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民间信用发展分析

当代中国民间信用发展分析

1 . 私人现金借贷。一般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方式 : 直接的 是在亲戚朋友以及可能有生意上往来的客户之间进行。资金即
便是企业之间的借贷, 也大多以老板个人名义进行 ; 间接的则是 通过“ 银背” 进行。所谓“ 银背”即借贷双方之间的中介 , , 职业货 币经营者。“ 银背” 的产生是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间原有
涨到1 分 ,00 . 2 1年上涨至3 年息3 %)逐年翻番 。[ 5 分( 6 , 3 1 表明民间
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这些活跃的 金融活动都是以民间信用为基础的。民间信用存在的原因 、 特点
及其在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当代 民间信 用存在 的原 因
2 . 利率角度。 目前国有大中型银行利率并非完全市场化 , 而
相对的民间信用中的借贷利率实质上是市场 自 我形成 的利率。
在国有银行利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 ,一些求高收益的资金不
必再做调查 , 是一种便利的筹钱方式 , 因而历久不衰。 在当下 , 已 “ 会” 演变成 自 发性的民间信用互助组织, 开办这
信用的利率明显随行就市 , 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
二、 当代 民间信 用的主 要形式
1 求供给角度。 需 正规金融机构对于民间的资金需求往往难 以满足。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做了研究, 他指出发展 中国家 由 于体制等因素制约, 政府直接控制银行 , 对于极其稀缺 的贷款供给往往出于对整个 国家经济长远发展 的考虑 而倾斜, 使得偏远农村的资金借贷发生困难 ,因此出现了传统的信贷机 构 , 如钱庄 、 比 合会等。 某种程度上, 政府对民间信用管理的缺位 以及民间信用庞大的管理成本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无法阻止民间 信用的活动 , 而民间信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又是极为必要的。 借 贷需求催生了大量的民间信用机构。 当代 民问信用最主要的需求来 自于中小企业 。( 当然, 一定 的个人借贷需求也占一定 比例 , 但这非本文谈论的内容。) 由于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保持着较高的门槛,而民间信用借贷 般以个人名义, 手续简单 , 且资金到位极快, 期限灵活。 这相对

我国民间信用扩张进程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民间信用扩张进程的经济学分析
完 全 游 离 于 国 家信 贷 之 外 , 受 国家信 贷规模 的 约束 , 际上 是扩 大 了国家 不 实 信贷的总规模。同时 , 民间借贷在资金的投放结构 上也 处 于无政府 状态 , 国家难 以控制 其资金 投 向 , 一 些贷款用途不当, 效益不好 , 不符合宏观规划 , 容易 导致 经济 管理秩 序上 的混 乱 。 ( ) 二 资金 的分散
●经 济 学 研 究
我 国 民 间信 用 扩 张进 程 的经 济 学 分 析
张 永 芳
( 新乡学院 商学 院 , 河南 新乡 4 3 0 ) 5 0 3

要: 民间信用是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 , 利用 民间资金加大经济增 长推 力的重要融资形式 , 民间信用研 究意义
重大。本文从正反两个方 面来 探讨 民问信用的经济效应 ,提出推动 民间信用 发展 的合 理策略 , 以推动 民间信用 的
作者简介 : 张永芳 , , 女 河南新乡人 , 新乡学院商学院教师 。
民问信用是指由民间资本支撑的信用体系, 这种 信用体 系一般 以非正 规金 融 的形 态 存在 并处 于 政府 监管的范围之外。由于其私有产权性质 , 由于其法律 地位 的缺乏 , 很 长 时间 内 , 与 正规 金 融体 系 形成 在 它 对峙 或互补 的关 系 。近年 来 , 随着 民 问资本 的扩 张 , 民间信 用组织 呈现快速 发展 的趋 势 , 民间信用 在 国家 信用体系中的地位 日 渐凸显 , 国内有关民问信用和民 间金融 的文献 也 逐 渐增 多 。其 中姜旭 朝 较早 对 我 国 民问金 融 的制 度背景 、 运作模 式及其 同民营企业 的融 资关 系进行 了系统 的理论 研究 , 曙霞从社会 学 与 J江 文化学 视角探 讨 了我 国民 间信用 的发展 历程 与 路径 选择 , 晋川等对 浙江等 民营经济和 民间金融 发达 J史 地 区的 民间金 融组织进行 了出色 的案例 分析 。之后 , 江曙霞 、 张小博对 于 民间金 融制度变 迁进行 了成 本一 收益分析_ , 3 丁昌锋从边际贷款成本角度对于民间 儿 金融 的发展演 进进 行 了深 入 研究 , 曙光 、 一婷 王 邓 对 民间信用 的 内在 扩 张机 理 和规 范化 趋 势与 模 式作 了初步 的探讨 。但 是 , J 这些文 献对于决定 和推 动 民 问信用 扩张 的 内在 动力 要 素并 没 有进 行 系统 的 深入 的分析 , 对于各动力要素对民间信用的积极效应和消 极效应 也没有进 行全面 的考 察 。

