ,显效3 6 例 ( 5 2 . 9 5 %),有效2 5 例 ( 3 6 . 7 6 %),无效7 例 ( 1 0 . 2 9 %) ,总有效率
李锦 文 ( 江西省贵溪市人 民医院儿 科 ,江 西 贵溪 3 3 5 4 0 0 )
【 摘 要 】 目的 为 了进 一 步探 讨 使 用 中药中广 受好评 的利 胆 汤剂对 新 生 儿黄 疽病 的 临床 治疗效 果 ,完善 儿童黄 疸疾 病 的临床 药物 治疗 方法 。 方 法 根据 我 院于 2 0 1 2 年 1 月至 2 0 1 3 年 7月 问我 院所接 收并且 给 予治疗 的新 生 儿黄疸疾 病 惠 儿的临床 治疗 资料 , 共8 4例 , 惠儿均 已满 月 ,
[ J ] . 中国 医药指 南, 2 0 1 2 , 1 0 ( 2 3 ) : 6 2 6 — 6 2 7 .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范围】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

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辨证论治。

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

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 •原发病因湿热或寒湿、时气疫毒等外邪侵袭,是引发外感黄疸的原发病因;劳倦过度、酒食不节、情志抑郁等所致的脏腑虚损,是内伤黄疸的原始病因。

2 •继发病因砂石、虫体等阻滞胆道,积聚日久不消或瘀血阻滞胆道,是胆汁外溢产生黄疸的继发病因。

3 •诱发因素感受外邪、饮食失节、骤受惊恐、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等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

二、病机1 •发病黄疽由感受湿热疫毒所致者,病势暴急,病情最凶险,传染性强}而由感受湿热外邪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所致者,起病多亦较急;由内伤诸因所致者病势较缓。

2 •病位主要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心、肾有关。

3 •病性外感或急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湿热、疫毒等邪实为主。

而内伤或慢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本虚以脾胃、肝肾、脾肾不足为主,标实以湿热或寒湿,瘀血为特征,或为阳黄,或为阴黄。

4 •病势本病一般初始为湿热蕴结脾胃,熏蒸阻滞肝胆。

湿热耗伤肝肾之阴,或过用寒凉,湿热寒化,耗伤脾阳,甚或伤及肾之阳气,而同时湿毒滞留,气血运行受阻,则可出现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以及由中焦病及下焦之势。

湿热化毒或感受疫疠之毒邪,热毒炽盛,熏灼肝胆,可进一步耗损心营、肝肾而致上中下三焦俱病之势,出现气血阴阳皆伤之变。

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虚弱,按摩此穴可运脾健脾、调和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又可通过刺激调整局部气血;三阴交具有健脾、益肾、疏肝、理血之功,梁丘、阳陵泉、风市、血海均为局部取穴,诸穴合用可疏筋止痛、除风祛湿、活血行气、滑利关节。

《素问·血气行志》曰:“经络不通,生病于不仁,治之以按摩……”。

因此我们取穴血海、梁丘、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及阳陵泉等对局部进行穴位按摩法治疗,尽快促进局部经脉修复,以利于气血运行,促进肿胀消退,调和局部气血,防止关节粘连,调动患者机能,促进皮肤、神经、血管等组织修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型,兼有风寒阻络、气血瘀滞之征象,术后局部气血损伤,瘀滞明显,但患者整体辨证以肝肾亏虚为本,以气滞血瘀为标。

本院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之功的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手段,采用离子导入治疗,使药物由皮走经,由经至骨,直达病所,直走经脉,提高有效利用率。

此法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促进静脉回流,使药物达到深层次组织结构,促进关节内渗液的吸收,缓解疼痛和肿胀[11]。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药物吸收,以达到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观察时间延长,VA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

这促使患者康复得更快,同时也可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的照顾压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舒适度,使患者对后期康复治疗更有信心,对重返社会更渴望。

总之,临床对于疼痛的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去研究,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复杂手术、关节置换类手术患者,我们更应深入研究,采用多手段、多方式、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形式给予全面干预。

