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病因病机谈共34页文档共34页文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脾的病机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脾的病机脾的病机1.脾的生理病理特点:脾位于中焦,与胃相表里,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能统摄血液的运行。
脾主升清,喜燥恶湿。
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水谷运化机能减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以及水液代谢失调等。
脾气亏虚为脾的基本病理变化,但脾运湿而恶湿,脾虚则生湿,湿盛又易困脾,故脾虚湿盛为脾病的病理特点。
2.脾的基本病理变化:脾为太阴湿土,脾的功能以脾的阳气为之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失于升清,运化无权所致。
脾的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
故脾的病理变化以脾之阳气失调为主。
(1)脾阳(气)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几个方面。
①脾气虚弱:脾气虚弱又称脾气虚。
脾胃虚弱,脾气不足,中气不足。
凡饮食不节,或过服消导克伐之剂,以及情志失和,思虑太过,或禀赋素虚,或过于劳倦,或久病失养,皆可损伤脾气,使其运化水谷、运化水湿,以及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脾气虚衰。
脾气虚的病机特点,系以脾脏本身的运化功能衰退,即脾失健运为主,多表现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水谷饮食精微之输布和气血化生能力不足等谷气不足和后天精气亏乏的病理改变,所以,单纯脾气虚弱,一般来说,可视为慢性消化吸收机能减退的综合病理表现。
脾气虚弱可以引起如下病理变化:其一,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食欲不振、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轻度浮肿,谓之脾失健运。
其二,气血双亏。
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可现面黄肌瘦,少气懒言,四肢倦怠乏力等全身气血不足之候。
其三,中气下陷。
脾气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为中气下陷或称气虚下陷。
脾气不升,可见眩晕体倦、内脏下垂、久泄脱肛、便意频数、小便淋漓难尽等。
其四,脾不统血。
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出现便血、月经淋漓不断或忽然大下、月经过多、肌衄等各种慢性出血现象,称为脾不统血。
中医内科学--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
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
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
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中医脾胃病PPT课件
一 寒饮停胃证
概 念 寒邪犯胃,胃府失和之证
机制
饮食生冷 脘腹受凉
表现·分析
胃脘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
--- 寒盛胃络拘急
呕恶 --- 胃失和降 吐后痛减 --- 吐后气机得畅 实寒证: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寒饮停胃证
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纳呆口苦 + 湿热见症
胃病辨证
一 胃气虚证
概 念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之证
机制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 劳倦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分析
A胃气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食少,胃脘隐 痛喜按,痞胀、食后尤甚
B胃气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嗳气,恶 心,泛呕
C胃虚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面色萎黄, 气短懒言,神疲倦怠。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
四 气滞胃脘证
涵义:指胃脘气机阻滞,以脘腹胀痛走窜、嗳气、 肠鸣、矢气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内伤情志、饮食
外邪或病理产物内 扰
临床表现:
A气机阻滞:脘、腹胀痛走窜,或便秘 B气机走窜:嗳气,肠鸣,矢气 C舌脉:苔厚腻,脉弦
辨证要点:胃胀痛以及气机走窜症状为主
表现·分析
头晕目眩 --- 脾虚清阳不升 久泄久痢,便意频数 --- 脾虚清阳下陷 脘腹坠胀,胃下垂, 子宫脱垂,脱肛等 --- 脾虚举托无力 脾气虚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 + 脾气虚见症
三 脾不统血证
概 念 脾气不足,血失统摄之证
机制
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详见“脾气虚证”
表现·分析
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 胃脘灼痛拒按、口臭 + 实热见症
脾的基本病机
脾的基本病机今天一起来学习脾的基本病机。
在讲具体的病机之前,还是照例先复习一下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最主要功能是主运化,既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也运化水液以化生津液。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是依靠脾的阳气。
脾主升清,脾的阳气就能够升清气,主运化。
脾还能统摄血液,就是常说的脾统血。
而脾的阴血在脾主运化的过程中,作用相对比较小。
因此在谈及脾的阴阳气血失调的时候,是讲脾阳虚、脾气虚比较多,而脾阴虚往往就归于全身的阴虚中去了,脾血虚说得就更少。
明代的缪希壅独主脾阴虚论,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阐发。
所以可以推知脾的虚证,主要是脾气虚和脾阳虚,而实证则主要是湿、食为患。
食积首病在胃,次病伤脾,它伤脾有个过程,所以也不列入脾的基本病机。
脾的基本病机就包括三个:脾气虚、脾阳虚、脾为湿困。
因为脾统血,如果脾的阳气不足,不能统血,也会发生疾病,所以再加一个脾不统血,一共四个。
第一个:脾气虚。
因为脾居人身中焦,所以也叫中气不足。
