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政府预算管理(doc 7页)

合集下载

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好坏的标准之一,创新是企业生产、社会进步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深化预算监督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

监督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追责力度,加大惩处力度。

同时对监督资金拨付情况,防止拨款违反政策规定,对可能存在腐败的现象绝不姑息。

各部门间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保持信息沟通。

加大对监督监管的支持力度,设置专业人员对预算支出款项进行监督,以便开展经常性监督。

自觉接受社会媒体监督,预算使用情况应及时通过相关的新闻媒介予以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建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开展预算绩效考核。

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对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绩效带动业务人员管理积极性,使业务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能动性,最终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绩效的方式进行调控管理,使预算结构不断优化,进而推进财政权利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形成持续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通过绩效管理。

预算安排时要确定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监控实施情况,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安排预算。

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和控制,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明确权利和责任,明确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

各部门领导对财政预算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对资金管理负总责,因此领导应该切实布置好部门各方面管理工作,将管理工作细化,明确分工,树立明确的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

当有违纪违法情况发生时,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依法办事。

印章等重要审批物件应由专人保管,并分开管理,同时对账户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进行及时了解,并做好记录。

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对涉及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审批操作和预算支出工作应做硬性规定,减少人为的失误。

(四)增强预算编制科学性。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doc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doc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5年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施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财政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和控制方式不够科学,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尚未建立;预算体系不够完善,地方政府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约束力不够,财政收支结构有待优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规模较大,预算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预算透明度不够,财经纪律有待加强等,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部署。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准确把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一)指导思想。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绩效,用好增量资金,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有效监督,提高资金效益,逐步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关于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作者:史维来源:《财会学习》2020年第22期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工作要求,本文以某地级市为案例,总结其现阶段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进情况,分析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下一阶段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重点推进方向,从而进一步做好某地级市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推进本地区部门预算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引言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含政府预算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两个层面。

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将中央各部门预算随2000年中央预算草案一并报送全国人大审议。

至此,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成为预算管理改革新一阶段的中心内容之一。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历程,从中央到地方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化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

现阶段及今后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任务也从“打地基”过渡到了“建高楼”,要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完善,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一、现阶段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进情况(一)盘活存量,新增预算聚焦重点领域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及结转两年以上存量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统筹使用。

截至目前,本地区已收回结余及两年以上结转资金10亿元以上;结合部门决算编审、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以及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督促预算单位认真核查长期挂账、大额押金等往来款项,属存量性质的,也由财政部门收回统筹使用。

同时,从紧审核新增预算,严把项目立项关,将新增预算聚焦科技创新、社会事业发展、城市运维、生态保护等重点支出。

(二)坚持长效,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规范化管理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在初步完成国库单一账户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电子支付改革,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平台动态监控,推行电子化支付自助柜面。

严肃财经纪律,对预算单位开展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专项检查。

深入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实施公务卡及现金使用考核通报机制。

如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如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如何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和调整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预算管理的流程和程序。

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日常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

其次,优化预算编制过程。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制定预算编制指南和操作手册,明确编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要求;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预算编制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相互衔接,协同配合。

再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要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需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执行的策略和措施,确保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管理软件等工具,实现预算管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同时,要加强对预算管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手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此外,还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数据安全保护,确保预算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最后,加强预算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和改进。

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doc

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doc

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5〕85号)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部门预算改革以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日趋规范,结构不断优化,绩效逐年提高,有力地保障了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中央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部门预算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相比,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与政府宏观政策联系不紧密,缺少前瞻性;与部门职能衔接不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立项和分类标准,项目数量多但重点不突出;预算决策机制不完善,重分轻管现象较为普遍;项目库建设滞后,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绩效管理和预算评审需要加强,预算透明度有待提高等。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对预算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加强和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改进预算管理方式,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深化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迫切需要;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履行财政职能,实现政府施政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总体方向(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二)基本原则。

理顺关系原则。

进一步理顺预算管理权责,更好地发挥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作用,以及财政部的审核主体作用,同时各部门和单位要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结果负责。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


