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

合集下载

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比较

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比较

二、要素主义要素主义也是现代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之一,也属于“新传统教育”。

该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有巴格莱(William C. Bagley)、德米亚谢维奇(Michael Demiashevich)、莫里逊(Henry Morrison)、布里格斯(Thomas Briggs)、布里德(Frederich Bread)、康德尔(Isaae L. Kandel)和芬尼(Ross Finney)。

要素主义主张把教材恢复到居于教育过程中心的地位.他们不断告诫教育工作者,当教育机会普及到已降低了教育质量的时候,就需要提高智力水平(不能只注意儿童的自由和兴趣而不注意教材本身) 。

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1.学习必须包括刻苦和专心。

进步主义主张儿童的自由,要素主义强调对一门科目的往往产生于为掌握它所需要的努力。

应当鼓励培养儿童将自己目前的愿望屈从于长远的目的的能力。

2.教育过程中主动权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

教师的任务是在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作中介。

布里克曼:教师必须受过普通教育,学习有关这一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了解,有向年轻一代传授事实和理想的能力,了解教育学的历史----哲学基础,并且对他的工作有严肃的献身精神。

3.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

儿童求学的目的是要按照这个世界的真正原样去认识它,而不仅是根据他自己的兴趣去解释它。

要素主义强调民族经验或社会遗产比个人经验更重要。

一种复杂的文化需要一种有严密组织的教育系统,要求教师有更多的控制权。

4.学校应该保留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方法。

要素主义承认进步主义对教育技术和方法的作出的贡献,但认为不应将进步主义的“在做中学”普遍化。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授整个生活的知识,而不是集中于解决学生在七发展的某一阶段感兴趣的问题。

由上述原则可以看出:要素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青年一代,并促进青年一代的智力成长。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要素主义的起源和概念
2.详述要素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主张
3.探讨要素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4.分析要素主义的优缺点及对社会的意义
正文
要素主义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是一种强调社会共同体价值观和个体责任的哲学思想。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之上,个体的责任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这些共同的价值观。

要素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责任去追求和实现共同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应该是社会的基础。

这一理念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育领域,要素主义的影响深远。

它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一理念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素主义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过于强调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发展。

总的来说,要素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共同体价值观和个体责任的哲学思想,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深远。

第1页共1页。

第六章_要素主义教育哲学

第六章_要素主义教育哲学
▪ 社会长期存在而没有崩溃在于人尊重并且保护 了传统。
▪ 个人应该服从社会。责任与权力不可分,责任 先于权力。
▪ 由最聪明、最有才能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才 能不断发展。
四、知识观
▪ 主张真理“符合说”,知识就是思想与 观察的事实相符合。
▪ 真理是公开的,客观的。
➢教师必须传授真理,至于儿童对所学的东 西是否感兴趣是次要的。
➢ 不屈服于希特勒的独裁
▪ 造就有文化的选民
教育原因:
▪ 巴格莱历数美国教育的弊端:
➢ 美国学生没有达到其他国家达到的基础教育的学业标准 ➢ 美国中等学校学生的学术水准落后于其他国家18岁学生达到
的标准, ➢ 高等学校学生缺乏基本语言方面的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 数学和语法的水平降低 ➢ 美国的教育经费增加了,但是犯罪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 又被称为“新保守教育”
第六章 要素主义
▪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要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第三节 要素主义的基本主张 ▪ 第四节 评论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要
▪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要素主义的复兴 ▪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要素主义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实在论: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是 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实在。认识 论方面,真理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真理是发 现的,所观察到的实事与理念相一致就是真理, 坚持“真理符合论”,在价值论方面,主要服 从自然的法则就是善。
二、人性观
▪ 人性是恶的。世界的罪恶之源不是社会或人 的无知,而是人类本身的邪恶。
▪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缺陷
➢ 降低了美国青少年的道德标准和学业标准 ➢ 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社会进步。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异同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异同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异同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听起来有点儿复杂对吧?但它们就像一对相声搭档,有些相似之处,但各自的特点也很鲜明。

要素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关注事物的基本要素,像做菜时得先知道盐和油是什么。

而永恒主义呢,强调的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观点,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历久弥新。

