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及供求矛盾及规律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供求矛盾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供求矛盾及解决对策
摘要 阐述了我 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 需矛盾的现状 , 了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 分析 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
0 1~ 6 20 )2 059 0 5 7 6 1(070 ~ 03 — 2 l
关键 词 社 会保 障 ; 公共 产品 ; 求矛盾 供 中图 分类 号 F 2. 30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2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 unl f n u A r Si20 ,52 :3 —4 J ra o A h i gi c 07 3 ( )59 50 o . .
责任编辑 胡玉冰 责任校对 左 佳
我 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供 求矛盾及解决对策
李惠i t 张悦玲1 建红2( 津 医 大 ,津092北 业 学河 保 70 , 焦 1 中 药 学天 31; 农 大 ,北 定00) . 天 03. 河 12
度法律方面不健全 、 农民社保意识落后等几个方面。
21 城 乡社 会保障资金配置不合理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 .
经济的发展, 城市社会保障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 , 城镇居民比过去得到了更可靠 、更安全 、更平等的社会保
障。因此 ,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中, 乡居民间社会保障 城 的不公平状况进一步加剧。以农村医疗保障为例 , 9 8 19 年 全 国卫生总费用 3 7 亿元 , 6 7 政府投入 5 7 8 亿元 , 其中 8 4% 投入城市 , 只有 1 %投人农村 。 6 卫生部 19 年调查数据显 98 示 ,有 8.4%的农民成为没有任何社会 医疗保障的 自费 74 医疗群体 因此 , 。 在投人一定的情况下 , 这种城 乡之间保障 资金分配不合理的二元社会保障 ,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 步扩大 ,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 的稳定 。 2 原有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 日渐脆弱 长期以来 ,农村 . 2 社会安全和弱势群体社会保护依赖于农村传统的社 区 、 家 庭和少量制度安排。但 目前农村传统的社区和家庭家族保

吉芬商品和供求曲线的研究

吉芬商品和供求曲线的研究

吉芬商品和需求曲线的研究一、“吉芬商品”概念的由来吉芬商品”又称为季棻财,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

这是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

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商品”或“吉芬物品”。

二、“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分析一般来说, 由于商品的价格上升, 人们会降低对它的采购和消费, 而为什么1845年的爱尔兰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呢?原来, 19世纪中叶爱尔兰还不是很发达, 还有很多贫困的人, 这些贫困家庭的收入没有节余, 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在许多贫困家庭的食物消费中, 土豆这种最低档次的食物占有较大比例。

当然, 在贫困家庭中还有一部分钱用于购买比土豆高级的食物和用于其它消费。

由于灾荒, 当年的土豆价格上升。

土豆价格上升后, 如果要买同样的土豆就需要花更多的钱, 而花了更多的钱后, 原来用于购买其它食物的钱就变少了, 能够购买到其它食物的量就会减少。

这样, 当土豆价格上升后, 如果还按照原来的食物比例来购买土豆, 贫困家庭的食物将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消费。

怎么办呢? 人们只好多买些土豆。

因此, 就出现了这种价格愈高需求量愈大的特殊现象。

从现象上说,“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但是, 并不是说凡是满足这种现象的商品都叫“吉芬商品”。

分析一下1845年爱尔兰的情况, 如果土豆不是必须消费的商品, 它涨价了人们当然可以不买; 如果这种商品不是低档次的劣等品,如果它涨价后还有比它更低档次的商品可以买, 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不会增多; 如果消费者比较富裕, 它涨价后人们仍然有钱买够其它更高档次的商品, 那也可能不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较为精准的吉芬商品出现的条件:第一, 这种商品是消费者的必须品。

结合图形分析供求规律的内容

结合图形分析供求规律的内容

结合图形分析供求规律的内容供求规律(Law of supply-demand),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必须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适应。

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

供求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法则。

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包括以下内容:1.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这种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可以在供应量不变,而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发生;还可以在供应量增长赶不上需求量的增长的情况下发生。

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降。

供过于求引起价格下降,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增长赶不上供应量增长的情况下发生。

2. 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

同理,市场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

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使之趋于平衡。

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及其同商品价格的关系的规律。

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

供求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法则。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必须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适应。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1、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内部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与社会分配的劳动量相等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商品的供求一致。

2、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大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

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内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超过社会分配的劳动量。

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

矛盾的原理及应用

矛盾的原理及应用

矛盾的原理及应用1.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矛盾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中,矛盾被认为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2. 矛盾的基本特征矛盾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内部联系: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统一于事物的整体。

