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小鸡吃食.ppt.8+小鸡吃食
小鸡吃食微课程设计

小鸡吃食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鸡吃食的基本原理和行为特点。
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小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小鸡寻找食物的方式和饮食习惯。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小鸡寻找食物的方式和饮食习惯。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小鸡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等部位,以及各部位的功能。
然后,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小鸡寻找食物的行为,了解小鸡的饮食习惯。
最后,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小鸡在不同环境下的食物选择和消化情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讲解小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小鸡寻找食物的行为和饮食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小鸡在不同环境下的食物选择和消化情况。
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小鸡消化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了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学习。
参考书方面,收集了有关小鸡消化系统和动物行为的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小鸡消化系统和动物行为的PPT,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小鸡消化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作业方面,布置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观察日记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9《小鸡吃食》(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3.9《小鸡吃食》(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9课《小鸡吃食》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3.9课《小鸡吃食》,主要内容是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教材通过小鸡吃食的生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小鸡吃食的图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鸡吃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鸡吃的食物数量,引出分数的概念。
2. 讲解分数的意义:用PPT展示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部分数量的意义。
3. 实例讲解:以小鸡吃食为例,讲解如何用分数表示小鸡吃的食物数量,如“小鸡吃了3个苹果中的1个,可以用分数1/3表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其他动物吃食的数量,如“小猫吃了4个鱼中的2个,可以用分数2/4表示”。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妈妈把一个苹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吃了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鸡吃食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的表示:如1/3、2/4等。
七、作业设计(1)一个苹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吃了多少?答案:1/2(2)一张纸分给3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了多少?答案:1/32. 请举例说明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鸡吃食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实例时,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表示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公开课doc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乐民小学石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3-44《小鸡吃食》。
教学目标1.会计算“10”的加减法。
2.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10分成两份的多种分法。
用不同的分法解决凑十的问题。
教学重点会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分成两份的多种分法。
用不同的分法解决凑十的问题。
教学方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PPT),计数器,小木棒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2.猜谜语(课件出示)。
你们想知道小鸡们是怎么吃食的吗?3.掲示课题。
(1)板书课题——小鸡吃食。
(2)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1.让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提一个加法问题。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列出加法算式。
3.教师提问学生是怎么算出10只小鸡的。
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
(摆学具,手指,画图形等)4.结合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进一步体会9再添1就是10。
活动二:说一说,填一填1.出示情境图(8只小鸡在紫色的盘子吃食,2只小鸡在蓝色的盘子吃食)。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问题。
并根据问题写出算式。
(8+2=10或 2+8=10)2.探究有关10的加法的计算方法,问学生是如何计算出结果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并进行交流汇报。
3.再鼓励学生提出减法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提出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10-2=8或10-8=2)4.探究有关10的减法的计算方法,问学生是如何计算出结果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并进行交流汇报。
活动三:猜测想象,整理算式1.教师提出问题:10只小鸡还可能会到哪个盘子吃食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并用学具来摆一摆,并根据摆的情况写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小鸡吃食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小鸡吃食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鸡吃食的特点和习性,知道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小鸡的成长发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小鸡吃食的特点和习性2.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小鸡的成长发育的重要性3. 观察小鸡吃食的过程,学会关爱小动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鸡吃食的特点和习性,知道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小鸡的成长发育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观察小鸡吃食的过程,学会关爱小动物。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小鸡吃食的图片或视频。
2. 食物道具:小鸡饲料、虫子等。
3.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小鸡吃食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鸡吃食的场景。
