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制度

合集下载

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并评估相关管理措施的效果,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建立这样一个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国家对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目标的全面监控和评估。

合理用药是指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各类药品合理用药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权威数据支持。

其次,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发现和解决药品合理用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药品合理用药管理中存在一些挑战,如患者用药不规范、医务人员用药知识不足、药品价格不透明等。

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以改善药品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另外,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包含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核心指标和绩效评价方法。

核心指标可以包括药品处方合理性评价、患者用药知识和行为评估、药品价格和利润评估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指标的数据,可以全面了解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管理者提供定量的绩效评价数据。

绩效评价方法可以采用比较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估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

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数据收集和管理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与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其次是评价指标的确定问题,需要充分考虑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第三是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评价方法应当科学准确,能够全面衡量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

最后是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问题,评价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和决策者,为他们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药品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建立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推动药品合理用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院药品管理,规范药品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药剂科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重点药品监控目录1.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2. 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3.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的重点监控药品。

四、重点药品监控措施1. 采购管理:药剂科应根据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对采购的药品进行审核,确保采购药品符合国家、省级及我院的相关规定。

2. 使用管理:临床科室在开具处方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合理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3. 监测管理:药剂科应定期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品种、规格、用量、金额等,并形成监测报告。

4. 评价管理:药剂科应定期组织专家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评估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培训管理:药剂科应定期对临床科室及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的认识和使用水平。

五、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擅自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医务人员,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2. 对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造成患者不良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擅自更改药品规格、剂型的,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六、监督与考核1. 药剂科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将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 定期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本制度。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药剂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医院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我院药品使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各部门、科室及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凸显。

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我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加强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管理。

本制度旨在加强我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制定实施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加强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

二、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制定与公布1.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制定我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2.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生产企业等信息。

目录将定期更新,以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我院临床用药需求的变化。

3.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制定后,将通过院务公开、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并报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

三、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1. 加强目录内药品的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评价等各环节的全程管理。

对于目录内药品,已有用药指南或指导原则的,要严格按照指南或原则执行;无用药指南或指导原则的,要制定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并严格执行。

2. 药剂科将目录药品的品种全部纳入处方审核和点评范畴,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测评价。

对用药不合理问题突出的品种,采取排名通报、限期整改、及时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促进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合理使用。

3. 加强医师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医师了解和掌握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第二医院药品质量监控制度

第二医院药品质量监控制度

第二医院药品质量监控制度1. 引言药品质量监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药品质量监控的效果,第二医院制定了本药品质量监控制度,以确保药品在采购、储存、配发和使用的全过程中达到质量标准,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监控目标本制度的监控目标是全面了解药品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医院用药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3. 质量监控内容3.1 采购环节监控•采购合同管理:医院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需要明确药品质量标准、数量、交付期限等重要信息。

•供应商评估与监控: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选择具备药品质量保证能力的供应商。

•采购入库检验:对采购的药品进行入库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标签准确性等方面的监控。

3.2 储存环节监控•药品储存环境:定期对药品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的监控,确保药品质量不受影响。

•药品过期处理:建立药品过期处理制度,定期清理和报废过期药品,防止过期药品误用的风险。

3.3 配发环节监控•药品配发流程:明确药品配发流程,保证药品准确无误地发放到各临床科室。

•配发记录的监控:监控药品配发记录,确保配发过程记录准确完整,能够追溯药品配发情况。

•药品退库管理:建立药品退库管理制度,对退库药品进行检验和处理,确保退库药品不会影响库存药品的质量。

3.4 使用环节监控•药品使用记录:监控药品使用的记录,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量等信息,以便进行药品使用情况的分析和监控。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收集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药品临床效果评价:对药品的临床效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药品的治疗效果符合要求。

4. 监控措施和频率4.1 监控措施•采购环节:签订合同、评估供应商、入库检验等。

•储存环节:检查药品储存环境、过期药品处理等。

•配发环节:监控配发流程、配发记录、药品退库管理等。

•使用环节:监控药品使用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临床效果评价等。

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与管理办法

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与管理办法

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与管理办法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评价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药学部每月对使用排前十名的“重点监控”药品进行公示,并负责抽取评价病历,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负责对医师合理用药进行评价,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审核点评结果,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针对点评结果做出处理意见。

