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轻松有趣的四十五分钟──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
历史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历史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的“四点论”浅析马站镇中曾为军内容摘要:近段时间以来,我校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调研开放日活动。
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体现新课改理念,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与学方式,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 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实际,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即有效课堂教学的“四点论”,从而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四点论有效课堂教学我们知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成为可能。
但无论如何改,“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而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它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更应该为课堂增添快乐。
但是也应该明白,增添快乐并不是唯一目的,“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目的。
所以,这就对我们的课堂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既要改变历史与社会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又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思想品质。
因此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必须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
必须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此,本人就结合自己的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点:吃透教材、备好教案、高屋建瓴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上成使学生乐学的趣味、生动课,需要钻研教材。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从事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线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如何来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例,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诱发思考、探索。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帝国新政》教学中,隋灭亡后唐太宗面临哪些问题呢?无非是百姓负担过重,朝廷阿谀成风,读书人无用武之地,政府办事效率低,民族不平等。
学生看书也能找出来,但这样就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于是我采取五幅漫画来体现唐太宗当时面临的困难,让学生根据图画来自行归纳。
学生顿时眼前一亮,积极踊跃发言,通过观察、交流、分析,归纳出面临的问题,从漫画中感受历史,为新政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实现民主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我讲到《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时,服饰方面鲜卑族改穿汉服从而更加美观大方。
这时一个男生马上站起来说:“改穿汉服有什么好?他们本身就是马背上的民族,胡服有利于骑射,汉服中看不中用。
所以你说的是片面的。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摘要:《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综合学科,在实际教学中通才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各种技能,一定能使《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课堂充满活力,已达到教育真正培养人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情感知识技能改变对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真正将课堂深入学生的生活,在能动的活动中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注入其中,已经成为新课程的改革方向。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知道《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它是由多门学科知识整合而来。
所以,我们应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兴趣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虽然现在课程进行了改革,变成了《历史与社会》,将大的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但在初中学生的心里仍然觉得乏味。
现今的教材穿插了大量的精美图片,试图让课本知识形象化,但在学生心目中,此科目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
关键是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层面上。
再加上“前人”对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读、背等机械记忆方法早已深入人心,使得学生闻而拒之。
由此可见,学生对历史与社会没有兴趣也是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降低教学要求的理由。
相反,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是由学生心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课程构成。
所以,我们更该关注这个问题,致力于从学生的兴趣度的提升上提高课程影响力。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要让人真正从兴趣出发去学习,就是要调动情感的力量,让学生爱好你的课并为你的课而感动,这就不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加工处理,更重要的是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以期于提高其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
2将情感教育渗入课堂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入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趣味历史课堂活动教案
初中趣味历史课堂活动教案适用对象:初中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历史知识资料和图片。
2.准备趣味性的历史游戏和活动。
3.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6人。
教学活动:1.引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或文物,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猜测。
2.知识传授: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趣味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历史游戏,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4.小组讨论:根据历史知识布置课堂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和收获,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延伸活动:可以邀请历史专家或学者来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趣味历史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式。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向历史课堂45分钟要质量——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 . 再现历史 , 注重生动性 。传 统的历 史课 堂教学 , 只是教师讲解 , 学 生听、 做笔记。这种教学 方式 , 学生 觉 得枯燥无 味 , 无法 调动学 生学 习的兴趣 , 而 教师采 用 多媒体课 件 , 通过音乐 、 图片 、 视频 的有机结合 吸引
学 生的注意 。 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 比生动 的语言更能
一
九七 九年 , 那是 一个春 天” 指 的是 中国哪一 重大 历史 事件?( 2 ) “ 老人 ” 指谁 ?( 3 ) “ 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 指 的是哪几个城市?( 4 ) “ 一九九二年 , 又是一个春天 ” 指 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学生经过思考 、 讨论 , 不但掌握 了 丰富 的历史知识 , 也使学生分析 、 归纳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得到大大提高 。 因此在教学 中如果能恰 当地设计和 运用有关歌 曲 、 录像 等 , 再 现历史情景 , 就 能充 分调动 学生 的学 习的积极性 , 提高课 堂教 学效率 , 起到 事半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5 ) 1 9 — 0 2 7 4 — 0 2
