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

氯化物 (120-132mmol/L) 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 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菌
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 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 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进针:针尖斜面向上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4~ 6cm,针头进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斜面转向 头部,可见脑脊液自动流出,暂插回针芯;
测压:嘱患者头部、肢体自然放松,接测压管, 脑脊液的液面不再上升随着呼吸而上下波动,即 所测得的压力值。正常颅压80-180mmH2O。
颜色
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 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 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 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椎 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
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
动力学检查: 压腹试验 测定穿刺针是否在蛛网膜下腔及是否有椎
管梗阻,方法是用手掌或拳头压迫腹部10秒,可见脑 脊液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迅速下降,如穿刺针 未在蛛网膜下腔内、引流不通畅或低位椎管阻塞,则 压腹时压力不升或上升很慢。 压颈试验 指压法:压迫一侧颈静脉10秒。 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 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蛛网膜下 腔无阻塞;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蛛网膜下腔 完全阻塞;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 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 塞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查:脑脊液性质,神经系统炎症、出血性疾病及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等。
一、穿刺点介绍腰椎穿刺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穿刺针会沿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因此,了解正常脊髓的解剖结构,对理解记忆穿刺点部位尤为重要。
从上面的解剖图中可以看到,人体脊髓的末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处于同一水平;在穿刺时,应选择在第一腰椎以下的椎间隙进行,以避免穿刺过程中造成脊髓损伤。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穿刺点常选择在第三与第四腰椎间隙进行。
具体的穿刺的定位的方法是:以患者“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作为进针部位,此处相当于第三至第四腰椎间隙。
二、腰穿层次介绍腰椎穿刺时,穿刺针经穿刺点进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后,首先穿透的是“棘上韧带”,然后会穿入腰椎间隙的“棘间韧带”,接着穿透“黄韧带”,即可进入“硬膜外腔”,在硬膜外腔中,有一层黄色的脂肪组织,穿透这层脂肪组织到达“硬脊膜和蛛网膜”,硬脊膜与蛛网膜在解剖结构上,可以说几乎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当针锋穿透“硬脊膜与蛛网膜”后,操作者会感到明显的落空感,表明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时抽出针芯后,即可看到脑脊液流出。
三、穿刺针介绍腰椎穿刺针在外观上与注射器针头类似,不同的是腰椎穿刺针内还有一根针芯;在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脑脊液将沿针管流出;在考试中要注意,穿刺针的针芯只有在测量脑脊液压力和留取脑脊液时才能抽出,做其他穿刺步骤时,不要随意抽出针芯。
另外还需要注意进针深度:成人是4~6cm,儿童是2~4cm。
四、术前准备1.操作者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3.物品准备:腰椎穿刺术必备的物品有:腰椎穿刺针、5ml注射器、无菌镊子、测压管(脑压表)、胶布、试管、医用碘伏、无菌手套、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医用纱布、医用棉球。
考试中,考生应具备自行配齐上述物品的能力。
脑脊液检查

二、 脑脊液理学检验
凝固性:静置24小时不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 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多于10g/L时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
二、 脑脊液理学检验
比重:采用折射仪法 腰椎穿刺:1.006-1.008 脑室穿刺:1.002-1.004 小脑延髓池穿刺:1.004-1.008
三、脑脊液化学检查
包括蛋白定性、定量、葡萄糖测定、氯化物测定、酶类测定、免疫 球蛋白及蛋白质电泳
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见于脑组织坏死、出血等,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见于化脓性脑 膜炎、脑出血等。
四、脑脊液有形成分分析
细胞总数计数 充池,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总细胞数(红细胞+白细 胞),再乘以106即为每升总细胞数。
白细胞计数:试管内加入冰醋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醋酸后倾去, 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计数10个大方格 内白细胞数。
蛋白定性为阴性。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神经根病变、椎管内梗阻时蛋白为阳性。
葡萄糖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参考值为2.5-4.4mmol/L。 增高见于脑出血、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中毒及糖尿病等; 降低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脑肿瘤、低血糖等。
三、脑脊液化学检查
包括蛋白定性、定量、葡萄糖测定、氯化物测定、酶类测定、免疫 球蛋白及蛋白质电泳
五、细胞分类
(1)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 据细胞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 应数100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
(2)染色分类法 如直接分类法不易区分细胞,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 淀物2滴,加正常血清1滴,推片制成均匀薄膜,置室温待干,行瑞氏染色后用 高倍镜或油镜分类。如见有不能分类的细胞,应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复核,并 另行描述报告,如脑膜白血病或肿瘤细胞。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于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液,以及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报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以在上一或下一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后戴无菌手套、盖菌洞巾,用2%的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少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退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既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第滴每分钟,若继续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动脉约10秒钟,再压另一测,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钟,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称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若施压后脑脊液缓慢升高,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性梗阻。
凡是颅内压增高者禁止作次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8去枕仰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作左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脑疝先兆者,禁止穿刺。