二、评价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令)、《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010]28号)、30号)及相应药品说明书等文件、资料作为用药医嘱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强化合理用药意识。

三、点评范围对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确定的重点监控药品进行“双十”排名,以排在前十名排名发生异常变化以及反复排在前十名的药品为基准进行抽取,每位医生抽取1-3份病例,每月共抽取30-50份病例。

四、点评内容1、无适应证用药或适应证不适宜,无指南、教科书、文献等支持,且病程记录未说明使用依据、理由;使用中成药或者中药注射剂未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选药的。

2、遴选药品不适宜;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用法、用量不适宜5、用药疗程不适宜6、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1)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2)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五、处理办法(一)医师1、对首次开具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医嘱的医师,全院点名批评,限期整改。

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

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

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药品合理使用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一、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合理使用药品是医疗质量保障的基础。

质量评估可以通过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发现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

通过质量评估,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确保药品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二、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 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医疗机构内用药相关的数据,如处方、医嘱等,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

2. 用药指标评价- 药物使用指标:如使用频率、用药剂量、疗程等,评估是否符合临床指南或药理学知识。

- 不合理用药指标:如重复用药、不必要的用药、超量用药等,评估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

3. 基于临床路径的评估- 根据临床路径制定合理的用药流程,包括用药途径、剂量控制、用药时机等。

- 通过评估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合理的用药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改进策略的制定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是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改进策略:1. 医疗教育与培训- 针对医生、护士和患者的用药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用药水平。

- 开展医学会议、学术讲座等形式,传播合理用药的理念和知识。

2.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 制定临床路径,明确药品的适应症、剂量控制和疗程等,规范用药行为。

- 强化临床路径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医务人员遵循路径进行用药。

3. 多学科团队合作- 成立药师、护士和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药物治疗方案。

-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互相协作,提高用药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药品使用监测和反馈- 设立药物使用监测机制,定期对医疗机构内部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 反馈监测结果给医务人员,并督促其改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大全5篇)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大全5篇)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大全5篇)第一篇: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关于下发《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各科室: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号)、成都市卫计委《关于转发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成卫计办〔2016〕30号)的精神,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

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部、护理部、信息中心、财务部、各临床科室专家、药剂科等人员组成。

下设办公室,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领导及工作小组,落实合理用药检查及监管。

二、培训管理由医务部、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三、采购管理规范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因临床治疗需要,未进入我院药品供应目录的重点监控药品,应由相应科室填写申请,经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主任批准后,按《XX医院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严格报批采购。

四、日常监管(一)建立、完善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网络监管、查询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增设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全院用药情况实时查询系统,便于管理人员掌握用药动态信息,实时对用药情况进行监管。

(二)建立用药预警机制,促进规范用药。

单张处方金额超过500元(特殊病种用药除外)、重复用药、预防用药或配伍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时,作出系统预警提示,有效监控用药行为。

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

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

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对重点药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这个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药品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监控内容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重点药品名录的确定:根据药品的特殊性质、使用范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因素,确定需要纳入监控范围的重点药品名录。

2. 临床应用监控目标:明确重点药品的合理使用标准和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在处方、配药、用药等环节的操作要求。

3. 监控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监控指标和评价体系,对患者用药情况、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等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理:对于发现的药品滥用、不当使用、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要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实施步骤建立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的实施步骤如下:1. 制定制度文件:医疗机构或药品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文件,明确监控内容、责任部门、工作流程等细节。

2. 开展培训:对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控制度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控意识和操作水平。

3. 设立监控机构:设立专门的监控机构或委托监控服务机构进行药品监控工作,确保监控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4. 定期评估:定期对监控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控工作的水平。

5. 开展信息共享: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监督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重点药品的使用情况,加强跨部门协作。

三、监控效果通过建立健全的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制度,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2. 优化治疗效果: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失败和疗效不佳的情况。