2. 讲解:讲解小鸡吃食的特点和习性,介绍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小鸡的成长发育的重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模拟小鸡吃食的过程,观察小鸡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4.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小鸡吃食的过程,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小鸡吃食的特点和习性,以及不同食物对小鸡成长的影响。
6.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小鸡吃食的实践作业,如回家观察家中的小鸡吃食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表:评估学生对小鸡吃食过程的观察细致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小鸡吃食习性的理解深度。
3. 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回家观察家中小鸡吃食情况的作业完成质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小鸡吃食习性和大自然关爱主题的理解。
3. 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养殖场,实地观察小鸡和其他动物的喂养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鸡吃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能够熟练地数出物体数量,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图形进行组合,提高空间想象力。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对小鸡吃食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针对一年级数学上册《小鸡吃食》这一章节,教学设计如下:
2.结合小鸡吃食的情境,设计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并共同解决问题。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章节相关的内容,家长签字确认完成情况。
4.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孩子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并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
5.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本章节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规律、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展示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
6.结合本章节所学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遇到的困难。
7.观看与本章节相关的数学教学视频,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拓宽知识视野。
8.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数学游戏,如数学接龙、速算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应该怎么知道小鸡们一共吃了多少食物呢?”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引言:小鸡吃食是在幼儿园幼儿养鸡项目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教导幼儿认识小鸡吃的食物,并进行观察、亲手喂养小鸡,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感。
本文将分享一个针对幼儿的小鸡吃食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提供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目标:1. 认识小鸡的饮食习惯和所吃的食物;2.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 小鸡饲养场景布置:准备一个简单的小鸡笼子模型,并放置在课堂角落,以展示小鸡的生活环境;2. 视觉辅助物:准备一些小鸡吃的食物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3. 教学材料:绘本《小鸡吃什么》、小鸡喂食容器、小鸡吃的干粮和水盆。
三、教学步骤:1. 引入:- 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笼子,向他们提问:“我们在养小鸡,你们知道小鸡吃什么吗?”- 展示小鸡吃的食物的图片,问幼儿这些食物适合小鸡吃吗,为什么?2. 教学:- 介绍和讲解小鸡的饮食习惯和适宜的食物。
通过使用绘本《小鸡吃什么》进行故事阅读,引导幼儿认识小鸡的吃食习惯和食物种类;- 让幼儿观察小鸡吃的干粮和水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干粮的颜色和形状,以及水盆的功能;- 引导幼儿用小鸡喂食容器将干粮倒入小鸡笼子的喂食器中,并将水倒入水盆中。
3. 实践:- 让每个幼儿亲自喂养小鸡。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小鸡喂食容器和干粮,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喂养;- 每个幼儿依次将小鸡喂食器放在小鸡笼子中,同时加入适量的干粮;- 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监督幼儿正确地进行喂食,并指导他们如何与小鸡互动,以及如何保持鸡舍的清洁。
4. 总结:- 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小鸡吃食的回顾活动,让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小鸡吃食的重要性和幼儿在喂食过程中的责任感;- 鼓励幼儿在家里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并继续观察小鸡的饮食习惯。
结论:通过这个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小鸡的饮食习惯,并借此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班级:一(4)班2016-10-28(第九周星期五)授课人:教学内容: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鸡,数字卡等教具,小鸡贴纸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1、复习游戏(说一说,做一做)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可爱的企鹅,9的加减法。
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来复习一下吧!(教师在讲台上用手指出相应的数,由学生来接。
)师:看来同学们对9的加减法掌握得还不错,课间也可以多和同桌玩这个游戏增加熟练度。
昨天我们和可爱的企鹅一起学习,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导入(真实版小鸡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PPT第1页)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动物?是的,这是小鸡。
你们觉得它可爱吗?你们喜欢它吗?想知道小鸡们是怎么吃饭的吗?生:想!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鸡吃食》,(板书课题:“小鸡吃食”),看看小鸡是怎么吃的?(出示课件:情景图一群找食吃的小鸡。
PPT第2页)二:探究新知识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师:一共有多少只小鸡?仔细数数看生:9只(课件动画,又跑来一只小鸡)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草地上本来有9只小鸡在找东西吃,又来了1只。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它?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9+1=10,一共有10只师:谁还能再用一个不同的算式表示一共有几只小鸡?生:1+9=10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10的加减法。
(板书二级课题:“10的加减法”)2、说一说,填一填。
师:午餐时间到,鸡宝宝们开饭啦,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小鸡是围在一个盘子里吃饭吗?(课件:PPT第4页)生1:这些小鸡分在两个盘子里吃食。
《小鸡吃食》说课稿[5篇模版]
