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数方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专项(数方块)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专项(数方块)训练题及答案例下面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样数的?
1.下面图形各有几个是看不见的?
2.数一数,填一填。
看得见的有()个;看不见的
有()个;一共有()个。
看得见的有()个;看不见的
有()个;一共有()个。
看得见的有()个;看不见的
有()个;一共有()个。
3.选一选。
(填序号)
(1)10个可以摆出()。
(2)看得见的超过8个的图形是
()。
(3)看不见的有2个的图形是()。
参考答案
例 7个
1. 1 2 2 2 提示:注意要数看不见的正方体。
2. 10 2 12 9 3 12 12 6 18 提示:数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地数。
3.(1)①③⑥(2)②④⑦
(3)①②③⑤提示:先数出看得见的正方体和看不见的正方体数量之后再填空。
数学思维数方块
例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方块为什么呢
例2、左边的方块拼起来后,变成了右边的样子,左边每堆各有几个方块右边的图中有几个看得见的,有几个看不见的右图中一共有几个
方块
最右边组合完的图形里面,有()块是看不见的,有()块是我们
可以看见的.
__ /―7
f『
最右边组合完的图形里面,有()块是看不见的,有()块是我们可以看见的.
学生练习: 1、下列图形中,左边的图形均可以拆分成右边的样子•左图中有几个方
块是看不见的,把它拆成右图后,就看得见了,在这些方块上面画上斜线.
/
1/
拆分之后,我们多看到了()块.在图上标示出来
/71 /
拆分之后,我们多看到了()块.在图上标示出来3、数数下图中各有多少个方块
/ / /
Z
/
z
/
4、左边的两堆方块拼起来,是右边的哪一堆用直线连起来
o
z
7
/
(1)
Z
/7
/ (2)
(4)
F面图中有多少块方块
6、下面的图形表示由一些方砖堆起来的“宝
塔”
C [块
.仔细观察后,请你
回答:
(1)从上往下数,第四层包含几块方砖
(2)整个四层的“宝塔”共包含多少块方砖
(3)若另有一座这样的九层宝塔,共包含多少块方砖。
一年级数学数砖墙练习题诀窍
一年级数学数砖墙练习题诀窍在学习数学时,数砖墙练习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巩固数学概念和提高计算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变得有些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一年级数学数砖墙练习题的诀窍,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1. 了解题意首先,要确保孩子们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帮助他们仔细阅读问题,并提醒他们注意关键词。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出现“加”、“减”、“乘”或“除”等词语,这些词语将指导他们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
2. 利用图形辅助理解解决数砖墙练习题时,图形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
鼓励孩子们将题目中的问题转化为图形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
例如,对于一个“有5个砖块的墙,每个砖块上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苹果?”的问题,可以在纸上画出5个方块,每个方块内画出3个苹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3. 分步计算对于较复杂的数砖墙练习题,分步计算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帮助孩子们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逐步求解。
例如,对于一个“有8个砖块的墙,每个砖块上有4个草莓,一共有多少个草莓?”的问题,可以先计算每个砖块上的草莓数目,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4. 反复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
鼓励孩子们进行反复练习,尤其是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之后。
通过反复练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5.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砖墙练习题。
举例来说,可以通过游戏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可以使用实际的积木代替砖块,让孩子们亲自搭建一个数砖墙,然后按照问题进行计算。
6. 鼓励思考解决数砖墙练习题时,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有10个砖块的墙,每个砖块上有2个花朵,一共有多少花朵?”的问题,孩子们可以选择使用加法或乘法来解答,培养他们的灵活思维。
通过以上的诀窍,一年级的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砖墙练习题。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以供借鉴。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拐弯数”。
教具准备: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骄傲的青蛙1、老师讲故事2、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二、数数活动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
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2、数出物体的个数,思考:“怎样摆放,才容易看清楚?”3、汇报,交流数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在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4、帮小猪数泡泡。
