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
赴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1

赴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王振坤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日赴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根据十二师的统一部署,在公司领导的精心安排下,2013年10月10日,公司徐助理、薛科长带领由昌平矿业四个煤矿的副职领导和技术员组成的考察团赴兖矿集团兴隆庄煤兴隆庄煤矿参观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得到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煤矿安全,重在管理;安全管理,重在落实”。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是一座闻名全国的特级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兴隆庄始建于1981年,先后完成40多个综采、综放工作面的开采。
1992年,承担了华东地区首次综采放顶煤试验并取得成功;1999年和2002年,又分别承担了国家煤炭行业“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2年安全产煤突破600万吨,再次摘取了全国井工开采最高单产的桂冠。
1984年至今,累计采煤突破9500万吨;今年1至8月份安全产煤409.69万吨,为煤业公司“二次创业”和矿井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兴隆庄煤矿始终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类矿井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安全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兴隆庄煤矿始终把安全当作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兴隆庄煤矿已安全生产12年,无伤亡事故发生,全面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构建新型安全管理体系,逐步确立并形成了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标识文化为一体的具有兴隆庄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有效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煤矿行业的佼佼者,兴隆庄煤矿诸多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工作态度、进取精神、团队实力,也让我十分佩服,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干不好工作的人”。
同时,这次的参观学习也使我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阔,心中充满了信心。
岩巷快速掘进技术在兴隆庄煤矿十采一横轨西中间联巷的试验应用

使生产逐步从传统的台阶法施工和浅眼多循环的框架中解放 出来 , 提 高 了单 循 环 进 尺 ,减 少 了循 环 次 数 和辅 助 作业 时 间【】 通 过 2。 不断 试 验 、摸 索 、改 进 ,掌 握 了适合 不 同 岩性 中深孔 爆 破技 术 的
炮 眼 布 置 、深 度 、装 药量 、封泥 长 度等 爆破 参 数 ,解 决 了常 见 的 “ 炮 ”难 题 ,岩 巷 光爆 成 型质 量 大 幅度 提 升 ,炮 眼利 用率 由原 抽 来 的8 %提高 了 1余个 百分 点 。单循 环进 尺可 增; o3m~ . n, 5 O 0. n 0 l 7 每月按 7个 循 环计算 ,月 度岩 巷进 尺可增 加6 余米 。 8 O 单循 环 进 尺增 加 ,爆 破 出的矸石 量 增加 , 出矸难 成 为 制约 单
道 采 用 锚 喷支 护 ,锚 杆 都 必 需 配合 钢 筋 梯 使 用 ,钢 筋 梯 每 排 按 ”字 形 布 置 ,顶 板 破 碎 时 可 以 采 用 “ ” 字 形 布 置 加 强 支 十 护 ,锚 杆 间排距 为 1 .m×1 0 .m,误差 为 ±10m 0 0 m。采用传 统 的施 工 方法 ,月 掘进 巷 道7 0m一8 0m,改 变 施工 方法 后 能 达到 月 掘进
1 O 2
应 用 方法 论
2 年 1 科2第期 0 4乱 1
岩巷快速掘进技术在兴隆庄煤矿十采一横轨
西 中间联巷 的试 验应用
康 红星 ,杨胜富 ,罗 伟
( 兖州煤业股份 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 ,山东兖州 2 2 0 7 12)
摘 要 巷道快速掘 进就是 采用合 理的掘进破岩 、装运和 支护技术 , 学管理施工各个工序 ,使每 个工序 用时最 少、各个工 科 序之间转换交接顺畅,使巷道施 3技 术和组 织管理优 势都 能够 良好发 挥 。兴矿通过改进传统的 “ - . 二掘一初喷+复喷 ”三八 作 业制 ,优化 劳动组织 ,采用 “ 三掘一初 喷+ 复喷”双循环四六制平行 交叉作 业法,特殊. 种作业循环图表等技术 手段 , X - 保证 生产组织的 良性推进 ,实现 了岩石巷道 炮掘单进水 平的提升 。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安装--监理细则

安徽神源煤化工邹庄煤矿工程监理细则(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安装部分)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部(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2013年月目录一、概述二、监理工作依据三、本专业特点四、监理工作流程1、监理工作流程2、工序施工监理工作流程3、施工阶段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流程4、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监理质量控制原则2、监理进度控制原则3、监理投资控制原则4、监理工作的目标值5、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工程概况邹庄煤矿是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在安徽省淮北煤田开发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矿区内设有主、副、风三个立井井筒。
本次安装工程为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安装工程。
