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兖州煤业收购澳洲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的思考
高级投资学

高级投资分析兖州煤业(6001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姓名:霍华侨专业:软件学院金融信息化方向学号:2220101313兖州煤业,中国上市公司50强企业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煤炭出口企业之一,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煤炭公司,在国内煤炭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公司本部目前拥有六座生产煤矿,分别是南屯煤矿、兴隆庄煤矿、鲍店煤矿、东滩煤矿、济宁二号煤矿和济宁三号煤矿,煤炭资源总储量达到40亿吨左右。
公司未来煤炭产量稳定增长,收购菲利克斯公司大大增加了后备资源,考虑到山东省资产整合即将拉开序幕,未来公司成长和估值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1998年分别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是国内煤炭行业唯一一家在三地同时上市的公司,公司实力雄厚,竞争力突出,入选2007年度普氏全球能源企业250强,在亚洲区名列第54位。
兖州煤业的母公司—兖矿集团是国家重点特大型集团,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拥有50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涉及采矿、煤化工、建筑、电力等10多个行业,这为兖州煤业产能扩张、产业延伸提供了发展空间。
兖矿集团拥有世界一流的综采放顶煤技术和深井冻结施工技术,提高了兖州煤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在资本市场十年的风雨历程,兖州煤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技术一流,品牌卓著的上市公司,公司2007年入选“标准普尔大中国地区股票精选组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成份股”、“2006年度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百强”、“2006年度中证百强排行榜”、2007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名第23位;同时获得“中国煤炭行业卓越董事会”、“全球煤炭与消费性燃料企业第7名”、“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2007年度世界市场中国(煤炭)年度品牌”等多项荣誉,公司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蓝筹上市公司之一。
兖州煤业未来目标是成为理念先进、治理规范、国际领先的大型现代煤炭企业集团。
回顾上市来的发展,我们对于兖州煤业的明天也充满信心,过去十年,兖州煤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经由37亿增长到165亿,总资产由48亿增长到253亿。
对澳大利亚矿业投资:机会与策略

对澳大利亚矿业投资:机会与策略:内容提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实体。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多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为基础,重点剖析了中国企业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投资澳大利亚矿业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提出了投资者在并购澳大利亚矿业企业的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金融危机机遇风险投资策略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高品位矿石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运行的障碍,海外矿业投资迫在眉睫。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海外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了价值走低的矿山。
中国的投资者如何在这场“矿山争夺战”中取胜,成为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澳大利亚因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逐渐受到中国投资实体的重视与青睐。
那么,澳大利亚的矿业投资环境如何?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风险?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规避风险?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详细说明。
一、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一)矿业资源禀赋丰裕。
勘探项目投入量巨大澳大利亚是传统的矿业开采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是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第三大矿产品生产国。
澳大利亚的矿石开采主要用于出口,其出口量占开采量的80%。
澳大利亚的矿石产品种类繁多、品位优良,且储量巨大。
目前已探明的矿产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铀、铅、锌、钽和镉;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铋、错、铪;居世界第三位的有煤、铝土矿、金、钴、锂和金刚石等。
为我国进口商青睐的铁矿石资源的年储量也已达到180亿吨。
据统计,2007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1.46亿吨,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38%。
澳大利亚拥有许多世界级的矿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澳大利亚州的哈默斯利铁矿带,昆士兰州的蒙特艾萨铅锌矿区,新南威尔士州的莱特宁山脉黑蛋白石矿床等。
在具备优良的矿业资源禀赋的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对矿业勘探也相当重视,对矿石勘探项目的投入巨大且投入额逐年增加。
澳大利亚政府在增加勘探支出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勘探技术的科技含量。
