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台湾地区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特点解析

台湾地区高校学分制管理的特点解析
意义。首先 , 台湾地 区高等教 育发 展相对 成熟 ,0 9世界大 20 学网络排名榜 上台湾大 学名列亚 洲第二 , 是大陆高校借鉴学 习的有利资源 ; 其次 , 台湾 高校实行 的学年学分制 , 不但吸收 了 西 方地 区 的 先进 文化 , 且融 入 了 中华 传 统 文化 的 内涵 , 而 与 大陆有很强的共同性 。尤其在经历社 会转型时期 以后 , 两岸 共同肩负着振 兴中华文化的使命 , 因此 , 相互间经济文化的借 鉴 和 学 习 显得 愈发 重要 。 由于台湾某 些高中也采取学分制 , 为了明确研 究对象 , 本 文所 称“ 学分制” 是 以大学 ( nvrt) , U i sy 与独立学院 ( oee ei Clg) l 为主。台湾高等教 育以《 大学法 》 为法律依据 , 按该法 第 2条 规定 ,大 学法 》 《 所称 的“ 大学” 指 “ 立并授予学士以上学 位 , 设 之高等教育机构 ” 。 台湾高校的学分计算方法, 根据《 大学法实施细则》 2 条 第 2 规定 ,学士学位毕业应修学分数, “ 于学士学位修业期限为四年 者 , 少于一百二十八学分 ; 不得 修业期限非四年者 , 应依修业期限 酌予增减” 大学法实施细则》 2 。《 第 3条规定 ,原则以授课满十 “ 八 小时为 以 学分 。实 习或实 验 学分 之 计算 , 由各大 学 定之 ” 。以 台湾《 政治大学学则》 2 第 3条为例 , 各科 目每学期每周授课一 “ 小时计一学分 ; 目另设实习课者, 科 得不计学分; 计学分之实习或 实验科目, 每学分每周应授课二至三小时” 。本文通过对台湾地 区若干高校的学分制的实施情况的研究 , 总结其特点如下: 尊 重 学 生 意 愿 的 自主 规 划 课 程
关键词 : 台湾 ; 学分 制 ; 程 课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教育融合发展被视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资源丰富。

台湾拥有一批优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水平。

许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府,如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为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台湾地区也是华人教育中心,吸引了许多海外学生前往留学,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台湾的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许多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跨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综合能力。

然而,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台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台湾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但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来说,台湾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较小。

其次,台湾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的高校相对较少。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一些学校更注重赚取利润而忽视教育质量。

因此,两岸教育融合的发展被提出,以解决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两岸教育融合可以促进两岸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资源。

台湾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与大陆高校开展学术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形式的合作项目,互相学习和借鉴。

此外,两岸教育融合还可以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互补发展和优势互补。

台湾高校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而大陆高校在其他领域表现出色,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未来,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一种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其教育周期为五年,包括三年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两年的高等职业教育。

该模式于2009年在台湾开始试行,旨在提供更多多元化的职业教育选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台湾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发展路径。

传统的高中教育以升学为主导,普遍存在“一考定终身”的思维定式。

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允许学生在高中阶段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提前接触职业技能培训,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这种模式为那些不愿意上大学或者没有条件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缓解了升学竞争的压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中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环节。

而职业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引入高中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参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根据当地产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最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这种与产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持。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社会公平。

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优质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学校和学生手中。

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的普及程度。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性和就业导向,更贴近社会需求,使得学生在完成教育后能够逐步实现就业和自我发展。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台湾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灵活的发展路径、注重实践能力和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以及实现教育的社会公平,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高等职业教育是指融合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学术素养的人才。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始于2004年,旨在满足台湾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位:二年制高职、四年制升格部分科系和五年制高职。

这种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创造性地将高职与大学学制整合起来,为台湾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1. 职业能力与学术素养并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注重专业技能与职场经验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科课程等学术素养的提升。

2. 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更注重将学生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制较短,教育周期相对较短,更加强调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迅速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所,了解企业文化、操作流程等相关知识,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1. 传统观念阻碍教育改革。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制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2. 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通常是根据政策制定的标准,不能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