二、监理工作依据1、邹庄煤矿工程监理规划;2、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施工图;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4、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法规;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本工程特点四、监理工作流程1、监理工作程序组建监理组,进驻施工现场→编制项目监理细则→组织召开监理工作交底进行施工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基本竣工组织初验→编写质量评估报告→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监理质量控制原则监理质量控制是整个监理工作的核心,与投资、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监理工程师必须以工程质量为中心,与合同、委托协议书、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为依据,坚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超前监理、预防为主、动态管理、跟踪监控,实现工程质量总目标。
2、监理进度控制原则监理以确保合同工期为原则,协调和跟进各个施工过程。
监理工程师应每天坚持巡视,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采取必要的监理措施,及时解决进度存在的问题。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杨健;丁银磊;姜军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27
【摘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临时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建设临时避难硐室,为避险人员及时躲避灾难赢得救援时间,增加生存机会,挽救遇险人员生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伤亡人数.
【总页数】2页(P417,449)
【作者】杨健;丁银磊;姜军
【作者单位】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山东兖州272102;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山东兖州272102;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山东兖州2721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制冷方法研究
2.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沉井地基临时加固设计及施工方法
3.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4.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5.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安全要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共评出获奖成果143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7项。
现将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予以公告。
附: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4项)2004-1-01兴隆庄矿工业场地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及其对重大建筑物影响的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来存良、许延春、李佃平、官云章、徐法奎、李正龙、李奉海、张玉卓、王惠忠、介玉新、王济忠、文学宽、张孟凯、于旭磊、张刚)2004-1-02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谢俊文、罗福乾、程文东、李俊明、谢和平、李虎林、贠东风、缪寅生、杨富、上官科峰、周宏伟、朱启孝、李德玺、马忠元、韩书才)2004-1-0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何满潮、王旭春、姚爱军、崔政权、武雄、鹿粗、孙晓明、衡朝阳、段庆伟、景海河、杨晓杰、蒋宇静、苏永华、毛利勤、滕建仁)2004-1-04煤层巷道大体积特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朱亚平、杨家华、张周权、王慧明、杨思光、杨正华、陈忠胜、汪善好、李光文、赵加才、于保华、李爱民、夏林稳、杜昌要、陶元)2004-1-05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陈志远、张志浩、车审言、刘长林、马国宣、黄京慧、韩志国、屈秉悦、姜洪玲、袁杨、苏民、刘贺、陈刚、尹彩灵、靳军)2004-1-06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煤炭研究所;吕国金、孙学会、罗海珠、张德利、朱凤山、李国宏、王庆阳、运宝珍、曹树祥、栗荣良、周蒲生、刘军、李保东、徐昂、光增埝)2004-1-07北京东方化工厂“97.6.27”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钟群鹏、崔慕皛、王广生、陈良才、张峥、薛明德、王泽溥、田永江、梁金忠、李志宪、张栋、褚武阳、钟培道、田燕、苏毅)2004-1-08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姚伟、董绍华、张鹏、王强、刘毅军、毕治强、祁国成、葛艾天、王凤田、崔京辉、罗金恒、何学良、刘洪军、卢桂军)2004-1-09西气东输用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冯耀荣、霍春勇、马秋荣、庄传晶、熊庆人、赵新伟、袁鹏斌、刘文成、李平全、罗金恒、李为卫、韩晓毅、刘迎来、董保胜、陈宏达)2004-1-10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WebGIS)动态实时多级监管系统(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沈阳新元信息工程软件有限公司;李协定、谭宽年、马平、牛德文、李剑刚、张国玉、张新生、殷忠平、李张军、王一、王刚、闫国强、李义德、李晓刚、安志奇)2004-1-11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哈尔滨煤安测控有限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驰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王峰、李兴亚、刘仁峰、张宏宇、孙广义、于延令、郁兴东、刘永立、张国华、沈兴德、袁贵斌)2004-1-12在用重要压力容器与(部分工业)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镇海炼化公司;陈学东、陈钢、杨铁成、关卫和、高增梁、周昌玉、李培宁、蒋家羚、戴光、柳春图、王威强、徐如良、袁榕、王冰、徐鹏)2004-1-13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质控处;刘绍勇、刘恩祥、李敬、熊杰、徐超群、刘亚军、孙瑞山、李都、徐祥松、杨英宝、马奎亮、施和平、罗晓利、栗牧怀、郝玉哲)2004-1-14