5、动手摆一摆同桌合作要求:随意抓一把物品,数一数有多少个?三、巩固练习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
(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 20+10= 10+( )=30( )+20=30 ( )+10=15 ( )+( )=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
一年级数学学方块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学方块练习题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方块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解决方块练习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系列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方块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1. 填空题(1)已知有两个方块,一个方块上有3,另一个方块上有5,将它们放在一起,一共有的方块数是___。
(2)请你画一个有3个方块的长方形,并写出方块的数量是___。
(3)将以下数集中的数填入方块中:4 1 23 52. 计算题(1)有3块方块,每块方块上有3个小圆圈,请你计算一共有___个小圆圈。
(2)如果一个方块上有2个小圆圈,另一个方块上有3个小圆圈,将它们放在一起,一共有的小圆圈数是___。
(3)请你计算:2 + 3 - 1 = ___。
3. 分组题把下面的方块分成两组,每组方块的数量相等。
□□□ □□ □□ □□ □□□4. 排序题请按照方块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方块:□ □ □ □1 42 35. 应用题小明有3块红色方块,小红有2块蓝色方块。
请你帮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块方块?(2)小明手中的方块比小红多几块?(3)小明和小红共有几种颜色的方块?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块练习题,一年级学生可以逐步巩固他们对方块、数字和计算的理解。
同时,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也能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并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字数:383)。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数与代数。
(一)准备课。
1. 数一数。
- 目标:通过观察,能数出图中不同物体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 学习要点:- 学会按一定顺序数物体,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防止重复数或漏数。
- 能将数出的数量用数字表示,如1个太阳、2朵白云等对应的数字1、2。
- 练习:- 观察课本上的主题图,数出图中的小动物、花朵、树木等的数量。
- 在家里找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数一数它们的个数,并用数字记录下来。
2. 比多少。
- 目标:理解“同样多”“多”“少”的概念,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学习要点:- 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如将小兔和胡萝卜一一对应摆放,能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
- 认识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3 = 3表示同样多,4>3表示4比3多,2<5表示2比5少。
- 练习:- 用小棒或棋子摆出不同数量的两组物体,然后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多少,并写出相应的符号。
- 在课本上完成比多少的练习题,判断图中物体数量的大小关系并填写正确的符号。
(二)1 - 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 - 5的认识。
- 目标:能认、读、写1 - 5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 学习要点:- 认识1 - 5每个数字的形状,会正确书写,书写时注意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记住1 - 5的数序,如1后面是2,3前面是2等。
- 理解数的组成,如3可以分成1和2、2和1;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等。
- 练习:- 按顺序写出1 - 5各数,反复练习数字的书写。
- 做数的组成的练习,如填空:2和()组成4;()和3组成5等。
2. 1 - 5的加减法。
- 目标: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 - 5的加减法。
- 学习要点:- 通过实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
数方块习题附答案-幼小衔接小学生数学思维
数方块习题-思维训练
6. 请小朋友数数,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积木方块?
3/4
数方块习题-思维训练
答案: 1. 9 2. 4 块、10 块、7 块、8 块。 3. 10 块、9 块、9 块、10 块。 4. 11 块、15 块、14 块、9 块。 5. 7 块、20 块、9 块、8 块。 6. 13 块、20 块、19 块、17 块、11 块、13 块、8 块、11 块、8 块、
数方块习题-思维训练
1. 小朋友,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呢?
2. 请小朋友数数,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积木方块?
3. 请小朋友数数,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积木方块?
1/4
数方块习题-思维训练
4. 请小朋友数数,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积木方块?
5. 请小朋友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积木方块?
