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草书字帖
字帖王铎15个必看大幅行、草作品

字帖王铎15个必看大幅行、草作品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
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 王铎《行书立轴》,纸本,纵179cm,横56.5cm,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澹圃山房阔难逢一水边缪虬森寿柏轮菌翳流烟暑候仙坛扫天风鹤吭传主人能款款醉后任高眠题素漱三首之一庚寅冬日书王铎▲ 王铎《行书五言律诗立轴》,绫本,纵181cm,横53.8cm,无锡市博物馆藏。
释文:曾记题诗处同酣麴米春陈根妨古路醉竹掩能津树里明渔浦烟中辨虎邻蹛人京国梦辜负一间身辛卯秋夜书孟津王铎▲ 王铎《行草书长椿寺旧作立轴》,纸本,绫本,纵186.5cm,横52.4cm,广州美术馆藏。
释文:枕瓢何所事相对自无违老大惟宜拙云山倘共归香边闻木籁梦里愧朝衣若遂龙蛇宿空林会隐微辛卯夏夜长椿寺旧作孟津王铎▲ 王铎《行书同子功、子萧观诗轴》,纵233.3厘米,横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王铎《临王献之草书轴》绢本,纵169厘米,横49厘米,昆仑堂藏。
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
来月(十左右)便当发。
奉兄(无)复日。
芝老先生词宗。
丙子二月,王铎。
▲ 王铎《行书嵩县诗轴》,纸本,纵163厘米,横48厘米,昆仑堂藏。
▲ 王铎《自作五律行草诗轴》绫本,纵202.8cm,横51.5cm,四川省博物馆藏。
释文:自到长安内诗怀憬隐阿恐人嫌道曲为子仿陵歌星宿沙尘满岩川豺虎多玉洼拚醉去寂圃较如何辉老年亲翁俚言奉答求正王铎▲ 王铎《汤阴岳王行书轴》,未署年,绫本,纵177.9cm,宽40.6cm,凡四行,共五十字,上海博物馆藏。
资料王铎书法作品选

搴旗空失算,磨墨甚凋颜。悔不栖耘斗,翘翘望故山。
《与千顷述耘斗又思状游告石友公五弦》
一旦扬帆去,旧溪未易回。可堪牛首路,辜负凤林醅。
家共千村破,人从百战来。敢言茅屋岫,酌而看花开。
《柬石友公千顷》
非爱深卜夜,箫闲似习园。高邮无远警,日日且开尊。
邀友临鸡栅,烹葵傲鹿门。放怀何寂寞,无处非花源。
伏审帖册页
释文:伏审八月定发,从行,远闻不胜忭跃。今日元七来,望弟速到极也。愿在路谘闻,不停滞,幸甚未即展。时禅诵,得果已来,将无退转也。奉别倏尔逾卅载,即日遂良须鬃尽白。即日蒙恩驱使,尽生报国;涂路近止,无由束带。壬午春,王铎。
钤印:王铎、宗伯学士
▲
家中南涧立轴
释文:家磵谁登眺,天寒草木稀。雨余孤岫出,日暮众禽依。诸郡寇仍紧,三年人未归。石坛偃卧否,处处野棠飞。
庆此庆,敬豫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皇象草章百信送之勿忘,从修老乡翁。太康王铎。
▲
贈沈石友卷
释文:
《别千顷忽遇沈公祖石友书舍》
西鄘十栽别,地轴忽争回。霹雳繇人起,熊罢满眼来。
卫书情旦旦,吴桥视梅梅。相见舍千泪,何心酌酒罍。
《投石友公千顷因寄于一故友》
《奉石友公》
同时槐穗结,独尔晚相亲。寂寞无余席、长崎遇此人。听歌忘拭泪,善谑学藏身。莎栅离吾远,晨昏定作邻。
《邀石友公示千顷》
今日欢娱处,昔年避乱人。平生思好友,非是滥交亲。耘斗山如旧,苏门虎作邻。谁知歌舞意、野性可能驯。
其二
境新耳目改,卫北悔花源。数日闲歌调,何人共酒痕。琉球来贡物,鹦鹉解方言。桂馆天通意,无倪想灏元。
▲
临唐代宗帖
释文:忽枉来书,谈饰过实。非敢当仁,披览循环,祗以增愧。故斯表意,余不多云咨。使至,得枇杷子,良深慰悦。嘉果珍味,独冠时新。但川路既遥,无劳更送。临唐太宗帖 润老先生词坛 王铎
王铎草书册释文