3. 防止药品滥用:严格控制重点药品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遏制药品滥用和不规范使用。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目录
1.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1.1 监控对象
1.2 监控内容
1.3 监控措施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对
某些特定药品进行重点监控的制度。

监控对象主要包括高风险药品、
易滥用药品和高价值药品等。

这些药品具有特殊性、重要性或危险性,需要特别加强监管和控制。

监控内容主要包括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使用等环节。

监控
药品的采购主要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来源的合法性,防止假冒伪劣药
品的流入。

存储和配送环节要求药品的贮存条件符合要求,保证药品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药品的使用,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处方和
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防止滥用或错误使用。

为了有效监控药品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措施。


包括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审核,建
立健全的信息系统进行跟踪和记录。

同时,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药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减少药品风险,还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信誉和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应
当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对重点药品的监控,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药品使用和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药品合理使用,国家制定了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与评价方法,以监控和评估药品合理使用的情况。

药品合理使用是指在适应症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合理的用药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药物监测。

它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还能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品处方指标。

监测药品处方指标是通过分析临床医生的处方行为,评估医生在用药选择、剂量控制和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

比如,监测常用抗生素的使用率、限制用药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剂量等。

第二,药品销售指标。

监测药品销售指标是通过分析药品销售数据,评估医药企业对药品的推广和销售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比如,监测药品的销售量、销售额,以及药品的销售渠道等。

第三,药品审批指标。

监测药品审批指标是通过对药品上市和注册的审批过程进行监控,评估药品审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比如,监测新药的审批时间,以及药品上市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四,药品使用指标。

监测药品使用指标是通过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评估医疗机构和医生对药品的合理使用程度。

比如,监测药品的使用频率、用药剂量以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等。

以上是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主要监测指标,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了解药品合理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为了评估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国家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评价药品合理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来评价合理使用。

可以通过临床试验和病例回顾等方法,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合理使用的要求。

其次,通过对药物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来评估合理使用。

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药物费用控制等方法,评估药物的经济性,判断是否在合理用药的范围内。

医院重点监测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测药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范围1.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中列出的药品;2. 我院根据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确定的重点监控药品;3. 药品使用量大、价格昂贵、易滥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三、监测内容1. 药品采购、使用、库存情况;2. 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疗效等;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情况;4. 药品使用合理性评价。

四、监测方法1. 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2. 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采购、使用、库存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3. 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药品使用合理性评价;4.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和上报;5. 开展药品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五、职责分工1.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2. 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库存、供应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3. 临床科室负责药品临床应用,严格执行药品使用规范;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监测;5. 医务科负责医务人员药品合理应用培训。

六、监测结果处理1.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对违规使用药品的科室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绩效考核;3.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及时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4. 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和监管。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院将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使用合理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合理用药行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药品的采购、储存、处方、调配、使用、监测、评价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医院成立合理用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组织药品使用监测、评估和指导工作,协调解决药品使用中的问题。

四、药品目录管理医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定期更新。

五、药品采购管理医院药品采购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优先采购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

采购部门应建立药品采购记录,对药品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六、药品储存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对药品储存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药品质量。

药品储存部门应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及时处理过期、变质、损坏的药品。

七、药品处方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避免滥用、超量使用药品。

八、药品调配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调配管理制度,对药品调配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药品调配准确无误。

药品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严格遵守调配操作规程。

九、药品使用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对药品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护士在给药时,应严格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确保给药准确无误。

十、药品监测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监测管理制度,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理用药问题。

药品监测部门应定期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十一、药品评价管理医院应建立药品评价管理制度,对药品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药品采购、使用提供依据。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制度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制度

XX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制度一.质子泵抑制剂二.神经营养类三.营养支持类四.中药注射剂五.免疫调节剂六.其他类根据《重点药品监管制度》等相关要求,以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评价制度。

一.质子泵抑制剂1. 预防用药①预防用药首选口服制剂。

②需使用注射剂型预防患者,当病情稳定可耐受肠内营养或已进食、临床症状开始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后,应调整为口服用药或逐渐停药。

