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下调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共3篇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下调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共3篇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下调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1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参与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近期的研究发现,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也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在糖尿病肾病中起到了一种负面调控的作用。
通过使用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抑制剂处理糖尿病小鼠,发现病理损伤程度更加严重。
同时,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在糖尿病小鼠的肾脏中的含量也明显下降。
这些结果表明,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下调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进一步研究发现,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下调导致了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
这个信号传导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另一个关键机制。
当这个信号传导通路被激活后,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使得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
然而,通过使用TGFβ1抑制剂和Smad3拮抗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这表明,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本研究表明,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的下调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个机制的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途径。
同时,本研究也揭示了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理解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机制的研究来发掘更加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本研究揭示了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负面调控作用,其下调导致了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加重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TGFβ1/Smad3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抑制该通路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就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控细胞功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理接触依赖型、旁分泌型和内分泌型。
物理接触依赖型信号传导通常发生在相邻的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来传递信号,例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旁分泌型信号传导则是指细胞分泌信号分子作用于附近的细胞,这些信号分子在局部发挥作用,不会进入血液循环。
而内分泌型信号传导是指细胞分泌的激素等信号分子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
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是启动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
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
细胞表面受体包括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等。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来传递信号,例如神经细胞中的谷氨酸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它们通过与 G 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肾上腺素受体。
酶联受体则自身具有酶活性或者与酶结合,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等反应来传递信号,例如胰岛素受体。
细胞内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能够直接与进入细胞的脂溶性信号分子结合,如甾体激素受体。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受体的构象变化,从而激活受体的活性。
一旦受体被激活,就会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
这些通路通常涉及一系列的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信号转导分子包括蛋白激酶和磷酸酶。
蛋白激酶能够将ATP 上的γ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从而改变底物蛋白质的活性。
磷酸酶则能够去除底物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恢复其原来的活性。
NLRP3炎性小体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占据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领导地位。
DN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有: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的作用、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等,而炎症反应的研究中可能作为共同的下游通路,介导DN的发生发展。
炎症反应的研究中,尤以NLRP3炎性小体研究较多,且NLRP3炎性小体的异常激活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阿尔茨海默病、痛风、2型糖尿病等。
虽然NLRP3炎性小体介导DN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其介导DN的发生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而通过对其信号通路的抑制可改善DN症状。