3. 师资力量不足。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参与教学,但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师水平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其要求。

三、结合国际发展趋势的启示1. 坚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并重的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融合性的教育形式,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特点。

应坚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严格的质量标准,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

2. 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

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灵活设立相关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加强产学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职场竞争力。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一、发展背景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开设了职业学校。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1997年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并正式实施五年制高职教育。

这一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市场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二、特点1. 教育体制改革:台湾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中,取消了原有的三年制职业学校,将其整合为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体系。

这一改革使得学生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接受职业教育,充分培养自己专业技能和素质。

2.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台湾高职教育注重与企业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开设与市场需求对口的专业课程。

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和实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锻炼。

3. 突出职业导向:台湾五年制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教育的导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要进行实习和实训,锻炼职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启示1. 高等职业教育要与市场需求对接。

在开设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向上,应与产业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 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应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应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丰富课程设置,提供多种选择,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与市场需求对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等措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更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台湾的大学教师分流与多元升等

台湾的大学教师分流与多元升等

教育部推動高教分流的政策
背景
1.政府管理偏重防弊,且學校欠缺自我課責。 2.教師升等過於單一,未能兼顧各校教師專長特色。 3.課程教學偏重學術研究導向,人才培育同質性高。
重點 措施
1.大學管理分流:擇定績優學校,試辦人事財會、招生收費等自 主項目,並輔以資訊公開及內控機制,賦予辦學彈性。2016年 至少擇定20所大學參與試辦。
7
大學教師升等制度實施現況
一、相關法令
➢ 教師法第9條 ➢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14條
二、授權自審推動情況
自1991學年度起迄2014年,共計授權國立臺灣大學等61所學校自審 自2006學年度起授權專科以上學校自審以學位文憑送審 自2007學年度起授權大學自審以專門著作送審講師及助理教授
三、授權自審標準
•大學應檢視整體定位發展,透過教師審查 制度引導或聘用符合學校發展需求教師擔 任各類教職。
•配合課程分流思維,將依性質分為「研究 型」及「實務型」,升等制度應配合改革 以區分教師專長。
6
教育部推動多元升等制度目標 (3/3)
目標3 配合學校教師評鑑、建立完整職涯發展路徑
•學校教師評鑑結合多元升等制度,評鑑指 標因應教師專長類型設計指標項目,完整 規劃教師職涯升等及專長成長制度,確保 教師專業能力。
2
助理教授
(文憑/學術專門著作)
助理教授 (技術報告/產學合作)
助理教授 (教學成果/檔案)
1
講師/研究助理/博士後
(文憑)
各類型升等制度間得相互轉換,惟轉換機制則由各校自行訂定
多元升等制度PATHWAYS
19
教育部核定2013學年度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學 校通過28校名單(申請校數共41校)

二战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二战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

二战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摘要:二战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整顿期、发展扩张期和转型升级期等三个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呈现出三大特点,即办学理念清晰、注重通识教育、与经济呈互动式发展。

这无疑对大陆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台湾;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启示Abstract: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roughly experienced the recovery perio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expanding and the period of three perio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Taiwan high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rapid, present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education idea is clear,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 and gene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teractive. This no doubt to the mainland higher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meaning.Keywords: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School concept; enlightenment台湾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300万,高等教育竞争激烈,有各类高校、职业技术院校320多所,密度之高世界少有。

深入了解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利于加强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大陆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台湾农业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其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台湾以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秀人才。

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等农业职业结构层次,适应农业产业和市场的需求;注重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加强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本色课程的开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标签:台湾;农业;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层次台湾现行学制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

所以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包含农业专科教育,农业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含博士生、硕士生)两个层级。

农业专科学校依修业年限分2年制和5年制两种,农业科技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分2年制、4年制,硕士班和博士班各2年。

一、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1986年台湾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嘉义农业专科学校两所农业专科学校在校生占高等农业院校生总数9 585人68%[1]。

