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云南民居的建筑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与云南民居的建筑形式

摘要:

建筑适应气候是个永恒的命题。人类文明不断提高,但片面的依赖技术制造人工气候已经且必然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环境产生破坏,在建筑设计之初与当地的气候环境良好结合的生态意识是需要贯彻始终的。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同人类的发展一样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回顾吸收传统乡土建筑中对地域气候因势利导的精华,并适当的结合现有技术进行当代建筑设计,是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本课题基于以上出发点选取云南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云南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

关键词:云南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建筑结构

正文:

○1云南气候特点

云南的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寒、温、热三种气候带兼备,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在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在横断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一山有四季。南北气温相差多达19度左右。除了滇中地区“四季如春”的温暖气候,尚有处以高寒山区的滇西北,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沿滇西南国境线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民居在建筑形式和构造技术上都体现出了对气候环境的适应。

○2云南省各种建筑形式及其分布地图表1井干式建筑

图表2"一颗印"民居

图表3合院式建筑

图表4土掌房

○3气候与云南民居的建筑形式

云南民居涵盖了干栏系、板屋系、合院系等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筑形式与气候环境之间呈现出对应的逻辑联系。

云南的干栏建筑主要分布在沿滇西南国境线蜿蜒并行的新月地形带,属于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夏季气温高、雨量充沛,由北向南气候和降雨量逐渐增大。干栏建筑的形式很好的适应了湿热气候;底层架空有利于建筑排水排涝和通风透气,大坡屋顶和深远的挑檐及重檐有利于遮阳。而同是傣族民居的干栏建筑因气候差异出现的形式微差更加印证了建筑性书籍对气候的适应。西双版纳高温多雨,且是全国少有的静风区。版纳型的干栏民居的架空层离地较高;屋顶硕大且坡度比较陡,低垂檐;建筑形式强调遮阳;德宏州瑞丽与西双版纳相比,年降水量较少,风速较大,因此瑞丽型干栏民居的架空曾普遍被利用起来围以竹篾墙,出檐短浅,楼层开有落地窗,建筑形式强调通风。

板屋是“劈杉为瓦”覆盖屋顶的建筑,在云南被称作“闪片房”。滇西北的丽江和迪庆、怒江、大理、楚雄等地是板屋建筑的中心分布区。在温凉气候的楚雄大姚、丽江宁蒗地区,采用木材作为围护结构的井干式板屋是适应这种相对寒冷、湿润气候的一种形式,也得利于当地盛产的林木资源;而在年平均气候仅为5.5度的高寒气候下的香格里拉,土墙片房厚重的夯土外墙与开窗少而小的封闭围护结构,都达到了保温抗寒的目的。“闪片”坡屋顶质轻、抗冻性能好,起上自然而形成的纹路勾缝有利于排雨除雪,在干旱季节又可以有效防止高原地区太阳的高强辐射。

而云南民居中另一种形式是碉房,厚重封闭的体形有利于保暖隔热,与高寒气候、干热气候相适应。云南的碉房建筑主要分布在滇西北迪庆州和滇南红河州。迪庆州的藏族土库房砌石为基底,夯土为墙,保暖性能良好;而处于干热少雨的红河州土掌房,夯土砌筑的墙体、屋顶热稳定性能好,适于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合院建筑具有较大的气候适应性,主要分布在温和气候的滇中、滇西地区。云南的合院建筑源自中原文化、技术的影响,但其形式特色又体现了对当地的气温、降水等气候微差的适应。滇中“一颗印”高大的墙院、狭小的天井有利于保温、防风;大理白族民居和丽江纳西族民居,虽然都是“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形式,但是白族民居的山墙面市封火面、歇山屋顶,屋檐与山墙的交接处用青瓦或片石封闭合缝。而纳西民居则是悬山屋顶,这与大理地区风大有关。同样,白族民居腰檐上常见的“走马转角台”也是出于防风的目的。

○4云南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与气候

(1)屋顶

屋顶的坡度大小体现出降雨量分布多寡的逻辑,从滇西北闪片房的15°到版纳民居的45°不等,从北向南坡度逐渐变大。构造措施上,干热、干冷气候下

屋顶构造以隔热保暖为目的。土掌房出于干热地区,土掌屋顶三层构造处理时屋

顶的厚度在25㎝上下;高寒山区的藏族图库房,其土平顶突出防寒保暖,用粘

性极强的夯土层等措施加强构造,上下五层的构造处理使屋顶达到30㎝的厚度。

湿热气候下的屋顶构造注重通风透气。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屋顶形体占到高度的1/2,屋顶坡度陡有利于排水,高大的歇山坡顶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上大下

小的屋顶剖面引起烟囱效应。气流从架空层和竹木墙般进入,再从陡坡屋面的屋

顶空隙以及歇山顶山墙面的空隙出去。此外,屋顶深远的出挑和墙面周围的重檐,

尽量扩大遮阳面积,减少对围护节后的太阳辐射。

(2)围护结构

干热、干冷地区的围护结构义隔热保暖为目标,最常见而有效的构造措施就是加

厚重质材料筑大蓄热体。土掌房的厚度不小于40㎝,而闪片房的夯土外墙更达

到一m。湿热地区围护结构的够咋和材料有利于空气的渗透和交换。版纳傣族民

居现在主要以木板作为围护结构,木板间留有间隙,围护结构和屋面的交接处有

意留出一定开口,而不交接紧密,使空气可透过墙面。瑞丽傣族民居和景颇族、

佤族的围护结构多用于竹编墙,编织墙面的缝隙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

(3)开窗

通过对开窗位置、开窗大小进行优化以适应气候环境。温和气候下的合院建筑中,

减少外墙开窗,加大面向内院的开窗;干热、干冷气候下减少开窗盒东向开窗,

开高窗,如土掌房、藏族碉楼的高窗在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光线最

大限度的投射入室内深处;早湿热气候条件下加大开窗或是用透气性的围护节后

替代开窗。瑞丽傣族民居在楼层加大开窗甚至开有落地窗。而版纳傣族民居由于

处于静风区,强调遮阳、减少开窗带来的热辐射式其合理的选择。

结语

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思想始于传统,在建筑创作多元化今天,不同利益间冲突,在很大程度导航削弱了人们对这一古老而富有生命力概念的关注,为此人们付出了资源、环境及地域文化丧失等代价,社会发展赋予了遵循气候创作理念以新的意义,蓦然回首,以时代的眼光审视传统建筑,遵循气候的理念仍然是其中历久弥新的闪光点之一,以寻求自然协调性的可持续发展本质思想为我们继承进行时代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