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动物世界 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猫
1.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1.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sè)怂恿
..(sǒng yǒng)虐.待(nüè)
蜷.伏(quán)惩.戒(chéng)怅.然(chàng)
诅.骂(zǔ)红绫.(líng)
2.理解词义
(1)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3)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4)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5)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6)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面对不会说话的猫,“我”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找出起止段落,并划分文章结构。

【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3—14段):写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养第三只猫的经过,以及“我”为冤枉了第三只猫而难过自责。

2.文中写了“我”几次养猫的经历?结局怎样?
【点拨】三次;失踪或死亡。

3.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词语、句子。

【点拨】
结局病死被一个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第一只猫的故事
猫第二部分(第3—14段):介绍第二只猫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34段):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讲解,我们对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的第二课时,相信大家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二、学习指导(二)
(一)品读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具体怎样?
【点拨】作者从“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懒惰,郁闷。

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2.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点拨】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3.这只猫的结局怎样?家里人的态度又是怎样?
【点拨】这只猫最终病死了。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二)品评第二部分
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点拨】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
又跑到街上”等表现出它的性情;“会爬树”“会捉蝴蝶”“会捉老鼠”等表现出它的本领。

2.这只猫的结局怎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点拨】这只猫最终亡失了。

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三)赏析第三部分
1.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点拨】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如:“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忧郁”“懒惰”。

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作者用了哪些词语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点拨】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

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此次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所以深感内疚和自责。

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细读课文,美点揣摩
1.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点拨】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猫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游玩,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

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这与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

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被全家视若珍宝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难看出,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受的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受冷遇,是酿成它悲剧的直接原因。

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故事推到高潮“芙蓉鸟事件”。

在这个事件中,猫的负屈含冤与“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点拨】养第一只猫时,三妹追小猫玩,“我”微笑着看,当她报告猫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

养第二只猫时,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

随着猫亡失消息的证实,“我”也“怅然地,愤恨地”。

第三次养猫感情波动幅度更大。

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

打了它之后“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难过得多”。

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对“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

(五)主题探讨
这篇散文描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之情,进而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被冤枉的一方没有机会辩解,那更会让自己良心难安。

第一只猫: 可爱小猫因病亡→酸辛、
难过(首次养猫)
猫第二只猫: 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拒绝主观臆断
愤恨(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 平白无故蒙冤屈→难过、
愧疚(永不养猫)
四、拓展延伸
关于误解的格言警句
1.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误解而放弃。

——曾仕强
2.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

——钱钟书《围城》
3.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欲常常被误解为一个人投身人类事业的神圣热忱。

——埃·哈伯特
4.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能避免争论,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有错。

——戴尔·卡耐基
5.人遇误解休怨恨,物过严冬即回春。

——《格言集锦》
6.误解,圣解也!——钱钟书《围城》
7.对于诗人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由于误解而受到钦佩。

——科克托
8.谁要是选择吝啬鬼做朋友或信赖自私和怯懦者的虚假友谊,谁就有被误解的可能。

——托·布朗9.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

——贝多芬
10.朋友间有误会应当坦率地交换看法,不可背地诽谤;有过失应当面规劝之,在背后则应赞扬他的优点。

——贝原益轩
1.摘抄文中你印象深的语句。

2.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动物,你和它之间的故事。

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不少于200字)
《猫》以平常的题材表现出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

记叙的是作者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

17*动物笑谈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

3.学习作者对工作专注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并从中获得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启示。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2.学习作者对工作专注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并从中获得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启示。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

一、课前导入
飞禽走兽,鸟兽虫鱼,无一不是大自然的精灵,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无一不是人类共同的朋友。

只有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善待动物,从动物身上汲取生存的智慧,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了解动物和人类之间的趣事吧!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嗔怪(chēn)凫(fú)麝香(shè)
匍匐(pú fú)神采奕奕(yì)禁锢(gù)
蹒跚(pán shān)咒骂(zhòu)
2.理解词义
(1)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2)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3)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4)需索:索取,求取。