工作 成 效
1 规 范 了财 政 资 金 支 出行 为 。 是 通 、 一 过部门预 算将 财政预算 内外 资金全部纳入 预算管理 , 并通过严格 的审批程度透 明地 分 配 到 各 部 门 和 具 体 的 支 出项 目 , 服 了 克 以往预算资金安排 的随便性 ;二是通过实 行 综 合 预 算 , 行 一 家 单 位 一 本 预算 , 证 实 保 了部 门预 算 的 完整 性 , 格 按 预 算 执 行 , 严 规 范 了单位 的支 出行为 。 2 增强 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能力 。 、 实行
制 , 位 收 入 全部 纳 入 财 政管 理 , 单 只有 进 入 财政 部 门预 算 批 复 范 围 的那 部分 收入 单 位 才 能动 用 , 其余 收 入 只 是 作为 结 余 , 在 财 存 政 指 定 的 专 户 上 , 以 导 致 部 分 单 位 隐瞒 所 收入行为的发生 ;同时单位当年预算指标 结余, 除仍需实施 的项 目支出指标可结转 下 年 继 续 使 用 外 , 余 的 只 是 作 为 下 年 的 其 收 入 来 源 , 于 收入 充 足 的 单 位 就 相 当 于 对 作 了 贡 献 , 是 部 分 注 重 自身 利 益 的 单 位 于 千 方 百 计 用 完 预 算 指 标 , 致 乱 支 滥 用 和 导 套取 财政资金 , 形成小 金库 的行为频频发 生 。 因 此 应 改 进 现 有 管 理 模 式 , 立 公 平 建 合 理 的 薪 酬 激 励 考 核 机 制 , 励 单 位 增 强 激 成 本意识 , 约财政 资金 , 节 对单位专 项资 金 、项 目支出安排的合理性 和资金实际使 用 绩效考核机制 , 坚决杜绝单位千方百计 套取财政资金 , 脱离监控 , 形成 “ 小金库” , 使 厉 行 节 约 、结 余 预 算 指标 成 为 单 位 的 自 觉行为 。 3 加强对单位财务管理员的培训。 、 通 过 开 展 各 种 培 训 活 动 , 断 提 高 财务 管理 不 员 的业 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 让他 们尽 快适 应继 续深化预算改革 的需要 , 并按照财经 法律 、法规和会计制度 , 结合 单位实际建 立健全 支出控制措施 , 对本 单位经济活动 的真实性 、合法性 负起 审核和监 督 的责 任 , 深 化 改 革 发 挥 出应 有 的 作用 。 为 4 建 立 合 理 的 定 额标 准 。 本 支 出 费 、 基 用 主要 用于维持单位正常运转 费用 开支 , 在 同 一 地 区 同一 物 价 水 平 下 , 部 门 基 本 各 维 持 费 用 的 标 准 应 当 是相 同 的 , 因此 建 议 在 一 个 地 区 制 定一 个 统 一 的基 本 支 出定额 标 准 , 建 立 根 据 物 价 上 涨 水 平 相 应 提 高 并 的机制。 5 、切 实 采 取措 施 , 防范 风险 。为 防范 预算 单位 套取 资金 的风 险 , 在集 中支 付 时应 继续倡 导直 接支付 , 实现收支直达 , 制、 控 减少 授权 支付 , 授 权支 付 继续 推行 公务 卡 对 三 、深 化部 门预 算 改革 的主要 措 施 制度 , 减少现金支付 , 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 减 针 对 预 算 改 革过 程 中所 存 在 的 以上 问 少 虚 假 发票报 账 等 问题 的存在 , 证 财政 资 保 题, 本人认为可通过 以下措施来逐步解决: 金运 行 的安 全 性 、 范 性 和有 效性 , 规 降低 财 1 加 大 对 预 算 法 》等 法 律 的宣 传力 政资金支付过程中潜在的风险。 