说到要素主义,想象一下你在拼乐高。

每块小砖头都有它的用处,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生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缺了一个就好像乐高缺了一块,整个结构都不稳当。

这种观点就很实用,尤其在解决问题时,直接抓住问题的核心,像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要素主义鼓励我们理清思路,像是让杂乱的思绪变得清晰。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生活的复杂性其实源于我们对细节的忽视,像小猫儿追着尾巴,转来转去就是抓不着。

再来说说永恒主义,这个词听上去有点儿神秘。

想象一下,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脚下的河流,那种永恒的感觉扑面而来。

永恒主义关注的是事物的恒久性,比如爱情、友谊这些东西,不管时光怎么变迁,它们总会留下一些东西。

这就好比是老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时间久了依然能让人心头一暖,永远在那儿,不会被时间冲淡。

这种观点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毕竟,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在时间的洗礼中变得愈加闪亮。

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二者其实不是对立的,反而是可以互补的。

就像在煮汤的时候,既需要火候,也需要调料。

我们可以用要素主义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永恒主义去欣赏生活的美好。

你可以把每一件小事都看作是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去认真对待。

同时,也要记得在忙碌中停下脚步,去享受那些永恒的瞬间。

无论是和朋友聊天,还是与爱人共度良宵,这些都是值得珍藏的时光。

不过,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追求要素和追求永恒,难道不是相互矛盾的事情吗?其实不然,生活就是个平衡的艺术。

在工作上,可能需要你关注细节,把每一个任务都做好;但在私人生活中,也要懂得放松,去享受生活带来的小确幸。

这种对比就像吃饭,既要有肉有菜,也不能少了米饭,要不然光吃肉总会觉得腻。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要素主义,又称为本质主义、精粹主义或者精华主义。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西方近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或者流派之一,因其对社会危机持保守主义建议,对新观念、新变化采取慎重检讨的态度,并对既成观念采取坚守和赞誉的态势,又被大多数人称为传统主义教育或保守主义教育。

处在“理解当代社会现象,都必须围绕后现代性这个中心问题”的时代,重新评估这种“保守”的思潮,源于对它所处的社会背景的理解以及它对今天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认可。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发生发展期”。

“要素主义”最早由德米亚西克维奇在1935年提出,他把那些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为教育之首要职责的人们称为“要素主义者”,巴格莱是美国要素主义者的首脑人物和主要代言人。

1938年,德米阿什亚西克维奇与巴格莱等教育家一起在大西洋城建立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并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这篇纲领列举了当时美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并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谴责进步主义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由、兴趣和活动,而放弃训练、努力和工作的做法是导致美国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于批评一针见血,且正好吻合了当时的时局,给了处于混乱中的美国开了一张教育处方,开创了要素主义思潮在美国教育史上的一页。

随后协会的主要刊物《学校与社会》也随之创刊,这种教育思潮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50到60年代“复兴期”。

随着巴格莱的逝世,要素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的影响逐步趋于平静。

但是世界“冷战”时代的来临,尤其是1957年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消息又给了它以新的春天。

美国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给了教育界很大的震动,国内对进步主义的批评更趋激烈。

人们比较普遍地认为,美国的教育失去了方向,而且也忽视了对儿童进行社会智力遗产的传递。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也被称为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是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流派。

它强调课程的核心要素,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知识的重要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学生发展认知、思维和创造力的基础。

因此,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2. 技能的培养:除了知识,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基本技能被认为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挑战。

3. 教育的目标: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

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4. 教学方法: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评价方式: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应该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作业、项目、实验和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6. 社会责任: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公民。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课程框架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
(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和天才教育)
· 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 评价
(优点、不足)
相关介绍:
什么是要素?什么是要素主义?
这里的“要素”是英文‘’essentials‘’翻译而来的,也 译为精华,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文化精华。从 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有永恒不变的,共同的 要素,是人类都应该学习的。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知 识,主要通过类别化的信 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 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 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二)教学理论
1.结构教学观 (1)教育目的——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2)课程教材的内容——学科的“基本结构” (3)教学的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原则 (4)教学方法——“发现法” (5)教师的作用——主导者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要素主义
12级教育学1班:王采芳 沈涛 崔永平 侯婉滢 杨晶 杜小霞
1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框架:
· 时代背景
(经济、政治、教育和个人及组织的作用)
要 素 主 义 教 育 思 想
· 理论基础 (人性观、社会观和知识观) · 主要代表人物
(巴格莱、科南特、贝斯特和里科弗)
· 主要教育思想与观点
五、要素主义思想观点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1.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运动 的复兴的影响 2.对美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 3.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1)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丢 (2)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遮蔽 (3)教师素养的提高要与时俱进
六、评价 (一)要素主义教育的优点
1、要素主义理论反映了教育的一般规律,这点主要从其 课程观和教学观中体现出来。 (1)课程观强调课程应该传递文化基本“要素” (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2、要素主义立足社会现实和教育实际,对实用主义教育提 出了有力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起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其天才教育的主张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现实意义 (1)对美国社会而言 (2)对人类社会而言