我国民间信用

我国民间信用

我国民间信用作者:李彦霞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7期摘要:由于国家经济的转型和提高,我国民间信用发展迅速,成为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巨大资本力量。

本文介绍了不用类型的民间信用组织形式,针对金融市场对民间信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因素分析,提出了我国民间信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规范措施。

关键词:民间信用组织形式金融市场影响因素一、我国民间信用的组织形式我国民间信用的组织形式复杂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区域特征。

(一)亲朋好友间借贷。

亲朋好友间借贷通常低息甚至无息,也无需抵押和担保,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主要依赖地缘和血缘纽带连结。

(二)高利贷。

高利贷往往索取较高的利息,导致借款者的借贷成本很高,还贷压力很大。

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们才会举借高利贷。

当还款者无力还贷时,放贷者经常通过暴力等非法手段追讨账款,甚至酿成严重的刑事犯罪。

(三)钱庄。

钱庄属于较高层次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主要存在于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地区。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福建和广东等地区的地下钱庄成为洗钱和外汇黑市交易的主要场所。

(四)民间票据贴现。

民间票据贴现即民间票据贴现者对企业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其中既有个人,也有组织化的民间票据机构或企业。

这种形式具有高效、便利的优势,较好的适应了南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发展较快。

(五)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允许企业互相赊销或赊购,减轻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同时,商业信用具有方便、灵活、及时、容易获得等优点,因此普遍存在于企业的商品交易中,规模增长迅速,成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要的民间融资方式之。

(六)互联网借贷。

互联网借贷是指资金借入者和资金借出者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实现借贷,借贷方式灵活,通常借贷额度较小,不需抵押,属于信用借贷。

目前,我国互联网借贷发展十分迅猛。

互联网借贷在民间金融市场崭露头角,成为民间金融市场的枝新秀。

2024年我国民间信用分析论文

2024年我国民间信用分析论文

2024年我国民间信用分析论文一、引言民间信用,作为一种非正式、非官方的信用形式,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基于社会关系、文化传统和个人信誉,在经济发展、资金流通、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信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的需求。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民间信用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民间信用的现状(一)民间信用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在我国,民间信用历史悠久,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亲友间的借贷,还是社区内的互助合作,都体现了民间信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民间信用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资金流通、缓解融资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民间信用形式的多样化我国民间信用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个人借贷、亲友借贷,也有现代的网络借贷、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这些形式既体现了民间信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民间信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变化的特点。

三、我国民间信用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民间信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监管空白和法规冲突等问题。

这导致民间信用市场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容易出现各种乱象和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民间信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

这增加了信用风险,容易导致违约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三)民间信用与正规金融的冲突民间信用与正规金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

由于民间信用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往往成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或替代品。

然而,这种竞争也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风险积累。

四、我国民间信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不足等原因,民间信用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

这种背景下,民间信用市场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风险。

(二)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对民间信用市场的影响深远。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信用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比较突出和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经常成为人们经济活动中的指导原则,影响到众多方面。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信用问题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处理它们。

一、信用的定义与影响首先,我们来谈谈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经济行为,指的是承认、评价、利用和承诺信任。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换句话说,它是经济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也是解决内容过程中重要的条件和前提。