③预防用药选择需考虑药物经济性,首选性价比高的药品。

2. 治疗用药(参照各个药品使用细则)二.神经营养类①脑代谢功能促进剂或适应症相同的神经营养药物仅限使用一种,注射用奥拉西坦、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不能联合使用。

②脑血管扩张剂仅限使用一种: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法舒地尔注射液、尼莫地平不能联合使用。

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有增加供血量的作用,不建议和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

④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适应症不完全相同,不可以替代使用。

⑤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不能用于促进术后切口的愈合;用于创伤愈合时,单次剂量限10ml。

⑥依达拉奉说明书仅限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80岁以上或严重肾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禁用。

超说明书用药根据医务部备案进行点评。

三.营养支持类①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必须经过NRS2002营养评分≥3分,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患者方可使用,要求在病程中记录患者的营养诊疗方案。

一周后重新评估患者的营养评分。

②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仅限禁食5天及以上患者使用。

③12种复合维生素11岁以下儿童禁用。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使用:a.禁食5天及以上患者;b.加入肠外全合一营养液(TNA)中使用。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管理小组”。

由分管主任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财务科、各临床科室专家、药剂科等人员组成。

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及工作小组,落实合理用药检查及监管。

二、培训管理由医务科、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三、采购管理规范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因临床治疗需要,未进入我中心药品供应目录的重点监控药品,应由相应科室填写申请,经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组批准后,按医院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严格报批采购。

四、日常监管(一)建立、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的网络监管、查询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作用。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增设合理用药监控系统,用药情况实时查询系统,便于管理人员掌握用药动态信息,实时对用药情况进行监管。

(二)建立用药预警机制,促进规范用药。

超量使用、重复用药、预防用药或配伍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时,作出系统预警提示,有效监控用药行为。

(三)根据中心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尤其是重点监控药品)、医师用药、科室用药监控,处方点评等工作;定期对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用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和公示。

1、单品种用药监控公示:对使用金额、数量排在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规格、使用数量、总金额等,每月在医院《药讯》公示一次。

2、处方点评方法及公示: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对处方进行评价,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重点药物、重点环节等重点检查;药剂科每月对门急诊处方进行抽样点评,并利用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系统进行全处方点评。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药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等针对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制度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属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合理配伍、合理用量、合理疗程、合理间断、合理配合等,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的重点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品临床应用指南。

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临床应用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药品临床应用指南,作为医生指导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重点监控将建立并推广这些指南的使用情况,以确保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遵循这些指南。

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

合理用药需要及时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相关药品监管部门建立了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定期公布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对医药机构的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监控,确保药物不良反应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3.药物处方审核。

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生处方的审核工作,确保每一张处方都符合药物治疗原则和相关规定,重点监控处方中的药物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用药。

4.监测非合理用药。

相关部门应对市场上销售的药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禁止非法销售和使用的药品,重点监控违反合理用药原则和规定的情况,确保市场上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5.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相关机构和医院应加大对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宣传力度,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活动、举办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公众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方法。

6.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

医院和医生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应加入合理用药的指标,对违反合理用药原则的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达到规范医疗行为的目的。

总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品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同时提高公众和医生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推动合理用药的实施。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

成都×××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建立统一规范的“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依据《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三大类共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参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我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及分类(一)辅助用药的定义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

(二)辅助用药分类辅助用药暂分为十类: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自由基清除剂、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类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

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一)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较治疗用药会发生较高比例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有时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轻者使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重者使患者机体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等,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品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方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使用。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的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药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药品的使用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从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损失。

为了提高药品的合理使用水平,国家制定了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管理规范,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与评价机制。

本文将对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详细介绍。

为了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明确药品使用指南、规定医疗机构内部审查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药物治疗咨询师培训、建立用药指导专家团队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医生的开药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同时,国家还建立了药品信息数据库,以便监测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监测与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管理规范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首先,国家设立了监测机构,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药品的使用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药品的销售量、医生开具处方的具体情况等。