王铎草书册释文
當秋,暮雨煙欲飛,鶴來亭樹攜榼登嘯殊開清興眼明遊華林園。
有稱此中宜奏盛樂,太子初無言。
但詠古太沖詩曰:“何必詩與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彈南風,聯袖徜徉,看雲霞搖動,便自悠然有欲。
當日,有好懷,袖手哦古人詩雲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嘯,何必居籬落下然後爲亡物。
寂居荒涼,草樹茂密,居無騾馬,困與人絕一室之內,可以自娛。
夏日荷發,水檻香來,展玩古迹,潑墨寫遠山水。
此僑胸懷磊落,視五侯池館笙歌真成草頭露柳覆茅楹,擁書高臥,北窗清風來,何須讓淵明爲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嘯興懷,想天際真人。
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园。
有称此中宜奏盛乐,太子初无言。
但咏古太冲诗曰:“何必诗与竹,山水有清音。
”虎丘烹茗,邀琴客弹南风,联袖徜徉,看云霞摇动,便自悠然有欲。
当日,有好怀,袖手哦古人诗云其青山秀水到眼即可舒啸,何必居篱落下然后为亡物。
寂居荒凉,草树茂密,居无骡马,困与人绝一室之内,可以自娱。
夏日荷发,水槛香来,展玩古迹,泼墨写远山水。
此侨胸怀磊落,视五侯池馆笙歌真成草头露柳覆茅楹,拥书高卧,北窗清风来,何须让渊明为羲皇上人地白霜清,吟啸兴怀,想天际真人。
王铎书法欣赏(中卷)看清晰大图在相册《王铎书法作品集》

王铎书法欣赏(中卷)看清晰大图在相册《王铎书法作品集》王<铎《节临来迟帖》(五十九岁作)自署书于庚寅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草书。
绢本、凡四行,共五十九字,纵190cm,横51cm。
青岛市博物馆藏。
释文令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悬耶岂谓确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己意耳安石停此过半庚寅二月王铎王铎《>节临褚遂良家侄帖》(五十七岁作)自署书于戊子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行草书。
绢本、凡四行,共六十二字,纵202.5cm,横51.2cm。
青岛市博物馆藏。
行书轴纵158厘米、47厘米王铎《喜与友人联艇之作》立轴憨斋吴南生原藏释文:乘橈殊不愠,目注有新闻。
同弄江心月,闲看海尾云。
沟塍难播种,颠沛易离群。
傥与诸[犭軍]伍,茵粮为尔分。
喜友人联艇之作辛卯二月初十王铎此幅行草立轴所书为王氏自作《喜与友人联艇之作》五言律诗,绫本,纵214.2cm、横52.3cm,署年“辛卯”即顺治八年,为其去世前一年所书。
署名之下钤“王铎之印”和“痴仙道子”白文印二方。
通篇行笔醋畅,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遒逸,神韵深邃,体现了书家高度的艺术造诣。
行书燕矶书事轴纵224厘米、横50厘米绫本1643年书广东省博物馆藏王铎《行书五律诗轴》绫本纵236.5厘米,横53厘米。
西泠印社藏释文:正是怜才日如何独不容身将书一卷门对雨千峰健翮嫌天窄雄心向海浓最怜无可妒约子种鳞松问点平彭子作铎书辛卯二月奉自玉贤宗侄吟坛王铎《草书录语》轴,绫本,纵254.2cm,横48.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云之为体无自心,而能合电章,霑被天下,自彼盘古罔有衰歇之貺。
宋公以岱云别号,不独仰景泰翁也。
嘘枯洒润,田文明,其望熙亯非棘欤。
庚辰夏宵奉,王铎。
此轴录语一段,末款“庚辰夏宵奉,王铎。
”下钤“崝嵘王铎”、“大宗伯印”。
无鉴藏印。
从题款可知此轴作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铎时年48岁。
王铎书法精品欣赏(附释文)