参 考 文 献[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5:422 425.[2]马登越,葛群,王磊,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3):102 106.[3]赵昌盛,钟群杰,林剑浩.中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广东医学,2016,37(13):2050 2052.[4]庄玲玲,林华阳,汪( ),等.中西医结合镇痛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2012,43(4):59 60.[5]旷忠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7,15(33):4173 4175.[6]杨芬,王幸双,魏磊,等.不同镇痛方法对全膝置换术后疼痛控制和炎性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5):437 440.[7]郑晓静,马国华.中医适宜技术在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的疼痛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4):128 129.[8]蔡俊华,刘丽,周宇,等.磁珠耳穴贴压在手外伤患者术后换药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1):139 141.[9]马媛媛,刘蓉蓉,尹惠,等.隔附子饼灸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95):282,285.[10]王田,李娟,阮婷玉.早期手法推拿结合冰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41 43.[11]刘桂花,于铁淼,童莉,等.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阶梯式康复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49 351.(本文编辑:曾丽琼)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0.34.069工作单位:400021 重庆 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谭静: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9-04-14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谭 静 樊 玲 马 俊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拔黄术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黄疸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黄疸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黄疸2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0例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手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各20例.手术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实验组术后给于中药退黄治疗. 观察各组患者T管引流情况, 同时监测40例患者术前、术后7 d的血清TBIL、DBIL、ALT、AST 的变化。

结果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血清 TBIL、DBIL、ALT、AST较术前均显著下降, 实验组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术后实验组胆汁引流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

结论中药配合手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阻塞性黄疸。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28-02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狭窄或闭塞,导致胆汁不能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反而流入血的一组常见疾病。

临床上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重、一般状况差, 加之胆红素大量入血, 不能及时排除, 蓄积于体内纤维结缔组织及肝、肾、脑等重要器官。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黄疸,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材料选择2008-01 /2010-01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16例, 平均58.4岁,均为结石所致黄疸。

采用区组随机化的原则进行分组, 并借助SPSS统计分析系统产生随机化方案, 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对照组)20例, 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B组(实验组组)20例, 术后给于中药退黄治疗。

1.2 方法1.2.1 西医诊断标准: 目黄、身黄、尿黄, 伴或不伴腹痛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19 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7 μmol/L;影像学检查(B超、C 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 排除内科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和代谢性疾病等原因) 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黄疸诊断依据及黄疸湿热证候群。

