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解答-第1章

合集下载

最新分析化学练习题(第1章--概论)

最新分析化学练习题(第1章--概论)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1章 概论一. 选择题1. 常量组分分析时,试样质量一般为( )A. >10.0gB. >1.0g C . > 0.1g D. > 0.01g2.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 )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分析C. 滴定误差D. 滴定终点3. 滴定分析中存在终点误差的原因是( )A. 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B. 有副反应发生C. 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D. 反应速度过慢4. 常用于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是( )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硼砂C. 二水合草酸D. 草酸钠5. 标定NaOH 通常使用的基准物质是( )A. HCl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 硼砂 D. 硝酸银6. 下列物质中,可以直接用来标定I 2溶液的物质是( )A. As 2O 3B. 硼砂C. 邻苯二甲酸氢钾D. 淀粉KI7. 标定KMnO 4溶液浓度时,应使用的基准物质是( )A. Na 2CO 3B. Na 2S 2O 3C. Na 2C 2O 4D. K 2Cr 2O 78. 以下基准物质使用前应选择的处理方法是(请填A ,B ,C ,D )(中科院2007)(1)Na 2CO 3 (2)Na 2B 4O 7·10H 2O (3)H 2C 2O 4·2H 2O (4)NaClA. 500℃下灼烧B. 室温空气干燥C. 置于相对湿度60%下D. 在~300℃灼烧9. 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 4B. NaOHC. As 2O 3D. FeSO 410. 硼砂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的盐酸溶液浓度结果的影响是( )A. 偏高B. 偏低 C .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11. KMnO 4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L ,则T Fe3+/ KMnO4(M Fe =55.85)的值 ( )A . 0.001117B . 0.006936C . 0.005585D . 0.1000二. 填空题1. 按照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化学分为 ,化学分析法包括 ,通常适用于测定______含量的组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211Zn0.3250mol L0.01988mol L 65.390.250c+--=⋅=⋅⨯【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 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112212()c V c V c V V+=+即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解得V=2.16mL。

【1-3】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 K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2+ + 2[Fe(CN)6]4- + 2K+ = K2Zn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246K Fe(CN)Zn 3:2n n +=:即246K Fe(CN)Zn3=2nn +462+2+2+46462+4646464646K Fe(CN)ZnK Fe(CN)K Fe(CN)Zn Zn Zn ZnZn /K Fe(CN)K Fe(CN)K Fe(CN)K Fe(CN)K Fe(CN)332=2n M c V m n M T M V V V V ===⨯⨯ 46111K Fe(CN)Zn 33==0.050065.39g L 4.90g L =4.90mg mL 22c M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分析化学第1章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1章思考题答案

第1章 绪论【思考题解答】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M = 204.23 g·mol -1)和二水合草酸(H 2C 2O 4·2H 2O,M = 126.07 g·mol -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

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5.基准物Na 2CO 3和Na 2B 4O 7·10H 2O 都可用于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

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 为什么?答:选择Na 2B 4O 7·10H 2O 更好。

因为Na 2B 4O 7·10H 2O 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6. 用基准Na 2CO 3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 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 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b. 称取Na 2CO 3时,实际质量为0.1834 g ,记录时误记为0.1824 g ;c. 在将HCl 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 溶液荡洗滴定管;d. 锥瓶中的Na 2CO 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 mL 蒸馏水;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 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f. 滴定官活塞漏出HCl 溶液;g. 称取Na 2CO 3时,撒在天平盘上;h. 配制HCl 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据2323Na CO HCl Na CO HCl m c M V =⨯a 由于V HCl 偏高,c HCl 偏低;b 由于23Na CO m 偏低,c HCl 偏低;c 由于V HCl 偏高,c HCl 偏低;d 无影响;e 因为V HCl 偏低,c HCl 偏高;f 因为V HCl 偏高,c HCl 偏低;g 由于Na 2CO 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

称取Na 2CO 3时,撒在天平盘上,Na 2CO 3会 吸湿,使23Na CO m 偏低,最终导致c HCl 偏低;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 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龙江东⽅学院第⼀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定需要精密度⾼;B、精密度⾼,准确度⼀定⾼;C、精密度⾼,系统误差⼀定⼩;D、分析⼯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测定次数B、作空⽩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位有效数字( D )。