脾气虚的主要原因与饮食和劳倦、情志有关系。
因为饮食的运化主要是由脾所主的,所以各种饮食不节,都可能会伤到脾,引起脾气亏虚。
在过去见得比较多的,可能是吃得太少,饿得太厉害;而现在,则可能是吃得太多太好,饱得太厉害。
李东垣就说过“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意思就是说吃得太多、太好,就会伤及脾胃,使脾胃失于健运,而脾胃失运,则饮食就更加不能运化,更加容易阻脾碍胃,形成恶性循环。
劳则气耗,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心都是伤脾的重要因素。
尤其因为脾主思,所以思虑太过是耗伤脾气的重要因素。
或者是因为禀赋不足,这个人可能天生脾胃就弱一些,也容易出现脾气不足。
这个时候后天调养,包括饮食、情志的调养,就非常重要。
尤其饮食就必须非常注意。
要清淡、规律、寒温适宜,饥饱有节。
这样一来,先天的脾虚也会慢慢地得以改善。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最后确实引起脾气亏虚,会有什么表现?首先是气虚的表现,这个前面在讲气的异常的时候已经讲过,心和肺的基本病机里也有复习,就是乏力、少气,倦怠、神疲,舌淡或淡红而嫩,脉无力。
脾胃病辨证施护
脾胃病辨证施护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胃共为饮食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输布的重要脏腑。
古人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
脾胃之气的盛衰与否,常常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为维护人体的胃气,中医在临床上十分重视对脾胃病的辨证施护。
1 脾胃病病因病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同属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
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即“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且“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
由于现代病因学的改变,如自然界气候逐渐变暖,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等,导致脾胃病多由湿热而来。
而湿与热,一阴一阳,属性不同。
湿性黏滞,重浊趋下;热性炎上,灼伤阴液;随着病情演变,或复感寒邪,或饮食生冷,或病久伤阳,致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或湿热日久伤胃阴,势必使“湿”与“热”矛盾更加激化,病证更加复杂。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气机的升降出入。
脾胃同居中州,通达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机的畅达是重要条件。
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利于维持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促进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且疏泄胆汁,从而促进脾胃运化,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2 脾胃病辩证施护2.1清热利湿,改善不良习惯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味,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
如《医学正传》所云:“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患者可出现胃脘疼痛,口苦口干,纳呆恶心,大便不畅,或泄泻腹痛,泻而不爽,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
护理时,病室宜凉爽干燥,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更换被污染的衣被,妥善处理排泄物;时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身热不退或体温逐渐增高,应考虑变生它证,及时通知医生;如便中带脓血,排便不爽,或里急后重,需及时留取标本送化验检查,鉴别是否痢疾,并应做好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脾胃病学》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
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
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中篇脾胃病病理学第一章脾胃病病因学一、感受外邪1.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之邪,皆可损伤脾胃。
风寒湿三邪为阴邪,为病每合太阴脾家,多《伤寒论》直中太阴之证。
暑燥火三邪为阳邪,为病每合阳明胃家,多《伤寒论》之阳明病。
由于暑邪兼有湿热二性,为病每多两伤脾胃。
同时,六气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化。
故脾虚感邪则易寒化而归太阴,胃实感邪则易热化而合阳明,故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2.外感疫疠:疫疠之邪,每从口鼻而入,内归脾胃,发为憎寒壮热,身痛如被杖,苔白厚如积粉,或暴痢下血,或挥霍撩乱。
二、内伤七情内伤七情,资助心火,火旺则乘于土位,脾胃乃伤。
或因七情伤心,扰胃神,胃神浮越,脾胃阴阳失衡而病。
或七情伤肝,肝气郁结则木不疏土,肝升太过则木来克土。
七情之中,尤以忧思怒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忧伤肺,肺无宣发之机则清阳不升;肃降不行则浊明不降,大肠腑气不通。
怒伤肝,木旺克土则升降逆乱;木旺生火则土燥水枯,脾阴胃液不足。
思则气结,废寝而忘食,多痞满纳呆,不思饮食。
另外恐伤肾,则二便不收。
三、饮食劳逸1.伤于饮食饮食所伤,有伤饮伤食不同。
(1)伤饮:伤饮则三焦水道不利而心下痞满、肠中水鸣、呕吐清涎,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2)伤食:伤食有三。
①饥饱失宜而纳运失司。
②饮食不洁而外邪入中,或诸虫内生。
③饮食偏嗜,如嗜辛、甘、咸,或喜肥甘厚味酒酪,均助生湿热,耗伤气阴而脾胃乃伤。
2.劳逸过度劳逸过度有过劳、过逸不同。
(1)过劳:有劳力、劳心、劳房之分。
①劳力:劳力伤气,脾胃乃诸气之根,气耗则脾胃乃伤。
脾胃病病因
饮食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可使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失常;暴饮暴食、进食过快,可引起胃肠负担过重,产生胃扩张、消化不良。