、 圃 度和和执行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 《 预算法》 【 考文献】 参 和 有 关 财 政 改 革 政 策 的 宣 传 , 实 提 高 预 切 1 吕孝侠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 算 单 位 的 会 计 主 体 意 识 、法 制 意 识 和 预 算 度 改革 的 思考 会 计之 友 :0 8 : 0 2 意 识 , 据 自身 的 经济 业务 活 动 特 点 和 内 根 2 朱 文 阁 部 门预 算 改革 存 在 部 控 制 的 弱 点 , 一 步 完 善 相 应 的 内 部 制 进 题 与对 策 经 济 师 2 0 (O 09 1) 度 , 定相 应 的支 出控 制 措施 , 范 单 位 支 制 规 排 支 出预 算 , 算 的 编 制 带 有 随 意 性 ;二 预 是 在 预 算 执 行 过 程 部 分 单 位 预 算 意 识 不 强 , 支 的 随意 性 大 , 支 乱 发 、公 款 吃 喝 开 乱 现象依然存 在 , 当有关支出无法报支时 , 就 通过追加 专项经费来 弥补正常经费不足 , 并形成了惯例 , 导致预算追加频繁 , 影响了 预算的刚性 ;三是甚至还有极少数单位钻 政 策 空 子 , 用 虚 假 发 票套 取 财政 资 金 , 利 形 成 “ 金 库 ” 小 。 2 、支 出 定 额标 准偏 低 , 响 了 预 算 的 影 有 序 执 行 。 由于 财 力 限制 , 分 支 出 定额 部 相 对 偏 低 , 几 年 来 物价 上 涨 速 度 较 快 , 近 定 额标准不适 应当地物价水平和有 关支 出的 具 体 开 支 标 准 , 上 近 两 年 开 展 的厉 行 节 加 约活动 , 加大 了预算的执行难度 , 导致支出 项 目间调 剂行为增 多, 导致会计核算 不规 范 , 响 了会 计 信 息 的 真 实 完 整 。 影 3 财 务 管 理 员 的 业务 素 质 不 能 适 应 、 预 算 管 理 的要 求 。我 区 实行 会计 集 中核 算 时 撤 销 了单 位 的 会 计 机 构 , 设 财 务 管 理 只 员, 他们的业务素质相对偏低 , 财务制度 对 等法律法规 缺乏足够 的了解 , 预算管理 对 等政策理解 不到位 , 加了深化预算改革 增 的难度 , 如在编制和执 行部 门预算时带有 很大 的随意性 , 能结 合单位实 际情 况协 不 助单位领导 建立健全 内部有 关支 出措施 , 控制单位支 出, 进预算的有序执行。 促 4 缺 乏 有 效 的监 督 考 核 机 制 。 我 国 、 《 算法 对 预 算 的 编 制 、 行 和 考 核 作 了 预 执 明确规定 , 目前执行尚不到位 , 但 如对部分 单 位 在 编 制 收入 预 算 时 不 同程度 地 存 在 的 少 报 、漏 报 和虚 报现 象 、少 数 单 位 项 目支 出不 能 做 到 专 款 专 用 , 于 弥 补 基 本 支 出 用 经费不足的行为及个别单位套取财政 资金 的行为 不能进行有效 查处 , 在一定程 度上 助 长上 述 行 为 的 发 生 。