A、⼀位B、⼆位C、三位D、四位6、⽤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次读取同⼀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致B、某学⽣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或偏低;C、甲⼄学⽣⽤同样的⽅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提⾼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分析准确度的⽅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各位同学:以下题目来自各高校考研卷,插图来自几米《照相本子》,祝做题愉快^_^)第一章绪论1 (中科院2012)标准溶液是指已知浓度的溶液;得到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法和标定法。

2.(北京大学2013期末考试)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的原因---------------------------------------------------------------(A)(A)指示剂不在化学计量点变色(B)有副反应发生(C)滴定管最后估读不准(D)反应速度过慢第二章采样和分解1 (北科大2011)现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国标方法(GB/T5009.5–2003)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1).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P35页倒数第二段(2).解释加“三聚氰胺”可以使蛋白的检测值提高的原因。

三聚氰胺结构式:,据此可知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而克达尔法无法将其中的N和蛋白质中的N加以区分,造成测得数值偏高。

(3).从分析化学角度,你认为如何能够检测出蛋白质的真值?谈谈你的看法。

*(仅作了解),利用质谱、色谱技术的联用。

亲爱的老师,你永远不会知道,教师墙角有一个小洞。

风会吹过来,雨会泼进来,可以看见蝴蝶在花间飞舞,彩虹浮现,可以看见独角兽飞上过弦月,流星不断地划过夜空,太空战士登陆火星。

亲爱的老师,这些我永远不会让你知道……第三章化学计量学1. (2013北科大)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2.(厦门大学2007)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B)(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范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总体平均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3(中科院2012)某人测定纯明矾后报出结果,μ=10.79±0.04(%)(置信度为95%),你对此表达的理解是有95%的把握声明,[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10.75%,10.81%]这一数值区间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的概率是95%)。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002g 0.08% 0.2500g
2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8 1.5 若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0.01 mL,要使测定误 差小于 0.2%,则至少应用去多少体积的标准溶液?
解:因为用去的标准溶液的体积需经过两次读数得
到,所以体积读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0.02 mL, 则至少应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先计算最后保留 和先保留再计算 最后保留,所得 结果可能会有差 异。
(2) (5.150.5060+3.800-0.012)/lg2.05680 =


解:(1) 2.8104;(2) 20.4;(3) 6.6106。
先计算,再对最终结果按规则保留有效数字位数。其中(2) 中将 0.01 和 2 看作常数,有效数字是足够多位,才能得 到结果 20.4,否则结果应为 20。
8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7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酸试样的含量。若称该酸 试样 0.2000 g,用 0.1000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
定,用去 7.60 mL,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表
示? 答:3 位。
9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8 何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两者之 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0.02 mL V 10 mL 0.2%
3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8 1.9 可以消除或减免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
c. 增加实验次数
答:c。
d. 校正仪器误差
1.10 不能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答: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是指标准物质和待
测物质按一定化学计量关系刚才完全反应时所对应 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而滴定终点是指在滴定过程中 指示剂发生颜色突变停止滴定时所对应的标准溶液 的体积。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时才发生突变,
其所指示的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存在误差。
10
a. 0.001,1.000,0.010 b. 0.75%,6.73%,53.56% d. pH=0.75,pKa=5.18,lgKMY=12.67
答:d。
7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6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 (1) 56.3738.00/0.076 = (3) pKa=5.18,则 Ka = ;
c. 增加实验次数
答:c。
d. 校正仪器误差
4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1 实验中属操作错误的是 。 a. 放试液的锥形瓶没有用试液淋洗
b. 减量法称样时,天平的零点没有正好在零上
c. 配制标准溶液的 NaOH 没有完全称准
d. 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没有完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Hale Waihona Puke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P18 1.4 用分析天平减量法称得试样的质量为 0.2500g, 则称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称得试样的质量为 0.2500 g (此处可看作是真
值),减量法称量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0.0002 g, 因此最大相对误差为
误差。
答:属于过失误差。
6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4 写出下列各数的有效数字位数: (1) 5.00 (2) 0.50 (3) 0.0505010-5 (4) pH=5.55
答:(1) 3 (2) 2 (3) 4 (4) 2
1.15 具有相同有效数字的一组数据是 c. 1.00103,10.0 102,0.10 104 。
全烘干
答:d。
5
第 1 章 分析化学准备知识
P19 1.12 滴定时,放试液的锥形瓶没有烘干,将 a. 引起系统误差 b. 引起偶然误差 。
c. 引起过失误差
答:d。
d. 不引起误差
1.13 标定 HCl 标准溶液的基准 Na2CO3 没有烘干,
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还是过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