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方案

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方案
三、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
(1)强化期: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和乙胺丁醇(EMB)四药联合治疗,疗程2个月。
(2)巩固期:继续采用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联合治疗,疗程4个月。
2.复治肺结核
(1)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3.肺外结核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估进行调整。
四、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2.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视力损害等,并及时就诊。
3.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2篇
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方案
一、引言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脏,亦可累及其他器官。我国结核病疫情严峻,制定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方案,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及耐药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疑似结核病患者应尽快确诊,确诊后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1)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2)强化期:采用五药联合治疗,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和链霉素(SM),疗程2个月。
(3)巩固期:继续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乙胺丁醇(EMB)联合治疗,疗程4-6个月。
6.随访观察: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治疗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试行) 宝宝妈分享回复该话题发表新话题1楼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

多家医院资料表明,目前儿童各型肺结核有增多趋势,而且病情也有加重趋势。

为减少儿童肺结核的误诊和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试行) ,供参考。

【临床诊断依据】一、临床表现1. 症状:轻者可无症状,往往因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结核中毒症状。

其特点为一般状况较好、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与发热不相称。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气道,出现喘息、呛咳、气促等症状。

2. 体格检查: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成比例。

病灶范围广泛或有空洞时,可有相应的体征。

浅表淋巴结可轻度或中等度肿大。

肝脾可轻度肿大。

此外,应注意有无高度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瘰疬性面容等。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X线:肺内病灶因不同的肺结核类型(原发综合征、粟粒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性胸膜炎)而异。

肺内有典型的密度、大小、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结节阴影,提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纵隔或肺门有肿大淋巴结对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干酪性肺炎表现为肺部高密度阴影,其内有单发或多发空洞。

浸润性肺结核病变性质多样或伴支气管播散灶。

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和常规胸部X线片不易发现的结核病灶、空洞病变以及早期粟粒影。

三、结核病接触史儿童肺结核多由成年患者传染而来,与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尤其家庭成员有密切接触史有助于诊断。

要特别询问和注意父母亲结核垂直传染的可能性。

四、结核菌素试验目前常规以5单位PPD (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 作为临床试验。

结果判断:硬结平均直径5~9 mm为阳性反应( + ) , 10~19 mm为( + + ) , ≥20 mm为( + + + ) 、如有双圈反应或水泡、淋巴管炎则属( + + + + ) 。

临床小儿结核病

临床小儿结核病

临床小儿结核病一、小儿结核病概述(一)病因结核杆菌属于分枝杆菌属,具抗酸性,为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

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杆菌的唾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结核菌素试验的强度判断与临床意义小儿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可呈阳性反应。

1.强度判断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做结核菌素试验,一般用PPD1:2000稀释液0.1ml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接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48~72小时观测结果。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有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2.临床意义(1)阳性反应:①曾接种过卡介苗;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3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小儿或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从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加的幅度超过6mm时,表示新近有结核感染。

(2)阴性反应:①未感染过结核。

②结核迟发型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到抑制,即使罹患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有时亦可呈阴性反应,成为假阴性反应。

可见于:部分严重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部分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及肝炎1~2个月内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等。

④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三)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休息。

小儿结核病的病例分享

小儿结核病的病例分享

治疗中的挑战和经验分享
药物治疗的挑战
小儿结核病需要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但药物副 作用较大,如肝损害、耳毒性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 监测肝功能、听力等指标。
营养支持
结核病为消耗性疾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营养支 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摄入,促进康复。
患儿配合度
小儿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较差,家长需加强监护,确保患 儿按时服药,完成整个疗程。
提高小儿结核病认识和关注度的重要性
• 提高小儿结核病认识和关注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这有 助于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 率、降低死亡率。其次,关注小儿结核病有助于推动社会各方 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医疗 服务。最后,加强对小儿结核病的认识和关注度也有助于提高 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 境贡献力量。
结核病在小儿中的重要性
01 影响生长发育
结核病在小儿期发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
02 传染性强
小儿结核病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将病菌 传染给周围的人群,包括家人、同学等。
03 治疗难度
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结核病的 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治疗反应和效果
症状改善
经过规范治疗,患儿发热、咳嗽 等症状逐渐减轻,体重稳定增长