其次,信用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信用的存在和健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企业融资、产品销售、金融交易等等。

一方面,信用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且避免了双方潜在的风险。

这也有助于缓解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信用的不健全或失信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疾病。

不稳定的信用会大幅度加深期望不确定性,引起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

因此,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一项任务。

二、信用的原理和建设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原理和信用制度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供应商和零售商、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具有信任、评价和承诺。

所以信用建设也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公共物品。

信用是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建立互信的重要手段。

因此,信用建设也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内容。

信用建设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的。

首先,信用制度应该是透明、公正、无差别的。

其次,应该具有可依赖的标准与规则,以便各方能够依据这些标准和规则明确自己的交易行为。

最后,信用体系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以解决合同纠纷和欺诈行为,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商业行为安全。

为了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政府法规和监管政府法规在信用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制定信用规则,保障市场秩序稳定。

浅析我国民间信用分析

浅析我国民间信用分析

我国民间信用基本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的信用形式分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和民间信用等。

其中,民间信用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

我国的民间信用由来已久,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信用形式存在。

民间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难是民间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正是基于中国大量民营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民间信用这一民间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

多年来对促进私有、民营企业腾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民间信用不仅仅是一个制度性问题,更深层次的讲,它是以人们的习惯、民族性格、国家传统三者融合而逐渐自然形成并发展的。

民间信用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所以他是有必要存在的。

民间信用融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形式,会一直存在并发展下去。

当前民间信用融资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个人财富或是企业集团的财富都大幅度的增长。

其次,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

我国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人、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最后,银行利率过低,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所以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的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民间信用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正规的金融工具做交易媒体,在活动中带有自发性、利率较正信用较高,且具有较大弹性。

其交易活动中的不规范常常带来较大的风险,容易发生违约纠纷,也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般情况下,民间信用受居民个人经济实力和信用能力的限制,接待双方往往均是特定的对象。

所有范围有限、数量有限,期限较短。

民间信用对社会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它扩大了社会融资的范围,其较高的灵活性对社会信用形式发挥了拾遗补阙的作用。

浅谈民间信用

浅谈民间信用

浅谈民间信用民间信用是指个人之间发生的直接借贷关系,一般指采取利息面议,直接成交的方式。

它是适应民间各经济主体之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投资、生活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而应运而生的一种信用形式。

对民间信用现象,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辩证地看待和客观地分析,本着“区别对待,分类引导,促进规范”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立法,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将民间信用纳入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化轨道上来。

民间信用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所以它是有必要存在的。

民间信用利率高、风险大、容易发生违约纠纷,但却十分灵活,能弥补银行信用的不足。

在我国,民间信用的发展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信用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在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对象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情况下,城镇的个体户、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种经营性资金需要,都通过民间信用的途径解决。

90年代以后,民间信用拓展到多种投资领域,如办厂、建房等等。

民间信用的利率比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高,贷款机制灵活、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正常银行信用的冲击。

民间信用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正规的金融工具做交易媒体,在活动中带有自发性,利率较正规信用高,风险也非常大。

一般情况下,民间信用的活跃程度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金融服务发达状况成反比。

例如在中国,民间信用在农村比城市活跃、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活跃。

在金融方面如果信用不好的话贷款很难的,而且在其他方面不诚信也很难做成大事或者你在农村没人愿意借你钱。

当前民间信用融资兴盛有其深层原因。

民间信用融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融资形式,会一直存在并发展下去,要从实际出发,正面引导、研究和管理民间信用融资形式,促使发挥其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归根到底就是信用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只是建立了市场经济的表,而市场经济的核心——信用——还远远没有建立。

且不论民间信用缺乏,甚至连政府信用也缺乏。

信用的缺乏使市场交易成本大大增加,流通变得迟滞,信息的交换变得不可信。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信用体系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信用体系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信用体系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信用体系的建设成为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农民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建设路径,为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二、背景介绍1.农民信用体系的定义农民信用体系是指基于农民信用行为和信用评价体系,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一项综合性体系。

