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合集下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

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 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

CCI=(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X体表面积(m2) /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 , CCI>10输注有效,CCIV1C提示输注无效。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

PPR( %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X W(kg) X 0.07 /输入血小板总数X F, 输注后1h PPR<3%, 24h PPR<2%,则考虑输注无效。

(F :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 F=0.62 , 无脾患者F=0.91,脾肿大患者F=0.23)(一)原因非免疫因素:(1)血小板的质量(2)发热感染(3)脾肿大(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药物(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7)自身抗体免疫因素(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I类抗原和ABH抗原)(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3)AB(血型不合(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二)对策1、积极治疗原发病2、停用可疑药物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4、血小板交叉配型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6、血浆置换7、免疫抑制剂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3、使用抗纤溶药物4、使用重组F W a二、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 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二W(kg)x V X (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率v 20%^考虑无效。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

医院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

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

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

CCI=(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的血小板总数(1011),CCI≥10输注有效,CCI<10提示输注无效。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

PPR(%)=(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W(kg)×0.07/输入血小板总数×F,输注后1h PPR<30%,24h PPR<20%,则考虑输注无效。

(F: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F=0.62,无脾患者F=0.91,脾肿大患者F=0.23)(一)原因非免疫因素:(1)血小板的质量(2)发热感染(3)脾肿大(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药物(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7)自身抗体免疫因素(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I类抗原和ABH抗原)(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3)AB0血型不合(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二)对策1、积极治疗原发病2、停用可疑药物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4、血小板交叉配型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6、血浆置换7、免疫抑制剂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3、使用抗纤溶药物4、使用重组FⅦa二、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

血红蛋白恢复率=W(kg)×V×(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率<20%则考虑无效。

加强输血合理管理制度

加强输血合理管理制度

加强输血合理管理制度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染病的传播等。

因此,加强输血合理管理制度,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显得十分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输血管理制度1.明确输血责任人:建立输血质控小组,明确负责输血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包括医院输血科主任、护士长、输血科技师等,确保输血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监督。

2.建立输血操作规范:制定输血操作规范,明确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

3.建立输血危险因素评估体系:对输血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输血前的病史调查、血液常规检查、输血反应的监测等,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建立输血记录系统: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系统,对输血的血液来源、数量、时间等进行记录,及时查找和处理问题,确保输血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二、加强输血前的风险评估1.病史调查: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过敏史、既往输血史、疾病史等,确保患者没有输血的禁忌症。

2.实验室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输血前的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3.过敏试验:在输血前进行过敏试验,对患者是否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进行风险评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加强输血中的监测和控制1.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输血量和输血速度,合理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

2.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进行输血监测,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的异常情况。

3.输血反应处置: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停止输血,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输注抗过敏药物、输注抗炎药物等,确保患者安全。

四、加强输血后的随访和管理1.输血后观察:患者输血后应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观察输血反应的发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确保输血后患者的情况稳定。

2.输血后评估:对输血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血液指标的检查、患者症状的观察等,确保输血效果良好。

(完整版)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完整版)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定义:是指的血液制品输入人体以后,未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称之血液输注无效。

建立控制输血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一、免疫因素
⑴严格制控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避免手工分离血小板,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与供者抗原的接触,降低或推迟免疫反应发生。

⑵白细胞滤器减少血小板制品中的白细胞含量。

⑶紫外线照射血小板制品,使白细胞灭活,失去抗原作用。

⑷输注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使用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相容性,ABO血型相合,HLA配型相合,血小板抗原(PFA)相合。

二、非免疫因素
⑴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⑵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⑶注意血小板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h内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⑷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⑸脾脏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

三、具体措施:
1、选用单一供者血液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接受多种抗原而产生输血反应;
2、采取自身输血;
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4、尽可能避免患者在-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溶血时输注血液制品;
5、采用配合型血液制品成分输血;
6、输血科与相关科室负责对输血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7、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无效的分析与鉴定工作。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输血管理制度
5.每半年或者一年将输血不良反应统计上报医务科。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
1.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解决临床用血紧张,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临床必须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降低治疗及手术中的临床用血,特别是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用血量,以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
2.输血指征:1.Hb>100g/L普通不必输血。2.Hb<70g/L才需输血。3.Hb在70g/L~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除参考Hb及Hct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配血标本采集、运送、核对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2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后,采集血样并在采血者栏双人签字。
2.配血标本需用EDTA抗凝剂抗凝(淡紫色管),采集血液不少于
偿献血,由血站进行初,复检,并负责调取合格血液。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中的血液标本采集,输血科标本接收,输血相关试验,血液及成份的接收入库,交叉配血,血液的发放与领取,临床输注前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所有输血必须由经治医生填写完整的“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或者科主任审核,输血申请单要求字迹清晰,病人资料完整,有明确的用血时间和医生签名。
4.对成份血预约单(包括血浆)上的血型必须核查后才可预约,发现临床医生写错血型应记录在案,并通知该科室改正。
5.对于Rh阴性和其他希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确认备血量,由主治医生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签名后,与市血液中心联系相应血液,并及时将联系发展通知临床。