2024年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方案

2024年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方案

2024年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方案
如下: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地方部门预算整改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益,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精简机构,优化管理。

对于各部门机构的人员编制和财务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减少冗余部门,优化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能。

二、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加强对地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财政支出方面,要注重优先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确保公共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四、改进财政收入管理。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扩大财政收入渠道等手段,提高地方部门的财政收入水平,保证预算的稳定执行。

五、提升预算编制水平。

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为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面实施上述整改方案的基础上,将促进地方部门财政管理的改善,提升预算执行效能,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希望各地方部门能够认真落实整改方案,推动地方财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 1 页共 1 页。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的论文-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的论文-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关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的论文会计管理体制论文【摘要】为促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部门预算;公共财政体系;财政管理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推行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公共预算改革,在构建新预算模式的三项核心制度中,部门预算是关键。

这是继“分税制”、财政体制、新税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决策。

部门预算就是财政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将每个部门的所有收入、支出通过一本预算详细地反映出来,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查批准后严格执行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部门预算改革使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有利于规范政府理财行为,转变财政职能,提高政府总体管理水平,实现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一、现行部门预算改革暴露的问题和弊端(一)对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部分预算单位认为操作复杂,费用指标不多,比较麻烦;部门观念转变滞后,预算编制质量低。

一些部门对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把改革看成是财政揽权,工作中存在不理解、不配合、不负责等现象。

预算编制不负责,随意性大,加之部门预算要求提前进行编制,收支计划和专项支出目标任务不具体,预计不准,导致预算执行中追加追减的现象频繁发生。

还有的过于强调既得利益或收入、争多讲少,未能从观念上根本转变认识。

部分财政干部认为,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满足单位需求,现实财源财力不允许,搞部门预算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

(二)机构改革滞后对部门预算改革产生消极影响我国现存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或多或少地带有计划经济色彩,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日益显出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同时,目前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全面完成,对部门预算改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预算管理改革再进一步

预算管理改革再进一步

ACCOUNTING HORIZONS中国总会计师·月刊1842021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第一,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第二,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第三,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第四,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第五,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第六,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这是时隔6年多之后,预算管理改革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预算法》,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20年10月1日《预算法实施条例》开始正式实施。

随着这些法律、文件贯彻实施,中期财政规划、预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落地,效果逐渐显现:政府收支透明度、“三公”经费开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越来越规范和透明。

新一轮预算管理改革,一方面是将近年来预算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制度化进而巩固预算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力度上都更上一个台阶,将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新一轮预算管理改革的背景新一轮预算管理改革看似突然,实际上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财政紧平衡需要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的同时却还未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而财政增收的难度客观上持续提高。

与此同时,政府的财政刚性支出并未缩减,民生等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反增,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财政收支矛盾还将继续呈现加剧态势。

鉴于此,必须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去增强财政资源的统筹力度和可持续性。

(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要求加强财政收支统筹自国发〔2014〕43号文实施之后,我国先后实施了三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行动,但截至目前隐性债务风险仍然是我国财政金融体系防风险的重点。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方 面 做 了 一 些 工 作 ,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摸清底数 的基础上 ,根据 国家有关政策 项 支 出需求 。在规 范编 制程序上 ,采取



效 ,为全 县经济 社会转 型跨越发展做 出 规定 ,按 照 “ 员经费按标 准 、公用 经 了 “ 人 二上 二下” 的编 制程序 ,分 阶段分



部 门预 算是实现 财政管理 科学 化精 人 。 同 时 ,通 过 国有 资 产 登 记 审核 及 照轻重缓急 的顺序进行安排。


细化 的根 本举 措 ,也是 规 范政府 行 为 , “ 金库” 小 、公 车专 项治理 活动 ,摸清 了



三是规 范程 序 ,做 实预算编 制。在
算及 决算 情况进行 全面 的评 审监督 ,加 法 ,明确 了各个 项 目的支 出标 准和资金 算 编制 的 内容相对 简单 ,支 出预算科 目
强政府性 资金 的绩效考评 。 用 途 ,核 定 了支 出额度 ,使部 门心 中有 使 用 不 够 合 理 。 尤其 是 在 项 目支 出 方


了应 有 的 贡 献 。

费按定 额 、项 目支 出按轻 重” 的原则及 步骤对部 门预算进行 布置 、报送 、研 究 保吃饭 、保运 转、保重 点的顺序 ,制定 下达 、调 整 再 报 、 综合 平 衡 、形 成 草



部门预算 改革 的主 要做 法
我县从 20 年 开始 ,选择公 安 、计 出统 一 的支 出标 准: 其 中 ,对 人 员经 案 、批 复 下 达 。在 部 门预 算 执 行过 程 06 。 箸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资金的运行效率,并在为不断更新传统部门预算管理方法做出努力。

本为将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的诸多不足展开讨论,探寻更为有效的并适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方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目标;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一)预算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结合不足现阶段,我国实施部门预算的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是就预算而预算,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之间存在严重的脱钩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欠缺明确的目标指引。