•运动性:矛盾体系的双方在相互对立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调整。

3. 矛盾的发展规律矛盾的发展规律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复杂而多样的,其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例外。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各具特性,不能一概而论。

4. 矛盾的应用矛盾的应用体现在各个领域和方面:4.1 科学研究领域在科学研究中,矛盾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

科学家通过认识和解决事物的矛盾,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4.2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矛盾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会与原有的生产关系产生矛盾。

解决这种矛盾,需要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

•供需关系矛盾:供求关系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之一。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的供求平衡。

4.3 社会发展领域在社会发展领域,矛盾体现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地区矛盾等。

解决这些矛盾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基础。

•阶级矛盾: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解决阶级矛盾需要通过改革和社会调整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矛盾: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差异是民族矛盾的表现。

解决民族矛盾需要尊重文化差异,促进民族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地区矛盾: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地区矛盾的主要表现。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八大矛盾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八大矛盾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八大矛盾一、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需求与农业粗放式经营之间的矛盾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而目前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城乡居民健康意识大幅度提升中国经济连续20年保持高速度发展,使国民的生活质量空前提高,百姓的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健康型过渡,健康消费成为社会最大的消费热点。

普通百姓收入的提高,中产阶级队伍的日趋庞大,富豪阶层的形成,无不使珍惜生命、追求健康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

由于农产品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营养和主要能量,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国民体质和健康,这就为名优康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农业农业粗放式经营经常导致农产品供求脱节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继河北奶农倒奶、陕西果农将油桃直接倒进河道等事件之后,近日,又一则类似的事件再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面对着春季芹菜大量上市,价格直线下降仍无人问津之后,陕西村民含泪让旋耕机开进了自家的5亩芹菜地,一会儿功夫,已过成熟期的芹菜被机器打碎。

类似的情形在青岛也经常发生。

农业的粗放型经营不仅表现在生产环节的生态投入、科技投入不足,更表现在农业生产不关切居民需求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而大众化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

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与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小农经济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这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成本高,市场竞争中经常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挫伤了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监管效率。

尽管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但小农经济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面对近百万农户和复杂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我们的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目前也只能做到以抽查为主,对普通农户还谈不上质量追溯,相对于工业产品而言,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还是刚刚起步。

需求和竞争的矛盾5种

需求和竞争的矛盾5种

需求和竞争的矛盾5种
供求矛盾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它是指商品的供应状况与商品需求状况之间的矛盾表现。

这种矛盾可以表现为:
1、供不应求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买方市场
3、供需平衡理想的供需状况,平衡的市场
4、有供无求产品没有市场需求,供应方很快就会消亡。

5、有需无供就是有需求却因条件所限无法生产相适应的商品,这种情况会刺激创新。

例如,对电商行业来说,大部分市场都是红海市场,决定是否要进入一个市场,第一看竞争情况,第二看需求量。

我们要找的是一个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品,以及存在足够的需求。

竞争优势这个词非常关键。

如果你是已经有了产品,其实这种情况下多半是悲剧的。

在我看来,很少有人能直接拿到很有竞争力的产品。

真正的好产品都是后边和供应链协调共同开发出来的,这也是大家口中讲的供应链最大的好处,在我看来,产品开发是有稳定供应链最大最重要的优势,其他的都要往后排排。

经济学市场供求关系

经济学市场供求关系

经济学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和交换的基础。

供求关系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调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影响着各个市场的运行和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本文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市场供求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供求关系的定义市场供求关系指的是市场上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供给者提供产品或服务,需求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并通过价格调节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供给方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而需求方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供求关系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解决供求矛盾,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二、市场供求关系的特点1. 供求曲线:市场供给和需求通常用供求曲线表示。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供给量的变化关系,通常呈现正向倾斜。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关系,通常呈现负向倾斜。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为供求平衡点。

2. 弹性:供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供给弹性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决定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幅度和对价格变动的响应程度。

3. 动态性:市场供求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供给方和需求方会根据市场条件调整供给量和需求量,从而影响供求平衡点的位置。

三、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形成和变化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格: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核心因素,供给和需求都会对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

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

2. 收入和财富:人们的收入和财富状况会影响其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当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增加时,他们更愿意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量增加;相反,当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减少时,他们更倾向于削减消费,需求量减少。

3. 其他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市场上其他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9
商品的价值量
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20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生产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 来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 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统一体。
8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9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
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 品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 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 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
(2)同一商品的多种属性,多方面的使用价 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被发现和利用的。
(3)使用价值是任何社会构成物质财富的物 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是它本身不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10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 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 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并非用 来满足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需要,而是用 来满足他人、社会的消费需要
经济
——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和再生产。经济活动即社会物质生 活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的统称
1
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2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的母体
自然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自然 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和 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形式,也叫自给自足 经济