王铎书法精品欣赏(附释文)---------------------------------------------王铎《行书条幅》立轴水墨绫本 1639年作173×53cm释文: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己卯夏月为鹤翁词丈。
王铎。
王铎《喜与友人联艇之作》立轴释文:乘橈殊不愠,目注有新闻。
同弄江心月,闲看海尾云。
沟塍难播种,颠沛易离群。
傥与诸[犭軍]伍,茵粮为尔分。
喜友人联艇之作辛卯二月初十王铎通篇行笔醋畅,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遒逸,神韵深邃,体现了书家高度的艺术造诣。
王铎《赤箭帖》立轴水墨绫本 1649年257×50cm王铎《草书扇面》无署年。
草书。
金笺。
凡十八行,共七十四字。
纵16.5cm,横51.5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释文以奉对一兄以释岂汝可言未知集聚何但有慨叹各慎使自前天(女更)试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别疏具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予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石老袁亲翁王铎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王铎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王铎雨中无事扇面纵53cm 横18cm王铎临古法帖扇面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4厘米横51厘米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纵16.7厘米横52厘米赠汤若望诗翰王铎赠汤若望诗翰册页纸本这是王铎为一位外国来华传教汤若望所书写的一册页。
释文:過訪道未湯先生,亭上登覽,聞海外諸奇風動鈴旗樹影斜,漆書奇變儘堪嗟。
王铎书法欣赏纵情笔墨写大草

王铎书法欣赏纵情笔墨写大草王铎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
王铎《行书立轴》首都博物馆藏【释文】:澹圃山房阔,难逢一水边。
缪虬森寿柏,轮菌翳流烟。
暑候仙坛扫,天风鹤吭传。
主人能款款,醉后任高眠。
题素漱三首之一,庚寅冬日书,王铎。
王铎《行书寄金陵天目老衲诗》顺治三年(1646年)【释文】:别去西江上,江滩寓短亭。
望天湖共白,思子岫皆青。
寺内焚经箧,人间老岁星。
谁能分丈室,百次指秋萤。
王铎《行书五言律诗立轴》无锡市博物馆藏【释文】:曾记题诗处,同酣麴米春,陈根妨古路,醉竹掩能津。
树里明渔浦,烟中辨虎邻,蹛人京国梦,辜负一间身。
辛卯秋夜,书孟津、王铎。
王铎《行草书长椿寺旧作立轴》广州美术馆藏【释文】:枕瓢何所事,相对自无违。
老大惟宜拙,云山倘共归。
香边闻木籁,梦里愧朝衣。
若遂龙蛇宿,空林会隐微。
辛卯夏夜,长椿寺旧作,孟津、王铎。
王铎《临王献之草书轴》昆仑堂藏【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
来月(十左右)便当发。
奉兄(无)复日。
芝老先生词宗。
丙子二月,王铎。
王铎《自作五律行草诗轴》四川省博物馆藏【释文】:自到长安内,诗怀憬隐阿。
恐人嫌道曲,为子仿陵歌。
星宿沙尘满,岩川豺虎多。
玉洼拚醉去,寂圃较如何。
辉老年亲翁,俚言奉答求正,王铎。
王铎《汤阴岳王行书轴》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湯陰岳王祠作,地老天荒日,孤臣一死時。
金戈方逐虜,鐵騎竟班師。
涕淚中原墮,江山左衽危。
靈旗怳欲指,杜宇數聲悲。
王覺斯具草。
王铎《行书忏诗之三轴》深圳博物馆藏【释文】:巾车经复岭,野饭在空烟。
王铎行草诗卷十二首高清

