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ppt课件华支睾吸虫
易误诊为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
21
21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第一中间宿主:4科6属8种淡水螺,常见的有纹沼螺 、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
10
10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第二中间宿主:12科39属68种淡水鱼和一些淡水虾。 主要为鲤科鱼。
15
15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三、致病 (pathogenesis)
致病机制
1.致病因素
16
16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流行区类型
• 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27
27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8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也被称为肝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吸虫。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胆疾病,并且在某些地区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介绍华支睾吸虫的生命周期、病理学特征、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内容。
一、生命周期:华支睾吸虫的生命周期非常复杂,涉及到两个寄主:一是人类或动物,二是淡水螺类。
感染源主要为感染菌的人类或动物的粪便、尿液、呕吐物等排泄物。
华支睾吸虫的卵在人类或动物的粪便中排出。
这些卵在进入淡水中后会孵化成母蚴形态。
母蚴会依附在淡水螺类的体内,进一步分化为尾蚴。
尾蚴会游动到螺类的触角部位,并集中在那里等待下一次感染机会。
当人类或动物接触到带有华支睾吸虫尾蚴的感染源(如生食或不熟透的鱼类)时,尾蚴会通过胃壁进入肠道。
在肠道中,尾蚴会进一步分化为成虫,寄生在胆管中。
二、病理学特征: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胆疾病。
成虫寄生在胆管中,会引起胆管炎、胆管结石形成和胆结石梗阻等病变。
长期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腺癌以及其他肝胆疾病。
在早期感染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感染的持续,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如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在临床上,对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三、传播途径:华支睾吸虫主要通过人类或动物食用感染源(如生鱼片、腌制鱼等)进而引起感染。
在某些地区,这种食用生鱼片的习俗非常常见,因此华支睾吸虫感染也非常普遍。
除了食入感染源外,华支睾吸虫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如接触感染物的污染物等)进一步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特别是适当加热处理食物,是预防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诊断方法: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华支睾吸虫卵,并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程度。
华支睾吸虫知识点总结
华支睾吸虫知识点总结1. 华支睾吸虫的寄生方式华支睾吸虫是通过卵囊排泄至水体中的,螺旋蚴和人体相互攀附、凝固而进入蚬肉,在食用带有蚬肉的生物(如鳗鱼、虾、蟹)时进入人体。
华支睾吸虫是通过人体摄入含虫蚬肉传播。
2. 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毒囊、蚬肉、幼虫、成虫等阶段。
成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寄生后不再吸收营养,主要通过孵化出的幼虫吸取宿主的食物以获取养分。
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寄居在人体的肠道内,以成对的姿势生活。
3. 华支睾吸虫的危害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华支睾吸虫可以导致华支睾吸虫病,表现为体内缺铁性贫血、消化不良、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长期寄生在人体内会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4. 华支睾吸虫的预防和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生的、不洁净的螃蟹、小虾等食物,严格执行食物安全卫生要求,避免生食含有蚬的海洋动物。
在食用海产品时要确保熟透,杀死华支睾吸虫的幼虫。
此外,要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注意排除体内寄生虫的可能性。
5.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初步诊断可以通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来进行。
治疗华支睾吸虫病主要采用驱虫药物的方案,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和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有比他苏巴特、非诺沙星、曲安奈德等。
6. 华支睾吸虫的科研进展目前对于华支睾吸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明其生活史和感染途径,筛选和研发新的抗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探索防治技术和方法。
同时也在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如开发疫苗等。
总结:华支睾吸虫作为一种寄生虫,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华支睾吸虫的了解,积极预防和控制。
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最终消灭这种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华支睾吸虫课件ppt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药物对华支睾吸虫的作用机制, 包括对虫体生长、繁殖、代谢等方面 的影响。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华支睾吸虫的危害与影响
肝胆系统损伤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脏和胆囊 中,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等 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
肝癌等疾病。
肠道疾病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可引起肠道 疾病,如腹泻、腹痛等症状, 影响消化功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加强与国际组织、非 政府组织等的合作,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经验交流
分享各国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全球 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水平。