第三章文化产品的需求、供给与均衡总结

第三章文化产品的需求、供给与均衡总结

16615.9
4400.4 7765.3 6058.4
18277.2
5092.9 9101.3 6850.9
21287.1
5962.8 10432.8 7674.8
其它支出
1329.8
1474.8
1932.1
2180.6
9-1 人民生活基本情况 指标名称 收入与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10 6280 11759 13786 1990 2000 2006 2007
亿元2004200520062007居民消费支出638335712175804769933172农村居民175506192282211067239137食品类支出78713811958572097668衣着类支出9166103801183613603居住类支出28396336383834943681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8889206442149221493其它支出4400453746765434城镇居民462829519893593702694035食品类支出152658166159182772212871衣着类支出37419440045092959628居住类支出67494776539101310432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6504605846850976748其它支出1329814748193212180691人民生活基本情况指标名称1990200020062007收入与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628011759137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62253358741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794998869799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5167028293224人均储蓄存款余额62350761229313058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城镇111134138133农村5411210895二文化需求的类型商品性文化需求投资性文化需求娱乐性文化需求表达的需求二文化需求规律一消费者选择的经济学假设假设一

商品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论机制

商品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论机制

商品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论机制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商品经济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只处于从属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类社会迄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即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通过商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为目的,特点是为买而卖。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特点是为卖而买,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对于那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广泛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商品供求矛盾运动规律

商品供求矛盾运动规律

商品供求矛盾运动规律《商品供求的奥秘》嘿,咱来说说这商品供求矛盾运动规律呀,就好像是一场有趣的拔河比赛。

你看啊,供求是相互影响的。

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就像是拔河比赛中一方力气特别大,把另一方拉得老远。

这时候商品就会积压,商家们就得着急啦,得想办法促销,降价大甩卖,就像在街上喊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那样。

而消费者呢,这时候可就开心了,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东西,感觉占了大便宜。

反过来,当求大于供的时候,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啦。

就好像拔河比赛中另一方突然发力,把这边拉过去了。

商品变得紧俏,消费者开始着急了,哎呀,怎么到处都买不到呀,于是就开始抢购,甚至不惜加价购买。

商家们这时候可就乐开了花,数钱数到手抽筋呀。

就拿咱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吧,前几年房地产特别火爆,大家都争着买房,那就是需求特别旺盛,房子供不应求。

开发商们那叫一个高兴,房价也是蹭蹭往上涨。

可后来呢,建的房子太多了,买的人没那么多了,就变成供大于求了,房子不好卖了,开发商们就开始头疼啦。

还有那水果市场,有时候某种水果大丰收,供过于求,价格就特别低,果农们可能都要亏本。

可要是哪一年遇到灾害,产量少了,求大于供,那价格就会涨得很高,消费者就得花更多的钱买水果了。

这供求矛盾运动规律呀,就像天气一样,时晴时雨。

它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政策,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某个行业的供求关系。

还有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出现可能会让一些旧产品的供求发生巨大变化。

咱老百姓在这当中呢,也得学会观察和应对。

买东西的时候要瞅准时机,别在供大于求的时候花冤枉钱,也别在求大于供的时候干着急。

商家们更是要时刻关注供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该生产多少,该怎么定价,都得好好琢磨。

总之呢,商品供求矛盾运动规律就是这么个奇妙的东西,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了解它,适应它,才能在这场经济的游戏中玩得转。

别小看这供求的变化,它里面可有着大学问呢!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精明,更有意思。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一、商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分工使生产者或独立的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这就为交换提供了必要性。

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之间,只能通过等价交换来取得对方的产品,从而为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物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这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要通过交换满足他人的需要。

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各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中都有同质的东西一一价值。

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它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由交换价值来表现。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又称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元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流通概论第一章_绪论

商品流通概论第一章_绪论


4、流通过程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流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纽带。 (2)流通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首先,通过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消费。 其实,通过流通过程中的商品储备、调节供求,稳 定产销关系。

第二节 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 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商业的历史与地位


一、商业的历史 (一)商业的产生
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的。

(二)商业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商业 2.封建社会的商业 3.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商业 4.旧中国的商业。
二、商业的地位


由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所决定。 (一)交换与生产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