(5)匍匐:爬行。

(6)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7)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8)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等。

4.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劳伦兹专门为一般读者和大众所写的介绍动物行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科学著作。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即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劳伦兹愿意相信这个传说,他把给世人“谈谈动物的私生活”看作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最受欢迎的一部。

三、学习指导(二)
(一)整体感知
1.用一个词概括全文的感情基调。

【点拨】笑谈。

2.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拨】文章具体叙写了作者做小水鸭认母的实验、养皇冠大鹦鹉的趣事,通过水鸭实验的结果和鹦鹉与作者及其家人的亲密关系,表明了作者关爱动物的感情和深入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自己因研究动物的方法怪诞,常被人当作疯子。

第二部分(第2—9段):叙写做有关水鸭子实验的过程,得出小鸭从叫声上认妈妈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10—19段):叙写与一只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二)文本探究
1.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

请你找几个这样的例子。

【点拨】a.“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作者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学着母水鸭的叫声,说明他对科学的痴迷。

)
b.“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学小鸭子行走的姿势,学母鸭子的叫唤,令人忍俊不禁。

将小鸭子与小孩子进行类比,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

)
c.“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扮演鸭子的母亲,研究动物的本能反应。

这里略带夸张地描写了“我”“怪诞”的实验行为。

)
2.不明原委的人把作者的行为看作是什么?
【点拨】怪诞或发疯。

“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脸色煞白”一词写出了不明原委的人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以为
遇到了神经有毛病的人,侧面衬托了作者研究方法的怪诞和实验时的忘我精神。

) “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假使没有,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了……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

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

”(对旁人反应的夸张描写极富喜剧意味,从侧面反映出“我”对可可的喜爱,以及“我”的敬业精神。

)
3.可爱的动物们有时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让人忍俊不禁,请你找几个例子。

【点拨】(1)可可将父亲的扣子咬下来,排成三堆。

(2)可可将整棵树缠上毛线。

4.对可可的恶作剧,作者是怎么处理的?说明了什么?
【点拨】作者把鹦鹉可可看作是家里的一员,面对可可的恶作剧,作者并没有把它关起来,而是依旧让它自由活动,正因如此,可可和作者建立了友好而亲密的关系,说明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和善待。

学母水鸭的叫声
学大鹦鹉叫声趣味无穷研究动物关爱动物
动物笑谈
大鹦鹉咬扣子
大鹦鹉缠毛线
五、拓展延伸
关于科学研究的格言: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2.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陶行知
3.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

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

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取得最高的成功。

——斯宾塞
4.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

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

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

——贝弗里奇
5.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得成功的方法
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赫尔岑
6.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条件。

——贝弗里奇
7.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课外阅读康拉德·劳伦兹的著作《所罗门王的指环》。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趣事,写动物的可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很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对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的分析很到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8狼
1.诵读课文,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说出课文大意。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4.从中获得懂得“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启示。

1.诵读课文,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说出课文大意。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1.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2.中获得懂得“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启示。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奇异”的故事(事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的),讲给大家听,然后教师讲《狼》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行(zhuì)大窘.(jiǒng)苫.蔽(shàn)
尻.尾(kāo)假寐.(mèi)黠.(xiá)
2.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②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③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3.一词多义
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①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想要)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②前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③敌盖以诱敌.(名词,敌方)
止.有剩骨(仅,只)
④止一狼得骨止.(停止)
投以.骨(介词,把)
⑤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两只狼)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
⑥其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积薪)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指另一只狼)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
4.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
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5.背景链接
蒲松龄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为大家所熟悉。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内容:
1.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的识记。

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懂课文,把握大意。

(二)疏通文意并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梳理文句,并且质疑。

2.教师答疑并点拨:
①“缀”,这里引申为紧跟。

②“投以骨”,把骨头扔给狼。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③“骨已尽矣”,也可说成“骨尽矣”。