要素主义课程

要素主义课程

要素主义课程
在理论价值上,要素主义强调课程应该传递人类文化中基本的要素。

而这些文化通常都是严格按照逻辑组织而成为学科来供学习者学习,学习者通过对这些凝结人类智慧的知识掌握,一方面能够提高自
我服务于社会发展,而有些个别具有较高智力的学习者,也就是“天才儿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将会对国家命运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就是美国在特殊时期重视选择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原因之一。

在实践价值上,要素主义课程观从正式形成之初就是一个有组织、有
纲领的运动,它针对现代美国教育所存在的弊病,讨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学科课程。

要素主
义者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分类的有组织的学科课程,特别强调学科之间
以及每个学科内部的严谨的逻辑结构。

如果学校的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未经分化的或者是零散的经验或知识,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分化
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

因此要素主义者强调的依然是以“学
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中,要素主义者强调接受式学习。

在要素主义者看来,教师具有无上的权威,是理智的模范,是知识和真
理的占有者,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因此教师们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另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素主义者特别强调对学生
心智的训练,尤为强调基础学科方面的训练,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这
些学科知识,才能拥有理性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育哲学流派二 要素主义(修改版)

教育哲学流派二  要素主义(修改版)

• 信奉观念论的要素主义者,一般主张“给 予心灵以优先的性质”,强调形式教育, 注重对学生的心智训练,严格学业标准。 • 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 在课程方面,主张以“观念为中心”,尤 其重视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尤其注重 文化遗产、文化要素在课程中的地位。
2.实在论
• 实在论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是 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独立存在的实在。
• 要素主义的兴起,除了对进步主义教育表 示不满以外,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纳粹 主义和以墨索里尼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的 兴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 巴格莱指出,美国教育的首要作用是保护 美国民主,尤其是言论、出版、结社和宗 教信仰的自由。其次,教育必须造就有文 化的选民,在巴格莱看来,所谓有文化意 味着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要有明智的了解。
四、知识观
• 在知识和真理的问题上,保守主义普遍持 “符合说”(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ce),认为,知识就是思想和 观察到的事实相符合。
• 保守主义认为,真理并不是某种神秘的、 不可理解的东西。根据“符合说”,所谓 真理就是与事实相符的陈述,它是公开的、 公众的。
• 保守主义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真理、传授 知识的艺术,教师传授的必须是真理。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 育,其主要矛头是针对传统教育。
• 要素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对进 步主义这一新型的教育哲学主张以及实践 在许多方面都表示异议,甚至提出了一些 针锋相对的主张,似乎表现了一种捍卫传 统教育的立场,以至有人称之为“新传统 教育”。
• 科南特认为,如果要保持美国“自由世界” 领袖的地位,就必须关注教育问题,因为 “我们国家内部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和美国人对中小学、学院和大学的特有的 观点的形成是紧密地联系的。” • 他主张所有的中学生都要学习各门学科的 基本核心的东西,包括英语、社会学科、 美国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 • 科南特尤其重视天才教育。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
一、要素主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有W.C.巴格莱、I.L.坎德尔、R.芬尼和T.布里格斯等。1938年2月,巴格莱等人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成立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标志着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成。巴格莱在会上提交论文《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作为该团体的理论依据。
二、要素主义的课程主张
(一)课程目标:传授社会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德训练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受教育目的的制约。要素主义的教育目的制约了其课程目标。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理想的实现,而这一目标终究要通过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智和道德的训练来实现。因为在要素主义者看来,社会进步与否,不能以物质、经济、技术的发展来衡量,不能以是否解决眼前的问题来衡量,而应以人的智慧和道德是否得到继承和发展来衡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要素主义者的课程目标有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就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微观方面,就是实施个人理智和道德的训练。
关于具体学科内部的组织策略,从传递共同文化要素的立场出发,要素主义者强调应严格按照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材。要素主义者认为,很多知识就其性质来说是抽象的,而且不可能被虚幻地分解为所设想的实际情境,要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靠学生的活动和经心理经验是难以实现的。教育的宗旨是传授真理,至于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否有兴趣,那是次要的。因而,学科的组织应主要地遵循学科逻辑而不是心理逻辑。1935年,巴格莱发表《教材过时了吗?》的文章,旧话重提,坚持教材的逻辑组织,使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争执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才宣告结束。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