输血存问题及对策

输血存问题及对策
· 同时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健 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 心。
· 掌握血液的申请、填写程序,提前制定用血 计划,减少供需矛盾,避免医疗纠纷;
· 了解各种血液制品的制备、功能、临床输血 适应症,才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科的职责
· 输血科负责审核输血适应证,提出输血合理 化建议,定期对各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进行分 析评价。
· 独立否: 独立 48
41.7%
· 学历: 专科以下 378
72.8%
· 职称: 初级
213
42%
· 专业: 医疗
21
4%
末独立 67
58.3%
本科
硕士以上
133
8
25.6%
1.55%
中级
高级
246
58
47%
11%
护理
检验
46
的问题
· 多数地区成分输血率达到95—100%; · 普遍存在血液和血液制品输注适应症掌握不
临床输血调研
· 大连 22家医院 · 广州 50家医院 · 山西 17家医院 · 广西 10家医院 · 福州 8家医院 · 山东 某三级医院
1277份病历 1000份病历 1068份病历 1068份病历 741份病历 2510输血申请单
山东部分地区129家医院 输血科/血库调研2
· 人数: 536 人
· 成分输血存在误区,不做用血计划,人情血、营 养血、安慰血时有发生,
· 对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关注不足,临床合理用血推 广工作任重道远。
临床输血管理存在的问题
· 部分医院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管理不 到位,具体是:
·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二级以上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输血科,部分医院没有设 立输血科。

血小板输注无效解决的方案课件

血小板输注无效解决的方案课件

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可能导致反复输注、治疗费用增
加和患者死亡率上升等问题。
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血小板交叉配型可以减少免疫反 应的发生,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 果,但操作复杂且耗时。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但可能 带来副作用和并发症。
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 包括使用血小板交叉配型、使用 去白细胞的血小板、使用免疫抑 制剂和采用血小板生成素等。
使用去白细胞的血小板可以去除 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减少免疫 反应的发生,但可能增加感染的 风险。
采用血小板生成素可以促进血小 板生成,提高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但需要长期使用。
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有效的血小 板交叉配型技术和方法、研究新的免 疫抑制剂和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等。
此外,加强临床观察和研究,深入了 解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机制和原因,有 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 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优化存储条件
温度控制
确保血小板存储在适当的温度下,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血小板 活性。
震荡保存
采用震荡保存方式,使血小板均匀 分布,减少聚集和沉淀。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血小板质量,确保符合标准。
案例分析
案例一: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由于患者体内存在 针对供者血小板抗原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后迅速被 破坏,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导致 血小板消耗过多,同时抑 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血 小板输注无效。
脾功能亢进
脾脏对血小板的滞留作用 增强,导致血小板在脾脏 中破坏增多。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 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预案及处理程序1定义输血严重危害: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规范如何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输血严重危害的处理程序、流程,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2 临床医护人员输血过程中的职责(1)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2)负责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处理。

(3)临床医师对血液输注无效患者做出原因分析、合理解释,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

3.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预案(1)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2)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不自行采血。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

(4)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个项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管理规程》,包括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的登记、监控和报告。

(7)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

(8)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9)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为阳性结果者,主治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和亲属或监护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患者或其亲属签名等应记录在病历中。

5. 输血严重危害的处理程序输血严重危害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

(1)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一、目的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保障受血者安全。

二、适用围适用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输血科及业务主管部门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的诊断、处理及改进。

三、职责1、业务主管部门(医务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公共卫生处、感染控制处)⑴负责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凡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报告。