一、商品交换 商品:
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 抽象的人类劳动。


(一)商品交换与私有制的产生
交换关系是社会生产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
(3)流通对消费的制约作用。
首先:流通规模过小;流通生产力结构和布局不合 理,对消费就会产生制约作用。 其次:流通部门提供的商品结构不符合消费者需要。 商品价格与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不适应。


3、流通过程对分配的作用
(1)流通是分配的实现的过程 (2)流通是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渠道。 (3)流通对分配的促进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分析处理能力和反馈

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供求规律(Law of supply-demand),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供求规律规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必须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适应。

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

供求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法则。

目录• 1 简述• 2 内容• 3 内在联系• 4 关系• 5 参考资料供求规律-简述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包括以下内容: 供求曲线(1)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这种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可以在供应量不变,而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发生;还可以在供应量增长赶不上需求量的增长的情况下发生。

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降。

供过于求引起价格下降,可以在需求量不变、而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需求量增长赶不上供应量增长的情况下发生。

(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

同理,市场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

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使之趋于平衡。

供求规律-内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及其同商品价格的关系的规律。

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

供求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法则。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必须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适应。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①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内部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与社会分配的劳动量相等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商品的供求一致。

②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大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

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早在2013年,我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这些年,我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提出要求,有关部门打了一套组合拳。

但是,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

比如,一些地方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铁路、河渠两旁占用良田建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宽的绿化带。

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绝不能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去搞造林绿化。

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

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实用旅游经济学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实用旅游经济学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胡书仁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 出境游人数猛增的主因。“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已超 过3000美元的旅游业爆发点,这使居民有更强的经济实力选择出境旅 游。中国国民休闲时代已经到来。” 约翰· 考道斯基如亦认为,中国出境游的高速增长趋势将至少持 续至2018年。他同时指出,鉴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从沿海向内陆转 移,未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产阶级将成为出境游的主力军,且二线 至五线城市潜在客源市场广阔。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将于2013年10月份正式实施。这将为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相关事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旅游供给的特征
1.旅游供给的计量差别性 2.旅游供给的固定性 3.旅游供给的持续性 4.旅游供给的协作性 5.旅游供给的多样性

四季饭店集团经营多样性特色
(1) 欧式风格的“金钥匙”服务。(2) 房内物品 (3) 私人的委托代办业务(4) 私人预定。 (5) 四季高级套房(6) “无需行李”方案 (7) 免费的儿童监护方案。(8) 免费的早到/晚出休息间 (9) “冰毛巾”服务。(10) “独特”的餐厅 (11) “家常菜”。(12) 多样化的美食。 (13) 免费的送报服务(14) 装有电话的浴室 (15) 全天24小时的商务服务(16) 通宵的洗衣服务。 (17) 全天24小时的送餐服务(18) 1小时熨衣服务 (19) 设有健康俱乐部和疗养地(20) 给客人留下持久的印 象。
第一节 旅游产品需求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旅游活动 的需要或要求,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 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 量。旅游需求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从许多方面看,决定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 独立化及经营能力的首要因素是市场对旅游 服务的需求。

浅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失衡及应对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失衡及应对政策

内容摘要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却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出现了剧烈波动现象,而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则是供求不平衡造成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即平衡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防止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后的大幅度回落。

关键词:农产品供求关系;价格;对策与建议论文纲要一、市场经济与供求平衡-------------------------------------1二、农产品供求新格局---------------------------------------2 (一)农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2 (二)农产品供给出现新的变化--------------------------------3 三、影响农产品供求的其他因素-------------------------------4 (一)气候因素----------------------------------------------4 (二)季节性因素--------------------------------------------5 (三)大宗原料上涨------------------------------------------5 (四)抗风险能力--------------------------------------------5 (五)流通环节----------------------------------------------5 四、农产品供求形势下的对策与建议----------------------------5 (一)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农产品市场-------6 (二)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6 (三)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6 (四)防止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后的大幅度回落---------------7 参考文献---------------------------------------------------8浅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失衡及应对政策我国农产品市场在经历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一系列的农产品涨价风波后,2012年5月下旬开始,全国各地鸡蛋价格一路猛涨。

农业分析农产品供求矛盾研究

农业分析农产品供求矛盾研究

农业分析农产品供求矛盾研究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农产品的供求矛盾一直是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业分析农产品供求矛盾,并探讨其原因与解决办法。

一、农产品供给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供给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劳动力投入大,产出相对较低。

其次,耕地面积不断收缩,土壤退化严重,农产品种植难度增加。

此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也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

这些问题使得农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矛盾日益凸显。

二、农产品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居民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追求绿色、有机的农产品。