中药治疗外科术后黄疸不退22例疗效分析

中药治疗外科术后黄疸不退22例疗效分析
p t n s a n ie w sn te t ci eo vo sy atrr u i e t ame tw t h dc n swhc a r t c h ie n t n a d ai t iu d c a o xi t b iu l fe o tn r t n i te me ii e ih c n p o e tt e l rf c i n e n v e h v u o
【 关键词 】 中草 药;治疗 ;黄疸 【 中图分类号】R264 【 5.1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7 97 (07 0 04 0 0 — 52 20 )1 — 82— 2i e J u dc e td Dilc c l y Tr d t n lChn s e iie ay i 2 Ca e fP s u g r e t tv a n ie Tra e ae t al b a i o a iee M d cn n i y i
ee m n r rsr t nw os t fVra r w o e ( i h n , R uab ( aun ) D ne utPt n l e t ypeci i a cnie o i t Wom od H r Yn e ) h br D h ag , esf i iay e a po s sd ge b c r t R o —b k ( a i p) ot a r B ia i ,Manl ak ( op ) Si xn go abr H u u , t i r—bkn R C U O D IG R I A U T C A A G T aigF U T S H R E E M N T S E R T E IE M S A F R —ME T T D CN LS ( i snin adR dxGyyri e ( a co . A crigt dfrni i f A S E N A A ME II A I J oaxa ) n a i l r z a e h a G na ) codn o ie tt n o f e ao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
结 果
血化瘀 中药 的应 用提供 现 代病 理学依 据 , 活血 化瘀 中药可 改 善 肝组 织 的微 循环, 增加肝 组织 血液灌 流 , 少胆栓 形 减
成 , 通 脾 汁 排 泄 通 道 , 而 达 到 退 黄 作 疏 从 用 。本 文 结 果 表 明 , 用 活 血 化 瘀 之 重 品 , 之 清 热 利 湿 , 痰 辨 汪治 疗 效 果 显 加 化 著 , 中赤芍 临床实验 证明有 明显的顿 方 拌 黄疸 和利胆作 用
2 黄 宝 英 , 应 华 活 血 化 瘀 中 药 治 疗 急 性 黄 林 疸 型 肝 炎 的 探 讨 f ] 中 _ 医 结 合 实 用 临 床 J. 蚶
杂 志 ,9 7 4 4) 14—15 19 , ( :8 8
20 0 7~20 0 9年 收 治 蘑 度 黄 疽 型 肝 炎 患者 7 6例。诊断 符合 20 0 0年 9月 西安
资料 与 方 法
参考文献
l 中华医 学 会传 染病 与奇生 虫分 会 、 肝病 分
会. 病毒性肝 炎防治 方案 J . ] 中华肝 脏病
杂 志 ,0 0 8 34— 2 . 2 0 , :2 3 9
【 医认 为 黄 疸 的 病 因 病 机 除 了 湿 热 f 1 熏蒸 外 , 存 在 “ 热 发 黄 ” “ 血 发 还 瘀 ,瘀 黄” 如汉代张仲景在 《 , 伤寒论 ・阳明病》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重度 黄疸 型 肝炎 3 8例 疗 效 分 析
1 , 2例 年龄 1 5 8~ 6岁 。病程 2周 ~ 4年 。
邹 春 雨 0 80 内蒙 古 通 辽 市 传 染 病 医 院 2 00
包括急性肝 炎 2 O例 , 慢性 肝 炎 1 3例 , 肝 硬 变 5例 ; 型 肝 炎 3 乙 6例 , 乙丙 混 合 感 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苏 正大 天 晴 药 业 股 份有 限公 司 生 产 )、门冬 氨 酸钾 镁 、能 量 合 剂 、Vt 族 ,静 脉滴 注 ( 体 含量 为 :5 iB 具 %糖 水 30ml 甘利 欣 0 加
10mg 0 0 、1%糖 水2 0ml 肌 苷0 、Vt . g iK 、门冬 5 力 Ⅱ . g iC25 、Vt 4
降 ,同时注 意观 察在 血压 下 降时 肾功 能 的变化 。
近年 来 ,随着 对原 发性 高 血压 临床 研究 的深 入发 展 ,发 现心
[] 竞顺 , 克 , 华, . 普利 和 阿罗地 平联 用治疗 原 发性 4袁 袁 简丽 等 贝那 高 血压 并蛋 白尿 的 临床观 察 [ . 医师杂 志,06 () 6 . J 中国 ] 2 0, 6: 5 4 5 [ 朱 明芳 . 普 利治 疗原 发性 高血 压并 蛋 白尿疗 效分 析 [ . 5 5 ] 贝那 J 山西 ]
社。 0: 5 2 73 . 0 4
【】张新 军 , 宁, 锦 晖 . 管 紧 张素 受 体 拮抗 剂 联 合 血 管 紧张 3 葛 吴 血
素转 换 酶抑 制 对 老 年高 血 压病 患 者 尿蛋 白的 影 响 [ . 西 医学 杂 J华 ]
志, 0 , 1 ) . 2 8 (2 : 0 s 11 1
吉林 医学 2 1年8 第 3 ̄ 0 月 1 2
2 期 4
5 45 0
肥 厚 并可 闻及第 四心 音 。高 血压 病初 期 只是 在精 神 紧张 、情 绪波 动 后 血压 暂 时升 高 ,随后 可恢 复 正常 ,以后 血压 升高 逐 渐趋 于 明 显 而 持久 ,但 一 天之 内白昼 与夜 间血 压 仍有 明显 的差 异 。高 血压
1 、茵 陈 6 、茯 苓 1 、金 钱 草 3 等配 剂 ,具 体 治 疗 为 2g 0g 2g 0g 1 d 0 ,专人 武火 煎煮 约3 n 剂/共4 0ml 0 mi,每天早 、晚餐前 各服 一 次, (8 1 ±2) 为 1 d 个疗 程 。具 体 服药 时 可 根据 患者 的病症 程 度 与体 重状 况对各 项药 量酌 予增 减 。