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的事与物 , 不能再 现 。如果用传统 的教学方法 , 学生容易感觉 到枯燥无
要 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 、兴趣爱好不 同 的所有 学生 。 我们不但要成为学生 的好老师 , 还要 成为学生 的好朋 友 。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学 习成绩 的优劣 、 还要 关心 学生思想 品德 的好 坏 , 更 要把 学生 的 E t 常生 活 、 健 康 状况放在 心 中。对 于那些 学 习落后 , 调皮 、 捣蛋 的学 生, 要尊 重他们 , 采取 以引导 为主 的教学方 法帮 助他
1 . 感 召力 。作为教师 , 要提 高 自身 的感召力 , 首先 要身正为范 , 做学生的好榜样 。 当挫折和失败 出现时 ,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的开展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的开展初中历史课程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科学态度和历史观的有效手段。
由于历史知识的庞大和抽象性难度,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厌倦和抵触。
开展初中历史课堂的快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应该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示范,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着积极气氛的学习环境。
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小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以此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历史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学科,而人物和事件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来展开教学,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开展有趣活动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创意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重视实地考察和参观教育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真实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认识水平。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历史遗址、博物馆或纪念馆,听取讲解员的解说和导游的讲解,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深度。
五、注重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渠道。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等方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开展初中历史课堂的快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然而,一个趣味性的历史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三个方面,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加有趣且富有活力的历史课堂。
一、创新教学内容为了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1.以故事性为导向:历史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将其包装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
2.运用多媒体和图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图表,比如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知识。
3.组织实地考察: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名胜古迹的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趣、更具有互动性。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方式来呈现结果。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和对话,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3.游戏化学习:将历史知识融入游戏环节,比如制作历史题卡,进行抢答游戏;设计历史迷宫、历史人物拼图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
三、打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历史课堂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造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1.优化教室布置: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展示一些历史图片、文物复制品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浅谈如何打造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有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关乎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
因此,这次课改中教师必须有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标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一、明确课标,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教学有效性的着眼点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
因此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因此,将三维目标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体系和特点充分地结合起来,真正地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角度去阐释这三维目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和充分的保证。
二、钻研教材,合理加工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历史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和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教学只能是无效的,至少不具有充分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历史课程在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接触到的一个重要学科,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充满了困惑和乏味感。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趣味性的历史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愉快地学习历史呢?一、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是设计趣味性历史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投影仪、电子白板和视频等工具可以用来展示历史中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利用这些工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抢答、小组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开展课堂讨论和游戏活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在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或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此外,历史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历史事件,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记忆力。
三、借助实物和场景还原历史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和场景还原历史。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历史文物、古书、古代工具等实物,让学生亲自触摸、品味,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魅力。
同时,通过设计一些历史场景,如模拟古代战场、现场考古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设计趣味性的项目和作业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项目和作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
例如,组织历史文化周,让学生自行选择并展示与历史相关的项目;或者设计一些历史探索任务,让学生扮演历史侦探,通过调查、研究和展示等方式了解历史的真相。
这样的项目和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五、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实践活动除了在课堂中设计趣味性的历史教学,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初中历史课是学生学习人类发展历程和历史事件的重要课程之一。