2.农民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农民信用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信贷环境:农民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

(2)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信用体系,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程度的提升。

(3)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信用体系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农民信用体系的构建1.改善信用评价体系(1)建立信用记录:通过建立农民信用档案,记录农民的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为信贷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2)开展信用评价: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民信用评价模型,对农民进行综合评估,为信贷机构提供信用风险预警和评估结果。

2.构建信用保障机制(1)建立农民信用保障基金:建立由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农民信用保障基金,为农民提供信用担保和救助。

(2)完善法律和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的信用权益,规范信用市场的运行。

四、农民信用体系的应用1.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1)农民信贷:通过信用体系,农民可以获得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贷款服务,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促进农民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农业保险:利用农民信用体系,推动农业保险的普及和发展,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2.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1)信用担保:通过农民信用体系,为农村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信用担保服务,降低创业和投资的风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2)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农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农村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信用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然而,信用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因为不良的信用行为和信用风险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信用问题及其影响。

首先,信用是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获得更多信贷和贷款,并获得更好的利率。

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帮助其扩大业务和增加盈利。

对于政府而言,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提高政府的信誉度。

然而,信用问题也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不良的信用行为会导致资金流失,这将导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现信用风险。

当越来越多的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会变得更高。

其次,不良信誉机构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果企业或政府不能满足其贷款和负债的相关要求,那么市场就会出现混乱,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信用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使用了多种策略。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来监管借贷行业,并且建立了许多信用信息管理机构来帮助控制市场上不良的信用行为。

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评级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从而减轻自身的风险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和国家也通过建立金融市场健康生态,控制不良的信用风险。

信用问题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和解决方案的经济学分析信用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影响,其中一些最常见的空间是:1.缺乏流动性不良的信用记录可能会导致个人、企业和政府不能或很难获得资金,这会导致资金流失和缺乏流动性。

如果政府缺乏资金,将难以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从而影响人民的福祉。

企业缺乏资金将难以生长或扩大规模,这可能会影响就业和GDP增长。

同时,个人缺乏流动性会妨碍其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获得必需品和服务。

2.市场的不稳定性不良信誉机构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果企业或政府不能满足其贷款和负债的相关要求,那么市场就会出现混乱,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稳定性。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

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一、信用的概念及作用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不仅为个人、企业和政府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信用在经济中具有的三个重要作用包括资金调剂、风险管理和信息传递。

资金调剂:信用使得资金可以从有余额的人流向需要资金的人,从而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风险管理:信用通过提供担保和风险管理,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促进了经济发展。

信息传递:信用通过对借款人的评估,提供信用报告等信息,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促进了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交易活动。

二、信用的建立和维护信用的建立和维护需要经济主体具备诚实守信、信用等级高、有还款能力等特点。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的评估和监管成为一项独立的行业,主要包括信用评级、银行征信、信用报告等。

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借款人进行评估,将其信用水平分为不同等级,提高了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了解,降低了信用风险。

银行征信:银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个人和企业贷款信息,形成征信档案,方便银行对借款人的评估和决策。

信用报告:信用报告是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评估和记录,有效地反映了信用记录和信用历史,方便贷款方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

三、信用的影响因素信用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方面:个人的信用水平受到收入、职业、教育、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影响。

企业方面:企业的信用水平受到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

政府方面:政府的政策、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等因素也会对信用水平产生影响。

四、信用的市场化,挑战与机遇信用市场化是指信用评价、信用报告、信用担保等行业逐渐市场化,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

信用市场化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挑战:市场的无序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会对信用市场形成不良影响。

部分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存在评级水平过高等问题,也对信用市场造成危害。

机遇:信用市场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论民间信用

论民间信用

论民间信用--以浙江为例课程:货币银行学班级:财务会计教育123班组员:谢蕾蕾 12420336谢媛 12420337徐天来 124203382014年5月17日论民间信用---以浙江为例【摘要】从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开始执行至今,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民间借贷相当活跃。