代表人物和核心观念
对要素主义的评价
要素主义与新课改的关系及启示
Page
1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又称精华主义,精辟主义,本质主义,保守主义 教育,传统主义,是西方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也有学者 认从其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教育运动。这里的要素是英文 “essentials”翻译而来的,也有的译为精华,指的是人 类社会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文化精华。从唯心主义出发,认 为人来文化遗产里有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要素,是一切人 类都应当学习的。
强调继承和发扬教育的智力训练的传统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
强调继承和发扬教育的智力训练的传统
Page 13
1.要素主义的哲学基础:唯心主义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领导下,以杜威的实用主义 为基础的教育运动,而要素主义则用唯心主义和实在论的 观念。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心灵优于物质而存在, 人们依靠心灵认识事物,身体属于心灵。要素主义由此观 念出发,在教育上强调形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智训练, 严格学业标准。并且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因 素,而这恰恰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在课程上以观念为主, 注重文化遗产和文化要素在课程中的作用。
Page
18
对要素主义的评价
要素主义是一种教育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论。虽不及 进步主义在美国的统治时间长久,但对教育的影响始终是 存在的。 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50-60年代复兴,到80年代 的持续发展,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始终影响教育界的发展, 要素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思想;教育内容是人类文化遗 产中的共同要素;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 位;鼓励智力上的竞争,主张“天才教育”;强调继承和 发扬教育的智力训练的传统。但要素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

第五讲 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与教育

第五讲 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与教育

今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1)对于进入到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名著 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释方式?是忠实于传 统,还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生活。 (2)对于经典名著的教育传播方式,到底应 该是大众化、世俗性的普及性解说和商业化运 作还是精英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陶冶?
讨论2:
• 美国曾发起“100”部名著计划,结合今天的教 育现实谈谈你怎样认识它的价值和局限? 中国近些年盛行的“读经”教育
要素主义的标识性观点
• 每一个好的小学课程中都应该包括一些要素性的或基本 的有利于人类幸福的内容,例如,阅读、写作、算术以 及文明的社会行为等。 • 基础教育——要素主义的另一个名称。
• 要素主义者关心的共同主题:
• 1)应该培养学生对合法权威的尊敬 • 2)技能的掌握或学科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付出努力和勤奋 • 3)教师是一个成熟的文化代言人以及在学科内容和教学两方面都 胜任的人 • 4)保存学校的学术功能 • 5)教育是为工作和当好公民做准备
第二节 永恒主义的基本立场
•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源于实在论和神学理论。 • 永恒主义坚信人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教育模式也是 如此。 •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理性能力。 • 永恒主义强调人文学科所提供的对善、真和美的洞察 力。认为人类的永恒真理和价值蕴藏在其中。
• 理想的教育是发展智力的教育。我是在经过一个筛选 过程后得出这一结论的。教育是唯一能够发展智力的 机构。理想中的教育不是特别的教育,不是指向眼前 需要的教育,或者职前教育;它也不是功利性教育。 它是一个有计划发展人类思维的教育。 ——赫钦斯
永恒主义的名著阅读形成了以下特征1在基本原则上强调名著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为此重视名著对现代社会价值以及在此背景下的适应性改造强调对名著的批判性阅读

要素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要素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要素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一)教育目的上,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要素主义强调社会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倡导社会效益的课程与教学目的观。