游泳加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

游泳加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
2 2℃ , 空气湿度 以 5 % ~ 5 0 6 %为宜 。
1 1 临床资料 .
抽取 我 院出生 的足 月新生 儿 10例进行 观 0
32 喂养护理 .
母乳 喂养 的新 观念认为 , 乳是 新生儿 的最 母
察。其中 自然分娩 5 8例 , 宫产 4 剖 2例 ; 体质 量均 在 2 5 0 g 0 以上 ; 阿氏评 分 8分 以上 。随机 分为 两组各 5 O例 ( 两组母 婴 均无妊娠并发症 ) 。观察组 出生后 第 5天 即开始 游泳 , 材料选 择 国家级 医药 K U材料生 产 的带 双保 险的游泳 圈及 游泳 池 , P
为主。2 0 06年 8月 , 院产科 承 担 了市科技 局 立项 的科研课 我
题《 浴水 疗对新生儿 黄疸早 期干 预 的临床研 究》, 药 经过 前期 的充分准备 , 目前 已正式启动 。药 浴水疗 能降低 新生 儿黄疸 , 遵循 了中医学原理 : 体是 一个 有机 的统一 整体 , 皮 毛 、 人 其 肌 肉等体表组 织 内连脏 腑 。《 帝 内经》 “ 主 皮毛 、 主 肌 黄 有 肺 脾 肉” 之论 , 而五官 九窍 经十二 经脉 与 内脏息 息相 通 。因此 , 在 体表 给药 , 经皮肤 、 黏膜 、 汗腺 吸 收后 , 过 不 同方药 之气 味 , 通 经经 络血脉系统的调节或神 经系统信息 传递起 到纠正 脏腑功 能紊 乱 、 治疗疾病 的作用 。国内替代 医学专 家 主张 , 婴幼儿 常 见病 均可考虑用外治达 到内治的作用 。新生儿在 中药 浸泡 的 温水 中游 泳 , 药液可 较长时间地作用 于皮肤 , 可借药 液 的荡 并 涤之力 , 而发挥清热 解毒 、 祛风 除湿 的效 力 ; 加之 新 生儿 皮肤 薄嫩药物更 容易 吸收 。中药 山栀子 、 银 花 、 金 板蓝 根 、 胆草 龙 有利湿退 黄清热解 毒之 功效 ; 花芳 香醒 脑 , 发婴儿 智 商 , 荷 开

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黄疸30例心得

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黄疸30例心得
22 控制 感染 . 梗 阻性 黄疸 患者 常伴 有胆 管 炎合并 细菌 感染 ,应 用 强效 、敏 感 、足量 的抗 生素控 制 感染 是治疗 的主 要
例 ,伴 皮肤骚 痒 者 2 ,皮肤及 巩膜 有 不 同程度 黄染 例
者2 7例 ,隐性黄 疸 1 ( 例 血清 胆 红素 2 . . l , 041mo/ t L) 显性 黄疸 2 9例 ( 清胆 红 素> 53. l ,分 别伴 血 3 . 1mo L) / t
梗 阻性黄 疸 患者 多有不 同程 度肝 实质 损害 , 因此
保肝 治疗 不容 忽视 , 予 静脉输 入肝 泰乐 、 给 维生 素 C、
等检 查确 诊 ,急性梗 阻性化脓 性胆 管 炎 5例 ,胆总 管 结石 9例 ,胆道 虫性 梗 阻 8 ,囊性 结石 7例 ( 手 例 经 术治疗 ) ,胆 管癌 变 1 。 例
退 的患者 检查 时应进 行全 面 的评估 ,必须应 用对 比剂 检查者 尽量 采用 副 反应相 对 小 的非 离 子型对 比剂 ,并
2 治 疗
肌 苷 、三 磷 酸腺 苷 、辅 酶 A 等 ,山莨菪 碱 既有解 、护 张肝胆 管 、改 善胆 汁 引流 ,又 能改善肝 脏微 循环 、增 加 肝 脏组织 血液 灌注 ,促进肝 功 能恢 复 ,必要 时加用 氯化钾 给予 极 化治疗 。
( 下转 8 7页 )
21 中医 中药 治疗 . 在 临床 用 药上 以 “ 化湿 邪 、 小便 ” 治疗 总则 , 利 为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0年 VO . ) NO. L( 2 9
.7 .. 8.
3 预防与治疗 严格 掌握 对 比剂应 用 的适应 症 :① 原有 肾功能 不全 或 肾功 能减退 是公 认 的最主 要 的危 险因素 ,且 是 独立 的危 险 因素 ,因此对 原 有 肾功能 不全 或 肾功 能减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张天灵;余小红;曾昭渊【摘要】目的探究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8例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退黄支持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保肝退黄支持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及治疗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低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02【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疗效分析【作者】张天灵;余小红;曾昭渊【作者单位】518000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518000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518000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正文语种】中文黄疸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症状或者体征,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与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进而引发人体内的血清内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1-4]。

中医认为,黄疸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常,因此患有黄疸疾病的患者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成黄色。

但是这种病症在患病初期肉眼很难察觉,因此黄疸又被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多见于肝胆疾病中,目前临床对于黄疸治疗除以西医治疗外,中医对于黄疸疾病早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茵陈五苓散治疗黄疸更是从汉朝就已有的古方,为此本院专门对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黄疸的疗效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现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88例黄疸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夏本林【摘要】目的:探对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甲型急性黄痘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7例.对照组常规给清淡饮食、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同时给予甘草酸胺针(20mL)、还原型谷胱甘肤针(1.2g)、水溶性维生素针(0.5g)、门冬氨酸钾镁针(20mL)保肝退黄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2.8%.对照组达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显著提高疗效.【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0(010)002【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加味茵陈五苓散;甲型肝炎;黄疸【作者】夏本林【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红河,66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甲型肝炎病毒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1]。