而民间信用存在的原因在于现有机制中的资金供给缺位,民间信用相对于正规金融体系所显现出的特点是本质上的自由灵活,对于民间信用的存在和发展,以浙江为例加以分析其利弊,运用合理的解决方式,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关键词】民间信用浙江经济发展一、研究背景(民间信用起源及在浙江的发展)民间信用也称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在我国,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让渡及本息还付。

它是适应民间各经济主体之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投资、生活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而应运而生的一种信用形式,相对于国家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无形市场,遍布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它以融资方式的灵活性、融资范围的广泛性、融资渠道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用在社会资金配置上的一些不足。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高利贷作为最古老的信用形式就已产生,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己成了民间信用的基本形式。

浙江的民间信用源远流长,尤其在浙南沿海一带民间信用甚为活跃。

而在鸦片战争后,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出现了商办的银号、票号、官钱局、官银号等机构。

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和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金融状况恶化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民间信用遭到很大破坏,多数私营钱庄将资金抽逃海外或搞投机买卖。

新中国建立后,浙江各地迅速接管了旧中国的金融机构,建立了各级人民银行分支行,对私营商业银行和钱庄进行改造整顿和加强管理,取缔和打击高利贷活动。

到1952年底,全省私营银行和钱庄基本改造完毕,一个单一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在浙江形成。

然而尽管“一切信用集中银行”,但各种类型的民间借贷仍然继续存在着,只是民间信用形式单一,规模范围很小,呈萎缩状态。

我国民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民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 3 创新 中小企 业贷款担 保方式 , 便优质 中小企 业贷 方
作 抵 押 。 由 此 , 业 银 行 可 以 尝 试 允 许 部 分 优 质 中 小 企 业 商
保手续 费、 公证费 、 款利率等 , 贷 造成 企业 贷款 成本过 高 , 使 款 从 理 论上 讲 , 切 具 有 相 对 价 值 的 物 品 和 权 益 都 可 用 一
具 体 措 施
() 1组建 中小企业信贷部 门 , 建立适 应 中小企 业融 资特
要定 位于 中小企业 , 开展 资信调 查 、 财务顾 问、 客理财 、 代 项 目评估 、 投资银行 、 网上 银 行等 技术 含 量高 、 附加值 大 的服
为 促 点的长期信贷 管理 模式 。在信 贷 管理 方 面 , 据 大型企 业 务 , 中小 企 业 广 泛 参 与 资 本 运 作 、 进 资 源 的优 化 重 组 提 根 供 服务 。 . 和 中小 型 企 业 的 特 征 制 定 有 区 别 的 融 资 策 略 , 中 小 企 业 将
信贷从其他 信贷 中分 理 出来 专 管 专 放 , 争做 到 方便 、 力 快 参考 文 献 捷 , 规 范 、 理 , 能 够 在 短 期 内满 足 中 小 企 业 资 金 需 求 又 合 既
1 M] 上 短 平 快 的特 性 , 能 在 长 期 为 中 小 企 业 提 供 持 续 支 撑 。 在 E]李 扬 .中小 企 业 融 资 与 银 行 E .上 海 : 海 财 经 大 学 出版 社 , 又
l 民间信 用产生的 主要原 因
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和经济 实 力 的增 强 , 论是 生 产企业 无
() 间财 富增加 是 根本 。改革 开 放 2 1民 0多 年 来 , 着 这 是 客 观现 实 。 随

民间信用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民间信用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民间信用存在的必要性分析信用是现代经济的基石,经济生活中多种金融交易都以信用为纽带而展开。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现存的信用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

信用自产生以来,经过高利贷信用和资本主义信用发展阶段。

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参与经济的运行过程,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信用应该存在吗?从当今信用体系和金融发展的程度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就目前的金融态势,存在一定量的民间信用是必要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民间信用为什么会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民间信用自身的特点。

民间信用,又称民间借贷。

西方国家指国家信用之外的一切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因此,在中国,民间信用指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故又称个人信用。

但是民间信用在方式上比较灵活、简便,可随时调节个人之间的资金余缺,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的是银行信用之不足。