过食肥甘:也即现代所说的过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肥,是肥腻油脂类的食物,甘,为甘甜的食物。
过食肥甘,可酿湿生痰,导致多湿多痰的肥胖型体质,日久还可因湿阻气机,郁而化热,产生湿热壅滞的病证。
湿热在胃,可见胃热灼痛,口粘口苦口臭,脘腹痞胀,大便不爽,小便黄而量少;湿热在肠,则表现为大便泄泻,泻下粪便黄臭,肛门灼热不适;若湿热损伤肠道血络,则见便下脓血。
火锅中的汤料、牛羊狗肉及动物内脏,会加重脾胃的湿热,导致肠胃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现代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紧张,压力大,易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的高发任:这是因为胃肠安丸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通过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双相调节作用,调节胃肠机能使之趋于平衡,从而缓解腹泻或便秘症状。
脾胃湿热,复因肺卫失固,腠理疏松,风邪侵袭而引发。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中医将各种饮食致病因素归纳统称为“饮食不节”。
1)饥饱无度摄入的营养不足,可使元气虚损,脾胃之气得不到元气的补充和帮助,导致脾胃功能虚衰(脾胃虚弱)。
胃气虚而不能正常受纳,脾气弱而食物得不到充分运化,从而产生食欲减退,饮食乏味,脘腹饱胀、食后加重或嗳腐泛酸的胃气虚病证和腹胀纳差,脘腹虚胀,倦怠乏力,大便溏稀等脾气弱的现象。
进食过饱,摄入太多,超过身体之所需,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如水液不能正常地吸收转输,变成水湿和痰饮停留于体内,引起水湿困脾的泄泻和痰饮停胃的水饮证。
经常饱食的人,一般都偏于肥胖,体内“多痰”、“多湿”,一般多表现为身重疲乏,精神不爽,易困贪睡,属于不健康的体质类型;如果一次性进食或进饮过多,大大超过了脾胃的承受力,这种饮食行为,称作,“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升降失调,气机紊乱,引起呕吐、泄泻、胃腹疼痛胀满、嗳气、吐酸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
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
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
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系病症
类证鉴别
胃脘痛
真心痛
腹痛
胁痛
病位 胃脘(胃)
胸(心)
胃脘以下,耻骨 两胁(肝胆) 毛际以上
病机 胃失和降
心脉痹阻
腹中气机紊乱 少阳枢机不利
症状
胃脘疼痛,伴 嗳气、反酸、 上腹痞闷或饿 痛或饱痛
胸前闷痛,压 榨感伴心悸、 气促、手足青 至节、脉结代
脐周或少腹、小 腹疼痛伴肠鸣。 大便失常(或腹 泻或便秘)
两胁胀痛或窜痛刺痛, 或见积块,或见发热、 黄疸,多由气滞、血 瘀、湿热所致
治疗 重调和胃气 重宣痹通阳 重调畅肠道气机 重调达少阳,治从肝 胆
辨证论治
辨寒热
寒证: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症: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
辨虚实
实证: 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虚证: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预防与调摄
胃脘痛患者,要重视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 饮食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
则,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寒凉、辛辣食物,切忌暴 饮暴食,或饥饱无常。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忧思恼怒 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
病案分析
黄某,女,53岁,公务员,已婚。 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2年 现病史: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
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 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 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 一行。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
病案分析
体格检查:T:37℃,P:96次/分,R:20次/分, BP:120/80mmHg。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 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 苔黄腻,脉弦数。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脾胃病核心病机为脾寒胃热
脾胃病核心病机为脾寒胃热寒热并用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治法的升华,《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伤寒论》将寒热并用施之于临床,创立了一系列寒热并用的代表性方剂,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黄连汤、大黄附子汤等。
寒热并用法既保留了药物固有的四性及功效,又通过合理的组合搭配,去性存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调整阴阳的相互结合,大大拓展了方药的选择范围。
孙冰教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济宁市名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近30年,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针对脾胃病的生理特点,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有寒;胃为阳明,受邪易实,实则易热,因而在治疗方面强调寒热并用的思想,处方常以寒热并用的经方或寒热药对进行配伍使用,如黄连与干姜、黄芩与半夏、黄连与吴茱萸、黄芩与生姜、大黄与附子等,每每验效。
本文就孙冰教授寒热并用法治疗脾胃病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脾胃病病因病机对于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在《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中记载:“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