这很容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更多地注重短期工作,而忽略了长期目标的重要性,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短期预算指标和长期发展目标不相匹配的事实。

各期预算编制无法良好衔接,各月度、季度和年度的预算推行无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长期目标,即难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价值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反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缺乏有效部门预算的支持,演变为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空洞目标。

(二)部门预算管理的编制手段比较滞后电算化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其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而且能使证、账、表在财务中统一的同时,利用部门收入、变动成本动因及总成本函数等计量方式对部门预算实施分析、计划。

但是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部门多且预算指标关系庞杂,从而使得一般的财务软件很难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各部门和岗位的具体标准构建对应的财务及业务模型,为数据的动态更新造成障碍,产生了较差的协调性和安全性,造成部门预算管理的效率不高。

(三)部门预算管理的控制和分析方法亟待改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应用往往与部门绩效息息相关,所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中占有很大分量。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8.17•【文号】财预[2006]406号•【施行日期】2006.08.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财预〔2006〕406号2006年8月1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近年来,各地积极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解决改革中存在的模式不够统一、操作不够规范、进展不够均衡等问题,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改革进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施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精神,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先进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宏观调控能力,优化政府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十一五"期间,全国县级以上都要实行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

(三)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遵循统一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基本模式,又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部门预算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是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预算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预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保障国家财政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原有的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2.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预算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工具,其合理性、科学性对于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科学性,确保国家财政的健康稳定发展。

3.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配置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调动各方面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4.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容易造成政府职能僵化,限制了政府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可以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政府从传统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1.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才能实现预算的合理编制和分配,确保财政的公平公正。

2.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只有通过透明的预算制度和科学的预算编制,才能保证财政预算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确保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

3.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预算的绩效管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3.07•【文号】国发〔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3.0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加之预算管理中存在统筹力度不足、政府过紧日子意识尚未牢固树立、预算约束不够有力、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有待提高、预算公开范围和内容仍需拓展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源统筹和可持续性。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挖掘潜力、释放活力,现就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加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过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对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实现有限公共资源与政策目标有效匹配。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发 展水 平 的落 后 制 约 了管 理 水 平 的 提 要 手段就 足进一 步完善分类 分档定 员定 晕 管理的有机 结合 ,进一 步优化 资产管 高。经济落后意味着财政保障水平较低 , 额标准体 系。细化项 目支 出预算 的丰要 理和强化预算管理 。 总之 ,深化部 门预算改革 的最 终 目
提高。 长期粗放的管理模式 , 一足 固化 了 的,就足应该用完的 , 没有用完 ,只有 两 立严格 的资产管 理制度 ,通 过各种渠道 人的思维 , 对精细化的管理无法接受 , 感 种 可能 ,要 么是没有 完成预定 的工作 任 和措施 , 真正摸清 “ 家底”, 逐 步实现对 到太繁琐 、 太麻烦 、 太不灵活 ;二是让一 务 , 要么是在编制预算时虚报多报 。 细化 行政事业单 位 国有 资产从入 口到山 口各 部 门和个人在 “ 粗” 中得 到了实惠 , 池 预算 是进一步 规范预算 编制 的基 础性 J : 个 环节的动态管理 , 减少浪费 , 提高政府
人认 为部 门预算 编得太细 ,不 利于预算 逐 步走上科 学化管理轨道 。 执行 , 不利于渊动部 门节支积极性 , 丰张 增加部 门预算 中的机动部 分 ,以便于部 2 、加大力度 ,解决几个难点 。

收 入 项 目 ,属 于 公 共 服 务 的 应 逐 步 取 消
收 费 ,属 于经 营性 质 的应逐 步纳入 税收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4 、部门预算管 理处 于粗 放化
共 服务 意识 ,同绕建 设和谐 社会 开展
政部 单位的 “ 小灶”。 依法征收是执收部
与部 门预算 管理先进 国家 比,我们 作 ;各 职能部 门要 强化公共 服务 意识 ,
的观念弱化, 财政资金成为 “ 免费的午餐” , 效使用 ,是否节 约资金不 应是在 执行 中 产存 晕越大 、谁 获取 的预算 资 源越 多 的