1988年,宜兰农工职业学校改成专科学校,于1998年改为技术学院,并于2002年停办专科部并改制为宜兰大学。

2000年嘉义技术学院和嘉义师范学院整合成立嘉义大学。

屏东农业专科学校于1991年改制为技术学院,于1997年改制为科技大学。

目前除屏东科技大学外,招收大学以上农科学生的涉农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有15所,招收专科层次农科学生的学校共有5所分别是台东专科学校、中州科技大学、澎湖科技大学、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台北海技术学院。

(一)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农业教育的变化1998年嘉义技术学院、宜兰技术学院、屏东科技大学、高雄海洋技术学院四所学校农科在校学生4 130人。

2008年屏东科技大学、高雄海科技大学、澎湖科技大学、金门技术学院、元培科技大学、中华技术学院、台北海技术学院、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中台科技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学院、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弘光科技大学14所学校共有农科在校生9 694人。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徐春红【摘要】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been built a multi-level and comprehensive system after its four stages’ development,which contains diploma,bachelor,master and doctor. All the degrees are also including in college,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and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It sets up a model in running orientation,holistic education,students’ career planning,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curriculum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rais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roop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etc. All in all,we would like to use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as our reference and devote to realizing our core purpose which is root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terprise and serving to the social economy.%台湾高职教育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已建立起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在内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职教育体系。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台湾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简称五年制)是在台湾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提供给青年学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实用的职业教育方案,培养具有较高职场竞争力的职业人才。

在五年制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機關單位的改革调整,同时还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学生甚至是企业等各方的齐心协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台湾五年制的发展及其启示。

一、五年制的发展背景台湾过去的职业教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注重“教”而不是注重“学”、注重机械性技能培养而不是注重自主创新和知识积累的,缺乏深度和广度的东西。

而五年制的理念正是以“专业能力培养、学科知识加强及综合素质培养”等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未来职业发展,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从而为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二、五年制的实施方式五年制将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在一起,学生可以在五年时间内同时获得高中和专科学历,同时专业课程和实践训练也必须满足国际标准和高职教学标准的要求。

五年制与传统高职教育相比具有更高的学术要求和实践性,由于消除了长期实习和研讨的鸿沟,使学生更早接触真实的职业情况和职场要求,更有利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高的竞争优势。

五年制的实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效果。

首先,学生们能够达到五年的教育目标后,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加丰富的职业经历,提高了职场竞争力;其次,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结交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更加有助于开拓视野和扩展人际网络;第三,五年制增加了学生成长的多重途径,这使得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会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学习,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中的技能等综合素质。

四、五年制的启示五年制的实践可以为大陆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职业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用技能,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技能的掌握;其次,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相结合,把企业和管理科班同学一起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教学和学习的完整性和直观性;再次,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是必要的,通过引进国外教育的经验和教材,丰富职业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进 以康 ; 师 之风 , 屏 山高水 长 。
台湾 的大 学一 旦形成 了 自己的理 念就 能一 以 贯 之 , 台湾 大学作 为世界 一流 的综 合类 大学 , 如 其 校训 一直 秉承老 校长 傅斯年 先生 当年 确立 的 8个 字 :敦 品 , “ 力学 , 国 , 爱 爱人 ” 。 台湾 的大学 正 是 有 了各 自的 办学 理 念 , 能 才


注重 办学 理 念 , 造 办 学 特 色 打
职 院校 , 其校 训是 “ 精诚 勤 朴 ” 办学 理 念是 “ ; 多实 务 少理论 , 育优 秀餐旅 人才 。学 习结 合生 活 , 培 增 进 学生 习作 经 验 。兼 办 推广 教 育 , 升 从业 人 员 提 素质 。加 强建 教 结 合 , 理 技术 相 辅 相 成 。建 立 学 国际交 流 , 取 先 进 国家 经 验 ” 坐 落 在 高 雄 县 汲 。
第 5卷 第 2期 2 1 年 3月 01