《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阳道实,阴道虚”。
因而有脾本虚证,胃多实证之说,现代对于脾胃病的病因主要见于寒邪直中、肝气郁滞、饮食积滞、脾胃阳虚、肝胃郁热、瘀血阻络等几个因素,主要原因在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寒邪、气滞、瘀血、郁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寒热互结阻滞于脾胃,导致“不通则痛”;各种原因导致气血的生成乏源,偏寒偏虚,脏腑失于滋润濡养,则“不荣则痛”,多因素夹杂,久病不愈,最终损伤脾胃,致脾气亏虚,无力运化水湿,湿聚中焦,日久化热困脾。
因而脾胃病病机可概括为以脾胃虚寒为本、湿热瘀滞为标的“脾寒胃热”寒热错杂证。
这类寒热错杂证常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泛酸、泄泻、久利的症状,治疗上单纯的使用理气、健脾、化湿、温中的药物往往难以奏效。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
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
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
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书中如阳明病篇、太阴病篇所包含的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阐述的中医临证思维,尤其是对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及其中所包含的外感兼夹脾胃病时的辨证论治方法,更为后世医家重视,调理脾胃已成为临床治疗外感病的一个重要法则。
现试就书中脾胃与外感病的一些问题浅述如下。
1 重视脾胃与外感发病的关系1.1 脾胃不足是导致外感病的基本原因外感疾病的发生,感受外邪固然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
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伤寒论》第100 条曰: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是外感疾病,而“阳脉涩,阴脉弦”反映出脾土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土虚木乘的“腹中急痛”,因中虚为本,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故治疗“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说明张仲景在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中,对于脾胃之气的重视是放在首位的,脾胃功能正常则不易受邪致病,邪正斗争的胜败关键决定于脾胃的盛衰,并依此判断预后。
又如《伤寒论》第 177 条曰: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是说因为气血阴阳不足,导致外感病兼夹心阴阳两亏,治疗亦当先补气血阴阳之不足。
体现出脾胃是维持生命、元气的根本的思想。
受其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曰: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营气不能滋之。
天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升,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
”其意谓谷气是产生人体诸气之根本,脾胃之气无所伤方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故诸病之所由生。
”此即脾胃为元气之根,元气为健康之本,如果脾胃内伤,就会百病由生。
1.2 重视脾胃气机升降运化《伤寒论》虽没有明言脾升胃降之说,但将脾胃之升降理论运用于临床,并创制了一系列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治法和方剂。
张仲景实际上通过条文和方证论述了六经病变皆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和。
中医脾胃病PPT课件
一 寒饮停胃证
概 念 寒邪犯胃,胃府失和之证
机制
饮食生冷 脘腹受凉
表现·分析
胃脘冷痛拘急,痛势急剧,得热痛减
--- 寒盛胃络拘急
呕恶 --- 胃失和降 吐后痛减 --- 吐后气机得畅 实寒证:面白肢冷,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水
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寒饮停胃证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李老认为,人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与其他脏腑 相互依存,五脏六腑皆禀受脾胃之营养运化, 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因而脾胃的病变必然影响 他脏腑,其他脏腑阴阳之失调也必然影响脾胃。 而在诸脏腑中,肝脏与脾胃的关系更为密切。 如情志伤肝,肝郁气滞,失其疏泄条达,横逆 脾胃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即所谓木郁克土; 如饮食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肝气失其正常的疏泄条达,均可导致肝脾失调 或肝胃不和,即土壅木郁。
Agency
Concept추출
Client
제작물 컨펌
实证
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
概述
胃的生理功能: 仓廪之官 水谷之海 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主降、喜润恶燥
胃气虚
胃阴虚
虚证
胃阳虚
寒饮停胃
胃热炽盛
实证
食滞胃脘
气滞胃脘
脾病辩证
一 脾气虚证
概 念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之证
机制
禀赋不足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思虑太过
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纳呆口苦 + 湿热见症
胃病辨证
一 胃气虚证
概 念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之证
机制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 劳倦过度,久病失养
表现·分析
A胃气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食少,胃脘隐 痛喜按,痞胀、食后尤甚