甲肝急性黄疸时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等症状。

我们对55例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男31例,女24例;年龄 16~42岁,平均(24.25±3.0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5d。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巩膜黄染、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部分患者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HAV-IgM、影像学(B超)诊断为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

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

药物与临床77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刘 颖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 40008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疗效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实施中药药浴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各项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意义(P >0.05)。

结论: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可提升总有效率,加快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中药药浴;新生儿黄疸;疗效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未满28天的新生儿因胆红素异常导致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的病症[1]。

蓝光照射是临床常见治疗措施,方便快捷,效果较好,但起效较为缓慢,且不良反应较多。

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胎禀湿蕴发病,需利湿退黄,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入中药药浴,可加快症状改善,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中药药浴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出生体重3.0~3.5kg,平均出生体重(3.22±0.15)kg,黄疸持续时间(4.52±1.33)天,入院日龄(7.51±1.69)天;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出生体重3.1~3.9kg,平均出生体重(3.28±0.33)kg,黄疸持续时间(4.53±1.22)天,入院日龄(7.51±1.69)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家属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配合度较好。

排除标准:具有先天性疾病;早产儿;肝炎、胆道性疾病引起的黄疸;妊娠期合并肝炎。

去黄疸的方法

去黄疸的方法

去黄疸的方法首先,饮食调理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有黄疸的患者应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同时,应该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其次,中药治疗也是治疗黄疸的一种常见方法。

中医认为黄疸是由于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肝胆来治疗黄疸。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栀子、山楂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毒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治疗黄疸。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对改善黄疸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黄疸的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此外,治疗黄疸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疗法。

比如,中医的针灸疗法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有助于改善黄疸症状。

此外,一些特殊的理疗方法,如光疗、热疗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助于加速废物的代谢和排泄。

最后,心理调节也是治疗黄疸的重要一环。

黄疸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因此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一些愉快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缓解黄疸带来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治疗黄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适当运动、物理疗法和心理调节都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但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患有黄疸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法的疗效可能因新生儿的个 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新生儿可能 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出现皮肤瘙痒 、红肿等不适症状。
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
可能的风险
中药熏洗法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皮肤烫伤、感染等风险。
对于新生儿黄疸症状较重的患者,单独使用中药熏洗法可能不足以控制病情,需要结合其他 治疗方法。
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
泡洗。
治疗效果
中药熏洗法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 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促进胆 红素的代谢和排出,缓解黄疸症 状,同时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的
优势。
02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 法和步骤
药物制备和熏洗前的准备
药物制备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茵陈、栀 子、大黄等,洗净后放入锅中加 水煎煮,制成中药汤剂。
熏洗前的准备
避免皮肤干燥和瘙痒。
中药熏洗法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如症状
03
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05
中药熏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展 望和建议
研究和发展方向
完善研究方法
进一步探讨和优化中药熏洗法治 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方法,提高
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开展多中心研究
通过开展多中心研究,对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进行深入 探讨,增加研究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
新生儿黄疸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 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类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 内自然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内,持续时间较长,需 要医学干预。
中药熏洗法简介
中药熏洗法定义
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方法 ,通过煎煮中药材后进行熏蒸和泡洗 ,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 痛等治疗效果。

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的临床效果

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的临床效果

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所发挥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7月诊治的肝病残留黄疸患者80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舒清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不良反应少,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肝病残留黄疸的治疗中应用舒清丸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药物安全性好,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清丸;肝病残留黄疸;疗效分析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后期易出现残留黄疸症状,传统的保肝治疗效果较差,中医治疗黄疸疾病认为肝内湿热为本、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胆汁外溢等[1],时间长会影响脾胃肝内,湿热与痰瘀互结于肝胆脉络,单纯采用清热利湿治疗效果较差。

临床上治疗黄疸采用的茵栀黄颗粒依据是活血化瘀,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虽具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效果较差。

本文治疗转变思路,从痰瘀角度进行治疗,选择舒清丸治疗肝病残留黄疸,分析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肝病治疗残留黄疸的患者80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灶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黄疸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乏力、尿黄、肝区不适、舌质暗红、目黄、曲张等症状,患病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