④“顾”,看,视。

⑤“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是覆盖、遮盖的意思。

⑥“奔倚”,表示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⑦“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这里引申为“解除,卸下”。

⑧“犬坐”,比喻坐的姿势像狗似的。

⑨“隧入”,从通道进入。

⑩“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让学生作比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3.讲解词性活用。

①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一狼洞其中。

②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其一犬坐于前。

(三)学生自己试着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解决。

(四)指导学生朗读并熟读成诵。

1.注意朗读节奏:
(1)读出轻重。

(2)读出快慢。

(3)读出抑扬。

即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2.朗读: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诵读:
(1)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分层诵读法。

所谓“分层诵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能够流畅地背诵。

《狼》这篇课文的特点之一就是写狼写人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

(指导学生找出段内层次,画出停顿的地方)
(2)教师示范
(3)学生诵读
(4)教师巡视指导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夫:机智、勇敢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接下来,我们一起对本课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二、学习指导
(一)指导学生从屠户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评价性的阅读,读一段,评一段。

教师示范: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学生讨论,对第二、三、四段进行评价。

【点拨】第二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转折。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阴险狡诈,这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二)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故事(第一、二、三、四段);第二部分议论(最后一段),点明主旨。

(三)讨论探究。

1.课文写了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从课文中找出较量双方各自拥有的不同的客观条件,并加以分析。

【点拨】从时间、地点、力量悬殊以及物资等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分析。

2.双方在主观态度上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较量?(从课文中找出,加以分析)
【点拨】(1)屠户投以骨,再投骨,直至骨尽;两狼并驱如故,缀行甚远。

(2)屠户奔倚积薪下,弛担持刀;狼前后夹击,欲置屠户于死地。

3.双方的较量可谓斗智斗勇,看看屠户和狼的“智”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说说理由。

【点拨】屠户懂得借助外在条件,变被动为主动以及化整为零,用一一击破的方式克敌制胜;狼懂得用分散注意力、前后夹击等方式战胜对方。

4.狼很狡猾,也善用心计,较量的结果却是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你认为狼被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点拨】从“狼”得骨后仍缀行不止进行思考,抓住其贪婪、凶狠的本性加以分析即可。

四、拓展延伸
蒲松龄的故事
为了收集更多的故事材料,蒲松龄经常在村外的路口旁边,摆个茶水摊,自己坐在席子上,招呼过往的行人:
“歇歇脚吧,喝口水,抽袋烟。


“谢谢啦。

您这茶水多少钱一碗?”客人问。

“水随便喝,烟随便抽,不要钱。


“噢?有这么好的事?”
“不过,您要是有什么新鲜的故事,就请讲给我听听。

”蒲松龄诚恳地说。

客人奇怪地问:
“您这么爱听故事吗?喜欢听什么样的呢?”
“讲什么都行。

”蒲松龄爽快地说,“当然越奇怪越好,神啊鬼呀的,更欢迎。

我最爱听奇闻。

宋朝的苏东坡,不就喜欢听别人讲鬼的故事吗?我跟他一样。


客人们见他这么有趣,也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

他们中间有外出干活的汉子,有做买卖的商人,还有云游四方的文人,见多识广,讲的故事五花八门。

不管什么故事,蒲松龄都听得十分认真,回到家里,还把听到的记下来,等有了时间,再编成完整的故事。

摘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并熟记下来。

示例: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如狼似虎声名狼藉狼烟四起鬼哭狼嚎前怕狼,后怕虎前门拒狼后门进狼等。

在教学设计时我本着以读促译、以读促讲、以读促解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读得朗朗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

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乃至成诵,因此诵读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力求确解。

对于自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单的讲解。

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应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的斗智斗勇。

最后,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只要抓住两点即可:一是故事之奇,二是作者的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