浅谈脾胃病——王献民
浅谈脾胃病——王献民脾胃病,这是多数医患都关心的问题。
可是,脾胃病产生的病机病因是什么?脾胃系统都包括那些,功能又是如何的?……多数都不是很清楚的。
在此,我就和大家简单谈谈。
中医的脾胃系统即现行西医的消化系统,他包括口唇、咽、食管、贲门、胃、幽门、十二指肠、小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
同时还包括肝、胆、胰等消化腺。
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均是在不断的向外界摄取大量合理的食物和营养物质,来维持人体的健康和生存。
但一般所摄取的食物是不会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必须通过消化系统对吃进的食物进行物理的消化和化学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态。
物理消化系统包括:口腔牙齿的咬合和咀嚼与胃肠的蠕动;化学消化系统包括:唾液、胃液、肠液、以及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
包括唾液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胃酸、胆汁、溶菌酶、粘蛋白等等。
食物必须通过消化道的物理和化学消化,才能把食进的食物改变成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单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若不能被吸收利用的东西,由消化道层层过滤再吸收最后变成糟粕排出体外。
食物的物理消化主要依靠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
消化道平滑肌有缓慢收缩和富有弹性的伸展性,如胃的伸展可使胃容量成倍增长,在通过胃平滑肌的缓慢收缩运动作用下,可使食物充分的搅拌以利于化学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接触,以利营养成分的分解被更好的消化吸收。
同时咀嚼和胃的运动能更好的刺激消化液的分泌,食物的化学消化是依靠消化系统的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酶、胃酸、粘蛋白、胆汁、溶菌酶等。
胃肠道的活动除了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外,其本身尚有自动调节的神经系统,而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也是联络大脑与自主神经低位中枢的重要中间环节;肠肌间神经丛与粘膜下神经丛是胃肠道本身尚有的自动调节的神经系统,其总数与脊神经元相仿。
肠神经可对各种感受刺激作出反应,构成胃肠道功能调节的又一子系统。
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
脾胃肠病证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脾胃肠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脾、胃、肠功能失调出现病理改变的一类病证。
临床常见主要病证有胃痛、吐酸、嘈杂、痞满、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本章主要讨论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病证。
其中吐酸、嘈杂、反胃附在相关病证中,未详细介绍,其它与脾胃肠相关的病证归属于有关章节或其它临床学科中讨论。
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内,互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受纳、消化、吸受叫和输布生理功能。
故脾胃之病变主要表现为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之脏,喜燥而恶湿,得阳气温煦则健旺。
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也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气机通降。
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可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又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若胃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失常,则可发生胃痛、痞满及便秘等病变;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导致呕吐、呃逆等病症。
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
脾虚化源不足,肝肾失其所养,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
脾主统血,如脾失统摄可致便血;脾失运化,则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水肿等,从主病之脏和相关体系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和肾膀胱病证。
脾虚生痰,上干于肺脏可引发咳嗽;脾胃虚弱,血化源不足,则心失所养引发心悸等病变;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则引发鼓胀等病症,亦将其分别归属于相关主要脏腑系统。
但临床应注意其整体联系。
大肠为“传导之官”,主传导糟粕和吸收大肠中糟粕水份,维持大便正常;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1对脾胃生理的认识1.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命门真阳虽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长发育成人的原动力,但既生之后,人体的生长发育,一切生理活动,全靠脾胃水谷精气的维持,故《内经》有“人受气于谷”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定论。
先天禀赋再足,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就难以维持生命。
因此,在既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2.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在这个“小宇宙”中,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
而在人体内的升降浮沉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
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