监测机构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还能分析药品的使用趋势,并对规范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其次,国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评估。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药物使用指南的遵守情况、药物治疗咨询的参与度等。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定量评估,可以为他们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促使他们更加符合管理规范。

此外,评价机制还包括对患者需求和满意度的测量。

调查患者对药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可以为改进管理规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患者的反馈,可以了解到不同药品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为合理药品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监测与评价机制的有效实施,国家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培训。

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向医务人员传达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优势。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规范的要求。

此外,国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药品使用的电子监控系统。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药品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对医生开出的药品处方进行审核、点评的制度。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规的处方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以下是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点评标准制定明确的点评标准是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的基础。

标准应包括处方合规性、合理用药、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处方合规性主要包括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如是否遵守处方药使用的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合理用药要求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和用量;用药安全要求药品的质量可靠、无不良反应风险等。

二、建立点评机制建立点评机制是确保药品处方点评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机制应包括点评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点评的方式和频次等。

点评部门可以由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也可设立专门的临床药学服务团队进行点评。

点评人员应包括临床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士,并接受相关培训,提升点评水平和专业能力。

点评可以通过线上系统进行,也可以通过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

三、点评流程点评流程是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的具体操作步骤。

流程可以分为处方收集、处方审核、点评反馈等环节。

首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或其他途径收集处方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开方医生信息、药品信息等。

然后,进行处方审核,核实处方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对不符合标准的处方进行点评。

最后,将点评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形成点评报告,供医院进行考核和管理。

四、点评结果应用点评结果的应用是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的关键环节。

点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开方医生,并形成处方点评报告归档保存。

医院可以根据点评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医生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同时,点评结果也可以作为医生评职称、考核绩效的参考依据,对医生开具不规范处方进行问责。

五、监督和评估监督和评估是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制度的保障措施。

监督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和监测系统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规的处方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用药评价制度
一.质子泵抑制剂
二.神经营养类
三.营养支持类
四.中药注射剂
五.免疫调节剂
六.其他类
根据《重点药品监管制度》等相关要求,以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评价制度。

一.质子泵抑制剂
1. 预防用药
①预防用药首选口服制剂。

②需使用注射剂型预防患者,当病情稳定可耐受肠内营养或已进食、临床症状开始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后,应调整为口服用药或逐渐停药。

③预防用药选择需考虑药物经济性,首选性价比高的药品。

2. 治疗用药(参照各个药品使用细则)
二.神经营养类
①脑代谢功能促进剂或适应症相同的神经营养药物仅限使用一种,注射用奥拉西坦、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
取物、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不能联合使用。

②脑血管扩张剂仅限使用一种:即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法舒地尔注射液、尼莫地平不能联合使用。

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有增加供血量的作用,不建议和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

④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适应症不完全相同,不可以替代使用。

⑤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不能用于促进术后切口的愈合;用于创伤愈合时,单次剂量限10ml。

⑥依达拉奉说明书仅限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80岁以上或严重肾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禁用。

超说明书用药根据医务部备案进行点评。

三.营养支持类
①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必须经过NRS2002营养评分≥3分,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的患者方可使用,要求在病程中记录患者的营养诊疗方案。

一周后重新评估患者的营养评分。

②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仅限禁食5天及以上患者使用。

③12种复合维生素11岁以下儿童禁用。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使用:
a.禁食5天及以上患者;
b.加入肠外全合一营养液(TNA)中使用。

c.NRS2002≥3分,同时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单独使用。

四.中药注射剂
①严格掌握适应症,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仅用于疾病治疗,禁止用于预防。

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③不得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④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⑤中药注射剂类仅限选择1种,点评原则上参照说明书西医适应症。

a.肿瘤辅助类中药注射剂仅限说明书标示的瘤种。

b.疏血通注射液仅限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

c.醒脑静注射液仅限脑昏迷患者使用。

五.免疫调节剂
我院此次重点监控没有免疫调节剂品种,但全院的免疫制剂用于调节免疫力时必须有免疫检测结果,提示免疫低下患者方可使用。

免疫制剂用于治疗时,参照各个药品使用细则。

六.其他类
使用原则参照各个药品使用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