⑵负责经血传播疾病的登记、调查和报告。

2、临床科室医护人员⑴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SHOT。

⑵负责受血者发生SHOT的诊断及处理。

3、输血科⑴负责出现SHOT后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

⑵协助SHOT的处理。

⑶负责SHOT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四、管理程序1、输血严重危害(SHOT SeriousHazards of Transfusion)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

为能及早发现SHOT,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认真鉴别。

2、识别SHOT的标准(1)、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①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②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③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与解决思路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与解决思路

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与解决思路血小板作为正常人外周血中最小的有形成分,在血栓和止血、伤口修复、炎症和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

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减少[2]及体外因素导致的假性减少[3]。

临床上对血小板计数过低的血液病患者多采取血小板输注的方法,以降低出血风险[4]。

血液病合并多抗凝剂依赖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十分罕见,若未及时发现并纠正血小板计数易引发临床过度医疗。

本文通过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无效的原因,探寻多抗凝剂依赖情况下血小板聚集的应对策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热半月,发现全血细胞减少10d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查体:重度贫血貌,言语含糊,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侧肢体肌力4级,余未见明显异常。

完善相关检查,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BCR-ABL基因阳性。

预备接受化疗前患者血常规结果提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遂予以血小板输注,但效果不佳,血小板计数始终维持在20×109/L左右。

治疗期间患者并无出血表现,为明确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

1.2仪器和试剂BC-68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购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XN-90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P-10推染片机及配套试剂购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0.1g/mL阿米卡星注射液购自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购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3方法1.3.1标本采集及制片采集患者EDTA-K2、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于采集后即刻、30min、1h、2h、4h使用推染片机制作外周血涂片,镜检观察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

1.3.2血小板估算方法肝素抗凝标本采集后立即涂片,计数体尾交界处20个油镜视野下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1.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

为能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

2.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人员协助诊断。

3.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通路,并完整的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4.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4.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4.3医护人员要亲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一次。

4.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

4.4.1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 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者仍需输血,应改输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4.4.2如停止输血并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并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抢救。

5.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5.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

5.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6.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6.1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和《交叉配血申请单》6.2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

用于保存于冰箱中中的受血者于献血者血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1目的明确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定义和原因,便于输血相关科室、部门对血液无效输注的预防、识别、处理与控制。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输血科、医务部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科室、输血科工作人员和医务部的分管人员。

适用于临床血液无效输注的处理与控制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无。

4.目标规范对临床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管理,达到合理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科学、高效输血治疗的目标。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科室负责进行充分的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及时识别血液无效输注并作出相应诊治。

5.2输血科负责协助临床科室对血液无效输注的识别,并在进行相关输血监测后给予相应输血建议。

6.工作方案7.1红细胞无效输注的控制方案6.1.1红细胞无效输注识别(1)输注红细胞后,临床医师应在输注后24h内复查血红蛋白(Hb),观察Hb升高是否达到预期值。

Hb升高预期值计算公式为:Hb升高值(g∕1)=[供者Hb(g∕1)X输血量(m1)]/患者血容量(m1)×90%o理论上成年人输注2单位红细胞悬液可提升Hb约10g∕1o建议输注后连续3d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其后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的时限。

(2)如果输红细胞后Hb未达预期值,临床医师应进行原因分析,在排除输血反应、继续失血、输液稀释等情况后,可判定为红细胞无效输注。

6.12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1)红细胞输注效果与患者疾病(如血液类疾病、恶性肿瘤等)、既往是否存在输血反应、输血次数、既往输血量、妊娠次数有密切关系。

输血次数23次,既往失血量,10U,妊娠次数22次输注效果明显下降,多数与免疫因素有关。

(2)免疫因素包括:稀有血型漏检,如ABO、RhD亚型漏检;不规则抗体和/或交叉配血漏检;产生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

(3)非免疫因素包括: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移植、肝脾肿大、红细胞膜的弹性改变、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如过敏等。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X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一)临床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等。

4、过敏反应:减慢、吸氧、肾上腺素。

5、大量输血有关反应:加温补钙、纠酸、治疗稀释性凝血病等。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并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尽早检测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验科进行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检测。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采血送检验科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对侧肢体采病人血(血常规管和肝素抗凝管)及血袋中剩余血( 和血袋一起),送输血科检测分析。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病人血液作细菌培养。

(6)临床上常常忽略的问题: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未留第一次尿,影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测。

(二)、输血科处理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确保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那一袋(或那几袋)血。