本文主要就NLRP3炎性小体的组成、激活模式及其与DN的密切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NLRP3炎性小体组成NLRP3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和位于细胞膜上的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共同通过识别入侵的微生物以及体内的危险信号,激活固有免疫,从而作为机体防御的第1道防线发挥作用。
NLRP3炎性小体是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0000的蛋白复合物[1],包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2]。
其中NLRP3是炎性小体的核心蛋白,通过识别并连接上游信号介导自身寡聚激活,激活的NL⁃RP3通过接头蛋白ASC连接caspase-1前体形成NL⁃RP3炎性小体。
Caspase-1又称为IL-1β裂解酶,是NLRP3炎性小体的效应蛋白,在形成炎性小体后通过催化作用水解成有活性的P10和P20亚基,其中P20亚基可通过诱导IL-1β前体成熟和分泌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主要发生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3]。
2NLRP3炎性小体激活模型NLRP3静息时定位于内质网中,被信号启动后则定位于核周,与内质网和线粒体共同定位[4]。
TGF—β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二、 T G F 一 6信 号 通 路 与 肾 小 球 硬 化 肾小 球 硬 化 通 常 是 指 功 能 性 肾 小 球 组 织 被 大 量 积 聚 的 细
胞外基质所取代 , 导致 蛋 白质 超滤 及 肾小 球滤 过率 逐渐 降低 。 这是众多原发性疾 病如慢 性 肾炎 、 糖 尿病 肾病 、 高 血压 及逆转 录病毒感染导致 肾功能 衰竭 的共 同通路 。肾小球存 在 3种 主
要细胞类 型, 即足细胞 或脏层 上皮细 胞 、 系 膜 细 胞 及 血 管 内 皮 细胞 均参 与 了 这一 过 程 。此 外 , 肾 小球 基 底 膜 ( G B M) 的 改 建 也
物 中存在最 丰富的是 T G F — B 。 。这些 细胞 因子不仅 在生理 过程 中对 细胞外基质 的合成 、 胚 胎发 育 、 创伤 修复及 免疫 功能 等有 重要 的调 节作用 , 而且, 在病 理条件 下 , 如 肿瘤 、 心血 管疾 病及 糖尿病肾病中也同样发挥作 用 J 。研 究结果 表 明, 抑制 T G F — B 能有效地减缓或控制慢性肾损害 , 而T G F — B过度 表达则导致 肾
减缓 肾小球硬化和 肾功 能下降 J 。我们 对 T G F — B信 号通路 在
糖尿病 肾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一
、
T G F — B信 号通 路
T G F — B与骨形成蛋 白 ( B MP s ) 、 活 化素 ( a c t i v i n s ) 等多 种相 关蛋 白同属于转 化生长 因子超 家族 ( T G F — s ) 。T G F — B存 在有 3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与糖尿病研究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与糖尿病研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是体内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将胰岛素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促进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同时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当这个途径受到干扰或损害时,会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这个途径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是由多个分子和细胞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胰岛素受体、IRS1、PI3K、Akt等重要组分。
当胰岛素受体受到胰岛素的诱导后,会激活IRS1,促进PI3K的激活,从而引发一系列分子信号级联反应。
这些反应促进葡萄糖转运体的转位和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促进肝脏释放糖原和抑制葡萄糖产生。
因此这一途径的正常功能对于人体能量代谢和血糖调节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异常情况会导致胰岛素信号途径的损害。
其中最常见的是胰岛素受体和IRS的突变,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的信号无法被正常传递,从而导致葡萄糖代谢紊乱和高血糖。
此外,一些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
这种情况下,细胞不再对胰岛素产生反应,也会导致类似的高血糖问题。
此外,一些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有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这会对胰岛素信号途径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许多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寻求新的方法来维护胰岛素信号途径的正常功能。
其中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方法是利用药物和分子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善胰岛素的功能。
例如,有一类药物被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它们可以增强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此外,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基因治疗方法,以在分子水平上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
这种方法的研究虽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已经有一些有效的临床试验。
总的来说,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是维持人体能量代谢和血糖平衡的重要途径,但当它受到干扰或损害时,会导致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这个途径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法,最终促进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肾脏局部RAS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定循环 A E水平的重要因素后 , C C A E基 因 I / D多态性与各种类
型。 肾脏病关 系的研究成 为一个 热点。国外学者研 究发现 : 型 1 D M患者 D N的发生和严 重性 均与 D位 点有关 。黄志 刚等 研 究也显示 2 D 型 M携带 D等位基因者发生 D N的风 险为携带 I 等位基 因者的 17 1 , C .5 倍 A E基因为 D D型者发生 D N的风 险为 I型者的 267 , I .6 倍 提示具有 D等位基 因的 2型 D M患者 ( 尤其 是D D基因型) 有较高的 D N易感性 。
36 3
河 医药 20 年 2 第 3 卷 第 3 09 月 1 期 Hbi e c u 1, 0 .03 FhN . e d aJ Ⅱ l 09v】 l e。03 eM i lo a 2