其次,消费结构升级,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例如优质米、优质肉类等。

此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对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的需求。

这些变化使得农产品供求矛盾更加复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农产品供求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通过改革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这一改革为农产品供求矛盾的缓解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农产品进口对供求矛盾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难以完全满足,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

进口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农业产生了冲击,一方面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但是,过度依赖进口农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我国的农产品供给将受到严重冲击。

五、农产品供求矛盾背后存在的问题农产品供求矛盾背后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其次,农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滞后。

此外,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利益受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洛杉矶
节假日:节日10,假日140天;若为联邦政府公务 员则10天都要指定,且5天为星期天
学校的寒暑假:公立与私立学校不同,不同区域的 学校也不一样。公立学校也因学校采取轮休方式而 不同(180/2=90天)
香港
随动假日:公共假日随阴历和星期的计算方式而 定,以便连休
节日或纪念日与周日重叠则增加1天,形成•3连0 休
•3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旅游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
1)基本条件 微观角度: ①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 ②闲暇时间 ③旅游产品
•4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宏观角度
①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旅游发生国的经济状况 ③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发生国之间的政经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巴·澳
巴西圣保罗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
方式支付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 金额(≈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 ;不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10年以上则可获6周,15年则13周;雇主有义务 给予4周连休假,若分开使用休假,雇佣双方协 商,最多不超过4次 •31
•28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英·法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 家不作任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 主有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 假,连休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 ,剩余部分可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29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美·港
•7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旅游产品 1)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
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 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 合。 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有形+无形) (服务是核心)
•8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①综合性和多功能性 ②暂时性 ③ 旅游服务提供特殊使用价值
•9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价值 ①包括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价值量的确
定 ②旅游资源价值量的确定 ③非人类劳动的自然创造物和社会现象
的价值量确定
•10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旅游产品的构成 从主要内涵划分 ①资源 ②设施 ③可进入性 ③服务
•11

②影响因素 信息的影响
•26
Mackintosh和Goeldner(1984)
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交际方面的动机 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
•27
(2)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
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 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 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
旅游需求的分解及解释 返回
•旅游需要
•意愿性潜在 •旅游需求
•现实旅游需求
•符合意愿 的
•旅游需求
•强制替代 旅游需求
•非意愿潜 在
•旅游需求
•总潜在旅 游需求
•无效旅游需求
•实现旅游需求(购买)
•32
三、旅游需求的简单模型
构成
内容
形成过程
•14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②无形性 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
价值和使用价值凝结在无形的服务 中
•15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③不可转移性 资源和设施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拥有暂时使用

•16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④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 以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为前提 旅游者直接介入生产过程 三者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生转换或进行拓展
•20
三、旅游商品
1、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关系 广义:旅游产品也是旅游商品 狭义:指“购”-旅游购物品
•21
三、旅游商品
2、旅游商品的构成 工艺美术品 土特产品 文化艺术品 旅游一般用品 旅游纪念品 其他商品
•22
三、旅游商品
3、旅游商品的特点 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礼品性以及
民族性。
•23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三、旅游需求
1、定义: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 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 数量。(辩析:需求是一种想法和动机 )
•24
2、旅游需求的形成 (1)旅游动机 (2)支付能力 (3)闲暇时间
•25
(1)旅游动机
①界定: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自主、能动的主观愿望,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
产品及供求矛盾及规律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第二讲 旅游产品及旅游供需规律
1) 旅游经济活动的 产生 直接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旅游需求——产业革命 ②旅游供给——伴随需求而兴起 ③旅行社——基本标志
•2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旅游经济活动的商品化过程(三阶段) ①不完全的产品交换阶段 ②完全的产品交换阶段 ③发达的产品交换阶段
文关系
•5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环节 基本环节 购买环节——货币转化为产品 销售环节——产品转化为货币
•6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次环节
购买次环节
发生:条件的成熟
方向:买什么?
销售次环节

市场推销
提供服务
旅行社的中间次环节
批发-旅游包价线路
零售-向游客进行零星销售
•17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⑤不可储存性
同一性
服务是一种行为
•18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⑥脆弱性 产品各部分中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
调 地理、位置、季节变化 政治气候与经济发展水平
•19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⑦延展性 同一旅游产品,其使用价值可以发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从劳动的表现形式划分 ①物化劳动 ①活劳动 ③无劳动消耗部分
•12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从消费形式划分 七个部分 吃、住、行、游、购、娱、其它附加服
务。
•13
第二讲 旅游产品的供求 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旅游产品的特点
①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