辅助检查改善
X线检查显示病灶逐渐吸收,结 核菌素试验转阴,痰液检查无菌

治愈标准
完成规定疗程,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正常,可判定为治愈。 对治愈患儿需进行定期随访,观
察有无复发。
04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总结

抗结核治疗方案

抗结核治疗方案

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尽管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许多死亡和负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结核病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愈的。

抗结核治疗方案是指用于治疗结核病的一套药物组合和治疗计划,通过该方案,可以有效杀灭结核菌、减轻症状和预防结核病的复发。

抗结核治疗方案通常由多种抗结核药物组成,包括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

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结核菌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的具体选择和用药剂量取决于结核病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和患病部位等因素。

首先,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在最初的2个月内,通常采用四药联合治疗(RHZE),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联合使用。

这个阶段的治疗目标是迅速杀灭结核菌,减轻症状和防止传播。

接下来的4个月内,通常继续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药物(RH方案),以巩固治疗效果并预防复发。

对于无复杂性肺结核、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通常建议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而对于复杂性和耐药性肺结核,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并且需要使用更多的抗结核药物。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以确保疗效和评估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药物的选择和正确使用,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规律地服药,并且需要充分了解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和预期效果。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避免接触其他感染源,以促进康复和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然而,即使按照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仍存在一定的治愈失败和复发的风险。

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如药物耐药性、患者的免疫状态、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广泛存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成人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但儿童也是易感染的人群之一。

相对于成人,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展为严重的疾病。

因此,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正确的用药和经过充分的疗程,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病情,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并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供参考:一、诊断和分类儿童结核病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光片以及结核菌培养等综合判断。

根据病情的不同,儿童结核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未活动型结核病、活动型肺结核病、深部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二、药物治疗1. 基本治疗方案:根据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推荐使用含有伊索尼亚酰胺(Isoniazid,简称H)、利福平(Rifampin,简称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简称Z)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简称E)的联合治疗方案。

这四种药物的组合称为HRZE联合治疗方案。

2. 给药剂量和疗程: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药物的剂量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常情况下,儿童结核病的标准疗程为6个月,但对于某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延长至9个月以上。

3. 监测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及药物的耐受性。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胸部影像学特征,必要时进行药物的调整或更换。

三、辅助治疗和支持措施1. 营养支持:儿童结核病患者通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患儿的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

2. 心理关怀:儿童结核病治疗期间,因药物副作用或长期住院治疗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儿积极应对病情和治疗过程。

3. 家庭管理与随访: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评估疗效,并对患儿及其家庭进行结核病的预防和卫生教育,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和传播风险。

儿科学 结核性脑膜炎

儿科学 结核性脑膜炎

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olous meningitis)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1年内发病,多见于1 ~3岁的小儿。

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 ~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10 0%.我国自普遍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若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大多数病例可获痊愈。

但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洽当,其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一、发病机现与病理改变(一)发病机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根据国内资料1180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诊断出粟粒型结核者占44.2%.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解剖中发现有全身其它脏器结核病者143例(占9 4%),合并肺结核者142例(93.4%),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

原发结核病病变行成时,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可经血行而停留在脑膜、脑实质、脊髓内,形成隐匿的结核病灶,包括结核节结、结核瘤。

当上述病灶一旦破溃。

结核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结核性炎症。

此外,脑附近组织如中耳、乳突、颈椎、颅骨等结核病灶,亦可直接蔓延,侵犯脑膜,但较为少见。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与患原发结核时机体贴的高度过敏性有关。

从发病原理来看,结核性脑膜炎系继发性结核病,因此,应重视查找原发病灶。

但也有少数病例,原发病灶已愈或找不到,对这类病例,更应提高警惕,以免误诊。

(二)病理改变1.脑膜脑膜弥漫性充血,脑回普遍变平,尤以脑底部病变最为明显,故又有脑底脑膜炎之称。

延髓、桥脑、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及大脑外侧裂等处的蛛网膜下腔内,积有大量灰白色或灰绿色的浓稠、胶性渗出物。

浓稠的渗出物及脑水肿可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脑神经损害。

有时炎症可蔓延到脊髓及神经根。

2.脑血管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动脉内膜炎。

结核病化疗方案

结核病化疗方案

结核病化疗方案第1篇结核病化疗方案一、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简称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化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高结核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2.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3. 预防耐药性产生,降低治疗难度。