兖州煤业:并购彰显董事会卓越能力

兖州煤业:并购彰显董事会卓越能力
佚名
【期刊名称】《董事会》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9月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1998年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经营业务从单纯的煤炭生产,延伸到煤化工、电力、煤矿机电装备制造、金融、物流贸易和钾矿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实体产业、物流贸易、金融投资''''三边支撑的产业发展布局;主要经营区域从山东省扩展至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逐渐发展成为山
【总页数】1页(P86-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1
【相关文献】
1.能源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什么效应?——以兖州煤业并购菲利克斯为例 [J], 颉茂华;贾建楠;干胜道;焦守滨
2.第十一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荣获第十一届全国质量奖 [J],
3.资源型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兖州煤业并购昊盛煤业的案例分析 [J], 袁学英;代婧
4.跨境并购视角的制度距离、董事会能力与组织后果的研究和展望 [J], 方刚;崔新健;刘小元
5.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兖州煤业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 [J], 范舒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业海外并购的理性思考

矿业海外并购的理性思考矿业海外并购的理性思考2014-02-13 08:32:49 来源:新一轮货币战争再次来袭,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
我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海外矿业并购显然是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必行之路。
全球汇率市场风起云涌,新一轮货币战争再次来袭,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
我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海外矿业并购显然是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必行之路。
在此并购的浪潮中,中国矿业企业表现得过于激进。
总是满怀激情“走出去”,但却因“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在诸多“走出去”的案例中,结果与目标背离的局面屡见不鲜。
不管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的失败,还是当前举世瞩目的中铝注资力拓遭毁约,甚至是华菱并购FMG的所谓成功案例也不失存在上述问题。
这些波折和失败都再次提醒我们应对海外并购的目标、路径这一根本问题做清醒和理性的思考。
一、海外矿业并购目的分析矿业海外并购通常是基于获取重要能源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海外销售渠道、规避贸易壁垒、提升技术等,是企业并购的直接目标,但是冲动的并购往往会模糊并购的真正目的。
(一)明确自身企业并购的目标。
海外矿业并购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清晰的意图,这是最简单但也是最根本、最不可忽视、不可游离的初衷。
中国矿业企业投资海外,不可盲目,更不能跟风,在海外矿业并购的整个过程要始终拷问自己“走出过门”的终极目的,否则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早在1993年,首钢就曾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一座秘鲁铁矿,希望能改造后为首钢提供原料保障,但事与愿违,最终铁矿升级改造滞后,事故频发,而且与当地员工紧张关系升级。
毕竟炼钢与采矿是两回事。
(二)摸透被并购企业的目的。
中国矿业海外并购中,在明确自身企业战略意图和并购目的的前提下,在瞄准对购目标之际,必须搞清楚对方意图合作的目的和动机。
力拓之所以有跟中铝联姻的初衷,原因无非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力拓公司资金链告急,不得已想出售股权来缓解资金紧张情况。
浅析煤炭企业跨国收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实施“ 转变经 济发 展方 式、 调整 经济 结构” 走 和“ 出去” 战略是党 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 , 是开发利用 国 外资源 、 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迫切需要 , 也是提高 企业 国际化水 平 、 推动 可持 续发展 的有效途 径 。我 国 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研究提取部分外汇储 备设立专项基
・ 稿 日期 :0 0—1 2 收 21 1— 3
重要意义 : 1 尽快实现 以适 当的价格 , () 稳定地 获取原 材料供给。我 国煤炭企业通过跨 国收购实现掌控海外
煤炭资源的 目的, 利用全球 资源能源来源 , 弥补 国内对 煤炭的大量需求 ; 2 利用 外 国的先进 技术 和管理 经 () 验 。我国煤炭企业要 提高利润 率 , 必须在技 术上有所
业在海外规模最大 的收购交 易 , 志着我 国煤炭企业 标 国际化迈 出了重要步伐 。
2 政府 对煤炭 企业跨 国收购 的支持
机时代 的“ 大病初 愈” 使 得欧美企业和相 关政府部 门 , 都会相对放松对我 国国有企业 的监管和 审查 , 从而减 少跨境收购的政治障碍和隐性成本 。 我 国煤炭企业进行跨 国收购具有 以下三个方面的
2 2 8
参战晨 斜技
21年 期 01 第4
浅 析煤 炭 企 业 跨 国收 购 的风 险 及 防 范 措施
王庆升 , 张
摘
伟
2 10 ) 76 8
( 山东肥城矿业集 团公 司, 东 肥城 山
要 当前, 国煤炭企业走出国门, 我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利用 国际资源, 成为 中国参 与经济全球化 的一支主流。但是跨 国收购 比在境
中国企业 “ 走出去”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3 煤炭企 业跨 国收购 的条件和 意义
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对我国的借鉴作用如下:
1. 矿产资源管理: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监管体系。