Vo15 No. . 2 Ma.2 r 01l
Ju n lo g e d ct n o r a f Hi h r E u ai Ma a e n o n g me t
台湾 高 等 教育 改革 发 展 的特 点及 启 示
提 升 教 育 品 质 和推 动 多元 评 价 指 导 改革 发 展 等 特 色 。 关 键 词 :台 湾 ; 等教 育 ; 革 发展 高 改 中 图 分 类号 : 6 9 2 G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6 3—88 (0 1 0 —04 0 3 1 2 1 ) 2 0 6— 7
作者简介 : 董泽芳 , 教授 , 博导 , 从事教育社会学 、 高等教育学研究 。

台湾教育中的“多元化”

台湾教育中的“多元化”

台湾教育中的“多元化”为期半月的赴台湾教育实习,深刻感受到在改革大潮中台湾教育的深刻变革,也逐渐掀开了“师资培育多元化”“多元入学管道”的神秘面纱,真正了解了多元文化学习、多元培育方案、多元选拔方式。

就几个“多元化”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台湾教育改革多元化台湾的教育改革从1990年就开始了,实行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此次赴台湾实习通过新竹教育大学,探寻了台湾教育改革的历程,也认识了当代台湾教育的现状。

以下对笔者较为关心的几个“多元化”进行介绍。

一、台湾师资培育的多元化改革1994年,《师资培育法》的公布,开始了师资培育多元开放时期。

由一元闭锁期转向多元开放期,实行师范院校与公私立大学共同培育、自费为主、公费为辅、学校聘任的市场化模式。

拿国小教师的培用过程举例说明台湾师资培育与任用的过程:1.职前教育,修习时间至少4学期。

这里需要介绍他们大一的学习都是基础公共课程,大一暑假参加甄选才可以成为师资生,从大二开始修习他们的教育学程。

师资生的职前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教学实习及教材教法课程以及一些选修科目。

因为台湾的国小采取的是包班制度,所以小学教师需要修习的课程很多,基本上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另外,想成为教师还有一些专业证照在大学期间是需要考取的,如课程设计能力、实务教学能力方面的专业证照,资讯能力、电子白板能力和说故事能力方面的专业证照。

一般在大学期间,只有证照齐全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奖学金。

2.教育实习半年。

3.教师检定考试。

这里和我们的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类似。

在台湾,只有修够学分并通过教师检定考试才能拿到合格教师证书。

修习课程学段与检定考试学段要一致,也就是说:修小教的课程即使参加国中教师检定考试通过,也是拿不到合格教师证书的。

在教师培育上,台湾地区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更强。

4.取得合格教师证书。

5.参加教师甄选。

教师甄选是由甄选委员会来组织的,甄选委员会由大学教授、国小校长及有经验的教师、学生家长等组成,只有通过甄选,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在职教师。

台湾地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进程、特点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进程、特点及启示
台湾地 区高等工程教 育发展进程 、特 点及启 示
台湾 地 区高 等 工 程 教 育 发展 进 程 、特 点 及 启 示
张英 玉 陈兴 明
( 福 州 大学 高等教 育研 究所 ,福 建 摘 福州 3 5 0 1 1 6 )
要 台湾地 区社会 经 济发展 的环境 变化 是激 发 高等教 育改革n d t r a n s f o m a r t i o n s t a g e s t o t o p —q u a l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 I t b e a s r t h e f o l l o wi n g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p a y i n g a t t e nt i o n t o ke e p i n g pa c e wi t h t h e e c o n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t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c hn o l o g i c a l a n d v o c a t i o n a l e du c a — t i o n s y s t e m ,s n . e n h e n i n g t h e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t r e s s i n g o n un i v e si r t y—e n t e r p is r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f e s — s i o n a l a c c r e di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in r g e du c a t i o n, e t c . I n a wo r d, t h i s s t u dy wo u l d pr o v i d e a r e v e l a t i o n f o r r e f o r mi n g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及启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本文结立足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背景着手,分析了四所典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情况,并据此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功能设计和预期成效进行了讨论。

标签:台湾;教学发展中心;启示在新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如何引导广大中青年教师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更新知识结构等,无不关系到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这些方面,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类似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一、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发展背景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历经多年发展,逐步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教育发展道路坚持质量发展优先的特点。