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吴宗之、高进东、刘茂、孙猛、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朱坦、马世海、刘骥、高建明、曾明荣、徐晖、汪卫国、鞠美庭)二等奖(42项)2004-2-01建筑火灾特殊现象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维澄、杨立中、翁文国、陈晓军、宋虎)2004-2-02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陈勇、杨理践、周林元、闵希华、孙建刚、金大庆、陈军、王晓峰、陈亮)2004-2-03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翟明华、窦林名、杨正华、李成武、韩安民、王祥龙、石炳华、王云海、杨思光)2004-2-04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水平分层短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华亭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魏东、王正元、杨世杰、李前、王文强、于忠升、张卫平、刘志文、李仁杰)2004-2-05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于广云、李佩全、章立清、夏军武、程功林、吴侃、吴定洲、周占魁)2004-2-06 25°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综机管理中心、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杨德玉、谢斌、王希锁、王勇、张崇宏、卫建青、张纯、王道宗、王国法) 2004-2-07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云东、杨景才、张永吉、曲金田、刘剑、桂祥友、张文军、李宗翔、苏仲杰)2004-2-08煤矿深部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良庄煤矿;杨仁树、孙正启、李清、邢茂俭、刘波、袁秋新、孙强、王广平、张明)2004-2-09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冯相华、靖洪文、许裕平、韩立军、高法民、孙清源、陈丁河、李国、陈坤福)2004-2-10铁法矿区锚杆支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张明元、刘东才、何满朝、鞠文君、邵柏库、王献辉、刘长海、刘天习、杜伟)2004-2-11焦作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张光德、单智勇、刘白宙、许胜铭、王建国、张占全、郑保川、邢文平、黄冲霄)2004-2-12祁东煤矿突水淹井快速高效治理技术(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东煤矿;谢崇信、龚乃勤、储党生、邓西清、赵开全、檀双英、黄成华、付昆岚、黄晓东)2004-2-13地下矿高阶段强化开采深井通风系统优化及调控新技术应用研究(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南方冶金学院;王海宁、汪仁发、吴超、陈友良、石发恩、邹贤季、王晖、李政、张红婴)2004-2-14开滦矿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理工学院;秦庚仁、殷作如、郭立稳、常文杰、郭达、刘宝东、王海燕、王福生、张复盛)2004-2-15马兰矿GIS通风安全信息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马兰矿;刘成效、秦跃平、郭亮、李和林、刘宗高、朱建芳、王林、李文奎、马东正)2004-2-16应用渗透棒提高注水综合效果的研究与应用(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李伟、金龙哲、陈家祥、谢振华、张连福、轩凤福、李洪彬、张彬、王和志)2004-2-17化学抑尘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中南大学;吴超、古德生、周勃、李孜军、陈沅江、王海宁、王坪龙)2004-2-18 MK-7型全液压钻机及其配套钻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川矿务局;胡少韵、李宝玉、王世斌、田宏亮、郝世俊、龚城、张福喜、黄河、石智军)2004-2-19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北京煤矿机械厂;张明元、刘东才、刘加启、王平彦、赵士华、王国法、刘天习、宋伟林、刘俊甫)2004-2-20烟火药剂沸腾制粒关键设备及工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О四厂;傅英奎、韩恩平、单利亚、高志勇、张为民、王少雄、黄文光)2004-2-21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彭湘潍、牟善军、姜春明、叶从胜、于广宇、高芹忠、俞雪兴)2004-2-22欠平衡钻井装备研制及应用(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杲传良、张慧峰、李宗清、王岩鹏、宋林松、杨德京、燕修良、刘刚、李毅)2004-2-23埕岛油田海底管道悬空段钢管桩固定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孙连芬、高天宝、吴进军、丁玉华、孔凡臣、齐雅茹、韩清国、钱孟祥、李新军)2004-2-24大港油田集团滩海工程公司“港海一号”钻井平台总体安全评价(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评价所;雷文章、董国永、王其华、吴苏江、高玉琢、张运通、刘景凯、吕强、陆庆)2004-2-25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牟善军、彭湘潍、姜春明、李晋、秘义行、蔺玉贵、俞雪兴、卢卫、李俊杰)2004-2-26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华讯科技有限公司;钱建生、张毅、华钢、顾军、李世银、陈金保、尹洪胜、黄兴、程德强)2004-2-27带式输送机粘液可控剪切无级传动软启动系统(山东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周满山、于岩、张媛、包继华、李希勇、高正商、王振、张福华、田汝臣)2004-2-28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提升机全数字智能控制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九龙矿、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孙峰、韩树华、王平、王则乐、常海伟、杨志海、孙飞、刘士金、杨洪涛)2004-2-29 