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一、腰椎穿刺术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三、侧脑室持续引流术四、经皮颅骨小钻孔脑内血肿穿刺术五、神经系统检查一、腰椎穿刺【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及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帮助;还适用于脊髓造影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等。
【禁忌证】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有出血倾向,血小板<50000/mm3,以及临床上有脑疝倾向时。
颅内压升高并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怀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时,应慎重操作。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屈颈抱膝,取腰4~5椎间隙或腰5~骶1椎间隙为穿刺点(沿双侧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与脊椎中线相交处为腰4棘突,其下为腰4~5椎间隙),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用3%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用2%普鲁卡因在穿刺点做皮内、皮下麻醉。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自穿刺点缓慢刺入,刺入韧带时可感受到一定阻力,之后有落空感时提示已刺入蛛网膜下腔,可抽出针芯让脑脊液流出。
如没有脑脊液流出可转动穿刺针或将穿刺针退出少许,直到脑脊液流出为止。
测定初压,留取脑脊液送检,测定终压,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局部敷无菌纱布固定,嘱去枕平卧6小时。
【临床意义】1、压力高可见于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急性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形成、良性颅内压增高,以及心衰、肺功能不全及肝昏迷等。
2、压力低主要见于低颅压、脱水、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漏等。
【并发症】最常见为腰穿后低颅压头痛,可持续2~8天,头痛以额、枕部为著,可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打喷嚏或站立时症状加重,严重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
平卧位可使头痛减轻,应大量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常规压力测定】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为80~180mmH20,>200mmH20提示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及腰椎穿刺的检查意义

交叉池 脚间池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中脑水管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外侧孔、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直窦 大脑大静脉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脑脊液的理化性质与功能
•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 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值为7.4,充 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140-180ml ), 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震 荡、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其产生 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
•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 注入药液。
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 1、体位 •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
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 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 3、消毒、局麻 • 4、穿刺: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
• 2.透明度:正常为清亮,当脑脊液中白细胞或蛋白增高时可出现混浊。
•
微混:病脑,乙脑
•
毛玻璃样混浊:结核性脑膜炎
•
混浊: 细菌性脑膜炎
• 3.凝固物:正常不凝固,当脑脊液蛋白量极高时(超过1g/L时),可 发生自发性凝固,常伴有黄变症。
脑脊液常规检查
(二)细胞: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数白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
1)定性检查(Pandy试验): 球蛋白+石炭酸→产生沉淀 2)定量检查:正常值为0.15—0.45g/L 3)蛋白电泳检测:分析脑脊液蛋白的各种成分,如前白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α1、α2、β1、β2和γ-球蛋白,对CNS脱髓鞘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有一定诊断意义。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的适应症
01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
02
诊断肿瘤:如脑膜癌、 神经胶质瘤等。
03
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症、视神 经脊髓炎等。
04
其他适应症:如腰椎间 盘突出、脊柱肿瘤等。
腰椎穿刺的禁忌症
01
02
03
04
颅内压升高:如脑水肿、脑出 血等。
脊柱畸形或脊柱骨折:影响腰 椎穿刺操作。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 查
目录
• 腰椎穿刺介绍 • 脑脊液检查介绍 • 腰椎穿刺的操作流程 •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并发症及处理 •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腰椎穿刺介绍
腰椎穿刺的定义
• 腰椎穿刺是一种有创性的临床操作,通过穿刺腰椎间隙, 获取脑脊液用于诊断和治疗。
穿刺
用腰椎穿刺针进行穿刺,进入 蛛网膜下腔,抽取脑脊液。
拔针
拔出穿刺针,对穿刺部位进行 压迫止血。
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 是血压和呼吸情况。
休息
嘱咐患者平卧休息,保持 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04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严重凝血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
其他禁忌症:如严重心肺功能 不全、严重感染等。
02
脑脊液检查介绍
脑脊液检查的目的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诊断感染、炎症 、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液中的成分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 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 择。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一、概述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部皮下组织和椎骨间隙穿刺,进入脊髓腔或硬膜外腔进行检查、治疗或麻醉的操作方法。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腰椎穿刺术的详细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适应症腰椎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脑脊液检查,如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2、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脊髓腔内治疗,如脊髓穿刺引流等。