人才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

针对于高考扩招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确定将全国六百多所(包括三本)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将会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让教育社会功能的更好发挥。

(二)教育内容要重视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教育要素主义者主张传授“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是经受了历史考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并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现在教育的一个显著缺陷。

在我国的课程建设中,应改进德育方法,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注意潜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重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素主义极力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就是接受式的学习。

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

要素主义对教师的肯定是对其很大的支持,人只有感觉自身价值时才会认真去做一些事情。

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具有一定思想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尤其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先前形成的思想很难发生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

(四)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完善课程评价标准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

现阶段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其他方面的重视很少,这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积极性。

课程评价标准必须严格,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要综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能单纯的看分数,学生的其他天赋也应该予以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

评价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多方面综合考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评价时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

第二章 要素主义

第二章  要素主义
第二专题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 ),又翻译为精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又翻译为精 ), 华主义,精粹主义,本质主义。 华主义,精粹主义,本质主义。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着“ 性,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着“文化上各 式各样的最好的东西” 即共同的、 式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 的文化“要素” 的文化“要素”,学校的任务就是把这些 共同的、不变的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 共同的、不变的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 所以要重视教材、 所以要重视教材、对个人的社会训练和教 师的权威。又被称为“新传统教育” 师的权威。又被称为“新传统教育”。
人性观
人性是恶的。 人性是恶的。世界的罪恶之源不是社会或人的无 而是人类本身的邪恶。 知,而是人类本身的邪恶。如果对人的欲望不加 控制,人总要倾向于胡作非为,捣乱,无纪律。) 控制,人总要倾向于胡作非为,捣乱,无纪律。) 人之所以没有做出兽性的行为,在于有社会约束, 人之所以没有做出兽性的行为,在于有社会约束, 服从了社会传统与习俗。人由于社会而获得拯救。 服从了社会传统与习俗。人由于社会而获得拯救。 对于社会的改进,只能是点滴进行, 对于社会的改进,只能是点滴进行,而不能企求 整个社会的改变,因为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力并不 整个社会的改变, 是所谓善良的人性。 是所谓善良的人性。
• 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真正的教育 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 就是智慧的训练。——贝斯特 历史学教授) 贝斯特( 就是智慧的训练。——贝斯特(历史学教授) • 所有中学生都要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核心的东 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 ——科南特 西。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科南特 化学教授,外交家) (化学教授,外交家) • 改善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待遇,学习欧洲的 改善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待遇, 教育,改变对优秀智力漠不关心的状况。 教育,改变对优秀智力漠不关心的状况。—— 里可弗(海军上将) 里可弗(海军上将)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摘要:一、要素主义的概念1.要素主义的定义2.要素主义的核心理念二、要素主义的发展历程1.要素主义的起源2.要素主义的发展阶段3.要素主义在我国的应用三、要素主义的主要内容1.要素主义的教育理论2.要素主义的教学方法3.要素主义的课程设置四、要素主义的评价与影响1.要素主义的优点2.要素主义的缺点3.要素主义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正文:要素主义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主张教育应该以人类文化的要素为中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基本要素,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要素主义教育理念的出现,旨在解决教育过程中知识膨胀带来的问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要素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理念,要素主义是在20 世纪初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等人提出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素主义不断演变和完善,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理论。

在我国,要素主义的教育理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传播,并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要素主义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在教育理论上,要素主义强调教育应该关注人类文化的核心要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要素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素主义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思考来发现和掌握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要素主义主张课程应该以核心知识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来安排教学内容。

要素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要素主义有助于学生更系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要素主义教育理念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然而,要素主义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可能导致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总之,要素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素主义概述

要素主义概述



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把价值和标准界定在教育过程之内,而不 是教育过程的外在结果。 反对目标模式,认为在进行课程编制时应该把目的作为过程 标准和程序原则加以阐明,而不是转化成行为学习目标。 课程实践不是按目标模式所提的程序开展、 误解了知识的本质 ---知识目的非行为而在于思维 目标本身具有模糊性(谁的目标?) 目标的确可以使教育者的实践意图明确,但并不意味着人 们能够提高对教育活动的认识 目标 模式 限制了评价的范围。
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 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

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 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 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 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 “他者的他者性” 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 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 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 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