但由于它具有利润高、手续不够齐备、随意性大、风险大、分散性和盲目性等特点的存在我国限制其发展。

其二就是现在银行信用的不足和银行等企业的盈利目的性,导致好多的人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帮助:①农民个人资金闲置和资金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农户之间或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和其他人员之间互相调剂资金余缺。

②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合作社信用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以及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和经营能力等与农民对资金的需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贷款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个人的资金需求许多与国家政策和贷款原则的要求不符。

其三就是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民间信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

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

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一、引言:民间信用的理论背景及综述民间信用是指劳动者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相互发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包括有偿无息和有偿有息两大类。

本文所探讨的是有偿有息的民间信用。

一种信用机制是否能够存在和发展,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能否被人们承认或愿意接受,而不可以凭主观好恶来加以评断。

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管理方面,虽然对民间信用的态度比较暖昧,但是多倾向禁止。

因此,在理论上,这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民间信用为何存在且不断发展;第二,对民间信用实行严格管制的政策效率如何。

当前的主要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我国民间信用性质与原因的经验分析上,缺乏对民间信用的理论经济学分析。

本文试图在此领域作初步尝试,并结合实证研究,以得出更为准确的政策判断。

在民间金融可适用的经济学定义上,可套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对所谓“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或“影子经济”(shadow economy)的研究。

Isachsen 和 Strom(1980)、Frey和Pommerehne(1984)以及Schneider(1994)的定义都指出“地下经济是规避当局对正规经济的管制或过高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形式”,而民间信用恰恰是在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规避管制的信用形式,因此,合乎逻辑的思考是:我们的正规金融是否存在过高的交易费用或严格的管制。

值得思考的问题还不仅在此。

我们不立足于自由放任经济学(Lassies Faire)的基本立场,而是在承认管制的既定前提下,分析管制的效率。

这是因为,如果管制本身是高效率的,那么无论对管制的否认是多么合乎情理,但管制本身至少是符合政策安排的“成本最小化”原则的,问题在于,民间信用在我国金融领域的持续存在这——现实说明管制效率是可疑的。

同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对地下经济的研究主要通过抽样调查与估计的方法,原因在于其无法进入官方统计(参见Feigel994;Tanzi l983);而我国对民间信用的研究也同样通过上述方法进行。

民间信用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民间信用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民间信用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近年来,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许多新兴金融业态崛起,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对金融监管的重视。

尤其是在民间信用市场,由于交易双方信用能力薄弱,金融监管难度较大,监管措施也比较困难。

一、民间信用市场的发展与问题民间信用市场,是指由私人、企业或非银行机构之间进行的信贷业务过程。

它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84年,此后,逐渐发展到现在。

这种形式的信贷业务对于一些需要短期资金的小企业、个人和小额贷款需求者,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但随着金融市场和各类信贷机构的不断发展,民间信用市场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利率过高。

由于民间信用的风险较大,挽回损失的成本也很高,因此在民间信用市场中,利率往往比较高。

二是信息不对称。

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诈骗、欺诈等问题。

三是违法违规。

由于缺乏监管,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这一机会进行非法借贷、高利贷等活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民间信用市场的监管问题民间信用市场监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由于民间信用市场存在不合规、小方法、小扰动、多样化、不透明等特点,此类金融市场的监管工作相较于银行、证券等领域非常困难,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强监管意识。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民间信用市场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对该市场的监管力度。

二是要明确监管范围。

民间信用市场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因此,对于不同的民间信用机构,应该采用不同的监管措施,包括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信用信息公开平台、加强对不法机构的处置等等。

还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宣传和教育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监管。

三、民间信用市场合规经营建议鉴于民间信用市场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对于民间信用机构而言,如何实现合规经营显得尤为关键。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业务合规运行。

我国信用简况简析研究报告

我国信用简况简析研究报告

我国信用简况简析研究报告我国信用简况简析研究报告一、引言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信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旨在对我国信用简况进行简析研究,以期提供有关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国信用状况的整体认识,并为进一步提高信用水平提供参考。

二、我国信用发展的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用体系日趋完善,信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信用卡、征信机构等信用服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等新型信用工具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信用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信用发展。