BD-II系列弯掠组合隔爆对旋轴流主通风机(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苏莫明、贺秋冬、李坤、肖务里、张建国、甘英浩、钟立群、王秀清、冯峰)2004-2-30井下动目标跟踪安全监测系统(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张明安、王志清、范世民、肖亚宁、胡穗延、霍震龙、李文德、冯为民、宋献忠)2004-2-31重大事故现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研究所、深圳市威迪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姬永兴、赵玉民、杨晋辉、杨文义、范黎明、刘玉贞、郭逸龙、沈刚健)2004-2-32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王大海、王成彬、李自俊、薛鸿印、姚若生、吴晓红、黎新、孙茂春、蒋定武)2004-2-33安全型GZT-65型铁水车研究与开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刘祖法、翟大强、王净、况作尧、王玮、马刚跃、白洁、程明永、王承训)2004-2-3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分析诊断系统开发研究(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奥技异电气技术研究所、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褚福磊、饶苏波、何永勇、朱占方、祁达才、黄俊清、姚纪恒、陈伟、任继顺)2004-2-35江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李宁生、周正洪、席小键、章叔昌、郑善才、李佑桃、陈家宏、张勤)2004-2-36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与安全规划(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杨大明、王端武、朱凤山、王继仁、王建国、贺佑国、王兆丰、张金锋、王志宏)2004-2-37增设关键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何正跃、董天彪、唐炯然)2004-2-38民用航空安全评估系统(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孙瑞山、刘汉辉、刘恩祥、张秀山、吴安山、苏杭、刘秉谋、钱卫岗、刘社宣)2004-2-39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石油大学〈华东〉;陈国明、方华灿、许亮斌、黄东升、徐兴平、何新霞、蔡文军、贾星兰、刘健)2004-2-40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与高原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研究与应用(北京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刘应书、丁守全、冯俊小、况成明、乐恺、贾建厚、崔红社、周文郁、侯庆文)2004-2-41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张丽英、余卫国、陈竟成、张国威)2004-2-42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技术规格书的修改(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唐炯然、何正跃、徐受律、邹正宇、韦华、申森、陈明军)三等奖(87项)2004-3-01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配套生产设施-移动式地面站研制与应用(湖北葛洲坝易普力化工有限公司、山西省特种汽车制造厂;段明、李宏兵、冯有景、秦启升)2004-3-02火区及动压下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曹祖民、刘雨忠、何启林、孙金龙、刘绍雄)2004-3-03厚含水松散层下极薄基岩综放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李法柱、杨德彬、郭惟嘉、杨平、温兴林)2004-3-04深井综放开采异常冲击动力现象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天智、冯恩杰、邓小林、李伟清、段克信)2004-3-05复杂开采条件综放工作面生产成套技术(江苏天能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乃钊、张东升、袁志明、朱秀社、韩德明)2004-3-06俯伪斜“三软”大倾角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刘书灿、胡新仓、尚书海、杨建军、鲁建广)2004-3-07高地压多重危害煤层安全卸压开采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孙中辉、蒋金泉、孙春江、苏景春、张殿振)2004-3-08巨厚第三系松软地层下煤层开采技术(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中国矿业大学;严文庆、张东升、刘灿华、李学华、聂兆文)2004-3-09滕北五号井复合水体下浅部工作面开采的研究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徐若友、许延春、王四洋、刘秀娥、曹始友)2004-3-10复合软岩顶板锚网索(喷)支护技术的实践与优化(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马永亮、牛克旺、曹忠、张洪鹏、崔立浩)2004-3-11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陈宇、孙伟立、何长海、刘天新、王屹)2004-3-12不等宽煤柱综放面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刘克功、何富连、赵洪亮、邹喜正、李社柱)2004-3-13煤矿湿式喷浆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佟强、邸建友、王贯东、巩克玉、宋召谦)2004-3-14姚桥煤矿湖下防治水、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曹祖民、刘雨忠、李新宝、祁和刚、冯学武)2004-3-15细粒筑坝技术研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郑逊良、曹作忠、吴飞、汪斌、徐丛武)2004-3-16靖远矿区煤巷锚网支护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缪寅生、纪洪广、谢俊文、王金安、上官科峰)2004-3-17新庄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程乐团、齐明胜、邵贵富、张敬军、常兴民)2004-3-18前置式端头支架在急倾斜特厚松软煤层综放面开发与应用(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砚北煤矿;王正元、李前、吕世宏、乔中栋、周翔)2004-3-19玻璃钢支柱的研究(邢台泓意达树脂锚固剂厂;张燕军、耿会英、卢颂芬、龚建宇、李强)2004-3-20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水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陈德俊、赵庆杰、王砚和、董青红)2004-3-21