![《小鸡吃食》说课稿[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fe300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1.png)
《小鸡吃食》说课稿[5篇模版]第一篇:《小鸡吃食》说课稿《小鸡吃食》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小鸡吃食》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开始,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借助“小鸡吃食”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整理出有关 10的加减法算式。
这样既调动了多种感官的的协调发展,又使学生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拨一拨、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2、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倾听与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拨一拨、画一画等活动,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互逆关系。
二、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自主探究,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
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三、说教学过程设计: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
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课件出示几组计算题,要求学生快速口算。
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一)利用课件展示小鸡吃食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2、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3、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列式计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鸡吃食教学反思

小鸡吃食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的第87页至第90页。
主要包括除法口诀的运用、乘除法的简单应用以及小鸡吃食的实际应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除法口诀的运用,能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小鸡吃食的实际应用题,并能运用乘除法进行解答。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除法口诀的运用,小鸡吃食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难点:理解小鸡吃食实际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鸡吃食的图片或模型。
学具:学生用的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鸡吃食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除法口诀的运用,以及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小鸡吃食的实际应用题,讲解如何运用除法口诀和乘除法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类似的小鸡吃食的实际应用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鸡吃食1. 除法口诀的运用2. 乘除法的计算方法3. 小鸡吃食实际应用题的解答七、作业设计(1)24÷3=?(2)48÷6=?(1)一只小鸡吃了5个虫子,如果每8个虫子吃一天,这只小鸡吃了几天?(2)两只小鸡一共吃了12个虫子,如果每6个虫子吃一天,这两只小鸡一共吃了几天?答案:1. (1)8 (2)82. (1)0.625 天(2)2 天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鸡吃食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掌握了除法口诀的运用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答实际应用题时,对数量关系理解不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如猫、狗等,记录它们吃食的数量和时间,第二天上课时分享给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3.8节的内容,主题是“小鸡吃食”。
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10的加减法进行。
我们会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小鸡吃食的场景,让学生理解10的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10的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和“减”的符号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和“减”的符号和意义,并能够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小鸡吃食的场景和相关的数学题目。
2. 纸牌,用来进行加减法的游戏。
3. 练习本,用来让学生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PPT课件,展示小鸡吃食的场景,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小鸡吃了几颗食物。
通过这个场景的引入,让学生们对10的加减法产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我会用PPT课件,讲解10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图示,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的概念。
3. 练习:我会用纸牌来进行加减法的游戏,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的概念。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加:A + B = C减:A B = C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鸡吃食的问题:小鸡一开始有8颗食物,然后又吃了2颗,请问小鸡现在有多少颗食物?2. 小鸡吃食的问题:小鸡一开始有10颗食物,然后又吃了3颗,请问小鸡现在还剩下多少颗食物?答案:1. 小鸡现在有10颗食物。
2. 小鸡现在还剩下7颗食物。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吴筠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3至44页教材分析:《《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材借助“小鸡吃食”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整理出有关 10的加减法算式。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从整体上看本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而且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比较活跃。
学生们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已接触过10的加减法计算的知识,经过开学以来的常规训练,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2.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10的分成和组成及相应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认识相应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表格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师:课件出示:“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清晨喔喔叫,催人早早起。
”请你猜猜看,是什么动物?(公鸡)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群可爱的鸡宝宝吧。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创设情境,语言渲染,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