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论专家:
小威廉姆斯E· 多尔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派纳(W.F.Pinar )《旅程:走向再概念化》、《理解课程》

现代范式中,整个宇宙、整个世界被视为一个孤立的、完 美的、稳定的、封闭的机械系统。 ----物理学模式 多尔在皮亚杰 的平衡化理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 白组织理论、布鲁纳的认识论和怀特海的过程学等多种理 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后现代课程观。


B、课程审议遵循的是实践逻辑,而非形式逻辑。即从课程问 题的提出到解决,课程审议都依靠实践的语言、实践的智慧, 进行实践的判断,最后得出关于行动的实践——结论。 C、课程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流派,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客观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课程设计应基于客观的标准和事实,而不是主观的意愿和个人偏好。

它强调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基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标准,以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学科中心: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并强调学生应通过学习学科内容来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该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认为学科知识应循序渐进地组织和呈现。

3. 教学效果: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注重实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评估和测量来判断教学效果。

它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标准化: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主张制定统一的学习标准和评估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获得相似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成果。

它强调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5. 教师角色: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角色,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并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教学。

要素主义课程流
派强调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的来说,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客观性、学科中心、教学效果、标准化和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内容,以推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7
代表人物
1.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2.海曼.乔治.里科佛 3.阿瑟.尤金.贝斯特
Page
8
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 1917-1940任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1938参与发起成立“要素主义促进委员会”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 对峙 1939帮助建立“美国教育促进会” 最早阐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 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2.教育价值:传递优秀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 3.教育过程: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间接经验的过程。 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所负的教导和管束的责任,对于延长人类未成熟 期和必需的依赖期具有生物学的意义。人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代才 认识到这个责任。完全确实,人类在认识到这个责任之前,依然处于 野蛮状态。 -------巴格莱
参考文献: [1]陈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J].文学教育,2013 [2]张庆强.要素主义教育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和意义[N].热点聚焦,2012 Page 21 [3]肖素英.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对我国新课程的启示和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09
Page
5
第二阶段:要素主义复兴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要素主义复兴。 40年代,要素主义一度沉迷,几乎消逝。但是1957年苏联 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消息给美国教育极大的震动。 美国国内对进步主义教育批判更加激烈,要素主义再次引 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此时要素主义的出现应时应景。 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使要素主义在美国教育界 占了统治地位,在美国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影调继承和发扬教育智力训练的传统
学校不应该是生活或职业训练的机构,学校应该把智力训 练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其他所有活动只能在学校特 有的智力训练框架内进行,离开了智力训练,学校就不再 是一个有普遍社会影响的机构了。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关于心智训练这一指导思想,要素主 义提出了若干具体要求。 (1)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而且往往要强迫自己专心致志。 (2)要严格学业标准 (3)不排除灌输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19
要素主义存在的弊端:
1.尽管提出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提供给学生, 但对于要素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2.提出要把教师放在教育的中心,这对于实用主义“儿童 中心”的偏差有所纠正,但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 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很好的开发出 来。 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 情感意志的发展,轻视了学生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 4.在强调教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却忽视了教育要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强调继承和发扬教育的智力训练的传统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鼓励智力上的竞争,主张实施“天才教育”
强调继承和发扬教育的智力训练的传统
Page 13
1.要素主义的哲学基础:唯心主义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领导下,以杜威的实用主义 为基础的教育运动,而要素主义则用唯心主义和实在论的 观念。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心灵优于物质而存在, 人们依靠心灵认识事物,身体属于心灵。要素主义由此观 念出发,在教育上强调形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智训练, 严格学业标准。并且主张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因 素,而这恰恰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在课程上以观念为主, 注重文化遗产和文化要素在课程中的作用。