王铎行草诗卷十二首高清披取此卷须细观,忽略一行即愧何。
王铎拙笔书草字,自有灵韵无人过。
十二首诗传深意,字字珠玑掉落珊瑚海。
读罢佳篇心生愁,愿江山永固皇朝。
一、题此卷此卷披卷不用虔,十二篇里皆妙篇。
纵横草蔓凝霜韵,倏忽蝴蝶舞金钱。
随笔泼墨飘逸出,任意草情挥洒天。
供养高僧若清净,慈航普渡寓禅禅。
二、示草法宝筝音韵道可知,手披青竹示草仪。
运意调神九霄外,敲课执归十地齐。
字如空中飞轻鸟,句似浪里跳鲸鱼。
心迹江山传千古,正是今朝鸿胜时。
三、赞青花玉洞洞外青草玉阶深,乘风翱翔好生情。
碧斑疑是蓝湛水,红白如同夜月明。
千峰翠色临幽岛,一径花香入洞庭。
冰姿玉骨藏真趣,山泉朗声笑君行。
四、仿梦岚山社即景东郊烟雾接瑶台,仙路欲上思难裁。
千峰似翠依岩色,数桥如珠跨云开。
烈士陵前垂玉草,先生祠旁立金杯。
远游好去兴无限,欲语还休梦岚来。
五、偶韵纪游柳丝轻拂浔阳岸,荷影婆娑夏日滩。
鱼跃草波花香气,鸟飞槐叶蝶舞鳞。
层峦曲径千姿态,深浅秀花百妩媚。
休言四季皆如此,世上明经唯自信。
六、水边听竹一阵风送绿阴寒,细看二字线条宽。
又见流泉传竹响,更闻秋韵入人心。
归山不计身外事,闲坐仍思道中人。
散步舒心净神气,春归花谢又兴新。
七、山麓观迎春风雨纷纷地上行,起伏翠峰接云蒸。
竹赛金丝青翠美,石健龙髯白骨成。
千株桃李竞飞舞,万点梅花争放情。
轻舞飞鸟善歌唱,迎春到来赏美景。
八、闲来踏雪登慈恩寺穿衣石步上天门,冬日寒风入庭院。
钟声漏尽古斋静,翠色环眉霜鬓空。
万寺寒声与我说,千年忧愁入心中。
从此无情寻新路,一行惆怅一行同。
九、随笔题名句行书暂驻此篇章,随笔草字联欢唱。
遥思颂古无穷事,紧抱天机负洛阳。
汉鼎倚天谁会识,楼台凝黛自虚扬。
哀猿不老穿松岁,青松百丈镇江阳。
十、卧台庙草履吱蝉古寺门,落日昏晨净石根。
苍墙怪石秋声里,窈窕苍苔寂灵恩。
明镜却归静处有,红尘自退境中存。
莲花万寿长如意,参禅寂度入长存。
十一、水榭听雨竹叶细开青箬亭,涟漪深隐绿莲汀。
人归梦断乘秋雨,鸟自飞来带晚情。
王铎草书秋兴八首

王铎草书秋兴八首篇一:王铎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对于草书的研究和创作功力深厚,被誉为'草圣'。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组著名的草书作品,《秋兴八首》。
这组作品以秋天为主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对于秋天的情感。
第一首《野径秋光》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光线透过树叶洒在小径上,形成了美丽的秋光。
王铎以流畅的草书字体描绘了小径的曲线和树叶的纹理,给人一种朗朗秋色的感觉。
第二首《澹然秋思》描述了一个人静坐在窗前,凝视着远处的秋景,心思悠远。
王铎用潦草的字体表达了人们对于秋天的深情,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
第三首《壮丽漫天》描绘了秋天的晚霞,灿烂的红色和金黄色染遍了整个天空。
王铎运用了草书的独特笔法,将夕阳的余辉和云彩的层次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首《寒云翻墨》写的是秋天的云彩,王铎运用潇洒的草书字体,将云彩的流动和变幻表达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第五首《秋意浓》描绘了秋天的田园景色,金黄色的稻田和丰收的果实给人一种丰富和温馨的感觉。
王铎以疾书的笔法,将田野和果实的丰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首《秋水盈盈》描述了秋天的湖泊景色,湖面上的水草和倒影营造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王铎以洒脱的笔画表达了湖泊的流动和水草的生机。
第七首《风起云涌》写的是秋天的风景,狂风呼啸,云层滚滚,给人一种激荡和壮阔的感觉。
王铎以奔放的笔法,将风和云的动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第八首《金风萧瑟》描绘了秋天的枯叶和寒风,枯黄的叶子随风飘落,寒风呼啸。
王铎用潇洒的笔画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萧瑟,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
王铎草书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之作,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笔法和艺术技巧,更因为他能够用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形象,表达出秋天的美丽和情感。
这组作品在展现了秋天的多样魅力的同时,也让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力量和时光的流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篇二:王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尤其以他的草书而闻名。
他擅长运用急劲有力的笔法,将草书的狂放和秀美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铎草书十首