・
综 述 与 讲 座 ・
肾脏 局部 R S与糖 尿 病 肾病关 系 的研 究 进 展 A
高俊 杰 尹智炜 边 东 齐红朝 庄克 生
黏连蛋 白的增加等。A gI 为 R S的活性 肽 , n 1作 A 与肾脏 细胞上 A1 T R结合后 , 通过激活磷脂 酶 C P C , ( L ) 产生 三磷酸 肌醇 (P ) I3
和 二 酰 甘 油 ( A )进 而激 活 P C 并 且 在 D 状 态 下 , n Ⅱ还 DG, K , M Ag
节肾脏血流动力学及其 它机制 参与 肾脏 多种 疾病 的病理生 理 过程 。阻断 肾脏局部 R S A 不仅能起到降压作用 , 还有其独特 的
织 细胞 内的一组蛋 白激酶 , 它处于细胞 内多条信号传导通路 的
中心 , 调控细胞的一系列 生理生化 功能。对 于 D M患者 ,K P C可 以影响 肾小球毛细血 管通透性 , 从而改 变。 肾小球 的滤 过功能 , 并且能促使 肾小球 毛细血管 基底膜 ( B 增 厚和细 胞外基 质 G M)
TGFβSmad、p38MAPK及JNKSAP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 DKD) 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同 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据流行 病学调 查 显 示,1 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中 约 有 30% 出 现 DKD,2 型糖尿病患者有 30% ~ 40% 最终发展为肾 功能衰竭[1]。DKD 占我国透析患者原发病的第 2 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DKD 早期即可出现微量白 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和肾小球硬化,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DKD 的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 为,DKD 的发生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肾 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氧化应激 等多个因素作用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是 调控肾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导致肾小管间质 纤维化及肾小球硬化的关键因子。Lee 等[2]研究证 实,肾脏足细胞中 TGF-β 过度表达可能引起肾小球 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而促进肾脏疾病的发 展。Loeffler 等[3]研究发现,TGF-β 可激活细胞外信 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 、p38 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酶( MAPK) ,活化的 p38 和 MAPK 可诱导肾脏足细 胞 凋 亡,从 而 加 快 DKD 进 展。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TGF-β在 DKD 发 展 中 发 挥 显 著 作 用,其 可 通 过 Smads 和 MAPKs 信号传导通路参与 DKD 的进展。 现对 TGF-β / Smad、p38MAPK、c-Jun 氨 基 末 端 激 酶 ( JNK) / SAPK 信号通路在 DKD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糖尿病肾病( DKD) 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在 DKD 损伤过 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其中 TGF-β / Smad、p38MAPK、JNK / SAPK 是 DKD 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TGF-β / Smad 是诱导足细胞凋亡、损伤,介导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经典信号通路。p38MAPK、JNK / SAPK 信号通路 可以通过氧化应激、触发炎症因子及活化炎症途径等过程,参与足细损伤,导致肾脏功能性及器质性改变,引起蛋 白尿和肾小球硬化。
TGF-beta_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

抑制型SMAD蛋白(I-smad)
包括smad6、smad7; 功能:阻止受体对R-smad的磷酸化,从而阻 断信号传导; 原因:I-smad与R-smad结构相似,更有效的 结合Ⅰ型受体,从而阻止R-smad与Ⅰ型受体 结合。 在TGF-β信号通路中,主要是smad7起作用。
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 中的作用
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
信号通路在传导中的3个主要步骤
1、TGF-β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异源三聚体
2、异源三聚体通过激活R-smad蛋白,将信号传导至胞浆内
3、R-smad与Co-smad结合后,转移至细胞核,与靶基因结 合,调节蛋白合成
TGF-β的分子结构和生物特性
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转化生长因子-beta)是一种 多向性、多效性的细胞因子,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通过细胞表面的受 体信号转导途径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对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创 伤的修复、免疫功能等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成熟的TGF-β是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分子量为25×10³ 的同质二聚体。
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
TGF-β
活化素
骨形成蛋白
TGF-β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TGF-β1 -----在肾脏的表达最多,分布于肾小 球、肾小管,活性最强。 TGF-β2 -----只表达与肾小球旁器。
TGF-β3 -----分布于TGF-β1相似,但数量较 少。
TGF-β的储存及激活
新合成的TGF-β以非共价键与潜活性相关蛋 白(LAP)形成没有活性的休眠复合体,储 存在血小板的α颗粒中。 在强酸、强碱、高温、纤溶酶、组织蛋白酶 作用下,TGF-β脱去LAP而活化,与靶细胞膜 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生物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肾脏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标签:糖尿病肾病;信号传导;肾纤维化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已跃居全球第1位,且发病渐趋于年轻化[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进行性肾小球纤维化为特征,最终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现普遍认为DN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糖代谢紊乱和肾脏血流动力学及病理改变等引起,导致其内的信号通路随之改变,从而促进DN 进展,本文就肾脏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如下。
