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共38页

合集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三、孔德: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

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

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

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

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

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20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争论,大都与 实证主义相关。
实证主义试图将自然科学里的方法应用到社会 科学。预先假定了科学的统一性。
实证主义将科学看做是外在于科学之外的客观 存在的研究。即,对象不因为主体的介入而变 化——拒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 间的解释学因素的发生。
实证主义五个特征:
范式的转移包括哲学、认识论、方法论 的转移和创新。
C,“不可通约性” (incommensurability)
新旧范式之间有一种质的差别,差异到 无法相容的程度。
各范式里的科学家就象在两个不同的世 界里工作。
几个不同:研究方法、解答方式、知识 标准不同;两个世界里说着不同的语言, 不可互相翻译。
第二,“语言”:既要命题由名称组成,一个 名称指谓一个对象。“语言图像论”——“精确 定义、理想、科学语言”。
第三,不可说的“神秘领域”。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我们可以 说这个世界,世界之外的领域我们没有语言去 说。
“对于可说的我们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可说 的我们应当保持沉默”。
一,科学主义: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后 实证主义——孔德、维特根斯坦、波普尔
1,实证主义兴起:孔德、马赫
从近代实验科学开始至今,主宰自然和社会科学 的正统观念近400年。
孔德:16世纪开始在科学研究界占据主流。19世 纪孔德首先用“实证主义”(positivism)一词, 指称一种关于科学和历史的知识论与世界观。
拒斥形而上“学”。(这个领域存在,但不可 说)
哲学就是语言命题意义分析。无意义的命题无 所谓真假。(如,“我说的话都是谎话”,属 于无意义命题)
影响:
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宣言书
1,科学界。如建构实在论。 2,文学界。如作品意义分析。 3,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界。如,摩尔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我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及事物的途径,是我们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方式。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既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

因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社会现象或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研究方法上,社会科学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问题。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方法,十一系列有关方法的理论与学说,是抽象的,概括的“方法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核心是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我们从两方面介绍:一是社会科学内部方法论之争,二是社会科学与外部冲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实证主义,二是非实证主义。

自17世纪科技革命以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相继发展成熟起来,并树立起自然科学的权威地位。

此后,社会科学也竞相建立并争取自己的“科学地位”。

社会学一诞生孔德就提出社会学是“社会的科学”并且是各门科学的“皇后”。

其后几代社会学家大都继承孔德宏旨,由此这种源自孔德,主张科学与自然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

经过不断发展,形成孔德到涂尔干,工具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等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各种反实证主义或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纷纷出现,组要出现现象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等。

社会科学的现象学家提出,实证主义社会学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批判理论家关注的重点是由对经济基础的批判转向到对上层建筑的批判,既对意识形态或社会文化的批判。

构建主义观点认为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建筑的产物,必然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科学与外部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非专业研究人员冲突,二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专业研究人员冲突。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几点:首先,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解释和说明这些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共3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共38页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 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 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质性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进入研究现场
撰写研究报告
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第四节 批判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批判社会科学把社会科学界定为:一个为帮 助人们改变状况、建构更美好世界而超越表 面幻觉,揭露物质世界真实结构的一个批判 性的调查过程。
批判社会科学混合法则与表意两种研究取向 ,常被称为辩证唯物论、阶级分析,及结构 主义。
哈贝马斯的“协辩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和 “协辩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双重演绎—循环解释
要把一个社会行为和其相关的价值系统 或文化意义相联在一起,才可以了解行 为的意义,即演绎理解。
这一理解过程涉及两个层次的演绎:
视社会科学是为发现与确证一组用来预测人类 活动一般模式的机率因果法则,而结合演绎逻 辑与对个人行为做精确经验观察的一个有组织 的方法。
实证主义者认为,各种科学间差异可能存在于 研究主题事物间的差异,但所有科学享有共同 的原则与逻辑。
实证主义研究者较喜欢精确量化资料,且常使 用实验法、调查法及统计分析法。寻求严谨确 实的测量工具与「客观」的研究,并且藉由对 测量所得数字的谨慎分析,来检定假设。
–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的理解
–研究者由自己的角度对被研究者的行为的理 解
只有理解者和被理解者“合作”才能促 成理解。
理解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历程,不存在 客观的理解。
大卫.休谟 : “休谟问题”
科学问题:事实问题, “to be” –哪些人相信天堂和地
狱存在? –为什么一种组织类型
比另一个组织类型更 有效率? 伦理学问题:价值问题 。“ought to be”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和 地狱存在?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吗 ? 事实陈述(factual statement)和价值判断 (value judgment)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解释学经常出现在哲学、艺术、历史、 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强调仔细阅读或检验文本,其目 的在于揭示隐藏在文本中的意义。这是解释与认识不同的 一个地方。理解、解释和认识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从对象 上看,理解的对象是隐藏在文本后面的意义,而认识不涉 及意义。所以,理解比认识更复杂,其特殊作用在于把握 文本后面的意义。就是通过解释让别人明白,所以,理解 也就是一种起转换作用的机制。对自然事物我们需要认识, 而对于文本我们只能够理解。而解释学不关心具体的理解, 它是在理解之上反思理解。这样,理解和解释就是解释学 的对象。 • 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数研究者都是直接同文本打交道的,因 此意义是我们这些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我们是在向意义讨 饭吃。
一、什么是范式?
“范式”(Paradigm),源自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 式、模型、范例等含义。 • 托马斯· 库恩在1963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 式概念。他用范式概念来解释科学革命,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 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在他看来,科学家通常在占 主导地位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反常现象的逐渐增多, 传统的范式框架难以容纳和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提出新的范式,进而 用新范式来取代旧范式。科学的历史就是范式革命的历史。 • 库恩本人没有直接明确地给范式下定义。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范 式理解为: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它不仅 形塑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人们 看世界,就像相框装照片一样,所选用的相框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看法, 对范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范式包括一些最基本的 构成要素,如关于知识本质的看法、方法论、有效性标准。 • 范式远比理论要复杂。人们也永远跳不出某种范式来看世界。每个人看 世界,都是把世界装入自己的“框架”当中。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如下研究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1、教师的性别与其职业选择是什么关系? 2、这些教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的? 3、教师的学历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 4、对这些教师而言,“教师职业”对他
们意味着什么? 5、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当教师?
提问:Philosophical study 是“研究”吗?
这些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
1、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
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
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
行解释性的理解。
——韦伯
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 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
定量研究的特点
1、先有理论假设,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验 证假设
2、关注有关现象的总体情况和一般规律, 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3、注重研究方案的预先设计 4、有一套规范的研究程序和操作技术,包
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
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
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 ——勒温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学术取向(求真,是 实践取向(求善,
什么)
应该是什么)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实征的 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思辩的
定性研究
范式(paradigm)的定义
3、批判理论
本体论:历史现实主义——现实由社会、政 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 塑造而成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者探究特定现象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正确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发展社会科学理论和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数据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和解释,从而得出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以用数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社会现象,如文化、价值观念等。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检验关系、预测趋势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用数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社会现象,如收入、教育水平等。

此外,比较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者不同时间的数据,来发现规律、验证假设的方法。

研究者通常通过收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者不同时间的数据,然后进行横向或者纵向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比较研究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考察差异和相似之处的社会现象,如文化差异、社会制度等。

总的来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目的的要求和研究者的能力来确定。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组合,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
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