由于历史的抽象性和繁杂性,使得许多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快乐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位历史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历史老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建议。
老师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思维。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历史研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调查、讨论、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历史课的教学快乐度。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历史文物展览,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历史文物的模型制作和展示,通过参与的方式加深对历史文物的了解和记忆。
又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和小型演讲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讲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意识。
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老师们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体,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老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历史专家、历史爱好者或者老兵来讲述自己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身临其境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向历史课堂45分钟要效率
高学生的探究欲 , 最终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 的兴趣 , 进而提高学 习历
、
创设故事情境 ,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的效率 。
二 、 用 现 代教 学 手 段 , 高学 生 学 习的 积极 性 运 提
所谓 的情境创设就是根据学生 的特点 ,教学 内容 的不 同 , 创
设一些能够调动学 生学 习兴 趣 , 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
表 示 ) 。
完成 , 同一 个器 材又能完成不 同的实验 。 “ 像 刻度尺” 既可 做“ 实 声”
验, 又可做 “ ” 光 实验 , 还能做 了“ ” 电” 力 “ 实验呢 。这其 中彰显 了同
学们丰富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总之 , 物理实验是最能抓住学生眼球 的, 也最能调动他们 的思
燥, 加上教师平淡 无奇的教学方法 , 使得 学生没有兴趣 去学 习历 动情节 ,丰富的情感 ,可 以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正文 的学习的 当 使学 生愿 意去学 , 意去 了解 这其中到底发生 了什么事情 , 愿 提 史, 使得课堂效率逐渐下降 。 所以 ,如何提高历史课 堂教学效率” 中 , “ 就成 为了历史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
在有了比较记忆与深入分析之后 ,教师就要把接下来 的复 习 变为训练提高的过程 , 让学生可以在科学 的引导下做到有效训练 ,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 物
含叶绿体的细胞 需要光 二氧化碳 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储 存 能 量
所有 活细胞 有光无光都可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 、 能量、 水
维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容易激发他们创新的激情 。因此 , 我们一定 从几个实例中可以看到 , 生不仅融会 了串联 电流相等 的等 要抓住这一 良好的契机 , 学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上 , 一定能达 量替换 的方法 , 而且 在实验 细节 , 如测两 部分 电压上 , 了心 到 事 半 功倍 的 效果 。 诸 花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历史课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科目,它关乎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
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课可能会显得枯燥无味,甚至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变得更加快乐和有效,成为了许多老师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历史课的快乐教学的看法。
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在历史课上,老师应该注重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体验历史的乐趣。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们呈现历史人物、事件和场景,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老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记住历史知识。
当然,老师们也可以采取多种游戏策略,让学生们在游戏或者角色扮演中学习历史知识,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实际,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老师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将历史知识变成鲜活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故事背后的道理,感受历史知识的价值。
同时,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他们逐渐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人才。
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课也不例外。
老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让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历史。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笑话、小品、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放松心情,消除压力;可以通过增加课间活动、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放松身心,保持学习的热情。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比较喜欢,有的则觉得枯燥无味。
因此,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逐渐掌握历史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历史的魅力。
如何有效把握历史课堂的45分钟
关键词 : 历 史课 堂教 学
有效性
课 程 资 源
余文森教授说 : “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是 指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学生 在学 业 上 有 收 获 、 有提 高 、 有 进 步 。具 体 表 现 在 : 学 生 在认 知上 , 从 不懂 到懂 , 从 少知 到多知 . 从 不会 到会 : 在 情 感 上 ,从 不 喜 欢 到 喜 欢 ,从 不 热 爱 到 热 爱 .从 不 感 兴 趣 到 感 兴 趣 。” 就是说 , 在课 堂这一有限的时 间内 。 通 过 恰 当 的 教学 方式 ,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和 主 动 性 , 获 取 较 大 容 量 的真 正 理 解 的 有 效 知识 。 同时 充 分 培养 和 锻 炼 学 生 能 力 , 形 成 良好 的 情感、 正确的态度 和价值观 , 从而促 进学生 全面发 展 。 其 实 质 就 是 教 师 和学 生 互 动 生 成 、 共同成长的过程。 而 有 效 课 堂 又 是 有 效 教 学 的重 要 载 体 . 要实现有效教 学 。 就 要 利 用 好课 堂4 5 分 钟, 把 课 堂 教 学 的立 足 点 放 到 学 生 身 上 , 使 学生乐 于学 、 自主 学 、 学会学。 所谓 “ 教学有 法 , 但无定 法 , 贵在得 法” , 如 何 提 高 教 学 的 有效性? 下 面我 结 合 教 学 实 践 , 谈 谈 提 高 历 史 教 学 有 效 性 应 注 意哪些方面 。 研 读 中 学历 史课 程标 准 历 史 课 程 标 准 是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依 据 。 也 是 教 学 评 价 的 标尺 , 理解 、 掌 握 课 程 标 准 的 理 念 和 内容 是 进 行 教 学 的 基 础 。 我 们 要 重 点 研 读 课 标 内 容 标 准 部 分 的 陈述 。 如 这 一 历 史 知 识 点 是要求学 生了解还是掌 握或是 理解 . 这 一 课 要 求 培 养 学 生 怎 样 的 情 感 态 度 和价 值 观 ?这 些 都 是 确 定 教 学 重 点 的 主 要 依 据 。如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册第一课 《 鸦片战争 》 , 根 据 历 史 课 程 标 准 ,要 求 学 生 了解 和 认 识 的是 英 国 向 中 国走 私 鸦 片 。 对 中国社会产生严 重危害 . 并 由此 发 动 侵 略 中 国 战 争 的基 本 史 实, 对 于 林 则 徐 维 护 中 国 民族 利 益 . 进 行 虎 门 销 烟 的 壮 举 是 要求学 生掌握 的。同时 , 学 习完 这 一 课 后 . 要 使学生 吸取“ 落 后 就要挨 打 ” 的历 史 教 训 . 培 养 学 生 的 忧 患 意 识 和 振 兴 中 华 的 历史使命 感 。 在 传授 这一课 的知识 时 . 