这包括对勘探、开发和运营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管理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在采矿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采用了严格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制度,推行绿色采矿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借鉴,尤其是在大规模的矿业开发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澳大利亚在采矿业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他们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中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的矿业人才,提高我国矿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 社会责任和社区参与:澳大利亚采矿业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与参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区发展和福利改善。
中国在采矿业发展中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当地社区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吸取经验,以推动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借鉴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适应。
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_杨佳泉

★世界煤炭★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杨佳泉(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处,山东省邹城市,273500) 摘 要 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是中国煤炭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本文结合兖州煤业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系统阐述了中国煤炭企业实施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成功经验,提出了规避投资风险的方法,并对下一步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作出了前瞻性探讨。
关键词 海外 煤炭资源 开发 研究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BA stu dy on the strategy of overseas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Yang Jiaquan(Secre ta riat,Boa rd of Director s,Yanzho u Coa l M ining Co L td,Z oucheng,Sha ndong P ro vince273500,China) Abstract T he st rategy of ove rseas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is a new co urse fo r a big stride develo pment strateg y o f China's co al mine co mpanies.O 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Yanzho u Coal in coal mine de-velo pment in A ustralia,this paper e labora te s sy stematically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stra teg y of ov erseas coal develo p-ment to the Chine se co al mine co mpa nies.T his pape r also disciusses the successful ex per i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str ategy and proposes w ay s to evade inve stment risks.T his pape r also foresees the fur the r practice in the implementatio n o f such strategy.Key words o ver seas,coa l re sour ces,development,study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兖州煤业”)是中国第一家成功收购境外煤矿资产的煤炭企业。
张宝才:规范、共赢打造国际化

03302/2012 总第 87期提升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公司海外煤炭产量占比已由2009年度的4.3%上升到16.4%,海外煤矿销售收入占比已由2009年度的5.6%上升到20.2%,国际化运营优势充分彰显。
如今,兖州煤业不仅是中国煤炭行业唯一一家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企业,而且是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在境外成功收购煤炭资源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将采煤技术和设备向发达国家输出的企业。
作为一家公众公司,投资者关系历来被企业高度重视。
张宝才说,在重大投资项目上,公司尽量在第一时间将项目信息最大化传递给投资者,得到了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
例如在收购加拿大钾矿项目上,投资者对于公司涉足新的领域不甚了解,公司的这一举动获得资本市场认可需要一个过程。
兖煤选择在“十一”长假前召开董事会发布公告,利用长假期间香港和内地不同的休市时间,及时向境内外媒体、券商和基金等传递了大量关于钾矿行业的基本素材,以及这次收购的背景、目的、未来运作思路等详细资料,使境内外不同的资本市场获得了充分的消化时间。
也许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读书、旅游、摄影、写博客构成了张宝才业余时间的四部曲。
从事该工作之初,为提高个人素养、磨练自己的笔杆子,张宝才自我约定:每周读一本书,写三篇文章,一直坚持至今,雷打不动。