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俞启香、郭金刚、缪协兴、张长根、王凯)2004-3-22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气压力下降时瓦斯急剧涌出的防治(辽源矿务局梅河煤矿;方贵祥、贾立明、赵万贵、陈艳杰、姚久成)2004-3-23煤矿地下多层火区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刘鸿福、周启为、白希军、丁大同)2004-3-24漳村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太原理工大学;王志清、邢玉忠、肖亚宁、康立勋、杨建林)2004-3-25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关键工艺及参数研究(甘肃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王更雨、张作箭、罗万忠、程同真、尹科成)2004-3-26獐儿沟煤矿南翼煤二层综合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研究(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张洪、孟贤正、施仲朝、王克全、赵衍庆)2004-3-27抗静电阻燃风筒新型材料(四川远见实业有限公司;雷景新、张成达、袁野、刘盛、曹阳)2004-3-28“三软”厚煤层高瓦斯综放面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化煤矿;胡德进、王登星、周定栓、秦建营、刘建军)2004-3-29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成套防灭火技术研究(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付永水、贾学勤、付树林、徐精彩、慕洪才)2004-3-30平顶山八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瑞林、高建良、卫修君、丁开舟)2004-3-31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杨德彬、李法柱、薄其山、王昌斌、尹经梅)2004-3-32高热害矿井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武汉平汉矿业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孙春江、郎庆田、孙仲辉、周继祯、张殿振)2004-3-33柴里煤矿防治煤炭自燃火灾的技术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解东旭、高风亮、马汉鹏、彭宗勤)2004-3-34高突煤层大倾角超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张铁岗、张东升、陈启永、徐金海、张建国)2004-3-35 MZ型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连六一四化工有限公司;汪旭光、熊代余、宋锦泉、姜显峤、曹海峰)2004-3-36硝化甘油生产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山西兴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韩光烈、杨廷瑞、赵芦奎、郎建华、董培林)2004-3-37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TDI复产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改造(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马建军、邢永兴、李晓明、毛志红、王进军)2004-3-38井下作业井喷失控处理研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谢华、杨九生、刘春贵、刘福生、郭进德)2004-3-39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孙晓岗、陈荣灿、陈宗全、张新国、吴平)2004-3-40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蓝赛特遥感新技术开发公司;王冰怀、张友焱、王卫民、吴志平、张一民)2004-3-41油田钻井、修井超限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应用(中原石油勘探局技术安全监督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司向丽、付允杰、曹天生、刘献忠、尹念敏)2004-3-42可调式天然气井口及外输管网安全保护装置(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王立群、刘贵喜、王长宁、徐非凡、胡东锋)2004-3-43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李新鸾、李丽华、邵华、高敏、周学勤)2004-3-44 F35-105防喷器组(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宏奇、苏尚文、李永信、杨永宁、林庆合)2004-3-45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刘全桢、谭凤贵、孙立富、王海明)2004-3-46天然气增压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刘成林、杨发平、白俊国、白新海、耿红军)2004-3-47油井高压压裂作业安全体系研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杜宝坛、马收、孟庆民、杨其彬、杨彪)2004-3-48 SS-55型高压孔隙结构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徐树臣、张富均、姜志臣、张保卫、苏法卿)2004-3-49浅海油田独立桩取土灌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高天宝、于志鑫、李新军、丁玉华、孔凡臣)2004-3-50中原油田安全监控系统(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安全环保部;刘继峰、肖永庆、杨志毅、郭晓明、王俊安) 2004-3-51翻转式射孔器研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福国、刘德如、杨九生、刘春贵、张维山) 2004-3-52大功率大坡度可摘挂吊椅斜井绳索运人系统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汶南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郎庆田、王元仁、张圣国、孙仲辉、苏启亮)2004-3-53 -550大巷高速铁路运输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
兖州煤田兴隆庄煤矿探采对比研究

煤田的地层由老至新为: 奥陶系, 中石炭统本溪 组、太原组, 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 上侏罗统蒙阴 组和第四系。