对患者进行总胆红素检查均升高,在17.1~85.5μmol/L之间。

排除患者有肝性脑病、体质性黄疸、感染疾病、肝癌等与本次研究无关的疾病,患者意识清楚,主观沟通能力好,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6.4±0.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47.1±0.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可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下者 , 可服 甲状 腺片 , 并应 注意 避免 使用
对肝 酶 活 性 有 抑 制 的 药 物 ( 如 新 生 霉
d o i :1 0.39 6 9/ J .i s s n. 1 0 07 — 61 4x.2 01 3.
( I 7. 1 8 7
m清胆红 素上 限值 , 足月儿 < 2 0 5 . 2 1 x mo l /
4 5 8 0 3 0河 南 鹤 壁 市 妇 幼保 健 院
出现 黄 疸 , 4~5天达 高 峰 , 一般 情 况 良
好, 足 月 儿 在 2周 内 消 退 , 早 产 儿 可 延 到 3— 4周 。 既往 沿 用 新 生 儿 生 理 性 黄 疽 的
性: 使 用控制感 染 的药 物 , 甲状 腺功 能低

抗体 的红 细胞及存 在血液中的游离抗体 ,
减少继 续溶 血 。可按 1 5 0~1 8 0 m l / k g计
算 。手术 疗 法 : 对于胆道闭锁 ( 即 中 医
“ 瘀血胎黄 ” ) 有 根 治作 用 。
综 所述 , 在临 床实践 中, 新 生儿 病 理性 黄疸 应 以血 清胆 红素数 值及 黄疸 临
止 严 重 缺 氧及 心力 衰竭 , 且 可 移 去 附着 有


中医治疗 : ① 湿 热胎 黄 : 方 用茵 陈蒿
汤加味 : 茵 陈蒿 4~ 6 g , 扼子 2~3 g , 制大 黄 1~ 3 g , 车前 草 、 白茅 根 各 4~ 6 g , 茯苓 3 4 g 。1 剂/日, 水 煎服 。② 寒 湿胎黄 : 方 用 茵 陈 理 中汤 加 减 : 茵 陈 4~9 g , 人参 、 白
L(1 2 ag r / d 1 ) ,早 产 儿 < 2 0 5 . 2 t x m o l / L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谢祖艺;陈碧霞;孙海卿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09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黄疸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肝泰乐,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分较对照组评分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中医角度辩证治疗黄疸型肝炎,对黄疸型肝炎给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治疗效果好,治疗期间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1页(P25)
【作者】谢祖艺;陈碧霞;孙海卿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广东龙川 517300;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广东龙川 517300;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广东龙川 5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1
【相关文献】
1.茵芍活血汤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黄疸型肝炎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卢殿强;王修锋;朱长权;张恒兵;翟雪珍;吴永斌
2.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J], 王雪
3.茵栀黄颗粒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研究 [J], 秦春红;付业洲
4.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J], 周怀兵;胡咏梅
5.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研究 [J], 李金强;蒋芳清;李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即治呆 ” 。可见痰 浊 、瘀 血是加速脑衰老导致 老年痴呆
脑萎缩例数 ,减轻痴呆程度 ,从而改善痰瘀互阻型A D 患
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A D 患者的生活 质量 ,是治疗痰瘀互 阻型老年性痴呆有效可行 的方案 。
作为一种纯 中药汤剂 ,祛痰化瘀 方具 有患者易于接受 ,
半 夏燥湿化 痰 、消痞 散结 ,瓜 蒌皮 清热化痰 、宽 胸散
结 ,共 为君药 ;丹参 、川芎 、赤芍 、山楂活血 、祛瘀 、 通络 ,为臣药 ;神 曲、麦芽 、白术 、茯苓 、健脾 除湿 , 以绝痰源 ,石菖蒲开心窍 、益心智 ,补五脏 ,豁痰 、化 湿 、和 中辟浊 ,枸杞子 、何 首乌坚 肾气 ,益肝 ,滋 阴养 血 ,可益精髓补精血 、以防主药有燥湿伤阴之过 ,共为 佐药 ;甘草性缓和 中,调和药性 ,为使药 。诸 药相伍 , 共奏祛痰化瘀 、醒神开窍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 明 ,丹 参 、川芎 、山楂 、神 曲、麦芽具有调解血脂代谢失常的 作用 ,同时能够扩张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 ,何首乌能抑 制血胆 固醇升高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本研究结果表 明,祛痰化瘀方能有效 改善痰瘀互阻
蒲1 5 g ,陈皮 1 5 g ,何 首乌 1 5 g ,瓜蒌皮2 0 g ,枸杞子 1 5
g ,赤 芍 1 5 g ,丹参 1 5 g ,川 芎1 5 g ,山楂 1 5 g ,神 曲1 5 g ,麦芽 1 5 g ,白术 1 5 g ,茯苓 1 5 g ,甘草 1 0 g 。方 中姜
型老年痴呆患者 的认知能力及 日常生活能力 ,减轻患者
[ 5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M 】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
2 0 0 2 : 91 . 9 2 .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茵栀黄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金双岐片;黄疸;新生儿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的常见病,重症新生儿黄疸导致的核黄疸是婴儿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原因。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采用茵栀黄和金双岐联合治疗新生儿晚期黄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88例,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龄28天~40天。