就 以 此 标 准 完 成 教 学任务 。 二、 培 养学 生学 习历 史 的 兴趣 “ 兴 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 对某项事物感兴趣 , 就会 主 动地 接 近它 、 思考 它, 就 会 主 动 地 提 出 自己 的 意 见 和 见 解 。因此 , 教 师 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 激 发 学 生 对 历 史 课 的兴 趣 , 这 是 提 高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前 提 条 件 。 教 师 必 须 采 取 多 种 教 学 方 式 ,激 发 学 生 对 历 史 课 的 兴 趣 。如 可 以创 设 好 的 情 境 导 人 新 课, 可 以起 到 很 快 吸 引 学 生 注 意 力 的 作 用 。 例 如 在 讲 到 七 年 级 历史 下册 第 1 5 课《 明 朝 君 权 的加 强 》 时, 先 让 学 生 朗读 一 首 诗 : 说凤 阳 。 道凤阳 , 凤 阳本 是 好 地 方 。自从 出 了 朱 皇 帝 。 十 年 倒 有 九年 荒 。 让 学 生 思 考 朱 皇 帝是 谁 ? 他 在 中 国历 史 上 建 立 了哪 个 朝 代 ?然 后 引 入 新 课 . 这 样 就 激 发 了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有 助 于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提 高 。 除 了导 入 要 具 有 启 发性 外 ,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也 可 以 从 贴 近 学 生 生 活 实 际 的问 题 人 手 , 从 学生 感 兴 趣 的方 面人 手 。 例 如 讲 到“ 靖康之难 ” 时, 引 人 学 生 熟 悉 的 电视 剧 《 射雕英雄传 》 提 问: “ 为什 么金 庸 把 其 中 的 主人 公 取 名 为 郭 靖 . 杨 康 ?” 学 生 激烈 讨 论后得 出结论“ 为 了提 醒 后 人 不 忘 靖 康 之 耻 ” 。 学 生 都 喜 欢 看
初中历史试讲45分钟教案
初中历史试讲45分钟教案1. 知识与能力: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出现的背景,总结出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分析和理解胡服骑射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讨论胡服骑射的意义,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到进行改革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
2. 难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邯郸市雕塑图片《胡服骑射》,并提出问题:图片上的雕塑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回答:这幅图片展现了一位身穿戎装的将军,策马张弓射箭的场景。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座雕塑的名字又是什幺呢?学生结合图片回答:胡服骑射。
教师追问: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当时的赵国为什幺要进行胡服骑射呢?它的出现又对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1)背景教师讲述: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至此华夏大地进入到战国时期。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与《赵国地势图》,并让学生结合地图思考:此时赵国的地理位置呈现着怎样的特点?学生明确: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国分布在齐、秦两个大国中间,而赵国的北面是一大片山地和丘陵,在这里生活着游牧民族林胡、楼烦,他们经常南下侵扰赵国。
(2)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述: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赵武灵王决心进行军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
具体内容包括:改穿胡人的短衣窄袖,学习骑马射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3)胡服骑射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胡服骑射对赵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胡服骑射使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提高,防御能力增强;使赵国逐渐强盛,成为战国时期的中坚力量。
教师总结:胡服骑射不仅是一项军事改革,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表现。
它使赵国在战国时期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并为后来的兼并战争奠定了基础。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初中历史试讲45分钟教案
初中历史试讲45分钟教案教学内容: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 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 掌握秦朝初期的政治体制3. 了解汉朝初期的政治体制教学重点与难点: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 秦朝和汉朝的政治体制对比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结合2. 图片、视频资料展示3. 分组讨论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图片、视频资料3. 学生分组卡片4. 答题卡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做出回答。
二、学习秦朝的政治体制(15分钟)1. 讲解秦朝的政治体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政治改革的意义- 秦始皇的统治措施2.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并讨论秦朝的政治体制对国家的影响。
三、学习汉朝的政治体制(15分钟)1. 讲解汉朝的政治体制:- 汉高祖的政治理念-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汉朝的官制体系2. 教师展示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朝的政治体制。
四、总结与讨论(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秦朝和汉朝的政治体制进行对比,并提出问题:你认为秦朝和汉朝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预习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并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讨论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社会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社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社会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角度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分析在社会课程设计中,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是关键。
教师可以从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挖掘有趣的故事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或者播放一个有关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演讲比赛、历史故事写作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
二、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活动社会课程设计中的教学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
通过组织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模拟历史战役、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激动和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考古工作,参观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爱好。
三、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项目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社会课程设计应强调个性化学习任务和项目。
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或提供多样化选题,激发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历史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对象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四、跨学科的综合教学社会课程设计中,跨学科的综合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
在美术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肖像画比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对历史的审美体验。
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最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
