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与院内衔接

合集下载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确保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工作的有效衔接,建立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关系院前急救是指事故、急病等突发情况下,急诊护理人员到达患者现场,在不影响患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进行生命体征稳定、初步诊断、预处理等工作。

而院内抢救是指急诊医生对重症抢救的一种行动,需要对患者进行复杂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等多方面的技术应用。

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院前急救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在院内抢救时获取更长的时间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是院内抢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的原则1.人性化原则: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和权益,保护其隐私和人权。

2.规范化原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环节具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

3.科学化原则:利用现代医疗技术,提升急救、抢救的效率和安全性,保证医疗质量。

4.整合化原则:整合急救、抢救资源,建立相对完备的配套体系和保障机制,综合应对各种医疗需求和人性化服务。

5.协同化原则:医护人员要协同工作,相互配合,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伤亡。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流程1.院前急救:发生急救事件,急救人员迅速出发,到达现场,实施初步处理,稳定患者病情。

同时,针对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医疗手段,给予医疗护理。

2.院内抢救:急救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指导急救队员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处理。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急救手段不同,组织相应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

3.医院管理:医院应及时分析各种急救和抢救情况,总结及时反馈,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医院管理方还可以加强与院前急救人员和急救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的提升。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的工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无缝衔接的工作流程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无缝衔接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一环。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案例一
某大型城市急救中心与多家医院建立联动机制,通 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院内实时信息共享,缩短救 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二
某乡村地区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培训乡村医生,加 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合作,实现了乡村急救医疗的 无缝衔接,降低了农村地区的急救死亡率。
效果评估与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
根据多地实践案例的数据统计,实施无缝衔接后,救治时间平均缩短了20%,患 者30天生存率提高了10%。
电子病历共享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院前急救人员能够迅速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和 用药情况,为院内救治提供重要参考。
远程会诊
在复杂或疑难病例中,通讯技术可实现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专家的远 程会诊,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标准化操作流程
统一救治流程
制定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确保患者在不同救治阶段的顺利转接。
救治时间节点管理
设定明确的救治时间节点,如患者转运时间、初步诊断时间等,以 确保救治过程的高效和及时。
救治质量监控
建立院前院内救治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和救 治效果,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人员培训与协作
1 2
联合培训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医疗团队的联合培 训,提高双方在救治技术和协作能力方面的水平 。
THANKS
感谢观看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策略 • 无缝衔接的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与技术创新
01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Chapter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定义与重要性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患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时,由专业医疗人员在到达医院前,在现场或转 运过程中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护。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稳定病患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为后续院 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紧急救援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的作用是救治患者,在抢救时间和医疗技术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医院抢救任务的关键部分,下面将介绍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一、院前急救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是指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

院前急救的时间非常关键,需要急救人员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病情,快速地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接到呼叫:当急救人员接到呼叫时,需要尽快出发。

2. 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需要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受伤情况。

3. 实施急救措施:急救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氧气供应、止血等。

4. 运送患者:急救人员需要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

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阶段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内部的紧急救援系统,是院前急救和病人入院治疗之间的重要纽带,具有加快患者诊治的时间、提高救治效果的作用。

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主要特点是快速、高效、全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一般情况下,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可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接受患者:医院急诊部门的医护人员需要尽快接受急诊患者,并进行病情评估。

2. 注册登记: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注册登记,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严重程度等。

3. 诊断治疗: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4. 医技检查:医院内部的各种医技检查、检测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检查和筛查服务。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的工作流程为了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势,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工作流程,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个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1. 呼叫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立即调度急救车和急诊科医生。

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

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

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随着我国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在业务上能力逐渐达成共识,比如危重症监护治疗、灾难事件急救、危重急症紧急抢救、一般急诊治疗等。

院前急救指的是进入医院之前的各项急救措施,这是短暂性、应急性的,患者在经过短时间的急救之后需要转送到医院急诊室内继续接受治疗,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伤残。

而院内急救的目的是巩固院前急救的效果,因此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在此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目前在我国衔接系统并不完善,以致于患者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甚至会为此而丧失生命,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有理由认为,应该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管理体系,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为此本文特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希望临床急诊能够采纳。

一、患者病历资料的衔接参与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应做好随车记录,准确的记录患者疾病情况、院前急救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以便于与院内急诊医生的书面交接。

在与院前急救车衔接患者时,院前医护人员虽然已经口述患者的发病经过、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现场救治经过,但是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往往需要继续抢救,院内接诊医生忙于抢救或是患者病情已经稳定而急诊病人较多忙于抢救其他患者,这时接诊医生很容易忘记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救治的经过。

因此在患者衔接过程中能够有书面记录的交接,这样做有利于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有相关参考资料,而且有助于完善患者的病历记录。