2、复核患者(输血前留置样本,反应后采集的样本)和供者(输血前留置样本,血袋中剩余血)ABO和RhD血型,查看是否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离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样,观察是否溶血,并比较输血前的血样是否有变化。

4、用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样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 src]Obe t e osu yt ebo dpaee rnsu inp te t h es na dn rigc u tr au e.M eh d :8 ae fs r u h o o y o e Abtat jci :t td h lo ltltta fso ain sterao n u sn o neme s r s v t o s 5cs so ei st rmb c tp — o
to e o ei f so i n 1 h b f r n u in,i f so n 4 h a t rt e i h r l l o o n st o r c in, s a l o r lt l tc u tv l e ( n u i n 1 h a d 2 fe hep rp e a o d c u t o c r e to b m l b a d p a ee o n au CCI o i d e pa ee r n f so )t u g l t ltt a s u in c r tv fe t o s r e p te t a m o r a e s m p o o le i g tn e c s i p o e . Re u t : p a ee r n f so n fii n a u l s p r t n g o p b u a i ee f c , b e v a in s h e r h g y t m r b e d n e d n y i m r v d s ls lt l tt a s u in i e f e t m n a e a a i r u y c o gr u h n m a h n ( < 0 0 );p a e e r n f so n f c e ti f c in t a he if c i n o r u ( < 0 0 ); pa ee r n f so n fiin e e r u o pt a c ie P . 1 l tl tt a s u i n i e f in n e t h n t n e to fg o p P i o . 1 l t lt ta su i n i efce tf v r g o p hgh rt a h s ffv r g o p ( < 0 0 ) ( ) t e lu e i r u n lt l tt a s u i n o p a tca e i w i o te f i n y wa o t tsia l i n f i e h n t o e o e e r u P . 1 ; 4 h e k m a g o p a d p a e e r n f s fa l s i n m a t u fi e c sn tsa i t l sg i — o h c c y i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一)临床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等。

4、过敏反应:减慢、吸氧、肾上腺素。

5、大量输血有关反应:加温补钙、纠酸、治疗稀释性凝血病等。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并查证:(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尽早检测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验科进行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检测。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采血送检验科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对侧肢体采病人血(血常规管和肝素抗凝管)及血袋中剩余血( 和血袋一起),送检验科检测分析。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病人血液作细菌培养。

(6)临床上常常忽略的问题: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未留第一次尿,影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测。

(二)、检验科处理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确保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那一袋(或那几袋)血。

2、复核患者(输血前留置样本,反应后采集的样本)和供者(输血前留置样本,血袋中剩余血)ABO和RhD血型,查看是否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离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样,观察是否溶血,并比较输血前的血样是否有变化。

4、用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样本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

输血科血液无效输注管理规程

输血科血液无效输注管理规程

输血科血液无效输注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血液无效输注原因的调查、处理,并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依据《临床输血咨询服务管理程序》4.2.5条款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血液无效输注患者的处理。

3.职责3.1经治医师3.1.1负责血液无效输注的诊断和治疗。

3.2输血科技术人员3.2.1负责协助经治医师分析血液无效输注发生的原因、参与制定预防措施,并根据临床需求供给适合的血液制品。

4.管理要求4.1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4.1.1血小板质量:血小板数量不足,白细胞污染多,保存袋通气性能差,保存温度不当。

4.1.2非免疫因素:发热、感染、脾肿大、活动性出血。

4.1.3免疫因素(同种免疫)HLA抗体(占80%)、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ABH抗体。

4.1.4操作不当:①在血小板产品外增加了不透气的密封外包装袋;②血小板误入4C冰箱临时保存,导致血小板失去活性或破坏;③血小板输注前静置放在工作台面上时间过长,导致血小板聚集或被激活;④在血小板制品中加入药物,导致血小板被破坏;⑤血小板输注时间过长。

5.2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调查4.2.1发生血小板无效输注应首先调查是否存在血小板损耗过多的非免疫因素。

5.2.2如果没有发现明显非免疫因素,也未发现有操作不当的情况,则应怀疑是免疫机制起作用,并做HLA抗体分析。

4.2.3淋巴细胞毒试验不能检测特异性抗体,故不是最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采取细胞毒性加非细胞毒性HLA抗体初筛试验,合适的组合是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加淋巴细胞或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或ELlSA试验。

4.2.4有研究标明血小板抗原的单克隆固相法优于淋巴细胞毒试验。

5.3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对策4.3.1如果全面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LA抗体,则不必输注HLA相合的血小板。

