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 Word 文档 (2)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材以贴春联为引子,让学生了解春节期间家乡的民风民俗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能自觉抵抗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民俗活动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

一起看看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期间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知道一些良好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了解春节期间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能自觉抑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

教学难点:体验感受春节的快乐,激发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

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年吗过年前在大门口上贴的红色的东西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你们有帮父母贴过对联吗(拿龙马精神那一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贴一贴春联,先请一个同学演示妈妈,分别扮演儿子和母亲。

抓住他们的动作。

2. 贴完了春联,你们知道春联的来历吗(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在周代的时候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桃木板,桃木是一种仙木,挂在门口可以驱鬼辟邪/逢凶化吉,后来,由于纸张的大量生产,人们就逐渐用纸来代替了桃木板,时至今日,每逢过年/新春伊始,每家每户/家家户户都会精挑细选/筛选出最桔祥的对联,贴在门上,增添喜庆气氛。

) (10 分钟)3.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你们知道在春节的时候要做什么吗还有吗(例如过年的时候在北京农村就有耍龙灯,在闽南农村就有挂甘蔗,还会围在火炉旁守夜,在南京的农村就会炒“十素菜〞,用十几种蔬菜炒成,还会有花灯节等等,这些在大城市有看见吗大城市过年是怎么过年啊)在城市里就只是简单地走走亲戚,拿拿红包,但是在农村就不一样了,可热闹了,现在过年真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那你们知道六一儿童节、圣诞节,万圣节要做什么吗你们看,说到过年,你们就只说出了给红包就没有了,但是一说到西方节日就每个人都侃侃而谈,这就说明了在大城市里什么节日更受欢送那现在你们就从贴春联这个小小的传统习俗中看见了现在在大城市里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受欢送的大现象,这种手法叫什么通常这种手法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开头还是结尾啊4.这篇文章是贴春联,那就是说要有贴春联的动作,如果仅仅是写贴春联的话,你的文章就太平淡了,那如果要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后觉得你对贴春联的了解很深,你要在你的文章参加什么从贴春联这件小事中见到社会的大现象,我们刚刚说是什么那现在文章的思路就出来了。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学会 4 个生字。

2、知道“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教学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板书设计:1—-1苏武牧羊旄帏匈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教学难点:理解苏武身体和心理上所收到的苦难教学过程: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穷苦坚贞不屈(心酸)(敬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1 个生字,学会 2 个生字。

2.知道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

作者具体叙述了解放前夕,革命前辈进行的狱中斗争。

表现了革命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监狱里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元旦。

2、在庆祝元旦联欢活动中,举行了哪些节目。

3、说一说春联的含义。

能力目标:4、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6、感受革命者迎接光明,充满乐观主义情绪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理解春联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把练习用教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作为重点。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讨论法、旁证博引法、扶放结合法。

2、学法:剖析重点词句法、导读法。

五、教学过程:合理地安排教学思路,能够达到目标要求的效果。

针对本课的教材特点和班级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1、展示目标,谈话导入。

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的标志之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导入语设计: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狱中联欢》。

狱中是地点,联欢是内容,狱中能联欢吗?谁在联欢?为什么联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明白题目的含义。

(这样设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了本节课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变无目的的学为有目的的学。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回忆、讨论用教快速度阅读文章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

[2]、指导学生运用此种方法快速阅读课文,限定时间为五分钟。

思考:监狱里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举行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进行了详写?(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有助于理解重点内容所处的语言环境。

而带者问题进行阅读,防止学生只图快而不理解的学习文章。

)3、精读课文,分步训练。

讲读教学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因此,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应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教学。

[1]、快速朗读第三部分,让学生找出中心,并理解其含义。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想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想

长春版六年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想一、单元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3、结合搜集资料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苏武、文天祥等任务的崇高气节,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产生尊敬和向往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二.教学设想单元导读(1课时)目标,1了解本学期学习要求(包括预习、读整本书等)2复习学诗歌方法,为一单元学习扫清障碍大致流程:(一)谈假期所见所闻,(二)提出新学期要求(三)引出有节气的人物,(结合假期里的电视电影人物)(四)背诵以前学过的描写高风亮节的诗歌比如《石竹》等。

复习学习诗歌方法(解诗题目、联系注释、结合背景、体会诗情)精读课《苏武牧羊》(2课时)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会写2生字2、借助注释理解文中的词句。