该煤田为一轴向北东、北东向倾伏的不完整向 斜构造, 向斜南端走向近东西, 向北倾斜, 西北翼地 层走向由北而南为北东—北北东—近南北—北西、 倾向东南; 向斜东翼地层被峄山断层切断而不复存
效益。
关键词: 煤层; 构造; 探采对比; 兴隆庄煤矿
中图分类号: P618.11
文献标识码: A
地质勘查工作过程, 是对客观地质体进行勘查 和科学研究的过程, 开展探采对比工作, 对矿井建设 和生产开采所揭露的构造、煤层等实际调查资料与 勘探报告成果进行对比, 既可以客观地评价勘探项 目在勘探类型、勘探手段及工程布置是否合理, 勘探 精度是否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 又可为煤田地 质规范、规程和标准的修改提供必要依据。下面就以 兖州煤田兴隆庄煤矿作为探采对比的实例加以阐 述。
最 小~最 大 一般
性 结构 层数
含夹石情况 岩性 厚度/m 部位
可采 范围
14.21~46.60 29.50
30.58~42.20 35.90
44.13~56.65 48.47
较稳 简单 1
定
细砂岩 泥质岩 粘土岩
<0.20
第 3 层煤初
<0.20 下部 期采区大部
<0.15
皆不可采
炭质细砂岩 <0.10
泥岩 <0.10 可采
炭质细砂岩 <0.15
5 构造的探采对比
极不
局部
简单
1 泥质泥岩 <0.10
稳定
粘土岩 <0.10 可采 5. 1 基本构造形态
16 上
0.60~2.35 1.11(137)
金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与维护

金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与维护作者:李本一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年第9期李本一(大同煤矿集团金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同 037100)摘要:针对金庄煤矿的具体地质条件和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要求,确定采用永久避难硐室作为金庄煤矿的紧急避险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位置选择、具体设计及基本装置的配备及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与维护的研究将会对事故发生时科学、有效地救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硐室设计中图分类号:TD7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4.09.101金庄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境内。
2007年7月申请取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马道头井田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批准面积为179.86 km2。
井田内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黄土梁及“V”字型沟谷发育。
本区最高点1 709 m,位于井田东南部,最低点在元子河河床,标高1 412 m,相对高差297 m,一般地形标高1 450~1 600 m。
矿井采用主斜井、副斜井、中央进风立井、中央回风立井开拓方式进行。
1 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1.1 硐室位置的选取金庄煤矿采区避难硐室的位置选择考虑到要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1-2]。
因此永久避难硐室选取位置为井底原会议室,1135皮带运输大巷与1135辅助运输大巷之间,硐室规格为100人永久避难硐室,选取位置见图1。
1.2 硐室的布置形式首先在避难硐室设置2个安全出口,接着硐室两端设置密闭门通道,通道底板高于与之连通的巷道0.2 m,生存硐室底板不低于通道底板,硐室及通道支护全部采用锚网喷支护,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最后在永久避难硐室两端安装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
兴隆煤矿10901采面消突评价报告

贵州元和天成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兴隆煤矿采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消突评价报告评价工作面名称:10901采煤工作面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审核:报告编写日期:2014年12月17日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名单表职务职称签字日期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部部长通风部技术员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技术员机运部部长机运部技术员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名单表职务及工种职称签字日期通风部副部长防突队队长防突队副队长通风部技术员通风部技术员防突队抽放班长防突队施工人员项目现场监督人员名单表职务及工种职称签字日期安全管理部部长安全管理副部部长通风队瓦斯检查员通风队瓦斯检查员通风队瓦斯检查员安全管理部现场安全员安全管理部现场安全员安全管理部现场安全员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 - 4 -(一)矿井位臵及交通情况..................................................................................................... - 4 - (二)矿井建设及开拓开采情况............................................................................................. - 6 - (三)矿井地质构造................................................................................................................. - 6 - (四)开采的K9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情况............................................................................... - 8 - 二、区域防突措施的选择................................................................................................................. - 9 -(一)区域防突措施的选择..................................................................................................... - 9 - (二)区域防突措施的验证................................................................................................... - 10 - 三、矿井局部防突措施的选择....................................................................................................... - 12 -(一)局部防突措施的选择................................................................................................... - 12 - (二)局部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 13 -四、评价工作面基本情况............................................................................................................... - 13 -1、10901采面概况.................................................................................................................. - 13 -2、评价区域概况..................................................................................................................... - 13 -3、评价指标及测算................................................................................................................. - 14 -五、区域防突措施验证工程及结果............................................................................................... - 18 -1、区域防突措施工程............................................................................................................. - 18 -2、区域防突措施检验结果..................................................................................................... - 18 -六、评价结论................................................................................................................................... - 19 -七、几点要求................................................................................................................................... - 19 -八、附件 .......................................................................................................................................... - 20 -矿总工程师意见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安全管理部的现场监督下,通风部、防突队组织人员对10901采煤工作面现场实测和实验室测定瓦斯含量和压力均低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矿井确定的临界指标值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难硐室概括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要求,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永久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2.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C—下。
—相对湿度:0—95% 4.工作条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小时以上的生存条
件支持。
5.主要技术参数
6.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 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度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进行洗气。
2.搬动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内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第二章
避难硐室图式操作说明)
警示:1.不经洗气就直接进入生存硐室,将会使灾害产生的毒气进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用带油污的手或工具去开动氧气瓶阀、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可能会引起发火。
3.进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内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可能导致避难硐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时间和效果。
6.2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1.如果用带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气瓶阀门、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发生着火时,先关闭阀门,并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将其扑灭。
2.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状态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内的氧
气浓度,氧气浓度应控制在18.5%—23%之间。
如氧气浓度超
过此范围时,应及时调节供氧量或补充空气。
二、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
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闭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
避险人员可以从两侧过渡硐室进入生存硐室。
请按照以下图示说明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