但究其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历程,仍可发现其发展受到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台湾当地经济发展推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教育质量下滑。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起短短十数年之间,台湾地区实现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此期间,因为高校规模的迅速发展,教师规模急剧膨胀,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迹象。

其次是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失衡,教师重科研而轻视教学。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等专项计划的出台,客观上也导致广大教师对教学的轻视,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界人力资源需求的脱节,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

如上文所述,台湾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其懒以发展的机电、现代农业等产业均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时至今日,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等原因,产业升级换代势在必行。

因此,台湾高校迫切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学科门类,培养新进教师。

第四是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该计划对台湾所有公办和民办高校开放,所有高校如培育出成熟有效的教学教改成果均可申报该计划。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_袁薇佳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_袁薇佳

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袁薇佳摘要台湾高等教育多年来坚持改革、推动教育普及,在落实办学自主权、探索去行政化、加强分类评鉴和提升管理绩效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但是,台湾高校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文章总结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理念、举措和部分高校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台湾高等教育高校去行政化大学分类评鉴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助理研究员(广州5104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注重传承与改革,注重借鉴与创新,走出了一条既有国际化办学特色、又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办学之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办学自主权、去行政化、分类指导和细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大陆高校带来启发和反思。

一、台湾高等教育重改革、重普及(一)高等教育改革举措频出目前台湾教育面貌的形成,与“四一〇”教育改革运动密切相关。

1994年4月10日,台湾200多个民间团体、3万多民众走向街头,表达教育改革的诉求,提出了四项目标: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

1994年修订的《大学法》确定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主的原则。

1998年起,开始改革大学入学方式,推行由高校主导的“申请入学”方案,改变“一试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实施推荐甄选和申请入学等多元入学制度。

2000年初,台湾出台了首部“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草案,拉开了台湾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的帷幕,其中一项重大措施即成立大学系统,鼓励高等院校整并,提升整体竞争力。

2003年,对《大学法》进行修正,授予“国立”大学行政法人地位,使大学组织运行更加弹性自主。

2005年,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大学校务评鉴计划”,积极推进大学评鉴工作,加强对大学质量的管控。

持续推进的评鉴机制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出由数量扩充向追求卓越、品质提升的转型态势,高等教育逐步由学究型转向兼顾社会服务功效,由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办学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经营理念由管制走向开放。

(二)高等教育趋于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高等教育在广设大学和多元入学等方面采取了系列革新举措,由此带来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增。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台湾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完成高中三年级后,选择进入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技术培训。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台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并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析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中的启示。

在教育体制方面,台湾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了与普通高中相对独立的学校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培训环境。

这种体制的建立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机会。

五年制高职教育也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升学选择,不仅可以选择进入大学深造,还可以选择职业学校接受专业培训。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高校的录取率,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教育内容方面,五年制高职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确保学生所学的技能与实际用工需求相匹配。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并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与此五年制高职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还能够具备更好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师资队伍方面,五年制高职教育注重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这不仅可以提升教育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术水平。

五年制高职教育也注重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需求,更新教育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为就业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他们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这对于促进台湾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年制高职教育应该与其他高等教育结合,形成更加协调一致的教育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张博(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00)[摘要]从教育体系、产学合作及教师院校评价机制多方面归纳台湾地区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及经验,分析对比两岸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为大陆高职的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台湾地区;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34-0284-0220世纪初,台湾就已经开始进行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制转型,如今其教育体系、产学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与此同时,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一开始规模扩大到目前逐步转变为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须实践指导。

对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特色及经验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大陆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建议,推动大陆高等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

一、台湾地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与经验(一)构建完整体系,保持学制多元化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及研究所,其中属于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范畴的为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这是一个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完整的独立体系。

从纵向上看,技职教育的路径分别经历了国民教育、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最后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

学生在完成小学及中学教育后,可选择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或五年一贯制专科进行深造。

高级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二年制专科(二专)或四年制技术学院(四技)就读,二专及五专的毕业生可选择就读二技或直接攻读研究所学位。