05
华支睾吸虫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免疫学诊断
利用抗体检测技术,如 ELISA、免疫印迹等,检测 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DNA探针、PCR等技 术,检测华支睾吸虫特异 性基因片段,提高诊断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治疗药物的研究
新药筛选
临床试验
通过药物筛选实验,发现具有抗华支 睾吸虫活性的新药物。
对具有前景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评 估其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等方面。
目前的防治手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缺乏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难以有效 控制华支睾吸虫的传播。
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华支睾吸虫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不够完善,难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
缺乏有效的疫苗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华支睾吸虫疫苗, 无法从根本上预防感染。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
研发新型防治手段
免疫系统损伤
[寄生虫学]华支睾吸虫
➢晚期:肝硬化、腹水,甚至消化道大出血、肝昏 迷而死亡。
➢儿童:症状重,死亡率高。营养不良、贫血、低 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肝硬化)和发育障碍 (侏儒症)
华支睾吸虫病 肝硬化腹水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腹水侧面像
19岁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与同龄健康人比较
诊断
1.病原学检查:检获虫卵是确诊依据。 ➢涂片法:直接涂片
定量透明法 集卵法:漂浮集卵法、沉淀集卵法 ➢粪检阴性时,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虫卵、
成虫 2 .免疫学检查:
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流行
分布:亚洲。25个省(山东)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流行因素: ➢ 粪便污染水源 ➢ 一、二中间宿主同栖同一水体 ➢ 食生或不熟淡水鱼虾(最关键因素)
雌雄同体 (hermaphrodit e)
具两个分支状 的睾丸(在体后 1/3处,前后排 列)
卵巢边缘分叶
肠支
卵黄腺
睾丸
子宫 华支睾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2.虫卵(eggs)
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内
寄生于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生活史(life cycle)
(终宿主: 人猫犬)
第一中间宿主 螺蛳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又称肝吸虫,成虫寄 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华 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
形态
成虫
幼虫
虫卵
腹吸盘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六、防治原则
1.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期囊蚴对加热较为敏感, 实验证明:1 mm厚的鱼片在90℃水中,囊 蚴1秒即可死亡,60℃时,15秒可被杀死。 因此,应注意鱼肉及所用餐具的加热处理。 除做好人的饮食卫生外,还应注意不用生 鱼、虾喂养猫、犬等动物。
六、防治原则 2.加强粪便管理 不用新鲜人畜粪便喂鱼, 防止可能含虫卵的粪便入水。 3.治疗病人和感染者 吡喹酮是治疗该病 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 性反应低以及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 等优点。用法为每日15~25mg/kg,每日3 次,连服2日。少数病例有头痛、恶心、 腹痛,个别可有心率失常,早搏等副作 用。此外,阿苯达唑也有较好疗效。
生活史要点: 7.感染阶段 囊蚴 囊蚴抵抗力较强 8.感染方式 经口 9.体内移行 10.成虫寿命 20~30年 11.保虫宿主 12.流行广泛 对宿主的选择性不高, 饮食习惯。
三、致 病 1.致病作用 1)成虫、虫卵机械刺激和阻塞作用; 2)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和虫体代谢 产物的刺激。
三、致 病 2.病理变化 1)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炎性细胞渗 出、浸润、局限性胆管扩张--胆管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 阻塞--胆汁淤滞--并发胆管炎、胆 囊炎或胆管肝炎 2)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 的胆管组织可能成为胆石核心,导 致胆汁淤滞性肝硬化。 3)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胆管癌的发 生关系密切。
(二)流行因素 2.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的宿主特异性不强, 因此种群分布的生物限制因素较小。能作 为本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种类较多而 且分布广泛。在我国已证实的有6属8种, 常见的如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作 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在我国有39属68 种,几乎所有淡水鱼均可作第二中间宿主。 已有资料表明淡水虾能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
一、华支睾吸虫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二、流行概况(一)分布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等。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22个省、市、自治区,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二)传染源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除人以外,还有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
(三)传播途径病人或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两个中间宿主(淡水螺和鱼虾类)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使附近的肝实质萎缩,甚至肝硬化。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细胞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国内外一些资料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