三、我国信用状况的总体评估1. 信用意识提升程度较高近年来,我国推动信用建设进一步加强,信用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持续提升。

消费者对品牌信用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自身信用形象的塑造。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奖励诚信行为的政策。

2. 信用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尽管我国信用体系日趋完善,但信用信息透明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在征信行业中,信息收集和传递仍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难以获取,导致信用评价的准确性不高。

此外,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共享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3. 信用风险管控亟待加强信用风险是我国信用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近年来,一些违约行为和不良信用现象频频发生,对整体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冲击。

严重的信用风险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也会对消费者信心造成打击,甚至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四、提高我国信用水平的建议1. 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信用立法力度,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为信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同时,加强对信用市场的监管,确保信用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2. 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与合作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整理和共享,建立起更完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促进各个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论民间信用

论民间信用

摘要民间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在中国,这种信用形式一直存在。

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它发展缓慢,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逐渐增多,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增强,民间信用形式信用迅速发展。

它形式多样,既有利又有弊,它正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关键词民间信用资金借贷民间信用:①民间企业是指企业或居民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

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非官方的一种金融活动形式。

它主要分布在城乡居民群众中,尤其是农民。

②民间信用在方式上比较灵活、简便,可随时调节个人之间的资金余缺,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银行信用的不足。

但由于它具有利润高、手续不够齐备、随意性大、风险大、分散性和盲目性等特点,必须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

民间信用的产生和发展:民间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主要适应个人之间为解决生活或生产的临时需要而产生的。

在中国这种信用形式一直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30年中,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很低,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供借贷,借入信贷也无力偿还,另外,个人无需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没有大量借贷的必要,因此民间信用规模范围很小,呈萎缩状态。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逐渐增多,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节余和积累逐渐增加,同时借贷偿还能力也有所增强,这就为民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随着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改善与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生产经营的开展、生活开支和投资需要增加,个人之间的融资融物也有客观需要,于是民间信贷逐渐发展起来。

民间信贷主要发生在农村。

主要原因是:①农民个人自今年闲置和资金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农户之间或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和其他人员之间调剂资金余缺。

②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合作社信用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以及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和经营能力等与农民对资金的需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贷款偶比较严格的限制,个人的资金需求许多与国家政策和贷款原则不符。

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研究

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研究

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研究[摘要]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探索推进民间借贷活动进一步发展、构建农村民间信用基础。

[关键词]农村;民间借贷;民间信用;风险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农村组织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够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所集中的信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而以民间借贷形式为代表的民间金融服务活动所依赖的信用,是根植于农村社会的民间信用,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则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

在新时期开放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职能空缺,客观上需要民间信用方式和融资渠道加以补充。

当前我国农村是否存在民间信用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民间信用状况如何?如何发挥民间信用和民间融资活动的金融功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这都是迫切需要了解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1 促进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农村民间借贷具有深厚的现实发展基础,它能够便捷地利用农村民间社会、经济、信息资源,降低融资活动所必要的信用评价的执行成本和融资交易成本。

而且,民间融资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各种农户形态各异、规模有别的资金需求,它向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功能是当前中国正规金融机构所无法完全替代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民间借贷成为农户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这个趋势日益显著,这种需求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可观的市场生存空间。

然而,事实同时显示,农户对民间借贷秉持保守的风险意识,农村民间信用基础并不十分坚实,这又将阻碍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阻力何以形成、又如何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农户对民间借贷中的信用风险尚无有效的识别、防范与化解措施,导致农户对民间借贷中资金的安全性没有充分的把握,农民在应对信用风险时,往往采取十分保守的防范措施,总体的风险意识十分保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民间信用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利用民间资金加大经济增长推力的重要融资形式,因此研究民间信用意义重大。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探讨民间效用的经济效应,提出推动民间信用发展的合理策略,以推动民间信用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标签:民间信用;效应分析;对策选择
1 民间信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1)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论是生产企业或是劳动者个人积攒的“钱”都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人,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源泉。

只要这个源泉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这是客观现实。

(2)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

改革开放后,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体、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所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余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的基础。