20 块。
4/4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环境创设1本次设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利用直观的教具,幼儿就能很快的准确描述(1-5)各数,知道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2根据数字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数字。
3设计一棵果树,树上有许多苹果,每个苹果都是一个数字(1-5)然后让幼儿根据老师的口令涂上颜色!例如:给标1的苹果图上绿色……。
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5)。
2区分数字(1-5)。
3知道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数字(1-5)难点: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相应意义活动准备1装有5个数字卡片的箱子2彩色笔若干3幼儿的操作材料包:橡皮泥一根筷子活动过程一手指谣。
二认读5以内数字。
1 教师:说说数字像什么依次举出五个数字,让幼儿说出每个数字像什么问题:12345的形状各像什么2 根据幼儿的描述选择变成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像铅笔能写字、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挂东西)3从数字箱抽卡片,读数字教师:请小朋友抽出一张卡片,然后大声读出卡片上的数字,这项练习,幼儿轮流从箱子里摸出数字卡片,并读给大家听。
正确的小朋友掌声鼓励,错误的小朋友再给他(她)一次机会。
大家帮助他说正确,反复进行。
4涂色:(出示大树的图)教师:让幼儿把树上的数字1涂成红色、数字2涂成绿色、345也用同样的方法,多次进行。
三找找数字1和5。
教师介绍材料操作内容:问题(1)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小鱼、太阳、数字等)(2)找找看,图中有哪些数字宝宝(1、2、3、4、5)幼儿找出所有数字大声认读数字。
四理解数字代表的相应意义。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幼儿分五组,根据教师提示,在筷子上串上数字。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始,我用了手指谣,因为我们每只手是五个手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 数“步数”还是数“块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数“步数”还是数“块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这两个小朋友谁走的远,看起来一样远。
”情境中,两个小孩在跳房子,一个是先跳三块儿再跳四块儿,一个是先跳四格再跳三格,但是认真观察之后,还会发现,学生1那边有十三个脚印,学生2这边有十二个脚印,到底是谁走的远呢?
李卓涵开始向我解释了,“妈妈,你看,他一共走了十三个脚印,而他一共走了十二个脚印,肯定是脚印越多走的越远”。
貌似很合理,可是再好好想想,这道题到底是比较“脚步”数还是比较“方块数”,当然是比较方块数了,可怎么给李卓涵解释呢,处于一年级的学生,直观感知能力最为丰富,何不让他和我比一比呢,于是在同样的长度内,从一端走到另一端,我的步数少,而李卓涵的步数多,要记着,我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我们走的步数不一样呢?李卓涵脱口而出,“因为我们的脚步有大有小呀”。
这道题重在理解长度的比较,而需要掌握的比较的方法,有时,学生不理解题意时,就容易钻牛角尖。
在今后的的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首先就要运用运用情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二)能力训练点(1)能识别长方体的实物.(2)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3)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操作.观察.想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题中的实物或同样形状的其它实物,长方体框架.2.学具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导人: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将已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分类写黑板上)2.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3.教师概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教题在黑板上平面图形名称一边板书“平面图形”)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平面图形我们认识了,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立体的.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牙膏盒、罐头盒、魔方.皮球、台灯罩等实物)教师讲述: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2)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3)准说说这些物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你以前认识过,它们叫什么名称?(4)教师概括:除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外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因为它们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在前头板书的立体图形各名称边板书“立体图形”)(5)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借鉴网上的)3.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让学生再次观察前面教师出示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或实物,然后回答:哪种实物的形状是长方体的?(1)认识长方体的面.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盒子: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提示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容易数清)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互相议论一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问答: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而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教师板书相应内容)(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教师指出: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投影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你是怎样数的?想一想怎么数才既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②量一·量每条梭的长度,把度量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自己的度量结果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①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教师边演示边说: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请同学们数一数,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②提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顶点,怎样数不容易数错?(4)总结归纳长方体的特征.①让学生试着归纳,同学互相补充.②教师概括总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③谁能不看长方体,想象着把长方体的一一些特征准确完整的说一·遍(检验学生表象建立情况)4.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盒子或实物,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2)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通过投影,出示墨水盒、牙膏盒、粉笔盒的实物图.然后,去掉它们的实物表层,留下它们的轮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画下来的长方体只用实线画出能看到的三个面,另三个面可以用虚线表示出来.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1)出示用木条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讨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2)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可以分成三组. (3)教师提问:①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用等)②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条(3条)③相交于其它顶点的棱有几条(3条)④相交于同一个颀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4)教师归纳讲述: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为三组棱的代表,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5)测量: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火柴盒,量出火柴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①汇报测量结果,出现三种不同数据.②分别提问三种不同的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③教师归纳:可见长方体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巩固发展: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刑·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4.做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贴上课本169页的展开图,沿线剪下,试着将它折成一个长方体.然后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2)学生汇报度量结果,并演示说明自己的长.宽.高在哪里. 四.教师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1.练习五第2题:让学生先小声说一说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指名说,集体订正.让学生在图上标出长.宽.高.2.练习五第3题:先指名让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然后,将正确答案写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七、课外延伸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