一、华支睾吸虫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二、流行概况(一)分布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等。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22个省、市、自治区,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二)传染源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除人以外,还有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
(三)传播途径病人或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两个中间宿主(淡水螺和鱼虾类)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使附近的肝实质萎缩,甚至肝硬化。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细胞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折叠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1、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华支睾吸虫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3~5mm。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于体前端,后者位于虫体前1/5处。
消化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肠支。
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
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
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呈分支状。
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储精囊,经射精管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
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
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
劳氏管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
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2、虫卵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瘤。
卵甚小,大小为27~35μm×12~20μm。
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环境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
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
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
终宿主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而被感染。
囊蚴在十二指肠内脱囊。
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沿肝汁流动的逆方向移行,经胆总管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尚缺准确数据,一般认为有的可长达20~30年。
华支睾吸虫病
谢谢观看
3.寄生虫学检查
(1)粪便检查①直接涂片法操作简便,缺点是在轻症感染者中,粪中虫卵很少,不易检出,通常多检几个涂 片以提高检出率。②沉淀集卵法可用清水沉淀,因虫卵较重而小故适用此法。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各项检查确诊。
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对尿消肿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 再进行驱虫治疗。少数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象嗜 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
华支睾吸虫病
介绍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6 预防
基本信息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类常因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 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 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病因
病因
华支睾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吸虫。其生活史复杂,按发育程序可分为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囊蚴及幼虫等八个阶段。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系统,尤其在胆管的分支部分。偶亦可见于胰腺管内。成虫虫体狭 长、扁薄,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圆,状似葵瓜子仁。体表无棘,呈褐色半透明。大小为(10~25)mm×(3~5) mm,有口、腹两个吸盘,消化器官有口、咽、食管和分支的肠管。生殖器官系雌雄同体,其两个睾丸均呈分支状, 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端。
同一患者可有上述临床类型中的几种同时存在。
检查
检查
1.血液检查
急性患者可有血液白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严重感染者尚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可达50×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可达60%以上。慢性患者可呈轻度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多数病例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加(5%~10%)。血沉加快,血清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 力增高。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PPT课件
2021/7/23
华支睾吸虫尾蚴
15
吸盘
囊蚴
大小 138x115um
外形 椭圆形
颜色 透明无色
幼虫
囊壁 两层 内含 一幼虫,可见口、
腹吸盘和一大的黑色排
泄囊
2021/7/23
囊壁 排泄囊
16
三、生活史
2021/7/23
17
2021/7/23
18
生活史简图
在人体内的发育
在水中的发育
随便排出
成虫
肝吸虫
肝胆管内
随胆汁入肠道
毛蚴、胞蚴、一代雷蚴、尾蚴、 囊蚴。 沼螺,豆螺 淡水鱼、淡水虾 囊蚴
经口食入
在十二指肠逸出幼虫、经胆总 管到达寄生部位肝胆管 约需1个月
在体内可存活12年
20~30年
牛、羊等
猫、狗等
24
四、致病
致病虫期:成虫 致病机理:虫体的分泌物、代谢物和机械性刺激
胆管上皮 细胞增生
豆螺
2021/7/23
22
2021/7/23
23
寄生部位 虫卵排出
卵在中间宿 主体内 中间宿主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在终宿主体 内
从感染至成 虫产卵 成虫寿命 保虫宿主 2021/7/23
肝片吸虫
肝胆管内
随胆汁入肠道
胞蚴、两代雷蚴、尾蚴、 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椎实螺 水生媒介植物 囊蚴
经口食入
在小肠逸出幼虫、穿肠壁 入腹腔、钻肝被膜入肝脏 约需11周
10
2021/7/23
11