4.3.2己经输注HLA相合的血小板,应当密切观察输注之后的效果。

预防性输注最好做输血后Ih和24h的血小板计数。

效果不好要寻找原因,包括非免疫因素、HPA不合以及ABO不合的等。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XXX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血站。

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

一、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1.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刻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实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2.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通知输血科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整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

抽取残剩血液送输血科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按我院相关规定执行,取剩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输血科在接到发生严峻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结果要实时通报临床科室,汇报科室领导,并书面报告医务科。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血液标本的要求
交叉配血标本、抗体筛选标本应该准确反 映目前患者体内的免疫状况。一些有输血 或妊娠史的患者输血前抗体检测结果阴性, 但是再次输血时即可迅速发生免疫回忆反 应,造成迟发性溶血反应。因此,虽然可使用 72 h之内的血液标本来进行交叉配血,但有妊 娠或反复输血史的患者建议使用24 h内的标 本。另外,患者输血前应常规进行抗红细胞 不规则抗体筛查,以检测是否存在不规则抗 体,从而寻找相配合的血液。
合理使用库存血液
输血反应最常见的为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 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 白细胞、血小板有关,因此对于多次或有大 量输血史的患者以及有妊娠、流产史者,滤 除白细胞的血液能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预防溶血反应可选用洗涤红细 胞等。因此,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红 细胞类型,如使用辐照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等,以达到有效输血。
展望
红细胞输注无效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为提高 临床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发生红细胞无效输注的相关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输血治疗方案,以使患者得到有 效的输血治疗,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具体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THANK YOU
Tha谢nk谢yo! u!
输血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发热反应,有研究 表明发热反应可能是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 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与机体免疫系 统活化相关,也可能与机体的高代谢状态相 关。另外肝脾肿大等因素也可使输血效果 降低。
提高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对策
1 对血液标本的要求 2 选择高灵敏性的配血方法 3 合理使用库存血液 4 正确选用红细胞制品
红细胞输注无效判断(一)
按八省市无效输血协作组的试行标准: 输全血或红细胞制剂后24 h内,排除继续失 血、输液稀释等情况,如果与本次输注红细 胞前相比,血红蛋白升高未达到预期值者,初 步判断为无效

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健康管理63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王秀菊 (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输注前后的有效性,进一步探讨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全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红细胞输注共2 990例,其中外科患者1 223例,内科患者1 767例,采用凝聚胺法测定红细胞输注情况,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结果:外科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21.7%,内科无效率为23.0%,外科及内科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表明,输血次数、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长为全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 <0.05)。

结论:红细胞输注效果在临床上受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影响,只有避免这些因素影响,掌握输血指征,合理有效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分析;解决策略Cause analysis and solution strategy of invali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WANG Xiuju ,YANG Weihua ,JIANG Shaowei,et al.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940th HosPital of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before and after,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olution strategies of the ineffectiv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Methods: Selec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total of 2 990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including 1 223 surgical Patients and 1 767 internal medicin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using Polybrene method and red blood cell analysis Reasons for invalid infusion,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measures. Results: The effect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s clinically affected by immune factors and non-immune factors; single-factor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idence of ineffectiv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and the number of blood transfus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utoimmune system diseases and The long storage time of red blood cell Product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Master the indications for blood transfusion, use blood rationally and effectively, and save blood resources.Key words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failure, cause analysis, solution strategy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红细胞输血在临床输血占有很大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定义:是指的血液制品输入人体以后,未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称之血液输注无效。

建立控制输血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一、免疫因素
⑴严格制控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避免手工分离血小板,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与供者抗原的接触,降低或推迟免疫反应发生。

⑵白细胞滤器减少血小板制品中的白细胞含量。

⑶紫外线照射血小板制品,使白细胞灭活,失去抗原作用。

⑷输注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使用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相容性,ABO血型相合,HLA配型相合,血小板抗原(PFA)相合。

二、非免疫因素
⑴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⑵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⑶注意血小板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h内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⑷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⑸脾脏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

三、具体措施:
1、选用单一供者血液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接受多种抗原而产生输血反应;
2、采取自身输血;
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4、尽可能避免患者在-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溶血时输注血液制品;
5、采用配合型血液制品成分输血;
6、输血科与相关科室负责对输血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7、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无效的分析与鉴定工作。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