三、化疗原则1. 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

2. 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敏感性、药物耐受性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

3. 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我国相关指南,合理选用抗结核药物。

四、化疗方案1. 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方案一:- 强化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乙胺丁醇(EMB),每日一次,共2个月。

- 巩固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每日一次,共4个月。

方案二:- 强化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乙胺丁醇(EMB)+ 硫酸链霉素(SM),每日一次,共2个月。

- 巩固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每日一次,共4个月。

2. 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方案一:- 强化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乙胺丁醇(EMB)+ 硫酸链霉素(SM)+ 对氨基水杨酸钠(PAS),每日一次,共2个月。

- 巩固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乙胺丁醇(EMB),每日一次,共4个月。

方案二:- 强化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乙胺丁醇(EMB)+ 硫酸链霉素(SM)+ 卷曲霉素(CM),每日一次,共2个月。

- 巩固期: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乙胺丁醇(EMB),每日一次,共4个月。

五、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化疗方案。

结核标准化治疗方案

结核标准化治疗方案

(1)初治:肺结核(包括肺外结核)必须采⽤标准化治疗⽅案。

对于新病例其⽅案分两个阶段,即2个⽉强化(初始)期和4-6个⽉的巩固期。

强化期通常联合3-4个杀菌药,约在2周之内传染性病⼈经治疗转为⾮传染性,症状得以改善。

巩固期药物减少,但仍需灭菌药,以清除残余菌并防⽌复发。

WHO推荐的化疗⽅案是:初治标准化疗⽅案:2HRZ/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2个⽉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4个⽉巩固期,以下类推。

) 衍⽣⽅案: 1)全程督导化疗: ①2HRZ/4HR(下⾓阿拉伯数字表⽰每周服药次数,后同);②2HRZE/4H2R2;③2E3H3R3Z3/4H3R3;④2S3H3R3Z3/4H3R3。

2)⽤于⾼初始耐药地区⽅案:①2EHRZ/4HR;②2SHRZ/4HR。

我国卫⽣部推荐的化疗⽅案是:初治菌阳肺结核(含初治菌阴空洞肺结核或粟粒型肺结核):①2HRZE(S)/4HR;②2HRZE(S)/4H3R3;③2H3R3 Z3(S3)/4H3R3.如果第2个⽉末痰菌仍阳性,则延长1个⽉强化期,相应缩短1个⽉巩固期;初治菌阴肺结核(除外有空洞、粟粒型肺结核):①2HRZ/4HR;②2HRZ/4H3R3;③2H3R3Z3/4H3R3。

(2)复治:有下列情况之⼀者为复治:①初治失败的患者;②规则⽤药满疗程后痰菌⼜转阳的患者;③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的患者;④慢性排菌患者。

由于可能已经产⽣获得性耐药,复治是⼀个困难的问题,推荐强化期5药和巩固期3药的⽅案,希望强化期能够⾄少有2个仍然有效的药物,疗程亦需适当延长。

(3)MDR-TB的治疗:MDR-TB是被WHO认定的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第3个主要原因。

治疗有赖于通过药敏测定筛选敏感药物。

疑有多耐药⽽⽆药敏试验条件时可以分析⽤药史进⾏估计。

强化期选⽤4-5种药物,其中⾄少包括3种从未使⽤过的药物或仍然敏感的药物如PZA、KM、CPM、1321Th、PAS(静脉)、FQs,推荐的药物尚有CS、氯苯酚嗪(c1ofazimine)等。

儿童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的诊疗指南

儿童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的诊疗指南
对诊疗指南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标题:儿童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
作者:张三、李四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结核病患者 的抗结核治疗的 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0
目录
• 引言 •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 • 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方案 • 儿童结核病的护理与预防 • 诊疗指南的实施与监督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结核病概述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 过飞沫传播。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人体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 核最为常见。
儿童结核病的现状
• 结核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在一些结核病高发区域,由于免疫力较弱,儿童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 染。
诊疗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 本诊疗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儿童结核病抗结核治 疗的指导,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保护儿童健康。
02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
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疫苗接种
提高卡介苗的接种覆盖率,并定 期进行PP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检查。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特别 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提高生活水平
改善生活环境,增强营养,提高免 疫力。
结核病的健康教育
普及结核病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 病的认识和了解。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03
04
病史采集
询问孩子是否有与结核病患者 的接触史或生活在结核病高发
区域。
体格检查
检查孩子的淋巴结、肺部和心 脏。
实验室检查