可见,在纵向上,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各学制衔接非常通畅。

从横向上看,高等技职的学生也并不是没有机会进入普通大学就读,其可以通过各个学校的转学考试这一方式实现。

转学考试一般由各个院校或几所院校自行组织。

(二)加强产学合作,树立典范院校产学合作是许多国内外名校所采用的发展方式,也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一大特色。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

台湾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启示自1970年代开始,台湾开始推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将中等教育阶段与大专教育阶段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台湾的发展与推行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入职场,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了“产学合作”的理念。

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紧密贴合行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学习阶段就会参与实际项目,面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能力。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领域进行深造。

这种多样化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分配合理化,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台湾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通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产学合作、创新意识培养、多样化选择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台湾地区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兼论对我国大陆地区成人教育的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兼论对我国大陆地区成人教育的启示
( 见图 1 : )
作 者 简介 : 晨 (92一)女 , 北 武 汉 人 , 西 师 范 大 学 继 续 教育 学院 成 人 教 育 学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许 18 , 湖 陕 主要 从 事 成 人 教 育 管 理 研 究 ; 丽 军 (90一) 女 刘 18 .
河 南许 昌 人 , 州旅 游职 业 学院 教 师 郑
( 2年 )
学七进 修班
四技
( 4年 ) ( 4年 ) 学 十
大学部
在 职学士
班 ( 2年
技职 院 校
二技
( 2年 )
学十
学 士
综合大 学研究所
硕十在 职专班
(一 年 ) 1
科技 人学研究所
硕. 在职 班 (一 年 ) I
硕 十
硕 十
过了预算 3 亿 6 5 千万元新台币的《 发展 与改进成人教 育五年计划纲要》 ,
它标志着台湾成人教 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
二、 台湾成人教育的特色及成功经验
综 合大学研 究所
博 十
科技人 学研究所
I 十 i 茸
( 教育类型多样化 一)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 象十分广泛 , 之广也是一般教 育不可及 的, 课程 因
图 1台湾 成 人 教 育 体 系 :
此其教育活动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在发达 国家都注重 成人教 育的今天 , 国台湾地 区也 将成人教 育作 我 为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台湾成人教育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广泛 的重视 , 主
九年一 贯制教育
要在于几十年来各项成人教育活动持续不断 的努 力和推动。而未来社会 的急剧变化 。 科技进步带来 的冲击, 以及人 口年龄结构 变化等 , 都为成人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

浅析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启示王靖1 台湾高职院校及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概况1.1台湾高职院校的发展1953年,台湾当局鼓励核准设立专科学校,并核准绩优高级中等职业学校改制为专科学校。

随后,台湾教育发展工作小组提议,高等教育应该“大”与“专”分流的改革,即大学为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基础教育,专科为职业技能的实用教育,并且其宗旨在于培养技术专门人才以配合台湾经济建设的需要。

这时专科教育才正式定位为高等技职教育。

1974年,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成立。

199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修订《专科学校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

20世纪90年代,科技知识经济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技术职业教育的转型与革新》方案提出辅导技术学院增设人文等相关学院,将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并且朝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1.2台湾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1.2.1探索阶段:均衡人文与科技发展(1993-2000)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较晚,因没有较完整的技职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供给各高职院校进行通识课程规划及教学实施的依据。

此时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多比照一般大学。

比如,1958年《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将语文、英文、思想、宪法、历史等科目订为大学的必修课程;1984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大学必须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中开设各种选修科目,4-6学分。