毛蚴
纺锤形,体表被以密集的纤毛。
华支睾吸虫毛蚴
12
胞蚴
长袋状,无口及咽,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 的雷蚴。
最新最新 华支睾吸虫肝片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11
二、生活史
肝吸虫生活史图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2021/5/122021/5/122021/5/12
一、形态
成虫与虫卵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与 布氏姜片吸虫较为相似。
1.成虫
虫体叶形,虫体前端有明显突起,被称 为头锥。肠支树枝状,睾丸高度分支,在虫体 中部前后排列。
2.虫卵
黄褐色,有小盖,卵内充满卵 黄细胞,卵细胞不易看清。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 寄生部位 肝胆管 ➢ 终宿主 人 ➢ 感染阶段 囊蚴 ➢ 感染方式 生食水生植物
6)过敏反应(重感染的早期症状)
寒战、高热、肝肿大、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等。
7)侏儒症
三、致病
肝吸虫寄生引起的侏儒症
三、致病
腹水
三、致病
肝肿大
四、实验诊断
1 病原学检查
(1)粪便查虫卵: 1)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检出率较低;改良加藤法应用最为普遍。 2)集卵法:包括漂浮集卵法和沉淀集卵法(水洗离心沉淀法和乙 醚沉淀法)。
02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我们从终末宿主开始,成虫寄生虫肝胆管中,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流入小肠,随粪便排到外界。
进入水中的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身披纤毛,可在水中自由游动。
寻找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感染淡水螺后在其体内发育成胞蚴,胞蚴体内的每个生发细胞都能发育为下一代幼虫—雷蚴;同理,雷蚴体内的每个生发细胞都能发育为再下一代幼虫—尾蚴。
正是由于这样的无性增殖过程,幼虫的数量快速地增长。
最终成千上万条尾蚴可从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的体内逸出。
尾蚴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并从淡水鱼虾的皮下入侵,在其肌肉组织内形成囊蚴。
囊蚴对哺乳动物(包括人)来说是感染阶段,当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的肉,囊蚴进入消化道,在消化液的作用下,童虫(后尾蚴)脱囊而出。
最终迁移到肝胆管内寄生,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出虫卵,开始下一个生活史周期。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感染阶段:囊蚴;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肉而感染;如生吃、半生吃含有囊蚴的鱼虾,包括腌制的鱼虾。
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概括:1.第一中间宿主豆螺,虫卵被豆螺吞食后, 在螺体内孵出毛蚴, 经胞蚴、雷蚴,发育为尾蚴,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入水。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淡水鲤鱼科类;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Pseudorosbora parva)感染率较高。
2. 迁移路径:童虫主要从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循着胆总管向肝脏方向迁移,同时将肠道内的细菌带入,累及胰腺、胆囊、肝脏,导致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
也有报道童虫体可能进入血液循环或进入腹腔,最终迁移到肝胆管内寄生。
3. 肝胆管为寄生部位,在家猫肝脏的切面上可见,肝胆管内的成虫。
4. 离开人体的阶段与方法:成虫在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排出进入小肠,再随粪便排出。
《华支睾吸虫》课件 (2)
预防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受感染的钉螺和无膜 幼虫的水和水草
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健康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脏病变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影响社会经济
华支睾吸虫病给受感染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和控制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挑战
总结和展望
2 腹泻和腹痛
后期感染可能引起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
3 贫血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贫血和疲劳
华支睾吸虫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测、粪便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依托奈唑酮 和吡喹酮鞘嗪
关于华支睾吸虫的预防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
加强卫生教育,提供安全的饮 用水和卫生设施
华支睾吸虫的传播途径
食物链传播
钉螺感染患者的粪便中的幼 虫进入水源,小黄螺吞食受 感染的钉螺,再传给中间宿 主
未煮熟的水草
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 虫钉螺囊蚴的水草,可能会 导致感染
水源污染
污染的水源中含有华支睾吸 虫的钉螺和无膜幼虫,使人 类暴露在感染的风险下
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症状
1 肝脏病变
感染初期,可能出现肝脏肿胀、黄疸等症状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的生命周期复杂而神奇,涉及不同的宿主和环 境。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一探华支睾吸虫的奥秘。
华支睾吸虫的生命周期
1
幼虫出螺
2
钉螺的内螺吞食幼虫,幼虫从螺并侵入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与生活史
1.成虫 • 形状:体形狭长,背
腹扁平,前窄后钝, 似葵花子仁。 • 大小: (10~25)mm×(3~5)mm • 颜色:无色,半透明
• 预防指导: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勿 吃生鱼、醉虾等,做菜时生熟应分开,以防传染此病。
• 定期复查:应嘱病人3个月后及时到医院复诊检查,以 免治疗不彻底。
小结
1.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病人的肝胆管内,可以导致肝吸虫病。 2.肝吸虫病轻症病人仅表现为头晕、上腹不适、食欲减退、
消化不良、轻度腹泻、疲乏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肝硬 化腹水,甚至死亡。 3.病原学检查是本病的确证依据。 4.首选吡喹酮进行治疗。 5.护理要注意心理疏导,指导用药,嘱病人定期复查。
• 饮食护理:轻度无症状病人给予普通饮即可,中重 度病人应给予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 饮食,禁止吃油炸食品,鼓励病人多饮水,有腹胀的 病人要少量多餐。
• 休息:轻症病人应正常作息,转氨酶升高病人要适当 卧床休息,有黄疸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一切 活动。