儿童结核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儿童结核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01
02
03
方法
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皮 肤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结 核感染。
优点
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 筛查。
缺点
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率,不能确诊结核病。
胸部X线检查
正位片
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部位和范 围。
侧位片
更全面地显示肺部病变,特别是与 纵隔的关系。
X线表现
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炎性浸润、 结节、空洞等。
对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等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02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 方法
临床表现和体征
发热
儿童结核病常常伴有长期低热,体温波动较 小。
盗汗、乏力、食欲减退
常见全身症状,与孩子体质和病情有关。
咳嗽
多为干咳,严重时伴有咳痰、咯血。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可能肿大 。
结核菌素试验
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 高,且多数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
贫困、营养不良、免 疫力低下等因素是儿 童结核病发病的危险 因素。
传染源主要是成年结 核病患者,通过飞沫 传播。
儿童结核病的危害和影响
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可能导致发育不良、营养不 良等。
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结核 性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低感染风险。
社会宣传
通过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 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 公众对结核病的关注度,形成社
会共同防控的氛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儿童结核病的预防 和控制
疫苗接种
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 疫苗,可在儿童出生后即进行接 种。它通过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结核病用药方案

结核病用药方案

结核病用药方案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1000万人被确诊为结核病,其中约有140万人死亡。

结核病的治疗是一项持续且复杂的过程,通过合理用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为您介绍结核病的常用用药方案,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结核病用药方案的原则1. 联合用药:由于结核菌易发生耐药性,联合用药方案是治疗结核病的基础。

通常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 持续用药: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用药,一般为6个月至2年不等,确保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用药:结核病患者的病情、耐药情况、年龄、性别等因素均需要考虑,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二、结核病常用药物1. 伊索韦胺(Isoniazid,INH):作为结核病的一线抗菌药物,INH 主要用于治疗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病病例。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破坏细菌壁和抑制细菌脂酰基转移酶的活性来杀死结核杆菌。

2. 利福平(Rifampicin,RFP):作为结核病的一线抗菌药物,RFP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病例,特别是对耐药菌株的感染。

RFP能够通过抑制细菌的RNA合成来杀死结核杆菌。

3.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作为结核病的一线抗菌药物,PZA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病病例。

PZA通过破坏细菌内的酮酸代谢来杀死结核杆菌。

4. 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作为结核病的一线抗菌药物,EMB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病病例。

EMB能够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结核杆菌。

三、结核病用药方案的分类1. 初治方案:对于未接受结核病治疗的患者,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INH、RFP、PZA和EMB。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病理类型,治疗期间可持续6到9个月。

2. 耐药方案:当患者出现耐药、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的情况时,需要采用耐药结核病的用药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试行)宝宝妈分享回复该话题发表新话题 1 楼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

多家医院资料表明,目前儿童各型肺结核有增多趋势,而且病情也有加重趋势。

为减少儿童肺结核的误诊和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试行) ,供参考。

【临床诊断依据】一、临床表现1. 症状:轻者可无症状,往往因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经胸部X 线检查发现。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结核中毒症状。

其特点为一般状况较好、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与发热不相称。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气道,出现喘息、呛咳、气促等症状。

2. 体格检查: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成比例。

病灶范围广泛或有空洞时,可有相应的体征。

浅表淋巴结可轻度或中等度肿大。

肝脾可轻度肿大。

此外,应注意有无高度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瘰疬性面容等。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X 线:肺内病灶因不同的肺结核类型(原发综合征、粟粒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性胸膜炎)而异。

肺内有典型的密度、大小、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结节阴影,提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纵隔或肺门有肿大淋巴结对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干酪性肺炎表现为肺部高密度阴影,其内有单发或多发空洞。

浸润性肺结核病变性质多样或伴支气管播散灶。

CT 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和常规胸部X 线片不易发现的结核病灶、空洞病变以及早期粟粒影。

三、结核病接触史儿童肺结核多由成年患者传染而来,与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尤其家庭成员有密切接触史有助于诊断。

要特别询问和注意父母亲结核垂直传染的可能性。

四、结核菌素试验目前常规以5单位PPD (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作为临床试验。