均符合《儿科学》第5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主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22例,感染因素38例,围产因素15例,血管外溶血8例,原因不明5例。

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58.2±45.7μmol/l。

排除其他新生儿感染、胆道闭锁等因素。

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

两组病例在日龄、性别、病因及黄疸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 方法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l/次,辅以金双岐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25g/次,每日2次。

用药5天后用新生儿经皮测黄疸仪(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制造)复查胆红素值,观察两组黄疸平均下降幅度,直至胆红素≤85 umol /l(肉眼黄疸消失)。

中医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1 前 言
【 文 献标 识码I A
【 文章编 号1 1 0 0 4 —4 9 4 9 ( 2 0 1 3 ) 0 6 —2 1 2 一O 2 有黄疸 病症 。其 中属 于 急性 黄 疸 患者 4 1例 , 属 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淤 胆 型 肝 炎 患 者
2 . 4 治疗 方法 : 按 照 患者 性 别 、 年龄 以及 黄疸 程 度 的不 同, 以
肾积水 不严重 或无 肾积水 者尤 为重要 。有利 于 提 高穿 剌 成功 率 , 也 者 , 一次取 尽结 石 6 5例 , 占9 5 . 5 9 , 二 次 取 尽 结 石 3例 , 总 清 石 率 达 可判 断 穿刺是 否成 功 , 寻找 结 石 时可 作为 肾 盂 、 输 尿 管方 向定位 , 以 1 0 0 , 且 追 踪 无 复 发 。充 分 表 明 微 创 经 皮 肾输 尿 管 镜 取 石 术 治 疗 肾
础上 进行 , 可 见 微 创 经 皮 肾 输 尿 管 镜 取 石 术 在 治 疗 再 发 结 石 或 孤 肾 [ 3 ] 李炯 明 , 徐 鸿毅 , 刘 建和 等. 微 创 经 皮 肾镜 气压 弹道 碎 石 术治 疗 结石 术 中有开放 手术 替代 的作 用 , 具 有 独 特 的 优 势 。 微 创 经 皮 肾 输 上尿 路 结石[ J ] . 临床 泌尿 外科 杂 志 , 2 0 0 6 , 2 1 : 1 3 7 一l 3 8 .
2 O 1 3年 第 6期
以确 保 手 术 成 功 。输 尿 管 导 管 在 微 创 经 皮 肾输 尿 管 镜 取 石 术 中 的 尿 管 镜 取 石 术 治 疗 肾结 石 与 传 统 开 放 手 术 相 比 , 其 优点体 现在 : 手 术 应 用 留 置 输 尿 管 导 管 在 透 视 或 者 逆 行 造 影 时 可 起 到 指 示 穿 刺 部 位 的 创 伤 小 , 手 术安 全 , 疗效 确 切 , 术后恢复快, 并 发 症 少 ,缩 短 住 院 时 关 键 作 用 。术 前 逆 行 输 尿 管 插 管 目 的 是 在 穿 刺 前 逆 行 注 入 生 理 盐 间 , 尽最大 可能保 留 肾单位 , 减 少 开放 手 术损 伤 大 、 出 血 多等 缺点 。 水 造成 人为 的‘ 肾积 水 ” 同 时 逆 行 注 入 造 影 剂 了解 肾 集 合 系 统 , 这对 在本 研究 中 , 采 用微 创经 皮 。 肾输 尿 管镜 取 石 术 治疗 6 8例 肾 结 石 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黄疸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我院黄疸患者中医治疗黄疸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02月份至2012年02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黄疸患者共计86例。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黄疸程度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中医组:43例患者,在治疗中通过中医方法对患者黄疸病症进行治疗。

西医组:43例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西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经过一个月周期治疗,中医组:43例患者中,治愈2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2%;西医组:4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44%。