•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在转氨酶升高的时候, 禁止服驱虫药,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 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标准体重来测算用药剂量;建议 病人第一次服药时最好能在医院进行,以防意外。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
第二十八章 吸虫学
南华大学 廖力 刘彦
重点难点
• 掌握吸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及分类。 • 掌握华支睾吸虫的致病、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要点;
了解其形态学特点、生活史及流行。 • 掌握姜片吸虫的致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了解其形
态学特点、生活史及流行。 • 掌握并殖吸虫的致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了解其形
肝吸虫成虫(未染色)
• 结构:口吸盘(oral sucker) 稍大于腹吸盘(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 到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 精囊和劳氏管明显,睾丸分 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肝吸虫成虫(卡红染色)
活成虫
2.虫卵 • 形状:低倍镜下似芝麻 • 大小:(27~35) µm×(12~20)µm • 颜色:淡黄褐色 • 结构:卵一端较窄且有盖,盖周围形成肩峰,另端有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感染阶段囊蚴
致病
致病机制 •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 虫体阻塞作用 •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肝吸虫感染肝脏标本
病理改变 •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厚,管腔变窄,大
量虫体寄生引起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引 起阻塞性黄疸。 • 其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大,甚至胆道炎症。 •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可作为结石中心,形 成结石。
肝脏CT影像下的虫体
鉴别诊断 (1)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 无生食淡水鱼虾史,有与病毒性肝炎病人接触史,其 消化道症状及肝区隐痛较显著,肝脏普遍肿大,肝功 能异常,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阳性;粪检无 华支睾吸虫卵。
(2)胆囊炎 • 华支睾吸虫所引起的胆囊炎应与胆石症及细菌性胆囊 炎相鉴别,免疫学检测及粪便虫卵检查可明确诊断。
流行区感染率为2.4%。
流行因素 (1)传染源
• 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 大量存在。
(2)传播途径 • 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施肥或 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3)易感人群 • 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吃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虾
防治 (1)控制传染源
态学特点、生活史及流行。 • 掌握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要点;
了解其形态学特点、生活史及流行。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 形态与生活史 • 致病 • 诊断 • 流行与防治 • 护理要点
目录
• 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obbold,1875) Looss,1907],又称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liver fluke)。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首选吡喹酮,总剂量为210mg/kg (体重超过60kg按60kg计),每日 3次,连服3日。
(2)切断传播途径 • 防止人粪入水,不生食、半生食淡水鱼虾。
(3)保护易感人群 • 做好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勿将生鱼喂猫、狗等 动物;生、熟分开。
护理要点
• 心理护理:由于该病症状和慢性乙肝类似,尤其伴有黄 染的重症病人,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大,恐惧烦躁,对家 人的护理照顾有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 家属做好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明 白本病的相关知识,放松身心,积极配合治疗。
(3)原发性肝癌 • 年龄较大,肝痛明显,肝脏进行性肿大,有结节或肿 块,全身消瘦,甲胎蛋白明显增高。B超、放射性核 素扫描、CT或MRI均可辅助诊断,肝活检可明确诊断。
流行与防治
分布 • 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国家。 • 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
在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腹水病人
(6)过敏反应(重感染的早期症状):寒战、高热、肝 肿大、黄疸、嗜酸粒细胞数升高等。
肝肿大病人
(7)侏儒症。
华支睾吸虫所导致的侏儒症
诊断
• 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来自流行区,以及病人有否 生食淡水鱼虾史。流行区居民有吃“鱼生粥”、“生 鱼鲊”或捕鱼时用嘴叼鱼等习惯。
• 病原学诊断:粪便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依据。 ①粪便直接涂片法 ②集卵法 ③胆汁离心沉淀法
小疣状突起,内含毛蚴。
生理盐水涂片
扫描电镜
活虫卵
生活史模式图
生活史小结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
水鱼或虾 • 感染阶段:囊蚴 •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 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扩张的胆管内有2条睾吸虫,刺 激胆管黏膜上皮增生(+示)
临床表现 (1)带虫者(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
状较轻微。 (2)消化系统的症状(中度感染者):消化不良、食欲减
退、疲劳乏力、肝隐痛、肝肿大、腹痛腹泻、消瘦等。 (3)继发性细菌感染:胆管炎、胆囊炎。 (4)胆结石。
(5)晚期症状(严重感染者):肝硬化,腹水。
• 免疫学诊断:可作为本病辅助诊断方法,也可在流行 病学调查时使用。 常用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 电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但检测结果出入较大,交叉反应较明显,不能用作 确诊。
• 影像学诊断 B超:可见肝内光点粗密不均,有团块状或小斑片 回声等。 CT:可见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四周呈管状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