董秘映像文|本刊记者 谷学禹张宝才:规范、共赢打造国际化公司通过“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并重发展”的典型运作,解决了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资源获取难度加大、国际政治环境复杂的局面下,高质量完成多次境内、境外并购运作。
兖州煤业董秘张宝才说,资本运营不仅在“量”上促进公司快速扩张,更在“质”上促进公司深层次变革。
他直言,上市公司开展资本运作,必须以提升盈利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为基本前提。
兖州煤业坚持规范运作、树立与投资者共同发展的理念,以规范的运作取信于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获得投资者的高度支持和认可。
历次重大资本运作 (包括关联交易)都获得有表决权股东90%以上的支持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兖州煤业收购澳洲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的思考
作者:杨爽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07期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他们的海外并购之路。
本文通过对兖州煤业收购澳洲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后期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金融危机;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的背景
(一)兖州煤业和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简介。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1998年分别在香港、纽约、上海上市,2008年公司总资产320多亿元,营业收入160多亿元,净利润近65亿元,净资产260多亿元。
菲利克斯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勘探的企业,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煤、高炉喷吹煤和半软焦煤,主要客户为亚洲、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本土的钢铁制造商、发电企业。
煤炭资产包括4个运营中的煤矿、2个开发中的煤矿以及4个煤炭勘探项目,其总资源量为25亿多吨,储量合计为5亿多吨。
(二)收购始末。
从2009年2月起,兖州煤业与菲利克斯公司就开始了有关收购的沟通和谈判。
直至6月,兖矿集团和兖州煤业慎重上调收购价款,向山东省国资委汇报获得同意之后,于8月7日报价16.95澳元/股收购菲利克斯公司100%的股份;6月9日,菲利克斯公司董事会同意接受报价;6月13日,双方签署交易合同,开始申购报告。
2009年8月13日兖州煤业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提交申请。
根据FIRB关心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公司进一步修改了有关承诺。
9月12日第二次递交的收购申请,调整了融资方案,收购所需资金全部由兖煤澳洲从中国银行悉尼分行和由其牵头的银团贷款融资,融资额为相当于200亿元人民币的澳元或美元。
10月13日第三次向FIRB递交了收购交易审查申请。
10月22日,又与FIRB确定了相关承诺的表述细节后,正式向其提交了与本次投资收购有关的承诺。
2009年10月23日,兖州煤业以33.33亿澳元(约人民币189.5亿元)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的第三次申请,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有条件批准。
这是兖矿集团继在澳大利亚开发澳思达煤矿之后又一战略举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宗收购案。
二、并购的前提条件及动因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煤价大幅大跌,资源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下跌,这些上市公司的市值被明显低估了,这对于兖州煤业的海外并购来说无异于天赐良机。
由于资源类商品的稀缺性,长期来看价格必将反弹,只要收购成功,兖州煤业就能从市场复苏中获得巨大收益。
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澳元对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这又是兖州煤业收购澳洲菲利克斯的一大促成因素。
兖州煤业于1998年上市,到2002年其煤炭的销售量一直稳步增长,但是在2003年以后其销售量一直没有增长,业绩的提升主要依赖煤价的上涨。
近几年,兖州煤业更是出现了煤炭资源短缺的状况,这已经成为制约兖州煤业发展的重大因素。
此外,兖州煤业看到了煤炭深加工产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并将其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因此,其对优质煤炭资源的强烈渴求就成为了其坚定地进行海外并购的内在动因。
三、兖州煤业成功收购澳洲菲利克斯的原因
(一)兖州煤业的技术专利成为收购成功的后盾。
在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的过程中,当地各界对收购持支持态度,这得益于兖州煤业领先的深层开采技术填补了当地的空白,提高了煤炭开采率,菲利克斯可以凭借此项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澳大利亚煤炭已探明储量909.4亿吨,其中6米以上厚煤层占58%。
前期煤层埋藏浅,多采用露天开采,一般只开采到4~6米。
厚煤层的回采率一般低于50%,有的甚至低于30%,浪费严重。
随着开采煤层深度的增加,澳大利亚能源部采矿协会一直在推动井工开采,提高煤炭回收率。
在这一背景下,兖州煤业具备优势的分层开采技术备受瞩目。
兖州煤业是我国向国外输出开采技术最多的企业,“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是兖州煤业综采放顶煤生产工艺的核心,拥有60多项国内外专利,解决了目前世界厚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是中厚煤层开采的首选技术。
澳思达的开采已经深入到1,000米以下,而当地其他矿井最多开采到400~500米。
煤炭回收率提高了50%~80%,产量增加了3倍以上,兖州煤业的技术在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企业界和行业协会等方方面面的认可。
新的技术可以使双方形成自己新的竞争优势。
并购计划
的实施,使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出现互补效应,有助于增强竞争实力,获取竞争优势。
(二)折中的并购方案。
2009年10月23日并购申请获得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长和FIRB 以兖州煤业所作承诺为前提的有条件批准。