1994年,第七次台湾教育会议的分区座谈中对技职教育部分提出“加强改进通识课程,促进人文与科技均衡发展”。

《技术学院必修科目表》明订,共同科目中四年制8学分、二年制2学分通识教育,校订必修科目2-4学分通识课程。

五年制和二年制专科院校共同科目以学群划分为语文、数理、社会、艺术四类,扩大通识领域。

1.2.2发展阶段:普及全人教育(2000-2003)2000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技职教育白皮书,指出高职院校实施的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个体与环境共生共荣的,并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义的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总体上看,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流层结构的变
化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是一致
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为地区产业升级
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高等人力资源。然而,由于台湾
万方数据
鞠蕊誊图谶153
地区高等学校的升格改制过于激进,专科层次院校 学生数量大幅减少,造成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 性矛盾,导致高学历的失业率比一般的失业率高, 2000年台湾地区高学历的失业率为9%,2005年上 升为12.4%,是一般的失业人数的3倍,而且还在 继续上升¨J。可见,高等教育流层结构中各层次高 校及其学生的比例要与社会劳动技术结构相适应。 1.私立高校数量占优。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已经
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社会 产业结构、劳动技术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 必然要求社会劳动技术结构升级,进而经济发展对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台湾
地区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层次上移的重要原因就在于 近20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传统产业 向现代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后
(二)流向结构:科技类学科占比最大但呈下降
趋势 高等教育流向结构是由各学科和专业学生所构 成的纵横结构。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主要受到产业结 构对人才需求类别的制约。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共分
“提高其公共性与自主性”。台湾当局的上述激励
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近20年 来台湾高等学校中私立高校的比例都保持在68% 以上。 2.技职院校发展迅速。1991年至2011年,台湾 技职院校由12所猛增至176所,占台湾高等学校总 数的比例由9.09%增加至67.95%,特别是1996年 至2001年5年间增幅近44个百分点。台湾技职院 校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台湾当局为应对产业 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在1996年出台了“开拓 技职第二教育通道”的政策,即在一般高等教育之 外建设相对独立的技职教育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 资兴办技职学校。由此也导致了台湾技职院校中大 部分都是私立性质的高校。由于台湾教育管理部门 在私立技职院校的办学标准、监管机制上的不到位, 部分学校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无法满足高技能 人才培养的要求,导致技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下降, 引发了社会的不满。2003年台湾教育界、文化界百
152蓁蒸弑
2013年筹4期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李东航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具有流层结构中培养层次上移但过于激进、流向结构中科技类学科占
比最大但呈下降趋势、流型结构中高等学校类型多元化特征明显、流域结构中区域梯度差序格局表征突出的特点。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高等教育优化分流结构发展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
其教训,对于大陆高等教育构建合理的分流结构具
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特点
(一)流层结构:培养层次上移但过于激进 1991年至2011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流层结构 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所占比例增 幅明显,其中本科层次学生所占比例增长幅度最大, 由1991年的41.39%增加到2011年的76.40%,增 加了大约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专科层次学生所 占的比例呈急剧下降态势,由1991年的54.24%降 到2011’年的7.49%,减少了近47个百分点。总体 上看,近20年来,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层次 上移的轨迹特别明显。
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坚决消除高等学校脱离社会 需求盲目“升格”的现象。同时,各层次的高等学校
台湾高等教育流型机构中不但高校类型多元
化,而且各类型高校间形成一般高校与技职院校互 通,成人高校与全日制高校互联的灵活多样的高等
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各类型高校问在学分互认、
万方数据
154冀潮麟
型和形式的高等教育。
2013年筹4期
学位衔接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联通机制,使学 生能够根据个人不同时期的教育需求,选择不同类 (四)流域结构:区域梯度差序格局表征突出 高等教育流域结构主要受到区域间经济发展水 平和产业布局差异的影响。根据台湾当局所拟定的 “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台湾岛分为南、北、中、 东四大区域。北部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 兰县、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和苗栗县,是台湾最重 要的商贸、旅游、文化等产业集中地;南部包括嘉义 县、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及澎湖县,是台 湾主要的石油化学工业、造船业、航运与钢铁业基 地;中部包括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及云林县,是台 湾中小企业与精密机械最重要的聚集地;东部包括 宜兰县、花莲县及台东县,是台湾经济较不发达,人 口密度也较低的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台湾高 等学校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北部地区,近20年该 区域高校数占台湾高校总数的比例都保持在40% 以上。南部和中部高校数占比均保持在20%一 30%这一区间,东部高校数量较少,占比都在8%以 下。可见,台湾高等教育流域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北、 南、中、东梯度差序格局。这与台湾四大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是吻合的。但是,台湾高等 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的现状加剧了各区域间经济发 展水平的差距,如东部高校数量过少,使当地产业发 展缺乏所需的高等专门人才,进一步扩大了东部地