经过6个月跟踪观察,中医组复发黄疸1例,复发率2.32%,西医组复发黄疸3例,复发率6.96%。

结论在黄疸治疗中,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复发率的出现,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黄疸;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总有效率;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25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12-02
1 前言
黄疸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了严重性的障碍,造成血清内胆红素的实际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引发黄疸病症的发生。

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患者皮肤、黏膜
等体表组织被血清内胆红素所感染出现黄色,造成皮肤发生变色现象。

本文主要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出发,分析黄疸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本次医学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02月份至2012年02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黄疸患者共计86例,以其在院期间原始病例资料作为分析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来源。

采用病历资料回顾分析法对患者临床表现、中医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

这86例黄疸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占51.16%;女性患者42例,占48.84%;患者中年龄最大58周岁,最小13周岁,平均年龄为39±
3.22周岁。

患者身体体重范围在34公斤至82公斤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69±
4.13公斤。

2.2 病症表现:
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6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症观察,黄疸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患者32例,占37.21%;6个月以上黄疸病程患者有54例,占62.79%,其中最长病程达到了5年。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24例、腹痛腹胀34例、肝掌58例、皮肤变色57例、恶心呕吐34例、肝功能存在损坏13例、脾脏发生肿大23例。

2.3 检查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医学检查,通过视诊发现患者均有目黄、皮肤体色发黄、小便发黄色现象,身体感到疲劳,舌苔发红且舌苔发黄,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查,发现血清总胆
红素大于17.1umonl/l。

除常规辅助检查外,还包括b型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或者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影像类检查。

通过医学检查确诊患者均患有黄疸病症。

其中属于急性黄疸患者41例,属于淤胆型肝炎患者19,慢性黄疸肝炎患者有1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有11例。

2.4 治疗方法: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黄疸程度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中医组:43例患者,在治疗中通过中医方法对患者黄疸病症进行治疗。

西医组:43例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西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2.4.1 中医组:
中医辩证法诊断将患者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阳黄型黄疸、急黄型黄疸、阴黄型黄疸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于阳黄型黄疸:一般由于湿热导致,发病比较急,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小便发黄、厌食恶心、舌苔黄腻、脉发滑。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清热利湿疗法,药方为:茵陈20克,大黄8克,栀子12克,五味子30克,猪苓30克,板蓝根24克,甘草10克等等。

急黄型黄疸,是由于湿热加时邪疫毒,热入营血,内陷心包所致,发病时非常急,体肤发黄,出现尿血现象,部分存在腹水,舌质发红,舌苔呈现黄褐色。

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药方:水牛角10克,栀子15克,茵陈22克,黄连17克,玄参14克,丹皮14克等等。

阴黄型黄疸,主要是由于寒湿发作造成的,表现为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黄目,体色发黄,
疲劳,四肢发冷,舌质发淡,舌苔发白。

治疗方法以温中化湿为主,药方:茵陈22克,泽泻15克,桂枝19克,白术16克,半枝莲30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五味子26克,郁金18克等等。

以上药方一般采用水煎服用,早晚分两次熬制口服,治疗周期为一个月。

2.4.2 西医组:
口服泼尼松10至15毫克,每日3次,口服苯巴比妥,每次剂量为30至60毫克,每日3次等,以上治疗周期为7日一个疗程。

2.5 统计学原理: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通过一个月周期治疗,将两个治疗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中医组:43例患者中,治愈21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治愈率48.83%,总有效率93.02%;西医组:4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治愈率25.58%,总有效率76.44%。

经过6个月跟踪观察,中医组复发黄疸1例,复发率2.32%,西医组复发黄疸3例,复发率6.96%。

两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黄疸是一种多发性疾病,男女老幼都有可能患有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了严重性的障碍,造成血清内胆红素的实际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引发黄疸病症的发生。

黄疸一般
分为急性黄疸、淤胆型肝炎、慢性黄疸肝炎以及阻塞性黄疸四种类型,其中急性黄疸病症最为常见。

黄疸主要临床表现为目黄、尿黄、高热、腹痛腹胀、肝掌、皮肤变色、恶心呕吐、肝功能存在损坏以及脾脏发生肿大等等。

在治疗黄疸疾病过程中,采用中医疗法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具有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通过上述临床治疗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采用中医治疗的中医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出西医组23.25%和16.58%,并且复发率降低了3倍,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得到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咏梅.祛黄灵口服液治疗黄疸236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5,26(10):1076-1076.
[2]鲁改丽,王晓平.黄疸的中医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41-141.
[3]王红茁.黄疸的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8):259-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