兖州煤业的承诺主要包括:由公司现有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兖煤澳洲)负责运营在澳大利亚的所属煤矿,管理团队和销售团队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的煤矿所生产的全部煤炭产品将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销售,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兖煤澳洲最迟于2012年底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届时兖州煤业在兖煤澳洲中的持股比例减少至70%以下。
澳大利亚国库部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的交易符合澳国家利益。
兖州煤业制订的收购方案实现了中方、澳方以及股东们的多方共赢,因而能够顺利实施。
对于中方来说:首先,收购澳洲菲利克斯可以获得储量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并且兖州煤业的专利技术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其次,菲利克斯的煤炭资源为优质炼焦煤、动力煤或适用于深加工业务的煤炭资源,符合兖州煤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澳方来说,收购方案有利于增加澳方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有利于拉动澳洲内需。
对于股东来说,收购方案承诺投资收益不低于现有煤矿水平,从而保障了股东的收益。
(三)未出现不利的政治因素。
兖州煤业早在澳洲菲利克斯公司刚开始发布出售消息的时候就开始了与菲利克斯公司和澳洲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工作,并在之后一直保持着积极和持续的联系;积极运用宣传手段强调收购成功后澳方将在经济、就业、税收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获得的益处,及时打消当地居民和政府的疑虑和潜在的民族情绪,在达到我方收购目标的同时,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实现双赢。
四、思考与启示
由兖州煤业成功收购澳洲菲利克斯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促成海外并购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收购企业内部的技术资金因素;另一方面是来自收购企业外部的政治文化因素,而后者越来越成为决定一起收购案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技术资金因素。
当前的企业并购案已不再仅仅是一方吞并另一方,而更多的是双方都在寻找自己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
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双方都想要从对方哪里获得自己最渴望的某些资源。
这就要求收购企业要具备相当的实力,拥有对方需要的某种先进技术,或者大量资金,又或者是某种管理能力,等等。
这样才能使收购的双方各取所需,从而使得收购过程更加稳定可靠;否则,一方就可能因出现更有吸引力的收购者而毁约。
(二)政治文化因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资金技术方面,而是来自政治文化方面。
由于政治因素导致的偏见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在资源类企业的海外并购中尤其如此。
比如,一些国外媒体歪曲事实,抛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称中国预谋控制他国资源,中国的企业都是由政府控制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都是政府主导的,并购其实是中国政府的扩张。
我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发挥积极正确的宣传作用,创造对企业海外并购有利的舆论氛围,应当避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宣传海外并购,应更多地从市场经济和双方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宣传海外并购,以防止一些利益集团将正常的企业并购行为过分政治化从而阻挠并购的进行。
当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遭到国外政治力量阻挠时,我国的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创造舆论,支持我国企业,澄清事实,同时还要求企业要更加熟悉国际贸易及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国际惯例,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企业应对可能受到的政治和社会干扰因素事先做出充分的估计,尽量避免参与政治阻力大的并购项目,同时要加强沟通或者借助国际组织和社会人士的帮助,让他国政府、社会公众充分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情况,消除误解和减少阻挠。
重视媒体和公众力量,为并购创建良好的环境,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成功的收购海外公司只是海外并购的第一步,而其后的整合工作尤其是文化整合则最终决定了并购的成败。
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之后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文化整合,否则就会由于中外文化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产生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此可见,文化因素的整合无论在并购前、并购中,还是并购后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购前企业要做好充分的政治环境分析和企业文化调研,选择正确的并购模式;并购中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有效的执行并购方案,避免信息的误传;并购后企业要促进两种企业文化的融合与统一,保证海外并购的最终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缪茂远.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J].经营管理者,2010.1.
[2]常怀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与挑战[J].红旗文稿,2010.2.
[3]尚宝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