王铎草书十首引言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风格,以其激情澎湃、神采奕奕、气势磅礴的特点成为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王铎作为著名的草书大家,其作品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情引领了当时的书法风潮。
本文将探讨王铎草书十首作品的特点、艺术手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铎简介王铎,字逸民,江苏徐州人。
他是宋代后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以其潇洒豪放、纵横自如的笔墨著称。
王铎的书法作品,遒劲有力、气魄雄浑,以刚健豪放的风格独树一帜,为后世瞩目。
他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并且将自己教书育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王铎草书十首王铎共创作了许多草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十首,分别是:1. 雪这是王铎创作的一首以“雪”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他以豪放洒脱的笔触描绘了飞舞的雪花,展现了冬日纷飞的美丽景象。
通过变化多样的笔法,王铎成功地表达了雪的纯洁与神秘感。
2. 梅这首草书作品以“梅”为题材,展现了王铎对梅花的热爱。
他用极简的笔画勾勒出梅花的形态,通过干净利落的线条和浓淡有致的墨色,表达了梅花的坚强与自信。
3. 山水这是王铎以山水为题材的草书作品。
他以极简的笔墨创造出山水的壮丽景色,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他运用各种笔画技法,突显山水的自然美和宇宙间的广阔。
4. 诗词这首草书作品以古诗词为题材,表现了王铎对诗词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他以独特的笔法表现了文字的美感,将诗词的含义和情感融入到了字体之中,使作品更富有诗意。
5. 动物王铎的草书作品中也有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他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动物的形态和生动的表情。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灵活的笔画,他成功地表达了动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6. 人物王铎在草书中也展示了对人物的描绘。
他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刻画人物的形象,抓住人物的神态和特征,使作品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7. 家居王铎草书作品中的家居题材,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憧憬。
他以简洁的笔法表现出家居的舒适和安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8. 历史王铎的草书作品也涉及到了历史的题材,他以激情澎湃的笔触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译文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译文
王铎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技艺精湛,被誉为"草圣"。
他曾经赠送给张抱一一卷诗卷,下面是对该诗卷的译文: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
卷首:
翰墨凌云,草蔓飞舞。
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书法如风,奔腾翻涌。
张抱一,吾友也。
以此诗卷,表心意。
正文: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
花开满园,色彩绚烂。
山河壮丽,大地神奇。
诗意盎然,情感溢于言表。
夜晚星光,繁星点点。
月华如银,洒落人间。
思绪万千,忧愁欢喜。
诗卷之中,抒发心境。
行云流水,自由自在。
山高水长,自然之景。
心随笔走,墨香四溢。
草书之美,尽显其中。
诗卷之末,情意绵绵。
王铎之手,草书传神。
张抱一友,共赏此文。
诗卷之赠,情谊永存。
这是对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的简要译文,希望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王铎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王铎草书的特点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王铎草书的特点王铎书法在吸收更多古典养分的同时,最终选择了米芾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从而创造了自家面目,五十多岁走向成熟。
王铎草书在用笔上,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平和,行笔温润,中年学习米芾后,笔势、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笔法变圆转为方折处增多。
起笔多为方折,这类用笔特征,是以近似90度的直角顿笔入纸,然后迅速弹起收笔,下笔果断,力度较大,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
其次,王铎草书的笔画起笔处夸张其落笔形态,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而发展成落笔成点,反毫平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形态共同构成了王铎的笔法特征,加上笔画的挺拔劲直,形成了其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
王铎草书行笔速度很快,提按变化明显,提按变化体现在单个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变化中。
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条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
王铎草书很多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
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
王铎对一些线条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
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字型的大小和用墨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
主要特点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
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王铎草书结字上主要体现在: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
二是字内倾斜。
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
王铎草书卷精典·行草书五律诗五首

王铎草书卷精典·行草书五律诗五首《草书诗卷》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王铎的作品,他的一生有着无数的作品。
而《草书诗卷》只是他诸多作品中的一件,《草书诗卷》被收录在《王铎书法全集》之中。
这件作品是目前市场上能够见到的王铎的作品之中极为出色的。
《草书诗卷》为纸质本,总长度为.5厘米,在本书中王铎所写的书法所占的部分宽度为26.6厘米,长度为.5厘米,在书的前面有商衍鎏作为引言,书的后面有商衍鎏、容庚两家跋。
《草书诗卷》是王铎在他五十八岁的时候作的,当时是年,那是他和有人在一起喝酒,因为知己,兴致大发,作下了此卷,卷中王铎总共书写了15首诗,还有他所写的关于书卷的由来一百多字,其中还记述他对于这十五首诗的无限喜爱。
此卷在王铎的笔下既有着气势雄伟之态,也有着如同将士对敌而沉稳大气之感。
整部书卷可以说是难得的精品。
只不过在后来的几百年间,没有人晓得此卷的真迹到底就是藏于何处,又就是掉入什么人手中。
不过,我们可以晓得的就是它就是落在了懂他的价值的人的手中,要不然也不能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在发生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并且将《草书诗卷》留存得如此之不好。
只有懂它的人才晓得它的价值。
就如同王铎当初是因为碰到懂得他的人才写出此卷一样。
王铎和他的作品《草书诗卷》都就是突遇知音而现。
王铎是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他生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书法传承于二王,但是却没有受到二王书法的限制,他还吸取了米芾书法中的优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的风格变化万千,一生之中留下了非常多的作品。
知名的《草书杜甫诗卷》就是由他所撰。
王铎所撰的《草书杜甫诗卷》的第一段纵宽为25.1厘米,短为.2厘米,而在第二段中的阔为25.8厘米,短为.9厘米,这就是他比较出名的作品之一,现如今被珍藏于辽宁省的博物馆之中王铎这个人,对于破旧的方法非常讲究,因此,在他的书法作品的博采众长上虽然多样,但是却也就是牢牢地把握住古代文人墨客们书法的源头。
这种源头著重对笔法的自学。
最完美的王铎《琅华馆帖》