Page
6
第三阶段:要素主义的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要素主义持续发展。要素主义由于自身一 些缺陷,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然而在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向美国教育部 长提出了一份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 必行》这个报告要求加强新基础的教学,提高教育标准和 教育要求,延长学习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新的基 础训练的科目,提高师资质量,提高教师待遇,调整课程 结构,提高学业标准。这个报告符合要素主义,无疑推动 了要素主义的发展。
Page
10
阿瑟.尤金.贝斯特
1956年,贝斯特发起成立了“美国基础教育协会”,并担任会长。该 协会的目的在于,促进美国公立学校设置更多的基础课程,提高智力 训练的水平。 教育著作:《教育的荒地》,《学术的恢复》 教育思想: 1.论智慧的训练与基础学科的教学:智慧的训练就是指审慎地培养思维 能力智慧的训练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包括历史,英语, 科学,数学,外语等。 2.论公立学校的作用: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基础教育的。如果学校不能胜 任这项工作,国家将会因为丧失智力而受到威胁,并将直接导致工业 萧条和防务力量的消弱。 3.论天才儿童的教育:优秀学生是学校里其他学生的榜样,学校所承担 的责任没有一个比教育天才儿童更为重要。
Page 9
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
1919~1953年历任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校长。他曾任美国 全国教育协会教育政策委员会的主席,美国科学协进会和美国全国教 育理事会的会长。 1957和1961,他由卡内基基金会资助,对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进行 了实地考察,发表报告,提出批评和改进建议,对美国教育很有实际 影响。 教育著作:《教育与自由》《知识的堡垒》《今日美国教育》《综合 中学》《美国师范教育》 教育思想: 1.论普通教育:学校教育要适应所有学生的需要,加强公立学校面向 全体学生的普通教育。 2.论天才教育:学校的社会责任是找出最具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 的最大潜力,使他们有可能迈入“英才”的行列。
Page
3
要素主义产生和发展(三阶段)
Page
4
第一阶段:要素主义的诞生
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诞生。那时正在经历全球性的经 济危机,使得人们发现当时教育的软弱无能,教育改革势 在必行。 1938年,“要素主义促进教育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 着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正式形成。 20世纪30年代末,巴格莱领导了要素主义运动,对美国教 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Page
14
2.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
共同要素: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共同精神, 简而言之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传递文化共同要素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主义在课程设置上 反对适应当前需要的课程,而主张学校的课程必须是由人 类知识精华组成的稳定课程。面对当前教育的软弱无力, 要素主义认为应当积极强调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强调在 课程实践中传递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加强和训练人的智 慧的因素。 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强调学科课程,接受式的学习, 倡导学术性课程,强调“新三艺” 数学,科学,外语。
Page
16
4.鼓励智力上的竞争,主张“天才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要素主义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充 实国防实力的角度出发,鼓吹“天才”的发掘与培养。 要素主义教育者认为,学校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培养最 好的学生身上,以此确保每一个才智卓越的青年受到高深 的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不能以牺牲 培养精英人才为代价。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推行的“能力 分组”等,就是天才教育的典型。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20
要素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
1 教育目的上要素主义主义注意教育的社会功能 2 学习内容上要素主义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文化要素 3 学习方法上要素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加强基础知 识的学习 4 师生关系方面上要素主义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代表人物和核心观念
对要素主义的评价
要素主义与新课改的关系及启示
Page
1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又称精华主义,精辟主义,本质主义,保守主义 教育,传统主义,是西方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也有学者 认从其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教育运动。这里的要素是英文 “essentials”翻译而来的,也有的译为精华,指的是人 类社会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文化精华。从唯心主义出发,认 为人来文化遗产里有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要素,是一切人 类都应当学习的。
Page
2
要素主义产生的背景: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由于实用主义教育在美国占统治地 位,学校普遍忽视系统书本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降 低了教育质量,使学生纪律松弛,学校管理混乱。 要素主义作为实用主义教育的对立面,主张恢复学校在传 授传统文化和系统知识方面的地位,还重视加强对青少年 的智力训练,使之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要 素主义产生之初是为消除实用主义教育给美国带来的消极 影响。
Page
15
3.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与杜威的以儿童中心相反,要素主义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是学生的引导者,儿童要成长为人, 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是不可能的。只有教师才能保证共 同要素的传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但同时他们 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也非常高。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 脑和渊博的知识。 总之,要素主义认为,教师应当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学生要完全听从教师的建议。
Page
11
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基本分歧:
1 2 3 4 5 教育是强调努力还是兴趣 教育是强调学科还是活动 教育是强调教材的逻辑顺序还是心理顺序 教育是强调教师主动还是学生主动 教育是强调种族经验还是强调个人经验
Page
12
要素主义的核心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