3、初步学习“联系资料,想象画面”方法,体会苏武一心为国忠贞不屈的品格,产生尊敬和向往的情感4、正确朗读,背诵诗歌大致流程:1、检查预习,扫除障碍,认字,指导会写生字2、初读故事,做到读正确(字音)3、尝试自己画出节奏,如: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4、提出问题,借助注释解决,理解诗歌大意。

再次指导朗读5、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交流搜集的苏武的资料6、说感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诗歌中的哪些词句看出苏武的品格?结合诗词中的词句说说。

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深入体会苏武所受的苦难,明白:他之所以不肯投降,忍受折磨。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1.正气歌本板块是小学生进入6年级的第一个学习板块。

本板块主题为“正气歌”,取材于《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的五言长诗《正气歌》。

本板块共有3课,内容分别是歌词《苏武牧羊》、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七言绝句《狱中题壁》和五言绝句《绝笔诗》。

这个板块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颂扬人间浩然正气、抒发胸臆、表达作者坦荡的情怀。

在情感基调上,本板块课文突出了一个“爱”字。

爱国,所以甘洒一腔热血;爱民族,所以不畏凶悍强敌。

苏武历尽苦难信念不改,文天祥面对亡国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吉鸿昌义正词严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爱是产生信念的基础。

6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

本板块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两方面都有切实意义。

苏武牧羊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

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

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

过零丁洋教材分析本课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

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再相逼。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

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向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

一正气歌1—1 苏武牧羊[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入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2.理解难度词语;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第二课时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

,可见天气(特别寒冷)。

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文档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文档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第一单元正气歌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结合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苏武、文天祥的崇高气节,产生对苏武、文天祥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第二单元汉语家园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贴春联》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贴春联》,注意对联的读法。

4、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苦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5、朗读《对子歌》,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对子的韵味,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二、教学重点:1、了解《贴春联》中,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2、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3、表达《询问与解答》:再现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询问与解答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单元感悟成长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并会用“赞不绝口、直截了当、竭尽全力”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3、搜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和时间赛跑》理解“我”从爸爸的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功的。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的评价都饱含着爱。

第四单元异域风情一、教学目标:1、认识31个字,会写19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在朗读中能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3、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Jiao an
(至学年度第 1 学期)
科目:
班级:
执教者:
课程表
教学进度表科
备课要点
一、学期教学计划
1.课程标准总目标
2.课本标准(具体目标或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3.单元课时比重及重难点分布
4.所教班级概貌分析(学生学习品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形成)
5.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6.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题
二、单元教学计划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目标导航)
3.教学重点、难点
4.课时比例
5.教学途径
三、课时教学计划
1.课题
2.课型
3.教学目标(目的要求)
4.重点、难点、关键
5.教具学具
6.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7.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六年上册语文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通榆县明德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计划语文学科年班任课教师
第( 1 )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 4 )单元教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各单元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正气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结合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苏武、文天祥的崇高气节,产生对苏武、文天祥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诗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文。

第二单元汉语家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贴春联》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贴春联》,注意对联的读法。

4、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苦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5、朗读《对子歌》,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对子的韵味,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贴春联》中,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2、感受对子歌的情趣。

并且背诵对子歌。

3、表达《询问与解答》:再现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询问与解答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三单元感悟成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并会用“赞不绝口、直截了当、竭尽全力”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3、搜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和时间赛跑》理解“我”从爸爸的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功的。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不同的评价都饱含着爱。

第四单元异域风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字,会写19个字。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停顿,在朗读中能表达出自己体会到
的感情。

3、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通过其作用,进一步了解建筑及风景的特色。

5、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维也纳的城市特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赞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第五板块童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和对比、衬托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文中重点语段理解课文内容。

第六版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

3、能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怀。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朗读并背诵古诗词。

3、理解诗词内容。

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第七板块小英雄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够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

二、教学重点: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

第八板块《西游记》《水浒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能在充分默读之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的精彩
情节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重点:
1.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石猴高登王位,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能在充分默读之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第九板块饮食文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0个字,会写2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赞颂豆腐,更深层次地了解豆腐。

二、教学重点:
1.《豆腐颂》第二自然段。

结合查找的相关菜肴的资料,通过图片、作法、人们吃它们时的感受,使学生产生对豆腐的喜爱之情。

2.使学生理解文中实例为什么是不文明的吃。

3.感受茶是一种文化。

第十单元信息与生存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13个字。

2.理解兔子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破耳兔一家的信息传递与它们的生存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嗵嗵”》这则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

5、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6.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嗵嗵”》这则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第十一单元推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会写5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贾岛推敲》的意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5.能根据注释疏通《荆公改字》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6.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7.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懂《欧阳定稿》课文内容。

8.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