最完美的王铎《琅华馆帖》王铎尺牍刻本王铎尺牍,王铎⼄丑所书,时年57岁。
此卷笔法精妙,⽓势磅礴,章法混然天成,为晚年佳作。
刻者为明末清初著名刻⼿刘光晹刻⼯精绝传神,宛若⼿写。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
字觉斯,⼀字觉之。
号⼗樵,号嵩樵,⼜号王铎痴庵、痴仙道⼈,别署烟潭渔叟。
孟津(今河南孟津)⼈。
传说王铎⼊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匾额:天下太平。
楷书巨匾挂上后,在⼀⽚赞扬声中,⼀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点,成了天下“⼤”平。
众⼈抬头细审,果然是真。
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握颓笔,饱蘸浓墨,将笔向匾上掷去,不⾼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字左下⽅,遒劲洒脱的⼀个“太”字,活灵活现地展⽰在众⽬睽睽之下。
登时⼀⽚喝彩,齐夸王铎神功。
皇帝惊喜万状,脱⼝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
”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王铎幼时家境⼗分贫寒,过着“不能⼀⽇两粥”的⽣活。
天启⼆年(1622年)中进⼠,受到考官袁可⽴的赏识推荐,⼊翰林院庶吉⼠,累擢礼部尚书。
王铎⾝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六年(1643)曾⼀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书画相唱和,袁枢之⽗兵部尚书袁可⽴的神道碑⽂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书写的。
1644年李⾃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
马⼠英等在南京拥⽴福王,王铎为东阁⼤学⼠。
满洲⼊侵中国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院学⼠,加太⼦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病逝故⾥。
铎博学好古,⼯诗⽂。
画⼭⽔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傅以淡⾊,沉沉丰蕴,意趣⾃别。
⼭⽔花⽊⽵⽯,皆⽤书中关纽。
间作兰、⽵、梅、⽯,洒然有物外趣。
尤擅书法,⾏草宗⼆王,正书师钟繇,亦多⾃出胸臆,有《拟⼭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顺治三年(1646)作《渔⾈萧闲图》,收⼊《历代名贤画粹》;永历四年(1650)作《雪景⼭⽔图》,收⼊⽇本《⽀那名画宝鉴》;永历五年(1651)被满洲政府罢官归⾥,作《兰⽯图》卷、《⼭⽔卷》,分别收⼊《新版世界美术全集》、《⽀那名画宝鉴》。
王铎《草书诗卷》及其释文