的高校及学生的构成状态及比例关系;流型结构,即
不同形式的高校及学生的构成状态及比例关系;流 域结构,即不同地域的高校及学生的构成状态及比 例关系。”…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 产业结构、劳动技术结构、阶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 约着高等教育的分流结构,另一方面,合理的高等教 育分流结构对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技术结构的优 化、社会阶层间的合理流动、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发 展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分
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三)流型结构:高等学校类型多元化特征明显 高等学校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多种类型,从办学 出资方角度可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从教育教
学组织形式角度可分为全日制高校和成人高校(包 括网络学院、电大等高等教育形式),从人才培养目
标角度可分为一般高校和技术院校(台湾称技职院
流结构对建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和谐关
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台湾地区在高等教育分流结 构的调整优化上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对台湾地区高 等教育分流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借鉴其经验,吸取
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和媒体中心拉J。为顺
应产业升级对人才层次要求的提高,自1990年起台 湾教育管理部门开始新设技术学院,并于1996年提 出“开拓技职第二教育通道”的政策,推动办学绩效 较好的专科学校改制成技术学院,优秀的技术学院
23个学门,分属于科学、社会、人文三大类别。从
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流向 结构中科学类的学生始终占据最大比例,但呈现下 降趋势,由1991年的58.08%降到2011年的45.
47%,下降近13个百分点,而社会和人文两个科类
的学生比例上升趋势明显,社会类上升了7.29个百 分点,人文类上升了5.32个百分点。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流向结构的变化与地区产业 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是一致的。
期,台湾地区产业发展从以轻纺和石化工业为主导
的传统产业形态逐步转向具有较高技术层次的电
子、资讯、机械、电机等策略性产业转变。1991年台 湾当局发布了总体建设“六年计划”,将发展新兴产 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目标,之后又制定了《科 技发展12年计划》和《中期计划》,将资讯、消费性
电子、电讯、环保、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精密 仪器与自动化、高级器材、半导体、航太工业等产业 作为未来10年重点发展的10大新兴产业;1995年 台湾当局出台了《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提出将台湾 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
余名学者和专家联合发表了“终结教改乱象,追求
优质教育”宣言(即“教改万言书”),对台湾高等教
育的过度膨胀和质量下滑进行了严厉抨击。迫于压 力,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出台了“研讨相关措施暂缓 私立大学校院的筹设”、“利用评鉴加强奖补助之改
进及研修私立学校法草案、增列退场机制”等对策, 对私立技职院校进行整饬。 3.成人高校形式多样。台湾成人高校包括空中 大学、空中学院、进修学院、专科进修学校和社区学 院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近20年,台湾成人高校也得 到了明显发展,高校数量由1991年的9所上升为 2011年的96所,占台湾高校总数的比例由6.82% 上升到37.07%。台湾成人高校的发展得益于当局 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当局先后出台了《终身学 习法》、《大学推广教育实施办法》、《空中大学设置 条例》、《补习及进修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社
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
当局为应对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调 整压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出台了相 关政策和法规,以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 当局于1994年开放私人捐资举办私立技术学院, 2000年确定“政府奖补助经费占私立大学校院经常 收入20%”目标,2002年修订《私立学校法》强调
改名科技大学。自此,台湾本科层次的高校数量迅
速增加,其中“大学”数量激增。从台湾1991年和 2011年的高校数量对比来看,“大学”数量由21所 增加到116所,增长452.38%,“学院”数量由29所 增加到32所,增长10.34%。而与此同时,专科院
校数量由73所减到15所,减少了79.45%。
校)。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反映的就是高等教育系统
区学院设置条例》等法规,以规范和促进成人高等
教育的发展。
中不同类型的高校的构成比例和相互关系。随着一 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和社会成员高
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高等学校的类型会呈现出多 元化的特征,而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的台湾高等教育,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流层结构;流向结构;流型结构;流域结构;台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