谈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化

谈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化
排 的项 目.本 级 部 门预算 不 安排 或 只安 排其 预 算缺 口 部分 . 免项 目重 复和 资金 的损 失浪 费 ; 避 二是 要 严格 按
预算 审批 监督 的权威 性 ,真 正使 人 大 审批 监督 从形 式
化 向实质 化转 变 。 二、 规范 管理 办法 。 提高预 算 管理水 平 1规范 预算 编制 程序 。首先 要延 长 预算 编制 时 间 , .
展 规 划 紧 密结 合 起 来 , 保 两 者 相辅 相 成 , 为 基 础 ; 确 互 另 一方 面要 在预 算 编制 前 , 真细 致地 开 展调 研论 证 , 认 建立部 门项 目库 . 确保 预算项 目编 制有 的放 矢 。 3强 化部 门综合 预算 。各 部 门的资 金来 源 比较 广 , . 种类 多 , 在编 制预 算时 , 是 对非 本级 财 政安 排 的预 算 一 必须 纳入 单位 综合 预算 统 筹 考虑 .对 非 本级 财 政 已安
照收 支两 条线 的管理 规定 , 强各 部 门预算 内外 收入 管 加
理。 门不得 在 预算 之 外保 留其 他 收支 项 目 , 部 门所 部 对
需 的合 理 支 出, 综 合 预算 统 筹安 排 , 实 扭 转预 算 纳入 切
外资 金 和其他 收入 “ 门所 有 ” 部 的状 况, 步实现 真 正意 逐 义上 的综 合预算 。 4规范 预算 支 出项 目。要 按照有 所 为 , 所不 为 的 . 有 原则 . 重新 明确 和界 定财 政 支 出范 围 , 加强 政府 的社会 职 能 , 加政 府预 算用 于公益性 和非竞 争性领 域 。要改 增 变 传 统 的 “ 数 加增 长 ” 基 的预算 编 制 方 法 , 行 零 基 预 推
制度 , 实际执 行情 况 却很 不 理想 , 但 除法 律本 身 尚需 完 善外 , 也还 存在 个 别部 门及 领 导 的法 纪 观念 不强 、 大 人 审批监 督力 量不 足等诸 多 问题 。因此 , 是要 尽快 完善 一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

预 算管理模式的 要求, 更是政府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认真地 端,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传统的 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预算编 实践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 具体体现。 制方式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编制方法不科学, “ 基数加增长” 的 ( 实行部门 一) 预算是确保财政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 方法致使年度核定的支出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加剧了 场经济发展的 必然要求。 首先是部门预算在改革模式上遵循 资金供求矛盾, 造成了 财政资金在部门间分配的苦 乐不均, 不 了 法制、 科学和规范的 原则, 有利于推动预算编制向科学化、 能适应政府职能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二是由 于编制时间仓 规范化迈进。 其次是部门 预算突出了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 促, 保证预算的周密与完整。三是预算内外资金“ 难以 两张 础性 作用, 政资 使财 金围绕部门形 成一个使用、 管理和监督的 皮”政 , 府预算内 容不完整。四 是预算执行管理弱化, 财政资
( 编制部门预算有助于 四) 规范 政府行为, 推进依法理财。
的问 增强了 题, 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因此, 部门预算作为与市 实 行部门预算后, 早编细编预算, 将预算编制到部门、 项目, 大
场经济体制接轨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增强了预 对市 算的透明度、 性和约束力; 公开 财政资金一次性规 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范地分解, 基本不再留机动, 此可以 由 有效地规范政府的管财
理 。
关键 词 : 门预算 ; 部 改革 ; 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P F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4 49 2o ) —07 —0 10 一s9 (o6 0 3 16 3