幽意惬非惬,心当十月初。魄魂何日养,故旧几人疏。壁暗屠蛟刃,囊余咒鬼书。休疑无白晓,冷冷露华虚。
《金山妙高台》
天门悬石磴,半壁见苏文,逸韵归何处,空山不可闻。茶寮遵海气,佛□铺流云。北望蕃厘观,渔歌入夕曛。
《琅琊山池避寇夜行作》
野风侮卉木,鸦路助人愁,丧乱须臾险,妻孥灯火投。鼍鸣潭水沸,虎叫石门遒,独有塞江色,欣欣日夜流。
《雨中归》
雨外容灯火,黄昏石岸明,清溪路不尽,身被
《雨后同湛虚游江边古矶》
颇羡西江色,茫茫接混元。蛟龙谋窟宅,雨雹愤山根,欲洒新亭泪,惧伤渔父魂,郁森感霁日,百虑此何言?
其二:
夜雨朝来润,春江白渐通,竹楼疑罨画,花石带洪蒙。历历沙形阔,萧萧水气空,观枰逾不倦,矧在野箫中。
此卷三百年间藏于何处、何人所藏,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一位或数字高人在悉心地做着呵护,要不然三百年后她能够以这般品相再现人世?1959年夏秋之季,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不知从何得此宝物,他持卷请光绪三十年探花、时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商衍鎏过赏,商衍鎏惊叹不已,从王铎的诗到成卷经过加以推演考证,写下长跋。两年后,商衍鎏之子、同为著名古文字学家的商承祚以一卷王宠书法与容庚换得此卷,易手前,容庚在卷后也作题跋,记录斯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王铎《草书诗卷》的规模。 (西林)
己丑七月十三日过漆水老道契斋,于姜一章二公至。同饮酒间,学古作草书一卷,书俚作,内一首为黄冈官丈所深爱,贶棺及内子。偶书至此,不胜怆感,恨平生未有以报官友也,因为漆水公道之。吾诗有一人知,可以不憾,况外棺如麦舟之义乎。知因书怜诗,因诗怜吾,好友官丈是在。漆水老父,顿首哉,顿首,顿首!孟津友弟王铎五十八岁笔。钤印:王铎之印(白)
王铎《草书诗卷》
历观二王系列,学米者甚众,然非失之于狂狠即失之于卑弱,唯王铎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由米上溯颜真卿直至二王,点画振动,神气飞扬,变化万千,时出新致,当为米元章之后,王书之秘更能阐发之一人。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译文

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译文王铎草书赠张抱一诗卷译文:
山水之间,我将心境草书于卷,
以表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笔墨之间,凝聚了我的情愫,
语言无法表达的爱意,尽在其中。
山水的苍茫,与你的面孔交融,
卷中的墨迹,勾勒出你的风采。
每一笔每一画,都如此真切生动,
仿佛我能感受到你的存在。
世间的纷扰,尽皆烟云,
只有心中的情感,永恒不变。
愿你能读懂我草书的含义,
领略我深情的寄托和祝福。
愿我们的情谊,比山更高,
比水更深,凝聚成永恒的诗篇。
让卷中的字句,传达我对你的爱,
用笔尖的温度,感染你的心灵。
这卷草书犹如我对你的钟爱,
它是我内心的声音,我的表达方式。
愿它成为我们之间的纽带,
连接我们的心灵,直到永远。
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释文

《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释文》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看看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的释文哟!
王铎呀,是一位很厉害的书法家。
他写的草书,那叫一个龙飞凤舞!
这草书卷里的字呀,有的像小鸟在飞,有的像小鱼在游,可有趣啦!
比如说,有一个字看起来弯弯扭扭的,就像一条小蛇在扭动身子。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看到了这幅草书卷,他觉得那些字就像一群小精灵在纸上跳舞。
他努力地想要看懂它们在跳什么舞,可是太难啦!
小朋友们,虽然这些字不好认,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欣赏它们的美哟!
《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释文》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的释文!
这草书卷里的字呀,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
就像一群小朋友在排队,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可有意思啦!
有一个笔画长长的,像一根大面条。
我再给你们讲个好玩的。
小红看到这些字,觉得它们像天上的云彩,变幻无穷。
小朋友们,虽然不太容易看懂,但是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呀!
《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释文》
小朋友们,咱们再来瞧瞧王铎赠沈石友草书卷的释文!
这释文里的字呀,有的笔画很直,像小木棍;有的笔画很弯,像小彩虹。
比如说,有个字的一撇,像一把大扫帚。
我跟你们说哦,小刚看到这些字,觉得它们像在打仗,有的冲,有的躲。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感受这些字的奇妙吧!。
王铎行草书特辑(总汇收藏版)