结果判断:硬结平均直径5〜9 mm为阳性反应(+ ) , 10〜19 mm为(+ + ) , > 20 mm为(+ + + )、如有双圈反应或水泡、淋巴管炎则属( + + + + )。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近年来,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儿童结核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儿童结核病是指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包括肺结核、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各种类型。

其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厌食等,病情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消瘦、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

二、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治疗儿童结核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多种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根据指南的推荐,6个月以下的婴儿采用一线药物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呋喃酮等药物,疗程至少为12个月。

对于6个月以上但小于3岁的儿童,应选用三种一线药物联合治疗,同时考虑是否需要启用克劳霉素,疗程为6-9个月;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应选用四种一线药物联合治疗,同时考虑是否需要启用乙胺丁醇和克劳霉素,疗程为6-9个月。

除此之外,个别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骨关节结核、播散性结核、药物耐药性结核等特殊类型。

三、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注意事项在治疗儿童结核病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遵医嘱进行治疗,不能私自停药或减少药量。

2.考虑到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观察身体机能是否正常。

3.对于没有结核病史但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儿童,也应该进行结核杆菌感染的筛查和积极治疗。

四、结语儿童结核病的危害性不容忽视,而儿童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和严格执行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家长需要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加强营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儿童患上结核病的风险。

儿童结核病PPT课件

儿童结核病PPT课件

儿童结核病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空气飞沫传播
儿童结核病主要通过咳嗽、 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 沫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 接触,如家庭成员、同学 等。
母婴传播
孕妇患有肺结核,可经胎 盘或分娩时将结核分枝杆 菌传给胎儿。
儿童结核病的危害
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结核病可导致营养不 良、生长迟缓、智力发育 障碍等。
家庭成员如患有结核病,应积极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降低对儿童的传染风险。
加强营养和锻炼
良好的营养和锻炼有助于提高儿 童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
力。
儿童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水
果、全谷类食物等。
适度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增强体 质,提高抵抗力,如户外活动、
游泳、跑步等。
03
药性。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 物,并进行联合治疗,
以提高疗效。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 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护理与康复指导
隔离措施
对确诊的患儿进行隔离,减少 与他人的接触,避免疾病传播

家庭护理
家长应了解家庭护理知识,注 意患儿的饮食、休息和卫生。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心理状况,给予速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加强健康教育
03
加强儿童和家长对结核病的认识,提高预防意识,及时就医。
04
儿童结核病的治疗与护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治疗
全程治疗
联合用药
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 治疗,以减少疾病对儿
童身体的损害。
治疗过程应全程、规律, 不可中断,以免产生耐

小儿肺结核病

小儿肺结核病

小儿肺结核病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管,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小儿期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多见。

治疗不当。

易发生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这两种疾病,是小儿结核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一、小儿结核病症状表现有哪些小儿结核病欲早期正确诊断,必须全面掌握临床表现化验数据,X线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等资料并进行具体分析:1.病史除现病史既往史和BCG接种史外,应特别注意家庭病史。

肯定的结核病接触史对诊断颇有帮助,又应注意发病前急性传染病史,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等常为导致结核发病的诱因。

此外需询问过去有无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等。

2.临床症状儿童患者主要表现为低热和结核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多不明显如出现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难等,多为病情已经严重的表现。

3.体格检查肺部物理征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成比例,只有在病灶范围广泛弥漫或有空洞时才有相应的体征。

浅表淋巴结轻度或中等度肿大肝脾可轻度肿大,此外应注意有无高度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泡疹性结膜炎和瘰疬性面容等。

4.X线检查X线检查能指出结核病的范围性质类型和病灶活动或进展情况。

重复检查可以有助于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也可以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判断指标。

初染病灶往往因范围较小吸收较快而不容易发现,且易被肋骨胸骨心脏等阴影所遮盖。

初染病灶愈合后多遗留有钙化点侧位或斜位摄片及断层摄片,可以确定病灶或淋巴结的正确位置和范围,证实空洞的有无和支气管有无受压狭窄等。

在诊断肺门附近的病灶时,如发现圆形点状阴影应与正常的支气管或血管横断影像,鉴别如发现纵隔旁三角形或半圆形阴影应与肿大的胸腺影辨别。

5结核杆菌素试验(结素试验)受结核杆菌感染后4~8周,身体对于结核蛋白产生过敏状态此时如作结核杆菌素试验(结核杆菌素包括旧结核杆菌素OT和提纯蛋白物质PPD)。

局部可发生反应表示受试者已受结核菌感染现已知,结素反应属于变态反应第Ⅳ型或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结核病诊疗方案
【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结、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