1 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
TGF-β有5种不同类型的受体(I-V型),其中Ⅰ、Ⅱ型受体的胞质区段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
TGF-β首先与Ⅱ型受体相结合,催化Ⅰ型受体序列的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再激活R-Smad与Smad4结合并转移至细胞核内,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Smad是TGF-β受体复合物下游信号调节蛋白,既能介导该信号通路,也能抑制TGF-β本身。
目前普遍认为TGF-β-Smad信号通路是影响DN进展的多种致病因素的交汇点,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其主要的效应因子。
CTGF通过vWC结构域与TGF-β1结合,从而提高TGF-β1的有效浓度,也参与调节其信号转导。
许多DN动物实验中都出现TGF-β的高表达,且可通过抑制其表达干预DN 进展。
房勃龙等[2]研究发现,DN患者的肾组织高度表达TGF-β1、Smad2/3,而对非DN行肾切除的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量很少,提示TGF-β及Smad信号传导通路在DN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Inazaki等[3]研究发现,在与DN发病相似的UUO大鼠模型中,磷酸化Smad2/3表达随着肾脏纤维化的加重而逐渐增加,而敲除Smad3基因可明显减轻肾脏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及凋亡。
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
MAPK家族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可以通过三级级联反应激活转录因子转导细胞信号,以此调节基因表达。
目前已经发现5种MAPK信号通路,其中ERK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炎症与细胞凋亡等应激反应。
2.1 ERK1/2信号通路ERK1/2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中阐述最早、最完整的。
段惠军等[4]发现,高糖可激活该通路,使TGF-β1 mRNA的表达增加,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ECM合成,最终形成肾小球硬化。
卢雪红等[5]研究发现,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如ARB类氯沙坦及活性维生素D3等,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ECM合成及足细胞损伤等,从而延缓DN的进展。
2.2 p38MAPK信号通路Tsiani等[6]发现,高糖环境能激活该通路,且特异性阻断剂SB202190能阻断其活性,提示该通路在DN进展中被激活。
p38MAPK 信号通路参与调节基因表达及细胞代谢、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在DN进展过程中,先活化下游炎症细胞,从而产生下游细胞因子。
3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mTOR是雷帕霉素的靶分子,其信号通路在DN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Inoki K等[7]发现,mTORC1能较好地维持足细胞稳态,若剔除该上游抑制因子会发现:小鼠细胞中mTORC1被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受到损伤,这一现象在DN 小鼠模型中也被发现。
Inoki K等[8]较早时曾发现,该通路在DN进展中起到枢纽的作用。
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几乎无法在正常肾脏细胞中检测出来。
但若在病理状态的肾脏细胞中,该通路就可被激活。
刘淑歌等[9]发现,高糖环境下,12h后,足细胞Wnt-1及活化β-catenin表达开始升高,于24h时达高峰,48h后又开始下降,提示高糖环境促使该通路活化。
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通路将有助于扭转DN早期足细胞损伤,为延缓DN进展提供一个新方向。
5 结语
目前全球DN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随着对DN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医务工作者对DN的发生发展相关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延缓DN进展,甚至逆转其发展提供了依据,但这些信号通路的研究仍有许多尚未突破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青云.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现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1):7-8.
[2]房勃龙,韩鸿玲,张鹏,等.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及α-SMA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J].天津医药杂志,2013,11(41):1069-1072.
[3]Inazaki K,Kamamaru Y,Kojima Y,et al.Smad3 deficiency attenuates renal fibrosis,inflammation,and apoptosis after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J].Kidney Int,2004,66(2):597-604.
[4]段惠军,李英,张涛,等.高糖对系膜细胞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47-49.
[5]卢雪红,田庚,刘娟,等.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27kip1及ERK1/2表达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9):720-721.
[6]Tsiani E,Lekas P,Fantus I C,et al.High glucose enhanced activation of mesangial cell p38MAPK by ET-1,ANG-2 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2,282(1):E161.
[7]Inoki K,Mori H,Wang J Y,et al.Mtorcl activation in podocytes is a critical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mice[J].J Clin Invest,2011,121(6):2181-2196.
[8]Inoki K.Role of tsc-mtorpathwa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2(Suppl):S59-S62.
[9]刘淑歌,赖德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足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6(16):210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