向历史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向历史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作者:谢诗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9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上好每一堂历史课,是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的责任。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高效率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本人认为,教师应具备“三力”,注重把握“五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2.41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74-02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事与物,不能再现。
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致。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激活课堂,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本人从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老师要上好历史课必须具备“三力”,注重把握“五性”。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力”1.感召力。
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感召力,首先要身正为范,做学生的好榜样。
当挫折和失败出现时,老师要表现出强者的风范,不能沉溺于暂时失败中不能自拔。
当成功来临时,也不能陶醉于成功之中不求上进。
其次,老师要善于总结自身的优、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用汗水浇灌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具备较强的感召力。
2.说服力。
作为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流畅,能够吸引学生。
另外,应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浓厚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与此相反,抽象、呆板、拖沓的课堂语言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师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教学必须具备较强的说服力。
3.亲和力。
在我国,有一位叫夏沔尊的教育家讲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池塘里没有水,就无法成为池塘,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教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让课堂四十五分钟焕发活力
让课堂四十五分钟焕发活力——“小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课改以来,随着我校“我要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开,面对鉴赏模块教学容量大、课时少、学生重视度不够的现状,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和蔡林森先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科潜能,踊跃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欢乐感和成绩感,让课堂四十五分钟充分焕发活力!“小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小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咱们的杜撰和初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教师关系,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
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不能知足现今学生的需要。
“小先生制”最先是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洋思中学“先学后教”中提到,“让已会的学生来教可不能的学生,促使学生彼此合作,彼此帮忙,达到‘兵’教‘兵’的目的”;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确实是让学生自己讲,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策略,促使全部学生的进展;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高中政治李德贵教师早就创建了“自学互教”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人们常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
“小教师”担当起教师的角色,真正坐上了学习主体的这把交椅,教师退到幕后,只有在必要时提出问题或做出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小小孩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小孩!”从他的话语中,咱们不难明白得的确实是学生并非只是知识的同意者,也能够做教师,也能够向他人教授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
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实践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对挖掘学生潜能、展现学生才能、焕发课堂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小教师”即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安排和组织下,每节课让几名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其他学生和教师在下面听课的一种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一个轻松有趣的四十五分钟──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中学洪畏芳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和新编教材的使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通读新课程标准,会发现无论是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内容标准,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和教师都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而焕发出新的生命。
那么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成了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极为紧迫的任务。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它不仅占去师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地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
因此,加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充满趣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一单元和每一篇首,都有一段简短的篇章页和课前语,其主要作用是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师可以此导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
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重新创设情景。
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中外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教材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外国的一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
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教材介绍了从中国的湖、海到意大利的水上都市──威尼斯,知识的扩展必须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主动参与。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内涵,设计以学定教,由静变动的教学方案。
如在讲授《傍水而居》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景,把搜集到的图片素材和文字素材(太湖风景图,太湖流域的城镇西塘、乌镇、周庄、同里等民居,舟山渔民海洋渔牧,苏州和威尼斯的风光图)与学生搜集的素材一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太湖流域的城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由此导入新课。
当然导入形式是多样的。
一首谜语“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换,每天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引出地球这一知识点;几句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抛出《山川秀美》一课中黄河、长江的知识点;几首熟悉的《东北人》《江南》等歌曲,让大家明白南北方的差异,从而进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课题。
总之,课前的情景导入,能使课堂一下子奏响欢快的乐章,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提问串串香,独具风味教师在第二阶段的责任是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
”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