认为前人所谓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胃气,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
如果脾气不能升发,反而下陷,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六腑失养,元气就会匮乏和消沉,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而发生种种病变。
这就是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依据,而升发脾胃阳气,也就成为李氏《脾胃论》的理论核心。
但是,万氏对李氏独重脾升之论,认为不够全面,因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脾升和胃降相辅相成,是必须并重而未可偏执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2对脾胃病理的认识1.气火关系失调:人体生命活动全靠气来维持,气足则健康,气虚则病作,故《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
而气虚病作的关键则在于脾胃中气受到损伤。
李东垣创立阴火说,其基本论点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首次把《内经》“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引申到脾胃气虚与阴火产生的关系中来。
但是,李氏却未能把脾胃气虚与阴火随生的机理阐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等等。
常见胃病的中医病机及其调理方法
常见胃病的中医病机及其调理方法年终临近,大家都在憧憬新年。
过年乐趣多多,首屈一指,还是吃!但是,要想多吃美食,首先你需要把肠胃调好了。
否则,面对美食,却吃不下那可就惨了。
其实,脾胃的毛病,属于常见病,范围也极其广泛,很难在一篇文章中讲清楚。
所以,我们就先将一个侧面。
就讲胃胀吧。
胃胀,就是心口窝这个位置发胀、痞闷痛疼。
这里是胃的位置,不是心的位置。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位置几乎是人体躯干的正中心,所以被称为心口。
很多人不太懂得解剖,就把这里当成了心的位置。
古代民间就把这里的毛病误认为是心的毛病,比如传说中的东施效颦,说的是西施有个心疼的毛病,实际上就是胃疼,疼起来蛾眉颦蹙,非常的娇媚可爱;同龄女孩东施看了羡慕,也捂着心口装病,但矫揉造作,令人生嫌。
另一个著名的“心疼”患者,是林黛玉,其实也是胃痛,疼起来也是蛾眉颦蹙娇媚可爱,所以林黛玉的外号叫“颦儿”。
怎么著名的心疼患者都是女性呢?当然是有原因的。
因为胃疼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胆热犯胃。
而女性往往心底不够宽广,心事重,所以肝胆气郁比较常见,于是气郁化热而犯胃,所谓胆热犯胃、肝热犯脾,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学术概念上,胃胀是指病人感觉胃脘撑胀,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便秘等临床表现。
其中主要病因有五方面:1、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壅遏胃气。
2、外受湿热,困扰胃腑。
3、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日久损伤胃腑。
4、情志不节,忧思恼怒致气结于胃。
5、胃部手术后,损伤胃络,耗伤气血,胃失其职。
可见,胃病的病因还是很复杂的。
那么调理胃病,也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才行。
胃寒胃寒是胃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当然也分实寒和虚寒两种。
所谓实寒,实际上是指外寒的入侵。
比如现在冬天天冷,外出活动喝了凉风,寒邪郁结于胃脘部,壅遏胃气,胃气不降,以至于胃胀胃痛。
说白了,就是寒气损伤了胃的正常功能,而胃的正常功能是以降为顺的,胃必须向下蠕动才行。
脾胃病病因病机谈
•
便秘的经常用至120克/日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张仲景的脾胃病治疗观
• 三泻心汤的价值非常高!(虚中夹实,寒热 错杂)
•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 建中系列体现脾胃虚弱的病理特性! • 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薯蓣
丸、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 泻实之代表系列非常有特点! • 三承气汤、三黄泻心汤、大柴胡汤
• 消化吸收是第一位的! • 但是,最大量的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最
复杂的免疫机制。 • 消化系统:结构:从头到尾(与五脏六腑交
错),除了骨、筋、脉络、皮,实为肌肉最 重要!管道为主,肝胆胰重要,单向传输等 (中医将其解释为: “升降”、)
第十三页,共33页。
西医消化的功能概念
• 对食物进行有机原始的吸收处理(六大营养 素:。。。)
• 现代医学的认识还包括:免疫(最重要的、 最复杂的)、精神调控(最多的神经细胞— 内脏神经系统,目前刚开始研究)、内分泌 (难以说清的部分,但是已经开始研究)、 动力学(肠道平滑肌群)、、、
第八页,共33页。
脾胃气机的范围
• 基本:容易理解、运用
• 延伸:(往往受到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
•
多数是分在其他专业中进行诊治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 藿香正气散、白头翁汤、真人养脏汤(诃子、 罂粟壳是关键)、四神丸、宣白承气汤、新 加黄龙汤、温脾饮、大黄附子汤
• 茵陈蒿汤、左金丸等的归类问题!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中医治法与方剂》——陈潮祖
• 成都瑰宝级专著!特此推荐 • 注意陈老的总论及各章绪论——老人观点 • 可惜明白的不多,更愿意学习一方、一类方
血顺畅,浊气外出——降浊的含义就是机体也需 要排除“浊”,应详解!) • 脾胃抵御外邪(寒、湿、热)的强弱也关系到身 体的健康!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腹痛痞满泄泻呕吐痢疾噎膈便秘呃逆脾胃病证胃痛胃痛的概念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
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
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
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
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
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虚实寒热2.辨在气在血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