该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

除少数可急性起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临床表现】
(一)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纳差、疲乏、消瘦、盗汗等。

起病缓慢,多见于较大儿童。

(二)婴幼儿及重症患儿可急性起病,高热39~40℃,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持续2~3周后转为低热,同时伴结核中毒症状。

(三)干咳及轻度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症状。

(四)部分小儿合并疱疹性眼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五)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有压迫症状:压迫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的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可引起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颈部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

(六)周围淋巴结肿大,肺部体征不明显。

【临床分类】
(一)原发性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核。

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边远区或农村。

多有结核病接触史。

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称为原发综合症。

症状多轻微而短暂,类似感冒,如低热、轻咳、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数周好转。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粟粒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大多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尤其是营养不良、患传染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明显降低者,多同时患原发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有全身毒血症状,常伴发结核性脑膜炎或其他脏器结核。

(三)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病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多发生在成人,病程长,易反复。

继发型肺结核含浸润性肺结核、干酪样肺炎以及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不同的病理改变;
(四)结核性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
(五)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等。

(六)菌阴性结核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阴性的肺结核为菌阴肺结核。

【辅助检查】
(一)结核菌素试验(PPD)
1.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

结果判定标准见表1
表1 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标准
前臂局部红肿硬块直径反应符号
<5mm阴性-
5~10mm阳性+
11~20mm阳性++
>20mm强阳性+++
局部发生水泡或坏死强阳性++++
2. 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

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

①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

②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

③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

④其他如淋巴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结节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二)结核分枝菌检查洗胃法在约10%的小儿可找到结核杆菌。

(三)影像学检查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五)其他检查脑脊液检查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 早期治疗早期病变中的的细菌多,生长繁殖迅速,代谢活跃,药物最易发挥作用,且早期病变交易恢复。

2. 联合用药菌群中细菌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可有不同比率的自然耐药变异菌存在,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性产生。

联合用药应注意:有协同作用者可联用
如INH加RFP或PAS,RFP加EB。

但是副作用相同者、有交叉耐药者、有拮抗作用者、效力太弱者不能随意联用。

3. 剂量适宜既能发挥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病人也宜耐受,毒性反应不大。

剂量不足的危害是治疗无效,且容易产生耐药菌。

4. 规律用药用药不能随意间断。

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亦有一定规律,不属间断治疗。

5. 坚持全程坚持全程用药,目的在于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全程不一定是长程。

全疗程为一年或一年半,短疗程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二)儿童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剂量
1. 异烟肼(INH或H):10~15mg/(kg·d)(最大300mg/d),口服或静点。

2. 利福平(RFP或R):10~15mg/(kg·d)(最大450mg/d),口服。

3. 吡嗪酰胺(PZA或Z):20~30mg/(kg·d),口服。

4. 乙胺丁醇(EB或B):15~25mg/(kg·d),口服。

5. 链霉素(SM或S):20~30mg/(kg·d)(最大0.75g/d),肌注。

(三)各型结核治疗方案
1. 潜伏结核感染 H 6月(6 H)或9月(9 H)或RZ 2月或R 4月。

2. 肺结核(原发、继发) HR 6月(6 HR)或9月(9 HR),严重时加用S2月或Z3月(即2 SHR/4 HR或3 HRZ/3 HR)。

3. 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腹腔结核、骨结核等)和粟粒结核 HRSZ 9~12月(S用2月、Z用3~6月、R用6~9月、H用9~12月)。

【潜伏结核感染】
①接种过卡介苗,但结素最近2年内硬结直径增大≥10mm者可认定为自然感染。

②结素呈强阳性反应的婴幼儿和少年。

③新近结核菌素试验由阴性变为阳性的自然感染儿。

④结素阳性并有早期结核中毒症状者,但肺部X线检查尚属正常的小儿。

⑤结素阳性的小儿,患麻疹或百日咳后。

⑥结素呈阳性反应,而同时因其他疾病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

⑦结素阳性的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