深化部门 预算改革的意义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财政学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
1.编制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履 行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 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给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 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通俗地讲,就是 “一个部门一本账”。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 成,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采取自 下面上的编制方式,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2.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2011年起,将各级政府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同时,健全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制度。
(3)建设和完善规范透明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目标。
(4)建设和完善健康稳定的国债管理体系,为财政运行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筹资渠道。
(5)建设和完善科学高效的国库现金管理体系,在保证国库现金安全和财政支付需要的前提下,提高国 库现金管理市场运作能力。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财政学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
3.改进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1)收入分类。按收入来源和性质,将预算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 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等6类。 (2)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分为:一般公共服务、 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 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 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类级科目。 (3)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 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予、债务利息支出、 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切实细化项目支出预算。

细化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学分配财政资金的客观要求。

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所有项目支出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必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到不了具体项目的资金不能列入部门预算,没有明细支出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

行政及一般事业单位的维持及发展专项经费要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一步细化。

(2)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要求。

为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在细化预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如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

(3)推进项目支出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促使部门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省级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选择部分部门对2007年部门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度编制和安排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进一步推进综合预算编制管理
综合预算就是要将部门所有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范围。

一是对于行政部门的行政性收费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收费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的,在预算编制上要认真实行收支脱钩,坚决取消收支挂钩核定预算的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

二是对于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统筹安排,严格资金追加。

各部门单位必须认真测算和如实上报预算外资金收入,凡部门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少报、漏报或瞒报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在预算执行中,一律不再下达或追加预算外资金拨付指标。

帐户结余资金在下年编制部门预算时再进行统筹安排。

三是推进编制规范的基金预算,进一步加强结余资金管理。

为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对各项基金应比照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在部门预算“二上”阶段,要逐步编制比较完整规范的基金预算。

同时,将对部门结余资金报送、确认、安排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4、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各部门的注意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省财政厅已制定了《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随文下发),根据有关精神,我们将选择部分部门对2007年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编制和安排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

实行部门预算以来,省级部门预算安排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也逐步提高,2007年省级部门预算
编制中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要给予大力的配合和支持。

努力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要求。

为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在细化预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

二、县级部门预算改革情况
我省共有51个县,已全部实行部门预算。

虽然我省部门预算改革启动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整个部门预算改革还在逐步完善中,与相配套的一些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定员定额标准不够科学。

由于我省县级财力有限,实行部门预算以来,每年制定的定员定额标准都是按照历史制定的标准基础上做了修补和细化,使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核定部门支出的工作存在不准确和不公平因素,财政分配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综合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前几年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仍实行与预算资金不同的核定办法,尤其财政专户以外的各项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很难掌握和管理,各部门只重视预算内资金的编制,而忽略预算外资金的编制,甚至漏报、瞒报预算外收入。

部分预算外资金仍游离于部门预算之外,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部门综合预算不
完整。

三是缺乏一套财政系统统一使用的系统性财政管理软件。

目前,财政部门使用的“e财”预算编制软件是一套用于财政预算业务管理的信息平台,它与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费税收入、指标管理等软件未相互衔接,因此,财政内部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出现重复及效率低下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整个财政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是一些部门对编制部门预算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预算单位对预算编制不认真、不规范,未按编制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甚至部分部门虚报人员、车辆等基本信息资料,造成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失去有效控制。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省今后深化和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步骤是:
(一)主要目标。

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按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积极推进与稳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在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明确部门预算编制规程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即预算决策机制,预算分配机制、预算监督机制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二)基本原则。

在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中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完整统一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必须实现综合预算,要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等全部纳入预算,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编
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二是真实可靠原则。

部门预算收支预测要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相关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三是确保重点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的方针,根据部门履行的职责、事业发展目标和现有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做到有保有压,分别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支出。

四是积极稳妥的原则。

既要坚持部门预算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又要结合实际,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

五是坚持“二上二下”的编制原则。

根据预算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上”与“下”的具体流程,明确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有关方面的职责分工,合理延长部门预算编制时间,逐步推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实现预算编制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同时,探索建立资产实物相结合的的预算标准定额,逐步引入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三)工作步骤。

2007年5至6月,分期分批举办州级财政部门和县级财政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部门预算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培训班, 8
月份,着手编制2008年全省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期间,从预算编制的内容、程序、办法、定额制度、项目预算管理、经费细化分类等方面,积极引导、规范县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确保部门预算改革积极稳妥实施、富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