王铎行草书特辑(总汇收藏版)清王铎行书临辞奉帖轴(局部)清王铎行书临辞奉帖轴1646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清王铎草书临唐太宗帖轴纵252cm 横50cm 绫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忆过中条语轴纵189cm 横42cm 绢本清王铎行书临柳公权帖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清王铎草书雒州香山诗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清王铎草书临王羲之小园帖轴1633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清王铎行书拟褚遂良笔意书杜诗曲江对雨扇面纵17.5cm 横52.5cm 1634年天一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致荆田札纵22.6cm 横10.7cm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致荆岫札之一、之二纵22.6cm 横10.7cm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致荆坡札纵22.6cm 横10.7cm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临褚遂良潭府帖纵51.5cm 横16.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草书游天台山诗轴纵253cm 横53cm 绫本1640年香港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横屏欣赏:清王铎行草书选临阁帖卷纵26.5cm横202.5cm 1647年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临王操之等帖扇面纵17cm 横53cm 1650年故宫博物院藏清王铎草书临王献之小行书帖扇面纵17cm 横53cm 故宫博物院藏清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轴纵237cm 横56cm 1647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横屏欣赏:清王铎花卉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清王铎草书临王羲之家月末帖、王献之江州帖、王羲之游目帖、王献之豹奴帖轴1635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清王铎草书回文诗轴绫本1630年私人藏清王铎行书五律诗轴纵229cm 横51.3cm 绫本1640年选自《止叟珍藏孟津墨迹上册》横屏欣赏:清王铎草书杜甫诗卷纵27.5cm 横196.5cm 1646年辽宁芳松山馆藏清王铎行书致戴明说札香港近墨堂书法基金会藏清王铎行书轴纵269cm 横53cm 绫本1637年中国嘉德2005年第一期四季拍卖会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草书临王徽之得信帖轴纵227cm 横51.5cm 绫本1645年中国嘉德2009年春拍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行书轴纵350cm 横55cm绫本1638年中国嘉德2002年春拍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草书临淳化阁帖轴纵231cm 横50.5cm绫本1650年中国嘉德1995年秋拍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草书吴兴帖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清王铎行书轴纵247.5cm 横50.2cm绫本中国嘉德2008年春拍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草书临张芝帖轴纵161.5cm 横43.7cm 绫本1647年中国嘉德2005年春拍选自《嘉德二十年精品录·古代书画卷》清王铎行书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清王铎行书轴 1644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清王铎草书轴1646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清王铎行书自作诗五律两首诗轴(之一)纵258cm 横52cm 1642年故宫博物院藏清王铎草书轴 1650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清王铎行书杜甫诗轴纵227cm 横53.4cm 绢本1650年故宫博物院藏清王铎行书五言自作诗纵298cm 横52cm 绢本1642年故宫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五言自作诗纵187cm 横52cm 绢本1648年故宫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自作诗轴纵236.5cm 横53cm 绢本1651年西泠印社藏清王铎行书舟中望黄鹤楼诗轴1643年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五言自作诗纵173cm 横52.4cm 绢本1646年故宫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轴纵224cm 50cm 绫本1643年广东省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韶州送窦司直北归诗立轴纵282.1cm 横53.8cm 绢本1644年贵州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轴纵202.5cm 横50.4cm 绫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王铎行书自作龙泉寺泉陂诗轴纵170cm 横53.4cm 绫本1637年贵州博物馆藏清王铎草书临东阳、豹奴帖轴纵194cm 横37cm 绫本164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王铎草书临郗丞庆帖轴纵249cm 横51cm 绫本1646年故宫博物院藏横屏欣赏:清王铎行书自作诗稿纵36.5cm 横189cm 绫本1643年中国美术学院藏横屏欣赏:清王铎杂书赠愚谷诗卷纵25.6cm 横271.7cm 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图文来源: 《中国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铎草书字帖
王铎,字印山,号靖宇。
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草书大师,为中国
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王铎的草书字帖,以及它们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王铎的草书字帖,不但字迹隽秀,用笔遒劲有力,而且富有创新
和个性。
他注重研究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其草书风格的形成融合了李
邕的隶书、颜真卿的楷书、柳公权的行书等多种书体,力求自成一格。
王铎将自己的草书视为“形放、笔意狂涌、寓情于形,故得自然流畅
之势”,他的草书以清新豁放的意境、结构简练、气势磅礴为特点,
成为当代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一。
王铎的草书字帖极具指导意义,既可供书法爱好者学习模仿,也
可作为研究草书发端、演变和重要代表作之一的文物进行探究。
他的
草书不仅有个人书风的特点,更富有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痕迹。
王铎所代表的草书艺术与文化、时代意蕴的关系紧密,是研究明
代书法史和文化史、认识中国書畫藝術發展的重要材料。
总之,王铎的草书字帖是中国草书史上的珍贵遗产,具有不可磨
灭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通过学习他的草书,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深化自身的审
美修养和书法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