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情境图一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抽两个学生来说,注意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师:你能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合起来说一说吗?生:左边有9只小鸡,右边有1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集体再说一次)3.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4.师:9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号表示什么?(二)学习情境图二1.师:我们现在算出一共有10只小鸡在吃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第二幅图,说说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问题:左边有8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3.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8+2等于多少。
小学科学小鸡啄米课件ppt

实验结果分析
0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鸡啄食行为的频率、速度和影响因素等
,得出相应结论。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撰写指导
报告内容要求
包括实验过程描述、结果分析、个人感悟与收获等方面内容。
写作技巧指导
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结合图表和数据进行展示,体现 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自我评价反思
针对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
粪便。
喙部解剖特点及作用
喙部结构
小鸡的喙部由角质层、真皮层和 骨骼组成,外层覆盖着坚硬的角
质。
喙部功能
喙部的主要功能是啄食和破碎食物 ,同时也可用于挖掘、捕捉昆虫等 。
喙部与食性的关系
不同种类的鸟类具有不同形状和大 小的喙部,以适应其食性。例如, 小鸡的喙部短而坚硬,适合啄食谷 物等坚硬食物。
神经调节与肌肉协调机制
拓展延伸阅读资料推荐
相关书籍推荐
《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实验教程》等书籍,深入了解动物行为 和生物学实验方法。
网络资源链接
提供国内外相关网站和论坛等资源链接,方便学生获取更多信息和 交流学习心得。
科学研究论文引用
引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论文,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进 展。
THANK YOU
小鸡啄米行为观察
01
02
03
观察环境
在自然或实验环境下,对 小鸡进行啄米行为的观察 。
观察方法
采用定时观察、连续观察 等方法,记录小鸡啄米的 频率、持续时间、啄食粒 数等指标。
行为分析
通过对观察数据的分析, 了解小鸡啄米行为的规律 、影响因素等。
科学研究意义与价值
揭示生命现象
动物行为学研究
小鸡吃食范文

小鸡吃食范文小鸡吃食。
春天来了,田野里鸟语花香,小鸡们也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它们在田野里啄食,享受着春天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鸡们是如何吃食的吧。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小鸡们就开始活动了。
它们在田野里搜寻着食物,有的啄食着虫子,有的啄食着杂草,有的在地里刨土找谷物。
小鸡们的动作非常敏捷,它们时而扑腾着翅膀,时而低头啄食,整个田野都充满了它们的欢声笑语。
当小鸡们找到了食物之后,它们就会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啄食起来。
有的小鸡在地上啄食,有的则站在高处啄食。
它们的动作非常灵活,嘴巴快速地啄动着,一会儿就能啄到一大口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投入,有时候还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仿佛在告诉其他小鸡它找到了美味的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有条不紊,它们吃得非常干净利落,一点食物都不浪费。
有的小鸡会用爪子抓住食物,然后用力啄动,将食物啄碎,再吞下肚子里。
有的小鸡则会将食物啄到嘴里,然后慢慢地咀嚼,享受着美味的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动作非常可爱,时不时还会互相叫唤,好像在告诉彼此它们找到了美味的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团结,它们会互相分享食物,不会因为争抢而产生冲突。
有的小鸡会发现食物后,就会叫唤其他小鸡过来分享,有的小鸡则会主动把食物分给其他小鸡。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整个田野都充满了它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在告诉世界,它们是多么快乐。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有秩序,它们会围成一个圈,然后依次啄食,不会互相打扰。
有时候,它们还会在一起跳舞,好像在庆祝它们找到了美味的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整个田野都充满了它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在告诉世界,它们是多么快乐。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它们的动作非常灵活,嘴巴快速地啄动着,一会儿就能啄到一大口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投入,有时候还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仿佛在告诉其他小鸡它找到了美味的食物。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有条不紊,它们吃得非常干净利落,一点食物都不浪费。
小鸡们吃食的时候非常有秩序,它们会围成一个圈,然后依次啄食,不会互相打扰。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打印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 的加减法。
2、学会用有关10 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10 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淘气家的鸡妈妈生下了一群小鸡,淘气今天邀请我们去看看,大家一起去吧!看看,小鸡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9 只小鸡在院子里做操。
)二)探究新知1、一共有几只小鸡1)师:大家数一数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学生数,然后汇报。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课件继续呈现:又来了1 只小鸡。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生:一边有9 只小鸡,又走来1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多名学生说一说)2)、师:怎样列式?生:9+1=10 或1+9=10(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师:你是怎样算出是10 只小鸡的?(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生:9再添1就是10。
3)、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学生解释。
4)、师:10 只小鸡都来齐啦,鸡妈妈拿出蜜糖倒入盘子里给小鸡吃。
(出示课件:有蜜糖的盘子边有8 只小鸡,没有蜜糖的盘子边有2 只。
)师: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生:粉色盘子边有8 只小鸡,蓝色盘子边有2 只,一共有几只小鸡?5)、师:怎样列式?生:8+2=10 2+8=10 2、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10 的加法问题。
3、提出并解决10 的减法问题。
1)、师:一共有10 只小鸡,一个盘子边有8 只小鸡。
你能根据老师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生:另一个盘子边有几只小鸡?2)、师:怎样列式?生:10-8=2师: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学生解释。
师:你解释的非常好。
(3)、师:一共有10只小鸡,一个盘子边有2只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