上文中所提到的书面记录指的是现场急救病历,目前在我国,由于院前急救医生在出诊现场忙于救治患者没有更多的时间书写病历,再加上患者在转运途中需要医生继续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更没有时间书写病历,所以很多院前急救病历都是在现场急救医生完成急救任务之后回到院内完成书写,从而导致院内急救医生无法第一时间获得完整的书面记录进行对照。

所以我认为,可以改用电子病历或是表格病历,现场急救人员只需要在表格或电子病历上填写几个字或划勾即可,急救医生可以在救援现场一边给患者进行检查一边记录病历,回到医院之后将表格病历或是电子病历交给院内医生即可,这样做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院内急救医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献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解决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解决,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解决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告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顿: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规定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启动,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拟定允许接纹后,立邮告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受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解决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涉及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一、引言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有效衔接是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为了规范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衔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有效衔接原则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衔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级医疗机构负责本单位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衔接工作。

2. 信息共享、无缝衔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信息共享,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信息的实时更新,为院内抢救提供准确、及时的病情资料。

3.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简化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交接程序,明确各自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4.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加强对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抢救人员的培训,提高急救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5. 质量监控、持续改进: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衔接工作的质量监控机制,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急救质量。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有效衔接流程1.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急救处理,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初步救治方案。

2. 院前急救人员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患者的病情信息及时反馈给院内抢救部门,并请求院内抢救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院内抢救部门接到院前急救人员的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人员、药品、设备等资源,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4. 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院内抢救部门时,应与院内抢救人员进行详细的病情交接,确保院内抢救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和救治方案。

5. 院内抢救人员应按照院前急救人员提供的病情信息和救治方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6. 院内抢救结束后,应将患者的救治情况和结果反馈给院前急救人员,以便院前急救人员进行后续跟进和跟踪。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6.22•【字号】•【施行日期】2022.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三级医疗机构,北京急救中心、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为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相关要求,持续提高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委制定了《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卫应急〔2019〕35号)同时废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6月22日北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2022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保证急危重患者医疗急救服务的顺利开展,依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19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是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过程中,按照调度机构的调度,与院内医疗急救机构进行信息交换和患者交接的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服务对象为一般急、危、重患者,及突发公共事件、传染性疾病、高危孕产妇、新生儿、“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者法定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等特殊患者。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院前与院内医疗急救衔接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规划建立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平台。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颜色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酌情补办。

第二条: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第三条:急救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有急诊就诊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第四条: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随时到急诊大厅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第五条: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10分钟内到达。

第六条: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第七条:经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粘贴蓝急方形“急”字印章。

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行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第八条: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生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第九条: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

第十条: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第十一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是指在急救医学领域中,为了提高急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之间的工作衔接进行规范化和有效化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急诊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制度措施。

一、院前急救环节在院前急救环节中,应建立以下制度措施:1.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制度。

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

2.院前急救装备标准制度。

规定急救车辆配置应急药物、急救设备等,并按时进行检查和更新。

二、院内急诊环节院内急诊是指患者到达医院后,在急诊科接受初步治疗和评估,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在院内急诊过程中,急诊科医生需要与院前急救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接,确保患者信息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在院内急诊环节中,应建立以下制度措施:1.急诊接诊制度。

明确急诊科医生的接诊责任和权限,以及接诊时应进行的初步评估和处理。

2.急诊科培训制度。

加强急诊科医生的培训,提高其急诊诊疗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院内急诊与其他科室沟通制度。

建立急诊科与其他科室医生的有效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和转诊手续。

为了确保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衔接顺畅,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应建立以下制度措施:1.信息共享制度。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将患者相关信息传递给急诊科医生,包括患者病情、处理措施和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交接手续制度。

院前急救人员应按规定将患者交接给急诊科医生,并记录交接时间、人员和内容等,确保交接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3.急救纪录制度。

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和急诊科医生都要做好患者急救纪录的记录和保存工作,以备后续参考和研究。

以上是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的一些建议。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提高急救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院前医疗急救转运是指在急诊情况下,将患者从现场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的过程。

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的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院前急救转运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院内的衔接工作无缝衔接,制定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十分必要。

一、院前急救转运过程管理1.人员配备:院前急救转运工作由医护人员、司机和调度员组成。

医护人员要求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且有相关急救经验;司机要求熟悉交通路线,掌握急救车辆的操作技能;调度员要求了解医院科室情况,能够根据急诊情况合理调度,保证及时运送患者。

2.急救车辆管理:急救车应配备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以应对不同急诊情况。

同时,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3.通信设备:急救车与医院之间要配备通信设备,以便随时与医院沟通,了解接诊情况并及时调整转运的方案。

4.急救转运过程:在急救现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并在确定急救方案后将患者转运到急诊室。

转运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监护,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和稳定的生命体征。

5.转运报告: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向接诊医生报告患者的状况和所进行的急救处理,以便医院的院内工作能更好地与之衔接。