三、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2、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腰椎穿刺术;3、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4、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穿刺针、消毒液、麻醉药物等;5、提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四、操作步骤1、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膝关节弯曲,头部稍微下垂,以充分张开腰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交叉感染;3、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4、用一个透明膜覆盖穿刺部位,以便观察穿刺过程;5、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注意穿刺方向和深度;6、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检查脑脊液流出情况;7、完成操作后,缓慢拔出穿刺针,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8、激活血压控制机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3、监测脑脊液引流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腰椎穿刺术操作记录表2、穿刺针规格和选择指南3、穿刺部位消毒液选择指南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脊髓腔:指脊椎骨和脊髓软膜之间的空隙,包括硬脊膜和软脊膜。
2、硬膜外腔:指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隙,脑脊液流动的通道之一。
3、局麻药:局部麻醉药物,用于麻醉局部组织以减轻疼痛感。
4、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异常反应。
5、透明膜:通常指聚乙烯薄膜,用于保护无菌环境和观察穿刺过程。
腰椎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腰椎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腰椎穿刺术是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内注入氧气或碘注射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以助诊断,椎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从椎管内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放出适量脑脊髓,以改善临床症状的一项技术。
其目的是采集标本,帮助诊断;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的阻塞情况;辅助查检以及实施手术麻醉;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的作用。
【操作评估】1. 评估患者是否具有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症: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反复少量腰穿放液可减轻症状。
②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③颅内炎症,间歇或持续放液,减少炎性反应,利于炎症控制、便于注射抗生素。
④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可行腰穿持续放液,保持低颅压利于漏口的愈合。
⑤术是腰穿放液,降低颅内压力,利于暴露病变,如动脉瘤的显露。
⑥术后手术残腔积液或刀口膨隆行腰穿放液,降低颅内压,减轻局部积脓或手术刀口张力。
⑦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因感染拔除分流管者,可暂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缓解脑积水,控制炎症。
(2)禁忌证:①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前期,尤其是后颅窝病变者。
②腰穿部位有感染的病灶者。
③脑脊液耳、鼻漏及开放性脑损伤者。
④严重脱水,休克患者。
2. 评估环境操作前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宽敞,符合腰椎穿刺及无菌技术操作,关好门窗,调节好室温,遮挡好患者。
3. 评估用物用物是否准备齐全,治疗盘内2%碘酊,75%乙醇,无菌棉球,纱布,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无菌腰椎穿刺包或一次性穿刺包(内有适宜的腰穿刺、测压管、5mL注射器和7号针头、孔巾、纱布、弯盘)无菌手套,胶布或敷贴,火柴,清洁试管,需培养时备培养管、酒精灯。
4. 操作者自身评估着装整齐,手指指甲符合操作要求,了解患者的病情。
5.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有无焦虑、悲伤或忧郁反应;有无害怕心理。
【实施步骤】1.核对医嘱,操作者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与其交流,取得配合。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

影像导航技术
利用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如MRI或CT图像引导,能够更精确地定 位腰椎穿刺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无创检测技术
研究无创检测脑脊液的方法,减少侵入性操作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感 ,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舒适度。
在某些情况下,腰椎穿刺与脑脊 液检查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
后。
在研究领域,脑脊液可用于探索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风险
05
与注意事项
感染风险
01
穿刺过程中可能将细菌带入脑脊 液,导致脑膜炎或椎管感染。
02
为降低感染风险,应使用一次性 穿刺包,确保无菌操作,并在术 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观察症状
医生会观察患者是否有头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 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和护理指导。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的临床
04
应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01
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到感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 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供依据。
02
通过观察脑脊液的外观、细胞计数、糖和蛋白质含量等 指标,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
03 腰椎穿刺的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药物 过敏等进行评估,确保患者适合进行 腰椎穿刺。
签署知情同意书
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
准备腰椎穿刺包、消毒用品、麻醉药 品、止血药等。
医生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 风险,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
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治疗性穿刺: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
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也属禁忌,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穿刺方法及步骤】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
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平卧46小时。
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我们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我们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我们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
脑脊液检查: 生化指标: 炎症性指标: 血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成分: 免疫学指标: 异常病理细胞:
腰椎穿刺术相关的解剖结构: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确定穿刺点: 消毒和麻醉: 穿刺: 脑脊液压力测量、标本留置和治疗性操作: 术后处理: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的注意事项:
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脑脊液留置和治疗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穿刺操作后的注意事项: 并发症及其处理:
椎管内治疗:
椎管内麻醉: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我们什么情况下不做或慎做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的禁忌症
全身性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原因: 脊柱原因: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相关的解剖结构: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术相关的解剖结构:
钟春玖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