(3)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

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人增长快,钱多了也不好办。

存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现金,因此就在达到满意的条件下借给他人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借贷筹资。

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2 民间信用的社会经济效用分析
2.1 民间信用的正效应分析
(1)有利于缓解信贷资金的供需矛盾。

国家金融部门由于受体制与政策的影响,信贷的投向,无论在总量、结构还是在服务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民间借贷有很很大的灵活性,能在金融缝隙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方式,特别是对农村商品推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也是货币信用经济。

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均伴随着货币的运动及信用的支撑。

由于这个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行踪轨迹,同时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促使物流和资金流在时空上和地域上产生较大的不对称性,从而需
要用信用形式予以融通,才能使这个过程不间断地继续下去。

其间,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等固然都是重要的信用形式,但这些信用形式都有自身的要求条件,且这些条件中有非经济性的苛刻因素,使部分需求者难以符合而形不成交易。

在此情况下,民间信用融资总是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来。

(2)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的,必须以资金流动为媒介,随着商品供需的变化,盈利的机会和程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必要的资金量是实现盈利机会的先决条件,但实现资金的分布和盈利机会的分布往往不相一致,两者的统一只有通过资金的流动,才能带动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

资金流动在市场利率机制作用下进行的民间借贷市场对社会闲散资金具有极大的融资效应,有利于加速民间资金积累,从而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3)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最概括的一句话就是优胜劣汰。

胜者必然是产品竞争力强,产销兴旺效益好,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好,而这种类型的产品和企业,也正是民间信用融资的最优对)象,促使优者更好发展。

反之,产品和企业在市场上乏竞争力,就必然是失败者,对此民间信用也避而运之。

这样的结果是促使高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效益献产品和企业不断扩大,而高成本、低质量的产品和企业遭受淘汰,从而大面积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4)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

金融业良性的生态环境,一般是经济结构合理,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法治意识浓厚,信用观念强.这种环境有利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同样也有利于民间信用融资的发展。

从逆向推理讲,现实中一个区域内民间信用融资发展势头好,规模大,也反证了这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优越。

“蜜蜂多的地方,必然是百花盛开”。

由此,我们不能畏惧民间信用兴旺的区域,而应促其兴旺。

2.2 民间信用的负效用分析
(1)盲目发展效应。

自发形成的民间借贷完全游离于国家信贷之外,不受国家信贷规模的约束,实际上是扩大了国家信贷的总规模;同时民间借贷在资金的投放结构上也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难以控制其资金投向,一些贷款用途不当效益不好或不符合宏观规划,容易导致经济管理秩序上的混乱。

(2)资金的分散效应。

由于民间信用在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上都与银行具有明显的不同,民间借贷间接截流了大量当地银行信用社的资金来源,表现为国家银行和信用社争夺资金,甚至还直接转移了银行的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高利贷,这就消弱了金融渠道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使货币资金支持生产流通的推动力作用受到限制。

(3)金融投机效应。

民间借贷市场上存贷利差过大,借贷利率几倍甚至几十倍于银行借贷利率,甚至超过投资基础上的资金利润率,许多借款者带有投机心理,有的甚至于干脆借高利贷用于投机(炒汇、炒股、炒房等),一旦风险转
化为损失就会倾家荡产。

还有一些脱离实际运行的民间借贷活动,则完全被少数金融诈骗者所利用,演变为纯粹的金融投机行为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 发展民间信用的对策选择
通过以上对民间信用的分析,笔者认为,简单地对民间信用作出决断是不客观的,但从长远看,让民间信用自由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管理和改造。

(1)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活跃融资渠道。

目前城镇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除国有商业银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为国企及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业务开展方面,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信有卡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已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的信用服务网络。

转变经营观念,降农村贷款的“门槛”,解决好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农民自己的银行。

(2)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担保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个人信用的记录,使公民的信用记录为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的加快,我国应尽快同世界接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人一帐户制度,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学习西方在个人信用方面的经验,成立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担保,转嫁个人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2]徐滇庆.金融改革在何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江曙霞.中国地下金融[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4]姚明龙.信用成长环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江曙霞,马理.中国民间信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