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中以活动性为主。
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和提问,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
如,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组织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教学,在唱地方歌曲、绘制家乡地图、阅读小资料,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敢于置疑,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
这对于课改教师是一个新鲜事物,面临的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另外,历史与社会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迫使教师去加工与创造,我想只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和伴奏者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和宽松的对话氛围,与学生进行坦诚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就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众多的人口》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绘制黑河──腾冲一线,了解到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分布合理不合理?”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合理。
”我又问:“大家都说不合理,那么怎样才算合理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要平均分配人口,把东部的人迁移到西部去。
我又问:“如果把你迁移到西部去,你愿不愿意,为什么?”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愿意,有的说不愿意。
我便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
有的同学说:“如果让我迁到成都平原我愿意,因为那里是著名的‘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如果让我迁到内蒙古高原我愿意,因为哪儿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色,我喜欢。
”“如果让我迁到青藏高原我不愿意。
因为那里又高又冷,而且氧气稀薄,生活环境太差了。
”听了他们的叙述,我发现学生们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该如何考虑人口的分布问题?”从而将学生的着眼点上升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
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也谈到了个人在国家建设中,要有奉献精神,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培养。
又如,在讲“丝路明珠”时,在介绍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后,教师可以出示绿洲的图片引发学生质疑:新疆的气候干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面积的绿洲?绿洲所需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的?绿洲会不会被沙漠吞噬?绿洲怎样避免被沙漠吞噬?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还有,讲到《草原人家》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各族牧民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可以提问:草原牧民的主食是什么?以什么为副食?为什么他们的饮食和我们的差别如此大呢?那么他们的传统服装是什么?为什么和我们的汉服有这么大的差异?这种服饰有什么优点和好处呢?牧民的居住情况,节日活动以及乐器又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内蒙古牧民的食品品种主要偏向于羊肉和奶制品,蔬菜、粮食为副食,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饼、奶酪,奶茶等。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哈达饼、蒙古馅饼等。
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制食品最为著名。
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牧民们的传统服装是蒙古袍,穿的是大靴。
学生多媒体展示照片讨论这种好处:方便马背上生活以及夏季夜晚和衣而卧能防蚊虫等。
内蒙古的最具代表性的住宅是蒙古包,蒙古包的结构是:下面为圆柱,上面为圆锥,用毡子围成,冬天防风,夏天通风。
蒙古包拆装方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建起来。
虽说蒙古包是内蒙古的一大特点,可是,由于牧民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很多牧民已经住上了砖房。
学生多媒体展示马头琴的图片及介绍,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
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
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
把骑马、射箭和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
)最后,老师总结: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对蒙古族的衣食住娱乐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草原生活特色的形成与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的生产活动有没有关系等,又引导学生趣味性的思索下一个问题。
这样的过程我给它一个名字:提问串串香,知识在提问中自然而然被学生掌握,水到渠成,学生也就觉得学习思路清晰明了。
当然提问可以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如,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内容。
例如,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教学中,课前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走进社会,调查讨论中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
教师首先设计一份调查表,共有16项内容,然后逐项展开调查。
在课堂中,通过两次调查讨论,学生写出了比较有深度有思想的调查报告,在交流后学生们也深有体会地说“为什么中学生的交通事故率高,就是因为中学生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自觉性差。
如果人人都重视交通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那么中学生的违章率和事故率就会大大降低,人身安全就有保障。
”不少学生感叹:“‘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在中学生中却做得那么辛苦。
如果每时每刻都要交警来指挥,那么需要多少交警?如果每个中学生都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那么又有多少中学生会伤残或冤死在车轮下?”通过调查讨论,学生真正感到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意义,学生们感叹道:“没有规矩,确实不成方圆。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中学洪畏芳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和新编教材的使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通读新课程标准,会发现无论是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内容标准,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和教师都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而焕发出新的生命。
那么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成了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极为紧迫的任务。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它不仅占去师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地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
因此,加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充满趣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一单元和每一篇首,都有一段简短的篇章页和课前语,其主要作用是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师可以此导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
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重新创设情景。
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中外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教材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外国的一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
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教材介绍了从中国的湖、海到意大利的水上都市──威尼斯,知识的扩展必须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