二、院内衔接工作管理1.科室准备:医院各科室要根据转运报告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安排好接诊医生、护士,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药品,以便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2.急诊预检登记:急诊科要设立专门的登记窗口,及时对转运患者进行登记,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记录相关病史和转运前急救处理情况。

3.快速诊断:医院应保证转运患者能够快速进行初步诊断,例如进行体格检查、常规化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尽快制定治疗方案。

4.医护配备:医院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安排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诊治,确保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配备足够。

5.信息通报:医院要保持与急救现场的及时沟通,了解患者的状况和转运过程中进行的急救处理,以便进一步的诊疗能够顺利进行。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有效衔接制度及工作流程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统组成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承担三个部门功能:①院前急救;②医院急诊科急救;③院内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护。

从发挥总体的急救功能方面来看,三方面紧密配合,构成了EMSS的一个急救链,作为整个急救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急诊医学的首要和重要环节,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服务的最终效果。

院前急救的服务过程包括:1.目击者或患者行为(包括自救.互救.按急救电话指导要求行动等)。

2.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挥(包括记录患者必要信息.按原则和程序分流调度.必要的技术指导与精神支持.必要的联络/上传下达/协调指挥等)。

3.现场急救(指在患者发病/呼救场所,按医疗原则.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救治措施)。

4.搬运途中救护(指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

5.急救车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

6.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7.其他(指完成单次急救任务后的一系列工作)。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与互助互补,表现在如下多方面:①通信调度: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医院急诊科预报,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②病人转送与安置:病人送达医院急诊科时的快捷.准确.正确转运与安置必要位置,并实行进一步救治等医疗护理操作;③病情交接: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④器材.设备交接。

1.通信.调度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2.病人转送与安置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等工作。

院内转送工具保证:指接收医院的接诊护士.护工将担架(车).推床.轮椅等转送工具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流程
第一步:院前急救
1.接到120求救电话,护士边接听边登记,同时指导家属紧急必要地现场处理,立即通知
出诊医生,司机一起于5分钟之内以最快地速度出车,二线护士接电话。

2.出诊医生与护士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与处理,协助家属一起将病人抬送到救护车上,
全程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3.重危特殊患者出诊护士需要在途中打电话给鉴别导诊台或急诊科,以便做好有关准
备。

鉴别护士要通知有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如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总值班,急诊护士做好抢救准备,如做好洗胃,除颤,插管准备等。

鉴别护士推车到大门口迎候病人。

第二步: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1.救护车到达医院大门,由出诊医生,出诊护士,司机,鉴别护士等一起主动抬送病人
(无论有无家属)。

如系危重患者,急诊护士医生须到场一起协助。

2.一般病人运送至各专科诊室,由出诊护士与医生分别与鉴别护士与急诊医生交接班,
有鉴别护士全程护送检查或住院。

鉴别护士先通知检查,住院科室做好准备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

急救护士顶替鉴别护士岗位分诊。

3.如系重症患者需先到抢救或洗胃室洗胃,由出诊护士与急诊护士交接班,所有治疗,
护送检查住院由急诊护士负责。

如需检查住院,先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

4.需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地病人由医生开具手写处方与检查单,并在处方,化验单,检查
单,住院证上盖急诊章,危重病人挂号,交费,检查,药品领取,办手续凭此章优先。

5.病人如果暂住留观室,由留观护士全面负责。

院前院内衔接流程

院前院内衔接流程
• 2、若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通知科主 任、护长
பைடு நூலகம்
院内交接班
• 1、床边病情交接:姓名、年龄、初步诊断、 救护车上的生命体征、采取的治疗护理措 施、事件的大概经过,病人现在的生命体 征,意识状态、皮肤、外伤情况
• 2、文书病情交接:院前填写院前院内交班 登记本、抢救室护士检查并签名
抢救/治疗
1、评估病情,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取 相应措施。 2、病情稳定后转相应科室治疗
谢谢
院前院内衔接流程
急诊科
• 院前科出车 • 现场评估 • 如为危重患者,提前电话通知院内 • 院内交接班 • 抢救/治疗
院前科出车
• 接到120中心的调度,1分钟内出诊
现场评估
•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对需要至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进行转运
如为危重患者,提前电话通知院内
• 1、通知急诊分诊台护士患者数量、病情、 到达时间,需准备的仪器、药品、会诊科 室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一、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初步救治,遇符合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

二、对病情危急者,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可于接诊途中及时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告知病情,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三、急诊护士接到急救车转送患者信息时应迅速做好接诊准备并通知急诊科值班医师。

四、救护车到达急诊科后,由预检分诊护士、护理员推车接诊患者,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

五、预检分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病情评估情况合理分流患者就诊。

六、院前急救人员与急诊接诊人员交接病情、诊治过程及对病情的处置措施,双方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

七、全部交接完成并经急诊科同意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方可离开。

八、院内急救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按照《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附件: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